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温故小专题15:高考语文客观题专练(热身) 练习.doc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24331211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前温故小专题15:高考语文客观题专练(热身) 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考前温故小专题15:高考语文客观题专练(热身) 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前温故小专题15:高考语文客观题专练(热身) 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前温故小专题15:高考语文客观题专练(热身) 练习.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前温故小专题15: 高考语文客观题专练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如何理解生死,是伦理学自古以来最重要的话题之一。比如苏格拉底之死,就成为古希腊哲学家们反思善恶、人生与幸福的标志性事件,并影响至今。因此,对人类而言,生死的话题,可以说是一个相对普遍性的、超越性的话题。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国家之中,该话题都必然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其实与历史上众多促进人类反思生命的事件一样,比如战争、灾祸或者其他种类的疾病等。在某种意义上,疫情可能并不会促进整个人类对生命的理解,但却有可能会促进你、我、他等具体个人对

2、生命的理解。或者说,你我等特殊的人类个体,或许因为年龄、经历的不同,未曾认真思考过生命的话题,于是疫情便成了促使你我走向反思之路的那个引子,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可贵。对于人类整体而言,无论是否发生这次疫情,生命自身的价值与意义都始终存在。至少这里面包含有几个伦理学话题。这些话题在伦理学中早就进行了长期的讨论,但在这次疫情中有了较为集中的体现。其中,最为凸显的话题至少有三个: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政治共同体与个人的关系、个人的生命与幸福的关系。首先,就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而言,我们似乎要重新反思人类所处的地位。在西方开启现代化道路以来,人类的主体性得到了空前膨胀,而自然界则沦为了人类统

3、治或随意改造的客体或对象。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人类似乎不仅拥有了统治自然界的信心,也拥有了统治自然界的工具。可是,无论现代科技有多么强大的“异化”力量,但它依然只是一种工具,而不具有目的性的价值。科技的发展,看似使人类具有了操控自然界的力量,但这只是一种假象。有学者指出,随着全球变暖、南北极冰层的融化,地球的生态系统将发生一系列连锁变化,这也包括生命史远远早于人类的病毒有可能会再次现身等等。放到更长远的时间维度去看,人类所有无节制的肆意妄为,都最终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因而我们今天试图“拯救地球”的所有努力,或许都不过是为了拯救人类自己。其次,就政治共同体与个人的关系而言,我们应该

4、认识到,人无法脱离政治共同体而生存,并且也只有在良序的政治共同体之中,每个人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幸福与卓越。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在本性上而非偶然地脱离城邦的人,他要么是一位超人,要么是一个鄙夫。”因此,一方面,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孤独的个体,我们更是政治共同体中的一分子。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地参与到公共生活之中,并且为国家更美好的未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另一方面,政府不仅是一个权力机构,同时也还肩负着保障并促进公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的道德职责。最后,就个人的生命与幸福而言,我们应该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过得更有价值。经过这次疫情,我们无疑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性。但其实,无论是

5、否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或者说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物都必然难以避免这种脆弱性。而为了应对这种脆弱性,人类也早已使用了诸多方式,包括宗教的、哲学的、文学的,等等。但更重要的是,相较这种脆弱性而言,我们更应该明白,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度过一种有价值的人生。当我们看到那些身在前线的医务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忙碌身影时,相信我们对此或多或少都有了答案。所以,对人类而言,生命伦理的问题是且应该是一个永恒的问题。毫无疑问,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更零诊反思这些问题。但当新冠肺炎疫情退却之后,生命伦理就不重要了吗?我们就不用反思这些问题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甚至可以说,在处理完这场突发公

