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计划项目选址报告.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496500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47.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划计划项目选址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规划计划项目选址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划计划项目选址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划计划项目选址报告.doc(5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一、选址的目的31.1 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保证工业建设项目顺利进行31.2 为土地的行政管理服务,建立科学快捷的用地审批体系31.3 为土地的高效持续利用服务,获取土地利用的最大综合效益3二、怀远经济开发区的区位情况32.1. 安徽省在长三角的区位32.2 蚌埠在安徽省的区位42.3 怀远在蚌埠的区位4三、县域基本概况53.1 自然地理位置53.2 资源特色53.3 自然环境53.4 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53.5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6四、 怀远经济开发区发展概况64.1. 自然地理位置64.2 用地范围64.3 规划结构74.3.1 三区74.3.2 两带74.4 怀远经济开发区

2、性质74.5 发展情况概况74.5.1 经济运行情况74.5.2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84.5.3 企业发展情况84.5.4 重点产业培育情况84.5.5 土地利用情况9五、怀远经济开发区扩区的必要性95.1 扩区是响应政府相关精神和落实相关规划的的重要措施95.1.1东向发展,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95.1.2 安徽省自主创新政策105.1.3 安徽的“开发沿淮、促进全省”的战略目标105.1.4 安徽省对皖北的扶持政策扩容升级115.1.5 怀远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115.2 加快两地的共同发展115. 3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取得较大的经济社会效应125. 4 有利于扩大就业,促进社会综合事业的发

3、展125.5 怀远经济开发区一期不能满足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怀远经济开发区现状不能满足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125.6 小结12六、址评估框架136.1论证依据136.1.1 法律、法规及政策136.1.2 相关规划、研究报告136.2 论证框架136.3 论证评估的技术路线136.3.1 评估原则146.3.2 评估技术框架14七、研究的步骤和内容157.1选址原则157.1.1 所选地址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土地总体利用规划157.1.2 充分考虑现有设施的建设状态及拆迁难度,满足环保要求157.1.3 要提高产业配套以及配套设施157.2 确定可建设用地的范围157.2.1 自然因素167.

4、2.2 市域内重大基础设施因素177.3 初选方案187.4 选址方法的确定187.4.1 定量分析187.4.2 定性分析287.5 结果分析30八、选定方案协调分析308.1 经济开发区扩区与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308.2 经济开发区扩区与怀远县总体规划的协调328.2.1 与怀远县结构规划的协调328.2.2 与怀远县布局规划的协调328.2.3 与怀远县综合交通规划的协调338.2.4 与怀远县绿地系统规划的协调348.2.5 与怀远县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规划的协调358.2.6 与怀远县防灾系统工程规划的协调358.2.7 与怀远县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378.2.8 与怀远县市

5、政公用设施规划的协调378.2.9 与怀远县配套生活设施规划的协调388.3 经济开发区扩区与原经济开发区一期工业区总体规划的协调39九、评估结论与主要建议409.1 评估结论409.2 主要建议409.2.1 根据怀远经济开发区一期协调扩区的管理体制机制409.2.2 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提升经济开发区水平419.2.3 完善经济开发区配套功能429.2.4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开发效益429.2.5 开展考核评价,引导经济开发区扩区又好又快发展439.2.6 在建设施工中因地制宜,加强对环境的保护43一、选址的目的1.1 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保证工业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用地选址是工业建设的第一

6、步,直接影响到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投资、经济效益的发挥乃至影响到其城市、区域的发展。有了一个科学的选址,不仅使项目较好地落在实处,而且可以体现地方的经济战略方针及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要求,实现建设用地与补充耕地总量平衡,达到合理用地、节约耕地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1.2 为土地的行政管理服务,建立科学快捷的用地审批体系过去项目用地多数以行业要求为主,缺少科学可靠的技术手段做支撑,项目用地选址缺乏必要的基础研究,考虑因素较为单一,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片面性。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力求体现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注重三大效益的综合统一,依靠计算机软件,对用地区域进行快速准确的全方位分析,以项目选址为突破

