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 .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25116256 上传时间:2022-07-09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1,00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2年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 .pdf(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23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一、 (23 分)有一竖直放置、两端封闭的长玻璃管,管内为真空,管内有一小球自某处自由下落(初速度为零),落到玻璃管底部时与底部发生弹性碰撞以后小球将在玻璃管内不停地上下跳动。现用支架固定一照相机,用以拍摄小球在空间的位置。每隔一相等的确定的时间间隔T 拍摄一张照片,照相机的曝光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从所拍到的照片发现,每张照片上小球都处于同一位置。求小球开始下落处离玻璃管底部距离(用H表示)的可能值以及与各H 值相应的照片中小球位置离玻璃管底部距离的可能值。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2、页,共 23 页二、 (25 分)如图所示,一根质量可以忽略的细杆,长为2l,两端和中心处分别固连着质量为m的小球 B 、D和 C,开始时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桌面上另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 A,以一给定速度0v沿垂直于杆DB的方间与右端小球B 作弹性碰撞。求刚碰后小球A,B,C,D 的速度,并详细讨论以后可能发生的运动情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3 页三、 (23 分)有一带活塞的气缸,如图1 所示。缸内盛有一定质量的气体。缸内还有一可随轴转动的叶片,转轴伸到气缸外,外界可使轴和叶片一起转动,叶片和轴以及气缸

3、壁和活塞都是绝热的,它们的热容量都不计。轴穿过气缸处不漏气。如果叶片和轴不转动,而令活塞缓慢移动,则在这种过程中,由实验测得,气体的压强p和体积V遵从以下的过程方程式kpVa其中a,k均为常量 , a1(其值已知) 。可以由上式导出,在此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为1112111aaVVakW式中2V和1V, 分别表示末态和初态的体积。如果保持活塞固定不动,而使叶片以角速度做匀角速转动,已知在这种过程中,气体的压强的改变量p和经过的时间t遵从以下的关系式LVatp1式中V为气体的体积,L表示气体对叶片阻力的力矩的大小。上面并没有说气体是理想气体,现要求你不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

4、度有关的知识,求出图2 中气体原来所处的状态A与另一已知状态B之间的内能之差(结果要用状态A、B的压强Ap、Bp和体积AV、BV及常量a表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3 页四、 (25 分)图1 所示的电路具有把输人的交变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并加以升压、输出的功能,称为整流倍压电路。 图中1D和2D是理想的、 点接触型二极管 (不考虑二极管的电容) ,1C和2C是理想电容器, 它们的电容都为C, 初始时都不带电,G点接地。现在A、G间接上一交变电源,其电压Au,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如图2 所示试分别在图3 和图 4

5、 中准确地画出 D点的电压Du和 B点的电压Bu在 t 0 到 t=2T 时间间隔内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 T 为交变电压Au的周期。图 2 图 3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3 页图 4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3 页五、 (25 分)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高速运载工具。它具有两个重要系统。一是悬浮系统,利用磁力(可由超导电磁铁提供)使车体在导轨上悬浮起来与轨道脱离接触。另一是驱动系统,在沿轨道上安装的三相绕组(线圈)中,通上三相交流

6、电,产生随时间、空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磁场,磁场与固连在车体下端的感应金属板相互作用,使车体获得牵引力。为了有助于了解磁悬浮列车的牵引力的来由,我们求解下面的问题。设有一与轨道平面垂直的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 t 和空间位置x 变化规律为)cos(),(0kxtBtxB式中0B、k均为已知常量,坐标轴x 与轨道平行。在任一时刻t ,轨道平面上磁场沿x 方向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如图所示。图中Oxy平面代表轨道平面, “”表示磁场的方向垂直Oxy 平面指向纸里, “”表示磁场的方向垂直Oxy 平面指向纸外。规定指向纸外时B取正值。“”和“”的疏密程度表示沿着x 轴 B的大小分布。 一与轨道平面平行的具

7、有一定质量的金属矩形框MNPQ 处在该磁场中,已知与轨道垂直的金属框边MN 的长度为l,与轨道平行的金属框边MQ 的长度为d,金属框的电阻为R,不计金属框的电感。1试求在时刻t ,当金属框的MN边位于 x 处时磁场作用于金属框的安培力,设此时刻金属框沿x 轴正方向移动的速度为v。2. 试讨论安培力的大小与金属框几何尺寸的关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3 页六、 (23 分)有一种被称为直视分光镜的光谱学仪器。所有光学元件均放在一直长圆筒内。筒内有:三个焦距分别为1f、2f和3f的透镜1L,2L,3L,321ff

