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24332693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1.反映“二战”的影片细细的红线以画外音的方式呈现各中心人物的大段内心独白,用生活化的镜头语言烘托出了战场上美国大兵的内心真实写照。战场如生活,生活似战场,人类为了功名利禄互相抢夺,前人性的光辉却渐渐失落。该影片的创作意图是( )A.再现“二战”的真实场景B.呼吁人们远离战争珍爱和平C.炫耀美国的现代电影技巧D.映射对美国现实生活的不满2.德国战败后,苏联对德管制机构在其占领区推行非军事化政策。最开始是对德国军事工业企业设施和技术设备进行大规模拆除,进而对德国科技人员和德国科技特别是飞机制造、原子武器制造等技术进行转移。这种有选择的人员和科技转移(

2、)A.适应了当时苏联发展的客观需求B.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对苏联的封锁C.使苏联在原子领域处于领先地位D.推动了德国苏占区的非军事化进程3.二战中,各国政府颁布战时经济法令,建立战时经济体制,改组工业结构,采取更多的直接干预经济手段,动员全部人力、物力、财力和生产能力,为战争服务,实行强制的经济政策。这说明二战()A.促使政府机构开始改变职能B.强化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C.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D.使各国都采用统制经济政策4.“我的一边坐着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丘吉尔的这番话直接表明( )A.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英国已下降到

3、二流国家的水平B.欧洲失去了世界中心的国际地位C.英国表面上仍维系着大国形象D.英、美、苏三国战时同盟关系破裂5.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肆意侵略扩张。下列国家中,最先遭受侵略并开始进行反法西斯斗争的是()A.捷克斯洛伐克B.中国C.埃塞俄比亚D.波兰6.“1939年起,德国采取一连串的对外侵略行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挪威相继为德国所控制,1940年6月以后的一年里,只有一个欧洲国家与德国抗衡。”这个国家是()A.英国B.法国C.西班牙D.苏联7.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它胜利的根本保证是()A.苏联对德国法西斯的反攻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C.美国对日本投掷了原子

4、弹D.中国人民英勇抵抗日本法西斯8.联合国宪章被认为是联合国的基本大法,它既确立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组织机构设置,又规定了成员国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主要负责制裁侵略的机构是()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联合国大会C.联合国安全理事会D.联合国维和部队9.卢沟桥事变后的8个月内,日军四次追加临时军费共74亿日元,相当于日本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参加“一战”和侵占中国东北四次战费总和的1.6倍。1938年直接军费为59.6亿日元,占国家总支出的76.8%。据此,可从一个侧面推知(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已蓄谋已久B.侵

5、华战争促使日本国民经济畸形发展C.甲午战争后日本是侵华的主要敌人D.日本全面侵华遭到中国人民顽强抵抗10.下图是发表于二战期间的一幅漫画,题为镰刀和锤子。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许多国家展开了英勇顽 强的抵抗。该漫画就从一个侧面描绘了某一历史情形,其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不列颠之战使德国侵略计划首次未能得逞B.莫斯科战役的胜利宣告苏联开始对德国进行反攻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后德国走上崩溃之路D.意大利投降使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苏联主张苏、美、英、中、法五个常任理事国应有否决权,即在对具体问题进行表决时,只要五国中有一国反对,表决则无效,只有五个常任理

6、事国一致同意决议方能通过。苏联之所以提出否决权问题,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当时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只有苏联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美、英两国则主张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坚决反对否决权。直到1945年2月,在苏联雅尔塔会议上,美、英才同意了苏联提出的否决权问题。从此否决权(也称“大国一致”原则)写入联合国宪章。按此规定,安理会就非程序问题投票表决时,只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国不同意,决议就不能通过。事实上,后来动用否决权最多的是苏联,共动用否决权130多次,其次是美国100余次。摘编自徐爱贤、华锦彬否决权由来:苏联坚持在安理会设立否决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坚持“大国一致”原则的原因。(2)根

7、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联合国宪章中的“大国一致”原则。1.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二战”的反思。根据材料“战场如生活,生活似战场,人类为了功名利禄互相抢夺,而人性的光辉却渐渐失落”可知,电影在反映了战争的残酷的同时,对战争进行了反思,呼吁人们远离战争、珍爱和平,故B项正确。影片细细的红线是对“二战”的艺术呈现,不是再现战争的真实场景,A项错误;运用现代电影技巧是拍摄影片的手段不是目的,C项错误;影片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场景,不是当时美国的社会现实,D项错误。2.答案:A解析:军事工业企业设施进行大规模拆除中,苏联驻德管制机构对德国科学技术人员和德国科技的转移,这种有选择性的人员和科

8、学技术特别是火箭制造、飞机制造、原子武器制造及军事造船等技术的转移与利用,对苏联的经济恢复和军事实力的进一步加强,都具有重要意义,故A项正确。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采取更多的直接干预经济手段,动员全部人力、物力、财力和生产能力”可知二战强化了政府对经济干预的能力,B项符合题意。材料与政府机构职能转变无关,A项排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二战之前已经出现,C项排除。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4.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表明与美苏相比,英国已失去大国地位,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B解析:1931年9月,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抗日战争,B项正确;捷克斯

9、洛伐克被德国吞并是在1939年,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排除A、C、D三项。答案:A解析:1940年法国投降,一直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欧洲只有英国坚持抵抗,A项正确。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抓住关键信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根本保证。8.答案:C解析: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主要责任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制裁侵略。9.答案:D解析:日本全面侵华后的8个月内和1938年期间,军费猛增,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日本大举侵华遭到了中国人民的激烈反抗,迫使日本政府不断增加军费开支,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全面

10、侵华后的情况,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日本经济的畸形发展,故B项错误;C项虽然符合史实,但与题意不符。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影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镰刀和锤子是苏联的象征,因此漫画体现的是苏联对德国进行反击,最有可能反映的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后德国走上崩溃之路,故选C项:不列颠空战针对的是英国,故排除A项;莫斯科战役胜利后,苏联尚未进行反攻,德军仍掌握战场主动权,故排除B项;材料与意大利投降无关,故排除D项。11.答案:(1)原因:苏联意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将成为主要对手,苏联当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居于少数地位,坚持“大国一致”原则可以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2)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国家和落后国家的利益,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美国利用联合国称霸世界,有利于维护国际的和平与安全。消极作用:一些大国滥用否决权,阻碍了安理会职能的公正行使;成为某些大国推行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工具。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