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5188418 上传时间:2022-07-1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1 / 4 语文阅读一、文章开头的作用:1、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记叙文)2、开篇点题,提出中心(中心论点)二、文章结尾的作用:1、深化中心,升华感情2、篇末点题,提出中心或中心论点3、总结上文,提出倡议,发出号召三、一句话或一段话的作用:1、结构上的作用是: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四、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欲扬先抑、先抑

2、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借古喻今、运用典故、直接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 “这” 、 “它们”等指代什么:1、一般是往前找,不会超出前三句;2、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六、仿句:1、话题。首先,仿句在话题上要与例句保持一致,做到材料紧扣中心,事例典型合理。如例,画线句列举的是“春光里的花”“秋风里的叶” ,再依据句末的“永远伴随着你” ,可以判定仿句应扣住夏、冬两季的特征来写。2、句式。仿句句式要与例句相同。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

3、句、感叹句,主动句、被动句,长句、短句,散句、整句,单句、复句,等等。3、修辞。仿句时应当运用与例句相同的修辞方法,所以应仔细研读例句所用的辞格,如比喻、排比、对比、拟人、反复、设问、反问、引用等。4、结构。仿句的成分组合方式、修饰限制语的构成方式,均应与例句保持一致。5、表达。仿写的句子应做到语言通顺、用词得当、简洁明确,不能出现不合逻辑、牵强附会、浅薄幼稚的说法。6、色彩。这里“色彩”包括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比如例中洋溢着欢快、喜悦的感情,仿句时就不能违背这一点。7、字数。对于某些仿句题,仿写时还应注意,字数上应与例句完全相当。七、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

4、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八、 语句作用、含义分析、语句赏析题:、 句中用了关联词 “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2、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或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2 /

5、4 了动词、形容词再评思想内涵, 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3、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4、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5、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6、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 起承转合的句子 (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

6、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九、句子比较分析题: 常见题意: 原句换成改句行不行?或原句与改句哪个好?删词句。答题方法及步骤:、表明观点(行不行,哪个好);、分析原句优点;、分析改句缺点。十、提炼中心、主题: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 通过, 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 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7、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记叙文一、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二、描写方法的分类:、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描写三、环境描写的作用: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 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自然环境描写 (景物描写) 句的主要作用: 、表现地域风光, 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四、修辞手法:比喻

8、、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3 / 4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

9、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

10、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 , 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 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这些修辞中,考查的最多的是比喻。 不要把有“像” 、 “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多数情况下, 像“、 “好象” 、 “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1)表示比较的。如:他长得

11、很像他哥哥。(2)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3)表示例举。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4)表示想象。 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 杏儿、梨儿。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六、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七、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八、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九、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十、评价作家作品:、应以对作家、作品的进步性作肯定性评价为主;、对作家、作品的局限性应点到为止,重点在于历史局限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说明文一、说明文分类:、实物说明文、事理

12、说明文、程序说明文、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二、说明顺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4 / 4 、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等。三、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资料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四、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五、判断文段的说明

13、中心(说明内容):答题方式:、实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事理说明文:关于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程序说明文:的操作或实验或制作的过程六、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本句用了 -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 (说明内容),使读者 - 七、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主要有两种题型:、“”词好在哪里?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词能不能删掉?答题方式: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

14、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注:现代文阅读解题步骤第一遍:通读全篇,大致了解。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感知文章大意即可;阅读时凭感觉划出自认为重点的词语、句子;可以稍快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二遍:审清题意,回读原文。 看一遍题目,确定回答问题的阅读范围,再结合再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段、 句,截取关键性文字; 找出或归纳出答案 (摘瓜)。 宜慢,仔细,并回读检查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最后:理清要点,认真答题。 根据答题要求,加工改造,概括提炼。(尽可能利用原文中的关键性文字答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