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基础学习知识教学方案计划教育教程(适合初学者).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19568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3基础学习知识教学方案计划教育教程(适合初学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03基础学习知识教学方案计划教育教程(适合初学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3基础学习知识教学方案计划教育教程(适合初学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3基础学习知识教学方案计划教育教程(适合初学者).doc(3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Word 文字处理第一部分 Word 2003的基本操作1启动Word 2003试采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启动Word 2003。单击“开始”“程序”“办公软件”“Microsoft Word”命令,启动Word 2003。双击桌面上的Word 2003的快捷方式图标 ,启动Word 2003。单击“开始”“运行”命令,在弹出的“运行”对话框中键入“Winword”,单击“确定”按钮(或者按Enter键),启动Word 2003。2新建空白文档除了以上面方法启动Word 2003后可以创建一个空白文档外,还可以在Word 2003窗口中用以下方式新建文档:单击“文件”“新建”命令,打开如图2.1.

2、2所示的“新建”界面,单击“空白文档”图标。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新建空白文档”按钮。利用模板和向导创建文档。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单击下方“本机上的模板”链接,打开“模板”对话框。单击一个文档类别选项卡,从中选择需要的模板样式。4保存文档将已录入文本的文档以文件名“练习1.doc”保存在“D:Word练习”(若此文件夹不存在,请在D盘根目录下建立名为“Word练习”的文件夹)中。操作方法如下: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或者单击“文件”“保存”命令,打开 “另存为”对话框。在“文件名”框中输入文件名 “练习1”。在“保存位置”框中选择文档的保存文件夹:D:Word练习。单击“保

3、存”按钮,关闭“另存为”对话框,完成保存文件操作。提示:文档保存的几种方式(1)保存新建文档:如果新建的文档未经过保存,单击“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或者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系统会弹出“另存为”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设定保存的位置和文件名及文件类型,然后单击对话框右下角的“保存”按钮。(2)保存修改的旧文档: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或单击“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不需要设定路径和文件名,以原路径和原文件名存盘,不再弹出“另存为”对话框。(3)另存文档: Word 2003允许打开后的文件保存到其他位置,而原来位置的文件不受影响。单击“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在出现的

4、“另存为”对话框中重新设定保存的路径、文件名及类型即可。(4)全部保存:在按下Shift键的同时单击“文件”菜单,“文件”菜单下将增加一个“全部保存”命令。单击“全部保存”命令,可以将所有已经打开的Word文档逐一进行保存。(5)自动保存: Word 2003提供了一种定时自动保存文档的功能,可以根据设定的时间间隔定时自动地保存文档。这样可以避免因“死机”、意外停电、意外关机造成文档的损失。单击“工具”菜单中的“选项”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保存”选项卡,选中“自动保存时间间隔”复选框并设定自动保存时间间隔,就可以高枕无忧地编辑你的作品了。5关闭文档将文档“练习1”关闭。操作方法如下:单击

5、“练习1”文档窗口,使其成为当前窗口。单击“练习1”窗口右上方的关闭按钮,或者单击“文件”“关闭”命令。如果在上一次保存“练习1”后一直没有对“练习1”进行任何修改,将不会有任何提示就关闭该文档,否则,会弹出提示框。若保存对文档所做的修改,单击“是”按钮,放弃修改单击“否”按钮,取消关闭操作单击“取消”按钮。 提示:如果已经打开了多个文档窗口,要关闭全部打开的Word文档,可单击“文件”“退出”命令,或者按下Shift键后,单击“文件”“全部关闭”命令(如果不按下Shift键,则不会出现“全部关闭”命令),前者在关闭全部打开的文档同时退出Word,后者则只关闭所有打开的Word文档而不关闭Wo

6、rd。6打开文档打开文档“练习1.doc”,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法: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并将当前文件夹定位到“D:Word练习”,双击文档“练习1”的图标。单击“开始”“文档”命令,在弹出的级联菜单中单击“练习1.doc”。启动Word,单击“文件”菜单,在菜单下方的文档列表中单击“练习1.doc”。提示:方法和仅在该文档关闭后,打开其他Word文档数目不太多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否则在菜单中不会找到该文档。7选定文本在文档“练习1.doc”中进行选定文本的操作(被选定的文本将反向显示):选中文档中一个区间的文字选定小标题“教育方面”这一部分所有文本(从“教育方面”到“安排学习进度”:将鼠标定位

