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遗传的分子基础练习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5444157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遗传的分子基础练习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遗传的分子基础练习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遗传的分子基础练习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遗传的分子基础练习 .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遗传的分子基础一、判断题1.植物细胞具有发育为完整植株潜能的决定因素是细胞核。(2014 上海改编 )( ) 2.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的实验没有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 3.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 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2013 课标改编 )( ) 4.豌豆细胞内既有DNA,也有 RNA,但只有 DNA是豌豆的遗传物质。( ) 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分别用32P和35S标记不同的噬菌体。( ) 6.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 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 沉淀物中放射性很低。( ) 7.线粒体中的

2、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2013 课标 )( ) 8.DNA分子一条链上相邻的两个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间接相连。( ) 9.含有 G、C碱基对比较多的DNA分子对热比较稳定。( ) 10.DNA分子复制n次, 不含亲代链的子代DNA分子数为 (2n-2) 个。 ( ) 11.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必须在mRNA 形成之后才能翻译蛋白质的合理解释, 是真核生物的mRNA 必须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后才能进行翻译。(2014 上海改编 )( ) 12.复制 3 次后 , 含亲代 DNA链的子代DNA有 2 个。 ( ) 13.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4 种, 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 也有

3、 64 种。 ( ) 14.该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2014 四川 )( ) 15.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16.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17.一个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 ) 18.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 提高转录效率。(2014 江苏 )( ) 19.细胞核中DNA的复制、转录消耗能量, 因此 , 细胞核能合成ATP 。( ) 二、选择题1.(2015山东枣庄期中 ) 在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

4、蛋白质 ,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A.B.C.D. 2.(2015北京房山期中 ) 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的 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 保温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保温 ( 侵染 ) 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上清液带有放射性B.32P标记 T2噬菌体的 DNA,在细菌体内复制时,需要噬菌体携带到细菌体内的酶C.在此实验中最后获得的子代噬菌体大部分含有放射性D.离心时间过长或搅拌不充分是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5、-第 1 页,共 6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3.( 原创 ) 下图甲表示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 图乙表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分析 , 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将R型活菌和S型死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体内, 部分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 转化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图乙中搅拌的目的是提供给大肠杆菌更多的氧气, 离心的目的是促进大肠杆菌和噬菌体分离C.用32P、35S标记的噬菌体 , 分别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离心后放射性分别主要在上清液、沉淀物中D.若用无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 侵染体内含35S标记的细菌 , 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4.(2015山东济南月考 ) 右

6、图是某一段DNA片段 , 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若图中的ACT能决定一个氨基酸, 则 ACT可称为一个密码子B.若图中片段能与RNA聚合酶结合 , 表明该片段在进行翻译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都可作用于处D.PCR过程中解旋酶作用于处, 使氢键断裂5.(2015福建泉州质检 )H2O2能将鸟嘌呤 (G) 氧化损伤为8- 氧-7- 氢脱氧鸟嘌呤(8-oxodG),8-oxodG与A互补配对。若DNA片段 () 有两个 G发生上述氧化损伤, 则该片段复制两次形成的子代DNA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一半分子碱基序列保持不变B.一半分子含有8-oxodG C.全部

7、分子G-C碱基对减少D.全部分子A-T 碱基对增多6.(2015江苏泰州姜堰期中) 某基因 (14N)含有 3 000 个碱基 , 腺嘌呤占35% 。若该 DNA分子用15N同位素标记过的四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 次。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如图1 所示结果 ; 如果将全部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 则得到如图2 所示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X 层全部是仅含14N的基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B.W层中含15N标记的胞嘧啶3 150 个C.X 层中含

8、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 1/4 D.W层与 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14 7.(2015广东福田二统 ) 将牛催乳素基因用32P标记后导入小鼠乳腺细胞,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目的基因的某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和8 种核苷酸B.连续分裂n次, 子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1/2n+1C.该基因转录时, 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 D.该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 种类数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8.(2015广东龙川月考 ) 生物分子间特异性结合的性质已广泛用于科学研究。以下实例为体外处理“蛋白质 -DNA复合体”获得DNA片段信息的过程图

9、。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的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B.如图所示 , 过程两种酶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分子特异性结合的特点C.若该“蛋白质-DNA复合体”是染色体片段, 则不可能存在于原核细胞的拟核中D.如果复合体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则其识别结合的序列是mRNA 中的起始密码9.(2015辽宁沈阳质量监测一) 右图表示 HIV 侵染人体T 细胞的过程。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分别需要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B.过程分别需要逆转录酶和RNA聚合酶C.过程需要T 细胞自身的mRNA 、核糖体等参与D.分子 a 和分子 b 分别有 3 种和 2 种碱基配对类型10.(201

