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5475129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53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2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 .pdf(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课时 31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一、书本基础知识整理1 生态系统的类型2 各类型生态系统的分布3 各类型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的种类4 各类型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5 各类型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二、思维拓展1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特征: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互相作用的自然系统。2)生态系统概念的内涵有四个方面:时间和空间界线;系统的基本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系统在功能上统一的结构基础和发展趋势。3)生态系统不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都具有下面的一些共同特征: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

2、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生态学研究的四个层次由低至高依次为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其早期发育阶段和晚期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2比较各类型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大至整个生物圈,小至一个池塘或一堆朽木及其生物组成的局部空间。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在生物圈内依据植被或盐度等方面的差异可分成若干类型。在不同的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群落复杂程度、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等方面有不同的特点。森林生态系统特点:以乔木为主,动物的生活习性大多以树栖、攀缘。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能长期处于较稳定状态。草原

3、生态系统特点:以草本植物为主,啮齿目和适于奔跑的动物较多。但动植物种类较少,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农田生态系统特点:人的作用突出,群落结构单一,主要成分是农作物。海洋生态系统特点:生物数量和种类较多。以浮游植物为主,它们是植食性的重要饵料,一般都分布在 200M以内的海域中。湿地一般是指沼泽和沿海滩涂等,但按照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 简称湿地公约)的定义,沼泽地、泥炭地、河流、红树林、沿海滩涂等,甚至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浅海水域。苔原 冻原)生态系统、特点:主要是分布在北纬六十度以北、北极圈以南的永久冻土带,土壤几厘M 以下的终年结冰,有机物不能彻底分解。其

4、中地衣是极地苔原的典型植物。城市生态系统特点: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它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大多从其他生态系统人为地输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3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它所产生的废物大多输送到其他生态系统中分解和再利用。对其他生态系统会造成冲击和干扰。深海热泉口生态系统特点:无光、高温、高压。生产者是硫细菌等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消费者是一些高等无脊椎动物。3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比较工程生态农业现代农业传统农业增产原理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机械、化肥、农药、薄膜、电力的大

5、量使用精耕细作等营养结构复杂简单简单生物种类多少单一)少单一)投入较小大较大产出较大较大较小污染较小较大较小课时 31 跟踪训练一选择题1.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生活在人大肠内的细菌某一池塘的全部鱼类 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链球菌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A. B. C. D.2. 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植物是 )A.海带 B.多细胞藻类 C.浮游植物 D.大型藻类3. 我国南方的马尾松林,往往易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如马尾松和其他树种形成混交林,就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这种生态效益是由何种因素引起的 )A.复杂的种间关系 B.气候条件 C温度条件 D.土壤条件4.

6、下列哪一类脊椎动物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几乎没有分布 )A.鸟类 B.哺乳类 C. 爬行类 D. 两栖类5森林生态系统不可能出现于 )A.年降雨量与年蒸发量平衡的中纬度地区B.年降雨量远低于年蒸发量的温带地区C.年降雨量远大于年蒸发量的温带地区D.年降雨量与年蒸发量平衡的高原地区6. 生态农业比一般农业A.投入多、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B.投入少、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C.投入一样、产出相当、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弱D . 投入和产出都较少、污染相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7森林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原因是 )A.一年中森林固定的太阳能最多 B.一年中森林合成的有机物最多C.一

7、年中单位空间的森林积累有机物的速率最快 D. 森林可以生产多种产品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3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A.森林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一般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B.草原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常会发生剧烈的变化C.农田生态系统总是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D.整个地球上海洋可以看作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9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不具备的是 )A.自动调节能力较弱,易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B.分解者的活动受到抑制,分解能力不强C.一旦人的作用消失,

8、生态系统很快会退化D.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所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10与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直接相关的是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渗透作用11以单位面积计,热带雨林中残枝落叶较温带森林的多,土壤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一般是以下所列生态系统属于湿地的是下列对各生态系统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B.草原生态系统是丹顶鹤等动物的栖息地C.天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可循环流动D.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都是必不可少的二非选择题14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的量被称为初级生产力。下表为地球上主要生态系统的总面积及生产者的净初级生产力kg 干重

