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庆市园林工程师中级考试园林理论知识.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4363675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重庆市园林工程师中级考试园林理论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1年重庆市园林工程师中级考试园林理论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重庆市园林工程师中级考试园林理论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重庆市园林工程师中级考试园林理论知识.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重庆市园林工程师中级考试园林理论知识-正文内容开始- 园林理论 第一章 中外园林基本知识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园林简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古典园林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三类。 2 、皇家园林是属于皇帝个人或皇家所私有园林,分为大内御苑(建置在皇城或宫城之内北京北海、中南海、故宫内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宁寿宫西路花园等)、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建置在都城 近郊、远郊或更远风景地带颐和园等)。 3 、皇家园林造园特点:规模宏大、选址自由、建筑富丽、皇权象征寓意、江南园林意境吸取。 4 、私家园林: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等私人所有园林。造园特点:规模较小、内向式布局、诗画情趣

2、、意境深远、相对集中在江南。 5 、寺观园林:佛寺、道观、历史名人纪念性祠庙园林。造园特点:特殊受众群、发展稳定性、选址多名山胜地、重要依赖自然景貌构景。 6、古典园林生成期(殷周“囿”和春秋战国时期“台”结合):秦“宫”汉“苑”阿房宫、上林苑;一池三山:太液池中建立瀛洲、蓬莱、方丈。 7 、古典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此前为模仿自然,魏晋时期才开始有创意。造园形式多样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8 、古典园林盛年期(隋唐):浮现了西苑、华清池、芙蓉苑等宫苑,辋川别业、庐山草堂、杜甫草堂等“文人园林”。 9 、古典园林成熟期(宋元明清):宋朝皇家园林寿山艮岳、李格非洛阳名园记、杭州

3、西湖风景区,元明清西苑三海、故宫御花园、圆明园、清漪园(今颐和园),静宜园(香山)、静明园(玉泉山)、承德避暑山庄等。元朝宫苑代表作为太液池。明清时期形成了北方、江南、岭南三大体系, 江南私家园林代表作为拙政园,计成著有园冶一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近代园林(1840 年鸦片战争后浮现为公众服务公共园林):租界公园-上海外滩公园、自建公园-齐齐哈尔龙沙公园、转型公园-城南公园 三种类型。 、重庆公园:万州西山公园、北碚公园、鸿恩寺森林公园、彩云湖都市湿地公园、龙头寺公园、南山植物园、园博园。 第二节 西方园林简介 1 、上古时期西方园林:古埃及园林(呈方形,四周边着高墙,入口塔门及远处三层住宅楼

4、构成全园中轴线,成排种植、矩形水池);古巴比伦园林(空中花园);古希腊园林(公共活动游览、庭院宅园、神庙园林风景区等三类);古罗马园林(柱廊园和公共园林,着重发展了以哈德良山庄为代表别墅园)。 2 、中古时期西方园林:前期以意大利为中心实用性寺院庭园,中期以西班牙阿尔汗布拉宫苑(其中最负盛名当属桃金娘中庭、狮庭)和印度泰姬陵为代表伊斯兰园林,后期以英国和法国为中心城 堡庭园。 3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代表作埃斯特庄园。别墅园建造以 佛罗伦萨与罗马为中心。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丰富理水手法是其一大明显特点。 4 、17 世纪法国古典园林。勒诺特尔在 17 世纪下半叶才真正开创了法国式园

5、林,代表作 凡尔赛花园。造园特点:在勒诺特尔式园林中,府邸总是中心,起着统率作用,普通建在地形最高处;花园自身构图,体现出专制政体中档级制度;空间广袤与无限,体当前园林规模与空间尺度上, 具备外向性特质;地形平缓或略有起伏;水景以静态水镜面或运河为主;刺绣花坛是重要造园要素。 5 、18 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造园家布里奇曼(自然式造园从她开始)、肯特、布朗(自然风景学派)、雷普顿、钱伯斯(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设计、东方造园泛论;造园思想 回归自然。英国自然风景园以开阔草地,自然式种植树丛,蜿蜒小径等为特色。 6 、西方近当代园林:19 世纪美国奥姆斯特德设计了纽约中央公园,被称为当代风景园

