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史、必修2 经济成长史、必修3 思想文化史.pdf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2451731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PDF 页数:173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史、必修2 经济成长史、必修3 思想文化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3页
亲,该文档总共1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史、必修2 经济成长史、必修3 思想文化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史、必修2 经济成长史、必修3 思想文化史.pdf(17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沁阳一中内部资料严禁外传(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一中历史第 1页(共 173 页) 沁阳一中沁阳一中 2015-2016 学年学年 历史必修历史必修 1、2、3 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总结 作者:沁阳一中历史组作者:沁阳一中历史组 时间:时间:2015 年年 7 月月 22 日日 沁阳一中内部资料严禁外传(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一中历史第 2页(共 173 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 1 政治文明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禅让制:传位给贤能人的政治制度。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 现。奴隶制社会形成的标志: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

2、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禹死后其子启夺得王 位标志着: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形成了“家天下”。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夏商时期王权具有神秘色彩。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义务:纳贡、 奉命征伐。 3、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又叫分邦建国制。形成时期公元前 1046 年,武王伐商,建立西周。目的:为了 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内容: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 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4、分封的主体:同姓亲族,分封位于中央位置。目的:巩固王室,维护奴隶主统治。1同姓分国2功 臣分国 3先代后裔分

3、国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疆域,使西周 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国家政权由松散趋于严密。诸侯的义务: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见述职。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进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 分赐给士。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破坏: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 坏。原因:诸侯有相当大的权力和独立性。特点:分封的主要对象是王族和功臣、等级森严、受封者有很 大的独立性但要对上级尽义务、诸侯国为西周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5、血缘关系维护的宗法制,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

4、土 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特点: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嫡 长子继承制(最大特点)、大、小宗是相对的、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 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局限性:以家族为单位易于形成尊卑等级 观念,不利于以后民主政治的发展。 6、礼乐制度目的:为了更好的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7、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浓厚的迷信色彩与王权和神权相结合、实行族权政治血缘色彩浓厚、 执政集团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8、分封制:“西周的分封制称为封建即封邦建国。”张传玺指出:“分封制度在中国古

5、代原叫做封建 制度。但这个封建与我们用于社会发展史称中世纪为封建不是一个含义,而是封诸侯,建藩卫的简 称。为了将这两个封建相区别,封诸侯,建藩卫制度为分土封侯制或简称分封制。”(2)实行的时间: 分封制从西周初年开始,经春秋战国,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才结束,即从公元前 1046 年至前 221 年。(3) 作用或影响:周王室通过军事殖民方式建立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分布在天下各地,构织成四通八达的统 治网络,形成了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 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 侯国之间多有同

6、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通过分封,西周王朝 扩大了统治地区,加强了中央和地方诸侯国的关系。注意:分封制实施以后,逐渐改变了商朝那种相对松 散的方邦联盟式的政治体制,强化了天子对诸侯的统属关系。当然,诸侯国在封国内仍拥有地方实权,封 国仍是一地方实体,与后代中央集权制下的地方行政组织全然不同。但这毕竟是由松散的方邦联盟发展到 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过渡环节。同时通过分封制发展了周朝的势力,使西周发展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9、宗法制的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最大的特点和核心。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为了 把“宗子”继承的制度固定下来,防止发生争夺和内乱从而巩固

7、宗族组织及其统治力量。注意:学习宗法制要 明确夏、商、西周时期区分社会尊卑等级的主要依据是血缘关系,是以父系血缘关系来维护政治关系。嫡 沁阳一中内部资料严禁外传(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一中历史第 3页(共 173 页) 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当时确立的宗法等级 是: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10、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周王对诸侯国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 集中(属于一种松散的政治联盟关系,周王对诸侯国没有绝对的支配权)。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 制以及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11、周