7、到 “教育方面”的左边,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鼠标直到“安排学习进度”为止,然后释放鼠标。若要选定的文本较长,可单击鼠标将光标定位到预选区间的起点(或终点),按住Shift键的同时,在预选区间的终点(或起点)再单击鼠标,则选定整个区间的文本。选中文档中的一行选定一行文本(如选定第1行):将鼠标移动到第1行左侧(文本选定区),当鼠标指针变成一个指向右上边的箭头,然后单击鼠标即可。选中文档中的一段选定一个段落(如选定第2段):将鼠标移动到第2段的左侧,当鼠标指针变成一个指向右上边的箭头,然后双击鼠标即可(或者在该段落中的任何一处三击鼠标)。选中文档中的一个矩形区域在按Alt键的同时按下鼠标左键从预选区

8、间的左上角或右下角向下或向上拖动来选中所需的矩形区域。选中整篇文档将鼠标移动到文档正文的左侧,当鼠标指针变成一个指向右上边的箭头,然后三击鼠标即可(或单击“编辑”“全选”命令,或按组合键Ctrl+A)。提示:鼠标单击文档编辑区任一处则取消文本的选定 。8复制文本将文档的第2段复制到一个空白文档中,并命名为“复件1”。操作方法如下:选中文本的第2段。单击工具栏上的“复制”按钮,或按组合键Ctrl+C。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新建空白文档”按钮,新建一个空白文档。单击工具栏上的“粘贴”按钮,或按组合键Ctrl+V完成复制操作。单击“保存”按钮,将此文档保到“D:Word练习”中,文件命名为“复件1

9、”。关闭文档“复件1”。将“练习1”文档中的第4段复制到文档末尾变成最后一段。操作方法如下:选中第4段文本。单击工具栏上的“复制”按钮,或按组合键Ctrl+C。将插入点定位到文档末尾,按回车键在文档末尾插入一空行。单击工具栏上的“粘贴”按钮,或按组合键Ctrl+V完成复制操作9移动文档将文档“练习1”中第4段移动到第5段后。操作方法如下:选中第4段。单击工具栏上的“剪切”按钮,或按组合键Ctrl+X。将插入点定位到第5段(原来的第6段)前,单击工具栏上的“粘贴”按钮,或按组合键Ctrl+V完成移动操作。提示:利用剪切和粘贴命令相结合可在任意范围内移动文本:选定文本后,单击“剪切”按钮清除文本,

10、将鼠标移到插入点(可以在不同的文档中),单击“粘贴”按钮完成移动。10删除文本将文档“练习1”中的最后一段删除。操作方法如下:选定最后一段。按删除键 Delete ,或按退格键(Backspace),或单击“剪切”按钮。提示:按空格键(Space)可以清除选定的文本,但被删除的文本所在行仍然存在。按 Delete 键可以删除插入点右边的字符,按退格键可删除插入点左边的字符。11操作的撤消和恢复撤消刚才的删除操作,可使用如下两种方法:方法一: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撤消按钮。方法二:单击“编辑”“撤消清除”命令。恢复刚才撤消的删除操作,可使用如下两种方法:方法一: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恢复按钮方法

11、二:单击“编辑”“恢复清除”命令。12查找与替换文本将“练习1”文档中的文本“电脑”全部替换为“计算机”。操作方法如下:单击“编辑”“替换”命令(或使用快捷键Ctrl+F),打开“查找与替换”对话框之“替换”选项卡。在“查找内容”下拉列表框中输入“电脑”,在“替换为”下拉列表框中输入“计算机”,如图2.1.5所示。要逐个查找,可单击“查找下一处”按钮,找到匹配文本后如要替换,可单击“替换”按钮,如不替换,单击“查找下一处”按钮,要全部替换,则单击“全部替换”按钮,系统会给出查找替换的结果。图2.1.5 “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将“练习1”文档中第4段中的文本“计算机”全部替换为“电脑”。操作方法如