6、林之父; 20 世纪美国丘奇代表作品有“加州花园”、唐纳花园,马科斯设计了芒太罗花园(从超现实主义等当代艺术中寻找灵感);60 年代后屈米设计了维莱特公园(解构主义)、彼得沃克设计泰纳喷泉(极简主义)、彼得拉茨设计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园(生态主义)。 第二章 园林设计基本知识 第一节 园林美学概论 1 、园林美学是园艺、建筑、美术、文学和生态等交叉边沿学科,是将美学研究成果运用到园林研究上而形成一门新兴学科, 2 、园林美学研究内容和对象: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审美、园林实体、园林考古。 3 、园林美物质建构序列:建筑之美、山水之美、花木之美、天时之美。 4 、园林美精神建构序列:其一是人文意识

7、之流积淀;其二则是历史人物、事件在时间流程中所留下对象性存在。 5 、西方古典园林创作原则:规则式;中轴为主,横轴辅助;依轴对称,几何构形;地形开阔、平坦或成台地。 6 、园林形式美创造:形(点、线、面、体)、色、声、形式美各因素组合规律。 7 、园林意境创造:虚实对比;自然事物暗示;自然环境启示;建筑语言;文学语言。第二节 景观生态学概论 1 、景观:由若干互相作用生态系统镶嵌构成异质性区域。 2 、景观要素是指构成景观基本空间单元,分为 斑块(外貌与周边环境明显不同块状地区单元)、廊道(外貌与周边环境明显不同线形地区单元)、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佳均质背景地区)3 种类型。 3 、

8、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构造、功能和动态以及管理科学。 景观构造: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空间关系,涉及类型、面积、形状、数量、空间、分布方式、能 量物质分派。 景观功能:景观要素之间互相作用和联系。景观动态:景观构造和功能随时间变化。 景观管理:把景观生态学原理应用于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4 、景观生态学理论基本:系统论、级别理论。 5 、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景观整体性原理、景观异质性原理、景观级别性原理、景观尺度性原理、景观动态性原理、景观稳定性原理、景观生态流原理、景观格局和过程关系原理、景观演化人类主导性原理、景观多重价值原理。 6 、景观空间格局:特定尺度上,大小和形状各异景观元素在空间上排列形

9、式。重要包括三方面: 空间异质性、空间有关性、空间规律性。 7 、景观异质性涉及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功能异质性3 种类型。 8 、生物多样性四个层次: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第三节 环境行为学概论 1 、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是研究、探讨外界环境与人类自身行为之间互相作用与互为影响关系学科。有关学派涉及:格式塔心理学、构造论、皮亚杰学派。 2 、行为研究:人与行为和环境三者关系、环境对行为影响、人基本需求(马斯罗层级论:生理需求饥、渴、寒、暖,安全需求安全感、领域感、私密性,相属关系和爱需求、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学习与美学需要)、人创造力与环境。

10、 3 、领域性: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种场合或一种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行为模式。分为微观环境(人与人之间保持空间距离:密切 00.45m 、个人间 0.451.2m 、社交 1.23.6m 、公共空间 3.68m )、中观环境和宏观环境 3 类。 4 、环境行为学在园林设计中应用:个人空间、人际距离、领域性、私密性、安全感、看与被看、 抄近道行为、趋光行为。 个人空间:每个人都被看不见个人空间气泡所包围。私密性:一种人独处、集中精力、不受干扰。 安全感:是仅次于生理需求基本自然性需求。 5 、环境行为学对园林设计影响:景观环境和行为关系研究(环境对使用者行为诱发性)、景

11、观环境认知研究、景观环境运用研究(通过不同人群活动需求和心理研究找到共性需求和行为模式)、景观环境评价研究、环境中人行为和感觉研究。 第四节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1 、形式美要素在园林中应用:点、线、面、体、质感、色彩(冷暖、距离感、运动感、面积感、重量感)。 2 、形式美法则在园林中应用:总法则 多样统一;四个分项法则(8 大金刚) 对比与调和、均衡与稳定、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 第五节 园林设计技术与表达 1 、平面图:设计方案中最为重要某些,反映建筑室内空间关系。 2 、立面图:反映建筑 4 个立面,可看到造型,涉及体量、比例、门窗、台阶、表面装修。 3 、剖面图:选取适合视点最恰本地体

