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壮族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4729853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壮族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壮族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壮族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壮族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壮族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 农历三月初三日是我国古代的“上巳节(又称修锲节)”。传闻,这是西王母的生日,古时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魏晋后始定为农历三月三日。壮族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壮族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欢迎查阅! 三月三的来历 要说“三月三”的来历,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闻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有一首北京竹枝词是这样描述蟠桃宫庙会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

2、;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传闻西王母原是我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爱护神。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神话传闻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说中,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汉书礼仪志上)。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春游的内容。晚上,家家户户在字己家里每个房间放鞭炮炸鬼,传闻这天鬼魂到处出没。 壮族三月三的传闻 关于歌圩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很多美丽动人的传闻。 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

3、是出名的歌手,常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仰慕之情。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无望地双双殉情身亡。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二说,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名叫“刘三姐”。她聪慧过人,常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刘三姐遇难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这些传闻现已难于考证,但在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就有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也很兴盛。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

4、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消遣和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并出现了抛绣球的嬉戏。女子将绣球抛给自己心爱的男子后,双双退出歌场,互赠定情信物,到了清代,便形成了成千上万人参与的大型活动。到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圩活动的就有二十六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歌圩节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做用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等染成的五色糯米饭,还染彩色蛋,欢庆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唱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来旁观助兴。对唱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学问性的盘歌、斗智的蛮歌和情歌等。内容则是天文地理、文学、社会、伦理道德等无所不包

5、。其中情歌又分为见面歌、邀请歌、仰慕歌等等。 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旁边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供应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忱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与,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喧闹。巴马的盘刚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歌声像条红线,牵着两颗爱心,若姑娘中意小伙子,便趁旁人不留意,将手中绣球赠与他,“他”则回赠手帕、毛巾等物。另一表达感情的交际工具便是彩蛋。小伙子在歌圩上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

6、中的彩蛋,姑娘若不情愿,就握住彩蛋不让碰;若有意就让小伙子把蛋碰裂后一起吃,同时也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如今三月三已成为国际性的歌节和具有新时代气息的综合性文化节日。 三月三花炮节是侗族人民传统的体育盛会,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这天,湘、桂、黔交界的侗、壮、瑶、苗、汉等族的男女青年,身着民族盛装前来广西三江富禄地区赴会。后生们纷纷向姑娘们赠送糖果,哪个姑娘得到的糖果最多,她便是最受人们宠爱的姑娘。抢花炮是花炮节的主要活动。待炮声一响,那个圈有红绿布条的铁圈冲上天空,马上成为全场注目的焦点,场上上百名队员争相抢夺,抢走花炮的选手意味着智勇双全,他们不仅能获得长者颁发的奖品,也会得到姑娘们的青睐。花炮

7、会上,大家聚在一起吹芦笙、对唱、唱彩调、看侗戏,斗牛、斗鸡、斗鸟等,到处是一片快乐的景象。在三月三这天,布依、彝等族要宰牛杀猪祭祀灶王和山神,同时还要扫寨赶鬼,外人绝不能在这天进寨,否则被认为是破坏扫寨。 “三月三,耍西山”是昆明民间传统习俗。这天,彝、白、傣、苗、哈尼、纳西、僳僳等民族的青年男女,身着节日盛装,呼群约伴,到西山春游游春,大家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节日的快乐,日暮兴尽方归。 海南黎族在农历三月要过“爱情节”,这最初本是黎族美孚支系特有的节日,后渐渐发展成为整个黎族的节日。它的形成与黎族的婚制有着极为亲密的联系。这天,必定实行篝火歌舞晚会。篝火旁,黎家姑娘、小伙和着节拍,跳起欢快

8、的“槟榔舞”和“竹杠舞”等。待月上中天,“山恋”起先了,男女青年在山林里、溪水边,三五成群的对唱择偶。中意的便双双离群,互赠定情信物,小伙子将耳铃或手镯为姑娘戴上,姑娘则将自织的七彩腰带系在情郎腰间。这种对唱情歌择偶的传统已持续了两千多年。现在的“三月三”,除传统歌舞外,还有经贸沟通等活动。 三月三风俗 江南地区的汉族,特殊是洞庭湖区的人民还保留着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地菜又称芥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养分丰富。据说,吃了地菜煮的鸡蛋有去风湿,强身健体之功效。难怪在七仙湖区一带至今还流传着“三月三,荠菜当灵丹。”、“吃了地菜煮鸡蛋,鹅卵石头踩得烂”的说法

9、。他们除了用地菜煮鸡蛋、煎水当茶饮外,还把地菜用开水烫过之后当菜肴呢。春天正是采食地菜的季节。春食地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吟咏;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清朝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曰:“三三令节重厨房,口味新调又一桩。地米菜和鸡蛋煮,非常耐饱非常香。”词中的地米菜即指荠菜。地菜不仅养分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在中药里,荠菜的药用价值特别广泛,被誉为“菜中甘草”。祖国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肾经,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在中原有三月三拜祖先 三月三拜轩辕说法 ,传闻这天是盘古、黄

10、帝、王母、真武大帝的诞辰。 也是广西汉族、壮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沟通的盛会。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非常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三月三”是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是传统骆越文化的主要表现,统称为“三月三”歌圩。目前在广西壮乡南宁市武鸣县举办了六届“三月三”歌圩暨武鸣骆越文化旅游节。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旁边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供应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忱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与,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喧闹。 田阳县的乔业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唱,假如双方志同道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好玩活动。 壮族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