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备考-中考历史简答题解答.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24321944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备考-中考历史简答题解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中历史备考-中考历史简答题解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备考-中考历史简答题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备考-中考历史简答题解答.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历史备考-中考历史简答题解答(word版)1.张骞出使西城的背景是什么?司马迁为什么将张赛出使西域的壮举视为凿空”?从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历程中,你能感受到张骞具备哪些高贵的精神品质? (7分)2.海上丝调之路在哪一朝代进入鼎盛时期?指出这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并分析其产生的积极作用。(7分)3.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与秦朝相比,汉朝政治制度有何继承?与唐朝相比,宋朝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历史原因是什么?这些继承和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7分)4.秦汉、隋唐是我国古代封建国家大一统时期,请分别指出这两个时期的主要时代特征。列举秦朝和唐朝统治者在政治上巩固大一统的具体措施,并归纳大一统国

2、家形成的共同原因。(6分)5.魏晋和辽宋夏金元是我国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时期,请分别指出这两个时期的主要时代特征。列举北魏和元朝统治者推动少数民族汉化封建化的具体史实,并分析它们对中华民族形成的共同作用。(6分)6.唐玄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在其统治前期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这一盛世景象被称为什么?他统治期间采取的措施有哪些?他统治后期爆发了哪一事件,使唐朝由盛转衰?分析唐朝兴盛的原因。(7分)7.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大致描述汉朝的商人们将货物运到欧洲的路线。分析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意义和经济意义。(7分)8.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来华的目的是什么?唐玄宗时期

3、,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人是谁?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有哪些? (7分)9.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第一位称霸的是谁?这些战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7分)10.北宋的建立者是谁?与北宋政府对峙的主要是哪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从统治者的角度分析宋朝政府为什么大多采取议和的方式处理与其他政权的关系。订立合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 (7分)1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空前繁荣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列举儒道两家学派的创始人及其政治主张,并分析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繁荣的原因。(7分)12.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起源甚早,秦朝和汉朝设置的

4、具有监察职能的官职分别是什么?列举明朝时期在监察方面采取的措施。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作用是什么?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谈谈你对权力监督的认识。(7分)13.结束自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国家统的历史人物是谁?他开创的哪一制度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列举其巩固统的措施并对其做出评价。(7分)14.明朝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3分,答出任意三点即的3分)15.宋太祖是怎样从“兵”“权“钱”三方面强化中央集权的?这些措施有何消极影响?与北宋并立的辽和西夏是由什么民族建立的?北宋的民族政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7分)16.元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和意义是什么?元朝是怎样实

5、现有效管理的?归纳元朝对外交通上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7分)17.秦国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是什么?秦统一全国后 ,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中央集权?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何作用? (7分)18.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明清统治者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清朝走向衰落的表现有哪些?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7分)19.东汉的建立者是谁?他采取了哪些措施稳定社会局面?其结果怎样?东汉走向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7分)20.唐朝定都在哪里?指出开元时期推行的一系列措施及结果以及对今天国家治理的借鉴意义。(7分)21.北魏是由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北魏

6、孝文帝通过哪些措施巩固了统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7分)22.元朝是由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有哪些?元朝建立的行省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7分)23.简述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的原因。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积极影响?比较战国时期与春秋时期战争性质的不同。(7分)24.盛唐时期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唐朝在文学艺术方面呈现出怎样的辉煌局面?唐朝出现盛世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7分)25.清朝实行文化专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清政府通过哪些措施达到了这一目的?文化专制政策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7分)26.概括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分析百家争鸣对

7、后世产生的影响。古代民本思想的实质是什么? (7分)27.孔子和孟子治国理政的主张分别是什么?秦朝与汉朝对待儒家文化的态度有何不同?分析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影响?谈谈弘扬儒家思想有哪些现实意义。(7分)28.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对我国政治产生了长久的影响。简述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存在哪两对基本矛盾?并举例说明这两对矛盾在发展历史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7分)29.分别写出秦始皇与汉武帝在货币改革方面的措施及改革后标准货币的名称。中国古代政府进行货币改革产生

8、了怎样的积极影响?(7分)30.金属货币本身有哪些劣势?在中国什么时期出现的哪一种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在此基础上,南宋时期出现了怎样的货币流通状况? (7分)解答1.张骞出使西城的背景是什么?司马迁为什么将张赛出使西域的壮举视为凿空”?从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历程中,你能感受到张骞具备哪些高贵的精神品质? (7分)参考答案:背景:匈奴从西城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西汉反击匈奴取得一些胜利。(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原因:为汉武帝经略西域提供了重要参考;促进了中原地区与西域的联系;架起了与西方文明沟通的桥梁;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开阔了古代中国人的视