6、共卫生事件之后,我们更应该冷静地思考这些伦理问题。因为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显然不应是面临困境后的被动反思,而应是处于顺境时的主动探索。(摘编自陶涛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生命伦理思考光明日报2021年11月01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新冠肺炎疫情和战争、灾祸或者其他种类的疾病等一样,可以促进人类反思生命。B. 这次疫情引发的对伦理学话题较为集中的讨论,最终揭示了生命自身价值与意义。C. 人类即使有操控自然界的科技力量,也难以阻止生命史远远早于人类的病毒变化。D. 为了应对生命的脆弱性,最重要的方式是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度过有价值的人生。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

7、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以苏格拉底之死为例子,是阐明生死的问题是伦理学自古以来最重要的话题之一。B. 文章列举的伦理学话题,有助于证明人类整体的生命自身价值与意义都始终存在。C. 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论证人既无法脱离政治共同体又和政府都应承担各自责任。D. 文章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对生命伦理作了深刻而全面论述。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特殊人类个体未曾认真思考生命,但疫情促使其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可贵。B. 人类只要有节制地发展科技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就不会遭受自然的灾难。C. 身在前线的医务工作者与志愿者天天忙碌的身影,就充分体现了人生

8、价值。D. 与新冠肺炎疫情相比,生命伦理问题不仅要被动反思,更要主动思考探索。(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望向水面,水的颜色之多变是我们喜爱水的一个原因,但大多数人只是喜欢欣赏这些丰富的色彩,却很少有人会去思考背后的原因。在夜间,将一杯水放在你的面前,然后关掉所有的灯,于是这杯水随着房间中的一切消失了。水的颜色变成了黑色。等灯光再次照亮房间,比较一下杯中的水与浴缸中的水的颜色,事情就变得更加有趣了。假如你的浴缸是纯白色的,试着在它内部注入几厘米深的水,然后朝里面看去。你会发现它看起来完全无色透明,与杯中的水没什么两样。接着继续往浴缸中注水,直到它明显变深。看向现在稍深的水,你

9、能发现水有一丝发蓝吗? 纯净的水没有颜色、但它会吸收一些颜色。当白色的光照进水中,有一些被反射了,还有一些被水分子吸收。进入水中的白光由七色光组成,这些色彩并不会被均匀吸收。红色光、橙色光以及黄色光要比蓝色光更多地被水吸收。从浴缸到泳池,随着水体的尺寸越来越大,光线要透过的水量也随之增加,于是更多红色到黄色波段的光被吸收,所以我们觉得泳池是浅蓝色的,尽管池底的颜色是白色。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在水中穿过最远距离而不被吸收的颜色:蓝绿色光。接下来思考水下有什么。假如你身处一片白色海滩,最浅处的水看起来会是白色的,但在不远处,水会呈现极浅的蓝色,再远处蓝色会加深一些。随着你的目光从岸边向远处移动,颜色

10、会继续加深,直到明亮的白沙完全不再影响水的颜色。在金色沙子或卵石覆盖的海滩上,你会看到相同的效应,但是颜色会接近蓝绿色或绿松石色。随着水深的增加,颜色会从最浅转为最深。海水越深,蓝色就越多,但在较浅的水中,海床的颜色混入得更多。在晴好的一天,几朵零散的预示好天气的积云从天空中掠过,这些云像绵羊一样蓬松,你因此有很大机会能目睹天空对水的颜色的影响。注意与云彩投下影子的水面相比,在明媚阳光照耀下的水看起来更接近蓝色。这种效应非常明显,以至于很多人看到水上的云影都误以为是水下发生了大事。人们通常都会认为一定是水深突然发生了改变或者突然出现了一大群鱼,但如果有耐心,你能看到这些颜色更深、不那么蓝的水面