9、/K y)请回答:生态系统类型面积 陆地生态系统中_是生物圈的最主要的能量基地,是因为_。(2荒漠密灌林的净初级生产力较低的主要限制因素是_;而群落结构单一的农田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却较高的主要原因是_。(3如果大量砍伐热带雨林,则热带雨林会被毁灭且很难再呈原貌,这说明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具有 _ 的特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毁灭后的地区,影响生物生存的关键的非生物因素是_(4表中各净初级生产力,除未利用的部分外,其余的去向是_。15. 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云霄县母亲河漳江入海口,面2360 K。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光、热、水资源丰富。保护区自然条件优越,水域理化条件

10、好,为生物物种多样性提供了优越的生境。红树林吸取海底土壤中养料而生存,它的残枝败叶为鱼虾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鸟类啄食鱼虾,微生物分解动物的尸体和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3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物的枯枝败叶,并还原与海底土壤中,从而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态平衡食物链,可以说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世界上最富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最高的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作为人类生存基础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威胁,出现了诸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等,所有这些都与生物多样性息息相关,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中国湿地保护行

11、为计划”的实行,对于更好的保护漳江湿地自然保护区,无疑是极有利的。探讨红树林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对于我们全面认识保护区所蕴藏的丰富生物资源,认识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请回答:(1)湿地生态系统的维持生物圈稳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红树林的地理位置,其最显著的作用是下列叙述中的 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红树林鱼虾鸟类,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Pb 的污染,则由于生物_作用,体内Pb 浓度最高的生物是_。(3为了保护湿地,我国政府已经采取很多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颁布相关法规等,但这并不意味禁止对湿地的开发和利用,我们应如何对待“可持续发展”这个

12、战略?举一个具体实例。答案: 1.D 2.C 3.A 4.D 5.B 6.B 7.C 8.C 9.D 10.C 11.A 12.ABC 13.ABC14. 1 )热带雨林面积广阔、结构复杂,光合效率高净初级生产力最高)2)水人类进行的施肥、灌溉、杀虫、除草等活动3)恢复力稳定性弱水4)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和被分解者利用15.1 )B 2 )富集鸟类 3 )我们应当针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做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例如,在一些多水的沼泽地可以发展芦苇,生产造纸原料;在一些草甸沼泽可以发展畜牧业,生产畜产品;在湖泊等水域,可以发展淡水养殖;等等。总之,要将湿地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使

13、湿地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福。课时 32 生态系统的结构一、书本基础知识整理6 生态系统的成分7 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区别和联系8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9 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消费者的区别和联系二、思维拓展1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地位与关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成分,如果没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不能存在,并且生产者也是生物群落中数量最多的成分,所以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也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前提。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生

14、态系统就会崩溃,所以说分解者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也很重要;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这也是对绿色植物加以分解的过程,不但减轻了分解者的负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3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而且有利于分解者分解。另外,消费者对于植物的传粉、种子传播等方面还有重要作用,所以说,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简言之: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场所;消费者对于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有重要作用;分解者将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利用

15、。图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关系: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2. 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消费者的区别和联系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特点: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就是顺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渠道流动的3. 分析食物网时应注意问题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止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有任何停顿都不能算完整的食物链。消费者中的级别,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不同,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概念上的重合。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

16、,沿不同的路线分析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课时 32 跟踪训练食物链生物绿色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大型肉食动物结构模式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营养环节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营养结构食物链概念: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营养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内容: 之间的关系( A.种内斗争 B .种间关系 C.竞争和捕食 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A.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B.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群落中生物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3 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A.蛔虫 B.硝化细菌 C.螺蛳

17、 D.蘑菇4下列各项中,最可能属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A.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B.次级消费者、厌氧生物C.分解者、腐生生物 D.生产者、异养生物5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 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C.食物链的营养级数无限的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6下列符合生物学意义的食物链是( A.大 M 老鼠蛇人 B.阳光青草蛇人C.青草老鼠蛇鹰 D.水稻青蛙昆虫蛇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至少为( A2 个 B.3个 C. 4个 D. 5个8生物的尸体经微生物分解后,可为绿色植物提供( A.二氧化碳、水和无机

18、盐 B.蛋白质和脂肪 C. 纤维素和淀粉 D. 葡萄糖和无机盐9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 如图 ,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的是(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水稻虫害严重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老鼠的数量迅速增加10在某一湖泊中,由于水体富营养化,使得水体中藻类生物生长过盛,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减少这些藻类( A.大量引入肉食性鱼类 B.尽量捕捞植食性鱼类C.大量引入捕食浮游动物的鱼 D.大量除去捕食浮游动物的鱼11 A.生产者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B.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C.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D.生产者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12 (

