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5187883 上传时间:2022-07-1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精品知识点小学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人体中共有( 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 (头骨) 、 (躯干骨)、 (手臂骨)、 (腿脚骨)。3、人的手骨共有( 27)块。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 ,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 ,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 (支撑) 、 (保护)的作用。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8、人体主要关节有: (颌关节)、 (肩关节)、 (肘关节)、 (腕关节)、 (指关节)、(髋关节)、 (膝关节)、

2、 (踝关节)。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 (旋转关节)、 (球状关节)。10、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11、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12、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13、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 (收缩和舒张) 带动(骨) 、 (关节)而实现的。14、人体肌肉共有( 600)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5、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 (成对)在一起工作, 一个(收缩) ,另一个就(放松) 。16、人

3、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 、 (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17、 经常运动的好处有: (肌肉发达)、 (体力充沛)、(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18、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19、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 (鱼、虾、肉、蛋类;豆、奶类) 。钙含量高的食品有: (豆、奶类)。20、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 (做好准备活动)、 (穿戴保护器具)、 (使用软垫)。第二单元养蚕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 ,中间有些凹下去。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 ,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桑叶) 。蚕是靠(气门)来呼吸

4、的。4、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5、蚕蜕皮时有约一天时间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6、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4)次蜕皮。7、蚕从吐丝到结茧完成大约需要(两)天时间。8、蚕茧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大约(5)厘米长, (3)厘米宽,一只茧的重量约(1.52.5)克。9、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正常发育) 。10、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头上的一对触角是(羽毛)形状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学习必备精品知识点11、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

5、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12、2000 多年前,我国西汉的(张骞)用(丝绸)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13、一个蚕茧的蚕丝约为( 1500)米长,最长的可达( 3000米) 。14、抽丝要经过这样几道程序: (1)摘掉蚕茧表面乱丝( 2)把蚕茧在开水中浸泡(3)细刷搅动,找出丝头( 4)抽丝、测量,缠绕在线板上。15、蚕的一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蚕卵) 、 (蚕) 、 (蚕蛹) 、 (蚕蛾) 。16、象蚕这样,一生经过几次变化,各个阶段的外形、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的现象叫( “变态”) 。17、蚕蛾和蝴蝶的相同点: (1)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2)头部都有一对触角, (3)胸部都有

6、三对足( 4)有两对翅膀( 5)一生都要经过几次变化。18、蚕蛾和蝴蝶的不同点: (1)蝴蝶能飞,蚕蛾不能(2)蝴蝶采吃花粉,蚕蛾不吃东西( 3)蝴蝶有彩色花纹,蚕蛾没有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2、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例如:在开行着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就是运动的。4、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

7、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巍巍青山在后退。5、 (参照物) 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 (运动)是必要的, 对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也是不可缺少的。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顺手就可抓住。6、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7、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坐地”的人是静止的; 以地心为参照物, 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 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 “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8

8、、刘翔参加的是( 110米栏) ,他的最好成绩是( 12 秒 88) 。9、 (运动的快慢)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 ,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10、短跑运动员跑完 60 米用了 10 秒,他的速度是( 6)米/秒。11、 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 在距离一定的条件下, 所用的时间越短, 速度越(快) 。如果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乌龟还在路上呢。这就说明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12、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风向)。13、有些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也在缓慢(生长)或(运动),如指甲的生长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9、-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学习必备精品知识点14、物体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 (直线运动)、 (往复运动)、 (旋转运动)、 (摆动) 。15、按运动的轨迹可将运动方式分为两类: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6、锯木头的动作属于(直线运动) 。17、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走得越快。18、可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19、在一个摆中,重物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摆动一次)。20、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系, (摆线越短),摆得越快。21、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 、 (摆角大小)没有关系。

10、22、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1、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 。2、力有(大小)和(方向) 。3、力是(无形)的,但我们可以体验和观察到力作用在(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4、我们可以利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牛顿)。5、弹簧秤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 “0” 处) 。 (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3)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秤标定的(最大数值)。6、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7、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 (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 ;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8、这

11、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的方向(相反)。9、物体的弹性是有(一定限度)的。10、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 ,弹簧伸得(越长)。11、生活中利用物体弹性的例子: (玩跳跳球)、 (撑杆跳高)、 (拍球) 、 (弓箭)等。12、 (地球引力)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13、说明重力普遍存在的例子:树叶总是落到地面、人能安稳地居住在地球上、球扔得再高总要落回地面1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15、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16、物体穿过(液体

12、)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阻力)。17、鲸或海豚的身体形状都是两头尖,中间大,这种(流线型)的体形有利于克服阻力。18、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 (1)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2)使接触面变光滑(3)把运动物体的外形做成流线型(4)减轻物体的重量19、生活中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汽车轮胎上的条纹、车轮上的防滑链条、鞋底的花纹、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20、生活中需要减小摩擦力的地方:自行车链条中加润滑油、轴承中的小钢珠、流线型的潜艇和船。21、降落伞下降的过程中主要受到 (向下的重力) 和(向上的空气阻力) 的作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13、 - - - - - -第 3 页,共 4 页学习必备精品知识点22、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主要与(伞面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伞面(越大) ,下降速度越慢;物体的重量(越轻) ,下降速度越慢。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1、某个地方有哪些东西存在,某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是两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关系。这时,我们应该采用(调查)的方法。2、调查的常用形式有:(现场调查)、 (访问调查)、 (问卷调查)、 (资料调查)。3、在科学探究中,(推理) 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释;而(预测)是根据现有证据和已有的经验,对事物或现象的未来变化作出推测。4、历时 40 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珍妮)。5、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的猜想,而是(有根据)地推论。6、在生活中成功预测的事例有:(1)乌云从天边飘过来,预示着将要有一场雨。(依据: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2)冬天往冰冷的玻璃杯里倒热水,杯子可能会爆裂。(依据:由于受热不均匀,热胀冷缩会导致杯子爆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