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5186604 上传时间:2022-07-10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28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2年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pdf(2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1 / 27 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草莓上经常发生比较严重的病毒病、炭疽病、青枯病、灰霉病、红蜘蛛、红心病蚜虫、地下害虫等,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质量。为此,老何经过几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一套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一、种苗消毒种苗带菌常常是露地栽培的主要原因。在种苗种植前,多菌灵 500 倍液浸根 1 分钟,可有效防治病害。二、土壤消毒土壤消毒有助于防治土壤带菌的病害和地下害虫,消毒方法有两种:1晒太阳法:草莓采收后,全部拔除植株,翻地、浇水,把地块整成弓背形的长垄,垄宽根据塑料薄膜的宽度决定,于7-8 月在 35以上高温15 天,太阳辐射可使地表土温升高到

2、60以上,可有效地防治土壤中病残体上的病毒病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7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2 / 27 2施毒肥法:栽苗前,将3呋喃丹颗粒剂和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人农家肥中,按每亩 2-3kg ,撒施于栽植沟内,能较好地防治地下病虫害,而且栽苗后也能兼治红蜘蛛、红心病、蚜虫。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加强栽培管理通过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尽可能地减少病菌初侵染的数量, 并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植株抗病虫力。1栽植不要过密,保持通风良好:一般畦栽株距为 16-18c

3、m ,行距 20-25cm ,保持亩株数在8000至 8500 株左右为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2合理施肥、灌水:控制氮肥用量,一般于花期前后叶面喷施0.3 尿素或 0.3建德肥料3 号 3-4次。适量灌水,不宜多,尤其是开花到成熟期水分过多会导致灰霉病发生蔓延,小水勤灌,雨后应注意排水,做到雨停田干。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3清除病株、残体:经常到田间进行检查,及时拔除病株,摘除老叶、枯黄叶带出田外集中烧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7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3 / 27 4轮作倒茬:草莓连

4、作几年灰霉病加重,最多连作 2-3 年就需轮作, 大田轮作时前茬选玉米、小麦、水稻、瓜类等作物,不要与番茄、茄子、辣椒等茄科作物与草莓有共同病害的作物轮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草莓主要病虫害防治一、病害(一) 灰霉病是草莓最危险的病害之一,分布广,严重发生年份可减产 50% 左右。该病是开花后发生的病害,在叶柄、 叶片、花蕾、花果柄、果实上均可发病。叶上发病前症状:花萼片变红色, 发病时产生褐色水浸状病斑,在高湿条件下,叶背出现白色绒毛状菌丝。叶柄、果柄受侵染后变褐,病斑常环绕叶柄、果柄、最后萎蔫、干枯。被害果实症状最明显,发病常在接近果实成熟期。果实发病初期出现油渍状淡褐色小斑点,

5、进而斑点扩大,是全果组织变软腐烂。受侵染果的表面,常生出一层灰戎状物。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7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4 / 27 病原菌为灰霉病,除危害草莓外,还侵害茄子、黄瓜、莴苣、辣椒、烟草等多种作物。在20左右及高湿条件下, 形成孢子, 飞散蔓延。 31以上的高温、2以下低温和空气干燥时,不形成孢子,不发病。病原菌在受害组织中越冬,孢子随风和水广泛传播。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一般在地势低洼,灌水过多,地膜上积水或氮肥过多,生长过于繁茂,种植密度过大,阴雨连绵等