12、现室内空间状况,可看到屋顶形状,涉及女儿墙高度,屋顶厚度以及室内外地面落差、踢脚、台柜、洗手池等室内设施。 第三章 园林规划设计阶段 第一节 概述 1 、园林规划设计是一种系统性和连贯性很强工作,每个环节均有相应工作内容,下一种环节工作必要以上一种环节成果为根据和指引。其工作流程涉及项当前期调查研究、园林规划、园林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一系列环节。园林规划设计需要由具备相应规划设计资质单位完毕,由园林主 管部门、专家小组及园林项目投资方审核后方可指引实行。 2 、园林规划与园林设计关系:先规划后设计。 3 、园林规划任务涉及:综合拟定安排园林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发展方向、重要内容、基本设施、空

13、间综合布局、建设分期、投资估算(方案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预算)活动,强调园林要素 合理布局和组合。 4 、园林设计任务涉及:对园林空间进行组合(涉及地形设计、建筑设计、园路设计、种植设计及园林小品等方面设计)拟定造型手段、方式、构筑材料、植物造景方式等。 第二节 项目调研与分析阶段 1 、项目调研与分析阶段:涉及调研和分析两个某些。调研某些需要与甲方或管理方进行充分沟通、收集有关图纸及文字资料、进行现场踏勘;分析某些需要整顿资料并做好各项现状分析,拟定 初步规划设计方向。 2 、项目调查研究涉及:前期沟通工作(特别要理解业主对项目总体框架和基本实行内容)、文字资料收集(自然条件、环境建设条件、

14、人文资料条件)、图纸资料收集(1:1:500 地形图、1:200 局部放大图、既有建筑图纸资料、1:200 或 1:500 现状树木分布位置图和地下管线图)、现场踏勘。 3 、项目现状分析涉及:用地现状综合分析、地形分析、拟定规划设计方向(规划设计目的、指引思想和原则;项目用地和都市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关系,拟定公园性质和重要内容;项目总体规 划设计艺术特色和风格规定;项目地形地貌运用和改造,拟定其基本本来山水景观脉络;拟定基本 功能和游人容量;项目分期建设实行程序;项目建设投资框算)。 第三节 园林规划阶段 1、园林建设项目规划成果涉及规划图纸和规划设计阐明两个方面。规划设计阶段所有成果在规定

15、期限内以文本方式交付甲方,由甲方组织专家评审、审核并报园林管理部门审批通过后方可开展下一种环节工作。 2 、规划图纸内容(12 大图)涉及:区位图、综合现状图、现状分析图、构造分区图、景观分区图、总体规划方案平面图、竖向控制图、道路总体规划图、种植总体规划图、园林建筑方案图、管线总体规划图、鸟瞰图以及局部效果图。 3 、规划阐明书涉及:位置、面积、现状;现状分析;规划目的、指引思想和原则;功能分区、规划重要内容及游人容量;管线、电讯规划阐明;分期实行筹划;重要经济技术指标等7 个方面内容。 第四节 园林方案设计 1 、设计图纸内容(8 大图+2 阐明)涉及:不不大于 1:500 平面图、地形设

16、计图、分区种植设计图、园林建筑设计图、管线设计图、构造分析图、园林景观意向图、园林景观效果图、重要植物材料阐明、重要功能设施小品阐明。 2 、设计阐明书涉及:园林项目设计规模、现状概况、现状分析、设计根据、设计原则、定位、布局与设计要点、各个景观要素设计阐明、经济技术指标等。设计阐明中应当涉及该项目建设清单以及投资概算表。 第五节 园林施工图设计 1、施工图图纸内容(8 大图)涉及: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放线总图和定位总图、竖向设计图(高程图)、道路广场设计图、种植设计图、水景工程设计图、园林建筑设计图、管线设计图。 2 、设计阐明书涉及:设计根据、设计对象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园林建设项目设计内容