8、王与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形态(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体系下):是君臣关系、大宗和小宗关系、等 级从属关系。 12、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宗法制决定了 分封制、等级制和对土地的占有制,而分封制、等级制和对土地的占有则又巩固了贵族的宗法统治。”注意: 宗法制是考查的重点,从历史影响来看,分封制不如宗法制。中国人重亲缘、重嫡传、尊祖敬宗等风俗皆 与宗法制有关系。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宗法与政权、神权、族权、夫权相结合,牢固维系着封建制度,是 中国封建社会得以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课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东周开始的时间公元前 770 年平王东迁

9、东周开始。 2、秦能统一中国的原因:(l)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 必然趋势:从经济方面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 条件。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局部实行了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 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在民族关系方面,各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 民族共同体。 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统一。 长期的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2)从秦国来说,具有 完成统一的实力: 秦国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国新兴地主力量 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

10、战斗力强。 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秦具备完成统一的主客观条件。 3、秦朝(公元前 221 年公元前 207 年)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完成古中原的统一大业并建立了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定都咸阳,成为中国封建王朝中第一个皇帝。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南下 百越。 4、创立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具体为:1、政治方面: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皇帝拥有至高 无上的权利,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即三公九卿 制。三公分别为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太尉(负责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

11、皇帝 召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互相没有统属关系,由皇帝掌握最终决断权。 5、地方实行郡县制,皇室任免郡县的主要官吏; 6、经济方面:1、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2、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修驰道。3、文 化方面:书同文,将小篆作为标准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吏为师、严禁私学.秦朝创下的 一套 封建国家政治制度在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只有修修补补,基本框架不变。(为了巩固统治,秦始 皇下令把原来六国的兵器收缴销毁,然后铸成 12 个铜人。为了加强控制,原六国的贵族被强行迁到咸阳附 近居住。秦朝还颁布了严苛的法律,对农民实行什伍编制。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对于后

12、世 影响极大) 7、他接受丞相李斯的主意,除少数几种书籍之外,大量诗书、典籍、诸子百家著述一律烧掉,并将 460 多名儒生、方士活埋,留下了一个骇人听闻的“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秦始皇还在全国修筑道路,尤其是开 通了通往东方和东南的驰道。(前 209 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爆发,前 207 年 11 月左右,秦朝被推翻。 秦朝 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帝国。秦 始皇完成了统一六大诸侯国的事业,实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他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及其所 采取的旨在巩固统一的措施,为后世帝王所取用。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的第

13、一次农 民起义) 沁阳一中内部资料严禁外传(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一中历史第 4页(共 173 页) 8、中央官制的影响: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的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特点:结构较完备、以皇权为中心、中央各部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互相牵制。 9、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标志着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其实行的原因:分封制下诸侯有相对较大独立性, 便于其实力发展不利于中央集权,是造成天下动荡的根源。特点:打破血缘关系以地域为基础、郡县长官 由皇帝任命,概不世袭,只食俸禄没有封地、中央控制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10、皇帝制度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核心)、皇位世

14、袭。 11、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的基本格局。 12、中国古代专制皇权形成的原因:血缘政治的长期存在、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文化思 想中强烈的集权意识。积极作用(明清之前): 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 统一与领土完整。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以及救灾行动,利 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抵抗外来侵 略。消极作用: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在 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 助长了官僚作风和贪污腐败之

15、风。 在封建社 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13、秦朝皇帝制度的特点:(1)“皇帝”的由来:合“三皇五帝”的称号为一,以超越上古,独尊天下。 从此,“皇帝”便成为中国历代帝国君主专用的最高称号。(2)皇帝制度的特点:皇权独尊:成为秦朝政 治制度的基本特征。皇帝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 中的另一体现。” 14、秦朝的中央官僚机构:(1)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工严密,各司其职, 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最高官职,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

16、军政大权 完全操纵于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诸卿中奉常、宗正、 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 点。 15、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 加强和完善”。从社会经济、阶级斗争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等方面,具体论述了中央集权政体的影响。首先, 这种政体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影响占支配地位。中央集权制是全国统一的重要条件,而全国大一统的局 面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政治环境。因此,在汉、唐、明、清等统一集权的朝代,社会经济往往有较 大的发展。