6、情况下发病严重。 温度较高, 空气干燥的情况下发病轻。从草莓品种来说,一般叶片稀的,花茎直立、果实外露的发病轻;叶密的,花茎下垂,果实被盖下面的发病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防治方法:首先需要从栽培入手防病。选地势高燥,通风良好的地块栽植。要合理密植,避免氮肥过多防止植株过度茂盛。及时清除老叶、苦叶、病叶、病果,并及时销毁深埋。 保护地栽培要经常通风,避免湿度过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药剂防止要以防为主。蕾期用50% 的建德农药44 号进行防治。 20 克/桶水,一般7 天喷药一次,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4 页,共 27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5 / 27 3 次;发生灰霉病的时候,使用40% 建德农药 45 号1000 倍液一桶水或香芹粉轮换进行防治,一般57天喷一次,直至采收结束。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 褐斑病在夏末湿度大的情况下发生重。叶、叶柄、叶梗、萼片均可发病。叶片发病初期出现边缘不明显的紫褐色小斑,而后扩展成3-4mm 的不定型斑。在一片叶生有多片病斑时。在一片叶生有多片病斑时,扩大联合,是整叶变为暗褐色,最后成黄褐色枯死。在病斑中散生很多小黑点(病孢子)。叶柄、叶梗发病初产生紫褐色斑点,并办扩大后向纵长延伸,使叶柄、果梗变为黑褐色。病害发生盛期正遇花芽分化期,

8、所以可影响下年产量。病害在老草莓园及栽植过密、杂草多的地块容易发生,多雨的年份发生重。衰老的叶片抗病性差。品种间抗病有明显的差别。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防治方法:栽培上要选用抗病品种。进行合理密植。田间发病始期用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加水500-700 倍喷洒,每隔 10 天喷一次可收到明显的防治效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7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6 / 27 (三)白斑病由半知菌类中的柱隔孢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分布较广,国内草莓产区多发生。主要危害叶片,也侵害

9、叶病,匍匐茎、萼片、果实、果梗。开花结果前开始轻度发病,果实采收后才严重发病。病叶上开始形成紫红色小斑,随后扩大成2-5mm 的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色,中间灰白色,似蛇眼,俗称蛇眼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成大病斑,直至叶片枯死。该病主要是夏季高温季节发病。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防治方法:即使摘除病叶、老叶、并妥善处理。育苗地要发病前早期预防。 甲米丙环唑或安泰生治疗,10 天喷一次。(四)白粉病该并广泛发生于保护地栽培,在某些特殊年份,甚至可上升为最严重的病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果梗、 果实、叶柄。发病初期,叶背局部出现保双似的白色粉状物易后迅速扩展到全株,随着病情加重,叶片向上

10、卷曲,成汤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7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7 / 27 匙状。花蕾、花感病后,花瓣变为红色,花蕾不能开放。果实感病后,过面将覆盖白色粉状物,果实停止肥大,着色差,几乎失去商品价值。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真菌生长后期,形成黑褐色子实体越冬,也可在植株商议菌丝体形式越冬。病菌侵染适温为1520,5以下和35以上均不发病,干燥及高湿的条件都可造成病害蔓延。但病孢子在有水滴的情况下不能发芽。降雨可抑制豹子飞散,而在晴天午后大量飞散传播。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该病在温室内发病严重。大

11、发生情况下,可严重降低果实产量,同时使秧苗质量变劣不易成活。防治方法 : 选用抗病品种, 如法兰地等。 在植密度不要过大,并及时打去地面老叶和病叶。控制氮肥施用。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以下任一种药:翠贝一包一桶水、乙嘧酚 25 克 1 桶水、杜邦福星2 毫升 1 桶水、多抗霉素、成标30 克 1 桶水。防治时期可大致掌握在露地栽培开花前后。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五)枯萎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7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8 / 27 该病是由半知菌亚门轮枝菌属真菌感染所致。病菌在土壤里的病残体中越

12、冬,一般可存活6-8 年。带菌土壤是病害侵染的主要来源。病菌从草莓根部侵入,并在维管束里移动扩展。发病适温2224,28以上高温病菌繁殖受阻,发病轻,属于较低温型。寄主范围广,可侵染茄科多种作物。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本病在草莓开花结果期为多发期。发病初期,也并初期,也并出现黑褐色条形长斑,外围叶自叶缘开始变为黄褐色。植株矮化,最后呈枯萎状凋零。与此同时,根部减少,西根变黑腐败。切开叶柄和根茎,可见维管束呈破线状或环形褐变。有时植株出现一侧发病,呈现出 “ 半身调萎 ” 症状。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防治方法:不要与茄科作物重茬,实行3 年以上的轮作。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拔除病株并