12、下:选中文档的第4段。单击“编辑”“替换”命令,打开“查找与替换”对话框之“替换”选项卡。在“查找内容”下拉列表框中输入“计算机”,在“替换为”下拉列表框中输入“电脑”。单击“全部替换”按钮,弹出如图2.1.6所示的对话框,单击“否”按钮完成替换。保存并关闭此文档。图 2.1.6 单击“全部替换”按钮后弹出的对话框第二部分 Word 2003排版技术一、实验目的1、掌握字符格式和段落格式的设置方法2、掌握分栏排版的基本方法3、掌握页面设置方法4、掌握页眉和页脚的设置方法二、实验内容1设置中西文文字的字体、字形、字号2设置段落格式:设置段落的缩进和行距。设置段落的边框和底纹。添加项目符号和段落编

13、号。3页面设计页面设置。页眉和页脚。文档分栏。插入页码。4切换视图方式三、实验步骤1设置中西文文字的字体、字形、字号打开文档D:Word练习练习1.doc,对文档内容按下面要求进行设置:第1段:黑体、四号、加粗、双线型下划线、红色;字符间距中缩放为150%;间距为加宽3磅。第2段和第3段:楷体、小四号;其余文字:中文字体为隶书;西文字体为MingLiU;所有文字小四号、蓝色。操作方法如下:选定“练习1”文档中的第1段文本。单击“格式”“字体”命令,在打开的“字体”对话框中,单击“字体”选项卡,从字体、字形、字号、下划线区域中,分别选择字体为“黑体”,字号为“四号”、字形为“加粗”、颜色为“红色

14、”,下划线为“双线型”,如图2.1.7所示。单击“字符间距”选项卡,在“缩放”下拉列表框中选择“150%”,在“间距” 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加宽”,在其右边的“磅值”框中利用微调器选择磅值为“3磅”或直接“3磅”,如图2.1.8所示。用同样的方法设置其余文字的格式。最后保存对此文档所做的修改。 图2.1.7 “字体”选项卡 图2.1.8 “字符间距”选项卡提示:还可以利用“格式”工具栏设置文字的格式,如文字的字体、字号、字形、字符缩放及颜色等。2段落的格式化 设置段落的缩进和行距操作要求:将文档第1段居中;段前、段后间距均为0.5行,第2、3段左右各缩进2个字符,其余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距为

15、固定值18磅。操作方法如下:将插入点定位到第1段任意位置,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水平居中”按钮。单击“格式”“段落”命令,打开“段落”对话框,单击对话框中的“缩进和间距”选项卡,在“间距”栏中设置“段前”和“段后”为0.5行,如图2.1.9所示。单击“确定”按钮,第1段段落格式设置完成。选中第2、3段,单击“格式”“段落”命令,打开“段落”对话框,在“缩进”区域中分别为左、右缩进输入“2字符”或利用微调器按钮选择数值为“2字符”。单击“确定”按钮,第2、3段格式设置完成。选中除第1、2、3段外的其余文字,单击“格式”“段落”命令,打开“段落”对话框,单击“特殊格式”下拉列表框,选择“首行缩进”,

16、右边的“度量值”微调框中显示默认的缩进值“2字符”(如果设置的缩进值和默认值不同,可利用微调按钮设置,或者直接在微调框中输入);单击“行距”下拉列表框,选择“固定值”,并在右边的“设置值”中设置行距为“18磅”。单击“确定”按钮,所选中的段落格式设置完成。单击“保存”按钮,保存设置。图2.1.9 “段落”格式设置对话框提示:将插入点定位到某一段中,则所设置的格式仅应用于当前段落;如需要对多个连续段落设置格式,应先选中多个段落;如需对不连续的段落设置格式,可先设置一个段落的格式,然后双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格式刷”按钮,在要设置格式的段落文本上拖动即可。选中需要编辑的文档,单击鼠标右键,再出现的

17、快捷菜单中也可以选择“段落”进行设置。设置段落的边框和底纹。为第1段文本填充“灰色-15%”底纹,第2、3段文本加上1.5磅粗红色实线边框。操作方法如下:选定“练习1”文档第1段文本。单击“格式”“边框和底纹”命令,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单击“底纹”选项卡,在“填充”区域的颜色列表中选择填充颜色,在这里选择“灰色-15%”,如图2.1.10所示,单击“确定”按钮。选定第2、3段,单击“格式”“边框和底纹”命令,在打开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中单击“边框”选项卡,在左边的“设置”栏中选择一种方式,如“方框”,在右边的“线型”列表中选择一种线型,如“单实线”,在“颜色”下拉列表中选择“红色”,在