7、口,缩短审批用地的时间,减少审批工作的盲目性,把审批用地工作规范化、科学化。1.3 为土地的高效持续利用服务,获取土地利用的最大综合效益用地选址的核心是对工业用地的科学布局,通过多方案的比较分析,应用科学的、综合的研究方法,对所涉区域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水文地质等进行全面研究,优化配置各类资源,把土地利用调节到最有利于人类生存、建设发展的最佳状态,通过布局的调整,选择投资少、效益大的用地方案。二、怀远经济开发区的区位情况2.1. 安徽省在长三角的区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区域化和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长三角等跨省区的经济圈。随着合宁、合武客运专线和铜九铁路

8、相继开通运营,让合肥实现了到南京1小时,到武汉2小时,到上海3小时的高铁经济圈,大大拉近了安徽与发达城市的时空距离。安徽在参与泛长三角合作和中部崛起的黄金机遇中,与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昌九城镇群、长株潭城市群等竞争合作,实现中部崛起战略,安徽将成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中心基地。2.2 蚌埠在安徽省的区位蚌埠位于安徽省北部,淮河干线中下游,是皖北地区最大的商贸重镇,也是安徽最大的客运中转站,蚌埠市具有突出的交通优势,连接南北,承接东西。由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四种运输方式组成了综合性的对外交通网络,是我国南北交通的核心枢纽之一,也是东部沿海省市经济向中部、西部地区发展的过渡地带和交通要道。铁路

9、运输发达,蚌埠地处京沪铁路与淮南铁路的交汇点,是华东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此外蚌埠市作为即将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沿线的大站之一,在全省乃至华东发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随着蚌宁高速、合蚌高速公路的建成,多条省道的成功改造,京沪铁路的全面提速,淮河综合治理的全面展开,蚌埠市的交通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是安徽省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由东部向中西部过渡的重要交通通道。未来随着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和通车,蚌埠市作为南京到徐州之间的一个唯一高速铁路站点,交通优势将会进一步提升。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四季通江达海。蚌埠距离合肥机场130公里,距离南京机场170公里,市内4C级新机场即将开通民航班机。同时,以强化

10、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增强跨皖北区域竞争力为目标,蚌埠构成以“两淮(淮南、淮北)一蚌(蚌埠)”为重点的沿淮城市群规划,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2.3 怀远在蚌埠的区位 怀远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地处中西部地区的过渡地带,承东启西,横贯南北,东与蚌埠市相连,南与淮南市相接,西与亳州市相邻,北与徐州市相望。距蚌埠机场仅10公里,京沪铁路从东侧经过,206国道、307、225省道、合徐、南洛、蚌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并在县城东侧互通立交, 淮河、涡河河道排列其间、常年通航,乡乡通乡路、村村通油路,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三、县域基本概况3.1 自然地理位置 怀远县地处淮河中游,东经1164511

11、79,北纬32433319。总面积239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374平方公里),耕地12.9万公顷,总人口1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7万),属于商贸、工业、旅游综合城市。3.2 资源特色 怀远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4、降雨量900.9mm,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既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又有一定的建材资源,也有一定的能源资源,还有底蕴深厚的旅游资源。怀远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安徽省杂交稻制种基地、蔬菜生产基地、水产品生产基地,盛产优质水稻、 小麦、玉米、蔬菜、棉花、油菜、花生、淡水鱼、螃蟹、 畜禽等,怀远石榴、白莲坡贡米、纯王牌杂交稻种、梅桥大青豆、芡河螃

12、蟹等名牌农产品倍受市场青睐。 拥有化工、酿造、机械、建材、造纸、纺织、食品等工业门类,产品千余种,其中乳泉石榴酒、华润啤酒、象牌铲运机、文峰收割机、淮岭复合肥,以质优畅销全国。3.3 自然环境县城坐落在淮涡两水交汇、荆涂两山对峙处,水绕山环,林幽泉清,荆山为“城中山”,涡河为“城中河”。荆涂山风景区是安徽省重点旅游风景区,集宗教文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3.4 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县域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16亿元,增长15%;财政收入5.5亿元,增长24.3%。工业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工业增加值预计达到33.8亿元,增长35.2%,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