13、烧掉残体。用氯化钴或太阳热消毒土壤。繁殖和栽种无病毒健康秧苗。无病母株可采用空间采苗方式取得,即在匍匐茎的先端着地以前切取,插入无病土壤中,使其生根成苗,此即可作为母株。选用抗病品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六)黄萎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7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9 / 27 该病由半知菌亚门镰孢菌属真菌侵染所致。病原菌能形成小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发育室温为28,最低界限温度512,最高界限温度 3236,在 60温度下, 10 分钟即可杀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病原菌

14、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的被害株残体上存留,成为以后的侵染源。当草莓移植时厚垣孢子发芽,菌丝侵入根组织中进行繁殖,形成小型分生孢子,并在导管仲移动、增值,堵塞倒灌,是草莓茎叶出现该病特有症状。感病新叶变黄绿色,并扭曲成舟形。三片小叶中往往有1-2 片小叶变小而畸形化。畸形株多发生在植株的一侧。发病株生育不良,失去生机,下部叶变褐,上部叶自叶缘开始干枯,直至全株枯死。切开根茎、 叶柄、 果柄, 可见维管束褐变,根量减少,根变为黑褐色,甚至腐败。但中心柱不变色。在于苗圃和假植圃中,7-9 月发生;保护地和陆地栽培,在开花结果期发生。该病为危害性大的,顽固性土传病害。土壤通透性差、过干、过湿、氮肥过多、或

15、有线虫危害的地块均利于发病。病菌主要靠秧苗和土壤传播。连作会使发病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防治方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7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10 / 27 选用抗病品种,如法兰地等。药剂防治1、可在草莓在植前后用0.2% 笨菌灵滴灌土壤,当年和第二年都有明显效果,对防止百般和灰霉病也有效。2、络氨铜 25 克一桶水。(七) 红中柱根腐病该病的病原菌只侵害草莓,是一种低温性疫霉病。春天和秋天,逢土壤潮湿,真菌从根的顶端侵入后,向根心发展,是中心柱变为红褐色,则是该病最明显的特征。严重时根变

16、为黑褐色而腐败。地上部先由基部叶的边缘开始变为红褐色,再逐渐向上凋萎枯死。将根茎横切,再中心部位可见针点样褐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病菌由病株、土壤、水和农具带菌传播。孢子在土中越夏。当地温20以下,卵孢子发芽侵入根部。低温在 10左右,土壤水分多时发病重。 低温在 25,即是水分多发病也少的。因此,在气候凉爽和潮湿的情况下,此病已成为草莓生产的毁灭性病害。此病常见与陆地栽培,保护地栽培较少。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7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11 / 27 防治方法

17、:实行轮做到茬。使用不带菌的秧苗及土壤消毒。(氯化钴或高温处理土壤)。防止田间积水,采用高畦栽培、地膜覆盖以提高地温减少发病。选用耐病品种。药剂防治可用克菌丹(187g/l00l )药液浸苗根也有效。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八)芽枯病此病为立枯丝核菌侵染所致,与蔬菜的立枯菌病相同,为多犯性菌。在保护地内,早春通风差时易发病。该病主要侵害花蕾、牙及新生幼叶,成龄叶及果柄、短缩茎亦可感病。感病后的花蕾、芽及新生幼苗出现清枯,随后变成黑褐色而枯死。芽枯部位有霉状物产生,且多有蛛网状白色或淡黄色丝络形成。展开叶较小,叶柄或托叶带红色,然后从茎叶基部开始变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发病适

18、温 22-25 ,多湿多肥的栽培条件下易导致发病和蔓延。保护地栽培中,如长期密闭,棚内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7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12 / 27 温、高湿更易发生。种植密度过大、栽植过深、未摘除老叶的会加重发病。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防治方法:保护地栽培要经常通风降湿。在植不要过深、密度不要过大、灌水不要过多,特别是不要淹水。及早拔除病株。 药剂防治可通过地菌乙酸铜60克一桶水,每次间隔7 天左右,共喷3 次。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九)病毒病病毒病是草莓生产中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