17、其次,中央集权制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决定性作用。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的真正原因, 是采用了中央集权政体而成为一个相当巩固的共同体,并且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故能作为一个核心 民族,克服周边各族的离心力,使他们产生向心力。如果没有形成这一政治体制,则不但中国各族不能联 合成一个国家,甚至汉族本身也可能分裂成很多国家。中央集权政体的消极影响虽然只居次要地位,也应 加以分析。首先,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意味着国家要豢养大量的专职官吏和职业兵,这就必然加重了劳动人 民的赋税、徭役和兵役等负担。政治集中同经济分散发生严重矛盾,是中央集权政体消极影响的又一个表 现。其次,封建国家对商品生产、商品流通的政治干

18、预,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促 使阶级矛盾激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秦汉以后,中央集权制的存在,是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农民战争规模 特别大的主要政治原因。 16、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一个强调血缘,一个强调地域;一个官位世袭,拥有 封地,一个由皇帝直接任命,不得世袭,为皇帝管理地方;一个带有很强的独立性,容易导致地方割据, 一个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 地方制度 方面 分封制郡县制 沁阳一中内部资料严禁外传(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一中历史第 5页(共 173 页) 基础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为基础 在大一统的

19、条件下, 按地域划 分的 权利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 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 官位概不世袭, 官吏只有俸禄 没有封地 作用 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 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地方行政机构, 有利于中央集 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第 3 课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汉武帝在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实行(主父偃)推恩令,以州为监察 区,刺史制度。原因:汉朝时,郡县、封国并存(斑马式结构) ,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2、唐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道为监察区,设节度使。唐朝中期的节度使实质是藩镇,政治上享有 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政,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往往发

20、展成为割据势力。为藩镇割据埋下了 隐患。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藩镇割据:汉元期间,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时隐时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治制度的演 变。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现象。唐朝中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朝廷在地方设置了 许多节度使。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际上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政,军事上拥有强 悍的武力,往往发展成为割据势力。 (出示图表)唐朝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了一百多 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4、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宋代是对地方控制最严的朝代。这种控制是全方位的:行政上,派文臣到

21、各地 做知州,又在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各州公文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以使他们互相牵制;财政 上,在各路设转运使,规定地方赋税留下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送交中央,这就消除了地方割据 的物质基础。赵匡胤采取的这些措施,彻底改变了唐末藩镇割据的局面。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集 中军权宋太祖解除主要大将的兵权,陆续削减节度使的实权,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 责;2、设立枢密院,与统领军队的将帅互相牵制,实行更戍法,规定禁军定期更换驻地,将领不随军调动, 以防武将专权;3、各地方的精兵强将都选入禁军,以达到“强干弱枝”“内外相制”的目的。4、在地方上,知 州由中央派遣文官

22、担任,各州又设通判,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必须由 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以使他们互相牵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5、集中财政和司法权:在各路 设转运使,规定地方赋税留下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 质基础,规定地方司法人员改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影响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 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收精 兵、削实权、制钱谷) 特点:统兵权与调兵权相分离、分化事权,相互牵制、重文轻武,加强监督、强干 弱枝。 5、元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行省制度 内容

23、: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 中书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一府二院制) 沁阳一中内部资料严禁外传(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一中历史第 6页(共 173 页) 6、元朝的行省制度: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 朝建立后,面对辽阔的疆域,为了对全国行使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建立了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作 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并把大都及其周围地区划归中书省管辖。其他地方设置行省,由中央派官治理。 到 1312 年,元朝在全国一共设置了辽阳、陕西、甘肃、四川、云南、湖广

