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内容规范标准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22842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内容规范标准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0年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内容规范标准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内容规范标准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内容规范标准答案与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0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1(1分)(2010河南)“低碳生活”已成为热门话题下列环境问题与CO2的排放有关的是()A酸雨B白色污染C臭氧层破坏D温室效应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的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问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解答:解:酸雨主要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含量过高有关白色污染是由废弃塑料带来的臭氧层破坏是由于氟利昂等物质的排放造成的而温室效应是由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故答案选D点评:二氧化碳、臭氧、甲烷等气体都是

2、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由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值得注意的是: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对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2(1分)(2010河南)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标志是()ABC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以及各标志的含义判断解答:解:A、图为爆炸品标志,不是腐蚀物品标志,所以错误B、图为氧化剂标志,与腐蚀性无直接关系,所以错误C、图为剧毒品标志,能使人或动物中毒,与腐蚀性无关,所以错误D、图为腐蚀品标志,所以正确故选D点评:图标的含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指导作用,特别是

3、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以及腐蚀品和剧毒品等几种常见的图标,在化学实验室和其他危险场合最常见,明白它的含义,不但能保障我们的人身安全,该知识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之一3(1分)(2010河南)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食盐水检验硬水和软水D用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硬水与软水;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熟石灰的成分分析即可;B、根据洗洁精的用途分析即可;C、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分析即可;D、根据氮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即可解答:解:A、熟石

4、灰成分为氢氧化钙,显碱性,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A对;B、洗洁精可以用来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故B对;C、用食盐水不能检验出硬水和软水,需用肥皂水进行检验,故C错;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可以防止杂菌污染,防止食品的腐败,故D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用途,需同学们掌握4(1分)(2010河南)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A水蒸发B石蜡熔化C干冰升华D水通电分解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首先要明确只有化学变化中分子才可以再分水蒸发、石蜡熔化、干冰升华等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

5、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电解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解答:解:A、水蒸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分子没有改变B、石蜡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没有改变C、干冰升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没有改变D、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分子生成,如果有新分子生成就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5(1分)(2010河南)下列关于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B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3:4:3

6、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76D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判断;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解答;D、根据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的元素组成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维生素C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

7、=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维生素C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6:8:166=9:1:12;故B错误;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所以维生素C相对分子的质量为:126+8+166=176;故C正确;D、根据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可知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对分子的质量的计算,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及氧化物的概念理解与掌握,在解题中灵活应用6(1分)(2010河南)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称取氯化钠C过滤D制取氧气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

8、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氧气的制取装置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在稀析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在使用天平时,满足左物右码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加热固体物质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解答:解:A、在稀析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的注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正确B、称量氯化钠时,应将氯化钠放在左盘中,法码放在右码故错误C、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所以错误D、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所以错误故选A点评:加热固体时,若试管口向上倾斜,则药品中的水分冷却炸裂试管,所以在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品略向下倾斜且在加热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处放一小团棉花,防止

9、高锰酸钾粉未进入试管,堵塞导管7(1分)(2010河南)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Mg、F、SiB盐:纯碱、小苏打、硫酸铝C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共存物D合成材料:塑料、羊毛、合金考点: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及学习方法;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物质的简单分类;元素的简单分类;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了解什么样的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知道盐、混合物、合成材料的内涵解答:解:A、金属元素一般都带有“钅”字旁(汞除外),镁中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所以A不正确;B、盐是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纯碱、小苏打、硫酸铝都属于盐,B

10、是正确的;C、混合物最少由两种物质组成,冰水共存物就是由水这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D、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所以D是错误的故选B点评:金属元素一般都带有“钅”字旁(汞除外),其余为非金属元素;盐是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混合物最少由两种物质组成的物质8(1分)(2010河南)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水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B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C用盐酸区分黄金和黄铜(含锌)D用酚酞溶液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盐酸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进行物质鉴别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要求采用的鉴别方法须有明显的

11、不同现象解答:解:A、氯化钙易溶于水,而碳酸钙不溶于水,根据溶解性用水可以鉴别,故A正确;B、白酒有特殊的香味,而白醋有酸味,气味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C、黄铜中含有的锌可以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而黄金不与盐酸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D、酚酞在氯化钠溶液和盐酸中均为无色,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要求选用的鉴别方法须有明显的不同实验现象9(1分)(2010河南)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小的是()A铁片浸入稀硫酸中B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C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D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

12、盐酸中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质量守恒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据此对选项逐一分析,即可正确选择解答:解:A、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逸出气体的质量铁的质量,故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增加,故A不适合;B、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铁和铜,因为铁的相对原子质量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故置换出的铜的质量参与反应铁的质量,故溶液质量减少故B适合;C、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增加了氯化铁的质量故C不适合;D、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13、,逸出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加入的碳酸氢钠粉末的质量,故溶液质量增加故D不适合故选B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0(1分)(2010河南)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14、;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反应前的四个分子为两种分子,其一为1个C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的CO分子,另一分子为1个N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的NO分子;反应后生成三个分子也为两种分子,一是2个N原子构成的N2分子,另一为1个C原子和2个O原子构成的CO2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所列出的四种说法的正误解答:解:A、反应中单质只有氮气其化学式为N2,故A正确;B、反应前的CO、NO都是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而反应后生成的N2和CO2为空气中含有的无害气体;故B正确;C、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符合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置换反

