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话指南》修改稿.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4362876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官话指南》修改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官话指南》修改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官话指南》修改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官话指南》修改稿.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官话指南修改稿-正文内容开始- PAGE PAGE7 日编汉语读本官话指南的取材与编排 摘要:官话指南编刊早、流传广,曾经作为近代对外汉语教学的经典教科书。它由日本驻清朝公使馆翻译学员在其中国教师的帮助下将平日课本整理而成。其语音教学,浅显简略;其口语对话,既注重实用,又兼顾趣味;其课文组织,既有日常应对,又有公务交涉。情景逼真,语料丰富,句型生动,口吻酷肖。其所不足,在于外语会话读物而无母语或通用语对照,趣味阅读的偏重,带来了生词稍多、用词稍难、句型复杂、篇幅稍大等问题,从而在正反两方面留下了足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关键词:编者校者取材与编排成就与不足 日编汉语读本官话指南在明治中期问世。“随

2、后,在整个明治时代,它不仅确立了支那语学习者必读书的地位,而且,该地位经过大正时期,一直保持到了昭和20年(1945)。同时,该书不仅用于日本的支那语教学,而且广被翻译,出版了英语版、法语版和注释本,可以说是当时的国际名著。”六角恒广,这位日本著名的汉语教学史专家继而感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也被埋藏在历史中了。”1(P16) 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奇书”,竟至于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成了日本人学习中国语不可缺少的必读书,是支那语的经典教科书”,而且,“截至昭和20年11月,它的修订版已出到了第45版” 1(P20)?它究竟编写了什么内容?它又是如何编写的? 一、版本与编者 笔者目前

3、所能看到的官话指南,是上海图书馆所藏1903年Kelly & Walsh Limitid(上海别发洋行)铅印出版,即六角恒广先生所称的“复刻本”,并说“虽出版年代、发行所不同,但包含序文、版权页在内,都是用四六判规格收入了初版全文,装订和封底文字一样,内容的排版、铅字亦相同”1(P16)。对其所见之初版,六角恒广则称“版权页未记载出版年月”,与别发复刻本正同,唯有“线装四卷一册,纵213毫米147毫米版型”可资参证。 别发复刻本书末版权页的内容是: 在清国北京大日本国公使馆长崎县士族吴启太东京府士族郑永邦仝编著;长崎县平民东京下谷区西黑门町贰番地郑永宁邸内寄留杨龙太郎出版 书前有序文两篇: 吴

4、生驻燕京三年,学其语言,顷者,辑切日用者编成一书,名曰官话指南。盖出于其自课自得之余,宜乎亲切明著,不负其名也。有功斯学,可谓伟矣。 抑余有恐焉,前之修斯学者,苦无成书,耳听而手抄,日累而月积,渐乃有得。其入之难也如是,而得之却深焉。今也既有成书,它人数年之功,可期一朝了之,入之太易,恐得之不深。读斯书者,莫狎于其入之易,而思更致其力,指南而到南,以期有成,是余之所望于学者,而亦吴生之志也。 明治十四年十二月,田边太一叙于燕京公署。 语言之学,虽文人之余绪,原无关乎经济才能之大。然无成书以为娴习之助,但偶听人之谈论,依稀仿佛而效颦之,不惟随学随忘,诸多挂漏,滋管窥蠡测之虞,即轻重缓急之间,刚柔

5、高下之际,亦必不能一一酷肖。兹有吴启泰、郑永邦者,皆东洋长崎人也,因随公使驻北京,公余之暇,即潜心于语言之学。天资既敏,人力亦勤,积数年之苦功,而凭空结纂,设为问答之词,藏诸囊箧,久已累牍成篇。仆等偶然过访,适其稿置案头,急索而观之。见其口吻之合,神气之真,与其发挥议论之详切,实为动中肯棨,因怂恿之,俾印刷成书,以公诸世,诚善本也。苟殚心于此者,按其程式,奉为楷模,循序渐进而学之,如行路者之有向导,绝不致为迷途所惑,较之偶听人谈论、依稀仿佛而效颦之,其相去不已天渊乎?仆等观是书而佩服深之,爰为之校对一番,并为之序,以述其颠末云。 光绪七年辛巳小阳月下浣,燕京黄裕寿、金国璞拜序 其后是吴启太、郑

