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4692145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河南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河南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河南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河南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南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暂行) 节能、环保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汽车的大量使用,更加剧了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问题。电动汽车由于其节能和低污染等优点,成为当代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其研发与应用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整体趋势,也被认为是汽车产业新的增长点。电动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 、纯电动汽车(BEV)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 等。为促进我省电动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和快速发展,推动全省汽车工业跨越式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 现 中 原 崛 起 , 特 制 定 本 规 划 , 规 划 期 为20102015年 , 并 为2020年 前 产 业 发 展 提 供 指 导 。

2、一、产业现状和面临形势(一)国内外电动汽车研发趋势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对电动汽车技术高度重视,从汽车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的战略出发,颁布制定了优惠的政策措施,积极促进本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美国计划今后10 年在能源技术领域投入巨资,推动先进电池和电动汽车的研发。日本将在今后5 年中 ,每年投入2 亿美元进行电动汽车技术研发,目标之一是短期内使电池制造成本下降一半。法国将在未来的4 年中 ,投入 4亿欧元进行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德国于2009 年 9月制定了国家电动汽车发展规划,计划到2020 年推广使用100 万辆电动汽车。截至2008 年年底 ,全球已申请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利

3、达15077 项。国际能源机构称,为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 摄氏度内 ,2030 年前 ,混合动力汽车 和 纯 电 动 汽 车 占 汽 车 总 销 量 的 比 例 要 从 当 前 的1% 提 高 到60%, 电 动 汽 车 的 产 业 化 时 代 正 在 到 来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 世纪初。 2001 年我国启动了“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将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三类作为整车的研发重点,建立了 “ 三纵三横 ” 的开发布局。 20062007 年,我国自主研制的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相继问世。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客车实现了规模示范。纯电动汽车实

4、现批量出口。燃料电池轿车、客车研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国内已有37 家企业的110多个以电动汽车为主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包括客车底盘)被批准列入国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实现了整车小批量生产和局部区域的商业化示范运营。国家已将新能源汽车列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2010年 8 月 16 家央企联合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目前,已有 16 个省份宣布打造电动汽车产业基地,40 多个城市将其列入重点发展产业,发展电动汽车的热情空前高涨。( 二 ) 河 南 省 电 动 汽 车 产 业 发 展 现 状 我 省 电 动 汽 车 产 业 发 展 目 前 处 于 国 内 先 进

5、 。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判断:1.以电池为核心的关键零部件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全省有动力电池及其相关材料的企业200 多家 ,已形成年产动力锂离子电池1.58 亿安时生产能力,以及年产镍氢电池正极材料10500 吨、磷酸铁锂材料5000 吨、锂电池隔膜6000 万平方 M 等的生产能力,电池及材料产业整体实力位居国内前列,基本构成了从材料到电池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在驱动电机及控制方面,电动汽车专用高效节能永磁无刷同步驱动电机、专用交流异步电机已广泛应用,功率覆盖6 千瓦 200 千瓦。三门峡速达公司“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控制器和控制系统 ” 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此外,动力总成集成技术、电

6、动转向器技术、整车管理与控制系统技术等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整车集成技术开发处于优势地位。郑州宇通集团先后开发出十余款混合动力及纯电动城市客车,有 11 款获得国家公告 ,产品在北京、天津、广州、郑州等地示范运营。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先后推出锐骐、奥丁、帅客三大系列6 个车型纯电动汽车,已经具备了中央集成整车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耦合集成技术、高效能电机等技术优势。锐骐、奥丁等4 款纯电动汽车率先通过了国家检测中心乘用车安全碰撞和所有纯电动汽车强制性检测,较早取得了国家公告,现有 60 余辆电动汽车在14 个城市示范运营。海马(郑州 )汽车有限公司在纯电动轿车集成开发中,已掌握整车动力系统匹配

7、、整车控制系统(VCU) 开发、整车安全设计等关键技术。河南少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开发出混合动力电动客车,纯电动中、轻型客车,纯电动场地车、观光旅游车等数十种电动汽车产品。洛阳中集凌宇汽车有限公司开发出11M 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河南奔马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了低速电动载货车、城乡支线电动客车和环卫、邮政、消防等专用车以及巡逻、观光等电动场地车并批量投放市场。目前,在我省境内正在使用的各类电动汽车有半数以上是本省产品。 3.电动汽车研发体系初步形成。初步建立了以骨干企业为主体的研发体系。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了新能源产品部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建设了新能源轻型汽车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并成立电动汽