8、f;观察屏 P ,它是一块带有刻度的玻璃片;由三块形状相同的等腰棱镜构成的分光元件(如图1 所示) ,棱镜分别用折射率不同的玻璃制成,两侧棱镜的质料相同,中间棱镜则与它们不同,棱镜底面与圆筒轴平行。圆筒的一端有一与圆筒轴垂直的狭缝,它与圆筒轴的交点为S,缝平行于棱镜的底面当有狭缝的一端对准筒外的光源时,位于圆筒另一端的人眼可观察到屏上的光谱。已知:当光源是钠光源时,它的黄色谱线(波长为589.3 nm ,称为 D线)位于圆筒轴与观察屏相交处。制作棱镜所用的玻璃,一种为冕牌玻璃,它对钠D 线的折射率Dn1.5170; 另一种为火石玻璃,它对钠D线的折射率Dn=1.7200 。 1.试在图 2 中

9、绘出圆筒内诸光学元件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并说出各元件的作用。2. 试论证三块棱镜各应由何种玻璃制成并求出三棱镜的顶角的数值。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3 页七、 (16 分)串列静电加速器是加速质子、重离子进行核物理基础研究以及核技术应用研究的设备,右图是其构造示意图。S 是产生负离子的装置,称为离子源;中间部分N 为充有氮气的管道,通过高压装置H使其对地有61000.5V的高压。现将氢气通人离子源S,S 的作用是使氢分子变为氢原子,并使氢原子粘附上一个电子,成为带有一个电子电量的氢负离子。氢负离子(其初速度为0)

10、在静电场的作用下,形成高速运动的氢负离子束流,氢负离子束射入管道N 后将与氮气分子发生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可使大部分的氢负离子失去粘附在它们上面的多余的电子而成为氢原子,又可能进一步剥离掉氢原子的电子使它成为质子。已知氮气与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不会改变粒子的速度。质子在电场的作用下由N 飞向串列静电加速器的终端靶子T。试在考虑相对论效应的情况下,求质子到达 T时的速度v。电子电荷量191060.1qC,质子的静止质量27010673.1m kg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3 页第 23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题参

11、考解答及评分标准一、参考解答 :解法一小球沿竖直线上下运动时,其离开玻璃管底部的距离h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设照片拍摄到的小球位置用A 表示, A 离玻璃管底部的距离为hA,小球开始下落处到玻璃管底部的距离为H. 小球可以在下落的过程中经过A 点,也可在上升的过程中经过A 点. 现以表示小球从最高点 (即开始下落处)落到玻璃管底部所需的时间(也就是从玻璃管底部反跳后上升到最高点所需的时间),1表示小球从最高点下落至A 点所需的时间 (也就是从A 点上升至最高点所需的时间) ,2表示小球从A 点下落至玻璃管底部所需的时间 (也就是从玻璃管底部反跳后上升至A 点所需的时间) . 显然,1

12、2. 根据题意,在时间间隔的起始时刻和终了时刻小球都在A 点用 n 表示时间间隔内(包括起始时刻和终了时刻)小球位于 A点的次数( n2) . 下面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A 点不正好在最高点或最低点当 n 为奇数时有12111Tnnn3,5,7,nL(1)在( 1)式中,根据题意1可取10中的任意值,而21(2)当 n 为偶数时有211222Tnnnn2,4,6,nL(3)由( 3)式得12(4)由( 1) 、 ( 3) 、 (4)式知,不论n 是奇数还是偶数,都有1Tn2,3,4,nL(5)因此可求得,开始下落处到玻璃管底部的距离的可能值为2211221nTHggn2,3,4,nL(6)若用

13、nH表示与 n 对应的 H 值,则与nH相应的 A 点到玻璃管底部的距离2112AnhHg2,3,4,nL( 7)t H O hATh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3 页当 n 为奇数时,1可取10中的任意值,故有0AnhH2121nTHgnn=3,5,7, (8)可见与nH相应的Ah的可能值为0 与nH之间的任意值当 n 为偶数时,112,由( 6)式、(7)式求得nH的可能值34AnhH2121nTHgnn=2,4,6, (9)2若 A 点正好在最高点或最低点无论 n 是奇数还是偶数都有21Tnn=2,3,4,