13、.4%。农业农村发展成效明显,农业总产值预计达到60.7亿元,增长5.3%;农民人均纯收入4837元,增长12%。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预计达到54亿元,增长14.8%。商品流通市场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40.6亿元,增长20%。和谐怀远建设全面加强,投入教科文卫资金5.4亿元、增长7%;民生工程深入实施,投入资金5.57亿元;平安怀远建设扎实有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3.5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邮电通讯、电力设施完善,西气东输管道从境内穿过并设立供气站,商业、文化、教育、卫生、金融等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建立了较为发达的程控电话、光缆通讯、无线通讯和电力供应网络,蓄

14、积了一定的后发优势。 4、 怀远经济开发区发展概况4.1. 自然地理位置怀远经济开发区位于怀远县城东侧,沿307省道两侧、淮河北岸布局,规划用地总面积为8.29km2,合徐高速公路蚌埠西出口位于其中心位置。4.2 用地范围结合怀远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怀远经济开发区规划范围为:东:以县界为界;南:以淮河为界;西:以规划龚刘路为界;北:北起魏岗村北部沟。4.3 规划结构在结合现状与自然地形的基础上,整个园区建设用地结构为“三区、两带、一中心”结构。4.3.1 三区工业区:主要集中在园区中部和北部,以高新技术、无污染的工业为主,轻型污染工业为辅,产业可划分为: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工业、化工产业、生物医

15、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生活服务区:主要有三处,位于园区的东、南和北部,此处现状有不少居民点,地势较平坦,环境也较好,且大多位于园区上风向,所以将此处规划为居住区,近期可安置园区内村庄拆迁。仓储物流区:主要集中在园区南部,临近206国道(307省道)和淮河之间,其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主要作为仓储用地和小商品、生资、农副产品、建材等交易市场和批发市场。4.3.2 两带以206国道(307省道)路段两侧共83.5米宽,构筑开发园区特色及人文风情景观空间。以合徐高速公路路段及两侧各100米宽防护绿化带,构筑园区现代景观空间。4.4 怀远经济开发区性质怀远经济开发区的性质确定为:集生物医药、化工、高新科

16、技开发、机械加工与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经济开发区。4.5 发展情况概况4.5.1 经济运行情况2009年全区企业经营收入57.11亿元,同比增长44.62%;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8.40亿元,同比增长40.52%,完成了固定资产投资19.01亿元,同比增长47.7%,完成县下达目标任务的116.65%;实现财政收入的16379万元(含退税),同比增长135%,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82%;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6亿元,同比增长84.53%,完成全年目标的18.6%;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全区规上企业数已达48家,完成县下达目标任务的100%;新签订投资协议28家,完成

17、县下达目标任务的140%。4.5.2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至目前,经济开发区已投入资金2亿多元,完成了16.2万平方米的混凝土路面铺建,完成了18000米的排水管线的铺设以及近6平方公里范围建成区内的电力电信网络的全方位覆盖。经济开发区完成了高速公路以西龚刘路道路排水,龚刘路明渠改造、涂山大道中道、307省道以南3条规划道路的铺设3条规划道路的铺设、涂山大道穿越高速公路“S”弯工程和经济开发区北明渠改造工程。居住安居工程已完成4栋邵圩安置小区主体工程,现正进行内外装修阶段,新星安置小区的前期工作接近尾声,近期将进行招投标。4.5.3 企业发展情况截止到2009年10月底,经济开发区引进工业项目25

