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诗歌赏析意象整理.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5430638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语文诗歌赏析意象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高考语文诗歌赏析意象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语文诗歌赏析意象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语文诗歌赏析意象整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考语文诗歌赏析意象整理 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建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多用于艺术通象。依据说文解字来说,意象是意思的形象。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考语文诗歌赏析意象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方心志的忠贞、品行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予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

2、人的思乡之情。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4、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德的高洁。如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芜,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明显,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

3、已成为典型的陆上送别之所。 8、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密。春草茂密,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9、芭蕉经常与孤独忧愁特殊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难过、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10、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味道 11、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一时

4、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予。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如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2、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行。 13、杜鹃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嘹亮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假如细致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如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14、乌鸦根据迷信的

5、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常常出没在坟头等荒芜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芜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如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15、蟋蟀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视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16、猿啼出现在诗歌中经常象征着一种哀痛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借助于猿啼表达伤感的心情。 17、关山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高适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梅花落”为曲子名。意思是请问笛声飘到哪里去了呢?风

6、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 18、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常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9、白云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予对友人的怀念。 20、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与离愁贴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21、琴瑟(1)比方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诗经(国风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

7、2)比方兄弟挚友的情意。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22、螟蛉诗经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螟蛉作为养子的代称。 23、不才典出庄子山木篇,自谦没有才能。 24、神器指帝位、政权。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行为也。” 25、月老传闻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管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 26、陶朱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

8、的别名。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擅长经营生计,积累了许多财宝,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 27、祝融传闻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 28、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厢记第三本其次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29、连理枝、比翼鸟作恩爱夫妻的比方。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闻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方。 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0、孔方兄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

9、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31、青梅竹马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烂漫,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32、问鼎以问鼎比方图谋帝王权位。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后遂以问鼎比方图谋帝王权位。 33、见背背,离开。谓父母去世。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见背。” 34、逐鹿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方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魏征述怀

10、:“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35、三尺是法律的代名词。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词。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三尺法” 36、杜康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7、鸿鹄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方志气高远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8、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其次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39、彭祖彭祖,传闻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

11、人长寿。 40、谢家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谢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有二: (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因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 (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宋书谢灵运传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41、鸡肋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惋惜”。比方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 42、婵娟姿态美妙,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亮为美女,故称月亮婵娟。 43、献芹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 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

12、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如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44、执牛耳用“执牛耳”指盟主。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45、作壁上观壁:营垒、壁垒。观:观望。在壁垒上观望。比方观别人成败,不卷入其中。语出史记项羽本纪。 46、虞美人罂粟科一年生丛生草本花卉,亦称丽春、寒牡丹。相传此花系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坟下碧血所化,故有闻虞兮歌而起舞之说。如辛弃疾有诗曰:“不愿过江东,玉帐匆忙。只今草木忆英雄。” 47、红豆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出南

13、海人家园圃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清人失彝尊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即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 48、豆蔻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49、精卫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方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方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50、击楫中流也作“中流击楫”,楫,船桨。出自晋书祖逖传:“(逖)仍将本留徙

14、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51、鸡口牛后战国策韩策:“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方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当家作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 52、岁寒三友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这称。 53、花中四君子梅竹兰菊花称为“花中四君子”。 54、泰斗“泰山北斗”的简称。典出新唐书韩愈传,比方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 55、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告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肯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56、仁人典出论语卫灵公

15、,喻指有博爱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57、传人典出荀子非相,原指道德学问能传于后世的人。今指能得到祖先或师长精神或技艺的人。 58、玉成典出西铬(西晋张载),比方为人成全好事。 59、还珠古时合浦地主盛产珍宝,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宝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宝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60、壁还敬词,典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指尊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指毫无损伤地归还借用别人的物品。 61、方家典出庄子秋水篇,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 62、著作等身典出

16、宋史贾黄中传,敬辞,比方著作多,堆起来等于该人的身高。 63、青眼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厌烦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宠爱或敬重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敬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宠爱或器重。杜甫短歌行:“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64、心许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心中暗自答应的意思。 65、三味典出邯郸书目,比方深含的意思(多含褒义)。 66、洗耳典出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汉蔡邕),原指厌听世事,今比方倾听、恭听。 67、斧正典出庄子徐无鬼,指请人修改自己的作品,也作“斧正”。

17、68、抱璞典出韩非子和氏,比方坚持美德(也有作明珠暗投之意)。 69、染指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比方沾取不应得的利益。 70、射影典出苦热行(南朝宋鲍照诗),比方说此喻彼,别有专心。 71、掣时典出吕氏春秋具备,比方办事受牵制,不顺当。 72、青鸟青鸟,传闻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侍候在王母身旁。如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73、高山流水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听琴。每当伯牙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如同雄伟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

18、或乐曲的高录。如辛弃疾谒金门:“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 74、涂鸦典出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撰),比方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 75、城府典出宋史傅尧俞传,比方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专心。 76、借光典出战国策秦策,向别人询问或请人给自己便利时的套话。 77、物色典出后汉书严光传,本指形貌,后指根据肯定标准去访求人才。 78、鸿雁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瞒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有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如李清照:“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79、方寸典出三国志蜀志

19、,指人的心。 80、提刀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方代人写文章。 81、下榻典出后汉书徐稚传,原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 82、润色典出论语宪问,比方对文稿细加修饰。 83、春秋典出诗经鲁颂,比方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 84、梨园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育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85、抱柱相传古代一书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沉没桥梁,书生为了坚守信约,不愿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高考语文诗歌赏析意象整理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