17、、要点, 各类园林工程做法规范等。 第四章 园林绿地设计理论 第一节 公园规划设计 1 、公园绿地是都市中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重要功能,有一定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步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伙用绿化用地。都市公园是都市建设用地、都市绿地系统和 都市市政公用设施重要构成某些。 国内都市公园绿地分类:综合公园(全市性公园、区域性公园)、社区公园(居住区公园、社区 游园)、专类公园(小朋友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公园、其她专类 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等。 2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原则:整体性、地方性、生态可持续性。(简答) 3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程序(四个阶段

18、):接受委托任务书、收集调查整顿分析现状资料、编制筹划任务书、进行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4 、公园绿地游人容量C=A/Am C:公园游人容量(人);A:公园总面积(m2 );Am: 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m2/ 人)。 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市区级公园 60m 2,居住区公园、带状公园、居住社区游园 30m 2, 风景名胜区不不大于 100m 2,最低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陆地面积不得低于20 m 2。水面和坡度不不大于50% 坡度山地面积之和超过总面积50% 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应恰当增长。 5 、公园绿地用地比例均不不大于 70% 。 6 、综合公园分为全市性公园(用地面积 10 100

19、公顷或更大,服务半径 35km ,步行 30 50 分钟,车行 10 20 分钟);区域性公园(用地面积 10 公顷左右,服务半径 12km ,步行 15 25 分钟,车行 5 10 分钟)。 7 、综合公园功能(三大任务):游乐休憩、文化节庆、科普教诲。 8 、综合公园面积不少于 10 公顷; 位置:服务半径使居住地内居民能以便地使用;不适当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复杂破碎地形及起伏变化较大坡地;具备水面及河湖沿岸优美景色;选取原有树木较多或有古树地段;选取在原有 绿地地方;公园用地应考虑将来发展余地。 9 、综合公园设立内容:观赏游览、安静活动、小朋友活动、文娱活动、科普文化、服务设施。 、影

20、响综合公园设立因素:居民习惯兴趣、公园在都市中地位、公园附近都市文化娱乐设施设立状况、公园面积大小、公园自然条件状况。 、综合公园规划原则:满足功能,合理分区;园以景胜,巧于组景;因地制宜,注重选址; 组织导游,路成系统;突出主题,创造特色。 、公园出入口三种类型:重要出入口、次要出入口、专用出入口。 、综合布局 公园景色观赏要组织导游路线,引导游人按观赏程序游览。 公园中要有构图中心,在平面布局上起游览高潮作用主景常为平面构图中心,在立体轮廓上起观赏视线焦点作用制高点常为立面构图中心:。 、公园规划布局三种形式: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公园规划六大功能分区:安静游赏区(占地面积最大,游人

21、密度最小,可设立在距重要入 口较远处)、文化娱乐区(常设立在重要入口附近)、体育运动区(应安顿在次要出入口附近,也可 以单设入口)、小朋友活动区(普通设立在出入口附近。依照小朋友年龄不同划分不同活动区域;建筑与小品形式要能引起小朋友兴趣,符合小朋友比例尺度;道路布置要简洁、明快,容易辨认;植 物选取要丰富多彩,颜色鲜艳,引起小朋友对大自然兴趣,不容易对小朋友产生伤害植物;不适当 用铁丝网做隔离;地面不适当用凹凸不平或尖锐材料;应多铺草地或海绵软性铺装;区内需设立饮 水器、厕所、小卖部等服务设施;应用绿篱或栏杆与其她区隔离,有规定出入口,防止游人随便穿 行,便于管理并保证安全)、园务管理区(本区

22、四周要与游人隔离,对园内园外均有专用出入口,便 于运送和消防)、老人活动区(普通布置在公园内比较清静地方。规划要点:第一,选址宜在背风向 阳处,自然环境较好,地形较为平坦,交通比较以便;第二,依照活动内容不同可建立活动区、棋 艺区、聊天区、园艺区等几大区域;第三,本区内建筑要讲究造型别致,取名要有深度;第四,在 植物配备上应选址某些姿态优美、色彩鲜明植物,尽量多使用常绿树)。 、为保证公园区游园安全,水体深度1.51.8m 。硬底人工水体近岸 2m 范畴内水深不得不不大于 0.7m ,超过者应设护栏。无护栏园桥、汀步附近2m 范畴内水深不得不不大于 0.5m 。 、公园中园路种类(三种):重要