18、个,其中超过亿元投资项目4个,目前,已有22个项目正式入驻,其中已经已开工项目4个,现在谈项目总计19个,不久会有南京万久钢管、福建远翔化工等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落户。4.5.4 重点产业培育情况经济开发区去一期工业园建成后,怀远县积极推进重点产业培育,坚持壮大工业规模促发展。重点产业不断发展,安徽不锈钢加工产业(怀远)基地发展规划获省发改委批准,16个不锈钢产业项目入驻开发区;成功引进肯博、宜丝特纺织等项目,纺织服装企业总数已发展到6家;配天汽车空调涡旋压缩机项目正在建设,年产66万套移动通信微波射频器件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城西粮食暨农副产品加工区已入驻企业14家,获全国

19、农产品加工创业示范基地称号。支柱行业贡献突出,电力生产、啤酒酿造、不锈钢压延、化肥制造、农副食品加工、建材生产六大行业实现增加值均超过亿元。企业实力不断增强,规模工业企业新增22家、达到95家,产值超5000万元企业新增10家、达到46家;在国电蚌埠电厂等新增投产企业拉动下,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0%以上,位居全省县域前列。经济效益总体提升,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数达297;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亿元,增长46%;县经济开发区规模效益日益凸显,实现税收增长110%;华润雪花啤酒不断扩大产能,税收首次突破1亿元。4.5.5 土地利用情况怀远县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编于2003年,规划面积为8.29平

20、方公里,其中已建工业用地为4.44平方公里,除去商业和居住等用地,目前未使用的工业用地面积仅为1.34平方公里。五、怀远经济开发区扩区的必要性5.1 扩区是响应政府相关精神和落实相关规划的的重要措施5.1.1东向发展,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从“融入长三角”到“主动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安徽在东向发展中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仅自身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也有利于东部地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安徽居中靠东,沿江通海,在中部六省中最接近长三角地区,这一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其有条件与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实现“无缝对接”。2005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融入长三角,主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东向

21、发展战略。2006年,东向发展战略正式纳入安徽省“十一五”规划。在东向发展战略的明确指导下,重要的通道向东修建,重要的产业向东衔接,招商引资的目标瞄准东边,服务提升的标准参照东边安徽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2008年,安徽55的省外投资来自长三角,60的劳务输出集中在长三角,70以上的省际物流和通讯面向长三角。安徽正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泛长三角三省一市合作机制在多个层面展开,安徽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5.1.2 安徽省自主创新政策2008年10月中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

22、机挑战的关键时刻,安徽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全面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把自主创新作为安徽加快发展的战略焦点。合肥、芜湖、蚌埠三市集中了安徽大部分的创新资源,共有13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6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科技资源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同时,这三个城市分别是皖中、皖南、皖北的龙头城市,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从这三个城市试点突破,有利于促进全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政策的含金量非常高。从2008年起,省里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自主创新和试验区内各类科技项目资金、资助、奖励等支出,并连续5年每年安排1亿元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资金。同时,实施创新型产业升

23、级、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载体建设、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环境优化等六大创新工程,并深化投融资体制、科技教育体制、人事分配制度、土地管理制度等方面改革。合芜蚌三市也分别出台了配套政策。5.1.3 安徽的“开发沿淮、促进全省”的战略目标 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开发沿淮,促进全省,以“两淮一蚌”为龙头,以大基地、大项目、大投资带动和加速重化工业发展,优先发展三大支柱经济即能源经济、生物质经济和循环经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省“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皖北要大力推进沿淮城市群建设,加快构筑“两淮一蚌”重化工业走廊,发展特色制造业,尽快做大做强,使“两

24、淮一蚌”成为皖北地区奋力崛起的龙头。着力振兴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化工和制造业,加速发展煤电一体化、煤化工、生物质产业,有重点地培育阜阳生物医药、蚌埠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强沿淮淮北平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建设及矿产资源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妥善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协调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壮大中心城市实力,提高吸纳农业人口的能力。支持发展皖北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 5.1.4 安徽省对皖北的扶持政策扩容升级 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赵树丛表示,安徽省将对支持皖北发展的各项政策“扩容升级”,包括“凡是国家和省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试先行政策,符合皖北实际的,有利于安徽省发展的,沿淮三