19、病害。由于该病具有潜伏性侵染的特性,植株不能很快表现症状。所以,生产上容易被人们所忽视。该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目前已知侵染草莓的病毒多达数十种。我国草莓的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1、草莓斑驳病毒单独侵染草莓时无明显症状,但与其病毒符合侵染时期则使病株严重矮化、则是叶边变黄、失绿。2、草莓和性黄边病毒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7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13 / 27 单独侵染病株轻微矮化。复合侵染后,引起黄化或失绿, 老叶变红, 植株矮化, 叶脉下弯或全部扭曲,造成严重减产。文档收集自

20、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3、草莓镶脉病毒单独侵染无明显症状。复合侵染后,叶脉皱缩,叶片扭曲,同时沿叶脉形成黄白或紫色病斑,严重减产。4、草莓皱叶病毒此病毒有致病力强弱不同的株系。强株系侵染后,植株矮化,叶片产生不规则的黄色病斑,叶片扭曲变形。与斑驳病毒侵染时病株严重矮化。如与其他病毒复合侵染后危害更为严重,甚至造成绝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防治方法:(1)培养和使用无病毒秧苗,是防治病毒的根本措施。无病毒苗的繁殖,借助于热处理法,茎尖组织培养或花药培养法获得。无病毒苗在生产中的使用每两三年更新一次。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

21、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7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14 / 27 (2)蚜虫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媒介,防治蚜虫是防治病毒蔓延的主要措施。(3)用氯化钴或溴甲烷进行土壤消毒,也可用太阳能高温消毒处理土壤。(4)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减少侵染源。(5)加强栽培管理,提高草莓抗病力。现简要介绍上述土壤消毒法: 草莓连坐造成减产已成为草莓集中产区的重要问题,目前尚无理想解决办法,土壤消毒对防治病毒、枯黄萎病、线虫等各种土传病虫害都具有较好的效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1.氯化钴熏蒸法适于母株育苗床或小面积保护地。在母株或秧苗定植前,低温达到10以上时用氯化钴处理。以25c

22、m25cm 的间距,打1.5cm 深的孔穴。初次使用的土壤,每穴灌氯化钴2-2.5ml ;多次使用的土壤,每穴灌 4-5ml 。灌药后穴洞立即覆土,并用塑料薄膜封闭地面 10-15 天。去膜后翻地1-2 次,让药剂充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7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15 / 27 挥发, 15 天后可以栽植草莓。氯化钴对人畜有剧毒,操作时必须带防毒面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2.太阳能处理土壤温室或田间草莓采收后,连根清除病田老株。多施有机肥并浇水,然后耕翻整平,7-8 月份气温达到35以上时,

23、用透明塑料薄膜覆盖,密闭15-20 天。处理时土壤保持不干不湿为好。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十)炭疽病(1)发病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匍匐茎抽生期与育苗期,定植后的生长结果期很少发生。该病主要危害匍匐茎与叶柄,叶片、托叶、花、果实也可感染。发病初期,病斑水渍状,呈纺锤形或椭圆形,大小 37毫米,后病斑变为黑色,或中央褐色、边缘红棕色。叶片、匍匐茎上的病斑相对规则整齐,很易识别。匍匐茎、叶柄上的病斑可扩展成环形圈,其上部萎蔫枯死。湿度高时,病部可见鲑肉色胶状物,即分生袍子堆。该病除引起局部病斑外,还易导致感病品种尤其是子苗整株萎蔫,初期12 片展开幼叶失水下垂,傍晚或阴雨天仍能恢复原状;当

24、病情加重后,则全株枯死。此时若切断根冠部,可见横切面上自外向内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7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16 / 27 生褐变,但维管束未变色。(2)发病规律 病菌在致病的茎叶上过冬,主要由雨水等分散传播。发病适温为 2832,属高温型。 发病盛期多在母株匍匐茎抽生及假植育苗期。近几年来,该病的发生有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草莓连作地,给生产上培育壮苗带来了严重障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宝交早生、早红光抗病性强,丰香中等,丽红、女峰、春香、硕丰均易感病。(3)防治方法 该病药剂防治很困难,预防是主要

