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梯级渠化利泽航运枢纽施工组织.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523948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2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嘉陵江梯级渠化利泽航运枢纽施工组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嘉陵江梯级渠化利泽航运枢纽施工组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嘉陵江梯级渠化利泽航运枢纽施工组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陵江梯级渠化利泽航运枢纽施工组织.doc(3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嘉陵江梯级渠化利泽航运枢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简本)建设单位:重庆嘉陵江利泽航电开发有限公司评价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制时间:2018年8月 目 录目录21. 项目概况31.1 项目背景31.2 项目主要内容31.3 工程征地搬迁实物指标41.4 施工61.5 工程运行管理72. 环境概况72.1 自然环境概况72.2 社会环境概况92.3 环境质量现状103. 规划符合性及方案环境合理性分析133.1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结论133.2 工程方案环境合理性144.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174.1 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结论174.2 施工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结论174.3 施工对声

2、环境的影响结论174.4 施工固体废弃物影响结论184.5 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结论184.6 施工对社会环境影响结论204.7 施工对水运交通的影响214.8施工对社会经济的影响214.9施工对人群健康影响结论215. 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215.1 工程运行对水文情势、泥沙的影响结论215.2 工程运行对水环境的影响结论225.3 工程运行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论235.4 工程运行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论245.5 工程对地下水的影响结论255.6 工程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255.7 环境风险分析276. 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管理计划286.1施工期主要环境保护措施286.2 运

3、行期主要环境保护措施306.3 环境风险管理及风险防范应急措施316.4 环境管理、环境监测317. 综合结论311. 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 拟建利泽航运枢纽工程位于嘉陵江中游重庆市合川区大石街道利泽河段上,是嘉陵江干流重庆段航运梯级自下而上的第三级,其上游接四川省武胜县桐子壕航电枢纽工程,下游接重庆市合川区草街航电枢纽工程。本工程以渠化航道、发展航运和开发水电资源、发展地方经济等为目的、具有综合效益。嘉陵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一级支流,是长江航运的主要之一。它连接川、陕、甘、渝三省一市,是沟通西南、西北的主要水运交通运输线,是西南地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战备航道,地位十分重要。

4、从50年代起,国家和四川省水利、电力及交通部门就对嘉陵江流域(包括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渠江、涪江和白龙江等)的水力资源进行了持续、全面的调查、勘测、研究、规划与开发工作,完成了一批勘测、规划、设计报告,建设了一批航电工程。迄今为止,嘉陵江最终确定为十七个梯级开发方案,上而下为:水东坝、亭子口、苍溪、沙溪场、金银台、红岩子、新政、金溪场、马回、凤仪场、小龙门、青居、东西关、桐子壕、利泽、草街、井口。利泽航运枢纽工程是以上历史规划中确定的梯级之一,也是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及嘉陵江流域综合规划中确定的项目之一。目前,嘉陵江干流大部分规划梯级工程已经建成,利泽上游梯级(桐子豪)及下游梯级(草街)均

5、已建成运行,利泽库区河段(29.7km)成为嘉陵江全程航运的瓶颈,利泽梯级工程的建设日趋迫切。目前,国务院已把利泽航运工程纳入建设计划,交通部、重庆市、四川省已对建设方案达成了一致意见。受业主单位(重庆嘉陵江利泽航电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依照国家及重庆市、四川省的法律法规、技术导则及环保部门的要求,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1.2 项目主要内容 工程内容:根据利泽航运枢纽工程可研报告,本工程主要包括主体枢纽工程施工辅助工程、库区淹没处理等部分组成。其中枢纽工程包括大坝、船闸、泄洪建筑物、水电站、鱼道等组成;施工辅助工程包括施工附属工厂、

6、生活区、施工交通、渣场及料场等;水库淹没主要包括库底清理、移民安置、专项设施恢复等。工程规模:利泽工程总库容(相应校核洪水位)6.19亿m3,正常蓄水位210.725m,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0.5282亿m3;装机容量4*19072kW;最大坝高43.0m,坝顶长度569.63m;回水长度(航道渠化长度)29.7km(下段12km在合川区,上段17.7km在武胜县)。工程等别:本工程等别为等,工程规模为大(2)型;航道和船闸为级,可通航500t级船舶。建筑物级别: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工程永久建筑物(泄洪冲砂闸、船闸闸首及闸室、电站厂房、门库段、左右岸连接段

