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5442662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 .pdf(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现代散文大阅读考点知识清单一、了解散文的文体知识: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往往带有一定的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以一定的事物为对象,侧重于具体生动地抒发作者的情怀)、说理散文(借助一定的意象,阐述道理,也不乏抒情)。特点:“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散文的题材广泛,时间和空间跨度大,古今中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散文的写作方法灵活多变,叙事,写景,状物,各显异彩。所谓“神不散”,是指散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怎样灵活善变,都是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的。表达方式:常常

2、是精抒情、记叙、描写、议论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笔法。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想像、联想、象征、渲染、反语、烘托、对比等手法的运用。散文,尤其是写景抒情散文,多运用想象与联想创设美的意境。对于运用象征创作手法的散文,要把握其象征意义,找准本体和象征体的相似点。细处落笔,小中见大。散文善于抓住最富特色、借以寄寓作者思想感情的细部,寥寥挤,便能表现十分丰富与复杂的内容。侧面烘托。这种写法,往往比采取正面的平铺直叙,其艺术效果更佳,发挥读者想象力,拓宽散文意境。二、把握要点,读懂散文读懂一篇散文的基本要求是,把握文章思路,理清句段关系,归纳文章主旨:前两个是属于结构层面的,后一

3、个是属于内容层面的。(一)明确四种分类。散文阅读中先明确散文所属的类型,能帮助考生更快更准确地把握主题。纵观这几年的高考的散文,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四类:写景、写人、记事、状物(二)把握一个归结点。所谓归结点,就是散文的写作目的。散文归根到底就是抒情、言志、达意。但是,不同类型的散文,主旨也是会有所侧重的。写景散文归结点:通过景物描写,抒发对景物的情感态度(赞美、否定、感慨等),表达出对现实的思考,对历史的思索与评价。写人散文归结点:对这个人的形象的刻画,对这人的情感态度,甚至深入到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的思考。记事散文归结点:以小见大,表达作者的哲思或情思。状物散文归结点:托物言志。寄托了作者的情

4、感与志向。(三)总结一种思维。 【把握线索】散文的思路可以归结为三部曲:主要的人、事、景、物的描写其它的人、事、景、物的描写主旨的揭示。这三部曲, 较好地概括出高考散文的基本思维过程,能很好地简化散文繁多的内容,迅速地理清基本思路。(四)悟出三个意图。理清基本思路之后,还要对上述三部曲的作用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主要景、物、人、事本身的描写主要是为了揭示散文的主旨。其它景、物、人、事的描写主要是起到对比或类比,形成反衬或正衬,引出主要对象、做铺垫等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气氛、衬托中心,烘托形象。(五)记住两个关系。一是因果关系。散文的内容与形式、主旨与谋篇、主旨与选材、技巧与主旨、技巧与语言,

5、都存在着严格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的因果关系。这个因果关系给我们以下的启示:作者选择什么材料、技巧,怎样布局谋篇,都是为服从主旨的。二是句段关系。 理清句段的关系是我们增分的重要方法。一般而言, 文章段与段间关系种类有并列、层进、对比、承上启下、为下文做铺垫、前后呼应、总起下文、总结上文。句与句的关系有:因果、承上启下、总分、递进,因果等。找出文本主旨,理清句段关系,才算真正读懂散文。例如:20XX年广东卷泥泞中:作者为什么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请联系全文回答。考生往往只答到“

6、泥泞诞生了跋涉者”以及“泥泞使人回忆起民族艰辛的历史” ,而漏答了“泥泞带来了乡村质朴自然的生活气息”。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看渡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只关注了下面的段落,没有关注上面的部分。(六)整合两种句子把握散文主旨,需要整合两种句子:抒情句、议论句。三、考点解析近年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试卷,都突出了对文学作品阅读能力的考查。考试大纲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要求包含 3 点内容:1理解( B) :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2分析综合( C) :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

7、和想像。3鉴赏评价( E) :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四、表达技巧知识清单(一)叙述人称1.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2.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3.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二)叙述方式1. 顺叙:能按某一顺序( 时间或空间 ) 较清楚地进行记叙。2.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3.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4. 补叙:对上文内容

8、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5. 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 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再现自然风光。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1. 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以形传神,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2. 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3. 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4. 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

9、种特殊的效果。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四)修辞1.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2. 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3.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 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5. 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6. 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10、。7. 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8.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9. 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10. 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五)结构安排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

11、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六)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2、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

12、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4、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七)语言1、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2、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3、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八)表现手法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具有暗示作用, 能引起读者联想, 加深读

13、者对文章感情和哲理的思考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强调作者要肯(否)定的事物 4 、托物言志, 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

14、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10、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

