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5447733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知识点精编生活智慧与哲学精神1、哲学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1)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具有的作用。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从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地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

2、导。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区别: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有一套理论体系。(2)联系: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和基础,没有世界观就没有哲学,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二者不能截然分开。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领域。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区别

3、:含义不同。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观点。(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4、世界观与方法论和哲学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可以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区别: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

4、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2)联系: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有害的。6、关于哲学的表述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学问)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5、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知识点精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7、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8、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10、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11、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认为金、木、水、火、土等是世界的

6、本原。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 A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B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复杂问题,简单化。(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进步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仍然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3)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进步性: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 * 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7、的伟大思想武器。12、唯心主义的基本状态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看成意识,但由于对意识的不同理解,形成两种基本的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基本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当作世界的本原。(2)客观唯心主义基本观点:把客观精神(上帝、历年、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本原。1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谁是世界的本原14、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一切哲学的始终。(3)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

8、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16、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他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手脚分工。劳动使猿脑变 * 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因此,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存在: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

9、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有其客观规律(放在第十一课讲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知识点精编(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放在第五课讲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哲学的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注意三点: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具有可知性。自然界是物质的, 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

10、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他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均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所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载体)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

11、一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和方法论原理A 规律客观性原理: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普遍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 规律普遍性原理: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A 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B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4、物质

12、决定意识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内容看,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5、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能动性的表现A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知识点精编人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B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6、客

13、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A 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B 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并不是否认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它要求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 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的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A 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统一。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

14、实的科学态度的统一。7、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性活动注意: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人类所特有)、以客观事物位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实践的特点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C、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而产生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类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地发展着A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问题、产生新的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B 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

15、而推动认识的发展C 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的唯一标准A 认识本身无法成为判断标准B 客观事物本身无法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它C 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实践)才能检验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和归宿。脱离实践,认识就失去了意义。9、真理真理的客观性A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 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形式是主观的,内容上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基本属性。因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16、 页,共 5 页知识点精编第一,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C 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不同;每个人的知识构成、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但其中只有一种认识是正确的,即只有一个真理。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离开了这一特定的过程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任何真理如果超出了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和谬误

17、: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A 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使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变成谬误。B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10、认识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原因:认识的主体受各种条件制约,认识的客体是复杂变化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原因:A 认识的对象是变化的B 人是 * 延续的 C 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必须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