15、应的特点,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不正确;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28:(442)=7:22;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的解决思路:利用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6)11(2分)(2010河南)请从H、C、0、N、K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料的盐是KN0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天然气、沼气、坑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复合

16、肥料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解答: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所提供的五种元素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1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因此甲烷的化学式为CH4所提供的五种元素能形成的复合肥料只有硝酸钾硝酸钾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硝酸钾中钾元素和硝酸根的化合价分别为+1和1因此硝酸钾的化学式为KN03故选CH4;KN0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书写,难度稍大12(2分)(2010河南)河南烩面配料(面粉、羊肉、食盐、青菜等)中含有的营养素有蛋白质、糖类等(写两种)加碘食盐所含Kl03中I显+5价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有

17、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从营养素的食物来源考虑回答前一空;根据碘酸钾的化学式来计算碘元素的化合价解答:解:面粉中主要含有糖类;羊肉中主要含有蛋白质;食盐属于无机盐;青菜中主要含有维生素;因为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所以加碘食盐所含的Kl03中I的化合价=0(+1)(2)3=+5故答案为:蛋白质、糖类等;+5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因此在近年的中考中,与生产生活实际相关的情景题已渐渐成为新宠13(3分)(2010河南)如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3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2)50时,将40g该物质加

18、入到l00g水中,搅拌后得到的是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该溶液降温到20时可析出晶体10g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压轴实验题;函数图像的应用分析: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和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解答:解:(1)从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3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40克,故答案为:40(2)由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该物质在50时的溶解度大于40克,因此把40克该物质加入到100克水中,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由于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30克,因此降温至20时会有10g晶

19、体析出故答案为:不饱和,10点评: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4(3分)(2010河南)红磷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满足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022P205;用红磷做“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结论探究分析:运用燃烧三个必备条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完成前两题,再根据实验过程得出实验结论若

20、红磷量不足,所测得氧气体积偏小解答:解:物质燃烧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故红磷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满足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化学方程式为:4P+5022P205用红磷做“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氧气不能全被消耗,故所测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点评:本题对燃烧条件、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论进行了考查,综合性强注重前后知识点的联系15(3分)(2010河南)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

21、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H2O2;甲乙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乙丙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元素推断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压轴实验题分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通常为液体的化合物有水、过氧化氢等,过氧化氢则可分解为水和氧气,水电解时可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与氢气反应又可生成水;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为氧气;利用以上基础知识,根据物质的组成特点及变化关系,推断三种物质,并

22、完成对与所推断物质的问题分析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则单质丙为氧气;乙通常为液体且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氧气,又可由与其组成元素相同的甲反应生成,可判断乙为水、甲为过氧化氢;故答案为:H2O2;甲乙,即过氧化氢转化为水,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答案为:2H2O22H2O+O2;乙丙,即水转化为氧气,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答案为:2H2O2H2+O2;根据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甲过氧化氢H2O2、乙水H2O,两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两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所以两物质的性质有差异;故答案为: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点评:根据物质的组成特点及转化关系,对转化关系

23、中的物质进行推断,利用推断结果分析所提出的问题16(3分)(2010河南)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0;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CaCl2和HCl若改用ng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7(填“、“或“=”)o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图中情况可以进行相

24、关方面的计算解答:解: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0当加入熟石灰mg时,盐酸有剩余,溶液中的溶质是盐酸中的氯化氢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钙故填:CaCl2和HCl由Ca(OH)2+2HCl=CaCl2+2H20; NaOH+HClNaCl+H2O 可知,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的质量比是74:73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质量比是80:73加入ng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加入ng氢氧化钠不能把盐酸反应完,即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PH7故填: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根据图中信息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内容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

25、4分)17(2分)(2010河南)小明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混合,发现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他再次取敞口放置的上述两种溶液进行混合,结果出现了白色沉淀,请解释可能的原因考点:碱的化学性质;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液的性质回答,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生成碳酸钠解答:解: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硝酸钡溶液中,结果发现溶液中出现了白色沉淀:原因可能是NaOH溶液变质了,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了Na2CO3,Na2CO3溶液与Ba(NO3)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了BaCO3白色沉淀故答案为:原因可能是NaOH溶液变质了,与空气中的CO2

26、反应生成了Na2CO3,Na2CO3溶液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了BaCO3白色沉淀点评:掌握碱的化学性质和盐的化学性质,能利用其化学性质解释一些实验现象18(3分)(2010河南)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1)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来炼铁(2)乙醇(化学式为C2H5OH)用作燃料(3)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主要成分是NaHC03)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一种气体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元素质量守恒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熟悉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必须依据客观事实、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解答:解:(1)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

