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规范.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484193 上传时间:2020-04-12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住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居住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居住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规范.doc(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表1.0.3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居住区小区组团户数(户)1000016000300050003001000人口(人)30000500001000015000100030002 术语、代号2.0.1 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 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0.2 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相对应, 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

2、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0.3 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 3000 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0.4 居住区用地(R)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 2.0.5 住宅用地(R01)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2.0.6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02)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2.0.7 道路用地(R03) 居住区

3、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2.0.8 居住区(级)道路 一般用以划分小区的道路。在大城市中通常与城市支路(10-14m)同级。 2.0.9 小区(级)路 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 2.0.10 组团(级)路 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 2.0.12 公共绿地(R04)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 2.0.16 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2.0.17 建筑线 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2.0.18 日照间距系数 根据日

4、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2.0.20 住宅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层)。 2.0.21 高层住宅(大于等于10层)比例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率(%)。 2.0.22 中高层住宅(79层)比例中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率(%)。 2.0.23 人口毛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m2)。 2.0.24 人口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m2)。 2.0.25 住宅建筑套密度(毛) 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m2)。 2.0.26 住宅建筑套密度(净)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

5、宅建筑套数(套/hm2)。 2.0.27 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万m2/hm2)。 2.0.28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万m2/hm2)。2.0.29 建筑面积毛密度也称容积率,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万m2/hm2)或以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万m2)与居住区用地(万m2)的比值表示。 2.0.30 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率(%)。 2.0.31 建筑密度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2.0.32 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

6、积的比率(%)绿地应包括: 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其中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应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2.0.32a 停车率 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2.0.32b 地面停车率 居民汽车的地面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2.0.33 拆建比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与新建的建筑总面积的比值。表3.0.2 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用地构成居住区小区组团1.住宅用地(R01)5060556570802.公建用地(R02)152512226123.道路用地(R03

7、)10189177154.公共绿地(R04)7.51851536居住区用地(R)100100100 表3. 0. 3 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m2/人) 居住规模层数建筑气候区划、居住区低层334730432840多层202819271825多层、高层172617261726小 区低层304328402637多层202819261825中高层172415221420高层101510151015组 团低层253523322130多层162315221420中高层142013181216高层811811811注:本表各项指标按每户3.2人计算。 5.0.2.1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 表5.0.2-1

8、规定;对于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2)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3)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宜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表5.0.2-1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建筑气候区划,,气侯区气侯区,气候区大城市中小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日照标准日大寒日冬至日日照时数(h)231有效日照时间带(h)816915日照时间计算起点底层窗台面注: 建筑气候区划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第A.0.1条的规定。 底层窗台面是指距离室内地坪0.9m高的外墙位置。5.0.2.2 住宅正面间距,应按日照标准确定的不同方

9、位的日照间距系数控制,也可采用 表5.0.2-2 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换算。 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 表5.0.2-2 方位0o 15o15o30o30o45o45o60o60o折减值1.00L0.90L0.80L0.90L0.95L注: 表中方位为正南向(0)偏东、偏西的方位角。L为当地正南向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M)。本表指标仅适用于无其他日照遮挡的平行布置条式住宅之间。5.0.2.3 住宅侧面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条式住宅,多层之间不宜小于6M; 高层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宜小于13M; (2)高层塔式住宅、 多层和中高层点式住宅与侧面有窗的各种层数住宅之间应考虑视觉卫生因素,适当加大

10、间距。 5.0.5.2 无电梯住宅不应超过六层。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当住宅分层入口时,,可按进入住宅后的单程上或下的层数计算。 5.0.6.1 住宅建筑净密度的最大值,不宜超过 表5.0.6-1 规定; 表5.0.6-1 住宅建筑净密度最大值控制指标(%) 住宅层数建筑气候区划、低层354043多层283032中高层252830高层202022注: 混合层取两者的指标值作为控制指标的上、下限值。 5.0.6.2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的最大值,应符合 表5.0.6-2 规定。 表5.0.6-2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最大值控制指标(万m2/ha) 住宅层数建筑气候区划、低 层1.101.201.3