25、市六县都可以执行”等。在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赵树丛受王三运省长委托,作了关于加快皖北及沿淮三市六县发展情况的报告。 皖北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和淮南6个市。“沿淮三市六县”是指亳州、宿州、阜阳三市以及沿淮的五河、固镇、怀远、凤阳、寿县和霍邱六个县,并说明,目前当务之急是全面落实2008年出台的“21号文件”的各项政策,并在此础上,对文件进行修订完善和扩容升级,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在具体工作中,将做到“五个结合”:把加快皖北地区发展与加强治淮等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与建设现代化农业结合起来,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技术创新试点省建设结合起来,与推进民生工程结合恰

26、来,与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结合恰来。 其中,备受关注的是,此次安徽省首次明确:下一步将围绕安徽崛起战略,承接大转、实现大发展,凡是国家和省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试先行政策,符合皖北实际的,有利于安徽发展的,三市六县都可以执行。同时,将充分发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皖北地区的辐射计带动作用,积极有序地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鼓励外来投资者在皖北开发区中合作共建园区,研究制定支持皖北开发区招商引资的特殊政策。 同时,继续实施和强化对皖北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政策,支持符合省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 此外,为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省人大常委会在调研皖北地区经济发展

27、时也提出,要“一手抓皖江,一手抓皖北,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怀远县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与怀远市人民政府达成了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向,于 2007年提出经济开发区扩区计划。,是落实上述规划的重要举措。5.1.5 怀远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 2009年12月29日的怀远县政府工作报告指提出坚定不移地发展工业经济,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突出壮大工业经济总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26.1%以上。加快规模工业发展、加快重点产业培育、加快发展平台建设、加快发展循环经济。5.2 加快两地的共

28、同发展在蚌埠市总体规划中的市域工业布局规划图中已经明确了怀远县的经济开发区的位置地位,由于怀远经济开发区工业园的区位与蚌埠工业园工业园的区位之间之间存在着亲密的联系,在建设怀远经济开发区工业园的同时在产业结构上也可以是对蚌埠工业园工业园的补充和完善,而蚌埠工业园工业园也可以解决怀远县经济开发区招商信息少,困难大的问题。蚌埠市办产业经济开发区工业园有经验,可促进怀远县经济开发区的规范化建设和快速发展,加快两地的产业结构升级。怀远县经济开发区扩区建设也可推动蚌埠工业园工业园的快速发展和两地的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实现两地共同发展。5.3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合理选择 蚌埠是刚刚从农业化跨入工业化的城市,

29、资源型加工业是蚌埠的支柱产业, 经济发展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突出,工业化程度较低;安徽省是我国农业大省,蚌埠市农业所占比重也比较大工业结构处于由轻工工业向重工业化过渡的阶段。长期以来蚌埠市是一个以轻纺工业为主的轻工业城市,食品、轻纺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蚌埠市的轻纺工业普遍面临困境,而化工、电子和建材、机械等重工业门类获得一定的发展,轻工业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局面开始改变,蚌埠也由一个轻加工工业城市变成一个综合性工业城市,但是轻工业比重仍然较高,这充分说明蚌埠市目前经济发展正处于由工业化初级阶段以轻加工业为主向工业化中

30、级阶段以重型加工业为主的阶段过渡的时期,这些产业主要特征是产业链短、附加值低,会阻碍产业结构升级,而且部分产业对环境具有很大破坏性。 在蚌埠市总体规划中提出:在蚌埠市区以西地区,将怀远县城纳入蚌埠市区发展的大盘中间。一方面在淮河以南地区加强主城区西部产业区同怀远老城的连续,另一方面在淮河以北地区的发展同新怀远县城的建设发展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基础设施的布局,改进蚌埠河北地区的发展条件,将这个地区作为蚌埠进一步向北辐射推进的基地。 由于蚌埠市现有的怀远经济开发区等,受自身发展条件的限制,发展不快,但怀远经济开发区紧邻蚌埠经济开发区一期 ,在促进经济腾飞的同时统筹区域发展,做大怀远经济开发区,调整产

