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恒山导游词范文5篇_介绍恒山导游词.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5481381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恒山导游词范文5篇_介绍恒山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年恒山导游词范文5篇_介绍恒山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恒山导游词范文5篇_介绍恒山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恒山导游词范文5篇_介绍恒山导游词.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恒山导游词范文5篇_介绍恒山导游词 恒山,含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狭义的恒山,即所谓“北岳恒山”,亦名“太恒山”,古称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等,明末清初被确定为“五岳”之北岳恒山。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恒山导游词范文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旅游导游词精选范文 中国景点导游词8篇 关于导游词最新范文5篇 关于广州导游词大全合集 恒山导游词范文(一) 各位挚友: 大家好!欢迎光临北岳恒山旅游、观光!北岳恒山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五岳,齐名天下。既是我国重要的文物古迹荟萃地,又是闻名的道教发祥地和北方闻名的风景巡游胜地,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

2、。 恒山,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紫岳、大茂山”,汉时因避汉文帝刘恒讳,一度改称为“常山”。据尚书载:舜帝北巡时,曾遥祭北岳,遂封北岳为万山之宗主;之后,大禹治水时有“河之北属恒山”的记载;先后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宋真宗封北岳为王、为帝,明太祖又尊北岳为神,可见历史之悠久。 恒山山脉祖于内蒙阴山,西衔雁门、东跨河北、南屏三晋、北临燕云,奔腾起伏,绵延五百里,号称108峰。主峰天峰岭坐落于浑源城南,海拔2022米,叠嶂拔峙、气概宏伟,自古以来被誉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同西面的翠屏峰两山对峙,浑水从中奔腾而泻,幽峡深谷,蓝天一线,形成一道绝塞天险。唐代闻名诗人贾岛曾有“天

3、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的诗句,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面对恒山的雄浑险峻,惊羡不已,在其游记中写道:“伊阙双峙,武夷九曲,俱不足以比拟也!”正因为恒山具有扼关带水,地险山雄的特别地理环境,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其特别的军事战略地位受到历代军事专家所倚重,后人集历史阅历总结的“代国靠恒山而存天下,燕赵凭恒山而立天下,匈奴依恒山而争天下,晋慕容据恒山而威天下,拓跋氏靠恒山而分天下”,充分证明了恒山的军事价值。 恒山汉代建庙,到清初仅恒山主峰周边就建有各种寺庙六十余处,有三寺四祠七亭阁,七宫八洞十五庙之说,形成蔚为壮丽浩大的古建筑群,和浓郁的道教文化氛围,显示出北岳恒山无穷的魅力。

4、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玄妙古老的中国道教在恒山留下了他们风雨苍桑的踪迹。远在春秋太上老君相传在北岳恒山千佛岭结炉炼丹,燃灯道人演兵斗法;西汉初昌蓉往来于恒山;西汉景帝、宣帝年间三茅真君(即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在恒山修炼神仙之术,留下了千年不解的三茅窟;北魏被太武帝尊为天师的寇谦之在北岳宣扬道教新法,其高足李皎从嵩岳投奔恒山修炼香火盛极一时;唐朝时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恒山修炼,名道人管革结炉悟道,致使恒山道教道场香火名扬天下。恒山道教主流属全真教龙门派,也有正一教分支和太乙派,丹道、符篆,性、命双修一应俱全。 恒山道教文化博大精深,而恒山的风光美景更是锦绣中华壮美山河的杰出代表。出浑源城

5、南不远,宏伟的恒山拔地而起,东为天峰岭,西为翠屏峰,浑水从深峡窄谷中奔腾而泻,注入桑干河,这段深谷长峡就是“金龙峡”。相传公元前217年(即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祭祀恒山,穿行此处时,面对飘舞的巨龙,夺口而泻的飞瀑,一幅栩栩如生的“巨龙吐瀑”图,使这位中国的始皇惊羡不已:“乃为神龙也”,后人在山崖上镌刻了“金龙口”三个字。 走出金龙口便是恒山山门。恒山山门高10米,宽16米,明清风格,为四柱七楼,三开门格式,混凝土浇注,纯白大理石围基,斗拱铺作,黄琉璃瓦覆顶,正面正中匾额“北岳恒山”为原新华社长、当代大手笔穆青题写,后面匾额“绝塞胜境”系当代书法名家夏桐郁所书,整个山门庄重雄浑。 穿过山门沿山

