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培训教材汇编.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496584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2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健康培训教材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职业健康培训教材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健康培训教材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培训教材汇编.doc(2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职业健康培训教程职业健康基础知识目 录一.概念及名词解释2二.我国法定职业病的类别3三.粉尘的危害及防护措施4四.噪声的分类、危害及防护措施.5五.职业禁忌症7六.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8一、概念及名词解释(一)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构成职业病防治法所称的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要件: 1、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体经营组织的劳动者;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其中放射性

2、物质是指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发出的射线、射线、射线、射线、中子射线等电离辐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在上述四个要件中,缺少任何一个要件,都不属于本法所称的职业病。(二)、什么是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三)、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那些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四)、职业病是如何发生的 劳动者接触到职业病危害因素,并不一定就会发生职业病。造成职业病发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作用条件,同时受一定的个体危险因素的影响。其中作用条件包括:接触机会、接触方

3、式、接触时间和接触的强度;个体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年龄和性别的差异、营养缺乏、其他疾病和精神因素、文化水平和生活方式或个人习惯。(五)、职业有害因素的来源 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工作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条件或要素,统称为职业有害因素。职业有害因素是导致职业性损害的致病原,其对健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有害因素的性质和接触强度等。职业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性有害因素:包括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 (2)物理性有害因素:包括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高低气压等),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

4、(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电离辐射(射线、射线、射线、射线、中子射线等); (3)生物性有害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真菌、寄生虫及某些植物性花粉等。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不合理的劳动组织和作息制度、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职业心理紧张、体内个别器官或系统紧张、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3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如太阳辐射)、厂房建筑或布局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如通风不良、采光照明不足、有毒工段和无毒工段在同一个车间内)和作业环境空气污染等二、我国法定职业病的类别根据中华人民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我国法定职业病共分十大类115

5、种疾病,具体如下:第一类、尘肺 (13种疾病) 1、矽肺 2、煤工尘肺 3、石墨尘肺 4、碳黑尘肺 5、石棉肺 6、滑石尘肺 7、水泥尘肺 8、云母尘肺 9、陶工尘肺 10、铝尘肺 11、电焊工尘肺 12、铸工尘肺 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 第二类、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疾病) 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4、内照射放射病 5、放射性皮肤疾病 6、放射性肿瘤 7、放射性骨损伤 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 9、放射性性腺疾病 10、放射复合伤 11、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 。第三类、职业

6、中毒 (56种疾病)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 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5、铍病 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11、铀中毒 12、砷化氢中毒 13、氯气中毒 14、二氧化硫中毒 15、光气中毒 16、氨中毒 17、偏二甲基肼中毒 18、氮氧化合物中毒 19、一氧化碳中毒 20、二硫化碳中毒 21、硫化氢中毒 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 23、工业性氟病 24、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 25、四乙基铅中毒 26、有机锡中毒 27、羰基镍中毒 28、苯中毒 2

7、9、甲苯中毒 30、二甲苯中毒 31、正己烷中毒 32、汽油中毒 33、一甲胺中毒 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35、二氯乙烷中毒 36、四氯化碳中毒 37、氯乙烯中毒 38、三氯乙烯中毒 39、氯丙烯中毒 40、氯丁二烯中毒 41、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 42、三硝基甲苯中毒 43、甲醇中毒 44、酚中毒 45、五氯酚(钠)中毒 46、甲醛中毒 47、硫酸二甲酯中毒 48、丙烯酰胺中毒 49、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50、有机磷农药中毒 51、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 52、杀虫脒中毒 53、溴甲烷中毒 54、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55、根据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可

8、以诊断的职业性中毒性肝病 56、根据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 第四类、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5种疾病) 1、中暑 2、减压病 3、高原病 4、航空病 5、手臂振动病 第五类、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疾病) 1、炭疽 2、森林脑炎 3、布氏杆菌病 第六类、职业性皮肤病(8种疾病) 1、接触性皮炎 2、光敏性皮炎 3、电光性皮炎 4、黑变病 5、痤疮 6、溃疡 7、化学性皮肤灼伤 8、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第七类、职业性眼病 (3种疾病) 1、化学性眼部灼伤 2、电光性眼炎 3、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

9、白内障)。 第八类、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3种疾病) 1、噪声聋 2、铬鼻病 3、牙酸蚀病 第九类、职业性肿瘤(8种疾病) 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3、苯所致白血病 4、氯甲醚所致肺癌 5、砷所致肺癌、皮肤癌 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7、焦炉工人肺癌 8、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第十类、其他职业病(5种疾病) 1、金属烟热 2、职业性哮喘 3、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4、棉尘病 5、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三、粉尘的危害及防护措施(一)粉尘的危害 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能够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电厂的生产性粉尘主要产生于锅炉燃烧的煤尘、燃料运煤系统、贮煤场及