18、“宽度”下拉列表中选择“1.5磅”,如图2.1.11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关,设置完成。 图2.1.10 “边框与底纹”之“底纹”选项卡 图2.1.11 “边框与底纹”之“边框”选项卡 添加项目符号和段落编号。操作要求:为文档第4至7段加上项目符号“”。选定“练习1”文档中的第47段。单击“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命令,打开“项目符号和编号”对话框。单击“项目符号”选项卡,双击对话框的第一行第四列,如图2.1.12所示。单击“保存”按钮,保存设置。图2.2.12 “项目符号与编号”对话框提示:可以使用工具栏上的“项目符号”或“编号”按钮来快速的添加项目符号或段落编号,但只能使用最近一次使用过的

19、“项目符号”或“编号”。3页面设计页面设置操作要求:对文档“练习1”,设置页面格式:“纸型”为16开;“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3厘米,“页眉”、“页脚”距边界均分别为1.5厘米和1.75厘米。操作方法如下:单击“文件”“页面设置”命令,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单击“纸型”选项卡,单击“纸型”下拉列表,在纸型列表中选择“16开(18.426厘米)”,如图2.1.13。在“页面设置”对话框中单击“页边距”选项卡,设置“上”、 “下”、“左”、“右”为3厘米。在“版式”选项卡中设置“页眉”为1.5厘米,“页脚”为1.75厘米,单击“确定”按钮,如图2.1.13所示。 图2.1.13 “页面设置”

20、对话框中“纸型”和“页边距”选项卡设置页眉和页脚操作要求:在“练习1”文档中,设置页眉为“家用电脑”,黑体、小五、右对齐,在页脚处插入当前日期,居中。操作方法如下:单击“视图”“页眉和页脚”命令,打开“页眉和页脚”工具栏。插入点定位于页眉处。输入文字“家用电脑”,选中输入的文本,设置其字符格式为黑体、小五,对齐方式为右对齐,如图2.1.14所示。单击“页眉和页脚切换”按钮,切换到页脚处,单击插入页码按钮,当前日期插入到页脚处,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居中”按钮。单击“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上的“关闭”按钮,关闭“页眉和页脚”工具栏。单击“保存”按钮,保存设置。图2.1.14 编辑页眉/页脚提示:创

21、建页眉和页脚后,只要双击页眉和页脚区域,就可以打开“页眉和页脚”工具栏重新编辑页眉和页脚。要删除页眉和页脚,只需要清除其内容即可。在“页面设置”的“版式”选项卡中选中“奇偶页不同”和“首页不同”复选框,还可以对文档首页及奇、偶页分别设置不同的页眉和页脚。文档分栏操作要求:对文档“练习1”进行分栏:将文档的第4段分为等宽的两栏,栏间距为0字符,栏间加分隔线。操作方法如下:选中文档的第4段。单击“格式”“分栏”命令,打开 “分栏”对话框。选中“预设”栏中的“两栏”样式,选中“分隔线”复选框,在“宽度和间距”栏中设置“间距”为0字符,如图2.1.15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分栏设置。单击“保存”

22、按钮,保存设置。图2.1.15 “分栏”对话框插入页码为文档插入页码,“位置”为“纵向内侧”,“对齐方式”为“右侧”,起始页码为“10”。操作方法如下:单击“插入”“页码”命令,打开“页码”对话框。在“位置”下拉列表中选择“纵向内侧”,“对齐方式”下拉列表中选择“右侧”,如图2.1.16所示。单击“格式”按钮,打开“页码格式”对话框,在“页码编排”区域选中“起始页码”单选按钮,并在右边微调框输入“10”,如图2.1.17所示。 图2.1.16 “页码”对话框 图2.1.17 “页码格式”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两次,完成页码的插入。单击“保存”按钮,保存设置。提示:在设置页眉和页脚时单击“页眉和