7、等)为2级;次要建筑物(导墙、拦沙坎、船闸导航墙和靠船墩等)为3级;临时建筑物为4级;枢纽坝顶交通桥荷载标准为公路-级。设计洪水标准:枢纽主要永久性建筑物(泄洪冲砂闸、船闸闸首及闸室、电站厂房、门库段、左右岸连接段等)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次要永久性建筑物(鱼道、导墙、拦沙坎、船闸导航墙和靠船墩等)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500年一遇洪水校核;消能防冲建筑物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临时建筑物按10年一遇洪水设计。枢纽总布置:枢纽建筑物主要由船闸、泄洪冲砂闸、电站、鱼道、两岸连接坝等组成。可研报告经过论证,将船闸布置在左岸,厂房布置在右岸,中间布置泄洪冲砂闸。枢纽总

8、体布置沿坝轴线从左到右依次为:左岸重力坝段长65m;船闸门库段长28m;船闸上闸首长43.4m;泄洪冲砂闸门库段长17.6m;泄洪冲砂闸长242.4m;电站厂房长143.23m;右岸连接坝段长30.0m;鱼道从右岸连接坝段穿过。坝顶上游侧布置一条贯穿整个枢纽的坝顶交通公路,行车道宽7.6m,上游侧布置人行道1m,坝顶交通公路高程为238.50m。工程目的、任务:根据规划目标要求及本工程在流域规划中的定位,确定利泽枢纽工程开发任务为:以航运为主、航电结合、以电促航。1.3 工程征地搬迁实物指标 (1)工程征地搬迁实物指标汇总(工程总计) 利泽航运枢纽工程建设征地涉及2省级行政区2个县区8个乡(镇

9、)36个村委会110个村民组,征收征用土地总面积12567.26亩,其中水库淹没区9313.2亩,枢纽工程建设区3086.08亩,集镇新址占地85.04亩,等级公路复建占地区82.96亩。涉及常住搬迁人口1142人,其中重庆部分1029人,四川部分113人,拆迁农村房屋各类房屋面积54052.42m2。涉及主要专业项目包括:建设征地淹没影响企业单位2家,四级路3.86km,汽车便道7.67km,四级路中桥1座78延长m,四级路小桥1座28延长m,汽车便道小桥11座174延长m。涉及影响通信线路34.16km,广播电视设施6.8km,电力线路11.71km。涉及武胜水文站、中心镇泵房、真静乡场镇

10、取水井、清平镇污水处理厂和桐子壕航电枢纽,共涉及文物87处。(2) 征地搬迁实物指标(重庆部分)利泽工程建设征地涉及重庆3个乡(镇)12个村委会50个村小组,其中枢纽工程区涉及钱塘镇、大石镇2个镇,水库淹没影响区涉及钱塘镇、大石镇、古楼镇3个镇。重庆征用土地总面积6398.66亩(枢纽工程建设区3086.08亩,水库淹没区3227.54亩,移民安置点占地85.04亩),其中国有用地2429.48亩(林地2.77亩,草地1302.83亩,工矿仓储用地0.99亩,交通运输用地19.57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03.32亩),集体用地3969.18亩(其中耕地3154.00亩,园地218.09亩,

11、林地253.39亩,草地146.76亩,住宅用地56.20亩,交通运输用地63.91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2.54亩)。以上征地中,枢纽永久征收土地总面积1088.36亩(耕地629.43亩,园地90.15亩,林地91.54亩,草地50.15亩),其中耕地中491亩为基本农田;临时占用土地面积1443.17亩(其中耕地1146.44亩,园地90.36亩,林地95.83亩)。搬迁人口174户507人,其中农业人口319人,非农业人口188人;拆迁农村房屋各类房屋面积21702.79m2。建设征地涉及影响搬迁集镇1个,占地76.45亩,集镇常住人口522人,各类房屋面积21964.81m2。 建

12、设征地涉及影响主要专业项目设施:等级公路0.25km,汽车便道3.22km,人行桥2座15延长m,车行桥7座105延长m,码头8座,客船临时停靠点12个,电信设施线路15.49km,广播电视设施线路3.30km,电力线路11.71km,文物69处。(3) 征地搬迁调查实物指标(四川部分)利泽工程建设征地涉及四川省1个县5个乡(镇)24个村委会60个村民组,全部为水库淹没区。 征地总面积6168.60亩,其中国有土地6134.33亩(包括交通设施用地36.55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094.18亩、其他土地3.60亩),集体土地34.27亩(包括园地7.22亩,草地27.05亩)。水域及水利设施

13、用地中包括当地农民已开垦种植的土地(河滩地)面积1585.65亩。搬迁人口涉及12个村小组,39户113人,全为农业人口。建设征地涉及房屋总面积10384.82。建设征地涉及零星树木295株,其中经济树155株;用材树140株。利泽航运枢纽工程建设征地区内共有18处文物。 以上占地、搬迁及公共设施复建等分别按照重庆市、四川省的有关规定进行补偿、处理。1.4 施工 施工总布置:根据本枢纽布置的特点、施工导流方式及导流程序,结合工程区两岸的地形条件、交通线路进行规划,施工总布置分两岸布置,施工生产、生活临时设施分别布于坝址左右岸一、二级台地上,主要施工工厂和临时设施防洪标准采用全年20年一遇洪水。