9、野;丰富了汉代人的地理知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3分)精神品质:不屈不挠、敢于冒险的精神;不畏艰难、矢志不渝的钢铁意志: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崇高品质;不辱使命的民族气节。(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分)2.海上丝调之路在哪一朝代进入鼎盛时期?指出这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并分析其产生的积极作用。(7分)参考答案时期:元朝。(1分)原因:元朝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封建经济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指南针、航海技术及造船技术的进步;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答出任意三点即可,3分)积极作用:加强了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加强了文化的交流、融合;促进了科技水平的提升;推动

10、了世界历史进程的进步和发展。(答出任意三点即可,3分)3.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与秦朝相比,汉朝政治制度有何继承?与唐朝相比,宋朝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历史原因是什么?这些继承和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7分)参考答案:特点:以皇帝为中心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位不世袭,实行俸禄制度,由皇帝任免;官职有明确分工,既互相配合,又相互牵制。(任答一点得2分)继承:三公九卿制;郡县制。(2分)原因:防止藩镇割据及大臣、外戚、宦官等人擅权,及防御辽、西夏等国的侵扰;防止成为梁唐晋汉周后又一个短命的王朝,从政治到军事,从中央到地方,逐步采取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把政治、军事、财政大权最大限度地集

11、中到朝廷。(2分)实质: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权。(1分)4.秦汉、隋唐是我国古代封建国家大一统时期,请分别指出这两个时期的主要时代特征。列举秦朝和唐朝统治者在政治上巩固大一统的具体措施,并归纳大一统国家形成的共同原因。(6分)参考答案:秦汉时代特征: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任答一点,1分)隋唐时代特征:繁荣与开放。(1分)措施:秦朝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任答一点,1分)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科举考试重要科目。(任答一点,1分)原因:秦汉时期开始,“大一统”一直是我国封建王朝发展的主要趋势;历代有作为的君主都不

12、断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局面。(言之有理即可,2分)5.魏晋和辽宋夏金元是我国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时期,请分别指出这两个时期的主要时代特征。列举北魏和元朝统治者推动少数民族汉化封建化的具体史实,并分析它们对中华民族形成的共同作用。(6分)参考答案:魏晋时代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分)辽宋夏金元时代特征:民族政权并立与社会经济繁荣发展。(1分)史实:北魏孝文帝实施一系列汉化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等。(1分)元朝参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式,设立各种机构,改国号为元,定都于大都。(1分)共同作用: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进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言之有理即可,2分)6.唐玄宗是我国

13、历史上著名的皇帝,在其统治前期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这一盛世景象被称为什么?他统治期间采取的措施有哪些?他统治后期爆发了哪一事件,使唐朝由盛转衰?分析唐朝兴盛的原因。(7分)参考答案盛世景象:“开元盛世”。(1分)措施: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减冗员;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文化上,注重文教,编修经籍;用人上,重用贤能,注重对官员的考核。(3分,任答三点即可)唐由盛转衰的事件:安史之乱。(1分)唐兴盛的原因:国家统一,社会长期安定,统治政策的延续性;统治者吸取隋亡的教训,关注民生,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各民族和谐发展;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

14、发展;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等等。(2分,言之有理,任答两点即可)7.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大致描述汉朝的商人们将货物运到欧洲的路线。分析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意义和经济意义。(7分)参考答案根本目的: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1分)路线: 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2分)文化意义: 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将古代的中华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等联系起来,对促进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流、社会的进步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2 分)经济意义: 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使东西方之间的经济交流加强,物种交流更加频繁,促进了东西方经

15、济的发展,对现在建设“一带一路”也有积极影响。(2分)8.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来华的目的是什么?唐玄宗时期,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人是谁?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有哪些? (7分)参考答案目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1分)人物:鉴真。(1分)原因:唐朝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1分)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力强盛,在当时领先世界;(1分)水陆交通发达,对外贸易频繁;(1分)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1分)设安西都护府等,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1分)9.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第一位称霸的是谁?这些战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7分)参考

16、答案:背景,分封制逐渐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崛起(1分)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手工业规模扩大,商业活动逐渐活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1分)各诸侯国政、经济发展不平衡。(1分)第一位霸主:齐桓公,(1外)影响: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城不断扩展;(1分)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1分)争霸战争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破坏。(1分)10.北宋的建立者是谁?与北宋政府对峙的主要是哪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从统治者的角度分析宋朝政府为什么大多采取议和的方式处理与其他政权的关系。订立

17、合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 (7分)参考答案建立者:宋太祖赵匡胤。(1 分)政权:辽;西夏。(1分)原因:宋朝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导致宋朝军事实力较弱,在对外战争中接连失败,因此只能采取议和的方式;(1分)南宋统治者满足现状,偏安江南一隅,不愿发动战争,因此以订立和约的方式维护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1 分)影响:对社会经济而言,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并促进了我国偏远地区的开发与贸易发展,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经济的交流;(1分)对民众生活而言,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1分)另一方面,为边境民众创造了相对安定的生活环境,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往来,促进了