11、0多 层1.701.801.90中高层2.002.202.40高 层3.503.503.50注: 混合层取两者的指标值作为控制指标的上、下限值; 本表不计入地下层面积。 6 公共服务设施6.0.1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他八类设施。 表6.0.3 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m2/千人) 居住规模类 别居 住 区小 区组 团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用地面积总 指 标16683293(22284213)21725559(27626329)9682397(13382977)10913835

12、(14914585)362856(7031356)4881058(8681578) 其 中教育60012001000240033012007002400160400300500医疗卫生(含医院)78198(178398)138378(298548)3898782286201240文体12524522564545756510518244060商业服务700910600940450570100600150370100400社区服务5946476668592927632819321628金融邮电(含银行、邮电局)2030(6080)255016222234市政公用(含居民存车处)40150(4608

13、20)70360(500960)30140(400720)50140(450760)910(350510)2030(400550)行政管理及其它46963772注: 居住区级指标含小区和组团级指标,小区级含组团级指标,公共服务设施总用地的控制指标应符合表3.0.2 规定;总指标未含其他类,使用时应根据规划设计要求确定本类面积指标;小区医疗卫生类未含门诊所;市政公用类未含锅炉房,在采暖地区应自选确定。 6.0.4 居住区配套公建各项目的规划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 6.0.4.1 根据不同项目的使用性质和居住区的规划规划布局形式,应采用相对集中与适当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布局。并应利于发挥设施效益,

14、方便经营管理、使用和减少干扰; 6.0.4.2 商业服务与金融邮电、文体等有关项目宜集中布置,形成居住区各级公共活动中心;6.0.4.3 基层服务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居民,满足服务半径的要求。 6.0.4.4 配套公建的规划布局和设计应考虑发展需要。6.0.5 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集贸市场和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必须相应配建公共停车场(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6.0.5 配建公共停车场(库)停车位控制指标 名 称单 位自行车机动车公共中心车位/100m2建筑面积7.50.45商业中心车位/100 m2营业面积7.50.45集贸市场车位/100 m2营业面积7.50.30饮 食 店车位/100

15、m2营业面积3.60.30医院、门诊所车位/100 m2建筑面积1.50.30注: 本表机动车停车车位以小型汽车为标准当量表示;6.0.5.2 配建公共停车场(库)应就近设置,并宜采用地下或多层车库。7 绿地7.0.1 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其中包括了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7.0.2 居住区内绿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7.0.2.1 一切可绿化的用地均应绿化,并窒发展垂直绿化; 7.0.2.3 绿地率: 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 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 7.0.4 居住区内的公共绿地,应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

16、布局形式设置相应的中心绿地,以及老年人、儿童活动场地和其他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7.0.4.1 中心绿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符合 表7.0.4-1 规定,表内“设置内容”可视具体条件选用; 表7.0.4-1 各级中心绿地设置规定 中心绿地名称设置内容要 求最小规模(ha)居住区公园花木草坪,花坛水面,凉亭雕,小卖茶座,老幼设施,停车场地和铺装地面园内布居应有明确的功能划分10小游园花木草坪,花坛水面, 雕塑,,儿童设施和铺装地面园内布居应有一定的功能划分04组团绿地花木草坪,桌椅,简易儿童设施等灵活布居004(2) 至少应有一个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3)绿化面

17、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4)便于居民休憩、散步和交往之用,宜采用开敞式,以绿篱或其他通透式院墙栏杆作分隔;(5)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求,并便于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适于成人游憩活动。其中院落式组团绿地的设置还应满足表7.0.4-2中的各项要求。表7.0.4-2院落式组团绿地设置规定封闭型绿地开敞型绿地南侧多层楼南侧高层楼南侧多层楼南侧高层楼L1.5L2L30mL1.5L2L50mL1.5L2L30mL1.5L2L50mS1800m2S11800m2S1500m2S11200m2S21000m2S22000m2S2600m2S21400