14、坝址左岸工区:利用坝址附近相对平缓的坡地进行施工区的布置。坝线上游700m附近靠河岸处布置施工生产生活区、金结拼装场及机械修配和停放场,坝线下游700m范围内布置砂石加工系统、混凝土拌和系统和其余施工辅助企业。离左坝肩5001000m处的山凹作为左岸弃渣场,渣场(兼取土场)设一处。坝址右岸工区:就近利用坝址附近相对平缓的坡地进行施工区的布置。施工生产生活区、金结拼装场分散布置在坝线下游100750m靠近河岸范围内;坝线上游5001100m靠河岸处布置较集中布置有砂石加工系统、混凝土拌和系统和其余施工辅助企业。右岸直线距离厂房5001400m范围的山凹处作为右岸弃渣场,渣场(兼取土场)设一处。施

15、工期时间:本工程从施工准备到工程竣工共需5年(60个月)。施工总进度安排分工程筹建期、施工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及工程完建期四个阶段进行。 建设管理:“重庆嘉陵江利泽航电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建设单位,建设期实行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承包制及合同管理制,以规范投资,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工期和生产安全。1.5 工程运行管理 本工程作为国家基础交通设施,其效益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实行企业化管理,产权归国家所有。“重庆嘉陵江利泽航电开发有限公司”作为运行期的管理单位,全面负责利泽航运枢纽工程的运行管理,进行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防洪运行调度服从政府防洪部门的统一指挥。2. 环境概况

16、2.1 自然环境概况地形地貌、地质:嘉陵江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四面环山,地形复杂,广元以上为上游,属大巴山区,山高坡陡,谷深流急,多险滩,植被较好;广元至合川段为中游,低山丘陵区,河道较长,比降较缓,河谷较宽,河道蜿蜒曲折,水流较平缓,两岸有较多台地,植被较差,农耕发达;合川以下为下游,河谷束窄,水深流缓,航运较发达。利泽工程在嘉陵江中游尾部,属于浅山丘陵区,河道蜿蜒曲折,河谷宽阔沿江漫滩、阶地广布,多为不对称的“U”型谷。利泽工程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和中统上沙溪庙组(J2s2)及第四系地层,区内构造形迹皆为宽缓的弧形状褶皱,未发现大的断裂构造。工程区未见断层发育

17、,构造裂隙不甚发育,属地质构造简单场地。气象条件:嘉陵江流域位于我国季风区西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多年平均降水量600700mm,南部多年平均降水量1000mm左右。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6%左右,是暴雨多发季节。利泽工程区域多年平均气温18,多年平均降水量1124mm。河流水文、泥沙:径流:嘉陵江利武胜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为814m3/s,多年平均径流量256.6亿m3。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7月水量最丰,9月次丰,11月后水量减少。丰水期(510月)占年径流量的80.8%,枯水期(11月翌年4月)占19.2%。丰水年来水量是枯水年的4.66倍。洪水特性:嘉陵

18、江流域洪水多发生在5月10月。“81.7”洪水,武胜站流量达28900m3/s;“98.8”洪水武胜站为19200m3/s。上游已建大型水库对下游洪水过程影响较大,利泽坝址洪峰流量相对天然流量将减小,利于工程安全。泥沙:嘉陵江上游暴雨强度大,水土流失较严重,是主要产沙区。武胜水文站悬移质输沙量的80%,推移质的95%以上来自上游,根据历史资料统计,多年平均输沙量为5312万t,含沙量为2.1kg/m3。上游大型水库建成后拦截泥沙5/6,致使下游泥沙明显减少。工程河段自然状况: 嘉陵江利泽工程河段为不对称“U”型河谷,上口宽度12km,河槽宽度400600m,正常水位水面宽度200300m。河床

19、由沙卵石构成,粒径一般在110cm。河流水体清澈,水质较好,正常流速在1.0m/s左右。浅滩较多,枯水期水深较浅,不利于行船。两岸丘陵起伏,河床与两岸山头的高差50120m。河谷内分布有较多的低滩,宽度一般为200600m,长度一般在1000m以上,滩面比正常水位高25m,洪水时被淹没。低滩属于河道管理范围,平时被村民用作耕地。土壤、水土流失、矿产资源、文物等: 在两岸阶地表层土壤为紫红色粘土、姜黄色砂质粉质粘土、粉土和砂土夹沙等,下部为卵砾石层;河床、漫滩为卵砾石夹砂,厚517m。项目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土壤侵蚀容许值500t/(km2a),属重庆市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及四川省水土流失重

