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培训记录材料.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500846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健康培训记录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职业健康培训记录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健康培训记录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培训记录材料.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6年培训记录LUHUA培训记录编号:LH/JL-PG-01版次:3/0培训日期上午培训地点二楼会议室授课人褚丹丹、吴闯培训内容职业危害的分类;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参加人员培训记录:一、褚丹丹主任讲了培训的目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及时间安排、培训纪律,以及培训的组织、考试及资料报送的及时性等情况列入部门月份基础工作考核;办公室将根据参加培训人员的出勤情况、课堂纪律情况、培训考试情况等为考核工作提供依据。二、吴闯主任针对职业健康基础知识的内容,以及职业危害防治问题作了讲解:为了提高广大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培养大家形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更好的维护自身身心健康,特进行此次职业健康基础知识的

2、培训:1、 职业危害分类:、按来源可分为:来源于生产工艺过程,来源于劳动过程和来源于作业环境;、按性质可分为:物理因素,生物性因素和化学性因素。2、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之危害防治措施、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常识:职业危害因素产生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各部门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职业中毒的预防:技术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注意,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生产现场安装相关检测装置,尽量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用无毒物质替代有毒物质,注意个人卫生班后洗澡。、防尘综合措施:A 宣传教育:各级领导能够正确的认识搞好防尘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切实的做好防护措施和员工的宣传教育

3、工作。B 技术革新:采用新技术消除防尘污染,搞好防尘工作。C 湿法除尘:粉尘遇水后,很容易吸收、凝聚、增重,可以大大减少粉尘的产生及扩散。D 密闭尘源:将尘源有效地密闭,是防止粉尘外逸的一项有效技术性措施,它常与通风除尘技术措施配合使用。E 通风除尘:用通风的方法将尘源予以有效的控制,并将含尘气体抽出,经除尘器净化后排入大气。F 个人防护:事粉尘作业的人员通过各种防护用品(如口罩、防尘口罩、防尘面具、防尘头盔等)可进一步防止粉尘的吸入。G 维护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组织管理性措施。对待防尘设施必须象对待主机设备一样,加强维护管理。H 监督检查:这也是一项组织管理性措施。、噪声控制措施:消声器和

4、隔声罩对噪声的降低能起到显著作用,对于振动突出的机组,还应采取隔振措施。振动的控制措施:LUHUA培训记录编号:LH/JL-PG-01版次:3/0培训日期上午培训地点二楼会议室授课人褚丹丹、吴闯培训内容职业危害的分类;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焊工的职业健康参加人员A 减少振动源的振动:从工艺和技术上消除或减小振动源的振动强度,是控制振动危害的最根本的措施。B 制定和执行振动标准;C 限制接振时间;D 改善作业环境:低温、高湿、高噪声、毒物污染都会加剧振动危害;E 加强个人保护,健全健康管理:正确使用和佩戴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F 振动的危害及评价:振动是发声的根源并能传播固体声造成噪声危害。

5、振动本身除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结构造成破坏外,对长期工作与生活在强烈振动环境中的人,也会造成危害。振动能引起人体机能障碍。一般以性机能下降、气体代谢增加较为多见。妇女表现为子宫下垂、流产及异常分娩等。、高频或超高频辐射的防护措施:A 屏蔽:常用的屏蔽设施有屏蔽网、屏蔽罩或屏蔽室;B 远距离操作:高频和超高频电磁场的强度随着到辐射源距离的加大而迅速减;C 接地:不能将一般电气的保护性接地代替屏蔽接地;D 健康检查:对从事高频和超高频作业者,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E 安全技术教育:正确认识高频和超高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消除不必要的心理恐惧和麻痹思想,养成自我保护的良好意识。、微波辐射的安全防护措施:合

6、理正确的使用设备以及个人防护用品,远距离操作,建立规章制度,开展安全教育,加强卫生保健工作。培训效果评估: 1、学员们对本次培训的教材非常满意; 2、对培训课时的安排也很满意; 3、对授课老师的讲课水平及能力都很满意; 4、对本次培训的内容学员们都能接受,并能理解、掌握。5、通过本次培训学员们了解到了职业健康防护的重要性。记录人:日期:LUHUA培训记录编号:LH/JL-PG-01版次:3/0培训日期下午培训地点二楼会议室授课人褚丹丹、陈国庆培训内容焊工的职业健康;粉尘的危害与预防;高温作业安全与防护;参加人员培训记录:褚丹丹主任汇报了上次学习的情况;由陈国庆主任讲解本次学习的相关内容:一、焊