6、永邦于“明治十四年十二月”所作“凡例”,共十条,第一条说: 余驻北京,学语言,三年于今,时延请师儒,赖其口讲指画,渐有所领悟,然不过沧海一粟耳。是编系平日课本,其中遗漏,指不胜屈。今印刷成书,只为初学计,遗笑大方,自知不免。 只说“余驻北京”,而非“余等”、“余二人”,再看田边太一(使馆参赞,代理公使)所作之序,两次指明“吴生”,并未提及郑氏,据此,似“余驻北京”之“余”,当为吴启太,而一年之后,郑永邦才入选为使馆学生译员,因此,他应该是后起协作者。 吴启太,其父吴硕三郎,日籍华裔,世代为唐通事,明治十一年(1878)曾任上海领事馆翻译。次年,吴启太被北京公使馆录取为学生译员,在中国教师的教导

7、下攻读汉语。 郑永邦,其父郑永宁(右十郎),吴硕三郎之弟,出继郑干辅,先后担任日本外务省汉语大译官、汉语学所督长、驻华公使馆翻译、参赞。郑永邦于明治十三年(1880)入选使馆学生译员。除参编官话指南之外,他还与吴启太之弟吴大五郎编有日汉英语言合璧(1888由郑永邦之兄郑永庆的“可否茶馆”发行)。 两位日本编者之外,另有两位中国“校对”,即为本书作序的黄裕寿与金国璞。 黄裕寿,不详。金国璞的情况,则可据六角恒广先生的著述探知大概。“金国璞,号卓庵,会英语。从明治30年(1897)东京外国语学校设立时起,到明治36年(1903),一直在该校任职是明治时代令人怀念的中国教师。”1(P38)“金国璞是

8、作为外国语学校的中国人教师来日的,也在高等师范学校讲课。他是中国同文馆出身他在日本的中国语教育中留下了很深足迹。”2(P156)而神田支那语学校职员名录则表明,金国璞来自北京,监生功名,讲师职称2(P145)。据他的学生田中庆太郎(东京文求堂店主)回忆:“金国璞的教法,开始有点注意四声。他说,学支那语应像学唱歌一样。该先生不懂日语,懂一点英语。”2(P156)后来编有支那语辞典的井上翠说得更为具体:“我们进入第二年,官话指南才学习了二十页左右。最初是金先生教金先生红鼻子,风采不扬,发音就像响在鼻孔一样。据同学说,他在北京跟宣教士只学过三个月英语,但先生好像很得意,他连续发出In this ca

9、se作说明的样子,至今令人难忘。作为白话文章家,他当时属第一人。”2(P153)在日期间,金国璞还与平岩道知(日本参谋本部1879年来华留学生)合编有(北京官话)谈论新编(1898年积岚楼书屋发行)、独自编有北京官话士商便览(1902年东京文求堂发行,四年后田中庆太郎翻译出版了它的日译本)、支那交际往来公牍(1902年初版,次年由吴泰寿(吴启太之弟)出版了训译本)和(北京官话)今古奇观第一(文求堂1904年版)、第二编(1911年版)。明治三十六年,金国璞返回北京之际,还“由东京文求堂出版了”“经他亲自改订”的官话指南。其中,“初版第一卷中的应对须知全部被删除,代之以新加的第一卷应酬琐谈20章

10、”,尤其是“初版中由田边太一和黄裕寿、金国璞写的序文也被删除,卷头仅留下了编者的凡例”(18页)。这里可能已经涉及到著作权归属的问题了。 应该说,对于官话指南的编辑,黄裕寿与金国璞两人的角色可能并不止于“校对”。六角恒广先生就明确说过:“作序的黄裕寿与金国璞,均为编者的中国语教师。”如此断言,似有凭据。本来,编者所作凡例,对官话指南的成书已经略有说明,即“驻北京,学语言,三年于今,时延请师儒,赖其口讲指画”,而“是编系平日课本”。课本显然不会是学生自编自学的。可是,黄裕寿与金国璞之序,却煞有介事地称吴、郑“积数年之苦功,而凭空结纂,设为问答之词,藏诸囊箧,久已累牍成篇”,以至于“仆等偶然过访,

