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五年级成语小故事.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4385226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五年级成语小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年五年级成语小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五年级成语小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五年级成语小故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五年级成语小故事 成语故事包涵着我国从古代到现在的大道理大才智,通过描写生活的一些简洁的事,让我们感觉到好玩从而明白须要知道的,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下面为大家细心整理了一些关于五年级成语小故事,欢迎查阅。 五年级成语小故事1 唐代高僧从谂掸师,主持赵郡观音院多年。相传他对僧徒参禅要求极严,必需人人静坐敛心,集中专注,绝不理睬外界的任何干扰,达到凝思息妄、身心不动的入定境界。有一天,众僧晚参,从谂禅师有意说:“今夜答话,有闻法解悟者出来。” 此时徒众理应个个盘腿正坐,闭目凝心,不动不摇。恰恰有个小僧沉不住气,竟以解问者自

2、居,走出礼拜。从谂掸师瞟了他一眼,缓声说道:“刚才抛砖引玉,却引来一块比砖还不如的土坯!” 另外,有一个抛砖引玉的故事。据历代诗话、谈证等书记述:唐代诗人赵嘏,以佳句“长笛一声人倚楼”博得大诗人杜牧的赞许,人们因此称赵嘏为“赵倚楼”,当时另有一位名叫常建的诗人,一向仰慕赵嘏的诗才。 他听说赵嘏来到吴地,料他肯定会去灵岩寺巡游,便先赶到灵岩,在寺前山墙上题诗两句,希望赵嘏看到后能添补两句,续成一首。 果真赵嘏巡游灵岩寺看到墙上两句诗,不由诗兴勃发,顺手在后面续了两句,补成一首完整的绝诗。常建的诗没有赵嘏写得好,他以较差的诗句引出赵嘏的佳句,后人便把这种做法叫作“抛砖引玉”。 其实,常建、赵嘏并非

3、同时代人,他们各自的活动年头相距百年之多,续诗之说不行信,只是由于这段故事很出名,人们也就承认它是成语“抛砖引玉”的出处之一。 五年级成语小故事2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打算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议统一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必需实力,一举歼灭它唯恐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打算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务必趁目前吴国衰弱马上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战胜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看法。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

4、,任命杜预为征南大将军。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兵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猛雄壮。其次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忧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此刻士气高涨,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摧枯拉朽(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裂开),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成语”摧枯拉朽”,形容战斗节节成功,毫无阻挡。 五年级成语小故事3 相传在

5、两千年前,燕国某地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念,常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明白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认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态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态很美。他一听,连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望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6、 邯郸人走路的姿态原委怎样美呢?他怎样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最终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到处簇新,简直令人纷繁芜杂。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望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但是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五年级成语小故事4 张乖崖是崇阳县的县官。 一次,他望见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史从仓库出来时,顺手将仓库里的一枚铜钱放进了自己的口袋。他马上派人把这小史抓来追问,并且下令用棍棒拷打。小史心里不服,大声嚷道:“一枚铜钱有什么了不得?为什么对我这么凶恶啊!” 张乖崖听了,就拿起笔来

7、写了一条批语:“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是:一天一个铜元,一千日就是一千个铜元,这就像用绳子锯木头、水滴石头一样,日久天长,木头也会被锯断,石头也会被滴穿的。然后,他下令将这小史斩首。 成语“水滴石穿”是由这个故事来的。有时也写成“滴水穿石”,含义是一样的,故事原来的意思是说缺点、错误虽小,积累起来,也会造成很大危害。现在常从主动方面来运用,比方学习或者办事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够“水滴石穿”,战胜困难,得到胜利。 五年级成语小故事5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实行起义,抗拒秦朝的暴虐统治。农夫起义军的领袖,最的是陈胜、吴广,接着有项羽和刘邦。下面,讲一个项羽破釜沉舟的故

8、事。 有一年,秦国的三十万人马包围了赵国(那不是原来的那个赵国)的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赵王连夜向楚怀王(不是原来那个楚国的国王)求救。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谁知宋义听说秦军势力强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来,不再前进。军中没有粮食,士兵用蔬菜和杂豆煮了当饭吃,他也不管,只顾自己实行宴会,大吃大喝的。这一下可把项羽的肺气炸啦。他杀了宋义,自己当了“假上将军”,带着部队去救赵国。 项羽先派出一支部队,切断了秦军运粮的道路;他亲自率领主力过漳河,解救巨鹿。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吩咐: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