8、车事业部,河南少林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新能源汽车研究所,河南奔马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电动汽车研究所等,着力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研究。绝大多数重点零部件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科研机构。此外,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与整车或重点零部件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取得了很好成效。目前,全省获得与电动汽车相关的各类专利授权109 项,为我省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4.整车门类齐全,空间广阔。我省具有大轿车、小轿车、商务车和各类专用车企业,门类齐全 ,发展电动汽车领域广阔。但是,我省电动汽车

9、发展还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主要是 :产业化规模不大,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还有瓶颈。整车企业之间、整车与关键部件企业之间联合不够,自主创新欠缺,商用化的产品不多。电动汽车工程投融资活动不活跃等。对此,我省必须采取强力措施,把后发劣势转化为后发优势,创造汽车工业发展良好环境,快速推进我省电动汽车的普及应用。(三)我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优势与机遇1.区位及市场优势。我省地处中原,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集散地,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强。地势平坦,路平坡少 ,适合电动汽车的使用,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构建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都非常有利于电动汽车的示范运行及推广。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

10、经济发展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和实力快速提升,居民购买力水平不断增强,而2009 年我省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仅为32 辆,与全国平均水平57 辆的差距明显,其巨大潜在的汽车消费市场特别是广大的农村消费市场是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2.产业发展优势。我省汽车工业具备客车、乘用车、专用车、零部件为主体的多品种、系列化生产制造和科研开发体系,生产的客车、中高档皮卡、专用车国内领先,零部件制造具有比较优势。电动汽车以电池为核心的关键零部件具有比较优势,整车集成技术开发具有比较优势,电动汽车研发体系建设具有比较优势,整车制造企业具有比较优势。这些表明我省已具备比较完备的电动汽车发展基础。同时,我省拥有得天独

11、厚的劳动力资源,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生产和销售过程的物流成本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强。3.产业发展机遇。财政部、科技部于2009 年 1 月 23 日印发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096 号),为扩大汽车消费、加快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奠定了资金支持基础。2010 年 6月 1 日财政部等4 部委印发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财建 2010230 号),标志着电动汽车产业化时代已经来临。同时,郑州市被国家批准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加大了我省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助推力。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高度重视电动汽车产业发展。2009 年

12、 11 月省政府成立了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豫政 200988 号),召开了全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对加快发展电动汽车产业进行了总动员。我省要抓住国家大力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发挥比较优势,整合资源 ,抢占先机 ,选准突破口 ,顺势而为 ,使我省汽车产业真正成为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支撑产业。二、基本思路、主要原则和发展目标(一)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电动汽车产业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围绕 “ 抢抓机遇、集中优势、边路突破、集聚发展” 的总体要求 ,坚持重点推进与多路突击相结合、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关键零

13、部件生产与整车技术提升相结合、整车研发与示范运营相结合、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的发展途径。坚持纯电动汽车技术路线 ,以驱动电机、动力电池和电子控制技术为突破口,依托基础、联合高端、强化联盟、系统运作,掌握核心技术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形成产业优势,使我省成为新能源汽车生产运行先导区和实验区。二)主要原则 1.政策导向 ,打造良好软环境。强化政策衔接,认真贯彻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工产业2009第 44 号)和财建 20096 号文件及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通知(豫政 200974 号),

14、积极探索和实施具有河南特色的新能源汽车配套政策和激励措施,创造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良好软环境。2.突出重点 ,强化自主创新。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以电池及成组技术、动力总成及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突破为导向 ,以现有电动汽车生产骨干企业为基础,强化研发和自主创新,形成系列专利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步形成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3.零整并进 ,提升整体水平。坚持发展整车与突破关键零部件技术相结合,提升整车技术水平。以整带零和以零促整相结合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

15、中的基础作用,加强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以及科研单位的合作,快速实现电池及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突破,带动电动汽车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4.抓配套设施,促市场化进程。以配套设施建设为抓手,加大示范运营力度为手段,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发展与电动汽车配套的相关产业和服务业,营造电动汽车普及使用的良好环境与氛围。立足中原城市群,针对潜在而巨大的农村市场需求,率先在城市公交客车、经济型电动轿车、适应农村市场的电动汽车、行业专用电动汽车等推广使用方面取得突破,并快速普及应用。(三)发展目标1.总量目标。到2015 年,电动汽车实现规模化生产,生产能力达到25 万辆 (包括电动客车、电动乘用车、电动专用车、电动场地车)。