6、路盘行十里便到了停旨岭村。因过去皇帝祭祀北岳,此处为停接御旨的地方,故而得名。并建真武大庙,立“停旨”石碑一通。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停旨岭新架客运索道一条,新修全国最大的山岳型停车场14000平方米,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中外游客供应了极大的便利。 站在停车场向东仰视,一座刀削般突兀的峭壁映入眼帘,峭壁上“恒宗”两个大字格外刺眼,此乃明成化三十年大同知府张升手笔,两字总高十三米,宽六米,字体雄浑,遒劲刚健,横直如栋梁,点捺大如牛。恒山作为道教名山留下数以千计的石刻铭文,但“恒宗”二字最具恒山特色。 连接“恒宗”与“恒宗殿”的这段路叫“步云路”。过去,恒山林茂树密,除少有的晴天朗

7、日外,大多为烟云缭绕,当您踏上步云路,如同在浓云密雾中穿行,所以又有“云路春晓”之说,为恒山古十八景之一。在这云雾充满中,一里一亭,一步一松,亭亭不同,松松各异,有诗赞曰:“鸟道横斜一线天,谁知高上最翩翩,青来两眼千山翠,白曳又凫万壑烟,抱朴古松阴道左,避人元鹤午云边,扶藜待叩元通迹,踏遍灵崖采石莲”。 沿步云路上行至一华里,便是闻名的“虎风口”。不远处矗立着一株参天古松曰“悬根松”,所以此处又称“虎口悬松”,为恒山古十八景之一。因地处风口,恒山又山高风大,登临此处,风声树声交织在一起,如猛虎咆哮,声震幽谷。穿过悬根松,我们发觉在光滑的岩石路面上有很多蹄形的小圆坑,浅的一、二寸,深的四、五寸。

8、传闻,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恒山修道,常常骑一白驴出入恒山,天长日久留下了行行仙踪,至今仙驴蹄迹依稀可见,后世人习惯地称这段路为“果老岭”,也称“果老仙迹”,恒山古十八景之一。 果老岭东侧是一处耸入云天的万仞绝壁,危崖欲倾,古松摩云,大有恒山压顶,悬崖欲摧之势。每当夕阳西下,残阳辉映山壁,便会出现“余辉返照千山色,满峪参差入画中”的奇光异景,名曰“夕阳返照”为恒山一大奇观。穿越林荫道,走出果老岭,正沉醉于峰回路转之时,便看到一座木刻牌坊,上有道光皇帝御书“人天北柱”四个大字,过牌坊,穿马殿,在接官厅旁是一座四柱木结构方亭,名曰玄井亭,这便是恒山闻名的“苦甜井”。亭内并列两井,相距不足三尺,而水质大

9、相径庭。一口如甘似露,凉爽爽口,一口奇苦浑浊,难以下咽。明代诗人曾留下这样的诗名: 山腰双涌碧瑶泉,甘苦平分别有天。 闻说应龙频洒泽,为霖济旱别有天。 因恒山苦甜井有“潜龙泉”之说,大唐玄宗皇帝亲下御书,赐额“龙泉观”。后来,苦井被填没,现仅存甜井一眼。 离开“龙泉观”沿着林荫曲径接着向东南攀越,峰南高处有一大石窟,名曰:“飞石窟”。恒山自古有“灵石东飞”之说,相传,舜帝北巡,祭祀北岳,时值隆冬,大雪封山。将舜帝阻于河北界内,不能登岳祭拜,只好在曲阳遥祭。正值祭典之时,突有一块巨石从恒山飞落帝前,便将此石封为“安王石”,并建庙宇在曲阳祭之,这便是“恒山下庙”。灵石飞去,形成一处大的幽窟,名曰“

10、飞石窟”。之后此处建“北岳庙”,为“恒山上庙”,后毁于大火,魏武帝太延元年(公元438年)重建。明洪治十四年(公元1502年)明王朝为进一步扩建恒山,将飞石窟旧岳庙改为“北岳寝宫”,在天峰岭的半崖间兴建新岳庙,即今日的“恒宗殿”。 飞石窟内,布满了历代名士墨客的题刻和诗碑,在众多的题刻中,以明御史王献臣题写的“千岩竟秀,万壑争流”和雁门使者郑洛题写的“耸翠流丹”最为上乘。不但书体流畅,字迹佳丽,同时也是对恒山奇峰怪石赞美的绝笔。透过文人墨客的生花之笔,高悬于飞石窟南崖的“一德峰”更是含概了宗教文化的玄机。从道家来讲一者万物之本也,道于一,造化天地,化成万物。德者八功德水,佛界认为须弥山大海中,

