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第3节安全用电--人教版物理九年级.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24324480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2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九章第3节安全用电--人教版物理九年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十九章第3节安全用电--人教版物理九年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九章第3节安全用电--人教版物理九年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九章第3节安全用电--人教版物理九年级.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节 安全用电设计说明本节教学过程分为三个教学模块。教学应从生活入手,从学生对“触电”的体验入手。首先要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由于当前技术的进步,即使轻微触电也很少发生,由于近些年来化纤衣料日益增多,人体发生轻微静电电击的实例频繁发生,多数人都有感受。在这种情况下,可列举一些典型事例,使学生从中体会触电事故,但严禁做人体触电试验。触电的过程有一系列的生理过程和心理过程,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关键因素是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的长短。“电压越高越危险”可从欧姆定律的角度进行理论判断,然后展示通以各种电流时的人体反应,使学生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对于“常见的触电事故”可采取小组讨论的

2、形式进行,分析哪些情况下可能造成触电事故,应如何避免,使学生对安全用电的原则有一个清晰、深刻的理解,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形成学生的应用技能。“注意防雷”可结合发生在身边的雷电事故为切入点进行教学,讨论发生雷电时应该怎么办,通过相互补充,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完善,然后结合教材内容了解防雷的措施,对雷电形成完整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触电事故的原因,了解触电类型和急救方法。2.知道生活中安全用电常识,培养安全用电意识。3.通过了解避雷针,知道防雷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了解触电事故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分析和概括能力。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

3、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安全用电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安全用电的做法,触电事故的急救方法。教学难点常见的触电事故。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观察、讨论和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具、学具学生用:干电池两节、导线若干。教师用:电源、小灯泡(带灯座)若干、电流表、保险丝(粗细不同)、铜丝、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及多媒体等。授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回顾思考1.导体是指的物体,如、等。2.欧姆定律的公式是。3.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金属外壳必须要接。4.使用试电笔时,手必须接触,而不能用手接触金属笔尖。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见过

4、这些标志吗?那么,高压为什么危险呢?电压越高对人的危险性越大吗? 讲授新课一、电压越高越危险师:干电池的电压只有1.5 V,若两手指紧握电池的正负极,会触电吗?生:不会。教师演示手捏一节干电池,学生试着做。师:你有感觉吗?有没有电流流过你的手指?生:没有感觉,有电流。师:那为什么你没有触电呢?生:通过的电流太小。师: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 V,不能用手碰。高压输电线的电压高达几万伏,即使不接触,也能使人致命。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呢?原来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及持续时间有关。下表列出了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展示表格)表格1:电流对人体的作用0.10.2 mA对人体无害反而能治病1

5、mA左右引起麻的感觉不超过10 mA人尚可摆脱电源超过30 mA感到剧痛,神经麻痹,呼吸困难,有生命危险达到100 mA只要很短时间使人心跳停止研究表明,通过人体的电流为810 mA时,人手就很难摆脱带电体;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100 mA时,只要很短的时间,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即使通过人体的电流较小,但如果持续较长的时间,同样会造成危害。师:请讨论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师生总结:根据欧姆定律I=UR可知,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与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和人体的电阻有关。当人体的电阻不变时,电压越大,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大。若人体接触到高压,通过人体的电流就很大,超过人体的承受限度,会造成生命危险。师:所

6、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避免接触高压、严禁攀爬高压线塔.注意:人体的电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个人的电阻不一样大;即使是同一个人,在皮肤潮湿的情况下,人体电阻也会显著降低。因此,即使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不大,电流也会很大,甚至超出人体能承受的范围。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 V。多媒体展示:表格2:不同条件下的人体电阻接触电压/V皮肤干燥/皮肤潮湿/皮肤浸在水中/有伤口的皮肤/1070018 0003 500600500以下5040010 0001 700400【想一想】(1)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当人体用湿手触摸电器时,人体电阻变小,通过人体电流很大;同时用电器潮湿后,很容易变成导

7、体,产生漏电等现象,造成触电事故。(2)电吹风为什么不可在浴室中使用?潮湿的皮肤比干燥时电阻要小,浴室中水分多,电吹风易进水漏电,很危险!师: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工厂用的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V,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高达10500kV,这些都远远超出了安全电压,一旦发生触电,就会有生命危险。二、常见的触电事故和安全用电1.常见触电事故师:当人体成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时,就会有电流通过,如果电流达到一定大小,就会发生触电事故。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3114页“常见的触电事故”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生活中常见的触电事故有哪些类型?(2)发现有人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该怎么办?学生讨论交流。教

