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 2.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5321335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PDF 页数:37 大小:27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 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22年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 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 2.pdf(3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类 1 力 物体的平衡知识归类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_ 的作用。1,注意要点:( 1)任一个力都有受力者和施力者,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3)力的测量工具是_ 。2,力的三要素分别是_ 、_ 、_。3,力的图示:在图中必须明确:(1)作用点;(2)大小:( 3)方向;( 4)大小标度。二、力学中力的分类(按力的性质分)1,重力:(1)重力的概念:重力是由于地球对_而产生的。(2)重力的大小:G=_ ;重力的方向_。(3) 重力的作用点: _ 。质量分布均匀、 外形有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_中心,一些物体的

2、中心在物体_ ,也有一些物体的重心在物体_ 。2,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_形变,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2)产生的条件:_、_。(3) 方向和物体形变的方向_ 或和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_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_ 指向被 _ 和被 _ 物体;绳子拉力的方向:_。(4)弹簧的弹力遵守胡克定律,胡克定律的条件是弹簧发生_ 形变;胡克定律的内容是_,用公式表示 _,弹簧的劲度系数取决于弹簧本身的情况3,摩擦力:(1)概念: _。(2)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_、_;方向和相对运动的方向 _ ;大小 f滑=_ ;动摩擦因数和物体的_有关。(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_、 _;方向和相对

3、运动的趋势方向_ ;大小跟沿接触面切线方向的外力大小有关(一般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大小范围是_(有时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7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三、两种方法:1,力的合成分解:遵守_ 定则。注意要点:( 1)一个力可分解为_ 对分力;( 2)一个已知力有确定分解的条件是 _或_;力正交分解法: 力沿两个相互 _的方向分解。2,物体的受力分析法(一般方法)(1)先确定研究对象;(2)分析顺序 _ 、 _ 、_ ;( 4)其他力。五,物体的平衡:平衡条件:对于共点力系,

4、平衡的充要条件是合外力为零,可表示为 F=0 或 Fx=0, Fy=0 2 直线运动知识归类一,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1,质点的概念:_。2,位移和路程:位移的概念_。物理意义:表示质点的_;位移是一个_量。路程的概念:_。路程是一个 _ 量 .只有在 _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 3,平均速度:概念:_。物理意义: 只能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注意:平均速度的数值跟在哪一段时间内计算平均速度有关。4,瞬时速度:概念:_。物理意义:精确地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快慢。5,加速度:定义:_。物理意义:表示_的快慢。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和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5、是一个恒量、且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公式:tvvat0、sv tat2012、tvvas2202,tvvv02. 1,当a =0 、0v0时(匀速直线运动) ,有vt=v0=v 、 s = vt;2, 当v0=0,0a(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时, 有tvat、sat212、tvas22、tvv2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37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当v0=0 、a=g(自由落体运动 ),tvgt、sgt212、tvgs22、tvv23,当v0竖直向上 ,若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a=-g(竖直上抛运动),s0表示

6、此时刻质点的位置在抛出点的上方;S0表示方向向上;vt0表示方向向下。在最高点a=-g(大小还是g)结论: (1)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 在 某 一 段 时 间 内 的 平 均 速 度 等 于 这 段 时 间 的 中 点 时 刻 的 瞬 时 速 度 ,即ttvvvv202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2132nnsssssssaT12-.-(2) 在初速度为零 (v0=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 st2; 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s1:s2:s3 .=1:3:5:7. 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1:(2-1):(3-2)t tt123三,运动的合成和分解:1,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合运

7、动是_ 运动。一般来说,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并不一定是_运动,也可能是_ 运动。合运动和分运动进行的时间是_ 的。2,由于位移和速度都是_ 量,它们的合成和分解都遵守_定则。四,曲线运动: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沿_ 方向,曲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方向随时间而变化,所以曲线运动是一种_ 运动 ,必定有 _.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_. 五,平抛运动:特征:初速度方向_ ,加速度 _ 。性质和规律:水平方向:做_运动,vx=v0、x=v0t。竖直方向:做_运动,vy=gt、12ygt2。 3 运动定律知识归类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 _。2,惯性的概念:_。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由物体的质量决定,