11、随着云彩向前行进。所有你在野外看到的水中都含有一些粒子,即便是在看起来原始纯净的水源以及最有荒野特色的湖泊里,其水中和水面上都有着上百万的微小杂质。藻类、细菌、粉尘、花粉还有其他物质都会出现,并且为湖水增添颜色,有时这不太明显,偶尔则相当显著。记得最近一次乘坐飞机,飞机从希思罗机场起飞后不久,机身微侧,我向窗外看去。在机翼之下,与其他的湖不同,其中的一面呈现出明亮的绿色,这让我印象深刻。亮绿色的湖离附近的农场最近,这解释了它不寻常的颜色。当湖泊或池塘的静水出现科学家所说的“富营养化”时,意味着其中的营养物质太过丰富,打乱了它微妙脆弱的生态系统。藻类生长需要三种东西:水、阳光和营养,如果这三者都

12、达到它适宜的量,那么它便会发生水华,并彻底改变水的颜色。我们看到的颜色有时还会受到水面上的东西的影响。水面上的油、灰尘以及很多其他临时访客都会以一种不受欢迎的方式改变水,但有一种常客泡沫,却十分美丽。泡沫会为在强风或破碎波之下快速流动的河水和海水添上颜色。泡沫是空气被水包住后产生的微小空气囊。当光线照在它们上面,它会碰到很多大小不同的球体。光线从这些大小各异的“球”上反射回来,每种大小的球体都会反射出一种不同的颜色。这些不同的颜色同时进入我们眼中,合在一起因而显现为白色。当粉末足够精细时也会出现同样的结果。 (节选自特里斯坦.古利水的密码)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3、3分)A. 照进水中的白光虽然会被水分子全部吸收,但是吸收并不均匀,与红、橙、黄色光相比,蓝色光最不容易被吸收。B. 白色海滩最浅处的水呈白色,金色沙子或卵石覆盖的海滩最浅处的水接近蓝绿色或绿松石色,是受到海床颜色的影响。C. 在同一片水域,受天空的影响,明媚阳光照映下的水几乎为蓝色,而被云彩投影的水的颜色显得更深,蓝色更淡。D. 如果水中的营养物质过剩打破了水环境的生态平衡,导致藻类物质恣意生长,就会产生水华现象,从而改变水的颜色。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开篇提出很少有人去思考水颜色多变的原因,然后介绍了光线、水下物质、天空、水面上物质四个影响水的

14、颜色的因素。B.“几朵零散的预示好天气的积云从天空中掠过,这些云像绵羊一样蓬松”等描写性语言,增添了文章的抒情性,给读者以美的享受。C. 泡沫会反射光线形成不同的颜色,所以我们看到的在强风或破碎波之下快速流动的河水和海水上的泡沫是五颜六色的。D. 在涪江边欣赏水色时,如果我们过滤掉光线、水下物质、天空颜色等所有影响水的颜色的因素,水的颜色就会呈白色。(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如果猫会数数 秦 俑 寒假回家,刚放下碗筷,冬生就到大伯家去看望祖母。几月不见,老人家自然欢喜得不得了。冬生嘘寒问暖一番,讲起他在奥运会做志愿者的事,眼见祖母身形消瘦,说话都没了力气,便退了出来。出到外头

15、,大伯叹了口气,说:“不中用了,时好时坏的,净讲些胡话。”冬生鼻子一酸,正想说点儿什么,只听到豆子在一边喊:“爷爷,小叔,猫咪快生宝宝了。”豆子是堂兄春生家的孩子,刚满六岁。冬日的阳光懒懒地爬到了北墙根。冬生走过去,看到一只黑猫卧在草堆里,身体有些臃肿,一副似睡非睡的模样。 豆子伸手过去,“喵”的一声,猫警觉地缩起身子。“外头冷,进屋去。”大伯过来拉起豆子,转头对冬生说,“回吧,得空多来瞧你奶。”过了几日,冬生娘炖了鸡汤,叫冬生盛一碗端过去。祖母精神头儿还是不好,喝了几口汤,自顾讲起胡话来:“地震了,要地震了” 冬生说:“地震都过去大半年了,咱平原地区,哪里会有地震。”“地都裂开了,该有多少人

