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押题训练专题十四课外文言文阅读新人教版 2.pdf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24842261 上传时间:2022-07-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7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考语文押题训练专题十四课外文言文阅读新人教版 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中考语文押题训练专题十四课外文言文阅读新人教版 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考语文押题训练专题十四课外文言文阅读新人教版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语文押题训练专题十四课外文言文阅读新人教版 2.pdf(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优秀教案欢迎下载专题十四课外文言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第( 1) (5)题 . 贾逵年五岁 , 明惠过人。其姊韩瑶之妇, 嫁瑶无嗣 , 而归居焉, 亦以贞明见称。闻邻中读书 , 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逵静听不言, 姊以为喜。 至年十岁 , 乃暗诵六经。姊谓逵日 :“吾家贫困 , 未尝有教者入门, 汝安知天下有 三坟 五典 而诵无遗句耶?”逵日 :“亿昔姊抱逵于篱间, 听邻家读书 , 今万不遗一。 ” 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 , 或题于扉屏 , 且诵且记 , 期年, 经文通遍。于闾里每有观者 ,称云振古无伦。门徒来学 , 不远万里 ,或襁负 子孙 , 舍于门侧 , 皆口授经文 . 赠献者

2、积粟盈仓. 或云 : “贾逵非力耕所得, 诵经吞倦 , 世所谓舌耕也。 ” (选自晋王嘉拾遗记后汉) 注 贾逵 : 东汉经学家、天文学家, 曾任侍中、左中郎等职。无嗣: 无子 , 没有后代 .归居: 回娘家居住。三坟五典?: 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 这里泛指古代典籍. 牒 :供写字用的竹片、 木片 . 闾里 : 里巷 . 闾 , 是古代里巷 ( 类似现在街巷) 的门 . 振古无伦 : 自古以来很少有能与之相比的. 襁负 : 用布带子把孩子捆在后背上背着. 舍 : 住. (1) 用“ /”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 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答案:乃剥 / 庭中桑皮 / 以为牒(2) 解释文中加点词. 惠

3、 : 期年 : 盈 : 答案:通“慧”,智慧一周年满(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贾逵非力耕所得, 诵经吞倦 , 世所谓舌耕也. 译文 : 答案:贾逵的粮食不是靠自己种地得到的, 而是靠讲经书讲得唇焦口燥得到的. 这就是世人说的以舌代耕啊。(4) 文中为表现贾逵的学识成就, 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答: 答案: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贾逵的学识成就。(5) 联系伤仲永一文, 说说贾逵成才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这对你有何启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答: 答案:最主要因素 :

4、 后天的勤奋刻苦。 启示 :( 示例 ) 一个人的成才, 天资固然重要 , 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勤奋造就人才。2. 阅读下文 , 完成各题 . 燕昭王招贤燕昭王收破燕之后即位, 卑身厚币 , 以招贤者。 谓郭隗曰 :“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 , 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 , 以雪先王之耻, 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 ”郭隗曰 : “王必欲致士 , 先从隗始 . 况贤于隗者 , 岂远千里哉 ! ”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 邹衍自齐往 , 剧辛自赵往 , 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 与百姓同甘苦。二十八年 , 燕国殷富 , 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

5、军, 与秦、楚、 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 , 闵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 , 入至临淄 , 尽取齐宝 , 烧其宫室宗庙。 注 共国 : 共同治理国家。致: 招致 , 引来。趋 : 奔赴 . 追北 : 追击败北的敌人。(1) 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语。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孤之愿也燕国殷富燕王吊死问孤答案:降低身份,指谦卑愿望殷实 , 富足慰问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郭隗曰 : “王必欲致士, 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 岂远千里哉 ! ”译文 : 答案:郭隗说 :“大王如果真的要招纳有才能的人, 那就从 ( 敬重 ) 我开始 ,( 我这样才能不高的人都受到礼遇 ) 何况是比我有才能的人

6、呢? 他们又怎么会因为与燕国很远而不来投奔您呢?”(3) 从文中看 , 燕昭王最终能击败强齐的原因是什么? 答: 答案:招纳贤士;与百姓同甘共苦。(4) 你觉得本文在当今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答案:例 : 人才是取得胜利的法宝, 我们必须尊重人才, 用好人才 , 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才能促进我们社会的和谐稳定。(5)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招贤”的故事? 请再列举一例。答: 答案:示例 : 刘备三顾茅庐。3阅读下文 , 完成各题 . 后出师表 ( 节选 )