11、适其稿置案头,急索而观之。见其口吻之合,神气之真,与其发挥议论之详切,实为动中肯棨”。观其称颂揄扬,溢美逾量,广告色彩颇浓。而且最后,黄、金二人究竟还是忍不住把自己露了出来,“因怂恿之,俾印刷成书,以公诸世”,且“为之校对一番,并为之序,以述其颠末云”。如果真的只是作为校对者,他们未必有多少资格“为之序以述其颠末”的吧? 综上所述,官话指南的编纂,当是日本驻清朝公使馆“学生译员”吴启太为主、郑永邦为辅,在中国文人黄裕寿、金国璞的指导、支持和鼓励下,将其来华学习汉语的书面读物,根据“切日用者”(田边太一序)的原则,加以整理编辑而成其初稿,黄、金二人复为之审核定稿,然后交付东京印刷出版。其初版时间

12、,应在明治十五年(1882)新春之后。其主要读者,起初是使领馆的学生译员,稍后即传入日本公私汉语学校,成为日本最早的北京官话读本之一。 1900年,上海美华书馆翻印了它的复刻本;1903年,上海别发洋行的复刻本紧随其后;此前,别发洋行已经出版了英国驻烟台领事金璋(Hopkings,Lionel Charles)的全文英译本(1900),此后,则有上海商务印书馆的英文重印本(出版年不详);法国神甫布舍(H. Boucher)则于1905年在上海天主教会出版了它的法译本和法译注释本;1905年,吴启太之弟吴泰寿在东京文求堂出版了日译本;1925年,大连大阪屋号出版了饭河道雄对英译本的日译本;193

13、9年,木全德太郎则在东京文求堂出版了注解本的官话指南精解。1(P18-20) 二、取材与编排 在论述官话指南的四卷正文之前,让我们首先仔细审读其“凡例”: 一、初学华语者,须知有四声、有轻重音(轻音,即窄音;重音,即宽音)、有轻重念、出入气等项,是不俟论。此外尚有张口音、闭口音,又有撮口音,如“巴”、“寒”、“张”、“大”等音,皆是张口音也;如“木”、“父”、“不”、“屋”等音,皆是闭口音也;如“火”、“去”、“出”、“姑”等音,皆是撮口音也。另有由、夕、母音所出之音,如“倒”、“将”、“跳”、“知”、“早”、“丰”、“头”、“凳”、“地”、“钉”、“天”、“秋”等音,必须舌端用力,达至上牙床

14、,方为尽善。不然,则往往致有谬误。此虽属末节,而读者不可不知也。 一、初学四声之法,最难解说。今举梗概:如上平,其发声时,系自上落下而止,声音较短;如下平,其发声时,系向右旁一掷而止,声音较短;如上声,其发声时,系半含其音,渐渐而上,声音较长;如去声,其发声时,系半含其音,向左旁渐渐垂下,声音较长;又如上平,其发声时,系如点首之状;如下平,其发声时,系如人将首向右旁稍转之状;如上声,系如人仰首之状;如去声,系如人将首向左下垂之状。 一、凡语言内,如值有两上声相连者,其上一字应读下平,其下一字,应读上声,所谓“逢上必倒”是也(言两上声字相值,则必倒一字之声也)。 一、凡轻音字,则不多用喉力,如系

15、重音字,则多用喉力,如“金”字,本属牙音,系轻音,则读时,宜多用牙力,少用喉力;如“轻”字,亦属牙音,系重音,则读时,宜多用喉力;又如“身”字,本属齿音,系轻音,则读时,宜多用齿力,少用喉力;如“生”字,亦属齿音,系重音,则读时,宜多用喉力,少用齿力;又如“敦”字,属舌音,而系轻音,“东”字,亦属舌音,而系重音;如“搬”字,属唇音,而系轻音,“邦”字,亦属唇音,而系重音,皆可类推。至属喉音之字,其间亦有轻音重音之别,譬如“一”字,本属喉音,系轻音者,则宜用喉上之力而发,系重音者,则宜用喉上下之力而发,如“寒”字,系轻音,“棺”字,系重音,又如“安”字,系轻音,“昂”字系重音,此类皆是也。盖汉字