16、遭罪啊”“是老鼠精,老鼠精又出来害人了”“告诉你爹多囤点儿粮食”这样子,多半是难得大好了。冬生轻轻地摩挲着祖母的手背,嘴里念叨着“没事没事”。脑海里回想起小时候夜半惊梦,她也是这般安抚他的。祖母慢慢地平静下来,屋子外头传来几声清晰的猫叫声。“天该冷了,”祖母说,“你去将猫窝挪到屋里头。”“怕是要下雪了,猫穿着大毛袄子,不怕冷。”“想来是怀上崽了,猫崽子怕冷呢。”“那我去了。”冬生给祖母掖了掖被角,起身出去找豆子挪猫窝。猫似乎并不领情,叫唤着走开了。又过了几日,祖母被送到医院,过两日又接了回来。一家人都揪着心,掰着指头数日子,生怕她熬不过这个年。小年那天,大伯传话过来,说老人家怕是不中了。三伯、

17、冬生爹和冬生先赶过去。一时半刻,春生和春生媳妇赶了回来,二姑一家也相继到了。堂屋里挤满了人,儿孙们依次过来告别,老人家似乎知道自己大限将至,竟比平时清醒许多。“娘,这是你最疼的老憨子(小儿子)。”大伯指着冬生爹说。 老人家点了点头。“这是你幺孙冬生,和你最亲近,也最有出息的。” 老人家又点了点头“娘,你还想吃点儿啥?还有啥放心不下的?”二姑向前问道。 老人家动动嘴,似乎有话要说。 二姑将耳朵凑过去,听到老人家吐出来三个字“你爹呢”,顿时红了眼圈,跪到地上,带着哭腔说:“娘呃,你是不是糊涂了?俺爹早没了,都走了四十多年哩!”老人家脸色暗淡下来,一口气始终提着,一时好一时坏的,一时又说想喝水。冬生

18、忙去倒了一杯半温的水来。喝了水,老人家突然精神好转,四下看了看,问:“怎么没见老四老五?”“老幺我就在跟前,咱就四姊妹,哪来的老五?”冬生爹哽咽着说。见娘亲这么问,大伯、二姑、三伯也都抹起泪来。大伯是家里掌事的,将兄妹几个叫到里屋,一商量,老娘苦了大半辈子,临走还惦记着早逝的男人孩子,可不能叫她走得不舒坦,便叫春生冬生装两个叔伯。春生和冬生依言过去,大伯说:“娘,老四老五回来看你了。”春生和冬生叫了一声“娘”,老人家激动起来:“一家子总算齐了。”顿了顿,又打起精神问,“俺娘家没派人来?”二姑忙戳自己儿子后背:“娘,这是俺舅家孩子,快叫姑姑。”二姑家的表兄本就机灵,赶紧上前叫了一声“姑姑”。老人

19、家沉默好一阵,说:“你们哄俺,俺娘家人讲的是阜阳话”二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嗒吧嗒吧往下掉,嘴里像是念着词儿:“俺苦命的娘呃那年闹饥荒,你阜阳的家人都没熬过来,还带走了爹爹和俩弟弟他们可都在下边等着咱呢”老人家没再说话,眼睛睁着,一行泪顺着眼角直往下淌。大伯后来说:“咱娘快三十年没哭过了,这一行眼泪流完,她这辈子的苦才算是受完了。”一家人正伤感,豆子忽然在外头放声大哭。媳妇们忙过去看,原来是家里的猫在北墙根生了崽,生六只死了俩。豆子看到,又是害怕,又是伤心。大伯母抱起豆子,唬道:“快别哭了,再哭,狼把子来背人了。”“我不要小猫咪死它妈妈会难过的”豆子还是哭着,说不出个囫囵话来。“傻孩子,猫又不会

