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复习.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5482389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7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诗宋词选读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唐诗宋词选读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诗宋词选读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宋词选读复习.ppt(4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唐诗宋词选读唐诗宋词选读复习(上)复习(上)冯为民一、学法指导一、学法指导 (一)、读(一)、读 “读读”,是从文本中获取大部分第一手材料(感性,是从文本中获取大部分第一手材料(感性材料)的唯一途径。从读诗中获取的第一手材料是鉴材料)的唯一途径。从读诗中获取的第一手材料是鉴赏诗歌的先决条件。赏诗歌的先决条件。 如何读?可事先设置情境读,这个情境可以是喜如何读?可事先设置情境读,这个情境可以是喜境。还可以事先选出与所读诗歌类型相同或完全相反境。还可以事先选出与所读诗歌类型相同或完全相反的诗歌,比较着读。读的形式灵活多样,只要是利于的诗歌,比较着读。读的形式灵活多样,只要是利于诗歌的鉴赏,都可采用

2、。如慢读、快读、不快不慢地诗歌的鉴赏,都可采用。如慢读、快读、不快不慢地读、抑扬顿挫地读、闭着眼睛读、瞪着眼睛读、摇头读、抑扬顿挫地读、闭着眼睛读、瞪着眼睛读、摇头晃脑地读等等。读的目的就是要读出诗歌的韵律节奏,晃脑地读等等。读的目的就是要读出诗歌的韵律节奏,读出诗歌的意境,读出诗人的意绪(情感)。同时,读出诗歌的意境,读出诗人的意绪(情感)。同时,通过读,还可牢牢抓住诗歌中重要词语(关键词通过读,还可牢牢抓住诗歌中重要词语(关键词诗眼或词眼)和特定的意象。诗眼或词眼)和特定的意象。 “ “读读”是对诗歌的第一步感知,是对诗歌的第一步感知,可可感知到诗歌意境、感知到诗歌意境、作者情感等方面的轮

3、廓,虽是模糊、朦胧,却给诗歌作者情感等方面的轮廓,虽是模糊、朦胧,却给诗歌的深层鉴赏奠定了基础,明了方向。的深层鉴赏奠定了基础,明了方向。 (二)、悟(二)、悟 “ “悟悟”是在是在“读读”所感知获取的第所感知获取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的理性思考过程。通过一手材料的基础上的理性思考过程。通过悟,可较为具体地把握诗歌意境、作者意悟,可较为具体地把握诗歌意境、作者意绪等鉴赏内容,因此,这一步更为重要。绪等鉴赏内容,因此,这一步更为重要。那么,那么,“悟悟”什么?悟诗歌意象,悟诗句什么?悟诗歌意象,悟诗句中的关键词(诗眼或词眼)。中的关键词(诗眼或词眼)。 1 1悟意象悟意象 诗歌意象的作用大体诗歌意

4、象的作用大体有:营造氛围、借景抒情、有:营造氛围、借景抒情、突出突出背景或背景或环境(这一作用与环境(这一作用与“营造氛围营造氛围”有相似有相似之处,但亦有不同,那就是通过多个意之处,但亦有不同,那就是通过多个意象组合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如王昌龄的诗中运用较多,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从军行之之“青海长云暗雪山青海长云暗雪山”即是)、塑造意即是)、塑造意境(其与境(其与“塑造背景或环境塑造背景或环境”有所不同。有所不同。意境是作者抽取自然景物中的多个特定意境是作者抽取自然景物中的多个特定

5、景物以进行描绘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景物以进行描绘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立体感强的调,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立体感强的画面,目的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画面,目的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对于读者而言,也只有对于读者而言,也只有“临其境临其境”或或“入其境入其境”才才能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如能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衬托人物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衬托人物节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节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

6、、梅、松、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荷、平仲、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鹤、荷、平仲、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奠定情感基调、以景衬境(这格坚毅、情感纯洁等)、奠定情感基调、以景衬境(这一作用在山水诗中运用最多,如以闹景衬静境一作用在山水诗中运用最多,如以闹景衬静境“竹竹喧归浣女喧归浣女”,以动景衬静境,以动景衬静境“莲动下渔舟莲动下渔舟”,以暖,以暖景衬冷境景衬冷境“日色冷青松日色冷青松”,以亮景衬暗境,以亮景衬暗境“返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以满景衬空境,以满景衬空境“雁字回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时,月满西楼