23、道路(大型公园 4 6m 、小型公园 34m )、次要道路(2 3m )、游步道(1.22m )。 、植物种植设计原则:植物种植设计一方面要满足功能需求;公园植物规划设计要以乡土树种作为基调树种;植物配备应注意全园整体效果;植物配备应充分运用植物造景特色;植物配备还 应对各种植物类型和种植比例做出恰当安排(普通公园中不同植物种类和比重有一种大体规定。普 通密林占 40% ;疏林和树丛占25%30%;草地为20%25% ;花卉占3%5%。常绿树和落叶树比例则应不同地区而有所不同,华北地区常绿树占30%50%,落叶树占 50%70% ;长江流域常绿树和落叶树比例约为 1:1;而华南地区常绿树占到

24、70%90% )。 第二节都市广场设计 1 、都市广场五种类型: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娱乐休闲广场。 2 、都市广场绿地规划设计原则:贯彻以人为本人文原则、把握都市空间体系分布系统原则、倡导继承与创新文化原则(两种手法:地区环境文脉手法、时间历史文脉手法)、体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原则、突出个性创造特色原则、注重公众参加社会原则。 3 、广场空间尺度分析:20 25m模数,距离D:高度H 比值在 1-3 之间。 4 、都市广场空间环境设计五种要素:色彩、水体、地面铺装、建筑小品、植物。第三节 都市道路绿地设计 1 、都市道路三种类型:都市主干道(高速交通干道 80120km/h、迅

25、速交通干道 70 km/h 、普通交通干道 4060 km/h、区镇干道 2540 km/h)、市区支道、专用道路。 2 、都市道路绿地四种布置形式:一板两带式、两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 3 、道路绿化是指红线范畴以内行道树、分隔绿化带、交通绿岛以及附设在红线范畴以内游息林 荫路等。 4 、行道树种植方式有树池式、树带式两种。树池边长或直径不得不大于1.5m ,树带宽度不得不大于 1.5m 。行道树定干高度:普通不低于 2m 、干道不低于 3.5m 。 5 、绿化带种植设计 路侧绿带:树木株距应当不不大于树冠直径 2 倍。宽度不不大于 2.5m 种植 1 行乔木 1 行灌木、不不大

26、于 6m种植 2 行乔木、不不大于 10m可多行或布置花园林荫道。 分车带绿化:宽度不适当不大于 1.5m ;乔木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缘石外不不大于 0.75m ;分车道应恰当分段,普通采用 75 100m为宜。 交叉路口和交通岛绿化设计:视距三角形范畴内植物高度控制在 0.65 0.70m 。个别进一步范畴内行道树如果株距在 6m以上,树干高于 2m ,干劲在 0.4m 以内也是容许。 7 、行道树植物选取规定:能适应都市各种环境因子;树干通直,树姿端正,体形优美,冠大荫浓;择寿命长树种;耐修剪,愈合能力强;花果少而无毛,花果无臭味,无飞絮飞粉,不招惹蚊 蝇;选取浅根性树种;选取不带刺树种。

27、第四节居住区绿地设计 1 、居住区绿地四大类型: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园最小规模1 公顷最大服务半径 800 1000m、居住社区中心游园最小规模 0.4 公顷最大服务半径 400 500m 、居住生活单元组团绿地最小规模 0.04 公顷)、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和庭院绿地。 2 、居住区绿地设计原则:坚持社会性原则;坚持经济性原则;坚持生态性原则;坚持地区性原则;坚持历史性原则。 2 、公共绿地指标:组团级 0.5 /人、社区(含组团)1 /人、居住区(含社区或组团)1.5 /人。 3 、绿地率:新区建设应30% ,旧区改造宜25% 。 3 、绿化植物栽植间距:1 行行道树 4 6m 、2 行