10、制粉系统、厂房内设备检修、清扫、保温材料、除灰系统等。 我国卫生标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允许浓度为4mg/m3(连续工作8小时平均接触粉尘浓度),呼吸性粉尘为3.5mg/m3,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为4mg/m3。在粉尘允许浓度的环境场所工作,人体对吸入呼吸道的粉尘可自行清除,其清除方式为:沉积在呼吸道的粉尘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清除:呼吸道的黏液纤毛系统和肺泡巨噬细胞吞噬作用。气管壁上的纤毛在向咽喉方向摆动时,可将阻留在气道壁黏液层中的尘粒移出;黏附在肺泡腔表面的尘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后成为尘细胞,大部分尘细胞通过阿米巴样运动及肺泡的缩张转移至纤毛上皮表面,在通过纤毛运动而清除。如果长期在超浓

11、度粉尘的环境下工作,人体就无法全部清除吸入呼吸道的粉尘,长期以往,就会导致两肺出现进行性的、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影响呼吸机能以及其他器官功能出现不可逆的病变,称为尘肺病。该病以呼吸困难、咳嗽、胸闷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者可丧失劳动能力、心衰甚至死亡。 (二) 防护措施 防护八字方针:“革、水、密、风、护、管、教、查”“革”指技术革新、改进工艺流程,这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水”即湿式作用,是一种经济易行的防止粉尘飞扬的有效措施;(应有喷淋装置)。“密”即密闭尘源;“风”即抽风除尘;(除尘器)“护”即个人防护;一是在粉尘作业环境需带防尘口罩。二是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工作服,勤洗澡,保持皮肤清

12、洁。“管”即维护管理,建立各种制度;“教”即宣传教育;“查”是环保部门坚持日常粉尘检测,每年外请具有职业病检测资质的监测机构对所有粉尘作业区域进行一次监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接尘人员每一年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四、噪声的分类、危害及防护措施(一)噪声的分类按照噪声随时间的分布情况可分为:(1)连续性噪声:连续性噪声可分为稳态噪声和非稳态噪声。 随时间变化,声压波动小于3dB的称为稳态噪声,否则即为非稳态噪声。(2)间断噪声:间断噪声又称为脉冲噪声,即声音持续时间小于0.5秒,间隔时间大于1秒,声压有效值变化大于40dB的噪声。 电力系统生产现场的噪声主要分布于锅炉零米、汽机零米、燃料运

13、行、磨煤机等工作场所,属于连续性稳态噪声。(二)噪声职业接触限值 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85dB(A);每周工作日不是5d,需计算40h等效声级,限值为85 dB(A),见下表。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接触时间 接触限值dB(A) 备注 5d/w,=8h/d 85非稳态噪声计算8h等效声级 5d/w,8h/d 85计算8h等效声级 5d/w 85计算40h等效声级 (三)噪声的危害1、对听觉系统的影响听觉系统是人体感受声音的系统,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最早引起人们的注意。直至目前,噪声危害的评价及噪声标准的制订等主要还是以听觉系统损害

14、为依据。(1)暂时性听阈位移 暂时性听阈位移是指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引起听阈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恢复到原来的水平。(2)永久性听阈位移 永久性听阈位移是指噪声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听阈升高。(3)噪声性耳聋 职业性噪声耳聋是人们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噪声性耳聋是噪声对听觉长期影响的结果,是法定的职业病。(4)爆炸性耳聋 在某些生产条件下,如进行爆破,由于防护不当或缺乏必要的防护设备,可因强烈爆炸所产生的振动波造成急性听觉系统的严重外伤,引起听力丧失,称为爆炸性耳聋。这种情况根据损伤程度不同可出现鼓膜破裂,听骨破坏,内耳

15、组织出血,甚至同时伴有脑震荡。患者主诉耳鸣、耳痛、恶心、呕吐、眩晕,听力检查严重障或完全丧失。2、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听觉器官受噪声后,经神经传入大脑,在传入过程中,经脑干网络结构时发生泛化,投射到大脑皮质有关部位,并作用于丘脑下部植物神经中枢,引起一系列的神经反应。可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睡眠障碍和全身乏力等神经衰弱综合征,还有的表现记忆力减退和情绪不稳定(如易激怒等)。临床检查可见脑电波的改变。此外,可有视觉运动反应时潜伏期延长,闪烁融合频率降低,视力清晰度及稳定性下降等。自主神经中枢调节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皮肤划痕试验反应迟钝。3、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在噪声作用下,心率可表现为加快或减