27、铁来炼铁时,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03+3C02Fe+3C02(2)乙醇用作燃料是由于乙醇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0H+3022C02+3H20(3)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一种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气体为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03Na2C03+H20+C02故答案为:(1)Fe203+3C02Fe+3C02(2)C2H50H+3022C02+3H20(3)2NaHC03Na2C03+H20+C0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度稍大19(3分)(

28、2010河南)许多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请分析下列实验或事实,分别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示例:硫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进行得更快,更剧烈答: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1)同种食品在夏天比冬天更容易变质(2)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若加入少量Mn02时分解加速(3)在相同质量的锌粉和锌粒中分别加入足量10%的稀盐酸,前者先反应完考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以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1)温度越高反应的速率越快,同种食品在夏天比冬天更容易变质答:升

29、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2)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若加入少量Mn02时分解加速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受催化剂的影响,答: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3)在相同质量的锌粉和锌粒中分别加入足量10%的稀盐酸,前者先反应完说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的速率大,答: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0(4分)(2010河南)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1)铝是活泼金属,为什么通常铝锅却很耐腐蚀?(2)如图是某探究实验装置图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开始时U型管两端的红

30、墨水液面相平)(3)X、Y、Z是三种金属固体,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无变化;将X和Z浸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判断X、Y、Z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具体确定一种X后,写出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实验推断题;实验性简答题;压轴实验题分析:(1)从铝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考虑;(2)铁钉在潮湿的环境中易于氧气发生反应,从而使密封试管内的氧气密度与压强均发生了改变;(3)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最初是由化学家根据

31、金属间的置换反应,还有金属跟水和各种酸、碱的反应总结而成解答:解:(1)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附着在铝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2)铁钉处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消耗了密封试管内的氧气,使其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不变,故U型管右侧液面下降,左侧液面上升;(3)Y能与稀H2SO4反应而X不能,推知Y的活动性大于X的活动性;由“X和Z浸入AgNO3溶液中,X表面有Ag析出而Z无变化”推知:X的活动性大于Ag,而Z的活动性小于Ag,综上所述则有YXAgZ,选用的X,其活动性要排在H与Ag之间即可,如Cu、Hg等;故本题的答案是:(1)铝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保

32、护作用(2)铁钉生锈,U型管液面变为左高右低(3)Y、x、Ag、zCu+2AgN03=Cu(N03)2+2Ag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的是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性质的应用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1(12分)(2010河南)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02)可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Na202能跟C02反应生成02和另一种固体化合物(用X表示);它也能跟H20反应生成02,化学方程式为:2Na202+2H20=4NaOH+02以下是某兴趣小组进行的探究活动(1)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CaC03+2HClCaCl2+H20+C02表明C02未被Na202完全吸

33、收的实验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O2可采用D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O2的哪些性质?若A装置产生的C02中混有水蒸气,要检验干燥的C02能否与Na202反应生成O2,以上实验装置应如何改进?(2)为探究X是哪种物质及其有关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分析和实验有同学猜想X可能是酸、碱或盐中的一种通过对物质组成的分析,大家一致认为X肯定不是酸和碱,理由是Na202和C02都不含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者反应后不可能生成含氢元素的酸或碱同学们通过讨论和实验证明了X是Na2C03以下是他们设计的有关Na2C03性质的探究实验,请根据卷首资料提供的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实验操作现象有关化学

34、方程式实验一:取少量固体样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a2CO3+2HCl2NaCl+H20+CO2CO2+Ca(OH)2CaCO3+H2O实验二:取少量固体样品,加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的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3)7.8g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若反应后得到了40g氢氧化钠溶液,请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猜想与事实验证;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气体的干燥(除水);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二氧化碳能

35、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在检验氧气时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碳酸钠时利用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来进行了检验在实验室中,我们利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在检验二氧化碳时,我们可利用氢氧化钙来检验解答:解:实验室中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在验证未反应完的二氧化碳时,可利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在检验氧气时,利用带火星的木条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要想验证时,要将A、B装置之间和B、C装置之间增加气体干燥装置(2)Na202和C02都不含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者反应后不可能生成含氢元素的酸或碱在验证碳酸钠时,利用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利用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来验证写出过氧化钠与足量

36、的水反应的方程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结果故答案为:(1)CaC03+2HClCaCl2+H20+C0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氧气有助燃性在A、B装置之间和B、C装置之间增加气体干燥装置(答出在A、B装置之间增加气体干燥装置即可)(2)Na202和C02都不含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者反应后不可能生成含氢元素的酸或碱实验操作现象有关化学方程式滴加稀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气泡产生氯化钙或氯化钡等Na2CO3+CaCl2CaCO3+2NaCl或 Na2CO3+BaCl2BaCO3+2NaCl 等(3)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2Na202+2H20=4NaOH+02 156 160 32 7.8g y x=X=1.6g Y=8g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0%(1分)答:略点评: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利用这一性质来检验碳酸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