14、 (10)22112221nTHggnn=2,3,4, (11)AnhH21221nTHgnn=2,3,4, (12)或0Ah(13)解法二因为照相机每经一时间间隔T 拍摄一次时,小球都位于相片上同一位置,所以小球经过该位置的时刻具有周期性,而且T 和这个周期的比值应该是一整数下面我们就研究小球通过某个位置的周期性设小球从最高点(开始下落处)落下至管底所需时间为,从最高点下落至相片上小球所在点(A 点)所需时间为1,从 A 点下落至管底所需时间为2,则12(1)(小球上升时通过相应路程段所需时间与下落时同一路程所需时间相同,也是、1和2)从小球在下落过程中经过A 点时刻开始,小球经过的时间22

15、后上升至A 点,再经过时间12后又落到A 点,此过程所需总时间为12222以后小球将重复这样的运动小球周期性重复出现在 A 点的周期是多少?分两种情况讨论:( 1) 12,1和2都不是小球在A 点重复出现的周期,周期是2( 2) 12,小球经过时间22回到 A 点,再经过时间12又回到 A 点,所以小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3 页重复出现在A 点的周期为下面就分别讨论各种情况中H的可能值和A 点离管底的距离Ah的可能值(如果从小球在上升过程中经过A 点的时刻开始计时,结果一样,只是1和2对调一下)1H 的可

16、能值(1) 较普遍的情况,12T与2的比值应为一整数,的可能值应符合下式2Tk,1,2,3,kL(2)由自由落体公式可知,与此相应的kH的数值为2211222kTHggk1,2,3,kL(3)(2) 12的可能值应符合下式Tk1,2,3,kL(4)故kH的可能值为221122kTHggk1,2,3,kL(5)当k为偶数时,即2,4,6,kL时, (5)式与( 3)式完全相同可见由(3)式求得的H的可能值包含了12的全部情况和12的一部分情况当k为奇数时,即1,3,5,kL时,由( 5)式得出的H的可能值为212kTHgk1,3,5,kL(6)它们不在( 3)式之内,故(3)式和( 6)式得出的

17、H合在一起是H的全部的可能值2与各 H 值相应的Ah的可能值a.与kH相应的Ah的可能值由于在求得(3)式时未限定A 点的位置,故Ah的数值可取0 和kH之间的任意值,即0AkhH2122kTHgk1,2,3,kL(7)b. 与kH(k为奇数)相应的Ah的可能值这些数值与A 位于特定的位置,122,相对应,所以对于每一个kH对应的Ah是一个特定值,它们是21122AkThHgk212kTHgk1,3,5,kL(8)评分标准:本题 23 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3 页二、参考解答:1 求刚碰撞后小球A、B、C

18、、D 的速度设刚碰撞后,小球A、B、C、D 的速度分别为Av、Bv、Cv、Dv,并设它们的方向都与0v的方向相同由于小球C 位于由 B、C、D 三球组成的系统的质心处,所以小球C 的速度也就是这系统的质心的速度因碰撞前后四小球组成的质点组的动量守恒,故有0AC3MMmvvv(1)碰撞前后质点组的角动量守恒,有CD02mlmlvv( 2)这里角动量的参考点设在与B 球重合的空间固定点,且规定顺时针方向的角动量为正因为是弹性碰撞,碰撞前后质点组的动能相等,有222220ABCD11111+22222MMmmvvmvvv(3)因为杆是刚性杆,小球B 和 D 相对于小球C 的速度大小必相等,方向应相反

19、,所以有BCCDvv = vv(4)解( 1) 、 (2) 、 (3) 、 (4)式,可得两个解Cv=0 (5)和C0456MMmvv(6)因为Cv也是刚碰撞后由B、C、D 三小球组成的系统的质心的速度,根据质心运动定律,碰撞后这系统的质心不可能静止不动,故(5)式不合理,应舍去取(6)式时可解得刚碰撞后A、B、D 三球的速度A05656MmMmvv(7)B01056MMmvv(8)D0256MMmvv(9)2讨论碰撞后各小球的运动碰撞后, 由于 B、C、 D 三小球组成的系统不受外力作用,其质心的速度不变,故小球 C 将以( 6)式的速度即C0456MMmvv沿0v方向作匀速运动由(4) 、