7、诸葛亮先帝虑汉、贼不两立, 王业不偏安 , 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 量臣之才 , 故知臣伐贼, 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 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 孰与伐之 ? 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 , 寝不安席 , 食不甘味 , 思惟北征 , 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 , 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 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 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 , 又务于东 , 兵法乘劳 , 此进趋之时也。(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故托臣以讨贼也是故托臣而弗疑也食不甘味故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答案:把因此吃饭 , 吃东西 ( 不能译为名词“食物”) 草木 , 这里用作动

8、词 , 长草木(2) 下列对“惟坐而待亡, 孰与伐之”的“孰”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熟” , 形容词 B谁 , 疑问代词 C 怎么 , 疑问代词 D为什么 , 疑问代词答案: C (3) 文中提出了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 请找出有关句子。( 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 答案:今贼适疲于西, 又务于东。(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以先帝之明 , 量臣之才 , 故知臣伐贼 , 才弱敌强也。译文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答案:凭先帝的英明 , 估量我的才能, 本来就知道我要去征讨

9、曹贼, 能力是微弱的 , 而敌人是强大的。(5) 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 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 他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 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 , 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 答案: 略( 开放性题目 , 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 : 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 尽心尽力”来回答即可。能从“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中的任意一个角度来谈自己受到的影响也行 ) 4阅读下文 , 完成各题 .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 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 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 , 不听其语

10、 , 强留之。具食与乐, 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 “云来时 , 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 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 血淋漓 , 以示贺兰。一座大惊 ,皆感激为云泣下。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 即驰去。将出城 , 抽矢射佛寺浮屠 ,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 , 必灭贺兰 ! 此矢所以志也。 ”愈贞元中过泗州, 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 , 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 即牵去 , 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 , 男儿死耳 , 不可为不义屈 ! ”云笑曰 : “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 云敢不死 ?”即不屈。 (节选自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 注 南霁云 :

11、 唐代张巡部下的重要将领。贺兰: 唐代的河南节度使。巡、远:唐代张巡和许远 , 他们抗击安禄山反叛, 城陷被杀。浮屠: 佛塔 . 南八 : 南霁云在弟兄中排行第八。(1)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延霁云坐云虽欲独食此矢所以志也贼以刃胁降巡答案:引、请即使作标记(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 以 示贺兰 A.以塞忠 谏之路也( 出师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 B.以头抢地耳( 唐雎不辱使命 ) C.以君为长者( 唐雎不辱使命 ) D.祭以尉首( 陈涉

12、世家 )答案: B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吾归破贼 , 必灭贺兰 ! 此矢所以志也. 译文 : 答案:我这次回去,如果打败了叛贼, 一定回来灭掉贺兰! 这一箭就作为我报仇的标记。(4) 后人曾有诗云:“李唐社稷今何在? 不及将军尚有祠! ”以此赞美张巡和南霁云的精神流传千古 . 人们赞美南霁云的原因是什么? 请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因为南霁云忠贞刚烈, 誓死抗敌 , 如“拔刀断指” ;嫉恶如仇 , 如“抽矢射佛寺浮屠”,忠勇豪壮、深明大义、舍生取义, 如“即不屈”, 从容镇定、不屈而死。(5) 请概括南霁云与唐雎个人品质中的共同点。答: 答案:凌然正气、不畏强

13、暴、视死如归的精神。5阅读下文 , 完成各题 . 李恂传( 南朝 ) 范晔李恂字叔英 , 安定临泾人也。 少习韩诗 , 教授诸生常数百人。太守颍川李鸿请署功曹,未及到 , 而州辟为从事会鸿卒, 恂不应州命 , 而送鸿丧还乡里。既葬, 留起冢坟 , 持丧三年。拜兖州刺史。 以清约率下 , 常席羊皮 , 服布被。 迁张掖太守 , 有威重名。 时大将军窦宪将兵屯武威 , 天下州郡远近莫不修礼遗, 恂奉公不阿 , 为宪所奏免。后复征拜谒者 , 使持节领西域副校尉。西域殷富 , 多珍宝 , 诸国侍子及督使贾胡数遗恂奴婢、宛马、金银、香罽之属 , 一无所受。北匈奴数断西域车师、伊吾, 陇沙以西使命不得通