24、、江浙、河南、岭北、征东等 11 个行省。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 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 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如河南、湖广二行省的首府都设在距首都较近的交通线上;江西、江浙的情况与此相 似。元朝的行省其面积远较今天为大。如陕西行省还包括甘肃和内蒙部分地区;云南行省还包括四川、广 西部分地区和泰国、缅甸一些地区;江西行省还包括广东;湖广行省包括湖南、贵州、广西大部分及湖北 部分地区;辽阳行省包括今东北三省;岭北行省包括内蒙、外蒙、新疆部分地区和西伯利亚。需要说明

25、的 是元朝对台湾(琉球)在福建行省(有时并入江浙行省)下设置澎湖巡检司进行管辖。还设置宣政院管理 西藏地方事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行省制度的设置有效加强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巩固 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对后世影响深远。明朝建立初年,在地方上仍袭用元朝的行省制度,后来明 朝将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的名称改为承宣布政使司。清承明制,也设置布政使司,俗称“行省”,简称“省”,沿 袭下来到民国,省又被确立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的正式名称,直到今天。 7、汉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内外朝制度:原因: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 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外朝:执行机构内朝:决策机

26、构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尚书台的组 织进一步扩大,权力进一步增强,丞相等三公官就变成较单纯的执行官员,在决策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微 不足道了。 8、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三省体制,隋唐完善并由其加强君主专制。三省六部制:最突出特点,是确立 了尚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以中书、门下两省为决策机构,尚书省为行政中枢,尚书省长官被排除在决策 系统之外,从而彼此制约,以掌管国家大政,把决策与行政相分离的办法,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吏部, 位列六部之首;户部,最为富有;礼部,最为清贫;兵部、刑部、工部,多与杂流交道,为士大夫所轻视。 后人又将户、吏、刑、兵、礼、工六部用富、贵、威、武、贫、贱六字来形容。(三省六部制与

27、近代西方 三权分立制度的异同:相似性,如都是通过分权实现权力之间的监督与牵制;实质是根本不同的,三权分 立的目的在于限制君主专制,而三省六部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分散相权,加强皇权专制。)影响:三省互相 牵制,相互监督,保证皇权的独尊。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行政效率。特点:相权三分,互 相牵制、职责明确,提高效率、协商政务,制度约束,节制君权。 9、北宋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宋朝宰相权力的进一步削弱: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最高长官行使宰相权力。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 和财权。(二府三司制) 10、元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元朝的一

28、省制:中央设中书省掌行政、枢密院掌兵权、御史台掌监察。 中书省和枢密院的长官后来都由皇太子兼领。另外还设宣政院掌管佛教及吐蕃事务,设通政院掌管驿站, 将作院掌管式匠等。元朝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 权。元朝后期,宰相权势熏天,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11、历代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1 选官制度时期科目方式标准利弊察举制汉常科:孝廉、茂才;制科: 贤良方正、明经推荐 选官制度时期科目方式标准利弊 察举制汉 常科:孝廉、茂 才;制科:贤良 方正、明经 推荐与 考试相 结合 德、行(突出德) 否定了世官制, 鼓励士人重视气 节,敦品励学, 沁阳一中内

29、部资料严禁外传(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一中历史第 7页(共 173 页) 促使社会风气淳 朴,崇尚德行。 但以官取士,权 操于上,百姓不 得参与,民意无 从体现;容易出 现徇私舞弊等现 象 九品中正 制 魏晋 南北 朝 推荐 德才(其实按门 第、出身) 世家大族把持用 人权, 形成“上品 无寒门,下品无 势族”的局面 科举制 隋至 清末 进士、明经等考试考试成绩 把考试与做官紧 密联系起来,有 利于打破特权垄 断、扩大官吏人 才来源、提高官 员文化素质。科 举取士,把人才 和任命官吏的权 力从世家大族的 手里集中到中央 政府,加强了中 央集权 2 西周世卿世禄制战国-秦军功爵禄制,汉代察举制,

