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二轮复习,中国地理教案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5485009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二轮复习,中国地理教案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高考二轮复习,中国地理教案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二轮复习,中国地理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二轮复习,中国地理教案 .pdf(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高考二轮复习中国地理教案【专题要点】1、我国地形、地势特征2、主要山脉和地形区3、中国的气候和降水分布特征及原因4、中国的气候特征及影响5、中国的主要气候灾害原因及分布6、我国主要的河流及其水文特征7、我国的工农业的主要区位8、我国的商业、交通运输9、我国的分区地理特征【考纲要求】第一,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地形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各类地形的考查,一般都提供相应的区域图(或剖面图 ),填图写出相关的山脉、平原、高原、盆地名称,分析其对气候、河流、农业发展的影响。第二, 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季风活动对我国降水的影响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这部分知识多与高中地

2、理相结合,针对某一地区进行综合分析。第三,河流湖泊的水文物征,以及对大江大河的利用和治理也是高考的热点。第四, 我国近海的过度捕捞和赤潮都是与生产实际相联系的时事热点。关于赤潮的知识,中学地理教材上没有讲述,这就是需要在复习时补充进行。第五,国土开发我国的地理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区域的国土开发和整治措施,特别是目前进行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既是考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基本能力要求,又是近几年中高考命题所涉及的重要领域。例如, 以某一地区正在建设的重大工程为试题切入点,引出这个地区的区位优势、区域特征、开发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综合性强,能较好地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

3、精神。这部分内容的热点可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我国山区开发所面临的问题,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及危害;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和危害,进行荒漠化治理采取的主要措施,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综合治理的意义,以及工程建设需要解决的地理问题和对策;交通建设对于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重大交通工程建设所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能源开发的重要性,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国家提出的 “振兴东北” 战略。【知识纵横】发源地与流向长度与流域面积支流与注入的海洋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经省区,重要城市及地形区年径流总量径流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含沙量结冰期开发利用:灌溉、发电与综合效益、航运与人类的关系整治:水土流失与泥沙问题;洪涝灾害严

4、重与凌汛;水文特征水系特征河流气候植被地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河流断流与水体污染;土地荒漠化与盐碱化。【教法指引】1.从考核内容看,中国地理是考查的重点内容。注重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河流、地形、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人文地理特征,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整治。2.从考核形式看,主要以区域图、示意图、统计图等多种形式呈现信息,结合文字材料综合考查区域定位、区域地理特征, 尤其是区域发展、区域环境建设以及区域环境问题的治理以及资源的综合开发。3.从考查能力上

5、看,多角度、较全面考查学生对中国地理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以我国重点、热点地区和事件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定位能力,获取信息、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能力。【典例精析】【上海文科高考题】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 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第1、2 题:1根据雨带在、 地区的时间, 可以推论, 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 4 6 月B 6 7 月C 6 8 月D 5 8 月2如在 7 月以后, 雨带仍未推移进入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A 南旱北

6、涝B 南北皆旱C 南涝北旱D 南北皆涝答案 : 1、B 2、C【广东高考题】 图 5 为某地区的平面图,图 6 为图 5中河流 R 的纵剖面图, 表 2 为图 5 中 P地的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数据。据此回答3 7 题。 (以下题目均双项选择)表 2 月份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平均气温()7.3 2.5 5.3 11.7 16.7 20.5 22.4 21.0 15.9 9.4 1.6 5.7 月平均降水量 (mm)0.5 0.6 2.5 6.0 13.0 11.0 19.8 28.5 17.0 9.0 1.6 0.5 3根据表2 的气候数据,判定P 地所在

7、地区属于A亚热带B温带C季风气候D大陆性气候4河流 R 的水源补给主要来源于A夏季降水B春季降水C深层地下水D冰川融水5近年来,河流尾闾地区的农业区不断缩小,尾闾湖基本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A中上游地区工业生产发展B臭气层空洞C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D中上游地区农业用水量增加6近年来,分布于冲积洪积扇前缘的泉水大量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A温度下降B温度升高C上游森林被大量砍伐D过量抽取地下水7协调本地区发展和环境之间关系的途径有A增加移民B控制人口数量C扩大耕地面积D保

