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经典民间故事.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4437754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国经典民间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中国经典民间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国经典民间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国经典民间故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中国经典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解并描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溢幻想的叙事体故事,下面为大家细心整理了一些关于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查阅。 中国经典民间故事1 在远古时代,洪水泛滥,人们常常受到洪涝的侵害。在尧帝当政的时候,又发生了一场可怕的洪水灾难:大地上一片,房屋被冲塌,田地被沉没,死人成堆;人们扶老携幼,到处漂泊逃难。尧看到人民如此受苦,心里忧虑担心,就派鲧去治理洪水。鲧带领大家治水,采纳挡阻的方法,哪个堤岸冲了补哪个,结果挡来挡去,这边的拦住了,那边的又冲垮了,

2、劳民伤财了9年,一无所成。 尧以后舜做了部落的首领,他看鲧治水毫无起色,耽搁了大事,就下令处死了鲧,又吩咐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深知治水的事事关重大,治不好也会丢掉身家性命。可是,眼看着洪水如此肆虐,人们苦不堪言,禹就英勇地接受了这个重任。 禹仔细总结了父亲失败的教训,感到用堵的方法是行不通的,于是大胆地设想了一个与父亲南辕北辙的治水方案疏通河道,顺其流势,将水引走。 方案制定后,禹确定走遍天下,察清地势,探明河道,引水下流。他带领大批助手,踏遍了闹水灾的9个州,测量好地势凹凸,分别直立木桩作为标记。那时,大多数地方荒无人烟,禹风餐露宿,常常冒着大风大雨,在恶劣的环境中奔跑。 然后,禹依据调查得

3、来的资料,从水灾最严峻的地区起先治水。禹和大家一起,用石斧、石刀等简陋的工具挖河修堤。他的手上长满了老茧,脚底长满了脚垫,脸也顾不得洗,常常蓬头垢面。由于长年累月地泡在水里,他的脚指甲都脱落了,人们看到了都感动得落泪。 为了治水,禹到了30岁还没有结婚,后来和一个叫女娇的姑娘结婚了,婚后刚4天,他就告辞新婚的妻子,忙于治水去了。 大禹治水13年,3次经过家门都没顾得上进门看一看。第一次经过家门口,他听到自己新生的儿子正在呱呱啼哭,妻子由于生产的苦痛也正在呻吟,他的助手都劝他进去看看。禹也多想进去看一眼啊,可是他有要紧的事要办,怕耽搁工作,硬是没有进去。其次次经过家门时,禹的儿子已经能叫爸爸了。

4、小家伙在妈妈怀里用劲叫着爸爸,禹只是深情地向妻儿挥挥手就过去了。第三次,禹经过家门时,儿子已经十多岁,他跑过去要把爸爸往家里拉,禹摩挲着儿子的头,叫儿子转告妈妈,等治好水后再团聚,又匆忙地离开。 13年后,禹历经千难万险,开沟修渠,最终战胜了洪水的灾难,促进了农业发展,使百姓能安家立业。禹因为治水有功,被舜立为君位的继承人,成了夏朝的第一个君主,所以历称他为夏禹或大禹。 大禹当上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仍旧不贪图享乐,他不辞辛苦地到各地去巡察,为百姓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 中国经典民间故事2 古时候有个富阳人名叫董昭之,有一次乘船过钱塘江。船到江心的时候,突然发觉江中漂着一截三尺长的芦苇。芦苇上有一只

5、蚂蚁急匆忙地爬来爬去,不住地从一头爬到另一头,眼看就要掉进江水里淹死啦。 董昭之是个好心肠的人,他让船驶近芦苇,想把芦苇连同蚂蚁拾上船来,同船的人反对道:“这是蜇人的毒虫,你敢拿上船,我们就踩死它!”董昭之没方法,就用绳子一头缚住芦苇,一头拴在船舷上,拖着蚂蚁靠了岸。蚂蚁死里逃命,爬到陆地上飞速地跑掉了。 这天晚上,董昭之做了个梦,梦见上百个穿着黑衣服的人来找他。为首的一个黑衣人向他行礼道谢,对他说:“我是蚂蚁的王,今日不慎掉进江里,幸亏您救了我的命。今后您要是有什么须要的地方,肯定告知我,我会尽量帮助您。” 董昭之醒后,觉得这个梦很荒诞,就没有理睬。 数年后,董昭之因为四处维权得罪了官府,被