31、业布局。发展一些对环境影响小的产业,产业链较长,附加值高,对促进蚌埠的产业升级。而本经济开发区扩区建设将为蚌埠产业转移经济开发区一期的发展提供招商载体,对承接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蚌埠市产业升级,合理调蚌埠产业布局起到积极作用。 5.4 3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取得较大的经济社会效应经济开发区的的建设将会带来外来就业人口,人口的增加必然会促进本地区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由于本园区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开发区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居住用地、公共配套设施等尚不齐备,与经济开发区仅一路之隔的怀远城区一方面可以对本区起到功能互补作用,另一方面园区带来的外来就业人口又会极大带动怀远县城及周边地区第三产

32、业的繁荣另一方面开发区带来的外来就业人口又会极大带动怀远县城及周边地区第三产业的繁荣。同时本项目的建设需求大量水泥同时开发区的扩张更需要大量的建设和更多的劳动力、钢材、沙石等,这又能对地方的建材建筑、三产、就业等各方面产业又能带来促进作用,有利于繁荣地方经济,取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5.5 4 有利于扩大就业,促进社会综合事业的发展开发区扩区顺应了“五轴带动”的蚌埠总体规划主体指重点发展以蚌埠市区中心的蚌埠总体规划,重点发展以蚌埠市区中心,向东西南北几个方向发展延伸的五条交通运输通道沿线周边所集聚的各种等级规模和不同特色的城镇,形成推动蚌埠市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三个一级城镇发展轴和两个次级发展轴

33、,。开发区扩区带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和怀远县的经济发展的要求,为项目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平台,必将大大促进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可为少数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增加税收,可促进社会综合事业、通信、文教、卫生等事业发展。因此,扩区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5.5 怀远经济开发区一期不能满足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怀远经济开发区现状不能满足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怀远县经济开发区一期总体规划编于2003年,规划面积为8.29平方公里,其中已建工业用地为4.44平方公里,除去商业和居住等用地,还剩仅剩1.34平方公里工业用地。 目前,怀远怀远工业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以每年新增约1

34、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用地速度发展。因此,急需为经济开发区的扩区做好规划准备。5.6 小结十五大会议后,怀远县的各项经济建设突飞猛进,而怀远县又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合徐高速、高洛高速公路的开通,及正在建设的界蚌宁高速公路,为怀远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随着长三角经济圈的扩容,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和皖江城镇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为了使其能更快的融入苏、沪经济圈,。怀远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县城东南部位于合徐高速公路蚌埠西出口东,沿206国道(307省道)与合徐高速公路两侧地区建设经济开发区一期区,以此带动整个县城经济的发展。随着怀远综合经济工业开发区的规划与逐步发展建设确实给怀远县带来了

35、巨大的经济效益但随着经济开发区一期区不断的扩大和县城不断的发展原来规划的经济开发区一期区空间以不能满足将来的扩张的需求了,根据市政府文件要求,怀远经济经济开发区到2020年用地规模要达到20平方公里以上,再根据上面五种分析,怀远经济开发区一期扩区规划势在必行。六、址评估框架6.1论证依据6.1.1 法律、法规及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 年修订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 12 月 26 公布实施); 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规划管理办法(建设部、国家计委建规 1991【583】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

36、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 13 号)。 6.1.2 相关规划、研究报告 安徽省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怀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怀远经济开发区一期区总体规划(2003-2020)安徽怀远经济经济开发区安徽省不锈钢产业基地发展(2008-2020)6.2 论证框架本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1)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对多个选址方案进行优选;(2)选址用地与区域的各个层面的衔接与协调;6.3 论证评估的技术路线 6.3.1 评估原则 (1)综合性原则 从全面、科学、协调发展的视角,科学合理地确定评估的内容体 系