30、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 唐宋清朝科举制 3 世袭选官制(弊) :不能真正选拔出真正为国所用的人才。4 察举制(弊) :一定程 度上选拔出了一批有才能的官员, 但由于教育不公真正的寒门子弟并没有被选中的机会。 5 九品中正制 (弊) : 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会徇私舞弊,下层出身的人才没有出头的机会,导致社会矛盾激化。6 科举制:兴起的 原因:门阀贵族的衰弱,庶族地主势力的加强。以学识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具有公正的一面。7 选官用官标 准的演变:德行-门第-才能。8 从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或趋势: (1)不断加强君主的 个人专制。中央的权力日渐集中于皇帝手中,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君主专制的

31、本质。它在中央层面上所体 现出的机构分工是既协调又牵制,既提高办事效率又进一步加强君权。它一直影响到后世,尤其是六部的 设置及其职责划分,一直沿用了下来。 (2)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 理。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第 4 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宰相制度的兴废: (根本原因:丞相位高权重,阻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宰相是国君之下、辅助国 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秦统一后,宰相的正式官称是丞相,有时分置左右,以右为上,称“右丞相”“左丞 相”。宦官担任丞相的称“中丞相”。汉初沿秦制,以丞相或左右丞相为宰相之职,称相国则地位稍尊,以御 史

32、大夫为副丞相。尚书台本是皇帝私府中掌管收发文书的小机关,汉武帝以后地位日渐重要,宰相的职权 也就逐渐转移到尚书台长官的手中。西汉末年,丞相改为大司徒,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东汉以太尉、司 徒、司空合称三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宰相之职,分属于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的长官并称宰相, 但各朝的情况不完全一致。隋及唐初,三省长官并为宰相,成为正式的体制。北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 沁阳一中内部资料严禁外传(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一中历史第 8页(共 173 页) 最高行政机构,其最高长官行使宰相权力。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 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元朝设中书省,替代前代

33、的三省。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 宰相职权。元朝后期,宰相权势熏天,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明时,明太祖朱元璋借胡惟庸案, 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他还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秦以来一直 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在中国古代的各种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为频繁,无定职、无定称、无定员, 这是由君主专制的根本性质决定的。专制君主集大权于一身,又受到相权的制约,又经常在内廷决定军政 大事。君主既离不开宰相,又最担心宰相权力过重,大权旁落,这是宰相官职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宰相 本身并无独立的权力,不管当时的地位多高,仍然是君主的头号奴仆。宰相是法定的中央一级

34、的行政机构 宰相的最大权力,就是参与机密,参加诏令的起草、审议与传达。 2、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废行省,设三司。设立布政司(地方行政) 、都指挥司(地方军政) 、按 察司(地方监察) 。 3、 监察官制名:秦代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汉代出现刺史监察地方, 宋代通判监察地方, 明 清厂卫、六科给事中和按察使司 。 4、内阁的设立:(1)过程: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明宣宗, 授予内阁票拟权;明成历年间,“部权尽归内阁”。(2)实质: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 约作用。(3)职能: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阁臣

35、升 降、职权大小存在不确定性(阁臣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用最终取决 于皇帝的批红)。 5、军机处: (1)最初设置的目的:起初是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始设军机房,选亲重大臣协办军务, 后来由单纯处理军务逐步扩大到其他政务。 (2)职能和特点: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 机构。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呈皇帝的旨意办事,因而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里。军机处机构 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高。又因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但政治决策封闭的特征更为明显。 (3)实质: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6 、宰相制度“立”与“废”的利弊: (1)积极

36、:辅佐皇帝,参与决策,分掌行政。 (2)消极:相权过大, 威胁君权,造成君相矛盾,政局动荡。 (分析: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可发挥双重作用:既 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因而形成了君权与相权的 矛盾。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固然可解决君相矛盾,但必然导致皇帝负担加重,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 裁决,难免偏颇、草率。皇帝独操权柄,固然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加强统治,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的巩固;但是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社稷的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 7、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

37、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 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 其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 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8、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1)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 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2)消极作用:皇权的极度膨胀,又成为 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趋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趋势 一、战国秦汉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