8、师补充:(1)电压按照供电系统划分:1 000 V以下为低压,1 000 V10 kV叫中压,10 kV330 kV叫高压,330 kV550 kV叫超高压,550 kV及以上叫特高压。(2)人体触电事故的常见形式:低压触电事故和高压触电事故。低压触电(家庭电路)单线触电双线触电家庭电路的触电事故:都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接触造成的,并与地线或零线构成通路高压触电跨步电压触电高压电弧触电人体不能靠近高压带电体,只要靠近高压带电体(不需要接触),就有危险【想想议议】(1)为什么高压线要架在高空?高压电很危险。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高达几万伏甚至几十万伏,即使不接触,也会有危险。(2)小鸟站在高压

9、输电线上,为什么不会触电?小鸟只站在一根电线上,两爪间的距离较小,因此电压很小,所以不会触电。 (3)除了图示的几种情况外,还有哪些情况可能引起触电?连接电器的火线绝缘皮破损;插座安装过低,小孩易将手指或铁钉等金属物体插入;用湿手摸开关;电线上晾衣服;高压线附近放风筝等。2.安全用电师:为了安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来防止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生1: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要接地.生2:导线的绝缘皮破损要及时更换.生3:不用湿毛巾擦拭用电器,不用湿手摸开关.生4:电视天线不能与电线接触.生5:在高压带电体附近设立警示牌或安装护栏.师:如果发生了触电事故,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急救呢?

10、看下面的图,谁能总结一下急救的措施? 甲 乙生: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将电线挑开再救人.师补充:如果发生电器失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再灭火,绝对不能带电泼水救火.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三、安全用电原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5页“安全用电原则”部分,说出安全用电的原则有哪些?生: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师总结:安全用电口诀:大地人体是导体,安全用电记心里。修理电器要断电,风筝远离高压线。湿布不能擦灯泡,电线不能晒衣服。插座离地三尺

11、高,小心安装很重要。广播碰到电力线,喇叭怪叫要冒烟。如果有人触了电,切断电源莫延迟。电线要是着了火,不能带电用水泼。金属外壳用电器,接地保护要做好。四、注意防雷1.师提问: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有两条防雷导线,其作用是什么?现代建筑上安有避雷针,其作用是什么?(防止雷击)。2.教师讲述:雷电、避雷针等知识。(1)雷电: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放电时电流可达几万安甚至十几万安,产生很强的光和声。强大的电流如果通过人体,会导致人立即死亡,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等,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所以高大的建筑物等要装有避雷装置,确保安全。(2)避雷针:高大建筑物的顶端都有针状的金属物,通过很粗的金属线与

12、大地相连,可以防雷,叫做避雷针。历史上关于避雷针的发明,有一段广为人知的故事。1752年,46岁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用绸子做了一个风筝,并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天气里用麻线把风筝放上天空,麻线下端系了一把金属钥匙,当雨水把麻线浇湿以后就变成了导电体。这时,他把手靠近钥匙,突然看到电火花在钥匙和手指之间跳过,同时,手指感到一阵刺痛。这个实验证明了天空中打雷实际上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放电现象。由此,使富兰克林想到,如果在高大的建筑物上装一根金属导线,导线下端接地,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就可避免建筑物遭到雷击的危险。这就是避雷针的发明过程。避雷针的发明,人类生活的世界就多了几分安全。关于避雷针的发明,似乎是一个

13、偶然事件。一个巧合提醒了一位伟人突发奇想,导致了发明和创造。如同传说中,由于一个苹果落到了在树下乘凉的牛顿头上,导致了万有引力的发现。其实都是寓于必然中的偶然而已。因为这些大科学家和大发明家们早已具备了踏实的理论功底,他们的发现和发明,不过是对其所学理论的灵活运用的具体结晶。3.让学生了解雷电的灾害。(1)雷电产生强大电流,瞬间通过物体时产生高温,引起燃烧、熔化;触及人畜时,会造成人畜伤亡。(2)雷击爆炸作用和静电作用能引起树林、电线杆、房屋等物体被劈裂倒塌。(3)打雷放电时能产生数万度高温空气急剧膨胀扩散,产生冲击波,具有一定的破坏力。(4)雷电流在周围空间形成强大的电磁场.电磁感应能使导体