20、点治理区。经地质矿产部门调查核实,利泽工程占地影响范围内没有矿产资源。工程征地范围内重庆共发现文物点69处,包括地下文物点33处(多为遗址和墓地)、地面文物点36处(多为宅院、水井和桥梁等);四川省武胜县涉及文物18处,其中有登记文物点13处,多为古遗址、古墓等。嘉陵江洪水侵害情况: 由于嘉陵江洪水多发,沿岸村镇几乎均受到嘉陵江洪水的侵害,尤以1981年嘉陵江特大洪水最甚。合川钱塘镇金子社区是受嘉陵江洪水威胁最严重的居民点。2.2 社会环境概况工程占地影响区主要村镇环境:利泽工程征地共涉及36处村庄,分布于嘉陵江两岸,远离交通干道和城市、工业区,属于传统的农业区域。合川区所属村委会平均面积为5

21、.34km2,人口30005000人;武胜县所属村委会平均面积2.09 km2,人口5001500人。村民人均耕地1.12.1亩。区域内农村居民散居,房屋零散分布,土地开发利用十分完备,主要种植油菜、水稻、玉米、枇杷等。耕地块小而零散,高低错落,少有灌溉设施。区域内没有工业和重要设施,没有大气、噪声污染源,环境状况良好,村民饮用水多取自于自备机井。利泽库区岸边武胜县范围有清平镇、中心镇两个镇区,人口各60007000人,街道整齐,设施齐全。涉及合川区钱塘镇金子社区,人口500多人,店铺较多。工程占地影响区土地利用状况: 利泽工程征地合川区范围内,耕地面积占64.9%,为第一;其次是河道、池塘、

22、滩涂等,约占14.6%;第三是建设用地(房屋、道路、铁路、设施等),约占8.4%;第四为林地(6.2%);第五为园地(占4.3%);最后是未利用地,占1.2%。该地区土地类型主要是耕地,其次是河道、池塘、滩涂等。工程涉及的武胜县范围内,第一是耕地(50.4%);其次是河道、池塘、滩涂等,占16.9%;第三为林地(10.6%);第四是未利用地(占9.9%);第五是建设用地(9.3%);最后是园地、草地,占2.9%。该地区主要土地类型是耕地,其次是河道、池塘、滩涂等。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嘉陵江流域近年来建设了多处航电工程(或水库),主要有白龙江碧口电站、宝珠寺电站,西河升钟水库,嘉陵江干流上的

23、桐子壕、草街和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等。嘉陵江利泽工程库区范围内,水资源开发利用很少,沿岸村镇除了武胜县中心镇、合川古楼镇从河道取水(作为饮用水)以外,其它村镇都不取用河水,多用机井抽取饮用水。水运交通状况:嘉陵江是西南地区主要水运交通干线,沿线城市及港口较多,水运发达。目前货运以矿建材料、煤炭和化肥为主,油品、非金属矿石、化肥等为辅,客运主要是居民短途出行。沿线规模较大的港口主要有四川省的广元港、南充港、广安港以及重庆市的合川港区等,许多货物需经过利泽工程河段。2.3 环境质量现状地表水环境质量:嘉陵江干流武胜县至利泽航电枢纽坝址河段为嘉陵江武胜保留区和川渝缓冲区一级功能区,水质保护目标为类;同

24、时,按照国家对省界断面水质考核的要求,四川省和重庆市嘉陵江干流省界断面的水质考核目标要求为类。根据近3年的监测资料,该段嘉陵江水质基本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川渝界基本满足类标准,水质较好。环境空气质量:利泽工程在丘陵山区,没有大的污染源,环境空气质量较好。根据监测结果,环境空气质量基本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利泽工程区没有大的噪声源,声环境质量较好,根据监测,工程区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陆地生态现状:评价区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水体生态系统、城镇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灌草丛生

25、态系统及森林生态系统五大类,不涉及自然保护区等敏感生态区域。植物:工程区域的自然植被可以划分成5个植被型、9个群系组和20个群系。农物及果园为主,林木主要有落叶阔叶林(杨树林、椿树林)、常绿针叶林(松林、柏树林)、竹林(河谷平地竹林)等,多为人工栽植的零星树木,天然林木很少。两栖动物:评价区分布有两栖类9种,隶属于2目5科8属,以中华蟾蜍、黑斑侧褶蛙、泽陆蛙最为常见,区系组成以东洋界为主。有国家级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大鲵),有重庆市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沼水蛙、黑斑侧褶蛙、泽陆蛙)。两栖动物主要分布在嘉陵江及其支流的沿岸浅滩、灌草丛以及附近水田、池塘。大鲵分布在嘉陵江及其支沟、溪流,较为罕见,