16、字(?)末有音,而日本原音,亦有音者,均属轻音,如“心”、“金”等字是也;音末无音者,概系重音,如“星”字、“经”字等是也。 一、凡由齿内所出之音,多有误由牙内而发者,致听者渺茫误会。兹略举数音,欲学者留神。譬如“知”音,本系由齿内所发出者,若误由牙内而发,则成“机”音也;“石”音,亦系齿音,若误为牙音,则成“席”音也;“是”音亦系齿音,若误为牙音,责成“细”音也;“章”音,亦系齿音,若误为牙音,则成“江”音也;“水”音,亦系齿音,若误为牙音,则成“许”音也。余历年留意考察,始得其错误之由,乃表而出之如此。 一、凡说清话,字句之间,有宜重念者,最为紧要。盖重念之字,实与语言大意大有关系。譬如:

17、“我可以给你钱。”唯一句语言,而有四种念法如左: “我可以给你钱。”(“我”字重念,其意“我”独能与汝钱而他人不能与汝钱也) “我可以给你钱。”(“可”字重念,其意我实“能”与汝钱,非不能与也) “我可以给你钱。”(“你”字重念,其意我止能与“汝”钱,而不能与他人钱也) “我可以给你钱。”(“钱”字重念,其意我止能与汝“钱”,非不能与汝他物也) 举此一端,他可推知。 一、凡出气之音,读时宜用力,将其音向外放出字音,由各等音而出者,皆有出入气之别,余者无此分别也。 一、标记之式,原可以独出心裁,各人用个人之记,殊不必舍己从人。但恐初学漫无定式,无所适从,因僭拟一法,分别详列于左: 凡字之四声,上

18、平,则在字之右肩加一圈,如“身”字是也;其下平,在字之右脚加一圈,如“读”字是也;其上声,在字之左肩加一圈,如“请”字是也;其去声,在字之左脚加一圈,如“四”字是也。凡字应念出气者,在字之左脚加一竖,如“茶”字是也;凡字之应重念者,在字之右边画一横,如“船-”字是也;凡字之重音,在字之左边加一横,如“-京”字是也。 这基本上是一个初步的汉语发音浅说,其中张口音、闭口音、撮口音、牙音、齿音、舌音、喉音等等,都是中国传统的音韵学术语,尤其是“所谓“逢上必倒”是也”一句,显然是转述他人的经验总结。此外,诸如“必须舌端用力,达至上牙床,方为尽善”、“又如上平,其发声时,系如点首之状”以及“我可以给你钱

19、”的四种念法,处处透露出“延请师儒,赖其口讲指画”(“凡例”第一条)的信息。而“汉字字(?)末有音,而日本原音,亦有音者,均属轻音,如“心”、“金”等字是也;音末无音者,概系重音,如“星”字、“经”字等是”、“凡出气之音,读时宜用力,将其音向外放出字音,由各等音而出者,皆有出入气之别,余者无此分别”以及“标记之式”、“僭拟一法”,则又体现出编者“渐有所领悟”的经验提升。威妥玛的语言自迩集以及禧在明的汉语及其学习方法等英编汉语教材,往往都有很大的篇幅,精细研究汉语的发音规律和拼音表达;与之相比,对于汉语的质性体认和教学方法,官话指南几乎全凭感性,虽然浅显易懂,简单易行,但也不免失之粗略,具有浓厚

20、的东方色彩。 在“凡例”的粗浅概说之后,对其正文四卷,编者再无只言片语的解说与注释。既无注解,全为书面阅读式的口语对话为主,那么,它是怎样从取材与编排上来引导读者的呢? 第一卷是“应对须知”,45章(所谓一“章”,即一“段”),包括初次见面、登门拜客、出外游览、与人说亲等等,都是一问一答,句子大多不长。如: 您纳贵姓?贱姓吴。请教台甫?草字资静。贵昆仲几位?我们弟兄三个。贵处是那(哪)一省?蔽处河南省城。府上在城里住么?是,在城里住。久仰得很。没会过,失敬得很。(第1章) 可见,这些确是应对交往中的官话常用语,所以作为初学者“须知”。 第二卷“官商吐属”,40章,占全书篇幅之半。内容有小京官租