14、的开口处产生火花放电,如有易燃、易爆物品就会引起爆炸或燃烧。(5)各种电力线、电话线、广播线由于雷击产生高压,致使电器设备损坏。4.用多媒体介绍如何防雷。防雷就是为雷电提供一条低电阻的通道,或避免将自己连入闪电的通路中。(1)家用电器防雷雷雨肆虐时,为了安全起见,大家最好留在屋里,关好门窗,防止雷电入侵。雷暴虽然容易损害家电,但只要做好防护工作,就可轻松地避开雷暴袭击。雷雨天气时,最好断开各种电器和通信设备的电源和天线插头,暂时不予使用,打雷时请勿打电话。这时,为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还要尽量避免触摸金属管道,不使用淋浴设备。(2)夏季注意户外防雷首先,在雷雨中行走,要穿雨衣或撑木柄、竹柄雨伞,

15、不要撑铁柄伞。要注意避免靠近建筑物外墙和电器设备,尽量不要进入临时性棚屋、岗亭等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其次,不要躲在树下避雨,若不得已需在大树下停留,需与树身、树枝保持两米以上距离,应尽可能地双脚并拢蹲下,双手放在膝上,手臂不要接触地面。若能披上雨衣效果更佳,千万不可躺在地上。避免多人挤在一起。最后,不要停留在山顶、山脊或建筑物顶部。避免进行要和水产生作用的活动,如钓鱼、划船、游泳等。不要在旷野高举雨伞、铁锹、钓竿、球竿等细长突出人体的物体。课堂小结当堂达标1.(2020山东潍坊)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在高压电线下放风筝B.用湿布擦拭使用中的台灯C.去掉三线插头中较长的插脚D.使

16、用试电笔时用手指抵住其上端的金属体解析:高压电线下放风筝,容易引起触电事故,A错误;湿布含有水分,普通的水是导体,用湿布擦拭台灯容易引起触电事故,B错误;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需要接地,故三线插头不可改为两脚,C错误;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但一定要接触笔尾金属体,D正确。答案:D2.(2021北京)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能表是测量消耗电能的仪表B.家庭电路中的电冰箱和空调是串联的C.用电器电线的绝缘皮破损了仍能继续使用D.导致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一定是短路答案:A点拨:导致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除了发生短路,还有可能是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3.(

17、2020长沙)进入汛期以来,多地发生强降雨,人们在防汛的同时还要注意用电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雷雨天不在大树下躲避B.雷雨天在室外使用手机打电话C.手上有水时拔用电器的插头D.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直接将人拉开解析:雷电是高空云层放电,高大的树木淋雨后变成了导体,易将电流导向大地,所以雷雨天在大树下非常危险,A正确;由于雷电的干扰,手机的无线信息频率跳跃性增强,这容易诱发雷击和烧机等事故,B错误;手上的水是导体,此时插拔用电器插头易造成触电事故,C错误;人体是导体,直接用手拉触电的人也会发生触电,应该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施救,D错误。答案:A4.(2021哈尔滨)下列对图中描述不符合安

18、全用电原则的是() A B C DA.使用验电笔时,手应接触笔后端的金属部分B.人应远离断线后落地的高压线C.电灯的开关应接在零线上D.不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电灯解析:电灯的开关必须接在火线上,这样,当开关断开后,电灯与火线分离,人碰到电灯就不会发生危险,C错误。答案:C5.(2020武汉)如图所示是现在一般标准住宅户内配电系统方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能表用来计量家中所有用电器的总功率B.空调正常工作时,吊灯一定发光C.如果插座被短路,“漏电保护器”就会切断电流D.空气开关“跳闸”,可能是电路发生短路引起的解析:电能表用来计量家中所有用电器消耗的电能,A错误;空调和吊灯并联,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空调正常工作时,吊灯不一定发光,B错误;漏电保护器在火线与零线中的电流不同,即电流泄漏或有人触电时切断电流,C错误;空气开关跳闸,说明电路中电流过大,可能是电路发生了短路,也可能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D正确。答案:D板书设计第3节安全用电1.电对人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 V2.触电类型:单线触电、双线触电、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3.安全用电的原则4.注意防雷:安装避雷针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