6、抓进大牢,申诉无门,无法脱身。万般无奈之下,他想起了那个荒诞的梦,觉得不如试试看,或许是个方法。他从牢里找到几只蚂蚁,对它们说:“我是富阳董昭之,我被关在牢里啦,快去告知你们的王,让它想方法救救我吧!” 蚂蚁们愣了一会儿,匆忙忙忙爬走了。 可是,接下去一连三天都没有动静,董昭之有点无望了,甚至感到自己太无聊,竟然傻乎乎地去跟蚂蚁说话。 三天后的深夜,下着大雨,电闪雷鸣。睡梦中的董昭之又梦到那个黑衣蚂蚁王,蚁王大声叫喊着:“快起来!快起来!”董昭之猛地惊醒,四下端详了一番。突然,牢房一角的墙壁“哗啦”一声塌陷出一个窟窿,成千上万只蚂蚁密密麻麻地从窟窿里爬走了。董昭之知道这是蚁王带领蚂蚁们蛀出来的

7、逃命通道。他满怀感谢地向蚂蚁们拜了一拜,趁着雷雨之夜越狱逃跑了。 后来董昭之始终告诫他的后代子孙,积德行善要从点滴做起,莫以善小而不为。 中国经典民间故事3 传闻,傣族家乡漂亮富裕,人民丰衣足食。后来,来了一个火魔,整日横行无忌,为非作歹,把傣族家乡变成酷热干旱、五谷不生的地方。人民对火魔恨之入骨,想方设法想歼灭它。 火魔接连抢了7名年轻美貌的傣族姑娘。其中最小的姑娘叫依香(也有说叫南粽布的),她骗取了火魔的宠爱,在傣历六月的一天陪火魔饮酒。 当火魔喝醉了的时候,侬香有意吹捧火魔的本事说:“你什么都不怕,真了不得。祝大王千秋万岁!”火魔喝醉了酒,得意忘形,脱口而出:“我什么都不怕,就怕一样:怕

8、我自己的头发丝勒住我的颈项。” 浓香趁火魔醉得酣然大睡时,乘机从火魔头发上拔下一根头发,把火魔的头勒下来了。正值侬香惊喜交集的时候,那魔头却似一团火球,滚到那里烧到那里。 侬香大声呼叫,六姐妹连忙赶来,七手八脚把魔头提起来。说也怪,魔头一离地,火就灭;一着地,火又起。 于是七姐妹只得轮番抱住魔头,不让它落地。魔头滚烫,大家只能不停地泼水降温。她们一人抱一年,直到7年以后,魔头才死去。 七姐妹为民除了害。从今,傣族人民为纪念她们的功劳,每年傣历六月都要实行泼水节,庆贺战胜妖魔的成功。年轻人放鞭炮、赛龙船、载歌载舞,持续三四天。 这个民间传闻,反映了人类战胜旱灾、祈求丰收的愿望。 中国经典民间故事

9、4 我国古代周朝的时候,有个天子叫周穆王,他特殊喜爱玩耍作乐和到处巡游。 那时,从西方一个很远的国度,来了一个很会变戏法的人,人称“化人”。这化人本领很高。他跳进火里却不伤毛发,他会跃上高空站立云端,能将一座城市从东方搬到西方,还会轻松自如地穿墙进壁等等。穆王简直将他看做是天神下凡,对他是言听计从,照看得很是周到。 有一天,化人邀请穆王到他那里去玩玩,穆王便拉着他的衣袖,腾空上升,到了半天云里,进到了化人住居的宫殿。这一下,穆王真是大开眼界了。这里的宫殿金碧辉煌,庄重绚丽,到处镶嵌着珍宝和美玉。穆王在这里所受的款待,无论是眼睛里看的、耳中听的,嘴里尝的,绝非人间全部。后来,化人又请穆王另到一处

10、,只见各种各样漂亮的光影和绚丽夺目的色调,把眼睛都炫耀花了;又听见各种各样悦耳好听的音乐,把心里都震荡得迷乱,沉醉了。穆王被所见所闻弄得心神不定,便不敢久留,恳求化人带他回去。化人用手将穆王轻轻一推,穆王便从半空中坠落下来,猛地醒了。噢,原来穆王还好端端地坐在殿上,左右一切如故。穆王心中惊奇,便问左右的人:刚才自己到哪里去了?左右的人回说:“并没到哪里去,只不过打了一个模糊。这时,旁边坐着的化人开口了:“我和王上只是去神游了一番。根本无需身体动弹哪!”这一下,穆王尝到了神游的甜头,不由游兴大发,心想神游都如此好玩,那真正的游玩更不知好玩多少倍呢!于是,穆王心中也没国事了,也不惦记百姓了,他一心

11、要驾着他那八匹骏马拉的车子,去周游天下。 说起穆王这八匹骏马,可真是来历不凡。它们是出名的御者造父从夸父山上得来的野马经过驯养以后献给穆王的。这些野马,原是穆王的祖父定了天下后散放在夸父山的战马的后代子孙,在野性中还保留着祖先的英武气概。而且,造父不仅擅长驾马,还擅长养马,这八匹骏马都是他一手调养出来的。它们有的奔跑起来都足不践土,有的比飞鸟还快,有的能夜行千里,有的背上生有翅膀奇妙非凡。造父把这八匹骏马献给穆王之后,穆王就叫人把这些马养在东海岛的龙川旁边。那里有一种草,名叫“龙刍”,人们都说:“一株龙刍化为龙驹。”那些骏马吃过之后,更是奇妙无比,天下无双了。 周穆王动身去巡游天下了。他叫造父

