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标通用版课时作业:12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510851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标通用版课时作业:12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1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标通用版课时作业:12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标通用版课时作业:12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标通用版课时作业:12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作业1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选择题研究地质构造,可以科学地推断地层形成过程与地貌的关系。下图示意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据此完成12题。1对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的推断,正确的是()AB CD解析:岩层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据图可知,岩层在岩层、的下面,所以岩层最早形成,曾经是个火山口,被后来形成的层覆盖,故形成顺序为。答案:D2对岩石形成后,地质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浆喷发地壳下降深海沉积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B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堆积水平挤压C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堆积作用D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岩浆喷发水平挤压堆积作用外力侵蚀解析:据图可知,上面有很

2、厚的沉积物,说明其形成后曾经历过地壳下沉,沉积物沉积,后来地壳上升加上受到水平挤压,形成背斜,背斜顶部受到外力侵蚀形成谷地,后来由于堆积作用,形成了松散的沉积物,故选C。答案:C(2019年浙江省(全国省级统考)某中学开展研学活动,在晋陕间黄河峡谷某地段观察地质地貌景观。下图为黄河峡谷地貌景观。在峡谷西侧的公路边观察由黄土层、砂砾石层和砂页岩层构成的地层剖面。在峡谷东侧的峭壁上观察到砂页岩层中的褶皱构造。完成34题。3此地地层和地质构造的形成时间,从老到新的顺序为()AB CD解析:该地层中的黄土层、砂砾石层、砂页岩层等均是沉积作用形成的,因此越往下沉积越早,岩层越老。故此地地层和地质构造的形

3、成时间,从老到新的顺序是。褶皱构造形成于砂页岩中,说明其形成时间晚于砂页岩,即介于和之间。答案:D4此地地层与构造的形成与黄河有关的是()ABCD解析:黄土层是风力搬运和堆积所形成的,和黄河无关,A错误;该段黄河为中游,河流流速较快,搬运能力强,因此易形成砾石堆积,而砂砾石层是砾石堆积所形成的,其形成和黄河有关,B正确;组成砂页岩的堆积物颗粒细小,不可能是黄河堆积的结果,C错误;褶皱是内力作用导致岩层发生弯曲的现象,和黄河无关,D错误。答案:B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56题。5图中地层,形成最早的是()解析:沉积岩层埋藏越深,形成时间越早,图中右侧海拔0米以下的B所示岩层是海拔0米以下岩层中形成

4、时间最早的,在右侧海拔0米以上的岩层中,C所示岩层又在B所示岩层之下,因而形成时间更早。选C。答案:C6关于飞来峰景观的形成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蚀B垂直上升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C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外力沉积D岩层断裂垂直上升外力侵蚀推移上覆解析:由图可知,飞来峰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结合图所示的岩层状况可推知该飞来峰应为沉积岩层推移上覆之后被外力侵蚀而形成的(其岩层与图中右侧沉积岩层相吻合),而推移上覆则是由于岩层的水平挤压使得岩层断裂,之后继续受水平挤压而出现的(据图中岩层分布可知)。选A。答案:A(2019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三质检)灌草丛沙堆发

5、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不同植被形成的风影沙丘的长度、宽度、高度不同。左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右图示意该灌木植株高度与沙丘体积的相关性。据此回答79题。7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A东南风B西北风 C西南风D东北风解析:结合材料可知,风影沙丘应该位于植株的背风侧,图中沙区位于植被的西南方,故该地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东北风。答案:D8风影沙丘()A体积与植株高度成正比 B长度与植株高度成反比C高度受灌丛叶片大小影响大D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解析:读图可知,风影沙丘体积与植株高度成正相关,但不一定成正比;从图中无法判断风影沙丘长度和高度与植株的关系;风影沙丘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

6、,当灌丛迎风面积较大时,风影沙丘宽度较大。答案:D9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A风蚀作用不断加强 B荒漠扩张速度加快C风积地貌趋于稳定 D大气降水显著增加解析:植被具有固定沙丘的作用,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风积地貌趋于稳定;风蚀作用减弱,荒漠化扩张速度减小,大气降水不会明显增多。答案:C(2019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尖岭位于海南岛东南部陵水黎族自治县东南侧,两侧均被低山束缚,海岸线向外海呈“喇叭”形状,海滩前缘是珊瑚礁和基岩平台,在正常天气条件下,到达海岸的波浪较小,海滩沉积物以细砂为主,当海浪越过滩脊后,会在陆地一侧形成颗粒较细的堆积物,称之为冲越扇。读下

