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5490703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9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pdf(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文言文阅读(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一:读懂选文选文多数是人物传记,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注意总结文章涉及到几个人,他们之间什么关系,每个人都做了什么事。如果人物多且关系复杂时,可以单列一个人物关系表。叙事性的文章要顺着原文事件的发展脉络理解。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不受其干扰。参看最后一个文言选择题,对文章进行翻译。有的时候可以跳出文章,按常理推断文章的发展或所讲的道理。人物传记的结构特点:(1)介绍人物身世,概述人物性格;(2)讲述具体事例,图解性格特点;(3)直接间接评论,表明作者观点。二:答题技巧(1)

2、先读最后一道题目, 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 (此题若是 “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2)然后带着“何人?”、 “何时何地做何事?”、 “结果怎样?”、 “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 不必着急, 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预备知识一: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文言文中关于职务升降的词语: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2.表官职变化的:(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

3、迁。(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6)表恢复的:复、还(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10)知(典、主 )视事用事下车(伊始)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常见职官的文言用词: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如:中郎将、屯骑校

4、尉、祁连将军等。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例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书郎、翰林待诏(侍从)。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陡使、知州、知府、令等。还有一个常见词:掾(yun):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有司:有关的官员。古代常见官职名的职级例说:1、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2、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相当于省长。3、知州: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4、知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5、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司局级官员。6、行人:供差遣出使,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7、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

5、8、教授:专管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省教育厅长。9、游击:掌管军队防御,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军官。10、侍郎:中央机构中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11、主薄: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12、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预备知识二:其它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5)兼词:诸焉盍旃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

6、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 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做题时要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诗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答题技巧】:记住: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如粜(卖米);籴(买米);穰(与农

7、事有关);禳(与祭示有关);觐(拜见)。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第五种:从词类活用 ( 古今异义 ) 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 。对称词语和句子中处于对称位置的词语意思相近或相反。如:1 “忠不必用兮, 贤不必 以”。 “以”:( 被) 重用、任用。追亡逐 北,北:逃跑的人。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利用音形关系,通假推测。高考题:此除蝗虫 谊(通“意”,意思)也。附一:一词多义的产生 :词的本义。 如“(解)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拉开弓)。词的引申义。 如“我君景公引领西望”(伸长),成语有“引吭高歌”。词的比喻义。 如“金城汤池”(比喻牢不可破)。词的借代义。如“徒以口舌

8、为劳”(代言辞)。词的假借义。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通“擒”)。附二:考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根据义项之间的以上5 种内在关系识记)1 爱安被倍本 鄙兵病察朝 2 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3 度非复负盖故 顾固归国 4 过何恨胡 患或疾及即既5 假间见 解就举绝 堪克类 6 怜弥莫乃内 期奇迁请穷7 去劝却 如若善少涉 胜识 8 使是适书孰 属数率说私9 素汤涕徒亡王望 恶微悉 10 相谢 信兴行幸修徐许 阳11 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 12 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 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学习必备欢

9、迎下载附三:古代常用但今天不常见的义项:先(祖先、已经死去的长辈)课(督促劝说)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如(到、往)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工(工匠、精巧、擅长)僭(超越本分、虚假不真实)容(宽容、或许、许可) 贷(借出借入 ,宽容) 狱(官司、案件、监牢)白(告诉)与(赞扬) 多(赞扬) 遽(急速、就、恐惧) 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给(食用丰足) 按(追究、考察、调查) 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典(主持) 令(美好) 差(病好了)执(捉拿) 延(延请) 省(减免) 谢(道歉、推辞、告诉)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

10、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赧(因羞愧而脸红) 竟(结束、完) 坐(因而犯罪、因为)甫(才) 寻(不久) 造(造访) 过(拜访、责备)弑(子杀父、臣杀君) 用(财用、因为)2. 文言虚词题【答题技巧】:1.把这个文言虚词翻译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判断词义是否相同时可先翻译每组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2具体辨析时,可在了解18 个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运用五点意识法:虚实意识:

11、例:第一组: 1 四年春,齐侯 以诸侯之师侵蔡; 2 久之,能 以足音辨人( 05高考)第二组: 1 问其与饮食者,则尽富贵者2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构意识: 例:第一组: 1所居屋第,不免霜露2 所食唯蘇麦盐而已 3 少时衣食无所( 05 高考)第二组: 1 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 焉 2 朝野服 焉 3 尤且择师而问 焉 4 咸私哂其矫饰 焉第三组:1 以三公之府有案吏 之名宾 2 欲勿予,即患兵秦之来 3 幸先以我名告 之第四组:1 吾将以身死白之 2 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05高考)第五组: 1因谓其友曰 2 所谓因人成事也句位意识: 例:第一组:1 其待君王乎? 2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3

12、 尔其戒之(05高考)第二组: 1 师道之不传 也久矣 2 唐临,长安人,周内史谨孙也 3臣之壮 也,犹不如人第三组: 1 顷之,拜受为少傅 2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第四组:1 若素激义,能为我筹此2 显者惭,杜门 若不闻者( 05 高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 呼应意识: 例:第一组: 1 然则一羽之不举, 为不用力焉 2 果为马所颠仆(04 高考)。第二组: 1 视其沼,则浅混而污 2 王如知此,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 此则国人之最也。第三组: 1 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2

13、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舞剑 。第四组: 1 其所言不实 2 山峦为晴雪所洗( 05 高考)(5) 语气意识: 例:第一组: 1 其待君王乎? 2 其一人大叫 。第二组: 1 其李将军之谓 也?2 能设而不能动 也 3 此马氏所以不对 也(05 高考) 。第三组: 1 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 乎?2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附:考纲所列 18个虚词:而 连词: 表并列, 表递进, 表承接, 表转折, 表修饰 , 表假设, 表因果, 表目的(“用来”)。代词:通“尔“,人称代词(“你,你的”)。构成复音虚词(而已,既而,俄而)何 疑问代词 :“什么”、“哪里”; “为什么”、“怎么”。副词:“多

14、么”。乎 助词 : 表疑问语气,“吗”,“呢”; 表测度,“吧”; 表感叹,“啊”、“呀”;作词尾。介词: “于”、“在”、“从”。乃 副词 : 表承接,“就”、“才”、“于是”; 表转折,“却”、“竟”; 表判断,“就是”。代词:“你”、“你的”。其 副词 ,表测度,“大概”; 表疑问,不译 ; 表反诘,“难道”; 表婉商,“还是”;表期盼,“可要”、“要”。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表假设,“如果”代词:仅不代第二人称;指示代词。“那”“其中且 副词,“将要”、“将”、“暂且”; 表程度,“已经”、“很”; 连词,表并列,“又” ; 表递进, “并且”、 “而且”、 “况且” ; 表选择

15、, “还是” ; 表假设, “如果” ;表让步,“即使”、“尚且”; 表转折,“可是”、“却”。助词,用于句首。若 代词,第二人称; 指示代词,这连词,表假设; 表选择,“或”、“或者”。构成复音虚词所 助词: 构成“所”字结构,“的人(事)”; 和“为”呼应,表被动; 和“以”连用,表原因,“的原因”;和“以”连用,表手段,凭借,的方法(凭借)。为 介词: 表对象,“向、对”; 表替代,“替”; 表目的,“为着、为了”; 表原因,“由于、因为”; 表被动,“被”。疑问语气助词,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1

16、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0) 焉代词:三人称疑问代词,表疑代词,哪儿,哪里,怎么; 语气助词:陈述感叹疑问语气兼词“于之”; 作形容词词尾(11) 也用在句末,表肯定语气; 表疑问语气; 用在句中,表语气的舒缓或停顿; 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12) 以介词 : 表凭借, “凭”、“用” 、“靠”、“按照” ;表原因, “因”、“由于”;表对象,“跟”、“和”; 表时间、处所,“于”。连词:类似”而”的用法( 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目的,表因果,表修饰。(13) 因介词“凭借”; “按照” ; “趁着”、“就着”; 因为 ; “从”、“由” ; 连词,“因此”、“于是,就”。(14) 于介词