7、”,以物语(或物态)衬心境,以物语(或物态)衬心境“废池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乔木,犹厌言兵”,等等)、以景衬情(这种作用在诗,等等)、以景衬情(这种作用在诗歌中亦常出现,其表现为诗人用意象颜色的浓淡衬托情歌中亦常出现,其表现为诗人用意象颜色的浓淡衬托情意的浓淡,这种方法又往往与谐音双关的表达技巧相关意的浓淡,这种方法又往往与谐音双关的表达技巧相关联。用悲景衬悲情、用喜景衬喜情或用喜景衬悲情)。联。用悲景衬悲情、用喜景衬喜情或用喜景衬悲情)。当然,这些作用在诗歌中并不具备独立性,一首诗歌中,当然,这些作用在诗歌中并不具备独立性,一首诗歌中,所有的作用可能都兼而有之,这就要求在鉴赏时,不能所有的作用

8、可能都兼而有之,这就要求在鉴赏时,不能顾此而失彼。顾此而失彼。 如何悟如何悟?首先找出诗歌中的个体意象或是意象首先找出诗歌中的个体意象或是意象群,再进行揣摩感知。如是个体意象,须赋予意群,再进行揣摩感知。如是个体意象,须赋予意象以人文情感进行鉴赏。如刘禹锡象以人文情感进行鉴赏。如刘禹锡石头城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一诗中的个体意象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一诗中的个体意象“潮水潮水”,鉴赏时就须赋予人文情感。,鉴赏时就须赋予人文情感。“潮水潮水”给人的感觉,它总是一来一回,来时似乎很激越、给人的感觉,

9、它总是一来一回,来时似乎很激越、狂野,充满着一股激情,待它猛烈撞击着海岸或狂野,充满着一股激情,待它猛烈撞击着海岸或沿着沙滩耗尽一切力量之后返回时,却显得平和,沿着沙滩耗尽一切力量之后返回时,却显得平和,似乎有些瘫软或者懊丧或者失落。就此,可展开似乎有些瘫软或者懊丧或者失落。就此,可展开想象:潮水来时是想索取点什么,还是想发泄点想象:潮水来时是想索取点什么,还是想发泄点什么?回去时,是得到了一种满足,还是遭到了什么?回去时,是得到了一种满足,还是遭到了冷遇?结合后面的冷遇?结合后面的“寂寞回寂寞回”便可知晓。由此推便可知晓。由此推知,原来作者是用潮水反衬知,原来作者是用潮水反衬“故国故国”的荒

10、凉冷落,的荒凉冷落,是为以景衬境;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历史沧桑是为以景衬境;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是为情景交融。如是意象群,须进入多的感慨,是为情景交融。如是意象群,须进入多个意象组合构造的画面以各种感官加以感知个意象组合构造的画面以各种感官加以感知。 2 2悟关键词悟关键词 诗歌中有一些高度聚集作者情感诗歌中有一些高度聚集作者情感或者用来描述氛围的关键词语,我们或者用来描述氛围的关键词语,我们把这些词语叫做诗眼或词眼。它通过把这些词语叫做诗眼或词眼。它通过强烈的节奏为强烈的节奏为“读读”所感知。所感知。 悟词,一般从词的本义入手,去悟词,一般从词的本义入手,去悟其在诗境中的深层

11、含义。悟其在诗境中的深层含义。 (三)、联(三)、联 在在“悟悟”的过程中,的过程中,可可具体地把握诗具体地把握诗歌鉴赏的各方面内容,但这还只是对诗歌价值的相对歌鉴赏的各方面内容,但这还只是对诗歌价值的相对单一取向,并不全面。因为有的诗歌还具有它的现实单一取向,并不全面。因为有的诗歌还具有它的现实意义,所以在鉴赏时,还必须联系作者写作的当时背意义,所以在鉴赏时,还必须联系作者写作的当时背景(包括社会、文化、政治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等因景(包括社会、文化、政治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等因素。如此,才能具体、全面、客观、公正地鉴赏诗歌。素。如此,才能具体、全面、客观、公正地鉴赏诗歌。这也从一个侧面告诉鉴赏

