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考化学实验复习策略研究.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2442569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高考化学实验复习策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程高考化学实验复习策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高考化学实验复习策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高考化学实验复习策略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化学选考实验复习策略研究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 钟志兴 314500摘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学考选考中实验又是占比较重的试题,在平时复习和训练中学生对于实验试题的把控和得分较为薄弱。根据高三化学复习实践,认真研究考纲和实验试题,把握高考实验试题方向,从实验基础着手,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并注意规范答题,提高效率。关键词 实验复习 策略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化学的灵魂。高考中化学实验题也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对象。在高三复习备考中我们对“如何搞好新选考中的化学实验复习,提高实验复习效率”进行了重点研究。1 研究考纲考题,把握高考导向1.1 仔细研究考试说明中对实验能力的

2、新要求,把握实验复习方向。对比2016年版考试说明和2015年版考试说明中对化学实验的要求,发现二者之间有继承也有发展。例如2015年考试说明对化学实验能力的要求是: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结论的能力;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能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或评价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而2016年考试说明则称为“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如下: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

3、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对比二者不难发现新考试说明对实验能力的要求比2008年考试说明有了明显的提高,前者是“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考知识”,而后者是“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新考纲更加注重实验的实践性,突出实验的探究性。实验复习时以此作为重点来把握复习方向,将更能有效提高实验复习的有效性。1.2 关注新课改区的高考实验试题,掌握实验命题变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各省的高考方案不尽相同,但各省的考试说明都是在国家考试大纲的统领下进行的,都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因此,研究其他实验区的高考实验试题,能够帮助我们把握新高考的实验命题趋势。我们分析了2016年山东

4、、广东、海南、宁夏四个新课程实验区高考化学试题,发现它们有个共同特点是:更加注重对化学实验的考查,重点考查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同时也突出了对实验探究、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实验试题材料与情景多以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为主,强调绿色化学概念,而且实验题目大多源于课本。因此复习实验时既要注重实验的探究性,也要深入研究教材,打好基础。2 注重实验基础,培养思维能力从近几年实验区高考中实验试题可以看出,虽然突出了实验的探究性,但仍然强调对实验基础知识的考察。因此实验复习中,在强调实验探究功能的同时,有必要对教材中的实验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实验技能加以梳理与巩固。2.1 熟练掌握常用仪器,夯实实验基础实验

5、装置仍是高考实验题目的重中之重,而要解决一个综合实验题,理解一套实验装置,必须得先知道每一种仪器的作用。所以实验复习时学生必须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结构,理解仪器的使用,包括常规使用方法和特殊使用方法。如广口瓶:可以收集气体(如图1),可由a管进气收集比空气重的气体,由b管进气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可以做洗气装置(如图2);可以做缓冲瓶(如图3);可以做安全瓶(如图4);可以做排水测气装置(如图5)等。复习时除了在课堂上归纳仪器的结构、用途等,还可以把常用实验仪器摆放在实验室,并附上写有仪器名称、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的文字说明,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观察,看一看,摸一摸,动一动,熟悉它的结构、规格

6、、用法和用量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2.2 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提高实验技能高考考试说明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考察有明确的要求,如:“能应用过滤、蒸发、萃取、蒸馏等方法分离和提纯常见物质。了解层析是一种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由此说明实验的基本操作仍是实验考查的主要内容。在实验复习时要对过滤、蒸发、萃取、蒸馏、溶解、灼烧、结晶、洗涤、干燥、分液、滴定、检漏、加热等操作,托盘天平、容量瓶、分液漏斗及滴定管的使用,溶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等基本实验操作进行仔细复习、巩固落实。由于新课改后,高一、高二的课时比较紧张,学生在学新课时到实验室亲手实验的机会较少,或者往往是几个实

7、验拼在一节课内同时完成,学生在实验时往往是看热闹、走过场、欠认真、欠思考,缺乏对实验中所涉及的实验原理、装置特点和操作要点的思考和理解,从而影响到对综合性实验的正确解答。因此在实验复习时不能纸上谈兵,还是要抽时间让学生重返实验室去亲自动手练习这些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以加深印象,同时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在复习时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实验,例如:要提纯含有硫酸镁杂质的氯化钠固体。这个实验中涉及到固体溶解、胶头滴管的使用、过滤、洗涤沉淀、PH试纸使用、蒸发结晶等操作。同时也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与学生讨论补充:“需要加入哪些试剂及试剂加入的顺序?如何操作?过滤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洗涤沉淀?如何判断沉淀是否洗