8、与物体的受力及运动情况无关。3,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和发生形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7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的原因。注意:(1)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2)如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二,牛顿地第二定律:1,内容:文字表述_ 公式表示: _ (1) ,同向性: 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2) ,同时性: 物体的加速度 (而不是速度)总是与它所受合外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如果合外力方向跟加速

9、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就做曲线运动。三,牛顿第三定律:内容: _ 注意:要把牛顿第三定律与二力平衡相区别: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性质相同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能相互平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二力平衡中的两个力可以是性质相同或性质不同的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而相互平衡,当其中一个力消失时,另一个力仍可存在。四,质量与重力的区别和联系:质量重力(又称物重或重量) 区别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重力是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物理意义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重力是使物体产生重力加速度的原因性质标量矢量变化情况是一个恒量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地方所受重力不同联系G =

10、mg 在同一地点,G m 4 圆周运动知识归类一,匀速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公式:1,速度(线速度) :概念: _;公式表示:v;速度的其他计算公式:2 rTv、vrn2,n是转速2,角速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37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概念: _;公式表示:;角速度的其他计算公式:2T、n2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r3,向心加速度:计算公式:var2、2ar。(1)上述计算向心加速度的两个公式也适用于计算变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计算时必须用该点的线速度(或角速度) 的瞬时值 ; (2)v一定时,a与r成反比

11、 ;一定时 ,a与r成正比 . 4,向心力:概念:_;计算公式:2,vFmaFmFmrFmrT222。(1)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向心加速度、向心力都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 是变速运动,也是一种变加速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和所受向心力都是变量,但角速度是恒量(2)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都表示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3)匀速圆周运动时物体所受合外力必须指向圆心,作为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向心力。二,圆周运动题型分析:1,竖直面上变速圆周运动,可归纳为线吊小球、杆连小球、壳外小球型。模型共同点不同点线吊小球( 1)只受重力和 弹 力 作 用 ;( 2)只有重力做 功 ,因而机械能守恒 .

12、(1)小球所受弹力指向圆心; (2)若恰能通过圆周的最高点 A,则mg =F向AAvmgmvrgr2杆连小球(1)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可以指向圆心或也可指离开圆心;(2)如恰能通过圆周最高点A,则vA=0;2,在水平面上的匀速圆周运动:飞机绕水平圆周盘旋、圆锥摆、火车转弯,均属次类运动。此时物体所受合外力作为向心力。 5 万有引力知识归类一,万有引力定律:_ 公式:m mFGr122, G=6.67 10-11N m2/kg2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GMR g2(M 为地球的质量、R 为地球的半径 , 由mMmgGR2推得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13、 - - - - - -第 5 页,共 37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2,中心天体的质量公式rMGT2324; (MmGmrrT222,m为卫星的质量 ) 3,推导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22MmvGMG=mv=rrr, 当r = R(r 为卫星的运行半径、R 为地球半径 )时,v=7.9 103米/,称为第一宇宙速度, 也可由2vmgmvRg7 9kmsR./11.2 103米 /秒称为第二宇宙速度;16.7 103米 /秒称为第三宇宙速度。通讯卫星 (又称同步卫星)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其轨道位于赤道上空,其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其离地高度由22322Mm2GMTGm RhhRTRh4()=3.6

14、 107m 卫星在发射时加速升高过程中,发生超重现象,进入圆周运动轨道后,发生完全失重现象。 6 机械能知识归类基本线索:做多少功,能量就改变多少。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一,功和功率:1,功:功的计算公式: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1)力; (2) 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功是标量、是过程量。当=2时,W=0. 当2 时,力对物体做负功,也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2,功率:概念:_; 公式 _ ;物理意义: _;国际单位: _ ;其他单位:1 千瓦 =1000瓦特、 1 马力 =0.735千瓦。其他计算公式:平均功率PFv;瞬时功率PFv额定功率是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实际输出功率小于或