20、 (8) 、 ( 9)式可知,碰撞后,B、D 两小球将绕小球C 作匀角速度转动,角速度的大小为0656BMlMmCvvvl(10)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由(7)式可知,碰后小球A 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与M、m 的大小有关,下面就 M、m 取值不同而导致运动情形的不同进行讨论:(i)A0v =,即碰撞后小球A 停住,由( 7)式可知发生这种运动的条件是560Mm即65Mm(11)(ii)A0v但ACvv,即碰撞后小球A 沿0v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但其速度小于小球C 的速度由( 7)式和( 6)式,可知发生这种运动的条件是560Mm和mMM654即665mMm(13)(iv)ACvv,即碰撞后小球A 仍沿

21、0v方向运动,且其速度大于小球C 的速度,发生这种运动的条件是6Mm(14)(v)ACvv,即碰撞后小球A 和小球 C 以相同的速度一起沿0v方向运动,发生这种运动的条件是6Mm(15)在这种情形下,由于小球B、D 绕小球 C 作圆周运动,当细杆转过180o时,小球 D 将从小球A的后面与小球A 相遇,而发生第二次碰撞,碰后小球A 继续沿0v方向运动根据质心运动定理,C球的速度要减小,碰后再也不可能发生第三次碰撞这两次碰撞的时间间隔是00566MmlltMvv(16)从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小球C 走过的路程C23ldtv(17)3求第二次碰撞后,小球A、B、C、D 的速度刚要发生第二次碰撞

22、时,细杆已转过180o,这时,小球B 的速度为Dv,小球 D 的速度为Bv在第二次碰撞过程中,质点组的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设第二次刚碰撞后小球A、B、C、D 的速度分别为Av、Bv、Cv和Dv,并假定它们的方向都与0v的方向相同注意到(1) 、 (2) 、 ( 3)式可得0AC3MMmvvv(18)CB02mlmlvv(19)222220ABCD11111+22222MMmmvvmvvv(20)由杆的刚性条件有DCCBvvvv(21)(19)式的角动量参考点设在刚要发生第二次碰撞时与D 球重合的空间点把( 18) 、 (19 ) 、 (20) 、 (21)式与( 1) 、 ( 2)

23、、 (3) 、 (4)式对比,可以看到它们除了小球B 和D 互换之外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它们也有两个解C0v(22)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3 页和C0456MMmvv(23)对于由 B、C、D 三小球组成的系统,在受到 A 球的作用后, 其质心的速度不可能保持不变,而(23)式是第二次碰撞未发生时质心的速度,不合理,应该舍去取(22 )式时,可解得A0vv(24)B0v(25)D0v(26)(22) 、 (24) 、 ( 25) 、 (26)式表明第二次碰撞后,小球A 以速度0v作匀速直线运动,即恢复到第一次碰

24、撞前的运动,但已位于杆的前方,细杆和小球B、C、D 则处于静止状态,即恢复到第一次碰撞前的运动状态,但都向前移动了一段距离23ld,而且小球D 和 B 换了位置三、参考解答:由kpV,1(1)可知,当 V 增大时, p 将随之减小(当V 减小时, p 将随之增大),在pV图上所对应的曲线(过状态A)大致如图所示在曲线上取体积与状态B 的体积相同的状态C现在设想气体从状态A 出发, 保持叶片不动, 而令活塞缓慢地向右移动,使气体膨胀,由状态A 到达状态C,在此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11111CAkWVV(2)用 UA、UC分别表示气体处于状态A、C 时的内能, 因为是绝热过程,所以内能的增量等于

25、外界对气体做的功,即11111CACAkUUVV(3)再设想气体处于状态C 时,保持其体积不变, 即保持活塞不动, 令叶片以角速度做匀速转动,这样叶片就要克服气体阻力而做功,因为缸壁及活塞都是绝热的,题设缸内其它物体热容量不计,活塞又不动(即活塞不做功),所以此功完全用来增加气体的内能因为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它的温度和压强都会升高,最后令它到达状态B在这过程中叶片转动的时间用t 表示,则在气体的状态从 C 到 B 的过程中,叶片克服气体阻力做功WLt(4)令 UB表示气体处于状态B 时的内能,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BCUULt(5)p V A B C 0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26、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3 页由题知1pLtV(6)由( 4) 、 (5) 、 (6)式得1BBCBCVUUpp(7)(7)式加( 3)式,得111111BBABCCAVkUUppVV(8)利用pVk和CBVV得11BABBAAUUp Vp V(9)四、参考解答:答案:Du如图 1 所示,Bu如图 2 所示tBu0 2TT 图 2 UUtT 2T0 uD图 1 U U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3 页附参考解法:二极管可以处在导通和截止两种不同的状态. 不管 D1和 D2