19、 多选 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生产者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但微生物一定是分解者水稻害虫鼠蛙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3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13 A.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单向的B.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少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越多

20、14 ( 多选 一部分同学在设计制作小生态瓶时不成功。下面罗列了设计生态瓶应遵循的原理,其合理的是 (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二非选择题15下图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和海洋水深关系的曲线。据图回答:(1在远洋水域,从水深30M处开始,随着水深增加,固定太阳能的数量逐渐减少,影响这一 变 化 的 主 要 非 生 物 因 素 是 _ 。 生 产 者 中 , 主 要 的 生 物 类 群 是_。(2近海水域水深_M左右处生产者的数量最多。(3 生活在水深100M 以下

21、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主要是_者和 _者。16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水深 /M 90 70 50 30 10 生 产 者 固 定 的 光能的数量 /KJ 近海海域远洋海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3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1 该食物网由 _条食物链组成, 图中鼠与兔之间构成了_的种间关系。(2 生态系统的4 种成分中,该图上只体现了两种成分,未体现的另两种成分是_。(3本食物网中猫头鹰占有_个营养级 , 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种。光藻类 ( 或答浮游植物 (210 (

22、3消费分解16.(17 竞争 (2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32,3 (4鼠兔鹿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课时 33 生态系统的功能一、知识梳理: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概念2、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和总能量3、第一营养级和以后各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向4、能量流动的渠道5、例证分析,归纳出能量流动的特点6、根据能量流动的传递率绘制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7、理解能量流动的意义,并设计农业生态系统二、思维拓展:1、关于能量的来源、去向和变化:生产者的能量来自太阳能,消费者的能量来自同化上一个营养级的物质所含有的能量,分解者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和消费者。每个营养级的生物呼吸分解产生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的各项生命活动,

23、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每一个营养级中生物的遗体、粪便或是枯枝落叶中的能量均流入分解者;部分贮藏能量的有机物被下一个营养级生物所捕获。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变化是:光能生物体内的化学能机械能生物电能、光能),光能生物体内的化学能热能。2、能量单向流动的原因:一是长期的自然选择使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不可逆转,二是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经细胞呼吸,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这些能量是生物无法再利用的。3、能量传递效率为10 20% 的含义: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大约只有1020% 传到下一个营养级。如按20% 计算,第n 个营养级所获得能量是第一营养级的1/5n 1。4、注意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生物数量金字塔的区

24、别联系和相互转换:能量金字塔描绘的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中生物所具有的能量,单位是KJ;生物量金字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3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主要是指各营养级生物所具有的有机物,单位是KG ;生物数量金字塔是指各营养级生物的个体数量,单位是个。能量依附于物质而存在,所以能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是一致的,营养级低能量多,生物数量一般也多,但有时生物数量金字塔也是可以倒置的。5、准确理解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能量在生态系统内是单向流动的,能量在逐级流动中的传递效率是很低的,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取能量,

25、才能保持能量代谢的正常流动。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间重复利用,无限循环。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和能量,正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课时 33 跟踪训练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A生产者和消费者体内全部的能量B照到该系统内的所有植物体叶面上的太阳能C该生态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生产者传递给全部消费者的总能量2、在一条食物链中,如果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为100000 千焦,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那么第四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约为)A10千焦 B100千焦C1000千焦 D10000千焦3、某自然生态系统中

26、生物数量金字塔如图示,则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应为 )4、组成食物链的环节一般不会多于6 个,其原因是)A环境资源有限 B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大量能量损失C捕食者不能以捕食者为食 D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多、食量越大5、在生态系统有关能量流动和食物链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沿食物链的流动是单向的B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上获得的能量就越少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就越少D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就越多A B C D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3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6、肉类和蛋类的价格比粮

27、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由于)A动物饲养麻烦、花工多、投资大B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D植物栽培比较容易7、下图是一温带地区在初级演替过程中两种量值的变化曲线,这两种曲线分别表示 )A A 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B A 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量,B表示草本植物的各类数量C A 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B表示整个植被中的种类数量D A 表示食肉类的种类数量,B表示食肉类的生物总量8、在下图食物网中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要使鸟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生产者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A9010yaxx B 255yaxxC 20