20、数数,怎么知道难过?”春生媳妇也过去帮忙哄。过了好大一会,外头安静下来,屋里传出二姑一声长长的哀号:“我的个苦命的娘呃”哭声很快便淹没了这个黄昏。窗外,那场憋了一冬天的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有删节)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作者尽量避开正面描写,而是通过冬生和大伯,通过祖母和众人的告别,通过整个家族氛围的营造等逐渐塑造祖母的形象。B. 小说通过临终老人家“你爹呢”“怎么没见老四老五?”“俺娘家没派人来?”三问,使情节高潮迭起,表现了老人对生命的眷念。 C. 小说人物语言很有特色,对话多用口语,适量加入方言,如“老憨子”“狼把子

21、来背人了”等,增加了地域色彩和烟火味儿。D. 小说善用虚实,如实写大伯兄妹,虚写老三老四;实写临终告别,虚写小猫产崽。虚实结合,使文章语言简省,且拓展了作品的空间。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太宗贞观元年春正月,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二年春正月,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上谓黄门侍郎王圭曰:“开皇十四年

22、大旱,隋文帝不许赈给,而令百姓就食山东。比至末年,天下储积可供五十年。炀帝恃其富饶,侈心无厌,卒亡天下。但使仓廪之积足以备凶年,其余何用哉!”三年夏四月甲午,上始御太极殿,谓侍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诏敕有不便者皆应论执。比来唯睹顺从,不闻违异。若但行文书,则谁不可为,何必择才也。”房玄龄等皆顿首谢。故事: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四年秋七月乙丑,上问房玄龄、萧瑀曰:“隋文帝何如主也?”对曰:“文帝勤于为治,每临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论事,卫士传餐而食;虽性非仁厚,亦励精之

23、主也。”上曰:“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天下至广,一日万机,虽复劳神苦形,岂能一一中理!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争。”十六年夏四月壬子,上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曰:“卿犹知起居注,所书可得观乎?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对曰:“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洎曰:“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记之。”上曰:“诚然。”(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7.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

24、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B. 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C. 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D. 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隋文帝指隋开国之君杨坚,“文”为谥号。经天纬地曰“文”,属美谥。B. 门下,即门下省,有侍郎、给事中等职,主要负责起草诏令,制定决策。C. 日昃,天色纪时法,相当于地支中的未时,也即现在的13点到15点。D.

25、 起居注是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用来防止皇帝过失,要传示给后王。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唐太宗让封德彝选才,封德彝回复天下没有贤才可选。唐太宗认为选材要各取其长,责备他没有识人之明却污蔑天下没有人才。B. 唐太宗善于纳谏。魏征劝谏唐太宗广泛听取意见并虚心接纳才能不受蒙蔽,太宗深以为然,因此对褚遂良的秉笔直书予以肯定。 C. 针对中书、门下省官员近来一味顺从旨意却没有规劝矫正,太宗认为这违背了选才的初衷,并要求他们遵循旧例,收到较好的效果。D. 唐太宗认为身为君主,对百姓应体恤民生,遇到荒年要开仓赈济;对臣子要知人善任,否则即使勤于政事伤身劳身也治不好

26、天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陈师道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注释】黄楼:元丰年间苏轼任徐州知州时建于徐州城东门,称为黄楼。负山居士:陈师道的友人张仲连的号。忆戴公:晋书记载,王徽之居住在山阴时,一日忆及戴逵,就冒雪连夜前往,却在到了后不登门拜访,而是返舟回去。别人问他原因,他说:“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访戴?”诗中戴公指张仲连。10.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登楼所见的林庐城郭之景象,虽然空明澄净,但是给人广漠荒寒之感。B. 颈联对仗工稳,人景物相互映衬