9、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旁边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这就叫破釜沉舟。项羽用这方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肯定要夺取成功的决心。 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就谁也不准备再活着回去。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拚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经过连续九次冲锋,把秦军打得大败。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打这以后,项羽当上了真正的上将军,其他很多支军队都归他统帅和指挥,他的威名传遍了天下。 五年级成语小故事6 王商,字子威,继承父亲的封号为乐吕侯,是汉成帝的丞相,他为人耿直,作风正派

10、。 汉成帝三年的秋天,京城长安城中突然有传言说要发大水了,长安城就要被水淹没了。刹时间,整个长安城的老百姓都惊惶起来大家扶老携幼,争相逃命。 消息传到宫中,汉成帝马上召集文武百官到宫中议事,商议对策。成帝的舅父、大将军王凤也惊惶失措,劝成帝、太后赶快躲到船上去打算撤离。大臣们也纷纷附和王凤的看法。只有孙丞相王商坚决反对,他认为大水不行能突然而来,肯定是谣传,在这个关键时刻更不能轻易撤离,这样只会使人心更加慌乱。成帝接受了王商的看法,过了一会,城里也没见大水来,谣言不攻自破,城里的秩序也渐渐复原了。调查下来,的确是传言失实。成帝对王商实力排众议很赞许。王凤却认为是王商使他下不了台,因此心怀不满。

11、 王凤有个亲戚叫杨肜,是琅那太守,因为没有把他管辖的地方管理好,王商要办他的罪,王凤为此亲自跑到王商面前,替杨肜说情,为他开脱。王商坚持原则,免去了杨肜的官职,王凤更加怀恨在心,想方设法想要打击报复。于是他勾结了同伙,诬陷王商。汉成帝最终听信了谗言,罢免了王商的丞相职务。 但是,是非自有公论。汉书的作者班固在撰写王商的传记时对王商的评价是:为人诚恳公正,不屈不侥。这样的评论是很客观公正的。 五年级成语小故事7 三国的时候,孙权手下有一位名将叫吕蒙。因为小时候家里贫困,没有机会上学,读的书很少,所以学识浅薄,见识也不广。 有一次,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担当的官职很重要,应当多读点书,增长自己的见

12、识,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吕蒙听了,很犯难地说道:“军中事务繁忙,唯恐没有时间读书了” 孙权听了,开导说:“我岂是要你探讨儒家经典,去当教书匠吗?只不过希望你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就够了。你说军务繁多,没有时间,谁能比得上我(事务多)?我还常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许多。”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从今他起先抓紧时间读书。 后来,鲁肃路过寻阳,跟吕蒙谈论,不由大吃一惊,说:“以前我以为你只不过有些军事方面的学问罢了,跟你谈话后才知道你今日的才识智略,已不是当年吴郡时代的那个阿蒙了。” 吕蒙笑笑,说道:“君子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兄长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改变这么晚呢!”?”以后

13、,鲁肃便经常和吕蒙一起商讨国家大事,他特别重视吕蒙给他提的一些建议,对吕蒙的学识和才能也特别赏识,特别佩服。 后来,孙权赞扬吕蒙时说道:“天下有几个人到了老年还能像吕蒙那样坚持读书学习,自强不息呢?一个人有了富贵荣华之后,更要看重节义,仔细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而不能沉溺于财宝之中,这样就不简单堕落。吕蒙的这种行为真是我们的榜样啊!” 这就是“孙权劝学”的故事。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由此故事而来。“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能的人,比方人学识尚浅。成语中“阿蒙”比方学识浅陋的人。“非复吴下阿蒙”,指应当刮目相待、用新眼光来看待事物。刮目相待:比方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

