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提升知能导练.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553910 上传时间:2020-04-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提升知能导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提升知能导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提升知能导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提升知能导练.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1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战役被称为“索姆河地狱”。这是因为这两场战役()A战役规模巨大 B双方投入兵力很多C持续时间特别长 D伤亡数字特别巨大答案D解析从“绞肉机”“地狱”的字眼上来判断,应是强调了战争的残酷性,战场伤亡数字特别巨大。故选D项。2毛元佑著世纪初的列强混战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敌军在火炮的数量上占强大的优势,发射了数百万发炮弹,敌机机群完全控制了天空,当代不可战胜的战斗大象坦克的出现,这一切,使作为德军核心力量的步兵受到极大的震动,军队对长官的信任和对胜利的信心发生了动摇。”这描述的战役最有可能是()A凡尔登战役 B马恩河战役C索姆河战

2、役 D日德兰海战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需扣住“战斗大象坦克的出现”这一关键信息,由所学知识可知坦克首次出现于索姆河战役中。故选C项。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西线战场上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A B C D答案B解析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均发生在西线战场上,而日德兰海战发生在北海。故选B项。4某老师在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时,向同学们展示了下列一组图片。下列哪一选项最准确地反映了图片展示的主题()A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施里芬计划”的破产B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旷日持久的阵地战C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德的海上争霸战D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新式武器答案D解析坦克、重

3、炮、飞机、潜艇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新式武器,故D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能完整地反映这一主题,排除。51914年7月29日,美国驻伦敦大使致函威尔逊总统:“如果真的发生一场大战,欧洲的进步将遭受重大挫折,而美国领导世界的时代会提前到来。”能够支持这一预言的史实有()A战后美国开始支配欧洲事务B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C美国在国联中地位举足轻重D美国获得了德国部分殖民地答案B解析美国开始支配欧洲事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A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财政金融地位下降,美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有利于美国领导世界,B项正确;国联是被英、法等共同主宰,且美国未加入国联,C项错误;D不符合史

4、实。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年半以来,世界的一部分正在遭受着历史上最可怕的战争的破坏。在这场斗争中,德国和它的盟国奥匈、保加利亚和土耳其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它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盟国是为了捍卫它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而被迫作战的。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它们建议甚至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它们确信它们所提出的以保证它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与和解的建议,而斗争仍要继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而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声明不负任何责任。1916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的和平建议材

5、料二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到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倡议还企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1916年12月29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文(1)根据材料一,指出德国提出和平建议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什么?引用有关文字加以说明。(2)根据材料,指出双方对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局势的评价有何不同?哪一方的观点比较符合实际?请说明理由。答案(1)出发点:“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目的:“保证它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

6、发展”。(2)不同:同盟国声称己方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协约国则说同盟国已陷于窘境并面临崩溃危险。协约国的说法较符合实际。理由:协约国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德军兵力、士气开始衰落。解析本题提供了两则新材料,解答的前提是读懂材料的含义,分析当时的背景。第(1)问,注意材料的时间提示1916年12月,这说明战争在进行中,从材料看,同盟国提出的建议出发点是“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这只是借口,实际上目的是“保证它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即保证德国发展的需要。第(2)问,从材料可以看出同盟国声称已经赢得了战争,而协约国则说同盟国已经陷入了窘境和崩溃的边缘。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协约国的说法是比较

7、符合实际的,因为协约国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美国提供的贷款和它后来的参战更加强了这种效果。1916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剑桥战争史材料二我们的目的仍和以前一样,要在世界中捍卫和平和正义的原则,与自私的无人性的权力相对抗我们跟德国人民没有什么争吵他们政府发动这次战争不是出自他们的推动这次战争的决定,正如在古代不幸的岁月中,统治者什么也不与人民商量

8、,往往就决定了许多战争,而发动和进行那些战争又都是为了某些王朝的利益,或是为了惯于把他们的同胞用作爪牙和工具的一小撮野心家的利益现在,我们正要对这个与自由为敌的真正敌人应战。威尔逊总统提请国会对德宣战的演说(1)根据材料一,分析同盟国失败的原因。(2)材料二中,威尔逊在演说中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定性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协约国集团为捍卫和平和正义的原则,为保卫自由而与同盟国进行的战争。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答案(1)原因:德国遭到封锁,物资匮乏;德国军事生产拖垮了本国经济;美国对协约国提供贷款,协约国在经济实力上占有优势;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2)不同意。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抵抗侵略而参战,但一国的正义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解析第(1)问,应该分析交战双方的因素,既要有德国国家实力的分析,又要分析协约国的经济状况。第(2)问,首先表明观点,然后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得出本次战争是帝国主义战争,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高中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