26、但偶尔有发现记录。工程施工区未发现保护性动物。爬行动物:评价区分布有爬行动物16种,隶属于2目7科13属。有四川省级或重庆市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乌龟、鳖),分布于嘉陵江及其河岸,为历史记录,现已多年未见。鸟类:评价区分布有鸟类125种,隶属于15目41科88属,留居鸟类居多。冬候鸟较多,主要为在在嘉陵江流域越冬的游禽、涉禽,包括雁形目、鸻形目、目、鹳形目种类,也包括部分雀形目鸣禽。评价区域内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有5种,分别为鸳鸯、黑鸢、普通鵟、红隼、斑头鸺鹠;有重庆市级或四川省级重点保护鸟类8种,分别为小、凤头、黑颈、普通鸬鹚、栗苇鳽、灰胸竹鸡、董鸡、大鹰鹃。广泛分布于滩地、林地、农田,

27、草丛等。兽类:评价区内有兽类23种,隶属5目8科18属,其中以啮齿目种类最多。有国家级重点保护兽类有1种:水獭;有重庆市级或四川省级重点保护兽类4种:黄鼬、香鼬、花面狸、豹猫。水獭分布于嘉陵江沿岸及其支流,数量极少,已多年无人发现。水生生态环境现状: 利泽工程主要影响区内主要有3个水生生态敏感区:嘉陵江合川段南方大口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合川区大口鲶自然保护区),嘉陵江武胜段岩原鲤中华倒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嘉陵江合川段南方大口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位于合川区境内的嘉陵江干流(在草街枢纽库区),河道全长63.3km,分为核心区和试验区。保护区上游边界在利泽航运枢纽下游

28、3.5km处。于2009年11月由农业部批准成立,主要保护对象是大口鲶,其他保护物种还有中华倒刺鲃、厚颌鲂、大鳍鳠、白甲鱼、黄颡鱼、华鲮等鱼类。根据历史资料,保护区有鱼类128种,分隶于7目18科80属,鲤形目鱼类是主要类群,其次是鲇形目。上述鱼类中,草街枢纽蓄水以来调查采集到75种,约占58.59%。4种国家级保护鱼类(中华鲟、达氏鲟、白鲟、胭脂鱼)均未出现,重庆市级保护鱼类从8种减少到4种(岩原鲤、长薄鳅、四川华吸鳅、中华金沙鳅),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从37种减少到14种。种类减少最多的是适应流水或激流生活、底栖生活的鱼类。中华鲟、达氏鲟、白鲟、胭脂鱼等珍稀鱼类,在桐子豪和草街枢纽投入运行后,

29、已不能在嘉陵江找到繁殖场所;中华倒刺鲃、铜鱼、赤眼鳟、寡鳞飘鱼、蒙古鲌、似鳊、铜鱼、吻鮈、长鳍吻鮈、长薄鳅、蛇鮈、中华沙鳅、中华金沙鳅、宜昌鳅鮀、异鳔鳅鮀等,在利泽坝址河段的流水环境中产卵,卵苗发育时顺水漂流。激流中产粘性卵的种类:岩原鲤、大口鲇、黄颡鱼属、长吻鮠、鲴类、棒花鱼、大鳍鳠、鮡科等,繁殖季节需上溯到利泽以上的流水江段产粘性卵并完成孵化,在草街库区索饵和越冬,部分幼鱼将下移到库区水域生长,利泽江段是其必经的洄游通道。产卵场:草街枢纽建成前,该江段有20多处鱼类产卵场,可满足大口鲇、黄颡鱼、鮠类、蛇鮈等鱼类的繁殖需求。草街枢纽蓄水后,一些产卵场的功能已基本消失,仅有少数几处静水中繁殖的

30、鲤、鲫及其他一些小型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一是利泽上游的河道,适于流水中生活的底层鱼类的索饵,其中较为集中的索饵场为龙塘溪、金子沱、利泽浩,分别与三处产卵场重合,适合大口鲶等多种鱼类索饵;二是本保护区水域,水深较大,流速相对较慢,适应静水或缓流生活的中上层鱼类和底层鱼类索饵。越冬场:草街枢纽库区水域均适于鱼类越冬。(2)合川区大口鲶自然保护区 该保护区的范围、功能区划分、保护对象等与前述“嘉陵江合川段南方大口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一致。(3)嘉陵江武胜段岩原鲤中华倒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位于四川省武胜县境内的嘉陵江干流,保护区下边界在利泽枢纽上游12km,库内长度18km。2008

