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4884324 上传时间:2022-07-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 中学政治学科教材不管是从结构到内容都与初中政治教材大不相同,高考对学问考查的要求也远比中考要高得多,须要驾驭的学问点比较多。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22年高考政治学问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2年高考政治学问点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同等、团结、共同旺盛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华民族是定居在中国土地上全部民族的总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是少数民族。 (2)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同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接连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铲除了民族压迫和卑视的阶级根源,形成了同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但历史遗留的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依旧存在。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同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旺盛的基本原则。 民族同等原则: A.法律依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同等。坚持民族同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B.民主同等的含义: 指各民族都是国家的主子,都依法同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同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民族团结原则: A.含义:各民族人民和谐相处、友好往来、相互合作、共同奋斗。 B.坚持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民族团结、民族凝合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

3、要标记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各民族共同旺盛的原则: A.含义:我国各民族在民族同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有,共同旺盛。 B.缘由: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确定的,是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必定要求。 三个原则的关系: A.相互联系,不行分割。 B.民族同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C.民族同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旺盛的前提条件。 D.各民族共同旺盛特殊是经济发展是民族同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2。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1)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要

4、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付诸行动。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回顾我国民族区域自制的法制化进程 (1)1949年9月,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民族自治写入宪法。 (3)1984年10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为基本法,标记民族自治进入了法制化建设的新阶段。 (4)2001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的修改的民族自治法,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地位,扩大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2、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

5、制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涵义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三级: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县以下不实行自治,但可以设立民族乡等补充形式。 全国建立5个自治区、30自治州,120自治县。 (3)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民族自治机关的含义: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除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A.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含义:自治权是自治机关依据本地方实际状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

6、力。 B.民族自治权的主要内容:主要有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 C.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的地位:自治权是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选择 这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状况确定的。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社会基础。 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政治基础。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平安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有利于发展我国同等、团结、互

7、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三、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 (1)我国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五大宗教。 (2)我国各宗教都有爱国传统。 (3)我国宗教界主动参加国际宗教的交往与合作。 2、全面正确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实行正确的宗教政策理由。 我国存在宗教,就必定存在宗教问题,因此必需实行正确的宗教政策。 宗教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用行政的方法歼灭宗教。 (2)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

8、仰另一种宗教的自由;有信仰同一宗教内不同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仰宗教,现在信仰宗教的自由;有过去信仰宗教,现在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我国宗教政的内容: A.国家爱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一是爱护信仰宗教的自由,二是爱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权利,是政府敬重_的体现,侵扰这一权利,要担当法律责任。) B.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政府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的活动,抵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C.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力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D.主动引导宗教与

9、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要求宗教界人士酷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令。 要求宗教界人士从事宗教活动要听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对教义做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说明。支持他们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做贡献。 3、弘扬科学精神 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激励人们信仰宗教。而是要科学地对待宗教。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要对人民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教化,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务。 (2)中学生要接受无神论宣扬教化,树立科学世界观 中学生是国家和

10、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现代科学文化学问武装自己,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志向、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综合探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点 1.为什么要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主动稳妥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11、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3)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4)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我国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分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5)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关系: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022年高考政治学问点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