17、表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在” 、“向”、“到”、“从” 、“对”、“对于”、“由于”; 表比较,“比”; 被动,“被”。(15) 与介词,“跟”,“同”; 介词,“给”、“替”;介词,“和相比”; 连词,“和”、“及”; 通“欤”,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动词(给予,结交,参加)。(16)则 副词 : 表判断,“就是”; 连词 : 表承接,“就”、“便”、“原来是”;表假设,“如果”、“假设”; 表并列,“就”; 表转折,“却”、“但是”、“倒是”。(17)者助词 : 附在动词后构成 “者” 字结构, “的人 (事、 东西) ; 用在句中,表提顿”。附在时间词后,无实在意义。放在数词后,翻

18、译为“个,样”(18)之助词 :衬助音节 ; 取消句子独立; 结构助词(“的”); 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代人代事代物;指示代词(这,这样)。3信息筛选题(句式题,古今异义题):该类题型通常会给出若干句子,要求选出符合题意的一组。做该类题时要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要注意从离中心最远的开始排除。必须注意每一个句子和题干规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证关系。照应上下文, 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 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答题技巧】: 对六个句子进行三点审查:一审是直接还是间接;二审对象,看是不是题干中说的人物;三审性质,看是不是题干所说的性

19、质特点。最后用排除法选择。注意: 如果要你分析概括评价文言文的观点态度,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既要注意评价者观点态度的积极意义,又要注意评价者的时代局限性;(2)必须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恰如其分地分析评价,不能无限拔高,也不能有意贬低。(3)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考虑 : 看评价者对人民的态度; 看评价者对统治者的态度; 看作品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 看作品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古今异义几种情况: 词义的缩小。如“五谷”中的“谷”指“谷类”,今专指稻谷。词义扩大。如“涉

20、江”中的“江”指长江,今泛指江河。词义的转移。如“牺牲玉帛”中的“牺牲”指祭祀中的牛、羊等祭品,今义指献身。词义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句中的“卑鄙”指地位低微鄙俗,今义指品质恶劣。古今同形异义。如“请指示王” 句中的 “指示” ,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指”(指出)和“示”(示意给人看)常见古今异义如下:1 亲戚 2 妻子 3 中国 4 所以 5 无论 6 更衣 7 殷勤 8 卑鄙9 其实 10 春秋 11 结束 12 约束 13 中原 14 烈士 15 牺牲 16 虽然17 不好 18 根本 19 学者 20 地方 21 山东 22 县官 23 致意 24 从容25 便宜

21、26 故事 27 南面 28 可怜 29 以为 30 从而 31 至于 32 祖父33 不必 34 因而 35 智力 36 前进 37 即使 38 向来 39 因为 40 老大(抓住文言文中单音词较多的特点,对双音词进行切分)4. 内容归纳题该题通常或给出若干事件,要求找出(不)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做该类题时可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此类题设错误项时,有一个典型的做法, 就是把两件事混在一起,或把属两件事的内容说成是另一件事的内容。温情提示: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

22、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有个别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得不对。注意细节(时间、地点、事件、官职、迁调、人物等)。【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凭空添加,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关系。5文言文断句与翻译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断句类题型:该类题可在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利用以下方法:1虚词标志法 :句

23、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等虚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2实词标志法 :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 ;文言文谓语 ,可利用此特点在它之前找主遇,之后找宾语。3修辞标志法 :为使文章达到句式整齐,语气连贯的效果,古人写文章经常运用对偶、排偶、顶真、层递、反复等修辞技巧,如果以此特点为依据,其准确性更高。4名物标志法 :名词和代词常作主语(句首 )和宾语 (句尾)来断句。还要懂得古代文化常识,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职官等方面的知识。5结构标志法 :利用固定结构的成对搭配性(见后面常见固定结

24、构)及位置的相对固定性,如有些关联词常常能承前启后,它们前面一般可断句,如“是故、于是、是以、向使”等。(2)文言文翻译题: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关键提示:(1)严格执行直译的原则。(2)找准得分点:重点实词、活用词、句式特点、重要虚词、通假、偏义复词。(3)保持译句流畅通顺

25、。(4)译句和原文语境吻合。(5)不随意改变顺序。(6)翻译完要读一遍,看看是不是通顺。做题方法:做好“换、留、删、补、调”。一定要直译,不要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赋分点:1译准词义 :实词(含词类活用、通假、偏义词,修辞语句)及虚词和固定结构。2译准句式 (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译准句子语气 (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气) 和句间关系 (并列转折因果等复句关系)附 1:常见文言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左右欲刃相如