15、等于额定功率。二,动能和动能定理:1,动能:概念:文字表述:_;公式表示:2k1Emv2性质:动能是标量. 2,动能定理: _;公式表示:W=EK2EK1;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的功(包括各段的运动过程)的代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7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和。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1,重力势能:(1)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对物体做的功只跟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的运动的路径无关. (2)重力势能:EP=mgh,重力势能是标量。当物体位于所选择的参考平面(零势面)的上方(下方)时,重力

16、势能为正直(负值).但重力势能的差值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无关 . 重力势能实际是属于物体和地球组成的系统. ( 3)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的联系:重力做的功等于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减小,即WG=mgh1mgh2;如重力做负功,即mgh10, 即A B则表示 A 点电势B 点电势。如果 UAB0, 即AP额,用电器可能烧坏。答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37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一:电荷;电荷;电势差(电压);时间; I=Q/t ;I=nqvs ;定向移动的速率;正电荷;负电荷;正极;负极;负极;正极二: L/s;导电性能的

17、好坏;温度; 增大; 减小; 欧米 ( m) ;超导; 转变(或临界);减小;半导体;热敏;光敏三:电压;电阻;U/R ;金属导体;电解质溶液导电;同一段; ;UI;I2R;正;反;额定电压;额定功率;U额I额第五单元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电动势1、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的装置。2、电源的电动势E:表征电源的本领。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闭合电路中等于,即 E= 。3、电源内阻r:电流通过内电路时也受阻碍作用,阻碍的强弱用内阻表示。4、 电源给定后一般认为E、 r 不变, 但电池用久后, E会( 但很不明显), r 会。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内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强度跟电源

18、的成正比,跟内外电路中成反比。2、公式:。3、路端电压:电路两端的电压,即电源的输出电压U=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37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讨论: R 增大, I ,U ,当 R 增大到无穷大(断路)时,I= ,U= 。R 减小,I , U , 当 R 减小到零 (短路)时,I= , U= 。三:闭合电路中的几个功率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就是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在闭合电路中的反映。就象愣次定律就是能的转化和守恒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反映。由 E=U+U 可得: EI= 或 Eit= . 1、电源的总功率:P总= =

19、UI+UI=P出+P内。若外电路是纯电阻电路,还有P总=I2(R+r )= . 2、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P内= =U I=P总-P出。3、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 = = 。若 外 电 路 为 纯 电 阻 电 路 , 还 有P出= 。 由I=E/(R+r)t得P出=E2R/(R+r)2=E2/(R-r)2/R+4r ,可见,当R=r (内外电阻相等)时,P出,且最大值为 P出= ,由 P出-R 图象(请自己画出)可知:当Rr 时, R 增大时, P出。4、电源的效率RrrRRrRIRI1122,所以当R 增大时,效率。当 R=r ,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时,效率仅为,效率并不高。这不是我们使用电源的

20、目的。四:电源的U-I 图象及其应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37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闭合电路的中U-I 图象, (请自己画出)由于路端电压U=E-Ir ,知 U 是 I 的一次函数,为一条不过原点的在U、I 轴上均有截距的直线。由图可知:1、路端电压U 随 I 的增大而。2、在 I=0 (开始)时,纵轴上截距为。3、在 U=0 (短跑)时,横轴上截距为。4、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为,一般地r= 。5、图象上任一点对应的U、I 的比值为此时外电路的电阻R,R= 。答案:一:电能;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电压;内电

21、压与外电压之和; U外+U内;减小;增大二:电动势;电阻之和;I=E/(R+r);E-Ir ;变小;增大;0; E;增大;减小;E/r ;0 三: UI+U I;UIt+U It;EI;E2/(R+r) ;I2r;UI; EI-I2r;P总-P内; I2R;最大;E2/4r ;增大;减小;增大;50% 四:减小;电源的电动势;短跑电流;电源的内阻;U/ I;U0/I0第六单元电表电阻的测量一:电表的改装1、表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37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构造:常用的表头主要由和放入永磁体磁场中的可转动的(