23、页脚”工具栏上的“插入页码”按钮也可以在文档中插入页码。4用不同的视图方式查看文档单击“视图”“普通”命令。注意观察:在普通视图模式下,可以输入文字,并进行编辑和排版,分页标记为一条细线。页眉、页脚、脚注均不可见。图形编辑受到限制。单击“视图”“Web版式”命令。注意观察:在Web版式视图模式下,可以显示文档在浏览器下的显示效果。单击“视图”“页面”命令。注意观察:在页面视图模式下,显示“所见即所得”的打印效果,可以对文字进行输入、编辑和排版等操作,也可处理图形、页眉、页脚等信息。单击“视图”“大纲”命令。注意观察:在大纲视图模式下可看到文档的层次结构。至此对文档“练习1”的排版完成,排版后的

24、文档如图2.1.18所示。最后关闭文档“练习1”,退出Word.2003。图2.2.18 排版后的文档第三部分 表格制作与修饰一、实验目的:1、掌握创建表格的基本方法2、掌握设置表格格式的方法3、掌握表格与文字之间的转换过程二、实验内容1、插入表格。2、设置表格的行高和列宽。3、合并及拆分单元格。4、在表格中输入文字并设置格式。5、设置表格的边框和底纹。6、表格与文本的互相转换方法。三、实验步骤1插入表格操作要求:新建一空白文档,插入一个5行6列的表格,并将文档以“表格.doc”保存到“D:Word练习”中。操作方法如下:启动Word 2003,新建一个空白文档。单击“表格”“插入表格”命令,

25、打开 “插入表格”对话框。在“列数”和“行数”框中选择列数为“6”、行数为“5”,如图2.1.19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在插入点插入一个5行6列的表格。 图2.1.19 “插入表格”对话框 图2.1.20 利用“插入表格”按钮绘制表格或者单击常用工具栏中“插入表格”按钮,用鼠标左键直接拖动选中区域,待到达需要的行列数(蓝色区域为5行6列)时,释放鼠标(如图2.1.20所示),即插入一个5行6列的表格,如图2.1.21所示。图3.1.21 创建的表格示例单击“文件”“保存”命令,打开“另存为”对话框,将文档保存到“D:Word练习”中,并命名为“表格”。2设置表格的行高与列宽操作要求:将创建的

26、表格的行高和列宽做如下设置:第1行行高为最小值1厘米,第四行行高为固定值0.2厘米,其余行行高为固定值0.8厘米。第1列列宽为3厘米,其余列列宽为2厘米。操作方法如下:将插入点定位到表格第1行,单击“表格”“表格属性”命令,打开“表格属性”对话框,单击“行”选项卡。设置第一行行高:选中“指定高度”复选框,并在右边微调框中设置为1厘米,在下方的“行高值是”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最小值” ,如图2.1.22所示。单击“下一行”按钮,设置第二行行高为固定值0.8厘米。用同样的方法设置其他行的行高。单击“确定”按钮。再次将插入点定位到第1列,单击“表格”“表格属性”命令,在“表格属性”对话框中单击“列”选

27、项卡。设置第1列列宽:选中“指定宽度”复选框,在右边输入3厘米,如图2.1.23所示。单击“下一列”按钮,设置第2列列宽为2厘米。用同样的方法设置其余列的列宽。提示:如果将连续的行或者列设置为相同的高度或宽度,还可以先选中要设置的行或列,单击“表格”“表格属性”命令,在“表格属性”对话框中的“行”或者“列”选项卡中一次设置所选行或列的宽度和高度。 图2.1.22 “表格属性”对话框之“行”选项卡 图2.1.23 “表格属性”对话框之“列”选项卡3编辑表格插入与删除行或列操作要求:在第5行位置处插入1行,在最后一列处插入一列,然后删除最后一列。操作方法如下:将插入点定位到第5行,单击“表格”“插

28、入”“行(在上方)”命令或者单击“表格”“插入”“行(在下方)”命令,插入一行,此行行高值与第5行行高值相同。将光标定位到最后一列,单击“表格”“插入”“列(在左侧)”命令或者单击“表格”“插入”“列(在右方)”命令,插入一列,此行行高值与最后一列列宽相同。将插入点定位到最后一列的任意单元格中,单击“表格”“选定”“列”命令,选定最后一列。单击“表格”“删除”“列”命令,或者按组合键Ctrl+X,最后一列被删除。提示:如果要删除一行,将插入点定位到要删除的行中,单击“表格”“选定”“行”命令选中该行,然后单击“表格”“删除”“行”命令,或者按组合键Ctrl+X。在表格中绘制斜线操作要求:在表格