7、图,据此完成1011题。海南岛尖岭地理位置及冲越扇剖面图10冲越扇形成的原动力为()A潮汐涨落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台风解析:冲越扇又叫“冲溢扇”“越流扇”。指在“暴风浪”时海水越过岛屿顶部或沙坝顶部时,把岛上的碎屑物或对沙坝顶部的平切(截顶)作用,横冲带向陆方的潟湖一侧,形成的扇状堆积体。据此分析可知应是台风,台风来临时会带来狂风,会引起暴风浪,故选D。潮汐涨落、西南季风、东北季风不是每一次都会带来大风,故可把A、B、C排除。答案:D11沉积砂层与下面的砂壤层相比()A颗粒更细B层理明显C分选性更差D肥力更高解析:由图知,沉积砂层是在没有沙脊潮汐作用下形成的,而冲越扇是台风作用下形成。台风作

8、用下,海浪携带沙子翻越沙脊又从高处抛落下来,分选作用更好,故C错;台风出现又是周年性的,所以层理明显,故B正确;沉积砂层比砂壤颗粒更粗,故A错;砂土的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养分易淋失,致使各种养分都较贫乏。砂壤土的性质则介于砂土与粘土之间,其耕性和肥力较好。这种质地的土壤,水与气之间的矛盾不那么强烈,通气透水,供肥保肥能力适中,耐旱耐涝,抗逆性强,适种性广,适耕期长,易培育成高产稳产土壤。故D错。答案:B下面图甲为四处景观图,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12关于图甲中四处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冰川侵蚀B海浪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解析:是海蚀崖、海

9、蚀柱,它们是由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所示的砂砾岩石林、石英砂岩峰林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答案:D13图甲中四处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与图乙中相关内容对应正确的是()A:甲a乙bB:d丁bcC:丙cd丁D:戊bcd解析:处景观是石灰岩海岸,其中的石灰岩是沉积物经d所示的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后经b所示的地壳运动,岩石上升出露地表,又经c所示的外力作用,最后形成图示的地貌景观。另外,景观的形成过程中,外力作用尤其是侵蚀、搬运作用更为重要,“bc”过程不能缺,排除A、C;图中石英砂岩为沉积岩,图乙中戊为变质岩,排除D。答案:B二、综合题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琥珀是指距今4 5006 500

10、万年前的松柏科植物的树脂滴落,掩盖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形成。甲国琥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琥珀,其显著的防腐保存性能,使很多动植物得以完好的封存,具有不可忽视的科研价值。甲国琥珀矿区主要分布在北部河谷、沼泽地区,人烟罕至。近日,在M矿区开采的一块琥珀原石上发现一只疑似海葵(海洋生物)的生物化石,这块琥珀本身金色透明,珀体的中上部包裹着一只远古的蜘蛛,珀体的下部,就嵌着一只直径为21 mm的海葵生物。材料二甲国及琥珀矿区分布图和气候资料表全年气温与降水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日均最高气温313336383532323132323130日均最低气温1617212

11、42625252525242117平均降水总量mm53428221332321369259166497平均降水天数/天000311161618141041(1)指出甲国琥珀的岩石类型并说出判断理由。(2)说明M矿区所在板块地质环境的变化过程。(3)推测在甲国北部M矿区开采琥珀的不利条件。(4)分析琥珀的开采可能对甲国产生的影响。解析:(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甲国琥珀的岩石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而且琥珀石中有化石存在,所以为沉积岩。(2)化石是地质史的记录。通过化石就可以分析研究一个地区的环境变化。生长在地面上的植物树脂与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葵在同一块琥珀中,说明M矿区所在板块曾经为陆地环境,后地壳下降

12、成为海洋,后又经地壳抬升作用成为陆地。(3)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分析,再从交通、居住等社会经济方面进行分析。(4)琥珀的开采对甲国产生影响中经济方面肯定会带来有利的影响,但是开发不当会带来一定的生态问题和自然灾害问题。答案:(1)沉积岩。琥珀石中有化石存在。(2)生长在地面上的植物树脂与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葵在同一块琥珀中,说明M矿区所在板块曾经为陆地环境,后地壳下降成为海洋,后又经地壳抬升作用成为陆地。(3)北部矿区地势起伏大,位于河谷、沼泽地区;高温潮湿,蚊虫多;雨季时间长不利开采;交通不便;人烟罕至等。(4)有利: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 ;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13、促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利:破坏当地生态;诱发地质灾害等。15(2019年成都模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2)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原因。(3)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成因可从AB、CD两地段各自对应的不同流水作用来说明)。解析:(1)宁夏平原是由断层下陷和流水沉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2)河流沿线由于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导致地形变化不同,等高线表现的变化方向也就不同。(3)河流泥沙的沉淀都是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小的后沉积。答案:(1)从地质构造上来说,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2)AB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处)凸出。原因: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CD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处)凸出。原因:下游段主要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3)沉积物颗粒依次变小。原因: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渐沉积。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高中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