21、房、补缺官拜年、皮货商串门、洋货商告状等等。它们不再是简短的一问一答,而是比较专注地处理日常事务,或是悠闲的谈天说地,平均每节七八百字。现选取数篇,略为节录: 老弟,我告诉你一件可笑的事情。甚么可笑的事情?月里头有一天夜里头,有三更多天,我刚睡着,就听见我们的后头院子里,咕咚的一声,跳进一个人来,把我吓醒了(第25章) 老兄,我告诉您一件可气的事。甚么可气的事(第26章) 你提起这悭吝人遭报来了,我也告诉你一件事。那一年我在南边一个客店里住着的时候(第31章) 这样开篇,显然是在讲故事,有的甚至是在编故事,可能是编者有意营造一种故事性、趣味性的环境,这种趣味阅读,借以减省第二语言学习者容易产生

22、的外语阅读疲劳。且又一来一往,环环相生,通过故事,激发阅读兴趣,增强记忆效果。此外,编者还在有意借用了说书中的“引子”,如: 你这两天在家里过年了,老没出来么?我见天晚上出来。那么你怎么不上我这儿来呢?我这两天,是同着几位朋友,晚上到存古斋古玩店门口儿,打灯虎儿去了。是谁出的?是一个举人出的。作的好不好?作的还算可以的。你猜着了几个没有?我揭了几个。都是甚么?我猜的,一个是(第40章) 这显然比单纯的这样的“老弟,我告诉你一件事情”更为引人入胜。这样的取材与编排,可以看出编者的良苦用心。 第三卷“使令通话”,收录主仆对话20段,主人系日本公馆的“郑老爷”,仆人即其华人跟班。结合本卷行文中一再提

23、及的“吴老爷”,使人联想起本书的编者郑永邦与吴启太: 今儿是初九,老爷不上隆福寺逛庙去么?哼,我已经约会了吴老爷一块儿逛去。你去打听郑少爷在屋里没有?我刚才看见他出门去了,巧了是没在屋里。那么及拿出我的衣服来罢。是要甚么衣裳。要西国的衣裳。您是穿毡子的好,是穿布的好?(第章) 其他篇章,也全是这种主仆问答,诸如沏茶、生火、烤面包、请大夫、套车出门、晾晒衣物、订座请客、兑换洋钱、购买水果等等,话题都是围绕日常起居展开,看起来,它是具体针对日本人在北京的侨居生活而设计编写的。本卷还有意夹杂了许多新名词,如“嘎啡(咖啡)”、“锡鑞罐(罐头筒)”、“面包”、“黄油”、“刷牙散”、“施医院”、“三宾酒(

24、香槟酒)”、“领事官”以及“法国府”与“俄国公馆”。当然,更多的还是有关京城生活的风土人情,如宴客订席,便自然引入“饭庄子”与“饭馆子”的区别,又从宴席带出“相公”,以及“喜欢武戏,就听梆子;喜欢文戏,就听二黄”、“那么是听三庆啊,是听四喜(皆北京戏班)呢”之类,这些无不体现出编者对取材与编排的精心谋划。 第四卷即“官话问答”,也是20段,大多是驻华使领馆的翻译官与清朝廷的王爷、中堂以及地方官员的外交应酬和交涉。如: 中堂大人们都好?承问,承问。阁下这一向好?托列位大人们的福,这一向倒很好。阁下请坐。中堂大人们请坐。这一向公事忙不忙?这一向倒不甚忙。阁下今日到此,有何公事见谕?近日我是奉我们钦