29、第1单元格中绘制一条斜线。操作方法如下:单击“表格”“绘制表格”命令,鼠标指针变成铅笔形状。用鼠标指针从第1单元格的左上角开始拖动到右下角,直至出现一虚线的对角线。释放鼠标,单元格中的斜线绘制完成。合并及拆分单元格。操作要求:按图2.1.24所示合并及拆分单元格操作方法如下:选中表格的第1列的第2-6个单元格。单击“表格”“拆分单元格”命令或者单击“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上的“拆分单元格”按钮,打开如图2.1.25所示的“拆分单元格”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将“列数”设置为2,“行数”设置为5。选中第四行,单击“表格”“合并单元格”命令或者单击“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上的“合并单元格”按钮,第四行被的7个单

30、元格合并为1个单元格。用同样的方法合并其他单元格。单击“保存”按钮,保存对文档的修改。 图2.1.24 合并及拆分单元格后的表格 图2.1.25 “拆分单元格”对话框4输入文字并设置对齐方式操作要求:在表格中输入文字,并设置文字在单元格中的对齐方式:第1单元格中第一行文字水平右对齐,第二行水平两端对齐,且将此单元格上下左右边距均设置为0;其余单元格中的文字均设置为水平垂直居中,如图2.1.26所示。图2.1.26 输入文字后的表格操作方法如下:将插入点定位在第1单元格内,输入文字“星期”,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右对齐”按钮。按回车键到下一行,输入文字“节次”,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两端对齐

31、”按钮。单击“表格”“表格属性”命令,打开 “表格属性”对话框,单击“单元格”选项卡,如图2.1.27所示。单击“选项”按钮,打开“单元格选项”对话框,如图2.1.28所示。单击“与整张表格相同”复选框,取消其选中状态,并在“上”、“下”、“左”、“右”框分别输入0厘米。在其他单元格中输入所要求的文字。选中第1行中除第1单元格以外的其他单元格,单击“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上的按钮右侧的下拉箭头,并在弹出的“单元格对齐方式”列表中选择“中部居中”按钮,如图2.1.29所示。用同样的方法设置其余单元格的对齐方式。单击“保存”按钮,保存对文档的设置。 图2.1.27 “表格属性”之“单元格”选项卡 图2

32、.1.28 “单元格选项”对话框图 2.1.29 设置单元格对齐方式5设置表格边框和底纹操作要求:将表格外框设置为1.5磅红色粗实线;第二行表格线设置为1.5磅粉红色粗实线;第一行填充底纹:灰色-25%;第四行填充底纹:黄色。操作方法一:利用“边框和底纹”对话框设置。将插入点定位到表格内,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边框和底纹”命令或者单击“格式”“边框和底纹”命令,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参见图2.1.10和图2.1.11(注意:此时对话框右下角的“应用范围”已经变成“表格”)。单击“边框”选项卡,在对话框的“设置”区域中单击“自定义”;在“线型”列表中选择第一种线型;在“颜色”

33、下拉列表中选择“红色”;在“宽度”下拉列表中选择“1.5磅”。在对话框右边的“预览”区域中设置边框的应用范围:单击图示中的上、下、左、右边框,或者分别单击图示左边和下边的按钮、,可以看到图示中的表格边框变为指定的颜色和粗细。单击“确定”按钮。选定表格的第一行,再次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单击“边框”选项卡。按照步骤的方法在“设置”区域中选择“自定义”,并设置线型为第一种、颜色为“粉红色”、粗细为“1.5磅”。在“预览”区域中单击图示的下方的边框,或者单击图示左边的按钮。单击“底纹”选项卡,在左边的“填充”颜色列表中选择“灰色-25%”,单击“确定”按钮。选中表格第四行,用同样的方法设置其底纹

34、为“黄色”。操作方法二:利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如图2.1.30所示)设置:图2.1.30 “表格和边框”工具栏单击“线型”下拉列表,单击第一种线型;单击“粗细”下拉列表,单击“1.5磅”;单击“边框颜色”列表,单击“红色”。单击“应用范围”按钮右边的箭头,在列表中分别单击、按钮;或者单击“绘制表格”按钮,当鼠标变成铅笔形状后,分别在表格的上、下、左、右边框上分别拖动鼠标“描边”。使用同样的方法将表格的第一行下方的表格线设置为1.5磅、粉红色单实线。选中表格第一行,单击“底纹颜色”按钮右边的下拉箭头,在弹出的颜色列表中选择“灰色-25%”。用同样的方法将表格的第四行的底纹设置为“黄色”。设置