8、涤干净?用盐酸调节溶液酸碱性时如何判断溶液刚好呈中性?蒸发溶液时应注意什么?是否可根据样品提纯前后的质量来求样品的纯度?为什么?”经过这样的探讨后,大大增强了学生对实验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理解更透彻,体会更深切。2.3 熟练掌握气体制备,培养学生思维分析前几年高考中的实验题,发现多次对气体的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气体的检验等问题进行了考查。根据新考试说明中“了解常见气体和一些简单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方法”的要求可知,关于气体制备的实验内容应仍为今年高考实验命题的重点。复习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气体制备实验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应按发生装置、净化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等

9、进行分析归纳,逐个突破。例如:(1)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有:固固加热型,制备O2、NH3等;固液不加热型,制备H2、CO2、C2H2、NO2、SO2等;固液或液液加热型,制备Cl2、C2H4等。(2)气体的净化干燥装置,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和提纯的原则选择所用试剂,再根据所用试剂的状态来选择干燥管类或洗气瓶类。(3)气体的收集装置主要有排空气法与排液法两大类型。复习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例如:可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有哪些气体?根据什么确定用向上排空气法还是向下排空气法?可用排液法收集的气体有哪些?(4)尾气处理装置,这也可通过练习一些综合性实验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归纳知识,强化提高。当然在复习中还应引导

10、学生注意开放性:比如上面的发生装置是根据气体常见的制备原理来分类的,但是气体的制备原理往往不止一种,如果反应原理改变,反应条件、使用的试剂等也会随之改变,那么装置也要改变。例如,实验室要制备氧气,如果用传统的加热高锰酸钾固体来制取,则使用固固加热型装置。但也可以使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则须使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通过这些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学生在解答综合性实验题时会更得心应手。3 加强规范训练,提高得分效率实验题是考查学生在化学学科中语言表达能力的主阵地。学生在高考中实验题得分普遍比较低,原因之一就是语言表达不规范。有的同学是想得到却写不出,有的同学是明白题目的意思,但回答起来

11、是却总是答不到题目的关键得分点,更有一部分学生碰到实验题就怕,不能静心的去思考去做题。因此,在复习时应加强学生对题目仔细分析并规范表达的训练,让学生多练、多写,增强信心,提高得分效率。3.1 规范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化学实验题的解答大部分是要求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对有关实验内容进行科学的语言描述。而学生不得分的原因往往语言描述不够简洁、实验步骤不完整,或是语序颠倒、主次错位,或是遗漏要点、以偏概全。因此,在实验复习时,首先应引导学生建立一些有代表性的语言表达模式。例如:“先取样,后操作”,“先现象,后结论”等模式。其次,可用经典的实验题来规范训练学生书面表达的规范性,力求回答做到科学、

12、完整而简洁。例如“检验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的实验方法”,即取滤液12mL于试管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如果溶液不显红色,证明滤液中无Fe3+。3.2 规范评价,培养学生严谨思维在规范表达实验题的训练中,除了需要学习经典的语言表达,还需要学习它思维的严密性与有序性。在复习中可以结合学生自己的表达进行评价,比如可先投影学生的解答,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缺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对表达不合理部分,还要分析背后的原因。这样也可使学生在评价中获得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自己严谨的思维能力。例如,学生都知道浓氨水滴入固体NaOH中能产生NH3,那如何叙述产生NH3的原因,要按产生氨气的影响因素来叙述

13、呢?还是按某一物质发生变化的先后顺序来叙述?若按固体NaOH发生变化的先后顺序来描述,其变化的先后应该是固体NaOH先吸水、再溶解放热并同时发生电离,可如此表达“NaOH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使氨的溶解度减小而逸出;NaOH吸水,促使氨逸出;NaOH电离出的OH增大了氨水中OH的浓度,促使氨水电离平衡左移,导致氨气逸出”。经过这样的讨论与探究可有效增强学生思维的有序性、严密性。总之,化学实验复习是值得关注的一个课题。复习时应注重对新考试说明和近年来高考实验试题特点的研究,及时把握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和趋势,调整复习策略。既要打好基础,又要注重实验的探究性、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提高实验复习效率,提高学生解综合实验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参考文献】1 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化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2 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4月出版3 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化学)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