37、,融合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 考虑影响建设项目的各项因素,确定评价因素,力求综合考虑经济、 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 (2)协调性原则 经济开发区扩区选址与城乡发展规划关系密切,应与已经开发利用怀远经济开发区、城镇发展规划相协调,应考虑较方便地获得附近城镇的相关服务;从用地、能源供应、给排水、通讯、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综合考虑其协调性。 (3)安全性原则 用地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区域及当地的地质构造情况,场地不应 设在滞洪区、滑坡、岩溶发育地带,活断层及 7 度以上地震区及需要 大量拆迁的建筑物地区。6.3.2 评估技术框架评估技术框架图七、研究的步骤和内容目前,

38、怀远县抓住机遇,开发建设处在蓬勃发展的态势开发区建设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对土地的大量需求已成为一些问题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规划如何保证怀远拥有合理、科学的空间结构,不致因为一个阶段的快速扩张而破坏整体结构,已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提出一套技术方法,意在选择最适宜的经济开发区扩区用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拥有科学、合理的空间结构,保护城市自然山水环境。7.1选址原则7.1.1 所选地址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土地总体利用规划 经济开发区发展体现着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要融入城市总体规划中,同时,还需考虑整个城市的土地总利用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实现怀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

39、在要求。7.1.2 充分考虑现有设施的建设状态及拆迁难度,满足环保要求尽量接近经济开发区一期和怀远城区,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道路 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道路、给水、供电、通信等城镇基础设施。目的是较少拆迁量降低起步阶段的投资门槛使开发区的土地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接近劳动力市场,缩短工作和生活区的距离,简化开发区的内部结构;完善城镇的规划结构和基础设施。最大限度降低经济开发区给环境造成的负效应,保证环境质量指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以内。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认真落实新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污染源监督管理系统,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

40、7.1.3 要提高产业配套以及配套设施评价一个经济开发区的成熟度有:1、最重要是看产业聚集度,即产业链的成熟度及相关上下游企业的聚集度;2、交通配套;3、商业生活配套,工作生活环境的优美及便利。因此要提高产业配套以及配套设施,提高它的成熟度。7.2 确定可建设用地的范围强调对城市自然山水的保护与利用,基础设施走廊和城市外围基本农田的控制,保证区域拥有的山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在此基础上确定经济开发区可建设用地的范围。研究分别对区域内需要控制的自然要素,以及镇区内交通、市政等重大基础设施需预留的通道和用地进行分析。自然因素括必须保护的自然山体、水系、水源涵养地和基本农田等;重大的基础设施包括

41、206国道、307省道和合徐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以及在建的4*60W火电项目、西气东输管道等重大市政设施。在此基础上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区、山体、水系、水源涵养地、基本农田(构成城区外围的生态绿地)和基础设施通廊的范围,作为城市不可建设地区。7.2.1 自然因素(1) 风景区、山体、水系、水源涵养地和基本农田状况山体、河流 荆山、涂山:怀远县荆涂风景区,在涂山南,距怀远县城2公里处,成立于2004年6月。1985-1991年属怀远县马城区管辖,叫上洪公社,1992年撤区并乡后至2004年5月前隶属怀远县马城镇。荆涂风景区地处淮河右岸,西与怀远县城隔河相望,东与蚌埠市接壤,南临天河湖。区辖7村1场,

42、分别是:上洪、冷水、韩郢、段郢、陈郢、涂山、杜郢7个行政村和涂山园艺场,21个自然村,总面积37.37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耕地面积8397亩。 黑虎山:黑虎山景区是安徽省级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的四个景区之一,景区的功能定位是为郊野山林游览、娱乐休闲功能的景区,并将建设成为皖北地区高知名度、高品位的精品旅游目的地和会议度假胜地。黑虎山景区旅游项目重点规划建设4个功能区,拓展训练区、山野游憩区、观光采摘区、旅游设施区,总面积约0.43平方公里,游览设施建设用地约1.3公顷,容积率0.25左右。规划形成以黑虎山塘为中心的环水拓展、滨水游憩休闲带。 涡河:涡河是跨豫、皖两省的河流,为淮河重要支