27、,意趣横生,表现了诗人的高情逸兴。C. 尾联用王徽之雪夜访戴逵的典故,体现淡泊情怀,又见其友情的诚笃。D. 全诗语言含蓄隽永,写景细腻,抒情绵邈,风格神韵天然、清新明亮。一、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中央关于“双减”的意见发布以来,各地 推进,虽然取得了初步战果,但同时也 出一些难以推进的问题:有的地方党委政府重视还不够,部门合力不足,推进工作不平衡;一些教培机构虽然表面拥护,但也有暂时避避风头,等过段时间热度下降再 的打算,甚至还有换个“马甲”继续从业、换汤不换药的侥幸心理;一些家长还心存“别人家的孩子不减,自己孩子的作业减下来,将来要吃亏”的纠结和焦虑,甚至还有“双减到底能坚持多

28、久”的疑问;社会上还有 的心态,以至于有些地方因校外培训刚需,出现了“私人家教”等各种怪象,( )在推进“双减”工作的这重要关口,家庭教育促进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将“双减”首次写进法律,深入、高位、强力推进,为“双减”持续助力、升温、加码,郑重宣示了誓将“双减”进行到底的坚强意志、不达目的绝不收兵的坚定决心。1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按部就班 反应 卷土重来 犹豫不决B. 按部就班 反映 卷土重来 犹豫不决C. 井然有序 反映 东山再起 趑趄不前D. 井然有序 反应 东山再起 趑趄不前1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

29、的一项是(3分)A. 说到底推进“双减”工作困难,就是有些人信心还不够足、决心还不够大。B. 说到底难以推进“双减”工作,就是有些人信心还不够足、决心还不够大。C. 说到底就是有些人信心还不够足、决心还不够大,推进“双减”工作困难。D. 说到底就是有些人信心还不够足、决心还不够大,难以推进“双减”工作。1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首次将“双减”写进法律,高位、强力、深入推进B. 家庭教育促进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将“双减”首次写进法律,高位、强力、深入推进C. 家庭教

30、育促进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首次将“双减”写进法律,深入、高位、强力推进D.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双减”首次写进法律,深入、高位、强力推进参考答案81.(3分)B【解析】B项“最终揭示了生命自身价值与意义”错。原文第三段“无论是否发生这次疫情,生命自身的价值与意义都始终存在”,这些伦理学话题“在伦理学中早就得到了长期的讨论,但在这次疫情中有了较为集中的体现”,说明以前就已有揭示。2.(3分)D【解析】D项“作了深刻而全面论述”错。此文强调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对生命伦理要作主动持续探索。3.(3分)A【解析】B项“只要就不会”逻辑

31、错。 C项“充分体现”程度错。 D项“不仅要被动反思”理解错。4.(3分)A.【解析】“水中的白光虽然会被水分子全部吸收”错误,原文说“当白色的光照进水中,有一些被反射了”。5.(3分)B.【解析】A.遗漏了810段介绍的水中的粒子成分等因素。C.根据“这些不同的颜色同时进入我们眼中,合在一起因而显现为白色”可知,我们看到的泡沫呈白色。D.“水的颜色就会呈白色”错,原文说“纯净的水没有颜色”。6.(3分)B. 【解析】“表现了临终老人对生命的眷念”错。文章旨在表现对亲情、对孩子永不能割舍的深情。 7.(3分)C.【解析】略8.(3分)B.【解析】门下省主要掌管审议驳正,中书负责起草诏令,制定决

32、策。9.(3分)B.【解析】“太宗深以为然”与“对褚遂良的秉笔直书予以肯定”二者没有因果关系,且肯定的是刘洎的说辞。参考译文太宗贞观元年春正月,太宗令封德彝荐举贤才,很长时间没有选荐一个人。太宗质问其原因,答道:“不是我不尽心竭力,只是现在没有奇才!”太宗说:“君子用人如用器物,各取其长处。古时候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君主,难道是从别的时代去借人才的吗?应当怪自己不能识别人才,怎么能诬蔑整个时代的人呢?”封德彝羞惭地退下。贞观二年春正月,唐太宗问魏征:“君主怎样做才算明智?又怎样做才会昏庸?”魏征回答说:“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会作出明智的决断;仅仅片面地听取单方面的意见,只能作出昏庸的判断。因

