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教案与知识点.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5425515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教案与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年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教案与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教案与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教案与知识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教案与知识点 生物群落不是一成不变的,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下面就是我整理的群落的演替教案,希望大家喜爱。 群落的演替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三、板书设计: 一、演替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四、教学过程: 引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知道其中的缘由吗? 2.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改变。在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

2、在复原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改变,一般不能复原原来的群落结构。 板书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问题以“本节聚焦”的问题再次引起学生的思索。 板书一、演替的类型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思索与探讨1”,阅读P79P80,并完成“思索与探讨”。 提示1.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干脆从裸岩中获得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得养分。 2.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供应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渐渐取代了地衣。 3.能找到这些植物。

3、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板书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彻底歼灭了的地方的演替。 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讲解并描述我国东北科尔沁草原地区的农田,在弃耕后起先出现复原演替,这是一种次生演替。耕作前的原始植被为贝加尔针茅草原,开垦后种了几年玉米,后因产量下降而弃耕。弃耕后的12年内以黄蒿、狗尾草、猪毛菜、苦荬菜等杂草占优势

4、;23年后,黄蒿占优势;34年后,羊草、野古草、狼尾草等根茎禾草入侵,并渐渐占优势,进入根茎禾草阶段;78年后,土壤变坚实,丛生禾草起先定居,并渐渐代替了根茎禾草,复原到贝加尔针茅群落。这一过程须要经验1015年,依据耕作时期长短,土壤侵蚀程度,以及四周原始物种的远近而有所不同。 板书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思索与探讨2”,阅读P81,并完成“思索与探讨”。 提示1.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四周的杂草分布中起作用: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处于劣势。 2.假如

5、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了,在路四周会渐渐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渐渐成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板书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讲解并描述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史,事实上是一部边际土地开垦史。20世纪50年头以来,先后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新疆和华南地区有安排地组织大规模垦荒,在其他江河、荒原、沼泽和丘陵地区也开展了规模不等的垦殖活动。19521990年,全国累计开垦荒地3.58107hm2,其中80%是1970年以前开垦的。大量开垦干脆导致农牧渔业生产实力和环境质量下降。开垦的结果是:水土流失,江河蓄洪实力下降,以及土地严峻退化。这些问题已引起各方面广泛关注

6、。我国已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还草等重要政策,并从2003年1月起起先实施退耕还林条例。 退耕还林。1999年起先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试点,2002年全面实施,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18106hm2,荒山造林3.25106hm2,中心累计投入达232亿元。规划在2022年前退耕还林1.47107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73107hm2。工程建成后,工程区将增加林草覆盖率5个百分点,水土流失限制面积8.67107hm2,防风固沙限制面积1.03108hm2。这是50多年来我国涉及范围最广、任务量最大、农夫参加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 退田还湖。1998年以来,为治理长江水患,国家

7、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方针。5年来的“退田还湖”,已使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面积由3950km2“长”到了5100km2,其次大淡水湖洞庭湖面积增长了35%,复原到60年前的4350km2。两大湖区为此搬迁的移民相当于三峡移民的1.4倍。两大湖泊的扩容,改善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目前,长江干流水面复原了1400多km2,增加蓄洪容积1.31010m3。这是历史上自唐宋以来第一次从围湖造田转变为大规模的退田还湖。 退牧还草。从2003年起,用5年时间,在蒙甘宁西部荒漠草原、内蒙古东部退化草原、新疆北部退化草原和青藏高原东部江河源草原,先期集中治理6.67107hm2,约占西部地区严峻退

8、化草原的40%。“退牧还草”将实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3种形式进行,实行草场围栏封育,适当建设人工草地和饲草料基地,大力推行舍饲圈养。力争5年内,使工程区内退化的草原得到基本复原,自然草场得到养精蓄锐,变过牧超载为以草定畜,达到草畜平衡,实现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建立起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草原生态系统。 要点解析 1.群落的演替是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这个过程直到出现一个顶极群落才会中止。群落这种依次取代现象就叫演替。如:一块农田,假如人们不去耕耘和种植,任其自然发展,不用多久,就会长满各种野草。多年以后,农田又会发生改变,草本植物削减,各种灌木又繁茂地生长起来。再过若干年,一些高

9、大的乔木也在这里生长起来,灌木又处于次要地位。经过漫长的时间,最终这块农田演化为一片森林。在不受外力的干扰状况下,它将成为一个特别稳定的森林群落,而不会被别的群落所取代,成为顶极群落。 2群落的形成总是从没有生物生长的地段起先的,这种没有生物生长的地段称为裸地。裸地可分为原生裸地和次生裸地。前者指从来没有生物生长或虽曾有过植物生长,但被彻底歼灭了,没有留下任何植物的传播体及原有植被影响下的土壤。后者指原来有植物生长,因植被遭遇破坏后形成的裸地。这种裸地虽然没有植物生长,但原有的土壤条件没有被破坏或破坏不够严峻,在土壤中还保留了植物的繁殖体,如种子、根、茎等。原有的植物繁殖体和残存的土壤条件在群