38、成时期) 以官僚制代替世卿世禄制度,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标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的初步形成。秦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中央集权,汉代巩固了这一政体。在此政体中,皇帝是国家元首,下面是被 称不宰相的三公,下有九卿,他们组成中央政府。从汉武帝始,皇权明显加强,相权逐步削弱。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发展) 沁阳一中内部资料严禁外传(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一中历史第 9页(共 173 页) 由于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进一步削弱了宰相权力,加强了从汉武帝以来就一直存在的尚书机构,并 改称尚书省,还建立了分割尚书省权力的中书省和门下省,隋唐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是这种变化的完成。 隋代将地方机构改

39、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唐中期为道州县三级制,同时出现了新的二级行政区-府。 道在唐代前期是监察区,唐代后期,各个方镇管辖的行政区域也称为道。唐代京都和陪都所在的州地位比 一般州高些,称之府。此外,唐还在边疆地区设置都护府,地位与州相同。 三、五代辽宋金元时期(进一步发展) 鉴于唐末以后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宋进一步加强皇权,以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和“枢密院”。“盐铁 度支”和“户部”)代替了三省六部制。 首先削减州郡(府州军监)一级长官的权力,不许他们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州郡的兵权、财权和司 法权也都收归朝廷。又规定州郡长官由文官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相互牵制。后来,又把全

40、国州 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使(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简称“漕臣”)、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简称 “宪臣”)、 安抚使(管军事, “帅臣”)、 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 农田利用等, 简称“仓臣”)等四司, 统称“监司”, 也都由文官担任。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兼摄,属于临时指派(“差遣”)的性质,三年一替。这样,地方长 官的权力分散,任期短暂,武力削弱,无法与朝廷对抗。 其次,分割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权力,一是在宰相之下设置“参知政事”作为副相,与宰相合称 “宰执”,以此来分割宰相的行政管理权;二是设置枢密院,以枢密使管理军事,以分取宰相军权;三是设三司 使(又称“计相”

41、),分管盐铁、度支和户部,分取宰相的财政大权;四是设审刑院,以分割宰相的司法权。使中 央的行政、军事、财政、司法四权都分别直属于皇帝,宰相仅仅掌管全国行政事务而已民。 禁军不再设最高统帅,把禁军分为“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衙将领虽统率军队, 而军队的调遣和移防等事则须听命于枢密院。同时,还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屯地点,每隔几年就要更调 一次,而将领不随兵调动,防止军队为将领私有,从此结束了武人专横跋扈的局面。同时,按照“守内虚外” 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禁军一半是驻防在京师及其附近,其余分戍到全国各要冲地区,主要是为了镇压人 民。 发展了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序,增

42、加录取名额,提高被录取人的待遇,广泛地吸收地主阶 级的知识分子参加政权。 评价: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客观上也是有 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解决了中央与地方藩镇的矛盾,却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如: 将帅无权、指挥不灵,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下,开支巨大。 金:阿骨打称帝后,为了夺取抗辽斗争的最后胜利和巩固扩大政权,扩充和整顿了金朝的军队,确立了 猛安谋克制, 这是金朝特有的一种军事和行政制度。 猛安谋克原是女真人在氏族社会末期的部落组织(猛安, 意思是部落军事酋长;谋克,意思是氏族长),阿骨打加以发展,对归附的首领,一律给以猛安

43、或谋克的称号, 对其部众则和女真本部族战士一样进行军事编制,规定以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猛安称千户 长,谋克为百户长。各户壮丁,均是士兵,战时应征出战,平时从事生产。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 地方行政组织。这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对金的经济发展和军事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元的一省制在加强皇权方面又有新发展。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领六部,掌管全国政务;设枢密院掌管军 事;设御史台掌管监察。在地方上,设立行中书省,是中央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是中央分权于地方,行中 书省设丞相一人,凡地方军政大事无不统领。在各级政府中另外设一官职-达鲁花赤(由蒙古人或色目人充 当),掌管并督察地方行政。作为山东、