14、,恂设购赏 , 遂斩虏帅 , 悬首军门。自是道路夷清, 威恩并行。迁武威太守。 后坐事免 , 步归乡里 , 潜居山泽 , 结草为庐 , 独与诸生织席自给。 会西羌反叛 ,恂到田舍 , 为所执获。羌素闻其名, 放遣之。恂因诣洛阳谢。时岁荒, 司空张敏、司徒鲁恭等各遣子馈粮 , 悉无所受。徙居新安关下, 拾橡实以自资。年九十六卒。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 注 选自 后汉书李陈庞陈桥列传。题目是编者加的。刺史: 当时是一个州的监察官。太守 : 一个郡的行政长官。谒者:官名 , 皇帝的近侍官。西域副

15、校尉: 官名 ,掌管玉门关以西非汉族地区军政大权。罽( j ): 毛做成的毡子一类的东西。(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以清约率下为宪所 奏免诸国侍子及督使贾胡数遗恂奴婢迁武威太守会西羌反畔年九十六卒答案:做表率被送给 , 赠送晋升或者调动官职通“叛”去世(2) 请从文中找出表明李恂不受馈赠原因的句子, 写在下面 . 答: 答案:“以清约率下” “恂奉公不阿”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会鸿卒 , 恂不应州命 , 而送鸿丧还乡里. 译文 : 羌素闻其名, 放遣之 . 译文 : 答案:其时正逢李鸿去世, 他于是就不听从州县命令, 放弃从事之职, 却给李鸿送葬回到故乡。 ( 翻译时 ,

16、应注意以下词语的意思: “会”为“正逢, 恰好碰上”; “应”为“听从, 遵循” ;“而”在这里表示转折, 翻译时应该把转折的意思表达清晰;“还”为“回去, 回家” ) 羌人一向以来就听说他的名声, 敬重他的为人, 就把他放了。 ( 翻译时 , 应注意以下词语的意思“素”为“向来,一直”; “闻”为“听说, 听到过”; “遣”为“打发, 送回” )(4) 探究下列两小题。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隆中对 ?中的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有人认为 , 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

17、往是不可避免的, 互致问候 ,互送礼品无可厚非,李恂有点不近人情 ,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 答案:是一个具有远大的抱负与理想, 料事如神 , 有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的人。示例:正常的礼尚往来无可厚非, 有利于增进正常的人际关系。但是如果抱着不正当的目的赠送礼品, 那是不正确的。李恂值得尊敬, 就在于他看清了那些送礼者的目的与意图, 不谋私利。【解析】题 , 诸葛亮在“隆中对”前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 徐庶对诸葛亮的赞语和向刘备提出“枉驾顾之” 的建议 , 从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文章正面写诸葛亮的对策, 表现诸葛亮的天才预见 , 刘备以 “鱼之有水” 为喻 , 也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能。

18、回答此题一定要从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方面去分析。6阅读下文 , 完成各题 . 献曲求诗苏轼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东坡生日, 置酒赤壁矶下 , 踞高峰 , 俯鹊巢。酒酣,笛声起于江上。客有郭、尤二生, 颇知音 , 谓坡曰 : “笛声有新意, 非俗工也。”使人问之, 则进士李委闻坡生日, 作南曲曰鹤南飞以献。呼之使前, 则青巾紫裘腰笛而已。既奏新曲 , 又快作数弄 ,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 坐客皆引满醉倒. 委袖出嘉纸一幅曰: “吾无求于公, 得一绝句足矣。 ”坡笑而从之。 注 嘉纸 : 很好的纸张。嘉: 美好的。(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则青巾紫裘腰笛而已委袖出嘉纸一幅曰答案:腰间插着。从袖

19、子里拿。(2)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客有郭、尤二生, 颇知音 , 谓坡曰 B 既奏新曲既出 , 得其船 , 便扶向路 C 吾无求于公 , 得一绝句足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不足为外人道也 D 实是欲界之仙都使人问之, 则进士李委闻坡生日答案: B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客有郭、尤二生, 颇知音。译文 : 坐客皆引满醉倒. 译文 : 答案:客人中有姓郭、 姓尤的两个年轻人, 很懂音乐。 在座的客人都举杯痛饮, 纷纷醉倒。(4) 李委是用什么办法求诗的? 最终求到了吗?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答: 答案:李委借东坡生日而作新曲吹笛于江上, 以此求诗 . 由“坡笑而从之”可知求诗成功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