28、5yaxx D 10010yaxx9、一个池塘生态系统有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 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abc B abd C abd D acd10、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在某些国家有时会寒冷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进行有限的人工火烧,其主要目的是 )A消灭森林虫害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 D提高森林储水能力11、局部地区的暴雨,往往会使特定生态系统的N、P、Ca等元素供给受到影响,而C元素的供给不会出现这一问题,其原因是 )A生物体不需要多少C B植物利用阳光和

29、水分就能制造C C许多原料中的C来自空气D植物能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C 12、某个沼泽以网茅属植物和藻类为其主要的自养生物,下图是这个沼泽每年每平方M 能量流动的数据 单位: KJ)。如下的数据支持下面哪一种说法?A 网茅属植物大约固定了入射到那里的太阳能的2% B 网茅属植物的净生产量为每平方M144898KJ C 藻类在将光合作用的产物转化为自身物质方面比网茅属植物效率更高D 大约 40% 的太阳入射能量反射了13、 多选)关于生态系统金字塔的几种描述中,正确的有)A自然状态下,能量金字塔不会倒置,位于能量金字塔上层的营养级高,所含能量少B如果生物数量金字塔出现倒置现象,这时的生物量金字塔也

30、会出现倒置C 在金字塔结构中,上层营养级生物从下层营养级中获得有机物的同时,能量就从上层营养级流向下层营养级202200 AB时间年草虫鸟y x 阳光 2514000 网茅属植物144898 呼吸损失117299 藻类 7542 呼吸损失754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3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D在自然条件下,即便生物数量金字塔出现倒置,所含能量多的还是低的营养级14、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 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 Pg 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

31、量的总量,Pn 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 大气中的N2变成植物体内的氮需要_等微生物的共同作用,而动植物遗体中的氮回归大气中需要在无氧条件下,由_细菌的作用来完成。(2固氮微生物有根瘤菌属于共生固氮微生物,其代谢类型为_,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 _;圆褐固氮菌属于自生固氮微生物,代谢类型为_,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 _ ,它除具有固氮作用外,还能分泌吲哚乙酸,它在植物体内被称为_,其作用是 _、_。固氮能力较强的是_。(3目前粮食短缺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危机,因此科学家们设想让水稻、玉M 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32、 23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农作物也能自行固氮,这样既能提高粮食产量,又能减少环境的污染。请问如何实现这一设想?答案: 1、C 2 、 B 3 、D 4 、B 5 、 C 6 、C 7 、 A 8 、 C 9 、B 10 、C 11 、 C 12、 B 13 、AD 14 、 B B 营养级含能量最多,为生产者5.7% 增加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耗能之和 15 、(1 固氮菌、硝化细菌反硝化 (2异养需氧型消费者异养需氧型分解者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共生固氮菌 (3将固氮细菌体内的固氮基因转移到非豆科粮食作物的细胞内,在固氮基因的调控下,让非豆科粮食作物的细胞内合

33、成出固氮酶并且固氮课时 3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知识梳理:1、“生物圈II号”实验结果、结论和原因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3、抵抗力稳定性的概念和原因4、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5、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6、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7、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和意义二、思维拓展:1、关于“生物圈II号”的实验:主要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角度分析,“生物圈II号”不能像真正的生物圈一样长时间地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2、生态系统稳定性概念的理解:从结构上看,是指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持正常状态;从功能上看,生态系统

34、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相对稳定。其内涵包括正常状态下的保持力和受创后的恢复能力。3、关于自动调节能力:任何生态系统都有自动调节能力,但又都有一定的限度,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大小与生态系统的成分有关,营养结构越简单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4、关于抵抗力稳定增长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两者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坐标分析问题。5、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保护与提高: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影响和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人们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3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态环境危机

35、,迫使人们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终使人和自然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课时 34 跟踪训练1、在自然条件,下列不符合生态系统正常发展方向的是 )A物种组成多样 B营养结构复杂 C功能完善 D食物链缩短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以说明 )A一条食物链 B所有生物必须捕食C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组成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3、热带雨林被破坏与草原生态系统被破坏比较,前者恢复起来 )A更容易 B更难 C均容易 D均难4、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温带阔叶林 B热带雨林 C寒带针叶林 D温带草原5、下列哪一项措施最可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相符 )A 森林的采伐量小