12、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这也从一个侧面告诉鉴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了解相当一部分作者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状况。如和了解相当一部分作者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状况。如在在石头城石头城一诗中,只把从悟中得到的一诗中,只把从悟中得到的“抒发作者抒发作者对对故国故国昔盛今衰的感慨昔盛今衰的感慨”作为鉴赏的最终内容是远远作为鉴赏的最终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也违背了作者作此诗的真正意愿。因为不够的,而且也违背了作者作此诗的真正意愿。因为诗人刘禹锡在写这首诗时,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朝廷诗人刘禹锡在写这首诗时,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挤,出现了里大臣相互排挤,出现了“牛李党争牛李党争”,宦官专权依如,宦

13、官专权依如故;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所以他写这首故;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所以他写这首诗的主旨应是讽喻现实,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诗的主旨应是讽喻现实,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四)、结(四)、结 1 1诗歌类型及宏观鉴赏诗歌类型及宏观鉴赏 我国诗歌众多,类型多样,并且每一类型我国诗歌众多,类型多样,并且每一类型的各诗歌又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所以对诗歌的各诗歌又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所以对诗歌类型及其宏观鉴赏的总结也很重要,如此才可知类型及其宏观鉴赏的总结也很重要,如此才可知一而类三

14、,最终达到鉴赏各种诗歌的目的。一而类三,最终达到鉴赏各种诗歌的目的。 我国诗歌可分为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我国诗歌可分为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闺怨诗、谈禅志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闺怨诗、谈禅说理诗等多种类型。但同时,它们又存在着交叉说理诗等多种类型。但同时,它们又存在着交叉性,也就是说,鉴赏此类诗歌的方法也可用来鉴性,也就是说,鉴赏此类诗歌的方法也可用来鉴赏其它类诗歌。赏其它类诗歌。 鉴赏各类诗歌,要掌握一些宏观鉴赏各类诗歌,要掌握一些宏观鉴赏要领:鉴赏要领: 借景抒情诗

15、,要体会诗中情景交借景抒情诗,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融的意境,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把握其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咏感,把握其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咏史怀古诗,要联系背景,领悟情感史怀古诗,要联系背景,领悟情感(感慨兴衰或寄托哀思或托古讽今);(感慨兴衰或寄托哀思或托古讽今);伤春伤别诗,是借对春光流逝抒发韶伤春伤别诗,是借对春光流逝抒发韶华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或表达对华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或表达对亲朋、好友、爱人的无限思念之情;亲朋、好友、爱人的无限思念之情;羁旅行役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羁旅行役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眼见耳闻而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眼见耳闻

16、而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家乡的憧憬;对家乡的憧憬; 山水田园诗,是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山水田园诗,是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托物言志诗,是诗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托物言志诗,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志趣融于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志趣融于某种具体事物中,达到言志的目的;边塞征战

17、诗,某种具体事物中,达到言志的目的;边塞征战诗,反映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反映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或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或讽刺或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或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赠友送别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赠友送别诗,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凄凉氛围,抒发难离或诗,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凄凉氛围,抒发难离或勉励之情;闺怨诗,写闺房女子对丈夫久客不归勉励之情;闺怨诗,写闺房女子对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或对远在边地征戍的夫君的思念;谈禅说的埋怨或对远在边地征戍的夫君的思念;谈禅说理诗,是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理诗,

18、是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诗句中,这类诗往往有不食人间烟火之察诉之于诗句中,这类诗往往有不食人间烟火之空灵境界;等等。空灵境界;等等。 2 2诗歌鉴赏要目诗歌鉴赏要目 “读读悟悟联联”只是解决了如何鉴赏诗只是解决了如何鉴赏诗歌的问题,至于鉴赏出诗歌的哪些东西来歌的问题,至于鉴赏出诗歌的哪些东西来而且又无遗漏,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而且又无遗漏,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重在对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语言三方重在对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语言三方面的鉴赏。所以在总结时,就必须牢牢抓面的鉴赏。所以在总结时,就必须牢牢抓住这三个内容。住这三个内容。 二、意象特色二、意象特色思乡类:思乡