7、接作为重要的组装工艺之一,对产品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焊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危险因素,如火灾、爆炸、触电、灼烫、急性中毒、高空坠落和物体打击等;此外电弧焊接产生的紫外线、强光和红外线辐射,焊接所产生的烟尘及有害气体也是造成作业者职业伤害的重要因素。、焊接辐射的职业危害:焊接弧光除对作业者的眼睛造成伤害外,紫外线辐射还可引起皮炎,同时会增加焊工皮肤癌症的风险,国外的研究也证实了这种可能性。高强度的红外辐射会引起皮肤老化,甚至灼伤皮肤。、焊接烟尘的特点及对健康的影响A 电焊烟尘是在电弧的高温作用下,液态金属和熔渣因过热而蒸发气化,高温蒸气在脱离电弧高温区,即被迅速氧化并冷凝成细小的固态分散性粒子或细

8、小的固态凝集性粒子,悬浮在空气中成为电焊烟尘;B 金属烟尘会刺激作业者的眼睛和呼吸系统;C 焊接烟尘会引发焊工“金属烟热”;D 暴露于焊接烟尘除引起焊接作业者急性反应外,还会对焊工的健康造成慢性的、潜在的影响。如焊接操作人员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和焊工尘肺比例比其他职业人员明显较高。焊接产生的有害气体:电弧焊接会产生氮氧化物、臭氧、一氧化碳和氟化物等有害气体。气体保护焊作业时,大量逸出的二氧化碳、氩、氦等不可以呼吸的保护气会弥漫在作业者周围,影响作业者的呼吸环境。、焊接职业危害的防护:A 对焊接面罩提出了基本要求;对保护片、普通焊接滤光片和自动变光滤光片的紫外线透射比、可见光透射比、红外

9、线透射比、遮光号分级、屈光度、棱镜度等光学性能,及焊接面罩的抗冲击性能、抗腐蚀性能、耐热穿透性能、阻燃性能及绝缘性能等都有明确规定。B 焊接作业会面临弧光辐射、焊接烟尘及有害气体等危害因素,不仅引发作业者急性反应,长期暴露于这些危害因素中,还会造成长期的、慢性的影响。合适的焊接面罩、呼吸防护用品是焊接作业者必需的个体防护装备,与此同时建立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并强化对焊接作业者的培训,最大化地降低焊接职业危害的风险。二、粉尘的危害及预防:、生产性粉尘的来源: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单一粉尘存在的情况较少,大多数情况下两种以上粉尘混合存在;、粉尘引

10、起的职业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毒、呼吸系统肿瘤、局部刺激性疾病;、预防尘肺病的措施:通过采取革新生产设备和湿式作业等措施,消除或降低粉尘是预防尘肺病最根本的措施。LUHUA培训记录编号:LH/JL-PG-01版次:3/0培训日期下午培训地点二楼会议室授课人褚丹丹、陈国庆培训内容焊工的职业健康;粉尘的危害与预防;高温作业安全与防护;参加人员三、高温作业安全与防护:根据情况改善调整高温期间的作息时间和安排好休息场所,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合理安排工间休息,高温作业场所要采取有效的通风、隔热、降温措施,配备充足的防暑降温物资,露天作业要避开烈日高温时段,防止发生中暑。四、职业健康体检可有效防止职

11、业病:、在岗期间应定期接受职业健康检查:检查周期根据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职业病的潜伏期和防护措施等因素决定,大多为1年,也有2年的。、关于职业健康检查内容,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卫生部制定有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与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关于职业健康监护,劳动者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必须参加由用人单位安排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在其实施过程中与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和用人单位合作。、关于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应用,国家的一些相关规定:只能用于以保护劳动者个体和群体健康为目的的相关活动,应防止资料滥用和扩散

12、。应遵循医学资料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原则,应注意维护资料的完整和准确并及时更新。、需要接受职业健康监护的人群:接触需要开展强制性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需要开展推荐性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中受到与直接接触人员同样的或几乎同样的接触的人群。、确定职业健康检查项目:铅作业劳动者的必检项目有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铅或尿铅,选检项目有尿-ALA、血ZPP或FEP、血清ALT、神经-肌电图。、理解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的结论:目前未见异常,复查,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其他疾病或异常等名词的理解。培训效果评估: 1、学员们对本次培训的教材非常满意; 2、对培训课时的安排也很满意; 3、都很认