16、到2020 年,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管理系统、乘用车车身设计等方面形成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到 2015 年,关键零部件形成年产动力锂离子电池25 亿安时生产能力。年产电动汽车用电机电控30 万台套、电动汽车空调50 万台套、电动转向器24 万台套、车用6005000 法拉超级电容器200 万只。到2020 年,形成年产动力锂离子电池50 亿安时生产能力。年产电动汽车用电机电控40 万台套、电动汽车空调160 万台套、电动转向器150万台。到 2015 年,建成充 (换)电站 220 座,充(换)电设施在中原城市群完善普及,形成网络。到2020 年,建成充 (换)电站940 座,在全省

17、所有中心城市、有条件的县城和高速公路、主要一级公路完善普及,形成网络 ,满足使用电动汽车需要。 2.结构调整目标。到2015 年,电动汽车产销量占全省汽车总产销量的20%左右 ,力争 10 家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突破 20 亿元 ,力争 23 个车型市场份额居全国前列,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出口实现批量化。到2020 年,电动汽车产销量占全省汽车总产销量30%以上。 3.技术发展目标。到2015 年,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 以上 ,形成整车及主要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检测检验能力,具备关键技术储备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整车及关键总成的开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15年

18、, 电 动 汽 车 系 统 成 本 , 乘 用 及 商 务 用 车2.7 千 瓦 / 公 斤 。 转 矩 密 度 55纽M/ 升 。控制器:重量密度6千伏安/公斤,体积密度8千伏安/升。系统最高效率94%, 系统高效区 (80%)75%。充电站充电机充电效率95%, 功率因数 0.99, 电流谐波畸变率 5%,输出电流、电压稳定精度达到0.5%。其他指标达到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三、主要任务 (一)打造我国重要的电动汽车研发中心到 2012 年,基本建成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产学研用结合的电动汽车自主研发创新体系,在动力电池、关键零部件等重点领域形成国内一流的自主

19、创新能力。在郑州市建设整车研发中心,在三门峡市建设纯电动轿车整车实验检测研发中心,在新乡市建设国家电池检测中心,在南阳市建设省级动力驱动系统检测中心。到2015 年,全省电动汽车相关产业国家级技术中心达到5 家以上 ,具备整车、动力驱动系统、电池及控制系统 等 核 心 零 部 件 的 研 发 和 综 合 性 检 测 检 验 能 力 , 为 电 动 汽 车 行 业 的 技 术 创 新 和 发 展 提 供 支 持 。(二)打造国内一流的动力电池生产中心以河南环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金龙集团、河南科隆集团、河南比得力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骨干动力电池企业为龙头,发挥国家 (新乡 )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

20、区的集群优势,打造新乡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以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凯迈嘉华(洛阳 )新能源有限公司为基础,打造洛阳电动汽车动力电源系统生产基地。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把我省打造成国内一流、力争国际一流的动力电源系统生产中心。 河南环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到2012 年形成年产动力锂离子电池1.5 亿安时 (50 万安时 /日)、动力电池材料3000 吨生产能力。到2015 年形成年产动力锂离子电池8.1亿安时(270万安时/日)生产能力。 河南科隆集团到2012 年实现年产各类镍氢、锂电电源材料15000 吨,电池及电池组产能达到7 亿安时。到2015年 电 源 材料 规模 达 到22000吨,

21、 电 池 及电 池组 产 能 达 到8.7亿安 时。 金龙集团河南锂动电源有限公司和中科科技有限公司到2015 年形成年产6 亿安时电动车用动力锂离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电池生产能力,约合 10 万辆轿车所用电池。金龙集团中科科技有限公司形成年产12000 万平方M 锂电隔膜材料生产能力。 中航锂电 (洛阳 )有限公司到2015 年形成年产12 亿安时锂离子动力电池、5 万套锂电池动力模块生产能力。 河南比得力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海奥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到201