11、有八功德水(一甘、二冷、三软、四轻、五清净、六不臭、七不损喉、八不伤腹)把道家的根本和佛界的万能,有机地融合,反映出道教的文化精髓。飞石窟西侧是一道草木丛丛,曲折稀奇的深沟,沟内山桃花遍峪盛开,灌木林遮天蔽日,这里生长着几十种珍贵中药材,在众多的中药材中,尤以恒山紫芝最为珍贵。据恒山志记载,恒山灵芝仙草为镇山之宝,状如紫色云锦,服之可延年益寿,起死回生,当地人们传闻:每一株灵芝草,便有一条双头毒蛇看护,又说恒山灵芝平常肉眼看不到,只有祈祷北岳大帝,灵芝才会现形放光。奇妙的恒山灵芝仙草飞飞扬扬传遍四方,嘉靖二十五年,明世宗委派朝廷大员,指令州衙官吏,摘取真芝十二本(株)。留下了实行玄芝记的石碑一

12、通。 紫芝峪的东北是一道非常险峻的岗岭,名栈云岗,上有一石洞,洞口的大小、深浅、通向,一直无人知晓,因岗上常常凝云聚雾,时常有云雾进出,当地人称为“出云洞”,又称“白云灵穴”。为恒山十八景之中的奇观。诗曰: 玉洞空明秘宝藏,白龙蟠引气舒扬。 谁知改变须臾及,沛作甘霖遍四方。 过了紫芝峪就是规模宏大的“恒宗殿”。恒宗殿,亦名贞元殿,又名元灵宫,俗称朝殿,是明洪治十四年(公元1502年)都御史刘宇奉孝宗皇帝御旨兴建。大殿位于天峰岭半崖峭壁间,这组建筑群包括藏经楼、更衣楼、钟鼓楼、青龙殿、白虎殿、崇灵门、二郎庙,总占地面积为1215.23平方米。恒宗殿是一座单檐双下昂五铺作斗拱,坐北朝南的歇山土木建

13、筑,进深三间,面宽五间,殿身崇高,用材硕大。大殿内塑北岳大帝金身神像,头戴天冠,身披朱绫,目光微启,端庄沉静,一派帝王气概。两旁恭立四大文臣和四大武将,高达丈余,置身朝殿,如赴金銮,令人诚惶诚恐。神座上方悬挂清康熙皇帝御匾“化垂悠久”题额。 恒宗殿殿西侧,置一块状如古磬的青石,以石击之,声震幽谷,酷似雄鸡鸣叫,称为“金鸡石”,为恒山又一奇观。从朝殿向东远望,在翠壁丹崖处,有白石累累,在云的拂动下如同绵羊吃草,别有情趣,称为“玉羊游云”。与“金鸡石”并称“金鸡玉羊”,为恒山十八景之一。有诗云: 东岳大夫之松,西岳仙人之掌, 南衡龙书蛇篆,北恒金鸡玉羊。 恒宗殿西北上方,名曰“集仙洞”,依崖建有“

14、会仙府”古建筑群。整组建筑占地381.9平方米,主殿会仙府坐北向南,面宽三间11.5米,进深10.43米,出廊硬山土木建筑。殿内塑有二十七尊神象,正中是福禄寿三星,两旁是上中下八洞神仙。会仙府又名“集仙阁”,自古为仙人炼丹之处,广仙列传中记载汉武帝元光五年以后,先后有茅氏三兄弟茅盈、茅衷、茅固在此修炼,东汉明帝永平16年(公元71年)五岳道士与佛教徒焚经斗法,参与头号斗法的道士裴文度也曾居于此。北魏天师寇谦之在恒山讲经说法后,将高足弟子李皎等多人留此修炼,唐代管革,恒山遇张果老,果老见他道骨不凡,收为弟子,在这里修炼成仙。 会仙府四周悬崖上集中了大量的摩崖题刻。“天地大观”、“壁立万仞”、“昆