18、m2注:L南北两楼正面间距(m);L2当地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m);S1北侧为多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m2);S2北侧为高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m2)。7.0.5 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不少于0.5 m2/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 m2/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 m2/人。旧区改建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70%。8 道路8.0.2.1 居住区道路: 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8.0.2.2 小区路: 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 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 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8.0.2.3 组团路: 路面宽3-

19、5M; 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 8.0.2.4 宅间小路: 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8.0.3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8.0.3.1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 表8.0.3 的规定; 表8.0.3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 注: L为坡长(m)。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0.28.0L200m5.0L600m非机动车道0.23.0L50m2.0L100m步行道0.28.04.08.0.3.2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控制。 8

20、.0.4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8.0.4.1 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 8.0.4.2 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 8.0.4.3 主要道路宜平缓; 8.0.4.4 路面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8.0.5 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8.0.5.1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 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

21、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8.0.5.2 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8.0.5.4 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 5m,纵坡不应大于2.5%; 8.0.5.5 当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 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8.0.5.6 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 8.0.5.8 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 表8.0.5 规定; 表8.0.5 道

22、路边缘至建、构筑物最小距离(m) 道路级别与建、构筑物的关系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建筑物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层5.03.02.0多层3.03.02.0有出入口-5.02.5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高层4.02.01.5多层2.02.01.5围墙面向道路1.51.51.5注: 居住道路的边缘指红线; 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的边缘指路面边线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线。 道路宽度,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路幅宽度是指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 它是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敷设地下、地上

23、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等道路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用地的总称。在大城市级别以上的城市,快速路及服务于机动车通勤的交通性主干路道路红线以5060米为宜,主干道道路红线以3650米为宜,主要为道路两侧生活用地服务的次干路不宜大于30米。支路的宽度在24米以下为宜。8.0.6居住区内必须配套设置居民汽车(含通勤车)停车场、停车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8.0.6.1居民汽车停车场车率不应小于10; 8.0.6.2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于居民住户数的比率)不宜超过10; 8.0.6.3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方便居民使用,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

24、8.0.6.4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留有必要的发展余地。9 竖向9.0.2.2 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应符合 表9.0.1 规定; 表9.0.1 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 场地名称适用坡度密实性地面和广场0330广场兼停车场0205室外场地 : 1. 儿童游戏场 2. 运动场 3. 杂用场地 0325020.50329绿地0510湿陷性黄土地面057010 管线综合10.0.2.2 应根据各类管线的不同特性和设置要求综合布置。 各类管线相互间的水平与垂直净距,宜符合 表10.0.2-1 和 表10.0.2-2 的规定; 表10.0.2-1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 管线名称给水管排水管

25、煤气管热力管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电信管道低压中压高压排水管1515煤气管低压0510中压1015高压1520热力管1515101520电力电缆050505101520电信电缆10100510151005电信管道1010101020101202注: 表中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净距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 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3.0M;大于或等于10KV的电力电缆与其它任何电力电缆之间应大于或等于0.25M,如加套管,净距可减至0.1M; 小于10KV 电力电缆之间应大于或等于0.1M;低压煤气管的压力为小于或等于0.005MPA,中压为0.005-0.3MPA,高压为0.3-0.

26、8MPA。 表10.0.2-2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垂直净距(m) 管线名称给水管排水管燃气管热力管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电信管道给水管015排水管040015燃气管015015015热力管015015015015电力电缆015050050050050电信电缆02050050015050025025电信管道010150150150 50025025明沟沟底05050505050505涵洞基底0150150150150502025铁路轨底10121012101010表10.0.2-3 各种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m)建筑物基础地上杆柱 (中心)铁路 (中心)城市道路侧石边缘公路边缘通信、照