10、落形成过程中将起肯定的作用,故次生裸地上群落形成的速度比原生裸地快。次生演替过程的长短,主要确定于群落受干扰的强度和所持续的时间。例如,森林的次生演替取决于森林的利用方式,砍伐方式(择伐、皆伐)及其对林内优势树种的苗木、幼树和地被的破坏程度都为群落的演替造成了不同的条件,影响群落的复生和改变过程。在森林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动物群落的演替也是非常明显的。 3群落内部环境的改变是由群落本身的生命活动造成的',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变更没有干脆的关系;有些状况下,是群落内物种生命活动的结果,为自己创建了不良的居住环境,使原来的群落解体,为其他植物的生存供应了有利条件,从而诱发演替。 4外界环境条件如

11、气候确定着群落的外貌和群落的分布,也影响到群落的结构和生产力。气候的改变,无论是长期的还是短暂的,都会成为演替的诱发因素。地表形态(地貌)的变更会使水分、热量等生态因子重新安排,转过来又影响到群落本身。土壤的理化特性对于置身于其中的植物、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生活有亲密的关系。火也是一个重要的诱发演替的因子。影响演替的外部环境条件并不限于上述几种,凡是与群落发育有关的干脆或间接的生态因子都可成为演替的外部因素。 5人类的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全部的自然因子,因为人类社会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的作用。放火烧山、砍伐森林、开垦

12、土地等,都可以使生物群落变更面貌。人还可以经营、抚育森林,管理草原,治理沙漠,使群落演替根据不司于自然发展的道路进行。人甚至还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限制之下。 五、教后感: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限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根据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教化学生要敬重自然,酷爱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 群落的演替教案2 一、学问结构初级演替 次级演替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退耕还林,还草,

13、还湖,退牧还草二、教学目标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群落的演替过程。解决方法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讲解光裸的岩地上的和弃耕的农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 分析二者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以动态发展观引发学生对演替的本质进行思索。2、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同上。解决方法同上。四、课时支配1课时。五、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解法。六、教具打算相关图片、资料。七、学生活动1、思索、分析、回答相关问题。2、实地考察。八、教学程序(一)明确目标(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导

14、入: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正常状况下,大多数群落中物种结构相对稳定。但是,当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一些种群落消逝了以后,总会有其他一些种群来占据这个群落的空间,经过一段时间,又会有另一些种群兴起,渐渐取得优势。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总是向着群落复原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问题探讨教材P78相关内容。一、演替的概念和类型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演替。光裸的岩地上是怎样长出森林的呢?投影教材P79图片。学生思索探讨教材中的问题。老师讲解归纳:1、裸岩阶段2、地衣阶段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地衣分泌的有机

15、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于是,土壤颗粒和有机物渐渐增多。3、苔藓阶段:在地衣开拓的基础上,苔藓便能生长起来。苔藓比地衣长得高,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竞争中处于优势,于是就渐渐扩展。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使岩石分解,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也越来越丰富。4、草木植物阶段:在土壤能保持肯定水分时,草木植物的种子就能够萌发生长。竞争的结果是较高的.草木植物占据了优势。这时,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起先进入到这个地区。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越来越丰富,土壤的通气性越来越好。5、灌木阶段:灌木和小木起先生长。灌木比草本植物更为高大,剥夺了草本植物的阳光,渐渐取代了草木植物。灌木的

16、生长起到了遮阳、避风的作用,同时供应了更为丰富的食物,于是成为很多鸟类的栖息地。物种的多样化使得群落的结构较为稳定,抵挡环境改变的实力增加。6、森林阶段:在灌木群落所形成的潮湿土壤上,各种乔木的种子萌发出来。乔木比灌木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实力,因而最终占据了优势,成为茂密的树林。树林的形成进一步改善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于是群落演替到了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在弃耕的农田上,也会发生群落的演替。投影教材P80相关图片。让学生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相比较。老师归纳:农田被弃耕以后,很快就会长满一年生的杂草。在杂草的覆盖下,土壤条件会得到改善,一些