26、”(刃:杀 )。(2)名词活用为使动 :有“使成为”的意思,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3)名词活用为意动 :有“把 -当作-”的意思,如 :“稍稍宾客其父”、“粪土当年万户侯”( 4)名词活用做状语 :A.表特征状态,如“一狼犬坐于前”、“常以身翼蔽沛公”。B表态度、 方式,如“吾得兄事之” 。C.表工具,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D.表处所,如“相如廷斥之”。 E.表趋向,如“操军破,必北还”。 F.表频率,如“岁赋其二”。(2)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活用做名词 :如“斫其正,养其旁条”、“四美具,二难并”。 形容词活用做动词 :如“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27、。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认为-怎么样。) (4)形容词使动用法 :“王者不却众庶, 故能明其德。 ” (使明显) ;(3)动词的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使-来)动词活用为名词 ,如“则其至又加少焉”、“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附 2:常见文言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用“者, 也”表判断:“者, 也” 、 “者也” 、 “也” 、 “者” ;(2)“为”、“乃”、“即”、“则”或否定词“非,未,弗”等表判断。(3)名词做所谓语直接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二)被动句:(1)单独用“于”“受”“见”或组合成“见于”,“受于”

28、表判断。如:“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徒见欺于王”(2)“为”、“为所”、“为所”表判断;如:“臣闻如姬父为人所杀”(3)“被”(后起用法,如:周公之被逮)。(4)意念被动(无词语标志):兵挫地削(三)省略句:(1)省略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2)省略宾语:“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3)省略介词:“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注意:“以,与,从,为,因”五介词常省略宾语。(四)宾语前置:(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9、如:“沛公安在 ?”疑问代词(如:谁、何、奚、曷、胡、恶、安)(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如:“时人莫之许也。”(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如 :“唯利是图”等。(4)方位词、 时间词做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 :“业文南向坐。 ” (史记 ?项羽本纪 )(五)定语后置:(1)者:如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2)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之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六)介词结构做状语后置:(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介词“以”

30、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前置做状语。如:“具告以事。”(鸿门宴)。附 3:常见固定结构(熟记黑体字部分)一、表示疑问何以 ?(凭什么 ?)何所 ?(所是什么 ?)奈何 ?(怎么办 ?为什么 ?)如何;奈何?(把怎样呢 ?)孰与 ?(与比,哪个更?)独耶 ?(难道吗 ?)二、表示反问何哉 (也)?(怎么能呢 ?)何为 ?(干什么呢 ?)何之有 ?(有什么呢 ?)如之何 ?(怎么能呢 )岂(其)哉 (乎,耶 )(哪里呢 ?哪里呢 ?)安哉 (乎)?(哪里呢 ?)不亦乎 ?(不是吗 ?)非欤 ?(不是吗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1、10 页,共 1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宁耶 ?(哪里呢 ?)(10)顾哉 ?(难道吗 ?)(11)独哉 ?(难道吗 ?)三、表示感叹何其也 !(怎么那么啊 !)直耳 !(只不过罢了 !)惟耳 !(只罢了 !)一何 (多么啊 !)亦哉! (也真是啊 !)何如哉 !(该是怎样的呢 !)四、表揣度无乃乎 (欤)(恐怕吧 ?);得无 (微)乎 ?(该不吧 ?)其欤 ?(不是吗 ?)(兼表反问 )庶几欤 ?(或许吧 ?)五、表示选择与其孰若?(与其,哪如?)欤(耶),抑欤(耶)?(是,还是呢?)其 ?其 ?(是呢 ?还是呢 ?)六,其它否则:如果不就。何乃:岂只是;为什么竟。、既而:随后,不久。既且:又又乃尔:竟然如此,这样。然而:这样却;但是。,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但所谓:所说的,所认为。谓之: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无(有)以:没有(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无庸:不用,无须。无由:不可能,无法,无从。相率:竟相,一起。向使:假使,如果。 之谓:说的就是。 之于:对的态度,同相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