8、育天然植被答案 : 3 、 DC 4 、AD 5 、AD 6 、CD 7 、BD 【广东高考题】著名的“春城”昆明市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基于这个地理特点,昆明市提出了建设湖滨生态市的发展战略。但是滇池水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实施这一战略的障碍。回答8 10 题。8昆明气候四季如春的决定性因素是A西南季风的持续影响B临近滇池和森林植被覆盖率高C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D比较低的纬度位置和比较高的海拔高度9滇池被誉为“高原明珠”,其海拔高度在A8001000 米之间B18002000 米之间C28003000 米之间D38004000 米之间10昆明市实施建设湖滨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对策之一是()

9、A填埋严重污染的滇池水域,借此拓展城市新区B全面实施环滇池截污工程和生态恢复工程C环湖大规模建设滨水型城市新区D把昆明市区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迁至滇池湖畔答案: 8、D 9 、B 10 、B 11、 【全国老课程卷高考题】图 4、图 5 分别是我国华北某地地形图和气温降水图,读图并完成下列要求:(1)请在给出的方框内画出自甲至乙的地形剖面。(7 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2)图 5中丙地某日的降水类型可能为(4 分) (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A对流雨 +台风雨B锋面雨 +地

10、形雨C对流雨 +锋面雨D地形雨 +对流雨(3)若此次降水为上述类型,请叙述其成因。(9 分)(4)此次降水对内地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4 分) (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A侵蚀作用B风化作用C堆积作用D搬运作用(1)答案参见右示意图甲地高于550m 乙地在 300m 最低在 150m200m 之间整图转折趋势正确(2)B (3)形成锋面雨的原因:华北地区8 月降水类型多为锋面雨,此时雨带北移至此地,东南暖湿气流与北下冷空气相交形成锋面,产生降水。 形成地形雨的原因:丙地地处低山山坡,暖湿空气行进至此,沿坡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4)A(或 A、 D)12、 【北京高考题】读图8,回

11、答:(1)图示地区地形复杂,地热。 (3 分)(2) PQ 线的东南部属于(地形区),该地形区的气温、降水特征是。 (9 分)(3)内力作用在图示地区的具体表现有哪些?(8 分)(4)PQ 线的东南部与西北部相比,人口密度较大的是,造成两地人口密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不同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6 分)(1)西北高东南低,起伏大。(2)云贵高原。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年降水量较多,集中在夏季。(3)地震、地热、有色金属矿、变质矿、地质构造等。(4)东南部。地形(海拔高度)。13、 【上

12、海高考题】万里长江从雪山走来,东海奔去。长江源头光照资源丰富,但终年积雪, 其主要原因是和;建设三峡水利枢纽既有利于开发长江的,也有利于防御; 带动长江流域经济起飞的龙头是开发区。长江流域旅游资源丰富,请 写 出 该 流 域 一 个 著 名 的 旅 游 景 点 的 名 称 。 (不能单填城市名称)地势高 (1 分) ;气温低 (1 分) ;水能资源 (1 分) ;旱涝灾害( 1 分) ;浦东( 1 分) ;江西庐山或南京中山陵或武汉黄鹤楼等(1 分) (写出其它所指范围内的景点也给分)14、 【上海高考题】阅读以下关于长江输沙量变化的报道,回答:据新闻媒体最近报道:“每年,长江水滚滚东流,泥沙

13、俱下,其中一半左右在长江口至杭州弯北岸一带沉积,上海就是在河口滩涂上日长夜大的,上海土地面积的62% 来自长江泥沙的堆积, 而未来长江口泥沙淤积成的滩涂,是上海后备土地资源的主要来源。据统计,1949年至 1984 年,长江水年均携带4.86 亿吨泥沙入长江口,而 1985 年至 1999 年的年均输沙量为 3.35 亿吨,专家预测,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年均输沙量将继续减少。”41根据以上资料计算长江年均输沙量约下降 %。42近年来长江泥沙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43滩涂是上海可开发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目前用途主要有(任举4 种):44试分析长江泥沙不断减少对长江口自然环境的影响。有利:不利