25、差大人的委派,到贵衙门来,有件面谈的公事。哦,请说一说,是件甚么事呢?因为上月有敝国一个(第5章) 由此可见,这些都是翻译官口译的基本用语。其中第18章,谈话者即日本长崎来华三年的翻译官,这又再一次使人联想到“驻北京,学语言,三年于今”的“长崎县士族”吴启太。吴、郑二人既然是“辑切日用者编成一书,名曰官话指南”(田边太一序),那么,他们在平时外交翻译中的所见所闻,当然可以就地取材,以身说法。“是编分门别类,令学者视之,井井有条,厘然不紊,庶因人因地而施之,可以知所适从。”(“凡例”第二条)这种实用性的用意,基本上贯穿到了全书的取材与编排上。 三、成就与不足 官话指南的编写,为近代对外汉语教学尤

26、其是教材与教法提供了一个足资借鉴的范例。 日本的汉语教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从江户时代到明治初年,流行的是唐通事代代相传的南京官话。明治四年(1870)外务省成立的汉语学所,明治六年成立的东京外国语学校汉语科,所用教材,据先后在这两处读书的中田敬义介绍,乃是“用支那语音学”三字经、“仅仅是单词的排列”的汉语跬步与“手抄本”闹里闹、译家必备等,而这些都是唐通事时代的唐话教材。明治七年,继英国、法国与美国之后,日本也派出公使进驻中国,这才知道,满清官场早已通行北京官话。于是,仿照欧美等国的惯例,由外务省选派“学生译员”来华,潜心学习北京官话。明治九年三月,中田敬义作为学生译员派赴北京:“来到北京一看

27、,没有语学书,只有当时英国支那公使威妥玛编的大本的语言自迩集。这本书的确是珍贵的书,价钱非常高,买不起,于是,找支那的笔工抄写,由叫英绍古的人任教师,进行语言的学习。”2(P86)语言自迩集,“A Progressive Course designed to assist the Student of Colloquial Chinese ,as spoken in the Capital and the Metropolitan Department”(“一套循序渐进的课程,专供学习中国京畿官话口语的学生使用”)3(P1),它本来为英国使领馆的学生译员而编写的,其论说、注解与翻译,都是英文。

28、日本读者所能利用的,大概只是它的中文对话和练习了。 在这种情况下,官话指南的编写出版,显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早于此书一二年出版的日编北京官话读本,只有(北京官话)伊苏普喻言(中田敬义,1879)、亚细亚言语集(支那官话部)(广部精,1879)、总译亚细亚言语集(支那官话部)(广部精,1880)、(新校)语言自迩集(兴亚会支那语学校,1880)和参订汉语问答篇日语解(宫岛九成,1880)数种,前者据渡部温日译本翻译,后四部全都是截取语言自迩集而成。而官话指南,乃是编者“驻北京,学语言,三年于今,时延请师儒,赖其口讲指画,渐有所领悟,然不过沧海一粟耳。是编系平日课本,其中遗漏,指不胜屈。今印刷成

29、书,只为初学计”。这表明,吴启太、郑永邦在京所学,“平日课本”已经不再依赖语言自迩集;而将“其中遗漏,指不胜屈”的平日课本“印刷成书”,目的是“只为初学计”,即解决缺乏日编北京官话教材这一燃眉之急。 接下来,我们来看官话指南这部草创应急之作在编写上的成功与不足: (一)卷首“凡例”,专注于汉语的音韵分析,诸如发音特点、发音规律和发音练习,与语言自迩集的专章专论、学理探讨相比,对于初学者而言,无疑具有简洁实用的优点。但是,作为外语口语教材,不涉及任何拼读手段,全凭教师逐句带读,仅有两处对比母语语音,这应该说是一个明显的不足。英国驻烟台领事金璋(Hopkings,Lionel Charles)的英

30、译本(1900年上海别发洋行版)、法国神甫布舍(H. Boucher)的法译本(1905年上海天主教会版)对课文中字词的注释,以及吴泰寿(吴启太之弟)的日译本、饭河道雄对英译本的日译(1925年大连大阪屋号书店版)的片假名注音和对四声与重读的标注、木全德太郎的注解本(1939年东京文求堂版)中的威妥玛式罗马字拼音,都是对原编者这一疏失的补救。 (二)第一卷“应对须知”与第三卷“使令通话”,偏重于日常会话交流,教学对象明确,针对性很强,实用性很高,凡是官场日常应酬、公馆使令交接,基本句型与用词,大都有所涉及。田边太一之序称其“盖出于其自课自得之余,宜乎亲切明著,不负其名,有功斯学,可谓伟矣”,不