10、5 北京房山入学摸底) 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A.基因 1 和基因 2 可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B.图中过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 过程需tRNA的催化C.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D.过程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三、非选择题11.(2015 安徽铜陵月考 ) 请利用所给的含有大肠杆菌生长所需各种营养成分的培养基( 分别含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和35S标记的氨基酸 ) 、大肠杆菌菌

11、液、T2噬菌体进行实验, 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实验过程如下。步骤一 , 分别取等量含32P 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和含35S 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装入两个相同培养皿中,并分别编号为甲, 乙; 步骤二 , 在两个培养皿中加入, 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步骤三 , 放入 , 培养一段时间, 分别获得和标记的噬菌体; 步骤四 , 用上述噬菌体分别侵染的大肠杆菌, 经短时间保温后, 用搅拌器搅拌、放入离心管内离心; 步骤五 , 检测放射性同位素存在的主要位置。预测实验结果 : (1) 在甲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搅拌、离心后结果如图; (2) 在乙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搅拌

12、、离心后结果如图。12.(2015 山东枣庄期中 ) 下图表示真核细胞内合成某种分泌蛋白过程中由DNA到蛋白质的信息流动过程 , 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过程发生在期, 催化过程的酶是。(2) 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 、UAC,某 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UAC,该 tRNA 所携带的氨基酸是。(3)a 、b 为 mRNA 的两端 , 核糖体在mRNA 上的移动方向是。过程进行的场所有。(4) 一个 mRNA 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做多聚核糖体, 多聚核糖体形成的意义是。在原核细胞中分离的多聚核糖体常与DNA结合在一起 , 这说明。精选学习资料 - - - -

13、-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答案: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二、选择题1.A 解析 : 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P 元素存在于磷酸部位; 根据氨基酸结构通式 , 可知 S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所以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 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磷酸和R基。2.A 解析 :32P标记噬菌体的DNA,正常情况下 , 在细菌体内以32P标记的噬菌体DNA为模板 , 以细菌

14、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出子代噬菌体的DNA 。保温 ( 侵染 ) 时间过长会导致部分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进入上清液 , 过短会导致部分亲代噬菌体没有侵入细菌, 结果都会导致上清液带有放射性,A 项正确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酶由细菌提供,B 项错误 ;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子代噬菌体大多数没有放射性,C 项错误 ; 离心时间过长或搅拌不充分, 均不会导致上清液有放射性,D 项错误。3.A 解析 :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原因是S型细菌的DNA进入 R型细菌中 , 并表达了S型细菌的遗传性状 ;搅拌、离心的目的是让侵染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分离; 分别用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15、, 离心后放射性分别主要在沉淀物、上清液中; 若用无放射性的噬菌体侵染体内含35S标记的细菌 , 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4.C 解析 : 密码子是DNA转录形成的信使RNA分子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连续碱基,A 项错误 ;若图中片段能与RNA聚合酶结合 , 表明该片段在进行转录,B 项错误 ;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都作用于磷酸二酯键,C 项正确 ;PCR过程通过高温使氢键断裂, 不用解旋酶 ,D 项错误。5.D 解析 : 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由题意分析可知, 如果是 DNA一条链中的2 个 G发生损伤 , 形成的DNA分子中应有一半是正常的, 一半是变化的 , 即一

16、半分子碱基序列保持不变,A 项正确 ;一半分子变化后含有8-oxodG,B 项正确 ; 因为 G损伤后与A配对 , 如果是这2 个 G的损伤分别在2 条链中 , 那么在复制形成的全部分子中,G/C 碱基对含量都会减少,C 项正确 ; 在复制形成的4 个 DNA分子中 , 最多有 2 个 A/T 碱基对增多 ,D 错误。6.B 解析 : DNA是半保留复制, 故复制 3 次,DNA总数是 8 个, 其中含有14N的 DNA为 2个 ( 每个 DNA均为一条14N链, 一条15N链), 其余 6 个均为含15N的 DNA(两条链均为15N)。因为14N15N的 DNA密度比15N15N的 DNA密