14、:41 314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长江流域的水利建设43建工厂(宝山钢铁厂、金山石化总厂等)、建农场(种植棉花等)、交通设施(浦东国际机场等)、旅游(东滩候鸟自然保护区等)、晒盐、水产养殖等44有利:有利于改善长江水质;河口淤积减弱,提高河口的通航能力不利:长江口滩涂长速减慢;长江口海岸侵蚀(海水倒灌)15、 (20XX 年广东卷) .针对我国中部地区现状,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中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山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是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省区。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15、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3 分)资料一:见图14 图 14 中部六省位置示意图资料二:见图15 资料三:见图16 (1)有人提出“中部塌陷”的说法。根据图15,可以体现这种说法的依据是_。(2 分) (2)导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_。(填正确项字母)。 (2 分)A.自然资源相对贫乏B.与东部地区比,城市群带动能力弱C.劳动力丰富D.交通条件不如东、西部地区E“中部崛起”战略尚未实施(3)下列条件各省工业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_。 (3 分)A.山西是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B.位于湖北的三峡水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水电

16、站C.河南、安徽是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D.湖南、江西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基地(4)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4 分)(5)分析该区域粮食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2 分)答案: (1)依据:中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幅下降;在三大地区中,中部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幅最小。(2)BE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3)ABD (4)优势: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气候资源丰富);耕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有大面积的平原,如鄱阳湖平原、洞庭湖

17、平原等)。不利:降水季节变化大(变率大),多洪涝、干旱灾害;初春、冬季多寒潮;水土流失严重(5)意义:该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0;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我国小麦和稻米主产地) 。16、 (20XX年重庆卷)图8 是 1 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1)此时控制A 地的锋面类型是。简析 A 地的天气特征及成因。 ( 10 分)(2)此天气系统引起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对图9 阴影区域农业生产有何危害?(4 分)(3)图 9 阴影区域是我国21 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8 分)(4)图 10 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 处的工业部

18、门。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请说明理由。( 8 分)(5)与 20 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6 分)答案: (1)冷锋天气特征:降水、大风、降温等天气。成因:暖空气沿锋而被迫抬升,成云致雨;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2)农作物遭受冻害,破坏牧场和基础设施。(3)煤炭、天然气能源资源丰富;质量好,开采条件好;地形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临近消费区

19、。(4)E:电力工业, F:建材工业。理由: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5)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主要人为因素:不合理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17、 (20XX年全国卷 II)阅读分析资料和图7,完成下列各题。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到期中国。威廉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1942 年 3 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去路高原和四川分场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3 年

20、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3)简要说明驼峰航线穿越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10 分)(4)当时的运输机沿该航线飞行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哪些?(10 分)( 3 )平均海拔高 (3 分),山河相间 (3 分),山高谷深 (地形复杂、 地势崎岖) ( 4 分)。(4)飞行高度高,空气稀薄,地形复杂,气流紊乱,对流比较旺盛,天气多变、多云雨等。( 每答对 l 项得 3 分,本小题满分10 分) 18、 (09 四川)根据表 1 资料,回答7-9 题。表 1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XX 年)省(区)城镇人口占总人耕地面积(万公水资源总量

21、(亿木 林 总 蓄 积 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口的比重( % )顷)立方米)(亿立方米)34.3 532.5 1865.8 15.8 53.5 1539.1 727.9 15.0 51.9 542.4 404.4 0.4 31.1 361.0 184.6 2.0 7. 表 1 中、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A川、黑、苏、陇 B. 苏、川、陇、黑C黑、川、陇、苏 D. 陇、黑、川、苏8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A耕地面积比小,因此山区面积比大B水资源总量比多,因此,年降水量比大C木材

22、总蓄积量比少,因此,森林覆盖率比低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比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比大9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A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B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C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D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答案7.A 8.D 9.D 19、 (09 广东).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mm 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1)(5)题。 (共 15 分)资料一:见图15。资料二:见图16。资料三:见图17。(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等。( 3 分)(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