25、的措施。首先应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如宝交早生、丰香、早红光等。避免苗圃地多年连作,尽可能实施轮作制。注意清园,及时摘除病叶、病茎、枯老叶等带病残体,并妥善处理。药剂防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1) 选用抗病品种。(2) 栽植不宜过密,氮肥不宜过量,施足有机肥和磷钾肥,扶壮株势,提高植株抗病力。(3) 及时清除病残物。(4)鲜清 15 毫升一桶水或使百克或使百功(主要成份咪鲜胺类、福美双成分)进行喷施。(十一)疫霉烂果病(疫病+瘟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7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17 / 27

26、 叶面喷施:甲霜福镁双0.25 包+力泰勒 1 包(丙森锌霜脲氰),半月内连打3 次。土壤消毒:五氯硝锡苯,喷1 至 2 次土壤,可喷叶面也没问题。(十二)果实生锈上海产敌敌畏25 至 30 毫升加高效氯氰菊酯15毫升,苗子活了半个月时就喷,喷2 至 3 回。(十三)丛枝病、叶子畸形盐酸玛灵呱。(十四)黑痘病杜邦福星 +防霜霉病的药(十五)黑心病杜邦福星 +睛菌唑二、 虫害(一)螨类(红蜘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7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18 / 27 螨类是草莓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害虫,尤其在保护地栽培

27、条件下, 温度高时螨类发生比露地栽培更严重。草莓上寄生的螨类有数种,其中最主要的有二点叶螨和仙客来红蜘蛛两种。二点叶螨的寄主植物很广,果树类、蔬菜类、豆类、花卉类及多种杂草,共100 多种。各种寄生植物上的红蜘蛛可以相互转移危害。一年可以发生10 代以上,世代重叠,周年危害。以雌性成虫在土中越冬,第二年春产卵,孵化后开始活动危害。高温干燥是诱发螨虫大量发生的有利条件。螨类的若虫和成虫在草莓叶的背面吸食汁液,使叶片局部形成灰白色小点,随后逐步扩展, 形成斑驳状花纹,危害严重时,使叶片成锈色干枯,似火烧状,植株生长受抑制,造成严重减产。螨类的传播是靠风、雨、种苗及人体、工具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

28、于个人学习防治方法:草莓育苗期间注意及时浇水,避免干旱。红蜘蛛多以植株下部老叶栖息密度大,故虽是摘除老叶和枯黄叶可有效的减少虫源传播。药剂防治在蕾期以前和浆果收获以后 建德农药 23 号+哒曼宁喷施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7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19 / 27 (二)蚜虫危害草莓的蚜虫有数种,常见的有桃蚜、棉蚜、马铃薯长管蚜等。蚜虫在草莓植株上全年均有发生,以初夏和秋初密度最大。多在幼叶叶柄、叶的背面活动吸食汁液, 蜜露污染叶片, 并使叶卷缩、 扭曲变形。更严重的是:蚜

29、虫是病毒病的传播者,其传毒所造成的危害损失,远大于其本身危害所造成的损失。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蚜虫在河北、北京地区1 年发生 10-20 多代,在25左右温度条件下,每7 天左右完成1 代,世代重叠现象严重,给防治造成一定困难。蚜虫以成虫在塑料薄膜盖的草莓株茎和老叶下面越冬,也可在风障作物近地面主根间越冬,或以卵在果树枝、芽上越冬。在温室内不断繁殖危害。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防治方法:及时摘除老叶,消灭杂草。吡虫啉, 10% ,十克装,一包一桶水。(三)草莓芽线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27

30、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20 / 27 抑制寄生草莓的线虫有10 余种,但主要的是草莓线虫和草莓芽线虫。这两种线虫都是寄生在草莓芽上,故一般都称为草莓芽线虫。体长0.6-0.9mm ,体宽 0.2mm ,头部方或稍细。 是草莓病虫害中重点防治对象。在夏天的匍匐茎和苗上,以及定植后的植株或收获后的母株上面,几乎每个发育阶段都有所发现。症状特征是:被害程度轻的,新叶歪曲成畸形,叶色变浓,光泽增加。症状加重后则植株萎蔫,芽和叶片变成黄色或红色, 往往可见到所谓的“ 草莓红芽 ” 的症状。有时主芽受到侵害而腋芽还可以生长,芽的数量明显增多。 危害花芽时 ,使花蕾、 萼片以及花瓣变成畸形,严重时, 花