31、年12月由农业部批准成立,主要保护对象为岩原鲤、中华倒刺鲃、胭脂鱼,保护区的其他特种包括白甲鱼、南方鲇、黄颡鱼、鳜鱼、长春鳊、翘嘴红鲌、乌鳢、细鳞斜颌鲴、华鲮、长薄鳅、大鳍鳠、鲤鱼、鲫鱼等重要经济鱼类。根据历史资料,有129种鱼类,分别隶属于鲤形目、鲇形目、鲈形目、鲟形目、鳉形目、合鳃鱼目和鲑形目等7目17科79属。根据现状调查,瓦氏黄颡鱼、大鳍鳠和光泽黄颡鱼为优势种类。曾有国家级保护鱼类中华鲟、达氏鲟和胭脂鱼3种,通过调查走访,中华鲟和达氏鲟已多年未见,胭脂鱼也非常少见,采样未见;有四川省重点保护鱼类鳡、重口裂腹鱼、岩原鲤、青石爬鮡、黄石爬鮡5种,其中鳡种群数量已非常少,近年来在渔获物中几乎

32、见不到,岩原鲤还有一定的种群数量,与近年来保护区内采取人工放流措施有关。 有长江上游流域特有鱼类32种,分别为达氏鲟、宽体沙鳅、双斑副沙鳅、长薄鳅、方氏鯝、峨眉鱊、小眼薄鳅、红唇薄鳅、高体近红鲌、短鳍近红鲌、黑尾近红鲌、半餐、张氏餐、厚颌鲂、圆口铜鱼、圆筒吻鮈、长鳍吻鮈、裸腹片唇鮈、棒花鱼、短身鳅鮀、裸体异鳔鳅鮀、宽口光唇鱼、四川白甲鱼、华鲮、岩原鲤、短身金沙鳅、中华金沙鳅、四川华吸鳅、峨眉后平鳅。产卵场:保护区河段鱼类产卵主要有秀观音、中心东门、老场、沙河、鸡母石、南溪口、观音滩、香龙滩等8处。索饵场:主要有秀观音、中心东门、南溪口等3处。越冬场:主要有中心东门、南溪口、铜鼓沱等3处。3.

33、规划符合性及方案环境合理性分析3.1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结论嘉陵江梯级渠化利泽航运枢纽工程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利泽工程是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嘉陵江流域综合规划及历次嘉陵江航电开发规划中确定的项目,其建设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符合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合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重庆市航道发展规划、重庆市合川区内河航运发展规划等规划,符合合川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二个五”重点专项规划。本工程符合重庆市主体功能区规划、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和四川省主体功能区划、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的定位要

34、求。3.2 工程方案环境合理性(1)工程方案环境合理性分析结论1)工程坝址选择合理性分析结论利泽工程是嘉陵江流域航电规划中确定的工程,其位置和规模基本上已确定。设计单位对上、下坝址(二者相距1.5km)两个方案进行了优化比选,综合考虑了地形地貌、枢纽布置、施工条件、水库淹没、环境影响、工程量、电能利用、投资估算等因素,推荐了相对较优的下坝址方案。从生态影响的角度看,推荐坝址不涉及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动植物、文物古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生态敏感区;从水生生态的角度看,推荐坝址不涉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坝址处不是鱼类重要的产卵场,施工对鱼类等水生生物影响较小。因此,以下坝址作为推荐方案是环境合

35、理的。2) 电站机组及装机容量合理性设计单位对于70、74、78MW三个装机容量方案进行了优化计算。考虑了水头、水轮机机型、国内制造水平、各工况的发电量、装机利用小时、单位指标、费用现值等,确定了现方案,选定的贯流式灯泡机组对鱼类损害相对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电站机组是合理的。3) 枢纽布置环境合理性分析根据综合利用要求,枢纽建筑物主要由船闸、泄洪冲砂闸、电站、鱼道等组成。设计单位根据拟建坝址处的地形、地质、弯道、水深、流态、流速等自然条件及设计规范的要求,综合考虑了船舶的安全性及方便性、电站与船闸的位置、发电效率、尾水排放、泄洪排沙、过鱼要求、施工方便、投资节省等因素,对右船闸左厂

36、房方案和左船闸右厂房方案两个枢纽布置方案进行了综合比较,选定了现方案。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枢纽布置方案是合理的。4) 水库水位(库容)方案环境合理性结论利泽工程正常蓄水位的确定涉及因素较多,经过长期论证和交通部、四川、重庆两省市协商,确定了正常蓄水位为210.725m。利泽工程上游是已建的桐子壕枢纽,下游是已建成的草街枢纽,因此,其正常蓄水位的选择考虑了河道航运要求、控制水库淹没损失、充分利用水力资源并与上、下游有机衔接问题。这个水位是符合各方要求的选择。5) 过鱼设施环境合理性结论本工程鱼道设计尽可能参考了国内外已有成功经验,布置在河床右岸,靠近电厂,利用尾水有利于集鱼。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布