15、仑首派”等历朝历代各种书体无奇不有,笔划如椽,字大过丈,为书法佳品,体现了恒山悠久的历史和绚丽的文化。 在会仙府东建有“玉皇阁”、“御碑亭”。“御碑亭”是一处八面出廊,四面有门窗的八角单檐尖顶建筑,亭中竖高三米,宽90厘米,厚30厘米的青石石碑一通,碑刻“化垂悠久”四个大字,系清代康熙皇帝的亲笔御书。 沿会仙府西北攀越,有巨石裂开,裂石中有一条半米宽的岩缝,沿岩缝攀上陡壁高处在一片2.5平方米的方形岩石,台平如砥,台上残棋一局,台岩上刻“琴棋台”三个大字。台西侧为“通元谷”,是当年张果老修练之处,因从前果老与仙人抚琴、对奕,故留下此景。金庸老先生笔下的笑傲江湖,恒山掌门令狐冲折服魔教后,把天下

16、的三教九流集中到“通元谷”修行,说的就是此处。琴棋台除留有历代文人题诗外,台畔峭壁上还刻有“悟道仙踪”,“一局烂柯”,“斗北一柱”,“仙山显岳”,“石壁凌云”等题刻。 顺“通元谷”沿阶而上,便登上了北岳恒山的主峰“天峰岭”。天峰岭海拔2022米,在五岳中海拔高度仅次于西岳华山,排行其次。登临此处,良辰美景尽收眼底,您可以尽情地体验“一览众山小”的感受。 “通元谷”下线,是恒山“九天宫”,又称“娘娘庙”。正殿两旁建有配殿和钟鼓楼,整体结构对称,规模仅次于恒宗殿,可见九天宫的特别地位。明万历二十四年,神宗皇帝赐给北岳道径五百一十二卷,共一千四百七十九种,派遣御马监白忠专程从北京护送到恒山,神宗勒渝

17、恒山北岳住持道士的亲笔圣旨就存放在九天宫内。九天宫内塑有九天玄女娘娘、眼光娘娘、耳光娘娘、乳母娘娘诸神象。九天玄女亦称“元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一九八五年台湾“九天玄女”道教团,回国寻根,确认恒山九天宫为“九天玄女祖庙”。 于九天宫平行修建的还有“纯阳宫”。此宫面宽三间,进深一间,三面有廊,插木入山为基,上铺龙骨作面,下用长短不等的木材支撑,总建筑面积37.2平方米,内塑吕洞宾,柳仙等神像。吕洞宾,唐末进士,号重阳子,山西永乐县人,六十四岁进士及第,游长安遇汉钟离“授以大道天遁剑法”、“龙虎金庙秘文”,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系八洞神仙之一,全真教奉为北五祖之一。他的理论道德以慈善度世

18、为成道之路径,对中国道教的发展和释道儒三者的通融有着极大的影响。 纯阳宫东南不远是“十王殿”,殿内正中塑汉化的地藏王菩萨,左右分开塑十殿闫君神像,主管人世间生死轮回。 各位挚友!恒山的主要景点和漂亮传闻还有许多,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道教名山,它的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处景观都给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漫山游遍,意犹未尽。它不仅景观奇妙,植被同样丰富多样。每当春夏之际,满山遍野的山桃花,红如朱点,粉似女颊,含娇滴露,烂若云霞。恒山桃花漂亮娇艳,不知沉醉了多少风流人物,笑傲江湖中就有“桃谷六仙”的神话形象,传闻中的“桃花仙子”就是在恒山修练得道的。另外,恒山豹榆,是恒山独特的树种,为全国所稀有。因树干酷似金

19、钱豹斑剥陆离的花纹而得名,生长于恒宗殿四周,质地坚实而又顽韧,是古代将士制作弓箭的上等原料。传闻中“后羿射日”所用弓箭就是恒山豹榆材质。 恒山的游历,会使您灵魂得到净化,人格得以升华,刹那间您将会从浮衍走向现实,从平凡走向高尚。当您感受千峰竞秀,万山胜境时,会不由自主地感叹:北岳山川秀,风光在险峰。 恒山导游词范文(二) 北岳主峰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是中国“闻名的道家名岳、道教名山”,北岳是道家得护国五岳之一,恒山是道教的,各种学问、学问、技巧、艺术等等,多样性类型文化得,开拓、创新、发展、弘扬、传播:新思维、新思想、新理论、新科学、新实践、新方法、新成就、新时尚、新风格的主要场所之