36、于生长量B 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少于消费者的能量C 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元素多于补充的氮元素D 农田施用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6、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A天然落叶林 B天然常绿林C人工纯种林 D人工混交林7、一个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密闭生态系统,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期存活,必须提供 )A氧气 B水 C有机物 D太阳能8、将一处原始森林开辟为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为了维持森林的生态平衡,应当采用的措施是 )A在森林里放入一些珍奇野生动物,增加食物网的复杂性B在森林中引入一些珍奇的野生植物,提高生产者的能量蓄积能力C定期清理森林的枯枝落时,以利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D对森林做简单的隔离

37、,避免人类过多干扰9、关于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曲线,正确的是 )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A 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B 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C 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D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3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10、 多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大小取决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B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种类越多,就越难进行自我调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弱C流经城市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城市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

38、总量D 植物需要较多的NP元素,水体中含量越多,水生植物生长越好,动物获得的食物和氧气越多,越容易生存11、 多选)西部农业的发展要以生态建设为前提,若盲目地开垦草原,围湖造田,造单纯林或是不恰当地干预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后果 )A 生态系统的物种成分减少 B 快速发展当地经济C 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增大 D 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弱12、 多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大,关于其中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为保证生物的生存,需要注意的事项是什么?_ 。(2为保证生物的生存,必需的二项外界环境条件是_。(3在白天,瓶内空气成分的特点是_含量高;在夜间,瓶内空气成分的特点是_含量高。

39、(4瓶内加入腐殖质的重要意义是_。14、近年来,在世界范围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有两个突出的问题引起了科学家的高度关注:其一是蛙的数量急剧减少,其二是鼠害泛滥,虫害频繁。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试从蛙的发育、遗传和变异的角度,分析环境中臭氧层的破坏和农田水体pH值的变化如何导致蛙的数量急剧减少。臭氧层被破坏的影响:。农田水体pH值变化的影响:。蛙的数量急剧减少,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3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因素也产生重要影响。有人尝试“引蛇灭鼠”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此种方法突出

40、的优点是。参照上述方法,并根据所学的知识,写出三种防治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法。答案: 1、 D 2 、 D 3 、B 4 、 B 5 、C 6 、 C 7 、D 8 、 D 9 、A 10 、 BCD 11 、ACD 12、 ACD 13 、(1 图中植物应是长得慢的物种,若生长过快,其他植物会因遮光而死亡,降低了物种多样性;使图中所有物种不受昆虫和真菌感染,因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病虫害会迅速传播 (2光照和适宜的温度(3O2 CO2 (4提供分解者;为植物提供初始无机营养;为分解者提供初始有机营养 14 、基因突变率上升,产卵率下降,畸形卵出现率增加PH 值变化影响受精卵的发育人工捕捉大量使

41、用农药无环境污染使用性引诱剂引入天敌引入寄生者课时 35 生物圈的稳态一、书本基础知识整理1、生物圈的概念内涵大气圈结构水圈土壤圈2、生物稳态的自我维持能量来源物质来源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3、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硫循环基本情况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酸雨形成的原理酸雨的危害4、生物圈的保护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二、思维拓展1、理解生物圈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生物圈是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整体,是高度复杂而有序的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多层次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是不断变化的,并且不断趋向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精选学习资料 - -

42、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3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我国最大的生态系统是草原生态系统。2、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能量的消耗大于能量的固定,使能量的收支失去平衡。物质:大量的物质资源被快速消耗,都得不到相应补充和恢复,导致严重的资源危机阻断生物圈物质循环的回路,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与其他生物的关系:人类活动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物种灭绝速率大大加快,生物多样性蒙受巨大损失。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1)含义:指在满足当代人需要和发展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