37、置是环境合理的。目前业主委托其他相关单位正在在进行鱼道相关参数的研究和设计工作,但还没有可用成果,预计下一步初设阶段可进一步取得一些成果。(2) 施工规划环境合理性分析结论1) 施工布置环境合理性结论 设计单位考虑了枢纽施工区现状条件,拟在两岸分别布置施工区,施工占用部分耕地,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可以复耕,没有珍稀保护动植物等敏感目标,影响居民的户数较少,无其它环境制约因素。局部影响可通过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减缓,施工总体布置是环境合理的。2)工程渣场布置环境合理性结论设计单位对渣场选址进行过多方面比选和论证,综合考虑了地形条件、耕地资源、防洪要求、水土保持、运距、投资等因素,在左岸、右岸附近各选一

38、处渣场(左岸渣场占地面积362.1亩,右岸渣场323.6亩)。渣场均位于山坳内,主要是农田及少量人工树木,施工结束后通过生态治理可以复耕,没有其它敏感生态目标(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动植物、文物古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选址基本上是合理的。因为渣场在山沟,应重视渣场对沟内暴雨洪水影响,做好拦渣、排水、导流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施工开始时,应将农田表层(30cm厚)的表土单独收集堆放在适宜的位置,采取覆盖、排水、挡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按照水保方案要求将渣体平整、削坡、排水、挡护措施,将堆存的表土均匀覆盖于表面,坡面进行绿化,之后交与当地村民继续作为农田使用

39、。3)工程料场选址环境合理性分析结论土料场:本工程土料尽量利用枢纽施工开挖料,不足部分拟从左、右岸渣场取料。左岸需要开采土料9.9万m3(自然方),右岸需要开采土料8.4万m3。渣场、土料场合二为一,可减少工程占用耕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是合理的布置。砂砾料:本工程混凝土需粗骨料125.7万m3,砂砾料源主要从坝址右岸上游1.02.0km的唐家坝料场和左岸下游约2.0km处的米家坝料场开采,部分利用坝址开挖料。这两处料场都为低滩,平时多为季节性农田。从生态影响的角度看,两处砂砾料场不涉及生态敏感目标,经水生生态专业部门调查,这两处料场不是鱼类重要的产卵场地,也不涉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采沙石

40、料对水生生态影响不大。因此,砂砾料场的选择是环境合理的。 石料场:左岸需用石料42.31万m3,拟从附近石料场开采;右岸需用石料10.41万m3,外购。拟选块石料场主要是耕地,没有其它敏感保护目标,没有环境制约因素,选址是环境合理的。4) 施工道路布置环境合理性结论 施工期交通分别由左、右岸公路干线沟通工区。主要是利用农村现有的土路进行平整、拓宽、铺修后利用。利用现有农村道路,减少了占地影响,整修后对当地农村交通有利,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布置是合理的。5)施工导流规划环境合理性分析 设计单位对施工期导流方式进行了大量论证,拟采用分三期导流方式,考虑了嘉陵江洪水及河床地形条件,既保证了工程按计划

41、顺利施工,又保证了施工期间船舶通行,得到了航运管理部门的批准,是较为合理的导流方式。(3)移民安置规划环境合理性分析结论利泽工程征用土地总面积12266.7亩,其中水库淹没区9313.2亩,枢纽工程建设区2466.05亩。主要影响2个省(市)的2个县(区)的8个乡(镇)36个村委会110个村民组。搬迁人口1142人(其中重庆部分1029人,四川部分114人),拆迁房屋面积54052.42m2。业主、设计单位和地方政府依照国家及当地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工程影响区的实际情况,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安置居民的意愿,制定了农村移民安置规划。四川武胜县涉及安置人数较少而且分散,根据居民意愿采取货

42、币安置方式;重庆合川则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分别采取本村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两种方式,西游村集中安置142人,米口村集中安置208人,金子集中安置528人,其它村分散安置。 利泽工程影响区农村居民多处于散居状态,集中安置点有利于土地统一规划,利于生态保护,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利于村民生活水平提高。方案考虑了多种环境因素,考虑了居民的意愿,从环保角度看是合理的。工程征地对各村影响不大,各村耕园地损失率10%以下,土地环境容量充足。从村民小组来看,占地对重庆合川区米口村1组、湖塘村9组、金钟村1组和4组影响较大,这4个村民组耕地减少相对较多(在20-35%范围)。因此建议地方政府对以上4个村民小组重点关注,