19、类: 孤灯、孤云孤灯、孤云孤苦的思乡、思亲情、游子孤苦的思乡、思亲情、游子情,或孤独、失落的感觉。飞镜、明月情,或孤独、失落的感觉。飞镜、明月望望月怀远、思乡、思亲情,别离思聚;或发怀古月怀远、思乡、思亲情,别离思聚;或发怀古之幽思之幽思 落日落日故人情。故人情。 日暮日暮思乡思乡 。杜杜鹃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鸿鸿雁、雁书、雁足、鱼雁、双鲤、鲤鱼、鲤素雁、雁书、雁足、鱼雁、双鲤、鲤鱼、鲤素传递书信传递书信, ,信、音讯。尺素信、音讯。尺素: :、札、书札、札、书札信。青鸾信。青鸾, ,青鸟青鸟传递书信的人。长亭传递书信的人。长亭, ,南浦南浦, ,柳

20、岸柳岸送别地。浮云、孤雁、飞蓬、孤蓬、送别地。浮云、孤雁、飞蓬、孤蓬、归蓬落帆、断鸿、归蓬落帆、断鸿、孤寂的游子孤寂的游子。 烟波烟波离别后漂泊无依。戍鼓、雁声离别后漂泊无依。戍鼓、雁声离别、思念离别、思念之悲凉。玉关情、羌管之悲凉。玉关情、羌管思念征人远戍或征思念征人远戍或征人思归人思归。 战争类:战争类:投笔投笔弃文从武。弃文从武。长城长城守边的将士。守边的将士。朔马、胡马、楼兰朔马、胡马、楼兰边境之敌。边境之敌。胡霜胡霜边地。边地。 撞金撞金止行阵。止行阵。 鸣鸣鼓鼓进军。进军。边声、角起、角声边声、角起、角声军中号角吹响。军中号角吹响。 戎旌戎旌军旗。军旗。千嶂、孤城千嶂、孤城边塞之荒

21、凉。边塞之荒凉。山水田园诗类:山水田园诗类:闲云、野鹤闲云、野鹤隐居之闲适、怡然自得。隐居之闲适、怡然自得。其他类:鸡黍其他类: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武陵人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武陵人桃花源。旧家燕子桃花源。旧家燕子物是人非的伤感。庄生物是人非的伤感。庄生梦蝶梦蝶美好而虚幻。红豆美好而虚幻。红豆爱情或相思。比爱情或相思。比翼、比目、双栖翼、比目、双栖夫妻恩爱。杜康夫妻恩爱。杜康酒。化酒。化碧碧刚直忠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黍刚直忠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黍离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桑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 ,后指垂老之年。

22、商女后指垂老之年。商女歌女歌女, ,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鹧鸪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五柳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五柳隐者。鸿鹄隐者。鸿鹄人有远大志向。东篱人有远大志向。东篱, ,采菊采菊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雕虫雕虫微不足道的技能微不足道的技能, ,多指文字技巧。三径多指文字技巧。三径隐隐士居住的地方。士居住的地方。风骚风骚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劳歌劳歌, ,渭城渭城阳阳关关: :送别时唱的歌曲。夕阳送别时唱的歌曲。夕阳离别时的心情或暮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牧

23、童年、老年。牧童淡泊淡泊, ,田园生活。吴钩田园生活。吴钩武器武器或有勇武豪情。青云或有勇武豪情。青云高的地位。青紫高的地位。青紫高官高官显爵。丁香显爵。丁香愁心或情结。青梅竹马愁心或情结。青梅竹马男女小男女小时天真无邪一起玩耍。蝉鸣时天真无邪一起玩耍。蝉鸣悲秋。青天悲秋。青天清清官。落花官。落花伤春。落叶伤春。落叶秋天。黄昏、日暮秋天。黄昏、日暮死亡迫近的忧惧或苍茫的历史意味,有时也有死亡迫近的忧惧或苍茫的历史意味,有时也有思乡之意。如思乡之意。如“日暮乡关何处是日暮乡关何处是”。西楼。西楼, ,望江楼望江楼送别地或悠悠愁绪。梅子送别地或悠悠愁绪。梅子含有风情意味含有风情意味( (梅梅子成熟