27、明及35kv给水管30053005015010排水管25051505015010煤气管低压15010010050037515010中压20037515010高压4005025010热力管直埋2.51.002.003.003.75150100地沟0.5电力电缆0600.6006063.75150100电信电缆0600.5006063.75150100电信管道1501.0010103.75150100注: 表中给水管与城市道路侧石边缘的水平间距1. 0m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1. 5m;表中给水管与围墙或篱笆的水平间距1. 5m 是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

28、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2. 5m;排水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间距,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应大于或等于2. 5m;表中热力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最小水平间距对于管沟敷设的热力管道为0. 5M,对于直埋闭式热力管道管径小于或等于250mm时为2. 5m, 管径大于或等于300mm时为3. 0m,对于直埋开式热力管道为5. 0m。 10.0.2.5 各种管线的埋设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离建筑物的水平排序,由近及远宜为:电力管线或电信管线、燃气管、热力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2)各类管线的垂直排序,由浅入深宜为: 电信管线、 热力管、 小于10KV电力电缆、大于10KV电力

29、电缆、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10.0.2.6 电力电缆与电信管缆宜远离, 并按照电力电缆在道路东侧或南侧、电信电缆在道路西侧或北侧的原则布置; 10.0.2.7 管线之间遇到矛盾时,应按下列原则处理: (1)临时管线避让永久管线; (2)小管线避让大管线; (3)压力管线避让重力自流管线; (4)可弯曲管线避让不可弯曲管线。 10.0.2.8 地下管线不宜横穿公共绿地和庭院绿地。 与绿化树种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宜符合 表10.0.2-4 中的规定。 表10.0.2-4 管线与绿化树种间的最小水平净距(m) 管 线 名 称最小水平净距至乔木中心至灌木中心给水管、闸井1.51.5污水管、

30、雨水管、探井1.51.5煤气管探井1.21.2电力电缆、电信电缆1.01.0电信管道1.51.0热力管1.51.5地上杆柱2.02.0消防龙头1.51.2道路侧石边缘0.50.511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11.0.1 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的项目应包括必要指标和可选用指标两类,其项目及计量单位应符合 表11.0.1 规定。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系列一览表 表11.0.1项 目计量单位数值所占比重(%)人均面积(m2人)居住区规划总用地hm21.居住区用地(R)hm2100住宅用地hm2公建用地hm2道路用地hm2公共绿地hm22.其它用地hm2居住户(套)数户(套)居住人数人户均人口人/户总建筑面积万

31、m21.居住区用地内建筑总面积万m2100住宅建筑面积万m2公建面积万m22.其它建筑面积万m2住宅平均层数层高层住宅比例中高层住宅比例人口毛密度人/ hm2人口净密度人/ hm2住宅建筑套密度(毛)套/ hm2住宅建筑套密度(净)套/ hm2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万m2 / hm2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万m2 / hm2居住区建筑面积毛密度(容积率)万m2 / hm2停车率停车位辆地面停车库地面停车位辆住宅建筑净密度总建筑密度绿地率拆建比注: 必要指标; 选用指标 11.0.2 各项指标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1.0.2.1 规划总用地范围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当规划总用地周界为城市道路、居

32、住区(级)道路、 小区路或自然分界线时,用地范围划至道路中心线或自然分界线; (2)当规划总用地与其它用地相邻,用地范围划至双方用地的交界处。 11.0.2.2 底层公建住宅或住宅公建综合楼用地面积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按住宅和公建各占该幢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分摊用地, 并分别计入住宅用地和公建用地; (2) 底层公建突出于上部住宅或占有专用院场或因公建需要后退红线的用地,均应计入公建用地。 11.0.2.3 底层架空建筑用地面积的确定, 应按底层及上部建筑的使用性质及其各占该幢建筑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分摊用地面积,并分别计入有关用地内; 11.0.2.4 绿地面积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宅旁(