43、需做好土地调整工作,保证受影响村民的耕地面积。此外,四川武胜县清平镇大水井村主要在嘉陵江河滩地种植,属于国有土地,利泽水库淹没这些滩地对该村农业影响较大,需要地方政府给予关注和扶持。4.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4.1 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结论工程期主要产污环节是: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砂石料加工废水、混凝土搅拌废水、浇筑、养护冲洗废水等生产废水;机械车辆的维修、冲洗等产生的油性废水;工程水土流失,基坑排水;修筑和拆除围堰扰动水体等。以上这些如果不进行处理会影响河流水质,采取相应收集处理、重复利用、洒水降尘、禁止向河道排放等环保措施后,可以减缓或避小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影响是临时性的,仅限于施工

44、期,施工结束后影响即消失。4.2 施工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结论施工扬尘、车辆扬尘、混凝土拌合、机械车辆废气等环节会产生一些大气污染物,影响道路及工区局部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而影响附近居民生活环境。采取清扫、洒水、遮盖、除尘等措施后,会大大较少污染物产生,减小不利影响。影响只限于施工期。4.3 施工对声环境的影响结论施工区机械、车辆主要集中在大坝枢纽区及施工道路沿线,噪声敏感点主要有附近居民。施工运输车辆应减速慢行、夜间避免施工,减少施工噪声影响。影响仅在施工期。4.4 施工固体废弃物影响结论工程弃渣总量373.66万m3(其中左岸198.36万m3,右岸175.3万m3),分别弃于左岸、右

45、岸两个渣场,占用土地以农田为主,主要影响农业生产。工程结束后应平整、覆土,按照水保方案采取相应水保措施,进行复耕,之后将土地交与原村委会继续作为耕地。施工期间产生垃圾每天垃圾量约2400kg/d,集中后由地方环卫部门处理,对工区环境影响不大。4.5 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结论(1) 施工对陆地生态影响评价结论本工程陆地影响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区、古树名木等敏感生态目标。1)对植被的影响工程总征地面积12567.26亩(其中重庆永久6398.66亩,临时1443.17亩;四川永久6168.60亩,临时9.44亩)。征地中主要是河道及滩地(国有,8563.81亩

46、,占68%);其次是耕地(集体,重庆,3154.0亩,占25%);林地256亩(重庆),均为村民栽植的小片树木,零星分布于村头、路旁、田间地头、山坡、河岸等处,多为竹林、柏树、琵琶等种类,基本没有自然林木。工程对植被没有大的影响,工程结束后,通过植树绿化可以得到补偿。2)对两栖类动物的影响评价区内的两栖类有9种。有国家级二级保护动物大鲵,主要分布于嘉陵江及其支沟、溪流,较为罕见,偶尔有发现记录;有重庆市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沼水蛙、黑斑侧褶蛙、泽陆蛙),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浅滩、灌草丛以及附近水田、池塘,区域内分布较广。工程施工区未发现保护性动物,施工开挖会破坏河岸原有生境,两栖动物会被迫迁移,工

47、程不会对区域内保护类两栖类动物造成大的影响。如果施工中发现有该物种,施工单位不能擅自捕捉,应及时进行保护。 3)对爬行动物的影响评价区分布有爬行动物16种,有四川省级或重庆市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乌龟、鳖),分布于嘉陵江及其河岸,为历史记录,现已多年未见。施工中如果发现,应及时进行保护。4)对鸟类的影响结论 工程区分布有鸟类125种,冬候鸟较多,主要为在在嘉陵江流域越冬的游禽、涉禽。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5:鸳鸯、黑鸢、普通鵟、红隼、斑头鸺鹠;重庆市级或四川省级重点保护鸟类8种,分别为小、凤头、黑颈、普通鸬鹚、栗苇鳽、灰胸竹鸡、董鸡、大鹰鹃。广泛分布于滩地、林地、农田,草丛等。施工活动将在局部范围内影响鸟类的活动,迫使鸟类离开施工区。鸟类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而且活动范围大,迁移能力强,会自动躲避施工影响区。施工影响范围较小,对鸟类影响不大,但施工需要加强宣传和管理,禁止人员惊扰、捕捉鸟类。4)对兽类的影响评价区内有兽类23种,主要是啮齿类小动物。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水獭,有4种重庆市级或四川省级重点保护兽类(黄鼬、香鼬、花面狸、豹猫)。水獭分布于嘉陵江沿岸及其支流,数量极少,属于资料记录,已多年无人发现。黄鼬、香鼬、花面狸、豹猫等小动物分布广、移动快、繁殖力强,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以躲避施工区,工程施工对这些小动物种群影响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