24、子成熟: :少女怀春少女怀春) )。( (梅雨梅雨: :悠悠愁绪悠悠愁绪) )飞蓬飞蓬, ,孤蓬孤蓬, ,归归蓬蓬孤寂的游子。出山孤寂的游子。出山首次当官隐居后首次当官隐居后又出任官职。又出任官职。 三、名句默写三、名句默写云霞出海曙,云霞出海曙, 。(杜审言。(杜审言和晋陵早春游望和晋陵早春游望)闲云潭影日悠悠,闲云潭影日悠悠, 。阁中帝子今何。阁中帝子今何在?在? 。春江潮水连海平,春江潮水连海平, 。(。(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江流宛转绕芳甸,江流宛转绕芳甸, 。(。(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人生代代无穷已, 。不知江月待何。不知江月待何人,人, 。昨夜闲潭梦落花,昨夜闲潭

25、梦落花, 。(。(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 。(代悲白头翁代悲白头翁)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望月怀远望月怀远)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山居秋暝战士军前半死生,战士军前半死生,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高适。高适燕歌行燕歌行千岩万转路不定,千岩万转路不定, ,熊咆龙吟殷岩泉,熊咆龙吟殷岩泉, 。 ,使我不得开心颜。,使我不得开心颜。浮云游子意,浮云游子意, 。挥手自兹去,。挥手自

26、兹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 。细草微风岸,细草微风岸, 。星垂平野阔,。星垂平野阔,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 。一去紫台连朔漠,一去紫台连朔漠, 。 ,环珮空归月夜魂。,环珮空归月夜魂。欲为圣明除弊事,欲为圣明除弊事, 。云横秦岭家何在?。云横秦岭家何在? 。惊风乱飐芙蓉水,惊风乱飐芙蓉水, 。岭树重遮千里目,。岭树重遮千里目, 。独立小桥风满袖,独立小桥风满袖, 。(冯延巳。(冯延巳鹊踏枝鹊踏枝)罗衾不耐五

27、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 。流水。流水落花春去也,落花春去也,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四、精编练习四、精编练习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1 1、简要概括每联的内容。、简要概括每联的内容。2 2、首联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两个字?简要分析。、首联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两个

28、字?简要分析。3 3、颈联两句写什么时间的情景?、颈联两句写什么时间的情景?“隐隐”“”“没没”两字有何作用?两字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1.首联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首联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颔联写离情的缠绵,颈联从室内转绪和寂静状态,颔联写离情的缠绵,颈联从室内转到户外所见,尾联写友人远去盼望再相聚。到户外所见,尾联写友人远去盼望再相聚。 2.2.用了拟人的手法。用了拟人的手法。“吐吐”“”“对对”分别写出了离别分别写出了离别的筵席将结束,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的筵席将结束,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吐吐”字使人想到亲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

29、、目光字使人想到亲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凝滞青烟出神的神情,凝滞青烟出神的神情,“对对”字写除了举杯劝酒之字写除了举杯劝酒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外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3.3.颈联两句写的是黎明时分。这两句承上文写把杯颈联两句写的是黎明时分。这两句承上文写把杯送行,从室内转到户外的所见。送行,从室内转到户外的所见。“隐隐”“”“没没”两字两字表明时间过得太快,似乎在催人分手,从而传达处表明时间过得太快,似乎在催人分手,从而传达处依依惜别之情。依依惜别

30、之情。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1 1、本诗中最能揭示主题的词是什么?作者在本诗中表、本诗中最能揭示主题的词是什么?作者在本诗中表达出来什么思想情感?达出来什么思想情感?2 2、“独有独有”“”“偏惊偏惊”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3 3、中间两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中间两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体会好处?体会“