13、同授课老师的讲课水平及能力; 4、经现场提问,学员们都能理解并掌握质量管理的相关知识。记录人:日期:LUHUA培训记录编号:LH/JL-PG-01版次:3/0培训日期上午培训地点二楼会议室授课人褚丹丹、吴闯培训内容噪声、中暑控制措施;日常生活中辐射安全的防护;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参加人员培训内容:褚丹丹主任汇报了昨天的学习情况;吴闯主任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了讲解:一、噪声、中暑控制措施: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如钻孔机械,装载机、挖掘机、打桩机、爆破等产生的强噪音。高温作业场所。长期在强噪音环境下施工,居住,可能会导致人体患噪音性耳聋或精神障碍。在高温作业场所施工可造成中暑。严重中暑可致人死亡

14、。、噪声控制措施:市政工程对施工厂界噪声值有明确的规定,施工机械要定期保养,严禁机械超负荷运转等。、中暑控制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通风保障,卫生保健措施等。二、日常生活中辐射安全的防护:、辐射的分类:辐射按效应可分为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两类。、工业射线探伤辐射防护与安全措施:国家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了相关的防护与措施。本措施明确了放射工作人员、工业射线探伤装置及辐射源和射线探伤工作场所的辐射防护安全要求及辐射防护的安全措施。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放射防护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个人剂量监测工作。X射线探伤机的操作规程:通电前准备,通电后检查,训机,曝光准备,曝光,曝光结束,曝光过程中,如发现

15、异常,可按下高压断开关,切断高压,并分析原因后方可重新开机。、工业射线探伤机安全操作规程:遵守射线探伤机的安全操作程序,严禁带源私自拆卸主机进行维修,探伤主机要经常检查,看安全机构是否有效、可靠,在盘卷驱动缆之前,把驱动钢丝绳摇出约5cm,以免产生有害拉力,导致钢丝绳变形。、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电离防护:A、针对电离辐射:遇到核辐射威胁的时候最好的预防方法还是将自己处于相对隔离的环境,避免接触核污染物,出差或旅行时,如果可能,尽量选择坐高铁、火车,少乘坐飞机以减少旅行带来的宇宙射线辐射,在医院接受放射性检查时,去正规大医院,谨遵医嘱,乘坐交通工具接受安检时,手不要伸进铅门帘里取包等。B、针对电磁

16、辐射:通过在办公室和家庭摆放绿色植物来减少辐射,合理安排家用电器,用距离进行防护,使用合格符合标准的电子设备等三、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毒物的分类:类金属类毒物(铅、汞、锰、镍、铍、砷、磷及其化合物等),刺激性气体(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窒息性气体(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农药(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等),有机化合物,还有一些有毒的高分子化合物。、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体内,在工业生产中,毒物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体内,亦可经消化道进入。LUHUA培训记录编号:

17、LH/JL-PG-01版次:3/0培训日期上午培训地点二楼会议室授课人褚丹丹、吴闯培训内容噪声、中暑控制措施;日常生活中辐射安全的防护;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参加人员、毒物在人体中的过程:毒物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部分随淋巴液)分布到全身当在作用点达到一定浓度时,就可发生中毒。毒物吸收后受到体内生化过程的作用,其化学结构发生一定改变,称之为毒物的生物转化 其结果可使毒性降低(解毒作用) 或增加(增毒作用)。毒物在体内可经转化后或不经转化而排出。毒物进入体内的总量超过转化和排出总量时,体内的毒物就会逐渐增加。、毒物对人体的危害:A、对呼吸系统的危害:一旦吸入,轻者引起呼吸困难,重者发生化学性肺

18、炎或肺水肿。急性吸吸道炎刺激性毒物可引起鼻炎、 喉炎、声门水 肿 气管支气管炎等。B、对神经系统的危害: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由脑和脊髓发出,分布于全身皮肤、肌肉、内脏等处) 组成。有毒物质可损害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主要侵犯神经系统的毒物称为“亲神经性毒物”。主要病症有:神经衰弱综合症,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脑病等。C、对血液系统的危害:有许多毒物能引起血液系统损害。如:苯、砷、铅等, 能引起贫血。D、对消化系统的危害:有毒物质对消化系统的损害很大。 如:汞可致毒性口腔炎,氟可导致 “氟斑牙”。E、对循环系统的危害:常见的有:有机溶剂中的苯、有机农药以及某些刺激性气体和窒息