43、和发展的能力。2)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未来的经济技术体系必须符合以下两点:所有的生产原料都必须是可以再生的。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有害物质或者不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任何产物和废物都是物质循环中下一个环节的原料。3)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人类赖于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4、水体富营养化1)富营养化指水体中 N、P等植物必须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而使水质恶化的现象。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田排水成因:当污染源汇集到池塘、湖泊、海湾时就会使水体中N、P 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增多,致使藻类植物、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由于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消耗大量氧气用以进行呼吸作用,致使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44、降低,而且当藻类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死亡之后,其遗体首先被水中需氧微生物分解,从而进一步降低溶解氧的含量,然后被厌氧微生物分解,同时产生H2S、 CH4等有毒气体,因而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死亡,引起水华或赤潮现象。2)比较“赤潮”:指海水发生富营养化的现象。“水华”:指淡水发生富营养化的现象。5、SO2对植物的影响SO2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大量观察研究表明,细胞膜是SO2作用的最初部位,植物接触高浓度 SO2之后,细胞膜首先受到损伤继而膜透性发生改变受害顺序:叶片叶柄植株叶片受害与叶龄的关系:成熟叶老叶幼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45、-第 16 页,共 23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课时 35 跟踪训练一、选择题1、关于生物圈稳态的自我维持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是生物圈维持正常运转的动力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须的物质C、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D、CO2的增加必定破坏生物圈的稳态2、环境污染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从生物圈的功能上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A、人类排放废物的增加B、能量循环回路在一定程度上被阻断C、自动净化能力被阻断D、物质循环回路一定程度上被阻断3、生物对地球上的各种物质利用的特点是 )A、只利用一次 B、只能有限地利用C、反复利用 D、单向地利用4

46、、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A、人的增多 B、科学技术进步C、物质丰富 D、生物圈的稳定5、观察 SO2对植物的影响过程中所用的植物应放在向阳处,其目的是 )A、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B、提高温度C、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D、促使气孔张开,以利于SO2迅速进入植物气孔6、为古代植物由海洋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的是 )A、氮 B、氧 C、臭氧 D、二氧化硫7、近年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 )A、大气中的CO2增多B、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C、树木的大量砍伐D、海洋石油的开采8、不是由于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舟山渔场鱼类大量

47、减少B、菲律宾山区火山爆发C、北京地区的酸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3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D、淮河流域水质遭受污染9、硫从生物群落返回无机自然界的主要途径及形式是 )A、分解者分解,SO2B、分解者分解,SO2,SO42C、动植物的遗体燃烧,SO2D、生物的分解,SO4210、下列有关硫循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被生产者吸收B、硫细菌必不可少C、酸雨是化石燃料大量燃烧引发的D、硫在生物群落中随蛋白质的代谢进行流动。11、下列能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在生物体内积累的是多选) )A、酸雨 B、DDT C

48、、汞 D、铅12、通过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可知,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A、同一片叶子受SO2危害的顺序是先叶子后叶柄B、在一定浓度的SO2范围内,同一植株的幼叶先受害,老叶后受害C、植物叶片受SO2危害后叶片褪绿,变成黄白甚至死亡D、SO2对植物的伤害起始于对膜通透性的改变二、非选择题13、下面是有关生物圈的问题,请回答1)生物圈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形成的三极结构,接通了从_到_,经过各种生物的多级利用,再分解为_ 重新循环的完整回路。2)生物圈在物质上是一个_的生态系统,而在能量上则是一个_的生态系统。3)造成生物圈中能量收支失衡的原因是_ 。4)为了维持生物圈的稳态,对野生生

49、物资源应当在_ 的同时加强_,对濒危物种,应当禁止_,并采取 _和建立_等措施进行保护。14、下图是硫循环示意图,据图填名称或回答问题。1)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 _、 _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3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2)图中少了一个重要箭头,请填在图中3)为减少大气中SO2的污染,人类应减弱的途径是填字母) _,应加强的途径是_。要使这两方面得以实现,人类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是_ 、_。15、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是酸雨 (pH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人设计实验,研究酸雨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实验过程如

50、下图所示( 除图中特别说明的外,其他条件甲、乙均相同:每日 2次定量喷洒一定 pH 的由硫酸配每日2次定制的“酸雨”量喷洒清水实验结果表明,“酸雨”使植物叶片变黄,而对照实验中的植物没有变黄。该实验说明,“酸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参照上述装置和试剂,以小麦种子为实验材料,尝试设计实验,探究两种不同pH的酸雨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探究的问题:不同pH的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作出的假设:_ 。实验步骤 ( 简要叙述 : 实 验 预 期 结 果 与 分 析 ( 实 验 预 期 结 果 多 种 多 样 , 写 出 其 中 3 种 并 加 以 分 析 :_ _ 。答案1、D 2、 D 3、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