31、出出”“”“渡渡”“”“催催”的妙处。的妙处。4 4、明代胡应麟称、明代胡应麟称“初唐五言律初唐五言律独有宦游人独有宦游人第一第一”。请就第二、第三两联的写景特色写一段鉴赏性文字。请就第二、第三两联的写景特色写一段鉴赏性文字。1 1、归思宦游人面对春日美景思念家乡的感情、归思宦游人面对春日美景思念家乡的感情2 2、表现了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只有远离故土、宦游他、表现了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只有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对自然界不同季节的变化感到特别新奇。乡的人,对自然界不同季节的变化感到特别新奇。3 3、中间两联写了江南早春物候变化特点,表现出江南春光明、中间两联写了江南早春物候变化特点,

32、表现出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水乡景色。诗人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出诗媚、鸟语花香的水乡景色。诗人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出诗人思乡之情。人思乡之情。“出出”“”“渡渡”两个动词化静为动,将原本不两个动词化静为动,将原本不易觉察的物候迁移贴切传神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感易觉察的物候迁移贴切传神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感受到春光地脉搏和动感。受到春光地脉搏和动感。“催催”字突出了江南春鸟一声紧字突出了江南春鸟一声紧似一声地鸣叫的特点,以拟人的手法赋予淑气以人的情态,似一声地鸣叫的特点,以拟人的手法赋予淑气以人的情态,表现春气之浓。表现春气之浓。4 4、颔联、颈联紧承、颔联、颈联紧承“物候新物候新”来写春

33、色。颔联是远景,颈联来写春色。颔联是远景,颈联是近景。是近景。“催催”“”“转转”这两个动词将春天使万物复苏的动这两个动词将春天使万物复苏的动态表现得具体细致,用语精练传神。远景的壮阔与近景的态表现得具体细致,用语精练传神。远景的壮阔与近景的细微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幅有姿有彩、动静交错的春细微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幅有姿有彩、动静交错的春景图。景图。 从军行从军行 杨炯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1 1、赏析颔联和颈联。、

34、赏析颔联和颈联。2“2“自自”“”“照照”“”“绕绕”在诗歌中起到怎样的表达作用?在诗歌中起到怎样的表达作用?3 3、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怎样的现实、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怎样的现实和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4、简析全诗采用的表现手法。、简析全诗采用的表现手法。1 1、颔联、颔联“牙璋牙璋”句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句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牙璋”是皇帝调兵的信符,是皇帝调兵的信符,“凤阙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诗人用是皇宫的代称。诗人用这两个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这两个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

35、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铁骑铁骑”句句写唐军已经神速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写唐军已经神速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不通。“铁骑铁骑”“”“龙城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争气氛。“绕绕”形象写出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形象写出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这两句对仗工整,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句中也对,整这两句对仗工整,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句中也对,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颈联两句写战斗,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颈联两句写战斗,用景物描写烘托。用景物描写烘托。“雪暗雪暗”句从视觉出发写大雪弥漫,句从

36、视觉出发写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风多风多”句从人的视角出发写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句从人的视角出发写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以象征军队的织在一起,以象征军队的“旗旗”“”“鼓鼓”,表现出征将,表现出征将士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奋勇杀士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奋勇杀敌的悲壮激励场面。敌的悲壮激励场面。2 2、“心中自不平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

37、间。一个“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境界。“照照”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烽火的猛烈,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烽火的猛烈,战火的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战火的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绕绕”字,又形象地写出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3 3、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了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了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

38、战斗,更增添了他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4 4、首联采用的写法,先交代,中间两联采用的写法,描写,、首联采用的写法,先交代,中间两联采用的写法,描写,尾联采用的写法,表达。全诗富有主义色彩。尾联采用的写法,表达。全诗富有主义色彩。 虚实结合:实写;赴边缘由及心中所感;虚写;想象中军虚实结合:实写;赴边缘由及心中所感;虚写;想象中军威雄壮、战况激烈的情形;实写;投笔从戎,为国赴边的威雄壮、战况激烈的情形;实写