20、一。 北岳依托主峰恒山,开发建设有多处传统型制、经典风格得,道教得,武帝殿、文皇宫、仪轨院、观礼台、界望亭、临境阁、经书图册馆、字典纬籍楼、名师会(明者出名、名者已明)、先贤祠(古圣者,嫡亲之长子、宗族之大儿、教授之首学,称作:“先贤”)、净斋堂、禅思房、诊所、药局、休息处、宿舍、卧房、沐浴间、盥洗间、卫生间等等基础设施(如有的确之须要,可以拓址增建、佳筑新成),另附建有“儒、释、道”三教合一者,悬空寺庙宇一座。 恒山导游词范文(三) 各位挚友: 大家好!欢迎您在这个祥瑞美妙的日子,光临中华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 莽莽苍苍蜿蜒起伏的北岳恒山,有很多奇妙的景观,古有“恒山十八景”之说,其中最负盛名

21、的便是建于北魏后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悬空寺。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金、明、清均有重修,现为明清建筑风格,是国家级重点文物爱护单位。整个建筑具有险、奇、巧的特点,共有楼阁40余间,从低到高三层迭起,最高处三教殿距峡谷深处的高度曾为90余米,由于1500余年峡谷河床沙石沉积,现高度仅为45米,但站在三教殿仍有身临险境的感觉。这座纯木构建筑,瞩目远望,仿佛是一幅玲珑剔透的浮雕,大有凌空欲飞之势,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民间道:“悬空寺,半天高,三尺马尾空中吊”,大诗人李白则用“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来形容之。 据史料记载,初建时,寺院高出地面

22、近百米,而支撑寺院的仅仅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柱子。悬空寺为什么建在这悬崖峭壁之上而不与地相接?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随着政治势力的分裂,道教也分为南北天师道场。北魏时期,太武帝拓跋焘崇信道教,曾一度灭佛兴道,并且迎请嵩山道士寇谦之来京都平城设立道坛。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孝文帝拓跋宏下诏将天师道场移到恒山,就在当年,根据寇谦之道长“上延霄客,下绝嚣浮”的遗训修建了“崇虚寺”,后来人们依据崇虚寺建筑悬空的特点,改称如今的“悬空寺”。 悬空寺以西为正,大门朝南,整个建筑由南向北扩建而成,越往北走地势相对越高越狭窄。寺院由三部分组成,每部分都有一座三层式的楼阁,内设悬梯连接。第一部分是一个标准的

23、寺院布局,由于建于悬崖峭壁之间,所以将一个平面的寺院布局立体化了。第一层是禅堂;其次层是大雄宝殿的两个配殿,为比肩式楼阁。真正体现“悬”的地方是其次部分和第三部分。 两座楼之间飞架悬空栈道连接,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插入岩石里的横梁运用当地产铁杉,事先用桐油浸过,起到防虫防腐作用。之前先将木楔置于洞内,后将横梁插入,因石洞口小肚大,外边用力越大里边咬合就越紧,这样固定的横梁就把压力传到了岩石上。在横梁的下面用木柱支撑,这些木柱长短不一,有的着力,有的则虚设,甚至可以晃动,根本不受力,悬空寺像这样形似虚设、可以晃动的支柱有十多根。当然,这些虚柱不仅仅是作为装饰用的,一般状况下并不吃力,一旦

24、承重压力增大,就起到一柱顶千斤的作用,从而使悬空寺形成一座似虚而实、似危而安、危中见俏的奇妙建筑 悬空寺的选址充分显示出它的合理性,没有花费巨大的劳力去改造地貌,而是因地制宜,奇妙地利用峭壁的凹凸部分依势造殿,显示出各殿阁的主次错落和剧烈的节奏感。寺庙建筑半藏绝壁之中,上有巨崖掩护,两旁又有突出的石壁遮挡,下雨时雨水顺崖而下,正好滴在寺庙前檐流入峡谷,避开了雨水对殿宇的侵蚀;山风吹来两旁突出的石壁减缓了风势,削减了对寺庙的威逼。另外,对面高耸的恒山主峰天峰岭遮挡太阳,相对缩短了寺庙的光照时间,就是日照时间最长的夏至季节,每天也只有三四个小时。这些因素是悬空寺巍然矗立1500多年,仍旧保持原有风