14、物。也作“刮目相看”。 五年级成语小故事8 当匈奴贵族横行北方、西晋王朝面临崩溃的时候,晋朝有一些有志气的将领还坚持在北方战斗。刘琨就是这样的杰出代表。 刘琨年青的时候,有一个要好的挚友叫祖逖。 在西晋初期,他们一起在司州(治所在今洛阳东北)做主簿,晚上,两人睡在一张床上,谈论起国家大事来,经常谈到深更半夜。 一天夜里,他们睡得正香的时候,一阵鸡叫的声音,把祖逖惊醒了。祖逖往窗外一看,天涯挂着残月,东方还没有发白。祖逖不想睡了,他用脚踢踢刘琨。刘琨醒来揉揉眼睛,问是怎么回事。祖逖说:“你听听,这可不是坏声音呀。它在催我们起床了。”两个人高兴奋兴地起来,拿下壁上挂的剑,走出屋子,在熹微的晨光下舞

15、起剑来。 就这样,他们一起每天苦练武艺,探讨兵法,最终都成为出名的将军。 公元308年,晋怀帝任命刘琨做并州刺史。那时候,并州被匈奴兵抢夺杀掠,百姓到处逃亡。刘琨招募了一千多个兵士,冒着千难万险,转战到了并州的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阳城里,房屋被焚毁,满地长着荆棘,到处是一片荒芜。偶然见到一些留下来的百姓,已经饿得不像样子了。刘琨看到这种状况,心里很难受。他吩咐兵士砍掉荆棘,掩埋尸体,重新把房屋城池都修复起来。他亲自率领兵士守城,防备匈奴兵的攻击。 他还实行计策,让匈奴的各部落相互猜疑。 后来,有一万多个匈奴人倒戈了刘琨,连汉主刘渊也胆怯了,不敢侵扰。刘琨把流亡的百姓都召回来耕种荒地。

16、不到一年时间,到处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晋阳城慢慢复原了旺盛的景象。 刘聪攻破洛阳之后,西晋在北方的兵力大多被打散了,只有刘琨还在并州一带坚持战斗。晋愍帝在长安即位后,派人封刘琨为大将军,要他统率并州的军事。 那时候,汉国大将石勒,占据了襄国(在今河北邢台西南),集结了几十万大军,想夺取并州。刘琨南面有刘聪,北面有石勒,前后受敌,境况困难到了极点。可是刘琨没有胆怯,没有退缩。他在给晋愍帝的一份奏章里说:“臣跟刘聪、石勒,势不两立。假如不讨平他们,臣决不回朝。” 据说,刘琨在晋阳的时候,有一次,晋阳被匈奴的骑兵层层包围。晋阳城里兵力太少,没有力气打退敌人。大家都感到惊惶,刘琨却仍旧悠然自得。到

17、了傍晚,他登上城楼,在月光下放声长啸,声调悲壮。匈奴的骑兵听了,都随着啸声叹息。 半夜里,刘琨又叫人用胡笳(一种乐器)吹起匈奴人的曲调,勾起了匈奴骑兵对家乡的怀念,伤感得流下眼泪。天快亮的时候,城头的笳声又响了起来,匈奴兵竟自动跑散了。 后来,刘琨联络鲜卑族首领一起进攻刘聪,没有胜利。接着,石勒进攻乐平(今山西昔阳西南),刘琨派兵去救,被石勒预先埋伏好的精兵打得几乎全军覆没。正在这个时候,又传来了长安被刘聪攻陷的消息。到了这步田地,尽管刘琨怎样坚韧,也没法保住并州,只好率领残兵投奔幽州去了。 五年级成语小故事9 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着名的大将军叫吕蒙。他带兵打仗特别英勇,跟着孙权南征北战,为东

18、吴的建国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这位英勇的战将自小没有读过书,所以,肚子里墨水很少,行事也比较粗鲁,又不怎么懂礼仪。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吴下阿蒙”。 有一天,吴主孙权把吕蒙请来,对他说:“如今你是朝廷既出名望又有权势的人,不能没有学问呀,只讲武战是不够的,应当多读点书,增加一些见识,才能不负众望哟!”吕蒙说:“我成天在军营里忙劳碌碌的,有处理不完的军务,哪里还有空看书呢?以前,我不读书,不是照样带兵打仗取得成功吗?” “不对呀,”孙权耐性地开导他,“以军务忙为借口就不读书说不过去,我莫非不忙吗?朝廷上下,哪一项不让我操劳哪,但我还是抽出时间来读书。我自渡江以来,就抽空读了史记汉书和各种兵书。