28、行道树 3 5m 。 4 、绿化带最小宽度:1 行乔木 2m 、2 行并列乔木 6m 、2 行棋盘式乔木 5m 。 5 、绿化植物与管线最小间距:给水管、闸井至乔木中心1.5m ,污水管、雨水管、探井至乔木中心 1 m 。 第五节 工矿公司绿地设计 1 、工矿公司绿化特点:环境恶劣,立地条件复杂;绿地使用对象固定;工矿公司绿化设计是工矿公司总体规划有机构成某些;工矿公司绿化设计必要从实际出发,不要强求平面构图完整性;工 矿公司绿化中最突出问题就是解决好地上构筑物、地下管线与树木之间关系。 2、工矿公司绿地规划基本原则:1)满足生产和环保规定,把保证安全生产放在首位;2)应充分体现公司特色和风格

29、;3)充分体现“为生产服务,为职工服务”宗旨;4)坚持多层次绿化,增长绿地 面积,提高绿化率;5)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厂区绿地系统。 3 、工矿公司绿地分五大区:厂前区绿地、生产区绿地、仓库和堆场区绿地、道路绿地、绿化美化地段。 厂前区绿地设计要点(九点):要美观、整洁、大方、明快,给人以深刻印象;因地制宜设立林荫道、行道树、绿篱、花坛;绿地设立应与广场、道路、周边建筑及关于设施协调,普通多采用规则式或混合式;植物配备要和建筑立面、形体、色彩协调,与都市道路联系,多用对植和行列式种植;入口处布置要富于装饰性和观赏性,并注意入口景观引导性和标志性;建筑周边绿化还要解决好空间艺

30、术效果、通风采光、各种管线关系;如用地宽余,厂区前绿化设计还可与小游园布置结合; 要通过各种途径扩大绿地面积,坚持多层绿化;为丰富冬季景色,体现雄伟壮观效果,厂前绿化常绿树种应有较大比例,普通为 30%50%。 生产区绿地设计要点(八点):理解生产车间职工生产劳动特点;理解职工对绿化布局及植物喜好;将车间出入口作为重点美化地段;注意合理地选取绿化树种,特别是有污染车间附近;注意车 间对通风、采光以及环境规定;绿化设计要满足生产运送、安全、维修等方面规定;解决好植物和 管线关系;绿化设计要考虑四季效果与季相变化。 4、工矿公司防护林带 4 大构造:通透、半通透、紧密、复合式构造。 5、抗二氧化硫

31、树种:大叶黄杨、雀舌黄杨、瓜子黄杨、海桐、蚊母、山茶、女贞、小叶女贞、 6、抗氯气树种:桧柏、侧柏、大叶黄杨、海桐、蚊母、山茶、女贞、夹竹桃、凤尾兰、棕榈 第五章 园林工程要素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古典(老式)园林4 大要素:山石、水体、植物、园林建筑。当代园林还涉及地形、园路、铺装等要素。 第一节 园林地形设计 1 、地形分类:平坦地形、凸形地貌、山脊地貌、凹形地貌、谷地(谷底是一系列持续和线性凹形地貌)。 2 、地形改造三大原则:完善基本地形、排水组织和坡面稳定、坡度设计原则(坡度不大于1% 容易积水;坡度介于 1%5%比较抱负;5%10%排水较好,具备起伏感,适合安排用地范畴不大内容;坡度

32、不不大于 10% 地形只能局部加以小范畴运用) 极限和惯用坡度值:重要道路 极限 0.510%惯用 18%;停车场地 极限 0.58%惯用15%;运动场地 极限 0.52%惯用 0.51.5% ;平台和广场 极限 0.53%惯用 12% 。 3 、坡面分类:平坡 02% 、缓坡 210% 、中坡 10 25% 、陡坡 25 50% 、急坡>50%。4 、广场地形解决要点:普通以相交道路中心线交点标高为广场竖向设计控制点,力求广场内部 纵、横坡度平缓,场内标高低于周边建筑物散水标高,可设计为单一坡向、两面坡向、不规则斜坡 和扭坡,天然斜坡地形较大时可分为多级式广场。 5 、道路地形解决要点