39、;投笔从戎,为国赴边的强烈愿望;浪漫。强烈愿望;浪漫。 滕王阁诗滕王阁诗 王勃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诸,佩玉鸣鸾罢歌舞。滕王高阁临江诸,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1 1、首联写出了滕王阁的什么特点,用哪个词表达?、首联写出了滕王阁的什么特点,用哪个词表达?作者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场景,用了什么艺术手作者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场景,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2 2、颔联用了什么艺术

40、手法,有什么作用?、颔联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3 3、体会颈联中、体会颈联中“日悠悠日悠悠”“”“几度秋几度秋”所蕴涵的诗人所蕴涵的诗人的感情?的感情?1 1、特点:高、特点:高“临临”字突显了滕王阁的高耸。诗人描字突显了滕王阁的高耸。诗人描绘了一幅坐着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绘了一幅坐着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的豪华场面,反衬了现实的凄凉,表达了行宴会的豪华场面,反衬了现实的凄凉,表达了诗人对繁华易逝,兴衰无常的感慨。诗人对繁华易逝,兴衰无常的感慨。2 2、颈联借景抒情,融情入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颈联借景抒情,融情入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诗人用术效果,诗

41、人用“画栋画栋”“”“南浦云南浦云”“”“珠珠帘帘”“”“西山雨西山雨”营造冷落凄凉的意境,描绘了滕营造冷落凄凉的意境,描绘了滕王阁昔盛今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王阁昔盛今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繁华难再的感慨。繁华难再的感慨。“飞飞”“”“卷卷”化静为动,赋予化静为动,赋予静景以动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灵动感,。静景以动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灵动感,。一俯一仰,一高一低,错落有致,紧承首联,营一俯一仰,一高一低,错落有致,紧承首联,营造了冷落凄凉的意境,抒发了盛衰无常的感慨。造了冷落凄凉的意境,抒发了盛衰无常的感慨。3 3、颈联有空间描写转为时间描写,诗人以博大永恒、颈联

42、有空间描写转为时间描写,诗人以博大永恒的景象衬托了人生的短暂,抒发了珍惜光阴、积的景象衬托了人生的短暂,抒发了珍惜光阴、积极进取的感情。极进取的感情。 菩萨蛮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1 1、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 2、作品是如何通过意象来营造视觉之美的?、作品是如何通过意象来营造视觉之美的?3 3、赏析、赏析“鬓云欲度香腮雪鬓云欲度香腮雪”一句中用字的妙处一句中用字的妙处4

43、 4、“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一句中的一句中的“懒懒”“”“弄弄”“”“迟迟”几字在塑造女主人公形象和揭示几字在塑造女主人公形象和揭示女主人公内心世界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女主人公内心世界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5 5、“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表达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6 6、“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了什么修辞手法?7 7、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1 1、明确:这首词刻画了一个美丽而寂寞的贵族女子的形象。、明确:这首词刻画了一个美丽而寂寞的贵族女子的形象。2 2、明确:、明确:“小山小山”“

44、”“鬓云鬓云”“”“香腮香腮”“”“蛾蛾眉眉”“”“花花”“”“镜镜”“”“面面”“”“绣罗襦绣罗襦”“”“金鹧鸪金鹧鸪”等意象全等意象全篇充分利用了意象的具体感,通过文字传递个读者无穷的篇充分利用了意象的具体感,通过文字传递个读者无穷的想象,构筑了一个富于视觉之美的境界。想象,构筑了一个富于视觉之美的境界。3 3、明确:、明确:“鬓云鬓云”指女子象流云的鬓发指女子象流云的鬓发“香腮雪香腮雪”指女子那指女子那香而白的,娇美无比的脸庞香而白的,娇美无比的脸庞“度度”将一种动态注入静态的将一种动态注入静态的描摹之中,使诗句平添了几分生机。再加上描摹之中,使诗句平添了几分生机。再加上“欲欲”字就把字