33、宅间)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第A.0.2 条的规定: 绿地边界对宅间道路、组团路和小区路算到路边,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便道边,沿居住区路、城市道路则算到红线; 距房屋墙脚1.5M; 对其它围墙、院墙算到墙脚; (2)道路绿地面积计算,以道路红线内规划的绿地面积为准进行计算; (3)院落式组团绿地面积计算起止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第A.0.3 条的规定: 绿地边界距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路边1M; 当小区路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人行便道边; 临城市道路、居住区级道路时算到道路红线; 距房屋墙脚1.5M; (4)开敞型院落组团绿地,应符合本规范表7.0.4-2要求; 至少有一个面

34、面向小区路,或向建筑控制线宽度不小于10M的组团级主路敞开, 并向其开设绿地的主要出入口和满足本规范附录A第A.0.4 条的规定; (5)其它块状、带状公共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同院落式组团绿地。 沿居住区(级)道路、城市道路的公共绿地算到红线。 11.0.2.5 居住区用地内道路用地面积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 按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同级道路及其以下各级道路计算用地面积,外围道路不计入; (2)居住区(级)道路,按红线宽度计算; (3)小区路、组团路,按路面宽度计算。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 人行便道计入道路用地面积; (4)居民汽车停放场地, 按实际占地面积计算; (5)宅间小路不计入道

35、路用地面积。 11.0.2.7 停车场车位数的确定以小型汽车为标准当量表示,其它各型车辆的停车位,应按 表11.0.2 中相应的换算系数折算。 表11.0.2 各型车辆停车位换算系数 车型换算系数微型客,货汽车机动三轮车0.7卧车,两吨以下货运汽车1.0中型客车,面包车,2t4t货运汽车2.0铰接车3.5如安排10辆卧车停车位,若停放微型客货车,可停放100.7=14.3辆;若停放中型客车,则可停放102=5辆。附图A.0.1 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附图A.0.2 宅旁(宅间)绿地面积计算起止界示意图附图A.0.3 院落式组团绿地面积计算起止界示意图 附图A.0.4 开敞型院落式组团绿地示附表A.

36、0.1 居住用地平衡表附表A.0.2 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分级配建表类别项目居住区小区组团教育托儿所-幼儿园-小学 -中学-医疗卫生医院(200300床) -门诊所 -卫生站-护理院-文化体育文化活动中心(含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文化活动站(含青少年老年活动站)-居民运动场、馆-居民健身设施(含老年户外活动场地)-商业服务综合食品店-综合百货店-餐饮-中西药店-书店-市场-便民店-其他第三产业设施-金融邮电银行-储蓄所-电信支局-邮电所-社区服务社区服务中心(含老年人服务中心)-养老院-托老所-残疾人托养中心-治安联防站-居(里)委会(社区用房)-物业管理-市政公用供热站或热交换站变电室

37、-开闭所-路灯配电室-燃气调压站-高压水泵房-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垃圾收集点-居民存车处-居民停车场、库公交始末站-消防站-燃料供应站-行政管理及其他街道办事处-市政管理机构(所)-派出所-其他管理用房-防空地下室注:为应配建的项目;为宜设置的项目。在国家确定的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应按人防有关规定配建防空地下室。附表A.0.3 公共服务设施各项目的设置规定(每处一般规模为最经济规模)设施名称项目名称服务内容设 置 规 定每一处规模建筑面积(m2)用地面积(m2)教育(1)托儿所 保教小于3周岁儿童 (1)设于阳光充足,接近公共绿地,便于家长接送的地段(2)托儿所每班按25座计;幼儿园每班按30座计(3)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层数不宜高于3层(4)三班和三班以下的托、幼园所,可混合设置,也可附设于其它建筑,,但应有独立院落和出入口,四班和四班以上的托、幼园所均应独立设置(5)八班和八班以上的托、幼园所,其用地应分别按每座不小于7m2或 9 m2计(6)托、幼建筑宜布置于可挡寒风的建筑物的背风面,但其主要房间应满足底层满窗冬至日不小于3H的日照标准(7)活动场地应有不少于1/2的活动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之外 4班12006班14008班1600(2)幼儿园 保教学龄前儿童4班15006班20008班2400(3)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