15、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11、夹叙夹议,灵活多变,可以自由自在地表情达意五、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一) “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类【命题角度】 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表现文章思想的词语(语境义)答题步骤为:本义入手,追根溯源。根据词语的本义,从上文中找到相关语境。关键句子寻线索。从相关语境中找出包含该词或其近义词的句子,体验其情感。思路延伸得情感。通过类比联想,借鉴同类文章的写作特点找到答案。【命题角度】 2与本文主旨相关的词语【答题思路】 明确词语地位。与文章主旨相关的词一般是文章的核心

16、概念,看清它是文章的标题,还是主旨词。分析结构抓思路。理清文章结构,看清作者写了几个层面。抓关键词句,概括要点。从体现几个层面的关键句子入手,抓关键词概括出答案。【命题角度】 3表达段中、文中核心概念的词语【答题思路】审清题意明区域。看清答案从段中找,还是从全文找。整体把握,分清层次。给段落或文章分层次,找全词语的内涵层面。锁定关键词。由体现词语层面的关键词概括出答案。【命题角度】 4含义特殊、反映深层意义的词语【答题思路】结合文意定层面。结合文意,分清该词语包括几个层面的意思。立足全文,锁定区域。找出体现词语层面意思的各个区域,锁定关键句。 归纳概括。 从关键句中找出体现词语层面意思的关键词

17、,归纳概括出答案。【命题角度】 5需要概括含义要点的词语【答题思路】明确地位,审清题意。分析题干要求,看清需要概括含义的词语是文章的标题,还是段落中心词。分清层面,概括信息。立足全文,分清词语包含的层面意思,总结概括出含义要点。【命题角度】 6有特殊指代义的词语(指代义)【答题思路】理解词语本义。所谓词语本义,即词语在词典中的本来意思。理解其本义,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其临时含义。圈定特殊语境。圈定特殊语境,即圈定该词语所在的句子、段落。如此,方可能便捷地理解词语的临时含义产生的环境。联系语境分析。 联系特殊语境中所写的内容,如背景、 目的等, 进而分析其 “潜台词” ,恰当解释词语的临时含义。【

18、命题角度】 7运用了修辞的词语(修辞义)【答题思路】 理解词语的本义,即词语在词典中的本来意思。联系语境析修辞。任何修辞离开了具体语境,便不能发生作用,显出功能。故而,联系题干中要求解释的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有效阅读区间),分析它运用了何种修辞格。瞻前顾后断深意。在有效阅读区间内,在该词语的前或后皆有对其进行直接阐释的句子、段落。抓住了这些阐释性语句、语段,便找到了打开词语修辞义大门的钥匙。概览全文看表里。若在有效阅读区间内没有对须释义的词语的阐释性语句、语段,可联系全文主旨,分析文章表面上(表)写什么,实际上(里)写什么,而后由表及里,联系修辞方法分析该词的修辞义。【命题角度】 8文中反复强

19、调的词语【答题思路】 锁定有效阅读区间。根据题干提示, 找到需要解释的词语在文中对应的位置,从而缩小搜索答案的范围。 抓住关键词句分析。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文本中的相关区间中,一般都有与试题答案相对应的阐述性、表述性词语、句子。抓住它们,便找到了答案的核心内容。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描绘类: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模式: 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 准确) 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

20、欢迎下载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答题示例: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问: “好一个调皮的孩子” ,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结构类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因

21、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答题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 ”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 (节选自荷包蛋 )问:文中的“告诫” “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修辞类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

22、作用结合句子语境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3.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4.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5.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6.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答题示例: 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节选自20XX年全国卷话说知音 )问:怎样理解这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

23、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答:此处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二)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题模式:1.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2.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答题示例: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自

24、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答: (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三)有关表达作用的题型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答题示例: 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 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主王、绅士

25、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捐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节选自2003 全国卷乡土情结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问:本文第四段(即上文)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答: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涵义。具体说明了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既照应了开头,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人称类提问方式:使用这种

26、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答题模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答题示例: 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 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 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 注:指长城 ) 不再是嵚奇。 它变得可笑, 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节选自2000 年全

27、国卷长城 )问: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 ,原因是什么?答:将长城拟人化:A. 便于与长城对话,B. 便于抒发感情。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四)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答题示例: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个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也会开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

28、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 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节选自席慕容花的世界)问: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请概括写出。分析:四句话中很显然前两句各是一层,后两句是一层。再提取每层的要点词“母亲的爱花”“安静古雅”“珍惜的记忆” ,最后整合答案。答: (1)受母亲的爱花的影响( 2)花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 3)花里有自己珍惜的记忆。(五)有关鉴赏作品的形象的题型(人物、物象)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