19、当然我也不是叫你成天看书,不问军务,只是想让你看看前人留下的阅历,扩大些眼界,充溢一下自己,这样对你日后领导军队是特别有帮助的” 于是,孙权就给他拉了一串书名,让他有系统地读些书。吕蒙是一个说到做到的将军,从那以后果真坚持每天读书,有时读到深夜。甚至还会利用斗争停息的阶段,仔细读书学习。书读得多了,见识也提高了很多。 后来,都督周瑜去世了,孙权任命鲁肃为大都督。有天,鲁肃来探望吕蒙,跟他探讨起军事来。吕蒙问鲁肃:“您受朝廷重任,驻防陆口,跟关羽为邻,有什么策略以防不测呢?”鲁肃随意答道:“哦,到时候再说吧!”吕蒙站起身,一本正经地说:“关羽犹如熊虎,厉害得很,不能不防呀!我这里有五条妙计,情愿

20、奉献给您” 鲁肃听完吕蒙的五条妙计,惊异又兴奋地说:“以前你只有武功,现在你又有广博的学识。你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阿蒙喽!”吕蒙答道:“读书人离别后三天,就应当另眼看待了呀!大哥不能用老眼光看人!” 打这以后,鲁肃再也不敢小看吕蒙了,两人还成了好挚友。鲁肃去世前,向孙权举荐了吕蒙,接替了他的职务。吕蒙当上统帅后,一面实行各种军事步骤,一面联合魏国,最终战胜了一代名将关羽,夺回了荆州。 由于吕蒙的话,原文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所以,后人就经常用“士别三日”这句话,来赞扬人离开后不久,进步很快。 五年级成语小故事10 西晋时期,有一位着名的将领、学者名叫杜预。他曾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他

21、有很高的谋略,被人称为“杜武库”。 他曾撰写过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释例春秋长历等学术着作。其中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是流传至今的左传注解中最早的一种,被收入十三经注疏之中,成为后世儒家学者必读的经典之作。 三国时期,魏国由司马氏执掌政权。魏国吞并蜀国后,司马炎爽性夺了帝位,建立晋朝,他就是历着名的晋武帝。此时,杜预主见出兵灭吴,一统天下,他给晋武帝写了一道奏章。晋武帝看罢奏章后,觉得杜预的看法与自己的想法不约而同,就不顾众臣的反对,下了伐吴的决心。 公元280年,杜预率领几路大军向吴国发动攻势。他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占据了长江上游很多城镇,沅、湘两江以南一带的州郡,也都倒戈晋军。吴军都督孙歆等二百

22、多名官员被俘、被杀。 杜预想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一下子把吴国灭掉。可是有人却认为,吴国是个大国,实力特别雄厚,要把它一下子灭掉实在很困难,况且当时正是夏季,暑热难当,雨水丰富,疫病简单流行,不如短暂停止军事行动,等到冬季再发动进攻也不算晚。 杜预不同意这种看法,他坚决地说:“从前,燕国的乐毅靠着济西一战,一口气就占据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取胜的缘由,除了乐毅指挥有方以外,就是靠士气旺盛。现在我方士气旺盛,假如刚好进攻吴国,就似乎用刀破竹子,劈破几节以后,剩下的就可以迎刃而解,不会受到什么阻碍了。” 杜预根据自己的想法,接着与敌军作战。凡是他的旌旗所指之处,敌人没有不被打得大败的。很快,晋军攻下

23、了建业,吴主孙皓被迫倒戈。晋朝最终统一了全国。征南军队班师回朝后,晋武帝封杜预为当阳县侯,以表彰他平定东吴的盖世功勋。 杜预认为天下虽然安定,但爆发斗争的可能依旧存在,绝不能掉以轻心。于是他仍旧勤于军备。后来,他还利用军队兴修水利,为人民造福。他的这些功绩,都许久地留在人民的心中。 摧枯拉朽:表示作战或工作节节成功,毫无阻碍。有时也用来形容不行阻挡的气概。 五年级成语小故事第14页 共14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