25、采的重要缘由。 悬空寺不仅以建筑奇巧著称于世,最主要的就是反映了“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全寺共有大小殿宇40间,其中最闻名的就是“三教殿”。三教殿是体现“三教合一”的典型殿阁,位于悬空寺第三部分的最上层。三位教主共聚一堂,中间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左边为儒家创始人孔子,右边为道家鼻祖老子,三教供于一殿,在全国各地寺庙建筑中极为罕见。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民族共融,世界大同的崇高境界。 悬空寺不仅外形美观,转折升降的木梯上也同样具有艺术价值。木梯上用铁钉组成数十种莲花状的图案,如繁星绚丽,似铁水迸溅,令人赏心悦目,堪称古寺一绝。既起到爱护木板和装饰的作用,又给予了深刻的寓意。香客进寺,踏步而上,可谓

26、“步步登莲,祥瑞如意”。集好用、装饰、宗教价值于一身,可见古代建筑工匠的良苦专心。 全寺共有铜铸、铁铸、木雕、石刻、脱纱等塑像80余尊,其中最突出的是大雄宝殿内的3尊脱纱佛像。其做法先用胶泥塑成泥胎,再用南方生产的麻(也叫夏布)一层层地裹,裹到肯定成型的厚度,再磨光、油漆、上彩、贴金。塑完后把里边的泥胎从底部掏出,整个塑像形成空壳,高度达50厘米的塑像,净重不超过3公斤,为悬空寺塑像中的一绝。 古往今来,悬空寺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公元735年,大诗人李白云游至此,挥毫书写了“壮丽”两个大字;公元1633年,大旅行家徐霞客游历悬空寺后,在他的游记当中留下了“天下巨观”的赞誉;英国的

27、一位建筑学家曾无限感慨地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的悬空寺把美学、力学、宗教奇妙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尽善尽美,我真正懂得了毕加索所说世界上真正的艺术在东方这句话的含义,悬空寺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傲慢,而且是全人类的傲慢。” 恒山导游词范文(四) 大家好!欢迎光临北岳恒山旅游、观光!北岳恒山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五岳,齐名天下。既是我国重要的文物古迹荟萃地,又是闻名的道教发祥地和北方闻名的风景巡游胜地,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 恒山,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紫岳、大茂山”,汉时因避汉文帝刘恒讳,一度改称为“常山”。据尚书载:舜帝北巡时,曾遥祭北岳,遂封北岳

28、为万山之宗主;之后,大禹治水时有“河之北属恒山”的记载;先后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宋真宗封北岳为王、为帝,明太祖又尊北岳为神,可见历史之悠久。 恒山山脉祖于内蒙阴山,西衔雁门、东跨河北、南屏三晋、北临燕云,奔腾起伏,绵延五百里,号称108峰。主峰天峰岭坐落于浑源城南,海拔2022米,叠嶂拔峙、气概宏伟,自古以来被誉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同西面的翠屏峰两山对峙,浑水从中奔腾而泻,幽峡深谷,蓝天一线,形成一道绝塞天险。唐代闻名诗人贾岛曾有“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的诗句,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面对恒山的雄浑险峻,惊羡不已,在其游记中写道:“伊阙双峙,武夷九曲

29、,俱不足以比拟也!”正因为恒山具有扼关带水,地险山雄的特别地理环境,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其特别的军事战略地位受到历代军事专家所倚重,后人集历史阅历总结的“代国靠恒山而存天下,燕赵凭恒山而立天下,匈奴依恒山而争天下,晋慕容据恒山而威天下,拓跋氏靠恒山而分天下”,充分证明了恒山的军事价值。 恒山导游词范文(五) 北岳主峰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是中国“闻名的道家名岳、道教名山”,北岳是道家得护国五岳之一,恒山是道教的,各种学问、学问、技巧、艺术等等,多样性类型文化得,开拓、创新、发展、弘扬、传播:新思维、新思想、新理论、新科学、新实践、新方法、新成就、新时尚、新风格的主要场所之一。 北岳依

30、托主峰恒山,开发建设有多处传统型制、经典风格得,道教得,武帝殿、文皇宫、仪轨院、观礼台、界望亭、临境阁、经书图册馆、字典纬籍楼、名师会(明者出名、名者已明)、先贤祠(古圣者,嫡亲之长子、宗族之大儿、教授之首学,称作:“先贤”)、净斋堂、禅思房、诊所、药局、休息处、宿舍、卧房、沐浴间、盥洗间、卫生间等等基础设施(如有的确之须要,可以拓址增建、佳筑新成),另附建有“儒、释、道”三教合一者,悬空寺庙宇一座。 恒山导游词范文5篇第17页 共17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