17、度小 , 故 X层应该为14N15N的 DNA,Y层为15N15N的 DNA,A项错误。一个DNA中含有 3 000 个碱基 , 腺嘌呤占35%,那么胞嘧啶占15%,故胞嘧啶的碱基数为450 个。复制 3 次一共得到8 个DNA,需要的胞嘧啶数为4507=3 150( 个 ),B项正确。复制得到的DNA所含有的碱基数都是相同的,那么氢键数也应该是相同的,X 层有 2 个 DNA,Y层有 6 个 DNA,这样它们的氢键数之比即为DNA数之比, 即 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Y层中含有的氢键数=13。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 1/3,C 项错误。复制后的8 个 DNA一共含有16 条链 , 其中含14N

18、的链是 2 条( 分布在 Z 层),15N的链是 14 条( 分布在 W层), 因为该基因含有3 000 个碱基 , 故每条链的核苷酸数为1 500, 这样 Z层的核苷酸数为1 5002=3 000,W 层的核苷酸数为1 50014=21 000( 个 ), 故 W层与 Z 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71,D项错误。7.B 解析 : 小鼠乳腺细胞中有DNA与 RNA两种核酸 ,含有 A、G 、C、T、U 5 种碱基 ,8 种核苷酸 ,A 项正确 ; 细胞连续分裂n次, 子细胞中被标记的细胞占2/2n, 即 1/2n-1,B 项错误 ; 基因是具有遗传信息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19、-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DNA片段 ,转录是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指导合成RNA的过程 ,C 项正确 ; 氨基酸约有20 种,tRNA 共有 61 种, 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种类数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D 项正确。8.D 解析 :限制酶作用的部位是DNA中的磷酸二酯键, 使其断裂 ,A 项正确 ; 蛋白酶作用的部位是肽键;过程中的酶体现了酶分子与底物分子特异性结合的特点,B 项正确 ; 原核细胞中没有染色体,C项正确 ;RNA聚合酶能驱动基因转录, 只能识别基因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与之结合, 不能识别mRNA 中的起始密码,D

20、 项错误。9.D 解析 : 为逆转录过程, 需要逆转录酶参与,A 项错误 ; 为逆转录形成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上, 不需要逆转录酶参与, 过程为转录过程, 需 RNA聚合酶参与 ,B 项错误 ; 过程合成HIV 的蛋白质 , 需要转录形成的HIV 的 mRNA 作为模板 , 而不是 T细胞自身的mRNA,C 项错误 ;分子 a 中有一条 RNA单链和一条DNA单链 , 碱基配对类型为UA 、AT、C G,分子 b 为双链 DNA,碱基配对类型为 AT、CG,D 项正确。10.A 解析 : 人体的所有体细胞均来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 因此 ,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相同,A 项正确。过程分别

21、为转录和翻译过程, 需要相应的酶来催化, 但 tRNA不具有催化的作用,B 项错误。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后,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即 DNA不同 ,C 项错误。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途径:(1)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 (2)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如 ,D 项错误。三、非选择题11.答案 : 等量的大肠杆菌菌液T2噬菌体32P35S 未被标记BA 解析 : 本实验首先应关注的是噬菌体为DNA病毒 , 营寄生生活 , 不能直接在培养皿中培养, 所以需将大肠杆菌放入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 然后再通过噬菌体

22、侵染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 而使噬菌体被放射性元素标记。由题干可知, 甲培养皿中含用32P 标记的脱氧核苷酸, 乙培养皿中含用35S标记的氨基酸。因而通过上述过程, 甲、乙培养皿中得到的噬菌体分别含有32P、35S。用上述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然后搅拌、离心, 依据噬菌体在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只有DNA进入, 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大肠杆菌外面的特点, 在甲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搅拌、离心后结果如B图, 在乙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搅拌、离心后结果如A图。12.答案 : (1) 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RNA聚合酶(2) 甲硫氨酸(3)a b内质网和

23、高尔基体(4) 短时间内能合成较多的肽链原核细胞中的转录和翻译是同时同地进行的解析 : (1) 据图分析可知 : 过程指DNA的复制 , 在真核细胞中 , 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过程指转录过程, 转录过程利用的酶有解旋酶和RNA聚合酶。 (2) 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在mRNA 上, 据 tRNA 上的反密码子UAC可推知密码子为AUG,AUG 决定的氨基酸是甲硫氨酸。(3) 据图可知 : 越接近 b 端的核糖体上翻译出的肽链越长, 说明越接近b端的核糖体在mRNA 上移动的距离越长 , 由此推出它们的移动方向为ab。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运输的过程,相应的场所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4) 当一个 mRNA 上连接多个核糖体以后, 可以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提高蛋白质的合成速率。在原核细胞中分离的多聚核糖体常与DNA结合在一起 , 说明在原核细胞中边转录边翻译 , 转录和翻译可同时同地进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