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4432887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 每天多做一点点,就是胜利的起先;每天多创新一点点,就是领先的起先;每天多学一点点,就是进步的起先;每天多进步一点点,就是卓越的起先。每天积累一点课外文言文学问,最终会发觉自己懂得还真不少。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唐太宗论弓矢 上谓太子少师萧璃日:“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日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日: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选自资治

2、通鉴?唐纪) 【注释】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弓工:造弓的工匠。邪:不正。更宿中书内省:轮番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番。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1、说明下列加点的词。 (1)朕少好弓矢 (2)皆非良材 (3)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4)数延见 2、句子翻译: 朕问其故,工日: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翻译: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三处)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4、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答: (二) 齐宣王为大室,大盖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

3、者。香居问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为淫乐,敢问荆邦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敢问荆邦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居曰:“今王为大室,三年而不能成,而群臣莫敢谏者,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香居曰:“臣请避矣!”趋而出。王曰:“香子留!何谏寡人之晚也?”遽召尚书曰:“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堂上三百户:厅堂很大,能容下三百个房间。 具:备办。 香居:齐国大夫。 尚书:官名。汉以前是小官,负责掌管殿内文书。 1、说明下面的加点词语。 (1)以齐国之大具之( )(2)而群臣莫敢谏者( ) (3)趋而出( )(4)遽召尚书( ) 2、文中画

4、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须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书 之 寡 人 不 肖 好 为 大 室香 子 止 寡 人 也 3.香居因为什么事向齐宣王进谏? 答: 4.依据文段内容,说说香居和齐宣王各是怎样的人。 答: (三) 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 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掠无宗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弱冠

5、,授徒他所。岁归省三四,敝衣草履,徒步往反,为其母具酒食,兄弟酣笑,以为大乐。(节选自归有光张自新传) 注释:自新:人名。方简:刚直简朴。檠(qng):灯架。里长:明代以邻近的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负责人即里长。意气:神色,精神。弱冠:古时以男子二十岁为成人,因身体尚未强壮,故称弱冠。 1、 说明下列加点的词。 (1)方授杖,辄止之。( )(2)而匿其兄他所( ) (3)试之文,立就( ) (4)徒步往反( ) 2、句子翻译。 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 翻译: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 4、文中自新“性方简,无文饰”详细表现在哪里? 答:

6、 (四)三人成虎 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新课标第一网 注释:质:做人质。邯郸:赵国国都,在今河北邯郸市。 1、说明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谓魏王曰( ) (2)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 ) (3) 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 )( ) 2、句子翻译。 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翻译: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两处) 今

7、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 4、你从“三人成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答: (四)鲍子难客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注释】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祖:古人出远门设宴祭路神叫“祖”。繁:毓。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蚋:一种吸血的小虫。囋:叮咬。 1、说明加点的字词。 众

8、客和之( ) 亦在坐( ) 天地万物与我并生( )类无贵贱( ) 2、翻译: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 翻译: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三处) 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4、读完本文,你领悟到了什么? 答: (五)解缙敏对 解缙尝从游内苑。上登桥问缙当作何语。对曰:“此谓后边又高似前边。”上大说。一日,上谓缙曰:“卿知宫中夜来有喜乎?可作一诗。”缙方吟曰:“君王昨夜降金龙。”上遽曰:“是女儿。”即应曰:“化作嫦娥下九重。”上曰:“已死矣。” 又曰:“料是世间留不住。”上曰:“已投之水矣。”又曰:“翻身跳入水晶宫。”上本欲诡言以困之。既

9、得诗,深叹其敏。 【注释】解缙:明朝人。内苑:御花园。上:指明成祖朱棣。 1、说明下面加点的词语。 (1)解缙尝从游内苑( ) (2) 对曰( ) (3)上大说( ) (4)即应曰( ) (5) 既得诗( ) 2、翻译:上本欲诡言以困之。 翻译: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两处) 上登桥问缙当作何语。 4、请说说解缙有特点。 答: 诗五首 (六)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际。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前两句中的“_”这一词语干脆描写了诗人的心境。 2.诗人以落红化春泥为喻,寄予了自己怎样的情怀? (七)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

10、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_的心境。 2.前人评价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特别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八) 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1.第三、四句中“停”、“投”、“拔”、“顾”四个动词反映

11、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 2.“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加以赏析。 (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有人说“忽”字用得很好,你觉得好在哪里?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是写送别挚友的名句,在写法上很有特色, 请加以赏析。 (十)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挂罥”、“飘转”、“沉” ,连用三个动词写风卷茅屋,有什么好处?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怀? 答案:(一):离愁。寄予了诗人

13、虽然脱离了官场,但依旧关切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 (二):安静(悠闲、闲适、恬淡、愉悦)。因为“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东篱采菊时的悠然,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从而很好地表现出诗人悠闲安静的心境。 (三):这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前途充溢信念,要实现自己的政治志向。 (四):“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化的奇妙,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表达了对挚友的情意之深和恋恋不舍之情:写送别而不着一“别”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五):连用三个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会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表达了诗人舍己为人、至死无悔的高尚情怀(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