27、处在什么状态,若在时刻t,A 点的电压为 uA,D 点的电压为uD,B 点的电压为uB,电容器C1两极板间的电压为uC1,电容器C2两极板间的电压为uC2,则有1DACuuu(1)2BCuu(2)11CADquuuC(3)22CBGquuuC(4)式中 q1为 C1与 A 点连接的极板上的电荷量,q2为 C2与 B 点连接的极板上的电荷量. 若二极管D1截止, D2导通,则称电路处在状态I. 当电路处在状态I 时有DBuu0Du(5)若二极管D1和 D2都截止,则称电路处在状态II.当电路处在状态II 时有DBuu0Du(6)若二极管D1导通, D2截止,则称电路处在状态III . 当电路处在

28、状态III 时有DBuu0Du(7)电路处在不同状态时的等效电路如图3 所示 .在0t到2tT时间间隔内,uD、uB随时间 t 的变化情况分析如下:1. 从0t起,uA从 0 开始增大,电路处在状态,C1、C2与电源组成闭合回路. 因 C1、C2的电容相等,初始时两电容器都不带电,故有1212CCAuuu, 12DBAuuu在 uA达到最大值即uA = U 时,对应的时刻为14tT,这时12DBuuU,也达到最大值. uA达到最大值后将要减小,由于D2的单向导电性,电容器C 、 C 都不会放电,1Cu和2Cu保持不变, uD将要C1D1C2DuAG ABD2C1D1C2DuAG ABD2C1D

29、1C2DuAG ABD2状态 I 状态 II 状态 III 图 3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3 页小于12U,即将要小于uB,D2将由导通变成截止,电路不再处于状态I. 所以从 t = 0 到14tT时间间隔内, uD、uB随时间 t 变化的图线如图4、图 5 中区域 I内的的直线所示2. 从14tT起,因 uD小于 uB,D2处在截止状态,电路从状态变为状态. 因为二极管的反向电阻为无限大,电容器C、C 都不会放电,两极板间的电压都保持不变. 当电路处在状态时,D点的电压12DAuuUB点的电压12BuU随

30、着 uA从最大值U 逐渐变小, uD亦变小;当12AuU时,对应的时刻为38tT,0Du. 如果 uA小于12U,则 uD将小于0,D1要从截止变成导通,电路不再处在状态II. 所以在14tT到38tT时间间隔内, uD、uB随 t 变化的图线如图4 和图 5 中区域内的直线所示 . 3.从38tT起, uA从12U开始减小, D1导通,但DBuu,D2仍是截止的,电路从状态II 变为状态 III . 当电路处在状态时有0Du12BuU在 uA减小的过程中,C1两极板间的电压uC1(= uA)也随之改变,从而维持uD为 0. 当 uA达到反向最大值即AuU时,对应的时刻为34tT,1CuU.

31、若 uA从U开始增大(U减小),因 D1的单向导电性,电容器C1不会放电,1CuU保持不变,10DACuuu,D1要从导通变成截止,电路不再处于状态III . 所以在38tT到34tT时间间隔内,uD、uB随 t 变化的图线如图4 和图 5 中区域内的直线所示 .4. 从34tT起, uA从U开始增大,D1变为截止状态,DAuuU从零开始增大,只要uD仍小于 uB,D2仍是截止的,电路从状态III 变为状态II. 当电路处在状态时,C1和 C2不会放电,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保持不变. 故有DAuuU, 12BuU当 uA增大至12U时,对应的时刻为78tT,12DBuuU. 若 uA再增大,

32、uD将要大于uB,D2将要从截止变为导通,DBuu,电路不再处于状态II. 所以在34tT到78tT时间间隔内, uD、uB随t 变化的图线如图4 和图 5 中 区域中的直线所示 .5. 从78tT起, uA要从12U增大,D2变为导通状态,这时D1仍是截止的,电路又进入状态I. 当电路处在状态 I 时,电源与C1、C2构成闭合回路,而DBuu ,12AqquCC当 uA变化时,12qq将随之变化,但由导通的二极管D2连接的 C1、C2的两块极板所带的总电荷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3 页12qq是恒定不变的