35、了边框和底纹的表格如图2.1.31所示。图2.1.31 设置边框和底纹后的表格6表格和文字的转换表格转换为文字操作要求:新建一空白文档,在文档中创建表格,如图2.1.32所示,并将其转换为文字,各单元格之间用逗号分隔。图2.1.32 表格示例操作方法如下:单击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建立一空白文档。在文档中创建图2.1.32所示的表格,并输入文字。选定整个表格。单击“表格”“转换”“表格转换为文字”命令,打开“将表格转换成文字”对话框,如图2.1.33所示。在“文字分隔符”下单击“逗号”单选钮,如图2.1.33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表格转换为文字,且各单元格之间用逗号分隔,如图2.1.34所

36、示。 图2.1.33 “将表格转换成文字”对话框 图2.1.34 表格转换成文字将文字转换为表格操作要求:将上例中由表格转换的文字再次转换为表格。操作方法如下:选中所有文字。单击“表格”“转换”“文字转换成表格”命令,打开“将文字转换成表格”对话框,如图2.1.35所示。在“表格尺寸”栏中,取默认的列数(其中行数不可更改)。在“文字分隔符位置”处单击“逗号”单选按钮。单击“确定”按钮,文字转换成一个44表格。图2.1.35 “将文字转换成表格”对话框第四部分 绘制图形与图文混排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文档中插入艺术字的方法。2、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图片或自选图形等对象的方法。3、掌握图形编辑及修饰方

37、法和图文混排的技巧。4、掌握在文档中使用文本框的方法。二、实验内容在D:Word练习练习1.doc中做如下操作: 1将标题文字设置为艺术字。2插入剪贴画,并设置为水印效果。3插入自选图形和文本框,并将它们组合成一个整体。三、实验步骤首先将文档“练习1.doc”打开,然后进行下面的操作。1插入艺术字插入艺术字操作要求:在标题处插入艺术字,内容为“家用电脑与计算机”,样式为艺术字库的第一行,第四列;楷体、32磅。操作方法如下:选中文档第一行标题中的文字“家用电脑与计算机”。单击“插入”“图片”“艺术字”命令,打开如图2.1.36所示的“艺术字”库对话框(也可以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插入艺术字”按钮)

38、。双击“艺术字”库中所需艺术字样式(第一行,第四列),打开如图2.1.37所示“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输入“家用电脑与计算机”文字(若在步骤中选中文本,则不用输入),设置字型为“楷体-GB2312”,字号为32磅,如图2.1.37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插入操作。 图2.1.36 “艺术字”库对话框 图2.1.37 “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设置艺术字格式操作要求:将插入的艺术字设置格式:填充颜色为“红色”,版式为“浮于文字上方”,水平距页边距左侧1厘米,垂直距页边距下侧0厘米。操作方法如下:选定插入的艺术字,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设置艺术字格式”命令,或者单击“格式”“艺

39、术字”命令,打开“设置艺术字格式”对话框。单击“颜色和线条”选项卡,在“填充”区域中的“颜色”下拉列表中选择“红色” ,如图2.1.38所示。单击“版式”选项卡,在“环绕方式”区域中单击“浮于文字上方”方式, 如图2.1.39所示。单击“高级”按钮,弹出“高级版式”对话框,单击“图片位置”选项卡,在“水平对齐”栏中单击“绝对位置”单选钮,并在左侧的下拉列表中单击“页边距”,在“左侧”右边的微调框中输入“1厘米”;在“垂直对齐”栏中设置为“绝对位置”,距页边距下侧0厘米,如图2.1.40所示。单击“确定”按钮两次,退出“设置艺术字格式”对话框。将原来的标题文字“家用电脑与计算机”删除。 图2.1

40、.38 “设置艺术字格式”之“颜色和线条”选项卡 图2.1.39 “版式”选项卡图3.2.40 “设置艺术字格式”之“高级版式”对话框2插入剪贴画操作要求:在文档中插入一幅剪贴画,并设置其格式为:高度10厘米,锁定纵横比,衬于文字下方;水印效果,水平垂直距页边距均为1厘米。操作方法如下:将插入点定位到文档任意位置,单击“插入”“图片”“剪贴画”命令,打开如图2.1.41所示“插入剪贴画”对话框。选取所需要的剪贴画后,单击“插入剪辑”按钮,如图2.1.42所示,完成剪贴画插入。选定剪贴画,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单击“设置图片格式”命令,打开“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参见图2.1.38。单击“大