12、替他驾了八匹骏马拉的车子,带了大帮随从,选定了好日子,动身了。他从北方转到西方,在阳纡山见了水神河伯;在休与山见过性情平和温良的帝台;在昆仑山巡游过黄帝的宫殿;在赤乌族接受了赤乌人奉献的美女;在黑水封赏了殷勤接待他的长臂国人最终,到了大地的西极崦嵫山,见到了他平日思慕已久的西王母。 甲子这天,是个好日子,周穆王便拿了白色的圭、黑色的璧,还有一些彩色的丝带去献给西王母。其次天是乙丑,也是黄道吉日。穆王就借西王母的瑶池设下筵宴,款待这位西方至高无上的女王。西王母心中兴奋,在酒席筵前,唱了一支不用乐器伴奏的歌。 宴罢,穆王驾着车子,登上崦嵫山的山顶,叫人在山上树立了一块大石碑,石碑上简洁刻写了他见西

13、王母的事迹;题额上还刻了几个大字,叫做“西王母之山”。石碑的两旁又种了几棵槐树,穆王也亲自执锸壅上,种了一棵,作为和西王母友情的纪念。临到分别之际,西王母也悲伤地赋了一首诗,以表示她对周穆王的惜别之情和期望之意。 这之后,大家才互道珍重,恋恋不舍地分了手。周穆王便从崦嵫山干脆打道返回了中国。 周穆王遨游天下,眼界开阔,心胸安逸,再加上各国进贡给他的养分珍宝,使得他虽然荒.唐一生,却也活了一百零五岁,才寿终正寝了。这也可算是出人意料了。 中国经典民间故事5 清明时分,西湖岸边花红柳绿,断桥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漂亮画面。突然,从西湖底静静升上来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回事?人怎么会从

14、水里升出来呢?原来,她们是两条修炼成了人形的蛇精,虽然如此,但她们并无害人之心,只因艳羡世间的多彩人生,才一个化名叫白素贞,一个化名叫小青,来到西湖边游玩。 偏偏老天爷突然发起脾气来,霎时间下起了滂沱大雨,白素贞和小青被淋得无处藏身,正发愁呢,突然只觉头顶多了一把伞,转身一看,只见一位温文尔雅、白净秀气的年轻书生撑着伞在为她们遮雨。白素贞和这小书生四目相交,都不谋而合地红了红脸,相互产生了仰慕之情。小青看在眼里,忙说:“多谢!请问客官尊姓大名。”那小书生道:“我叫许仙,就住在这断桥边。”白素贞和小青也连忙作了自我介绍。从今,他们三人经常见面,白素贞和许仙的感情越来越好,过了不久,他们就结为夫妻

15、,并开了一间“保和堂”药店,小日子过得可美了! 由于“保和堂”治好了许多许多疑难病症,而且给穷人看病配药还分文不收,所以药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远近来找白素贞治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将白素贞亲切地称为白娘子。可是,“保和堂”的兴隆、许仙和白娘子的华蜜生活却惹恼了一个人,谁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为人们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烧香求菩萨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兴奋不起来了。这天,他又来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给人治病,不禁心内妒火中烧,再定睛一瞧,哎呀!原来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条白蛇变的! 法海虽有点小法术,但他的心术却不正。看出了白娘子的身份后,他就整日想拆散许仙

16、白娘子夫妇、搞垮“保和堂”。于是,他偷偷把许仙叫到寺中,对他说:“你娘子是蛇精变的,你快点和她分手吧,不然,她会吃掉你的!”许仙一听,特别生气,他想:我娘子心地和善,对我的情意比海还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会害我,何况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离弃她呢!法海见许仙不上他的当,恼羞成怒,便把许仙关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着急地等待许仙回来。一天、两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最终打听到原来许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给“留”住了,白娘子抓紧带着小青来到金山寺,苦苦请求,请法海放回许仙。法海见了白娘子,一阵冷笑,说道:“大胆妖蛇,我劝你还是快点离开人间,否则别怪我不客气了!”白娘子见法海拒不放

17、人,无奈,只得拔下头上的金钗,迎风一摇,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过去。法海眼见水漫金山寺,赶忙脱下袈裟,变成一道长堤,拦在寺门外。大水涨一尺,长堤就高一尺,大水涨一丈,长堤就高一丈,任凭波浪再大,也漫不过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实在斗不过法海,后来,法海使出欺诈的手法,将白娘子收进金钵,压在了雷峰塔下,把许仙和白娘子这对恩爱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离金山寺后,数十载深山练功,最终战胜了法海,将他逼进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从今,她和许仙以及他们的孩子华蜜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别了。 中国经典民间故事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