33、 . 由于在78tT时刻,1CuU,212CuU,此时1qCU,212qCU,故有121322qqCUCUCU由以上有关各式得3142DBAuuUuuD、 uB随着uA的增大而增大 . 当 uA达到最大值即AuU时, 对应的时刻为54tT,54DBuuU 由于 D2单向导电,2BCuu只增不减, uA从最大值减小时,1Cu不变, uD将要小于54U,而2BCuu保持为54U,因而DBuu,D2从导通变成截止,电路不再是状态I. 所以在78tT到Tt45时间间隔内, uD、uB随 t 变化的图线如图4和图 5 中 I2中的直线所示. 6. 从54tT起, uA从 U 开始减小,D2变为截止状态,

34、这时D1仍是截止的,电路又进入状态II. 当电路处在状态时, C1和 C2不会放电,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保持不变. 由54tT时刻的uD和uA的值可知此时114CuU. 故有14DAuuU, 54BuU当 uA减少至14U时,对应的时刻为t2516T,0Du,以后 D1将由截止变为导通,电路不再处在状态 II. 所以在54tT到2516tT时间内, uD、uB随 t 变化的图线如图4 和图 5 中 II3中的直线所示.7. 从2516tT起, uA从14U开始减小, D1变为导通状态,但D2仍是截止的,电路又进入状态III ,故有0Du, 54BuU在 uA减小的过程中,C1两端的电压uC1也

35、随之改变,开始阶段D1保持导通, uD = 0. 但当 uA减小至- U 时,对应的时刻为74tT,uC1 = U. 因 D1单向导电,且DBuu,C1右极板的正电荷只增不减,uA到达 -U 后要增大, uD要大于 0,D1要从导通变为截止,电路不再处于状态III . 所以在2516tT到74tT时间间隔内,uD、uB随 t 变化的图线如图4 和图 5 中 III2内的直线所示 .8. 从74tT起, uA从- U 开始增大, D1变为截止状态,D2仍是截止的,电路又进入状态II. 当电路处于状态时, C1和 C2不会放电,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保持不变. 由74tT时刻的uD和uA的值可知,此

36、时1CuU. 故有DAuuU, 54BuUuD将随着uA的增大而增大 . 当 uA=14U时,对应的时刻33216tTT,uD =54U,与 uB相等 . 以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3 页uD要大于54U,D2要从截止变为导通,电路不再是状态II. 所以在74tT到2tT时间间隔内, uD、uB随 t 变化的图线如图4 和图 5 中 II4内的直线所示.总结以上讨论,各时段起讫时刻及Du和Bu变化值如下表所示:时段1 2 3 4 5 6 7 8 I1II1III1II2I2II3III2II404T348T

37、T3384TT3748TT7584TT525416TT257164TT724TTDu02U02U002U524UU504U00UBu02U2U524UU54UtBu0 2TT 图 5 UUI1II1III2II2III1I2II4II3tT 2T0 uD图 4 I1II1III2II2III1I2II4II3UU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23 页五、参考解答:1题给的磁场,B x t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具有周期性,在某时刻t ,磁场的空间分布为0,cosB x tBtkx在tt时刻,磁场的空间分布为00,cosco

38、sB x ttBttkxBtk xtk比较上面两式,不难看出,t 和tt这两个时刻的磁场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相同的,只是t 时刻原位于xtk处的磁场, 经历t时间,在tt时刻,出现在x处即整个磁场的分布经时间间隔t沿 x 轴的正方向平移了一段距离xxxtk平移速度0 xtkv(1)平移速度0v为恒量由此可见,题给出的磁场0,cosB x tBtkx可视为一在空间按余弦规律分布的非均匀磁场区域以速度0v沿 x 轴的正方向平移如果金属框移动的速度小于磁场区域平移的速度,那么通过金属框的磁通将随时间发生变化,从而在金属框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将受到磁场的安培力作用由题已知,在时刻 t, 金属框移动的速

39、度为v, 金属框 MN 边位于坐标x 处, PQ 边位于坐标xd处设此时金属框的磁通为(规定由纸内到纸外为正) ;经过一很短的时间间隔t,整个磁场分布区域向x 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0tv,金属框向x 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tv,其结果是:MN 边左侧穿过面积为0ltvv的磁通0,B x tltvv移进了金属框,PQ边左侧穿过面积为0ltvv的磁通0,B xd tl tvv移出了金属框,故在tt时刻,通过金属框的磁通为00,B x tltB xd tl tvvvv在t时间间隔内,通过金属框的磁通增量为0,B x tB xd tltvv(2)规定框内的感应电动势tE沿顺时针方向(沿回路MNPQM方向 )