43、流,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河道全长公里,系纯平原。亳州以上来水面积占,亳州至涡阳面积占,涡阳以下至河口为一带状,区间面积不足。其流域范围,在涡阳县的义门集以上,西以颍河支流贾鲁河、新运河流域为界;西南与黑茨河流域相邻;东北与废黄河南堤及包河流域接址。义门集以下,东北与北淝河流域相邻;西南在蒙城以上与西淝河流域分界,蒙城以下与芡河流域接壤。基本农田:区域现有大量农田,主要分布在土壤肥沃的沉积象平缓地带,以农作物种植为主。根据蚌埠市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19962010),到2010年,蚌埠市基本图:蚌埠市区及周边地区现状山水要素分布图农田保护总面积348000公顷,其中怀远县划定145492公顷,保护

44、率为92%,研究认为基本农田是联系山水等自然要素最主要的介质,连绵的农田将作为城市生态保护的屏障,成为城市独特的自然与生态景观。地下水源涵养地:据安徽省地矿局第一水文地质队(下称第一水文队)于1987年8月31日向安徽省矿产储量委员会报送安徽省蚌埠市供水水文地质勘查报告,蚌埠河北区水源地有含水层四层,其中第二含水层含水丰富,强富水区主要分布在双墩至徐小墩一带,是水源地主要开采地段;且一、二含水层组之间水力联系密切,主要接收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在区域内属于浅层孔隙水系统。鉴于河北水厂已建设,这一地区作为城市饮用水源,必须严格保护。根据蚌埠市土地局提供资料,在河北区的中部大约30平方公里设定地下水

45、开采区。7.2.2 市域内重大基础设施因素 206国道:南北方向,北至徐州南至淮南; 307省道:东西方向,东至蚌埠西至阜阳; 合徐高速:南北方向,北至徐州南至合肥; 南洛高速:东西方向,东至南京,西至界首; 水运交通:县域有怀远、河流、龙亢、姚山、马城、唐集6个港口。另外结合省级风景名胜区建设时序建造游览码头。 变电所:规划新建110KV怀远变电所、110KV涡北变电所、220KV五岔变电所、110KV荆山变电所、35KV梅桥变电所。 水厂:现有第一自来水厂水源来自淮河、规划新建第二、三自来水厂水源来自地下水、第四自来水厂水源来自淮河。 污水处理厂:现有老城污水处理厂,规划新建山南污水处理厂

46、。经济开发区一期区的污水送往蚌埠市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排放。7.3 初选方案根据选址要求,结合所在地离怀远土地资源的调查结果,本着节约用地、少占皇田,减少项目建设对城市造成的泞染、减少现有建筑物拆迁量、与现有工业矿企业尽量连片的远侧原则,规划选择了四个用地方案。方案:现状经济开发区的东侧方案:县城涡县新区西侧经济开发区向西发展至老五岔镇、向北至规划307省道方案:现状经济开发区以西,南至规划307省道,北至南洛高速,向西至206国道方案:经济开发区向西发展至老五岔镇、向北至规划307省道怀远经济开发区的西侧7.4 选址方法的确定 7.4.1 定量分析用地选址过去常以定性方法为主,考虑因素单一,

47、建设用地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多以建设单位的要求为主,由于投有科学的方法做保障,较难做到用地科学、合理,影响到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提高。如何做到将诸多复杂因素统一考虑,将一些经济、社会、人文、自然等方面对项目用地重要性、影响力或优先程度难以量化的因素综合分析,得到科学可靠的项目用地选址结果。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具有此项功能、以系统化、层次化分析为原理的实用方法。以统筹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为目的,根据工业用地的要求,选取8个因素做为指标,建立了怀远工业经济开发区扩区的供选方案评价层次结构(见图)。(1)发展空间直接关系到土里利用空间是否满足经济经济开发区开发利用及未来的发展。(2)与城市发展协调与怀远县城功能布局发展的协调性。(3)地形地势直接影响经济经济开发区建设的难度和成本,且 对基础设施和建筑布局密切相关。(4)交通条件影响原料和产品的运输。(5)产业集群影响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