44、山西、河北则称为“腹里”,作为中央直辖区,由中书省直辖。设立 宣政院通领宗教事物和西藏地区,皇权继续加强。 四、明清时期(高度发展) 明代:1.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在地方,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只管理民政和财政; 另设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主管刑法与军队,实行三司分权。在中央,由于中书省权力过于集中, 丞相胡惟庸气势凌人,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遂废除丞相制,以掌管行政事务的内阁代替了沿用一千 多年的宰相。在军事上,将大都督府改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皇帝独揽军事大权。2.制定和颁 沁阳一中内部资料严禁外传(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一中历史第 10页(共 17

45、3 页) 布大明律,维护皇帝独裁的封建专制统治。3.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监视臣僚。4.科举考试的内容以 四书五经的文名命题,规定文章格式为股文,采用八股取士,以钳制知识分子的思想。 清代:更是进一步以皇帝的机要班子-军机处取代内阁,从而形成了绝对专制主义中央集体政体。1、清 初在中央设内阁,置六部,同时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凌驾于内 阁、六部之上,凡军国大事都由它决定,皇权受到限制。2、雍正帝设军机处,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 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负责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这样中 央六部长官和地方军政首脑都直接听从皇帝

46、指挥,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后撤销),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进 一步强化。3、为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对全国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实行了严酷的思想控制。一方面 提倡程朱理学,尊孔读经,开科取士,对士人进行笼络和引诱;另一方面对不利于清朝统治的言行,则进行 残酷镇压。 封建主义中央集权政体发展变化的总趋势是:加强皇权,削弱政府权。这也说明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 【概括的】 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与发展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 制度的集中体现,其内容既有较明显的继承性与共性,也有和时代特征相关的特殊性。 封建君主专制政 体的强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专制主义中

47、央集权演变过程也始终矛盾交织: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和斗争;地方和中央关系的博弈(皇权加强意味着地方割据势力削弱,反之就膨胀);政治行政手段和不同程度 思想文化专制措施的结合。维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皇权;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强对人民的 控制是历朝封建统治者实行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其中前者是根源)。 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影响十分深远:在封建社会前期的秦汉至隋唐时期,其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与 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文化发展等积极作用是主要的。而在封建社会后期的北宋至明清时期,其消极 作用则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束缚

48、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 展,其危害尤为严重。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中国古代中央官制 (一)大纲版:1秦朝:中央设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秘 书和监察:“九卿”是虚指,是中央各部门的专职官员。2隋唐: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确立,唐太宗完善, 中书省草拟政令(中书发令),门下省审核批驳(门下审令),尚书省颁发执行(尚书行令),三省集权 于皇帝;六部分吏、户、礼、兵、刑、工。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是封建社会官制的 重大变革。 3宋元:(1)北宋:按“分化事权”原则设三个副宰相,参知政事管行政,枢密使管军事,三司使管财 政。(2)辽:实行“蕃汉分治”,中央设

49、北面官,由契丹人担任,管理契丹和其他少数民族;又设南面官, 由契丹人或汉人担任,管理汉人和渤海人。(3)西夏:实行党项官职和汉族官职分开的制度。(4)元朝: 在中央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相当于秦朝丞相和唐朝尚书省),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设御 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设宣政院专管西藏和宗教事务。4明清:(1)明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六 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2)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皇权;康熙帝设南书房;雍正帝设军机处;乾 隆帝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中央设理藩院专管民族和外交事务。 (二)新课标版:1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1)禅让制,是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 推选首领的制度。(2)王位世袭制,是指阶级社会中,帝位(或王位)可以世代承袭(世袭制一直沿袭到 清亡,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时间)。(3)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因为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 展的结果,私有制发展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2夏商时期中央行政管理制度:王位世袭制的形成;相、 卿、师等的设立。3西周的宗法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