40、为正,由电磁感应定律,可得t时刻的感应电动势ttE(3)规定金属框内的感应电流i t沿顺时针方向 (沿回路MNPQM 方向 )为正,可得 t 时刻的感应电流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23 页i tRE(4) 磁场对于上下两边NP 和 MQ 的安培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二者的合力为零规定向右的力为正,则磁场作用于金属框MN 边的安培力为,i t B x t l;由于 PQ 边和 MN 边的电流方向相反,磁场作用于金属框PQ 边的安培力为,i t B xd t l,故金属框的安培力的合力,f ti t B x t

41、 li t B xd t l( 5)由( 1) 、 (2) 、 (3) 、 (4) 、 (5)式及题给定的磁场分布规律,得2 202coscosB lkf ttkxtkxkdvR( 6)利用三角学公式,得220222042sinsinsin222B ltkxkdkdkdkf tFtkxvR(7)2 20204sin2B lkdkFvR0F称为安培力f t的幅度从(7)式可以看出,安培力f t在0F的幅度内随时间变化,但其值不会小于零,表示磁场作用于金属框的安培力始终向右2讨论安培力的大小与线框几何尺寸的关系就是讨论0F与线框几何尺寸的关系0F与金属框长度 l 的平方成正比,与金属框的宽度d 有

42、关:当2 kdn, 即2 0,1,2,ndnkL(8)得00F(9)当21 kdn,即21 0,1,2,ndnkL(10)0F达最大值2200 max4B lkFvR(11)当 d 取其它值时,0F介于 0 与最大值0 maxF之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23 页六、参考解答:1圆筒内光学元件的相对位置如图1 所示各元件的作用如下:狭缝 S:光源的光由此进入分光镜,观察到的谱线就是狭缝的像透镜 L1:与狭缝的距离为f1,使由狭缝射来的光束经L1后成为与圆筒轴平行的平行光束分光棱镜:使由L1射来的平行光束中频率不

43、同的单色光经棱镜后成为沿不同方向出射的平行光束透镜 L2:使各种单色平行光束经L2成像在它的焦平面上,形成狭缝的像(即光谱线)观察屏 P:位于 L2焦平面上,光源的谱线即在此屏上透镜 L3:与 P 的距离f3,是人眼观察光谱线所用的放大镜(目镜)2已知钠黄光的谱线位于P 的中央, S 的像位于L2的焦点上,由此可知,对分光棱镜系统来说,钠黄光的入射光束和出射光束都与轴平行,由于棱镜系统是左右对称,因此钠黄光在棱镜内的光路应该是左右对称的,在中间棱镜中的光路应该与轴平行,分光元件中的光路图如图2 所示,左半部的光路如图3用 i1、r1、 i2、r2分别表示两次折射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用n1、n2

44、分别表示两块棱镜对D 线的折射率,由图3 可以看出,在两棱镜界面上发生折射时,22ir,表明21nn,即中间的棱镜应用折射率较大的火石玻璃制成,两侧棱镜用冕牌玻璃制成,故有Dnn1=1.5170 ,Dnn2=1.7200 由几何关系可得122ir(1)12ri(2)图 2 r1i2r2i1n22n1图 3 L2L1L3狭缝S P 圆筒轴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23 页由折射定律可得111sinsininr(3)1222sinsinninr(4)从以上各式中消去1i、2i、1r和2r得2221221121sin

45、1sin12sin222nnn(5)解( 5)式得221222124142sinnnnn( 6)以5170.11n,7200.12n代入,得123.6o( 7)七、参考解答:带电粒子在静电场内从S 到 T 的运动过程中, 经历了从 S 到 N 和从 N 到 T 的两次加速, 粒子带的电荷量q 的大小均为191.6010C,若以 U 表示 N 与地之间的电压,则粒子从电场获得的能量2EqU(1) 质子到达T 处时的质量021mmcv(2) 式中 v 为质子到达T 时的速度 质子在 S 处的能量为20m c,到达 T 处时具有的能量为2mc,电子的质量与质子的质量相比可忽略不计,根据能量守恒有220mcEm c(3)由( 1) 、 (2) 、 (3)式得2201211qUm ccv代入数据解得74.34 10 m/sv(4)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2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