31、为过誉。尤其是它的取材,语料丰富,口吻逼真,如“云山雾罩”、“胡吹混嗙”、“您纳”、“老没见了”、“就手儿”、“娘儿们”以及“上天不生无禄的人”、“溜沟子捧臭脚”等词句,确如黄裕寿、金国璞称许的“口吻之合,神气之真”。但是,外语会话读物而无母语或通用语对照,显然又是官话指南的第二个不足。1888年,郑永邦与吴启太之弟吴大五郎合编的日汉英语言合璧,也许是一种有意识的弥补。 (三)第二卷“官商吐属”与第四卷“官话问答”,前者注重故事性的趣味阅读,后者主要复述翻译官的外交事务,都带有明显的书面学习的倾向。作为一部阅读性的口语教材,它在取材与编排上的精心设计,上文已经有过论列。但是,可能由于对这种趣味

32、性的过度偏重,带来了生词稍多、用词稍难、句型复杂、情节曲折、篇幅过大等问题。如“官商吐属”第3章,短短几句话中,就一连出现了“通判”、“候补”、“烦缺”、“简缺”、“实缺”与“捐”、“补”、“署”等专有名词;第21章拿错行李一段,陈老爷的三只红皮箱、徐老爷的两只白皮箱,颠来倒去,未免罗嗦繁杂;而且,有些地方,出语繁复,句子难度大,句型密度大,如“抚台派委员到他衙门盘查仓库去了,查出他亏短有四千多两银子的钱粮。委员问他怎么会亏短了这么些个钱粮呢”等(第22章),这些似乎都忽视了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外语阅读困难。 正因为它是一部草创应急之书,官话指南这才在正反两方面留下了足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在日本的汉

33、语教学由南京话向北京话转轨之初,日本学生只能借助威妥玛的英文版语言自迩集。在东京外国语学校,“当时的教学情况是”,“以学校仅藏的一部语言自迩集为原本,让学生全部抄写之,作为教科书”2(P90)而官话指南问世之后,各种修订本、注释本与翻译本接踵而来,63年之间,修订竟达45版之多,这表明,它确实具有难以替代的独到之处,同时,也为后人的扬长补短留下了充分的余地。 注释: 选派人员来华,进入各地使领馆,带薪学习汉语,兼作见习翻译,始于英国公使包令的倡议。对此,英文称作“Consular Student”,即“领事馆学员”,多数情况下,人们称之为“Student Interpreter”,即“学生译员

34、”。威妥玛在语言自迩集第一版序言中解释为“the gentlemen destined to recruit the ranks of Her Majestys Consular Service in China”,后来成为各国使馆的通例。 参考文献: 1 六角恒广.日本中国语学书志M.王顺洪译.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2 六角恒广.日本中国语教育史研究M.王顺洪译.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3语言自迩集,Thomas Francis Wade,London Trubner & Co.1867. 日编汉语读本官话指南的取材与编排 王 澧 华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

35、学院,上海,202234) The Material Selection and Compile of Japanese edited Chinese Reading Book An enchiridion of mandarin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Chinese Studies, Shanghai Normal Abstract: An Enchiridion of Mandarinhad been compiled early and popular used. It had been used as classical teaching material

36、 of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of modern times. It was compiled with daily schoolbook by theStudents Interpreter of Japan legation stayed in Qing Dynasty, with the help of their Chinese teachers. For the speech teaching, it was brief and easy. For the dialogue, it was practical an

37、d interesting. For the text, it included many themes such as daily talk and official business negotiation. The scene was lifelike and the language material was plenty. The sentential form was vivid and the tone was resemblant as real life. It also had the shortcoming. Such as, as a foreign spoken la

38、nguage reading material, it lacked the comparison with mother tongue or common language. For its stress on the interesting reading, there were excessive new words and they were not easy to understand .The sentential form was complex and the length was a little over. In a word, it provided valuable e

39、xperienc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factors to use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complier and proofreader material selection and compile achievement and shortcoming 作者简介:王澧华(1961-),男,湖南华容人,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博士,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史研究。 第21页 共21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