22、2 年形成年生产动力电池2.5 亿安时动力电池生产能力,到 2015 年产能达到15.5 亿安时。 凯迈嘉华 (洛阳 )新能源有限公司到2015 年形成年产车用6005000 法拉超级电容器及模块200 万只生产能力。支持三门峡兴邦特种离子膜公司开展特种离子膜的研究与生产。支持焦作市多氟多化工股份公司研发生产动力 锂 离 子 电 池 材 料 。 支 持 信 阳 青 山 纯 电 动 汽 车 科 技 公 司 开 发 动 力 锂 离 子 电 池 及 相 关 产 品 。(三)打造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关键零部件生产中心以南阳嘉远特种电机有限公司、金润新动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阳防爆集团、河南瑞发水电、河南通

23、宇新源动力公司为骨干,建设豫西南电动汽车电机及驱动系统生产基地。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中航电动汽车(郑州 )有限公司为龙头,建设郑州电动汽车电机及动力总成生产基地。以三门峡速达交通节能科技公司为基础 ,建设电动汽车驱动再生控制系统、“ 内置式 ” 永磁同步电机及电源管理系统生产基地。以许继集团为基础 ,建设智能充电站系统生产基地。以新航集团为龙头,建设豫北电动汽车空调及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生产基地。尽快形成完善的电动汽车产业配套体系。 南阳嘉远特种电机有限公司到2015 年形成年产20 万台 (套)驱动系统生产能力,到 2020 年形成年产50万台(套)驱动系统生产能力。 金润新动

24、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到2015 年形成年产10 万台套电机 专用变速箱一体化产品生产能力。 三门峡速达交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到2015 形成年产50 万套纯电动汽车配套驱动再生制动控制器、“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电池管理系统生产能力。 中航电动汽车(郑州 )有限公司到2015 年形成年产20 万套动力总成生产能力,到 2020 年形成年产60 万台套动力总成生产能力。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到2015 年形成年产100 万千瓦稀土永磁多级无刷直流电机生产能力。 信 阳 青 山纯 电 动 汽车 科 技 有 限 公司 到2012 年 形成 年 产 纯 电 动动 力 总 成6000 套 生

25、 产 能 力。 中航锂电 (洛阳 )有限公司、凯迈嘉华(洛阳 )新能源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到2015年形成年产32万套电源管理系统生产能力。 豫新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到2015 年形成年产50 万套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生产能力,到 2020 年形成年产160万套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生产能力。 豫北 (新乡 )汽车动力转向器有限公司到2015 年形成年产24 万台 (套)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生产能力,到2020年形成年产150万台(套)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生产能力。 许继集团许继电源有限公司到2012 年形成年产200 套智能充电站系统、2000 台智能充电设备、1 万台车载充电

26、器生产能力,到 2015 年形成年产2000 套智能充电站系统、2 万台智能充电设备、10 万台车载充电器生产能力 ,到2020 年形成年产1 万套智能充电站系统、10 万台智能充电设备、100 万台车载充电器生产能力。(四)打造中西部电动汽车制造中心建设以郑州为核心的电动汽车制造基地。重点培育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少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主产电动客车,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主产商务电动汽车,海马 (郑州 )汽车有限公司、中航电动汽车(郑州 )公司等企业主产纯电动微型和中级轿车,河南奔马、鸿马、新马等企业发展适合中小城镇、农村市场的小型电动专用汽车和场地车。建设以三门峡速达公司为骨干的豫西纯

27、电动轿车生产基地,主要培育三门峡速达公司主产纯电动微型和中级轿车。尽快覆盖省内市场并向全国扩展,实现电动整车产业化,把河南建成全国区域性电动汽车制造中心。到2015年, 力争有5家以上 企业 具 备国 家认 可的新能 源汽 车生产资 质。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到2012 年形成年产混合动力客车3000 辆、纯电动客车500 辆生产能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到 2015 年形成年产混合动力客车6000 辆、纯电动客车5000 辆生产能力。到2020 年形成年产混合动力客车8000辆、纯电动客车2万辆生

28、产能力。 河南少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洛阳中集凌宇汽车有限公司到2015 年形成年产电动客车7500 辆生产能力,到 2020 年形成年产电动客车1.2 万辆生产能力。信阳青山纯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到2012 年形成改装纯电动小客车1000辆生产能力。 郑 州 日 产 汽 车 有 限 公 司 各 型 纯 电 动 商 用 车 到2015年 形 成 年 产8 万 辆 生 产 能 力 。 海马 (郑州)汽车有限公司主导产品为M 系列中速纯电动微型轿车、H 系列中速纯电动中级轿车、Z 系列新能源微型面包车,到 2012 年形成年产2.2 万辆生产能力。到2015 年形成年产6 万辆生产能力。 三门峡速达