45、就把无生命的无生命的“鬓云鬓云”写活了。写活了。4 4、明确:、明确:“画蛾眉画蛾眉”应是表现女主人公一种爱美的感情和那应是表现女主人公一种爱美的感情和那种种“为悦己之荣为悦己之荣”的心态,但的心态,但“懒懒”字把她怅惘若失的情字把她怅惘若失的情态传达出来,女主人公的萧疏的意态在娇慵之状的描写中态传达出来,女主人公的萧疏的意态在娇慵之状的描写中跃然纸上。跃然纸上。“弄弄”反复摆弄欣赏的意思,它把女主人公千反复摆弄欣赏的意思,它把女主人公千回百转,极度要美,又无限幽怨的情态表现出来了。回百转,极度要美,又无限幽怨的情态表现出来了。“迟迟”又呼应了前面的又呼应了前面的“懒懒”字,又进而渲染了女主人

46、公无情无字,又进而渲染了女主人公无情无绪的神态。绪的神态。5 5、明确:写出女子容颜的美丽动人,表现了她自鸣、明确:写出女子容颜的美丽动人,表现了她自鸣得意,精神饱满,联系她的境遇,不禁让人想到得意,精神饱满,联系她的境遇,不禁让人想到红颜易老,青春难驻,象花一样易开易落。红颜易老,青春难驻,象花一样易开易落。6 6、明确:鹧鸪双双,反衬女主人公的孤独。用容貌、明确:鹧鸪双双,反衬女主人公的孤独。用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女主人公内心的寂寞空虚。女主服饰的描写反衬女主人公内心的寂寞空虚。女主人公独处深闺,满怀惆怅,而入眼的却是双双成人公独处深闺,满怀惆怅,而入眼的却是双双成对的金鹧鸪不仅给她哀怨的心

47、绪添上几分酸楚和对的金鹧鸪不仅给她哀怨的心绪添上几分酸楚和难堪,也点出了她所追求的正是那种双双对对的难堪,也点出了她所追求的正是那种双双对对的理想。理想。7 7、明确:写一个女子从起床,梳洗,画眉,簪花,、明确:写一个女子从起床,梳洗,画眉,簪花,照镜以至穿衣的一系列动作。从中展现出它的处照镜以至穿衣的一系列动作。从中展现出它的处境和心情(深闺寂寞,幽怨相思)境和心情(深闺寂寞,幽怨相思) 菩萨蛮菩萨蛮 韦庄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

48、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肠。1 1、作者通过哪些方面来赞美江南好的?、作者通过哪些方面来赞美江南好的?2 2、如何体会、如何体会“未老莫还乡未老莫还乡”五个字平易中的转折?五个字平易中的转折?3 3、为什么说、为什么说“还乡须断肠还乡须断肠”?4 4、这首词的表现手法?、这首词的表现手法?1 1、明确:、明确:“春水碧于天春水碧于天”是江南风景的美。是江南风景的美。“画船听画船听雨眠雨眠”是江南生活之美。是江南生活之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是江南的人美。通过这些写出江南的美。是江南的人美。通过这些写出江南的美。2 2、明确:、明确:“莫还乡莫还乡”实际正是由于想到了家乡

49、。他没实际正是由于想到了家乡。他没有用有用“不不”字,而是用的字,而是用的“莫莫”带有叮嘱的口吻,是带有叮嘱的口吻,是想还乡,但是由于此人逃避战乱,来到江南,饱尝离想还乡,但是由于此人逃避战乱,来到江南,饱尝离乱之苦,有故乡欲归而不能的苦衷。乱之苦,有故乡欲归而不能的苦衷。“还乡还乡”是一层是一层意思,意思,“莫莫”是第二层意思,是第二层意思,“未老未老”是第三层意思,是第三层意思,意思是因为人没有老,在外漂泊几年没有关系,人到意思是因为人没有老,在外漂泊几年没有关系,人到年老会特别思念故土。所以五个字有三层意思的转折,年老会特别思念故土。所以五个字有三层意思的转折,表面上写的很旷达,说是我没

50、有老所以不要还乡,实表面上写的很旷达,说是我没有老所以不要还乡,实际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感情,所以韦庄际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感情,所以韦庄的词是的词是“似直而纡,似达而郁似直而纡,似达而郁”。3 3、明确:家乡正弥漫着战乱烽火,回到那里只会有断、明确:家乡正弥漫着战乱烽火,回到那里只会有断肠的悲哀。肠的悲哀。4 4、明确:以乐景写哀情。、明确:以乐景写哀情。 鹊踏枝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