41、小”选项卡,如图2.1.43所示,选中“锁定纵横比”复选框,在“尺寸和旋转”栏中设置高度为“10CM”。单击“版式”选项卡,设置剪贴画的环绕方式为“衬于文字下方”。单击“高级” 按钮,打开“高级版式”对话框,将剪贴画“水平对齐”设置为“绝对位置”且距页边距1厘米;“垂直对齐”设置为“绝对位置”,距页边距1厘米,参见图2.1.40。单击“确定”按钮。单击“图片”选项卡,单击 “图像控制”区域中的 “颜色”下拉列表中的“水印” ,如图2.1.44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剪贴画格式的设置。 图2.1.41 “插入剪贴画”对话框 图2.1.42 选定的剪贴画 图2.1.43 “大小”选项卡 图2.

42、1.44 “图片”选项卡3绘制自选图形在绘制图形前首先应打开“绘图”工具栏,方法是:单击“视图”“工具栏”“绘图”命令,或者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绘图”按钮, “绘图”工具栏显示在状态栏的上方。绘制图形在文档中绘制一图形,类型为“星与旗帜”中的“波形”,并设置其大小为:高度2.5厘米、宽度6.5厘米,填充颜色为“黄色”。操作方法如下: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自选图形”按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星与旗帜”菜单,在级联菜单中选取“波形”图形,如图2.1.45所示,文档中鼠标指针形状变为“”型。 图2.1.45 “自选图形”菜单拖动鼠标至合适的大小和位置后释放,即可画出“波形”形状的图形。选中该图形,

43、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选择“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命令,或双击该图形,打开“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框,参见图2.1.38。单击“颜色和线条”选项卡,从中设置其填充颜色为黄色。单击“大小”选项卡,单击“锁定纵横比”复选框,取消选中状态,然后设置自选图形的尺寸:高度2.5厘米,宽度6.5厘米。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对自选图形格式的设置。 4插入文本框操作要求:在文档中插入一个文本框,在文本框中输入文字“家用电脑的作用”,黑体、四号、红色、居中,并设置文本框格式:高度1厘米、宽度4厘米;无填充色、无线条色;文本框内部边距上下左右均为0厘米。操作方法如下: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文本框”按钮,或者单击

44、“插入”“文本框”“横排”命令。将插入点定位到合适位置。拖动鼠标画出一个适当大小的文本框。鼠标右击文本框的边框,选择快捷菜单中的“设置文本框格式”命令,或者单击“格式”“文本框”命令,打开“设置文本框格式”对话框,参见图2.1.38。 单击“颜色和线条”选项卡,设置“填充”为“无填充色”;“线条”为“无线条色”。单击“文本框” 选项卡,设置文本框内部文字的边距,将所有“内部边距”的上、下、左、右均设置为“0cm”。单击“大小” 选项卡,设置文本框的高度为1厘米、宽度为4厘米。将插入点定位到文本框内,输入文字“家用电脑的作用”,按要求设置文字的格式。5对齐、组合自选图形与文本框操作要求:将插入的

45、自选图形和文本框相对水平和垂直居中,组合为一个图形,并设置组合后的图形的格式:环绕方式为“四周型”,相对于页边距水平居中、垂直居中。操作方法如下:先单击自选图形“双波形”,按住 Shift 键,再单击文本框。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绘图”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对齐或分布”菜单,如图2.1.46所示,从其级联菜单中分别选择“水平居中”和“垂直居中”进行对齐操作。图2.1.46 “绘图”菜单中的“对齐或分布”级联菜单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绘图”按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组合”命令(参见图2.1.46)。选中组合后的图形,单击“格式”“对象”命令,打开“设置对象格式”对话框,单击“版式”选项卡,设置图形格式为“四周型”。单击“高级”按钮,在“高级版式”对话框中单击“图片位置”选项卡,设置图形的位置:在“水平对齐”中选中“对齐方式”单选钮,并在右边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