29、交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到2015 年形成纯电动微型和中级轿车10 万辆生产能力。(五)建设有特色的示范运营及配套服务体系以商业化为目标开展各类示范运营。以郑州、开封、新乡、焦作、许昌1 小时城市圈为核心,进行城际电动公交车示范运营,带动电动客车发展。以郑州、新乡、三门峡、南阳、信阳、许昌等城市为重点,进行纯电动出租车示范运营 ,带动乘用电动汽车发展。此外,分别在市政、电力、邮政等领域进行专用电动汽车示范运营,在旅游景区、港区、工业园区进行场地专用电动汽车示范运营,在县 (市)、乡镇、村地域进行微型、超微型电动汽车示范运营。争取用510 年的时间 ,在示范城市及广大农村实现公交车、出租车、日常出行

30、交通工具电动化。加快电动汽车标准化充(换)电站、充电桩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电动汽车产业配套服务系统。 电动汽车示范运营:郑州、新乡两市从2011 年起 ,城市新增和更换公交车时,原则上采购电动客车。郑州、新乡、三门峡、南阳、信阳、许昌市开展纯电动小轿车、中巴车示范运营,到 2015 年力争达到上万辆,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能源汽车实验区。 农村用电动汽车示范运营:到 2015 年我省新农村建设示范县(乡、镇 )居民出行交 通 工 具 以 电动 车为 主。 到2020年 我 省 农 村居 民出 行 交 通 工 具 电 动车 化。 场地车示范运营:到 2015 年我省主要景区、开发区全部使用电动场地

31、车。到2020 年我省场地用车基本实现电动化。 服务体系建设:省电力公司到2012 年建成各类电动汽车充(换)电站 60 座,充电桩3650 个。到2015 年建成电动汽车充(换)电站220 座,充电桩77800 个。到2020 年全省建成电动汽车充(换)电站 940 座,充电桩858400个。四、主要措施(一)联合高端,强化联盟推动省内新能源汽车企业与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厂商进行战略重组,积极开展技术、股权等深层次合作,突破技术、资本、管理等要素瓶颈的制约,加快新品开发 ,提升竞争优势。积极引进大企业和大工程落户我省,高起点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形成多路突破、多方联合的发展态势。鼓励多方联盟,支持

32、优势零部件企业加快与国内外整车企业 战 略 合 作 , 不 断 拓 展 合 作 领 域 , 创 新 合 作 方 式 , 建 立 充 满 活 力 的 开 放 型 产 业 体 系 。(二)加大研发扶持力度,尽快突破关键技术领域省科技厅整合有关科技计划等资金,支持省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建设综合性研发实体和重点实验室,研究开发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重点突破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池成组技术,突破电池管理系统、电机及驱动系统、整车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尽快建立省级电动汽车整车、电池电机等关键部件检测及评价平台,着力提高动力电池的一致性、比能量和安全可靠性,提

33、升电池生产企业自动化和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电动汽车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三)设立产业专项资金,助推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化和市场推广等。出台河南省电动汽车资金补贴及优惠办法 ,对电动汽车生产、运营等给予扶持。规划建设一批重大工程,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省工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财政专项经费,要向电动汽车产业化和示范运营倾斜。有条件的省辖市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 ,安排专项资金扶持电动汽车产业化和应用示范推广。支持民间资本、社会资源等参与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创投资金进入电动汽车领域,支持骨干企业通过上市融资

34、、发行债券 、 合 资 等 方 式 多 渠 道 筹 集 资 金 。 充 分 发 挥 省 、 市 担 保 体 系 的 作 用 , 提 供 融 资 担 保 支 持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四)鼓励个人购买使用,引导电动汽车消费市场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税收优惠政策。省政府将参照财政部、科技部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研究制定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财政补贴标准和办法,力求通过降低生 产成 本和 实 施优惠购 买政 策, 使一 般群 体买 得起 、用 得 好电 动汽 车。(五)构建社会化配套服务体系,创造电动汽车使用便利条件制定电动汽车应用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及管理规范,加大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省交通运输厅、电力公司共同研究在城市路网、居民区、公共停车场、高速公路服务区、重要公路沿线等地建设统一标准的可满足各类电 动 汽 车 需 要 的 充 电 设 施 , 完 善 充 电 站 网 络 布 局, 提 供 快 捷 便 利的 充 电 条 件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