23、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在地形坡度5 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 (2 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多选题,填选项字母) 。 (3 分)A植物种类增加B.土壤肥力降低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3 分)(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4 分)参考答案:(1)水资源水力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2)旱地增大(3)B C D

24、(4)自然因素:降水(强度) ;地形坡度;土质条件;植被状况。(5)治理对策:(封山育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生态移民;调整产业结构。【专题突破】一、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数值为“160”的等值线,在A 位置和 B 位置的分布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2C 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分析沼泽的形成原因。3试分析图示地区成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4近几年来,我国逐渐停止了在本地区的农垦项目,试分析这一措施的生态意义。1等值线在B 位置基本呈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说明纬度位置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等值线在 A 位置明显向北突出,主要是地形(大兴安岭 )的

25、影响。2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小,地下存在冻土层影响水体下渗,河流的凌汛。3热量满足一年一熟,雨热同季,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人均耕地面积大,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4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具有的蓄水、调节气候、河川径流的功能。二、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描述图中等值线的递变规律并分析原因。2湖泊 A 位于长白山白头峰的山顶上,形成湖泊 A 的主要地质作用属于_,发源于这个湖泊向南流的河流是_。3B 海域近年来在夏季经常出现一种海洋污染现象,这种

26、污染现象是_,分析其出现的原因。4C 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简述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影响这一地区工业的区位因素。5简述近年C 地区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二、 1自东南向西北递减距海的远近和地形2内力作用鸭绿江3赤潮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排入海洋,海水养殖业的扩大4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有丰富的铁、煤等矿产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辽河水源,劳动力资源或辽河平原的农业资源5煤炭资源枯竭,交通运输的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等都使)工业发展有了新的机遇。三读图36 和图 37,回答下列问题:(36 分) 图 36 图 37 (1) 图 36 中甲地区、丙地区共同面临的

27、突出的生态问题是。两地区相比,该问题在丙地区造成的损失更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16 分)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2) 图 36 中乙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障碍是, 丙地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选择填空 )。(10 分) A 低湿地的治理 B荒漠化的防治 C酸性土壤的改良 D盐碱地的治理(3) 图 37 中两种农业发展模式,分别适合于图36 中的甲、乙、丙哪个地区? 模式适合地区;模式适合地区。 (6 分) (4) 按世界农业生产地域分类,图37 中这两种农业均属农业。 (4 分)

28、 (1)水土流失 (4分) 原因:丙地区( 南方低山丘陵区) 人均土地少,每单位土地的生物量和产值比甲地区( 黄土高原 ) 高,同样单位面积流失土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较大; 丙地区 ( 南方低山丘陵区) 多为有较薄的地表疏松层覆盖的石质山地,一旦表层被蚀去,石质裸露, 难以恢复; 丙地区 ( 南方低山丘陵区) 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对这些地区会造成重大影响。(12 分) (2)旱涝、盐碱、风沙(6 分) C(4分) (3)丙(3 分) 乙(3 分) (4)混合 (4 分) 四读“黄河中下游地区示意图”( 图 105) ,回答下列问题。(26 分) 图

29、10 5 (1) 图中山脉是我国多种地理事物的界线,比较山脉两侧地理事物的差异,完成下表。(6分) 地理事物 1 地理事物 2 地理事物 3 A B (2)A 省资源丰富,该资源外运的措施有。(6 分 ) (3)A 地区存在的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有哪些?(8 分) (4)B 地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是。 (2 分) (5) 图中两项工程比较,工程的有利条件是,工程的起点是。(4 分)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3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地理事物 1 地理事物 2 地理事物 3 A 山西省黄土高原第二级阶梯 B 河北省华北平原第三级阶梯(2) 煤炭 (2 分) 修建运煤铁路线,在煤矿附近建坑口电站(4 分) (3) 水土流失 (2 分) 严重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多降暴雨(6 分) (4) 水资源缺乏 (2 分) (5) 利用京杭运河河道(2 分) ,节省投资丹江口水库(2 分)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