16、慢,心电图ST段或T波出现缺血型改变。早期可表现为血压不稳定,长期接触较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血压升高。脑血流图呈现波幅降低、流入时间延长等,提示血管紧张度增加,弹性降低。4、噪声对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影响有人观察了实验动物或接触噪声工人的免疫功能,发现免疫功能降低,并且接触噪声时间愈长,变化愈显著。5、噪声对消化系统及代谢功能的影响在噪声影响下,可以出现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振、胃液分泌减少、胃紧张度降低、胃蠕动减慢等变化。(便秘、腹泻、胃溃疡等)6、噪声对生殖功能及胚胎发育的影响实验动物在噪声影响下,初期卵巢功能亢进,后期功能下降,性周期紊乱,生仔率下降。国内外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接触噪声的女工有

17、月经不调现象,表现为月经周期异常、经期延长、血量增多及痛经等。接触高强度噪声,特别是100dB(A)以上强噪声的女工中,妊娠恶阻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率增设明显。7、噪声声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在噪声干扰下,人们感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降低工作质量。在车间或矿井等许多作业场所,由于噪声的影响,掩盖了异常信号或声音,容易发生各种工伤事故。 四、预防措施1控制噪声源: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技术措施,控制或消除噪声源,是从根本上解决噪声危害的一种方法。2控制噪声的传播:在噪声传播中,应用吸声和消声技术,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吸声是减轻噪声强度的重要措施,用吸声材料装饰在车间的内表面

18、,如在墙壁或屋顶或在工作场所内悬挂吸声体,吸收辐射或反射的声能,可以使噪声的强度减低。消声降低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措施,用于风道和排气管,常用的有阻性消声器和抗性消声器,两者联合使用消声效果更好。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利用一定的材料和装置,将声源或需要安静的场所封闭在一个较小的空间中,使其与周围环境隔绝起来,即隔声,如隔声室、隔声罩等。为了防止通过固体传播噪声,在建筑施工中将机器或振动体的基础与地板、墙壁联合处设置隔振或减振装置,也可以起到降低噪声的效果。3做好个人防护: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听觉器官的一项有效措施。对日常接触85分贝和90分贝之间的职工必须提供听力防护用品,总噪声级不超过100分贝

19、时,可使用耳塞或防声棉耳塞;总噪声级在100至125分贝之间时,需佩戴耳罩。4健康监护: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对接触噪声的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特别是听觉器官需进行电测听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配岗位并定期复查。5合理安排劳动和作息时间:噪声作业应避免加班或连续工作时间过长,尽可能地缩短接触时间。 五、职业禁忌症(一)什么是职业禁忌症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简单说:就是我们身体有什么样疾病,根据

20、国家规定将不能从事相关的工作岗位。(二)相关岗位的职业禁忌症1、餐饮业、水源供水、幼教岗位禁忌:传染性疾病(乙肝患者、活动性结核、皮肤传染病患者、肠道传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2、噪音环境作业禁忌: II期高血压病、心脏病、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3、高温环境作业禁忌:II期高血压病、心脏病、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消化系统 疾病者。4、粉尘环境作业禁忌:活动性结核、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明显影响肺功能疾病者。5、局部震动环境作业禁忌:严重心脏病患者、严重听力减退者、明显神经系统疾病者。6、在射线、微波环境作业禁忌:患血液病、严重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免疫系统疾病、未能控制的细菌、病毒感染者。7、

21、在氯气环境作业禁忌:8、 患明显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明显慢性心血管系统疾病者。 六、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警示标识的分类: 分为图形标识和警戒线两种1、图形标识:共25种,其中分为禁止标识3种;警告标识9种;指令标识8种和提示标识5种。(1)禁止标识:禁止不安全行为的图形,如“禁止入内”等,共3种;(2)警告标识:提示对周围环境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如“当心中毒”等,共9种;(3)指令标识:强制做

22、出某种动作或采取防范措施的图形,如“戴防毒面具”等,共8种;(4)提示标识:提供相关安全信息的图形,如“救援电话”等标识,共5种。 2、警示线:是界定和分隔危险区域的标识线,分为红色、黄色和绿色3种。( 警示标识在不同作业场所使用及图形符号见下表1)表1 禁止标识:3种编号 图形名称 标识类别 警示语句 标识含义 设置场所与要求 说 明 1禁止入内 禁止标识 禁止入内 表示未经防护和允许不得入内。1、在应急的泻险区、突发事故现场、设备维修场所的入口处须临时设置;2、高毒物品的仓库、高毒物品的作业场所、放射工作场所的入口处,须长期设置。 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须同时使用。 2禁止停留 禁止标识 禁