19、性气体对心肌的损害。F、对泌尿系统的危害:经肾随尿排出是有毒物质排出体外的最重要的途径,加之肾血流量 丰富,易受损害。G、对骨骼损害:长期接触氟可引起氟骨症。磷中毒可引起下颌改变,严重者发生下颌骨坏死。H、对眼损害:生产性毒物引起的眼损害分为接触性和中毒性两类。接触性眼损害主要是指酸、碱及其它腐蚀性毒物引起的眼灼伤。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为中毒性白内障。I、对皮肤损害:职业性疾病中常见、发病率最高的是职业性皮肤病,其中由化学性因素引起者占多数。引起皮肤损害的化学性物质分为:原发性刺激物、致敏物和光敏感物。J、化学灼伤:化学灼伤是化工生产中的常见急症,是指由化学物质对皮肤、粘膜刺激

20、及化学反应热引起的急性损害。K、职业性肿瘤:接触职业性致癌性因素而引起的肿瘤。培训效果评估: 1、学员们对本次培训的教材非常满意; 2、对培训课时的安排也很满意; 3、对授课老师的讲课水平及能力都很满意; 4、对本次培训的内容学员们都能接受,并能理解、掌握。5、通过本次培训学员们了解到了职业健康防护的重要性。记录人:日期:LUHUA培训记录编号:LH/JL-PG-01版次:3/0培训日期下午培训地点二楼会议室授课人吴闯培训内容有限空间作业需要做好的防护;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参加人员培训记录:吴闯主任汇报了上次学习的情况,并对以下内容进行了讲解;一、有限空间作业需要做好哪些职业健康安全防护

21、:、什么是有限空间: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几种常见的危害:A、有毒有害气体: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比较常见的有:硫化氢,一氧化碳,苯、甲苯、二甲苯等。B、窒息性气体:窒息性气体是导致人体缺氧而窒息的气体。一类称为单纯性窒息性气体,另一类称为化学性窒息性气体。C、易燃易爆性气体: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起爆炸或燃烧。、进入作业现场,要有必要的防护措施:了解事故情况,检测空间内的气体,隔离危害物质,通风换气,正确佩戴呼吸器,携带通信设备及安全绳,配

22、备监护和救援人员,落实作业许可。、安全施工的必要条件:一是严格评估本单位是否有能力开展有限空间作业,有无接受过培训的有限空间专业作业人员;二是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健全;三是是否配备了个人防护用品以及检测和报警设备,应急救援设备是否符合要求。二、职业卫生档案与健康监护档案:、H档案:掌握本单位职业病防治的基础资料和评价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治理的动态资料,也是区分职业健康损害责任和职业病诊断、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A、档案内容:基本情况单位名称,企业性质,上级主管单位,厂址、通讯方式,法人代表姓名及其他的企业基本信息。B、H档案的管理:需要进行职业病诊断、职业病鉴定或职业病危害事

23、故调查时,用人单位应及时提供真实、可信的H档案资料。C、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档案: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的目的在于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浓度(强度)进行检测,以便对其产生环节、危害程度进行分析与评价,为职业危害的控制、防护与治理提供依据。、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制度是职业病防治法建立的主要制度之一,是落实用人单位的义务,实现劳动者的重要保障,也是职业病诊断鉴定提供的重要依据。A、职业健康监护的基本概念: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对劳动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健康检查和连续的、动态的医学观察,记录职业接触史及健康变化,及时发现劳动者的职业性健康损

24、害,评价劳动者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以保证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B、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对接触职业危害的劳动者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应由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检查对象必须是用人单位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C、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要求,职业性健康检查内容包括:接触职业危害工人的一般自然情况,职业接触史,体检周期,上岗前和在岗期间检查项目,职业禁忌症等。D、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劳动者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危害因素关系的客观记录,是职业病诊断鉴定的重要依据之

25、一,也是区分健康损害责任的重要依据。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危LUHUA培训记录编号:LH/JL-PG-01版次:3/0培训日期下午培训地点二楼会议室授课人吴闯培训内容有限空间作业需要做好的防护;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参加人员害接触史;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健康体检;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职业史劳动者的工作经历,既往工作单位的名称、工作起始时间和工种、岗位;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如实、无偿提供,并签章。职业卫生档案与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分工不同,前者重管理,后者实效;二者都是重要的绩效评价和法律责任的证据。培训效果评估: 1、学员们对本次培训的教材非常满意; 2、对培训课时的安排也很满意; 3、都很认同授课老师的讲课水平及能力; 4、经现场提问,学员们都能理解并掌握质量管理的相关知识。记录人: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