17、多年生的杂草会接踵而至。土壤表层有机物质渐渐增多,保水实力也渐渐增加,这将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几年后,一些小灌木便会生长起来,并成为灌木丛。再经过一段时间,乔木起先出现。高大的乔木占据了更多的空间,灌木渐渐削减,乔木渐渐蔚然成林。在气候条件相宜的状况下,从弃耕的农田演替出树林,须要数十年时间。假如是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的演替就很难形成树林,或许只发展到草木植物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发生在裸岩上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由于它发生于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歼灭了的地方,因此它是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是一种次生演替,它发生于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

18、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因此它相对简单些。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然后组织学生探讨之。在探讨的基础上老师总结: 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 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限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根据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学生上网调查下列资料并探讨: 我国水土流失造成的严峻后果,相识到必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奢侈为代价求得一时的发展,必需走可持续发展

19、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致力于生活环境的改善; 退耕还林条例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政府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时的主要政策等等。总结: 人类活动有时会有意或无意地将一种新的物种引入到某一群落之中。在相宜的条件下,这些脱离了原有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新物种往往会大肆扩散和扩散开来,快速成为优势种,打破原有群落的稳定性,危及已有物种特殊是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丢失,对当地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危害; 与人类对环境的干脆破坏不同,外来入侵物种对环境的破坏及对生态系统的威逼是长期的、长久的。当人类停止对某一环境的污染后,该环境一般会渐渐复原,而当一种外来物种停止传入

20、一个生态系统时,已传入的该物种个体并不会自动消逝。由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的本地物种的灭亡往往是不行复原的; 我国目前已公布了外来入侵物种名单。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旁边首次发觉原产美国的松材线虫传入我国,到2001年,已经在江苏、安徽等十多个省八十多个县(市)发生松材线虫危害,每年致死松树600多万株,造成的干脆经济损失数十亿元。随着我国对外沟通活动的不断增多,防止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已成为爱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而艰难的任务。四、水生演替(选学) 水生演替系列事实上是一个植物填平湖沼的过程。每一阶段的群落都以抬高湖底而为下一个阶段的群落出现创建条件。这种演替系列,常常可以在一般的湖沼四周看到,在不

21、同深度的水生环境中,演替系列中各阶段的植物群落成环带状的分布。随着湖底抬高,它们逐个地向前推动。最终导致水生生物群落演化为陆地生物群落。 (三)总结 群落演替的类型、阶段,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及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道理。(四)作业布置 教材P82练习。 (五)板书设计 第4节群落的演替 一、群落演替的概念和类型 1、概念 2、光裸的岩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3、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 初生演替4次生演替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四、水生演替(选学) 群落的演替教案3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中学生物必修3

22、第4章第4节。本节内容是在讲解了前面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以及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是对群落内容的又一个扩展。主要包括“群落演替的类型”以及“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两个方面。前者从自然演替方面分析群落的发展改变,后者从人类活动方面介绍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为第5章讲解生态系统的“反抗力稳定性和复原力稳定性”埋下了伏笔。 二、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描述群落演替的概念;理解群落演替的过程;说出群落演替的类型和区分。 2、实力目标:视察四周自然环境,会用动态的眼光来分析事物;尝试小组合作沟通,学习归纳总结的实力。 3、情感目标:通过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让学生意识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通

23、过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让学生关注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了解生物入侵的危害。 三、重点难点 1、重点:群落演替的过程;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2、难点:群落演替的过程。 四、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与高一相比理解实力普遍增加,又没有高三那么大的压力,所以对学问有很强的新奇心。在群落的类型方面学生自学就能理解,后面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实际生活结合较多,学生爱好较高。 群落的演替学问点 1.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 (1)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很大。人类有目的、有意识进行的生产活动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限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2)人类活动往

24、往会使群落演替根据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等生产活动,使群落向不良方向演替,不利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 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等生产活动,使群落演替向 良性方向发展,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外来物种的引入 (1)人类活动中,会有意或无意地将一个新物种引入到某一群落之中,在相宜条件下,新物种会快速成为优势种,破坏原有群落的稳定性。 (2)外来物种的负面影响 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外来物种由于缺乏天敌造成大量繁殖,使本地物种生存空间变小,甚至影响到本地物种生存,降低物种多样性。 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外来物种大量

25、繁殖形成优势种,使本地物种已适应的栖息环境发生变更,破坏了本地生态系统原有的相对稳定,导致生态系统的平衡被破坏。 3.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1)我国存在的问题:过度垦荒造成水土严峻流失,江河排洪实力下降及土地严峻沙化。 (2)措施:2003年1月20日起起先实施退耕还林条例明确提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 (3)目标:到2022年将使长江上游地区和黄河中上游地区75%的坡耕地和46%的沙化耕地被森林覆盖,湖泊面积扩大,调整气候和洪水流量的功能大大增加。 第16页 共16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