33、此,如果君主广泛地听取和吸纳意见与建议,宠臣就不能蒙蔽君主,并且下面的信息也会畅通地到达君主。” 唐太宗说:“说得对!” 太宗对黄门侍郎王圭说:“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隋文帝不同意开仓赈济灾民,而令老百姓到崤山以东等富足的地方去谋生。等到文帝末年,积聚的粮食可供天下人吃五十年。炀帝倚仗库存富足,奢侈无度,最终失去了天下。只要让粮仓有足够的粮食来防备荒年就可以了,其他多余的粮食有什么用呢!贞观三年夏四月甲午,唐太宗御驾到太极殿,对一侍大臣说:“中书省和门下省都是非常重要的部门,对不妥的诏令都应该提出意见或建议。近来只顺应我的意图,却听不到不同的声音。如果中书省和门下省只是负责传递文书,那么谁不能做

34、呢?何必费心地选用人才呢?”房玄龄等人马上磕头谢罪。从前的做法(惯例)是:所有的国家大事,都由中书舍人各自提出自己的意见,混杂地签署自己的名字,叫“五花判事”。紧接着中书侍郎和中书令进行审查,此后给事中和黄门侍郎可以反驳和纠正中书省的意见。唐太宗方才重申已有的制度,从此很少有破坏规定的事情出现。四年秋七月乙丑,太宗问房玄龄、萧道:“隋文帝作为一代君主怎么样?”回答说:“文帝勤于治理朝政,每次临朝听政,有时要到日头偏西时,五品以上官员,围坐论事,卫士不能下岗,传递而食。虽然品性算不上仁厚,亦可称为励精图治的君主。”太宗说:“你们只知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贤明而喜欢苛察,不贤明则察事不能都通达,苛

35、察则对事物多有疑心,万事皆自行决定,不信任群臣。天下如此之大,日理万机,虽伤身劳神,难道能每一事均切中要领!群臣既已知主上的意见,便只有无条件接受,即使主上出现过失,也就没人敢争辩谏议了。贞观十六年夏四月壬子,唐太宗对谏议大夫褚遂良说:“你还在兼任起居郎,我可以看看你记录的起居注吗?”褚遂良回答说:“史官(此指起居郎)笔录君主的言行,详细地记载君主的善与恶,大概君主因此不敢有不良的言行,还没听说过君主自己看阅起居注的先例。”唐太宗说:“我有不妥的地方,你也要如实记载下来吗?”褚遂良回答说:“我的本职工作是如实笔录陛下言行,不敢不记载不妥的地方。”黄门侍郎刘洎说:“假使褚遂良不记载,天下人都会记

36、载。”唐太宗说:“确实是这样。”10.(3分)D【解析】“语言含蓄隽永”错。此诗用语平淡,明白如话。含蓄隽永:含蓄就是不把意思明说出来,而是隐藏在所写形象里;隽永是指情深意厚含而不露,又十分耐人回味。一般说来含蓄的诗多隽永,隽永的诗也多含蓄。11.(3分)B【解析】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井然有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反映:表现出情况或意见。反应:由某种原因引发的变化、表现或特征。卷土重来:比喻遭受挫折或失败后,重新恢复势力。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犹豫不决:迟疑不能断决,后指拿不定主意。趑趄不前:形容犹豫畏缩不敢前进。趑趄,迟疑不敢前进。12.(3分)D.【解析】本段话前半部份重点讲“难以推进的问题”,后半部份重点讲在“双减”工作的这重要关口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双减”入法的意义。D项总结并强调前部份的原因,句式结构统一,呼应前文“难以推进的问题”,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衔接最恰当。其他三项都有不当之处。13.(3分)A.【解析】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暗换主语,主谓搭配不当;二是语序不当。只有A项修改全面,其他项都未改全。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