33、:顺应自然、沿等高线设立路线,当一条路线沿与等高线成直角方向进行时,其位置应选在挖方、填方量至少处。 6、建筑坡地地形解决要点:人工水平台或台阶地。连接不同高度平台4 种办法:绿化带、有变化斜坡、绿化斜坡、挡土墙台阶。阶梯式房屋 3 种形式:7 17% 坡地合用跌落单元式、>25% 坡地合用阶梯走廊式和台阶式。 7 、竖向设计基本原则:室内地坪高于室外地坪(住宅 30 60cm ,学校、医院 45 90cm );广场坡度 0.33% (0.51.5% 最佳);草坪、休息绿地 0.310% ;道路纵坡不不大于 0.3% 。 8 、竖向设计详细办法:普通景观场地路面不适当超过8% 挡土墙分为

34、四大类型: 重力墙 平砌块、异性砌块、外露骨料砌块。 悬臂墙钢筋混凝土悬臂墙 由底座和悬臂构成;加钢筋砖石和混凝土;加钢筋混凝土砌块。垄格挡土墙分为混凝土垄格、木垄格。 其他类型墙体分为木墙、金属条筐。 9 、台阶设计:每级台阶高 10 18cm 、台面宽 30 38cm (每个台面高差不超过 5mm)、10 12 个踏面设一种休息平台。 、坡道设计要点:倾斜度不超过 8.33% 或 12:1 ,长距离斜面每隔 9m 设计 1 个平台,平台最小长度不不大于 1.5m ,坡道两边有 15cm 高道牙。 第二节 园林水景设计 1 、园林水景:依水体状态和功能分为静态水景(大型水面、中小型水面、景观

35、泳池三大类)、动态水景(流水、落水、喷水三大类);依水形和风格分为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三大类。 2 、理水基本手法:聚散、曲折(藏源、引流、集散、掩映)、临近(亲水性)、形声光色。 3 、静态水景营建形式:下沉式、台阶式、室内外沟通连体式(嵌入式)、组合式、溢流式、平满式。 4 、规则式静态水景,植物种植池中水池深度50 100cm;小面积自然式水池深度50 100cm; 喷池池深 50 100cm 。 5 、动态水景中,流水坡度 0.590% ,水流深度 20 35cm 。 6 、瀑布重要形式:自然式瀑布、规则式瀑布、斜坡瀑布、枯瀑。 7 、瀑布构成:背景、上游水源、瀑布口(落水口)、瀑身

36、、承瀑坛、溪流。 8 、叠水(跌水):喷泉中水分层持续流出,或呈台阶状流出称为叠水。常有三叠泉、五叠泉形式。 9、溢流:池水满溢外流; 泻流:断断续续、细细小小流水; 管流:水从管状物中流出;滚槛 (滚水坝):水越过水下横石翻滚而下一种急流状态。 10 、壁泉:墙壁型、山石型、植物型3 种类型。 、喷泉基本分类:喷水造型式、瀑布水帘式、雕塑造型式、声控喷泉式。 、水景中常用安全性问题:水体深度带来、高科技水体景观带来、喷水水泵。 、水景中安全问题解决办法:控制岸边水深(离岸 1m内岸边水深不适当超过 50cm )、优化水电结合设计、优化喷泉力量控制。 第三节 园林置石与叠山设计 1 、园林造景

37、惯用石类:湖石类、黄石类、剑石和笋石类、灵璧石、蜡石、宣石、花岗石、青石、卵石类。 2 、石形态美:瘦(造型不臃肿而风骨劲瘦)、透(横向上有孔有眼)、漏(上下透空)、皱(有纹理,存储久远风化所致)。重要针对太湖石。 3 、石各部位名称:天端(石上面)、面(观赏最佳面)、侧(以天为首面向前时两腋部位)、肩 (天与侧或面相接突出部位)、根(石底与地面接触地方,入土1/3 1/2 )。 4 、置石摆置原则:像“种”有生命物体普通,需将石块根部埋入地下,使露出地面某些能显得稳固;将景石最具特色一面朝向观赏者一边;上有美丽纹路石块,则美丽纹路一面为正面,另一方 面再考虑形状。 5 、置石布局分类:特置、