23、止停留 表示未经防护和允许不得停留。 1、在应急的泻险区、突发事故现场、设备维修场所的入口处须临时设置;2、高毒物品的仓库、高毒物品的作业场所、放射工作场所的入口处,须长期设置。 同上 3禁止启动 禁止标识 禁止启动 表示未经允许不得启动。 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发生故障或进行维修、检修时设置。 同上表2 警告标识:9种编号 图形名称 标识类别 警示语句 标识含义 设置场所与要求 说 明 1当心中毒警告标识1、当心中毒2、有毒气体3、有毒危害表示应当注意中毒危害可能引起急性中毒危险的作业场所和仓储场所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应当同时使用2当心腐蚀警告标识当心腐蚀表示应当注意腐蚀性危害存在酸、碱、

24、强氧化性物质等可能引起急性腐蚀性伤害的作业场所同上3当心感染警告标识当心感染表示应当注意生物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存在生物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同上4当心弧光警告标识当心弧光表示应注意弧光危害产生弧光的作业场所 同上5当心电离辐射警告标识当心电离辐射表示注意电离辐射存在放射性同位素和使用放射性装置的作业场所同上6注意防尘警告标识注意防尘表示应注意粉尘危害存在粉尘危害的作业场所同上7注意高温警告标识注意高温表示应当注意高温作业可能引起的危害高温作业场所 同上8当心有毒气体警告标识当心有毒气体表示应注意有毒气体引起的急性中毒危害使用或储存有毒物品并可能引起有毒气体急性中毒危害的作业场所同上9噪

25、声有害警告标识噪声有害表示应注意噪声引起的健康危害产生噪声的作业场所同上表3 指令标识:8种编编号 图形名称 标识类别 警示语句 标识含义 设置场所与要求 说 明 1戴防护眼镜指令标识戴防护眼镜表示必须戴防护眼镜对眼睛有危害的物理、生物、化学因素的作业场所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应当同时使用 2戴放毒面具指令标识戴放毒面具表示必须戴防毒面具1、使用有毒物品并可能引起有毒气体急性中毒危害的作业场所2、存放有毒物品并有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仓储场所 同上 3戴防尘口罩指令标识戴防尘口罩表示必须戴防尘口罩粉尘作业场所 同上 4戴护耳器指令标识戴护耳器表示必须戴护耳器噪声超过标准的作业场所 同上 5戴防护手套指

26、令标识戴防护手套表示必须戴防护手套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对手可能造成职业损害的作业场所 同上 6穿防护鞋指令标识穿防护鞋表示必须穿防护鞋物理、化学因素对脚可能造成职业损害的作业场所 同上 7穿防护服指令标识穿防护服表示必须穿防护服具有放射、化学及其他需要穿防护服的作业场所 同上 8注意通风指令标识注意通风表示应设置通风设施存在有毒物品和粉尘作业的作业场所 同上表4 提示标识:5种编号 图形名称 标识类别 警示语句 标识含义 设置场所与要求 说明 1提示紧急撤离出口应急撤离通道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应当同时使用左行紧急出口提示标识左行紧急出口提示紧急撤离出口应急撤离通道图形表示和警示语句应当同时使用 2

27、右行紧急出口提示标识右行紧急出口提示紧急撤离出口应急撤离通道 同上 3直行紧急出口提示标识直行紧急出口提示紧急撤离出口应急撤离通道 同上 4急救站提示标识急救站提示可以进行紧急医学救助的地方用人单位建立的紧急医学救助场所 同上 5急救电话提示标识急救电话提示可以发出救援信号的场所用人单位建立的急救电话场所 同上表5 警示线:3种编号 图形名称 标识类别 警示语句 标识含义 设置场所与要求 说 明 1红色警示线警示线红色警示线将严重危害源与其他区域分隔开来1、高毒物品作业场所;2、放射工作场所;3、存在严重危害源的事故现场周边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须同时使用。 2黄色警示线警示线黄色警示线将一般危害源与其他区域分隔开来存在一般危害源的事故现场的周边 同上 3绿色警示线警示线绿色警示线将救援人员与公众隔离开来事故现场救援区域的周边 同上表1 禁止标识图形(3种)表2 警告标识图形(9种)表3 指令标识图形(8种)表4 提示标识图形(5种)表5 警示线标识图形(3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