31、芽退化、 消失或者坐果差,显著减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芽线虫主要靠被害母株发生的匍匐茎进行传播,被害株发生的匍匐茎上几乎都有线虫,从而传给子株,随秧苗扩展到更大范围。线虫也靠雨水和灌水游出,移到其他株上。如果在发病田里进行连作,则土中残留的线虫也移向健康株危害。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防治方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27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21 / 27 用热水处理秧苗。 将秧苗先在35 水里预热 10 分钟,然后放在 45-46 热水中浸泡10 分钟,处理后冷却栽植。文档收集自网络

32、,仅用于个人学习 栽前用氯化苦熏蒸土壤。实行轮作,耕翻换茬。不要从被害母株上采集匍匐茎苗栽植。外引苗要严格检验。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烧毁。药剂防治:在草莓花芽分化时期用敌百虫原粉500-600 倍液,每 7-10 天喷一次, 共喷 3-4 次。芽的部位一定要喷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四)象鼻虫幼虫和成虫都能给草莓带来危害。以成虫越冬,翌年春季咬食叶片、花萼,并能进入花蕾, 吃掉花粉。成虫产卵于花蕾上,而后咬伤花茎,造成花蕾落地。幼虫在凋落的花蕾里发育,6 月中下旬第一代成虫出现。有时也会发现花的里面被吃掉了,但花茎没有被危害。成虫灰黑色, 体长 2-3mm , 在叶下或土内越冬。文档

33、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27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22 / 27 防治方法:早春清除苦叶杂草,消灭越冬成虫。及时摘除并烧毁受害花蕾,发现成虫随时捕杀。蕾期和浆果采收后,喷1000-2000倍的 50% 的马拉硫磷液或1000 倍的敌百虫。(五)白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寄主范围广泛,可危害多种蔬菜、果树、 花卉。 喜欢群聚于叶背,刺吸叶片汁液,使叶片输导受阻变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白粉虱繁殖快,代数多,并有世代重叠现象。在河北、北京1 年可发生 10 代以上。不能在野外

34、越冬,但可在温室内继续危害。第2 年春,从温室向阳畦、大棚、露地蔬菜作物迁移,扩散危害。4-5 月份增长慢,7-8 月间虫口密度增长最快,此时也是草莓上虫量最多的时期。 10 月下旬以后,气温下降,虫口数量减少,并向温室内迁移危害。在温室内,温度适宜,又有寄主植物,可常年繁殖危害。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防治方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27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23 / 27 危害期用 50% 马拉硫磷乳油1000 倍液,或 40%乐果乳油 1000 倍液,或 80% 敌敌畏乳油1500 倍液喷雾

35、防治。由于成虫体表有蜡质覆盖物,所以在药液里加入 0.2% 洗衣粉可提高杀虫效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六)蛴螬属鞘翅目,金龟子科幼虫的总称。华北地区常见的、危害较严重的有朝鲜金龟子、铜绿金龟子、东方金龟子的幼虫。体形圆筒形, 常弯曲成 “C ”字状,乳白色,密被棕褐色细毛头橙黄或黄褐色,有胸足 3 队。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蛴螬喜欢聚集在有机质多而不干不湿的土壤中危害活动,成虫还喜欢在厩肥上产卵,故施用厩肥多的地块发生严重,是危害多种作物的地下害虫。蛴螬常咬食草莓的幼根或咬断新茎,造成死苗。在被害植株的根际土壤中,可以找到白色、弯曲成“C ”状的幼虫。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