29、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答题示例: 女主人很快发现了我的反常行为,她嗅到了屋子里的油烟味。即刻提出了质疑。那时我正站在厨房里陶醉地听着三兄弟的叫声,我已经能够准确地分清他们声音中的微小差异了,有一个不叫我就会心事重重。女主人说,傻瓜蛋,有吸油烟机不用,你有神经病啊?我刚给她干活时,她对我的称呼是四个字文学青年。 这四个字用她地道的北京话发出来,显得无比的恶毒。雇用我三个月后,她叫我的就是这三个字傻瓜蛋,她说之所以没有解雇我,是因为我看上去不像别的人一样吓她一跳。我示意她小声一点,低声

30、说,烟囱里有一窝小麻雀,他们是我的兄弟。女主人上上下下地看了我一遍(好像我是个什么怪物) ,扭身走出了厨房,在门口她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我喜欢这个称呼,虽然它同样恶毒,但我确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认为做个农民并不可耻。(节选自安勇烟囱里的兄弟)问:文中的“女主人”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并举一例说明。答:是一个鄙视进城打工农民的城里人形象。如: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或无比的恶毒地将“我”称为“文学青年”“傻瓜蛋”等)六、解题过程中的一些技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

31、载1看赋分,配答案。一般来说,每题赋分都在4 分以上,这也决定了每个题目的答案要点一般不可能只是一点。一般情况4 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6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三点。如果命题人在作答处已标明(1)(2)之类序号,则按序号答够要点;如果未标明序号,考生也应该心中有数,不可只答一点了事。2合理安排答题顺序。从命题的一般原则上说,本部分试题有一个从易到难的梯度,应从前到后步步推进。3把握各题间的相互关联。4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做好多选题。一般而言, 选项设置的迷惑性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程度深浅、 范围大小有意混淆;偶然、必然有意混淆 (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然,把偶尔说成往往) ;已然、未然有意混淆

32、(有意把原文中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以偏概全(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的特点);张冠李戴(把甲的说成是乙的) ;因果颠倒(把因说成果,或把果说成因);误划类别(把同类的拆开或把不同类的归在一起);无中生有(原文中本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这种说法);偷换概念(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了解了这些手法,对提高解题意识意义重大。5开放性试题,在语言组织上要注意点面结合,避免抽象。公式化和概念化的表述,是高考中的大忌。在组织语言时,要先“盖帽”后分析,要言之有据。七、部分重要作家散文风格鲁迅:观察冷峻,讽刺辛辣,批判严峻。冰心:清婉明

33、丽。巴金:真挚朴实,富有激情,寓深刻于平淡。林清玄:恬淡自然,蕴涵哲理;醇厚浪漫,宽容博爱;朴素浅易。季羡林:“形式似散,经营惨淡”,本色天然,朴实无华,小中见大。贾平凹:清淡古雅。李乐薇:写景优美,诗情画意,超凡脱俗。秦牧:知识丰富,观察细致,构思精巧,文采精丽。史铁生:沧桑内敛。余秋雨:语言通俗,散文小说化;篇幅宏大,取材广泛,写法自由,文情并茂;描写、记叙、抒情与议论水乳交融,充满睿智与情趣,富含哲理。毕淑敏:比喻形象,文笔流畅,情感真实,富含哲理。小说的考点考点一、揣摩人物形象题型有: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2、XX 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 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解题思路:

34、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 肖像、细节) 分析人物的性格物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 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考点二、注意环境描写题型有:描写了怎样的环境?这样描写起了怎样的作用?解题思路:明确环境描写必须为主题服务的宗旨,结合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1、烘托人物的心情;2、烘托周围的气氛;3、推动情节的进一步发展;4、暗示社会环境;5、突出主题),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 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

35、推动的情节发展。考点三、把握故事情节题型有: 1、文中写了XX 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1、创造悬念, 引人入胜; 2、前后照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侧面衬托、埋下伏笔;4、总结上文、点明题意;5、线索作用)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 情节(事物)为下文埋下伏笔;与文中相照应,突出了,点明了情节安排评价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36、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作用:制造悬念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考点四、概括主题内容题型有: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解题思路:1、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3、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

37、作品主题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小说通过描绘XX 故事情节,暗示了刻画了抒发呼吁了考点五、理解小说标题题型有:小说的标题如何理解?有何作用?解题思路:1、通过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2、通过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3、通过分析小说的主要内容。常见的作用:1、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2、点明主题。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一是具体的意思。 (文中具体的XX )二是与主题相关的意思。考点六、分析写作技巧题型有: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3、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解题思路:一、表达方式;二、结构方式;三、表现手

38、法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小说用了什么方法(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修辞或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有何效果或作用 (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并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考点七、品味语言特色题型有: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2、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1、注意鉴赏人物语言的个性特色,以语言分析人物性格。2、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3、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风格。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 词语 (句子 ),写了,表现了语言特点、修辞、表达效果: 描写要如见其人、如听其言、令读者仿佛亲临其境人物语言个性化,即显示性格 叙述语言要简洁、传神 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凝练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