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后课时作业.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550893 上传时间:2020-04-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后课时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后课时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后课时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后课时作业.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1“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上述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C耜耕 D耦犁答案A解析材料中“砍山”“众木尽噘”“明日雨作,乘热下种”说明这种耕作方式的特征是放火烧山,用草木灰作为肥料,是典型的刀耕火种。故选A项。2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人们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答案B解析以土地和农作物之神作为国家的代称,反映了农业在

2、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体现出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的特点。故选B项。3下列图文材料反映了()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铁犁牛耕开始出现耕犁没有突破性的创新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A B C D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谨视天时”可知,其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故正确;天工开物成书于明代末期,而铁犁牛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故错误;根据图片内容可知,明代人们使用的耕作技术依然是铁犁牛耕,说明耕犁技术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故正确;根据题干中“一耕之后,勤者再耕、三耕,然后施耙”可知,正确。故A项符合题意。4董煟在救荒活民书中指出:“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

3、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下列各项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说明了自耕农经济对国家的重要性B论证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保守性C反映了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揭露了封建国家对小农的残酷剥削答案C解析材料“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反映了小农经济破产的原因,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故选C项。5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封建王权的强化 B土地数量的减少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答案C解析“封建王权的强化”是在秦始皇以后,从西周到战国土地数量不是减少,而是增加,材料所述并非上层建筑,故排除A、B、D三项。题干反映了从西周时的土地

4、公有到战国时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故C项正确。6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均田制是在不改变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由国家将掌握的部分土地和无主荒地按一定的标准分配给农民耕种,不得买卖,故A、B两项错误,D项正确。受田农民除向国家缴纳赋税外,还要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C项错误。7中国秦朝因长城和兵马俑而名满世界,这些举世闻名的工程得以完成的基本条件是()A繁多的赋税 B沉重的徭役C苛刻

5、的兵役 D土地兼并答案B解析古代中国大型土木工程的成功营造,主要得益于劳动者服徭役。故选B项。8下列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描述与下图所示相符的是()A“植棉必凿井,一井可灌溉田四十亩”B“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C“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D“三七分派北南渠,水碧湘漓向两区”答案B解析图片中岷江流经这一工程,被分成了内江和外江,中间有飞沙堰、宝瓶口,可见图片反映的是都江堰。“一井可灌溉田四十亩”指西域的坎儿井,故A项错误;都江堰使成都平原变为天府之国,故B项正确;“关中”所在位置和图片中“岷江”不符,故C项错误;“三七分派北南渠,水碧湘漓向两区”指秦朝的灵渠,故D

6、项错误。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陈文华农具发展史材料二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生产技术?(2)材料二反映的是怎样的生产方式?它有什么特点?(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答案(1)牛耕技术。(2)生产方式:“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或自耕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的兴修;政府要减轻对农民的剥削;优越的自然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分析可知为牛耕技术。第(2)问,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白居易诗句的含义。第(3)问,农业发展的条件从生产工具、技术、政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思考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高中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