22、又叫电枢)组成。表头测量电流、电压的原理:当线圈有电流通过时,线圈在作用下带着指针一起偏转。电流越大,越大,电流与偏转角一一对应,由指针所指的位置在刻度盘上直接读出电流值。如果刻度盘上标有电压值,也可直接读出电压。2、表头满偏值 电流表(表头)的内阻:电流表G 的内电阻Rg 叫做电流表的内阻。 满偏电压: Ug 指的是电流表所能测量的,即量程。 满偏电流: Ig 指的是电流表所能测量的,即量程。注意: Rg、Ug 、Ig 满足欧姆定律,即。3、电流表改装大量程的电压表:电流表G 串联一个电阻(阻值为R)后改装成量程为U 的电压表, U 满足: U=Ig(Rg+R ) ,显然 R 越大,改装表的

23、量程。电压扩大量程的扩大倍数 N=U/Ug,分压电阻R= Rg。4、电流表 G 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电流表G 并联一个电阻(阻值为R)后,改装为大量程的电流表,新表的量程I 满足: IgRg= ,即 I= (1+Rg/R )显然 R 越小,改装表的量程。上式也可以表示为R=Rg/(N-1),其中 N 为,即电流表扩大量程的倍数。二:伏安法测电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37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1、原理: R=U/I ,其中 U 为被测电阻两端电压,I 为流经的电流。2、两种方法:内接法和外接法 内接法:电路形

24、式(自己画出) , 误差:R测=Uv/IA= = Rx 。适用条件:当RxRA时,即内接法适用于测量。 外接法:电路形式(自己画出),误差: R测=Uv/IA= ,即 R测IV时,即当Rx RV 时, R测与 Rx 的真实值很接近,则可知外接法适用于测量。3、选择测量电路的原则当被测电阻Rx 的大约阻值以及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Rv、 RA已知时,若Rx2RvRA时,应该用;若 Rx2RvRA 时,则用。当 Rx 的大约阻值未知时,采用试测法,将电流表、电压表及被测电阻Rx 连成试测法所用的电路(自己补画出电路),若试接触点接在外接法处时两表示数为(U1,I1)当试接触点接在内接法处时两表示数为(

25、U2,I2) 。若121121IIIUUU,即示数变化明显,宜用电流表。若121121IIIUUU,即示数变化明显,宜用电流表。三:欧姆表1、欧姆表主要由内阻为Rg、满偏电流Ig 的电流计G、电池、组成,自己画出电路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37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2、红、黑表笔短接时,待测电阻Rx=0 ,调零,使指针满偏,Ig=E/(Rg+Ro+r),红、黑表笔断开时,Rx,I= . 红、黑表笔间接入电阻Rx 时, I=E/(Rg+Ro+r+Rx),所以 Rx 与电流 I 一一对应。3、欧姆表的刻度,刻度

26、顺序与电流表、电压表的刻度顺序。4、注意事项: 使用前进行调零,使指针指在的零刻度。 要使被测电阻与其它元件和电源,不能用手接触表笔的。 合理选择量程,使指针尽量指在附近。 使用欧姆挡的另一量程时,一定要重新进行调零,然后再测量。 读数时,应将表针示数乘以选择开关所指的。 测量完毕,拔出表笔,开关置于或,若长期不用,取出电池。答案:一:永磁铁;线圈;磁场力;偏角;最大电压;最大电流;IgRg ;越大;(N-1 ) ;(I-Ig)R 越大; I/Ig 二:被测电阻; (Ux+UA)/I ;Rx+RA;大电阻; RxRv/( Rx+Rv);0 ,吸热Q0 ,内能增加E0;反之则小于零。6,能的转化

27、和守恒定律内容:_ 能量守恒的几种特殊情形:(1)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与势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6 页,共 37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2)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包括热现象在内的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3)热平衡方程:Q吸=Q放,热传递中内能转移,总内能守恒。(4)焦耳定律:2QI Rt,电能内能,总能量守恒。四,气体性质1 标准大气压 =1.013 10 5帕=76 厘米汞柱 =10.34米水柱理想气体概念: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和分子可看作没有大小的质点的气体。注意: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只由温度决定。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7 页,共 3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