38、对置、散置、群置。 6 、叠山(假山)类型:老式假山(有土山、土石山、全石山之分)、当代假山。 7 、土石假山种类:石包土、土包石。第四节 园林建筑物设计 1 、景观建筑形式:亭(停憩游行处)、廊(线形)、榭(临水景观建筑)、舫(在水面上仿船造型建筑物)、厅堂、楼阁。 2 、园林建筑设计要点:结合功能规定设计(如厕所应分布均匀,既隐蔽又以便使用);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满足造景规定。 第五节 园路设计 1 、风景旅游主干道一级道路 2 、主园路 68m、次园路 46m、小径 23m。 3 、交叉口解决: 1)避免交叉口过多,路中心线尽量交于一点,岔路口路面也应分出主次,使方向明确。2)交叉 成锐

39、角园路,应设计成圆顺曲线角隅。3 )两条线路成丁字相交时,宜在道路交点处布置对景。4 ) 山路与山下道路相交时,如果山路并非是山上纪念性建筑重要景观道路,普通不适当正交。5 )交叉点形式在满足园林总体规划、周边地形、交通性质与导游路线组织基本上可以不拘一格。6 )园林景观道路与建筑关系。接近道路园林建筑普通应面向道路,并不同限度后退,远离道路。7)山地园林 景观道路解决。当道路坡度在6%以内时,则可按普通道路解决,超过6%10%,就应顺应等高线做成盘山道以减少坡度。当山路坡度超过10% ,下山时使人有站不住脚感觉,就需要设立台阶,不大于 10% 坡可局部设立台阶。山道台阶每1520级最佳有一段

40、较为平坦路面供认休息。8 )低而小山丘,布置山路时应注意延长路线,使人对山面积产生错觉以扩大园林空间。 5 、园林道路平面布局形式:按形态分为规则式(几何式)、自然式(风景式)、综合式;按旅游线路分为环路式、尽端式、综合式。 第六节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 1 、乔木按高度分为:大乔木(20m以上)、中乔木(820m )、小乔木(不大于 8m )。 2 、树木配备办法:孤植(单株/丛)、对植、丛植(310 株/丛)、群植(1 2 种骨干树种, 10 株以上)、行植(沿直线等距栽植)、带植。 3 、植物景观设计要点:林缘线(树丛、花丛在地面上垂直投影轮廓)设计、林冠线(树林或树丛立面轮廓线,重要影响景

41、观立面效果和景观空间感)设计、季相设计。 第七节 园林铺装设计 1 、铺装功能:划分不同性质交通区间、警示、引导、缓和疲劳、限制车速、环境艺术功能。 2 、铺装设计要素:色彩、质感、构形、尺度、边界。 3 、铺装材料分为:天然材料(石板、乱石、块(条)石、碎大理石、卵石)、人工材料(沥青混泥土、水泥、砖、水磨石、斩假石)。 第六章 园林工程原则与规范 第一节 园林绿化法规性文献第二节 园林工程规划设计第三节 园林工程施工 第四节 园林工程竣工 竣工评估普通分为竣工自检和正式评估2 个环节。第五节 园林工程技术规定及审批 1 、重庆市都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公共绿地:街头绿地(涉及游园

42、、绿化广场)绿地率40% ,绿化覆盖率60% ;游憩林荫带(具 备开敞性和较强游憩功能,宽度不不大于812m)。2 、建设项目配套绿地管理技术规定 行道树:是指在各种道路两侧及分车带上等距、成行种植乔木。分为街道行道树、公路行道树、甬道行道树三种。 3 、绿地规划指标和定额 1 )绿地指标:提出各时期绿化发展总指标。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建成区公共绿地面积/建成区都市人口数绿化覆盖率= 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建成区面积X100% 绿地率= 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建成区面积X100% 人均绿地面积= 区域内各类绿地面积/区域内都市人口数人均公园面积= 区域内公园面积/区域内都市人口数 4 、重庆核心区各行政区绿地规划指标(覆盖率+5% ) 渝中区 绿地率 35% ;九龙坡、大渡口、江北区 绿地率 40% ;南岸区、巴南区、沙坪坝区 45% ; 北部新区 55% 。 第27页 共27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