36、个人学习防治方法:(1)草莓栽植以前,用水胺硫磷或辛硫磷等农药处理土壤和有机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27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24 / 27 (2)生长期危害, 每亩用 90% 晶体敌百虫200g,或 50% 辛硫磷乳油200-300g ,对水 500-750kg关根或浇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3)利用成虫的趋光性,是用黑光灯诱杀。(七)地老虎地老虎是鳞翅目,夜蛾科中的一类害虫,以幼虫危害作物。我国常见的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和大地老虎。其中一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分布普遍。3 龄以前的幼虫,栖

37、于草莓地上部分,取食嫩芽和嫩叶。被咬食的叶片成半透明的白斑或小孔。3 龄以后成虫,白天躲在土表2-6cm 深处, 深夜到地面危害, 常咬断幼苗近地面的幼茎,或把地面的果实咬成小洞,失去商品价值。早晨检查,扒开被害株附近的土壤,可找到其幼虫。育苗地常有发生。第一代幼虫危害盛期,在华北地区为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防治方法:(1)清除杂草,消灭草上的卵和1-2 龄幼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4 页,共 27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25 / 27 (2)用 90% 敌百虫原粉800-1000

38、 倍液或 80% 敌敌畏乳油 1500 倍液喷洒,消灭植株地上部1-3 龄幼虫。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3)用 50% 敌百虫粉 50g ,拌入切碎的鲜草25-40kg 或炒香的麦麸2.5-3kg ,加少量水拌成毒饵,傍晚洒在幼苗附近诱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4)清晨发现缺叶或断株时,扒开附近表土捕杀幼虫,要连续进行,已达到保苗目的。(八)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在我国危害作物及蔬菜幼苗的蝼蛄,主要由非洲蝼蛄和华北蝼蛄。蝼蛄食性很杂,各种作物和蔬菜均受其伤害。对草莓的危害常咬伤根茎,或咬食根部,造成植株调萎死亡。也可咬食地面浆果,失去食用价值。由于蝼蛄在地表穿行, 形成很多隧道

39、, 使幼苗根部与土壤分离,失水干枯而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蝼蛄以其成虫或若虫在冻土层下休眠越冬,第2年 4 月上旬,随地温上升,进入土表活动。温室内提前活动。 5 月中下旬至六月中旬形成危害高峰。蝼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5 页,共 27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26 / 27 喜欢潮湿的环境, 在有机质多和低洼的地方发生严重。并喜欢比较粘的、偏碱性土壤。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防治方法:(1)用 90% 敌百虫 30 倍液 150ml 加谷秕 5kg 。先将谷秕(大半仁谷)煮半熟,凉后拌药。将制成的

40、毒谷撒在蝼蛄活动的隧道处。每亩用毒谷1.5-2kg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2)用 90% 敌百虫 30 倍液 150ml ,拌炒香的麦麸或豆饼 5kg ,傍晚撒在地表。(3)蝼蛄趋光性强,可以黑光灯诱杀。(4)春季根据蝼蛄可在地表造成虚土堆的特点,查找虫窝,顺虫窝挖下,即可找到蝼蛄。夏季在蝼蛄盛发地,查卵室。先铲去表土,发现洞口,下挖10-18cm 可找到卵。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九)蛞蝓为陆生软体动物, 分类上属复足纲蛞蝓科的一种。常在农田、菜窖、温室、草丛一级竹市附近的下水道等潮湿多腐殖质的地方生活。一般白天潜伏,晚上咬食植物的幼芽、嫩叶、果实等部位。文档收集自网络,

41、仅用于个人学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6 页,共 27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27 / 27 保护地栽培的草莓, 果实被咬食后, 常造成空洞。能分泌一种粘液,粘液干后呈银白色,所以即使未被咬食,凡该虫爬过的果实,果面留有粘液, 令人厌恶,商品价值大大降低。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防治方法:(1)保护地草莓栽培使用高畦栽培,地膜覆盖,破膜提苗措施,以减少危害的机会。(2)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3) 草莓坐果前发现该虫可用2.5% 敌杀死 3000倍液,或 20% 速灭杀丁 8000 倍液喷撒地面进行防治。但草莓坐果后不要喷洒,只能用上述药液关在植株附近的土壤中,防止果实接触药液。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7 页,共 2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