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知识点_高中必背古诗文知识点.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4700782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语文知识点_高中必背古诗文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高中语文知识点_高中必背古诗文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语文知识点_高中必背古诗文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语文知识点_高中必背古诗文知识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中语文知识点_高中必背古诗文知识点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学习好古诗文要有肯定的语文素养才行,那中学语文有哪些必背古诗文篇目呢?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中学语文学问点总结_中学必背古诗文学问点大全,接下来随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语文学问点总结_必背古诗文学问点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依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黑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2、?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学问点归纳: 1、狂风咆哮破物飞茅的句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2、连夜遭雨的惨状的句子: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3、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诗人忧国忧民却能做到忘我的句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4、拓展:与“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意境相同的句子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拓展:与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同属于忧国忧民思想感情的句子:“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

3、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喊。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学问点归纳: 1、写塞外奇妙壮美的风光景象,画面开阔、气概雄浑的诗句;红楼梦中香菱所评论的使至塞上的两句描写塞上风光的是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不仅显示了大漠景象奇妙,而且奇妙的把自己孤寂心情溶化在自然之中的句子;示意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激愤和抑郁的内心的句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中学语文学问点总结_必背古诗文学问点2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学问点归纳: 1、借花鸟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作者思念家乡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破”、“深”写出了怎样凄惨的景象? 答:“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苦痛的心情。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人烟稀有的冷寂荒芜的景象。 6、杜甫诗有诗史之称,本诗

5、折射出怎样的历史事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安史之乱,表现了忧国思家、感时伤坏之情。 7、情景交融在颔联中得到了完备的体现,试加以赏析。 答:花鸟本是怡人之景,而诗人见之而泣,闻之愈悲,可见时局的不幸,这里诗人将悲情融于乐景,更加重了悲的抒情色调。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知道为什么吗? 答:这两句真实地表现了战乱中人们思念亲人、盼望得到亲人消息的心情,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的。 9、末句“不胜簪”这一细微环节有怎样的作用? 答:剧烈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亲之情。 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恨”字中;后四句抒怀,一

6、个“搔”的动作(细微环节)将一位白发稀疏、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中学语文学问点总结_必背古诗文学问点3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学问点归纳: 1、远眺泰山的诗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近望泰山的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细看泰山的诗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表现诗人胸怀崇高志向的诗句;望岳产生登岳想法的句子;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志向和理想(有人生哲理)的诗句:会当凌绝

7、顶,一览众山小。 5、全诗紧紧围绕诗题中的“望”字着笔,依次写了(远望、近望、凝视、展望)的情景,答:以简劲的诗句写出了(泰山的宏伟气概),显示了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 6、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好在何处?答:一个“钟”突出了泰山的奇妙秀丽,将大自然写得好像有了感情。“割”字运用夸张写出了泰山的高峻绵长。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答:写出了诗人不怕艰险、勇攀高峰、俯视万物的雄心和壮志,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理想。读来催人向上,显示出诗人蓬

8、勃向上的朝气。 中学语文学问点总结_必背古诗文学问点4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学问点归纳: 1、示意世路坎坷难行的句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用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心存被启用的希望(表现人生遭受变化莫测的句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与此意境、创作手法相同的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3、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理想必能实现的主动昂扬的豪气)的

9、名句;比方人生道路虽然曲折,但是人生志向终会实现的句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中学语文学问点总结_必背古诗文学问点5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学问点归纳: 1、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怜悯的诗句;表现对远方挚友的慰问,表现挂念友人命运之情无时不在,并有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本诗表达悲凉气氛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 3、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1)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的作用是:点明时令,点明主旨,营造基调气氛。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啼声悲伤

10、。(2)“杨花”飘飞给人以漂泊之感,“子规”悲啼使人顿生离别之恨,通过特定的景物为全诗渲染了一种愁苦、凄凉的气氛。 4、其次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其次联把明月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挚友的思念与怜悯。 5、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答: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挚友见月如见 6、人们对这首诗后两句尤为赞许,请你说说其妙处。 答: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奇,令人回味无穷。 中学语文学问点_中学必背古诗文学问点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