18、民族交融。(1 分)1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空前繁荣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列举儒道两家学派的创始人及其政治主张,并分析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繁荣的原因。(7分)【参考答案】道家:老子。(1分)政治主张:“无为而治”。(1分)儒家:孔子。(1分)政治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1分)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探讨自然社会和人性,提出各种治国方略和政治思想,直接促成了思想的空前繁荣。百家争鸣中形成的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风气,也有力地促进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发展。(3分)12.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起源甚早,秦朝和汉朝设置的具有监察职能的官

19、职分别是什么?列举明朝时期在监察方面采取的措施。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作用是什么?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谈谈你对权力监督的认识。(7分)【参考答案】官职:秦朝,御史大夫;(1分);汉朝,刺史。(1分)措施:朱元璋时设立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明成祖成立了东厂,锦衣卫和东厂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2分,任答一点得1分)作用: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秦汉时期,监察制度主要起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而封建建社会渐趋衰落的明朝,特务统治表明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2分,任答一点即可)认识:应该加强思想教育,提高监督意识;注重制

20、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全面监督,构建监督机制;加大创新力度,完善制约机制;等等。(1分,言之有理即可)13.结束自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国家统的历史人物是谁?他开创的哪一制度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列举其巩固统的措施并对其做出评价。(7分)参考答案历史人物:秦始皇(或赢政)。(1分)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分)措施:文化上,将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领行全国;经济上,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交通上,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为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奠定基础;军事上,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3分,任答三点即可)14

21、.明朝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3分,答出任意三点即的3分)参考答案:措施: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并直接对皇帝负责;设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利用厂卫制度实行恐怖专政;实行八股取士制度加强思想控制。15.宋太祖是怎样从“兵”“权“钱”三方面强化中央集权的?这些措施有何消极影响?与北宋并立的辽和西夏是由什么民族建立的?北宋的民族政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7分)【参考答案】措施:“兵”,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使禁军将领有据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答出任意一点即得1分)“权”,在中

22、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在地方上,派文臣担任各州县长官;知州实施三年一换,频繁调动地方长官;在州府设通判,以分知州权力。(答出任意一点即得1分)“钱”,在地方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1分)消极影响: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政治机构重叠;官吏冗余,办事效率低;增加了财政支出。(答出任意一点即得1分)民族:辽,契丹族建立;西夏,党项族建立。(2分)北宋的民族政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的积极意义:有利于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融,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1分)16.元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和意义是什么?元朝是怎样实现有效管理的?归纳元朝对外交通上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7分)【参考答案】时间:1279年。(1分)意

23、义:结束了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重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的开发;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了中西方交通的发展。(答出任意两点即得2分)措施: 在中央设中书省,管理全国政务; 设枢密院管理全国军务; 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在地方,设行省制度,行省以下继承前代制度。(2分)特点:海陆交通发达、范围广、路线多。(1分)原因: 建立了大一统的王朝; 商业贸易繁荣; 科技领先;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得1分)17.秦国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是什么?秦统一全国后 ,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中央集权?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何作用? (7分)【

24、参考答案】原因:秦国的统一战争符合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条件; 秦王招募各国人才,策划统一大计,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措施:在中央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 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制定严苛的法律,焚书坑儒;等等。(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3分)作用:在统一环境下,国家能够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政策与措施,减少阻隔; 促进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有利于民族交融和社会安定。(符合题意,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18.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明清统治者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清朝走

25、向衰落的表现有哪些?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7分)【参考答案】措施:科举考试采取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措施。(答出任意两点可得2分)表现: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科学落后。(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原因: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厉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大兴文字狱和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严重阻碍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3分)19.东汉的建立者是谁?他采取了哪些措施稳定社会局面?其结果怎样?东汉走向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7分)参考答案

26、建立者:刘秀。(1分)措施: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3分)结果: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1分)原因:外戚、官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走向衰亡;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州牧割据加速了了东汉王朝的瓦解。(答出任意两点即得2分)20.唐朝定都在哪里?指出开元时期推行的一系列措施及结果以及对今天国家治理的借鉴意义。(7分)答案:都城:长安、(分)措施,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减冗员;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文化上: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27、用人上:重用贤能,注重对官员的考核。(任答三点即可得3分)结果: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之为“开元盛世”。(1分)借鉴意义: 不断完善政治制度;提高以法治国的水平;重视教育与科技的发展;重视基层政府执政能力的提升;以民为本,以农为本,实施惠民惠农政策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得2分)21.北魏是由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北魏孝文帝通过哪些措施巩固了统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7分)参考答案少数民族:鲜卑族。(1分)孝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迁都洛阳:(1分)推行汉化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联姻)。(1分) 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

28、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2分)为之后的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2分)22.元朝是由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有哪些?元朝建立的行省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7分)参考答案少数民族:蒙古族。(1分)措施: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1分)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1分)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1分)历史影响:巩固了国家统一,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1分)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1分)行

29、省制度是郡县制的发展,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成功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地方行政区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分)23.简述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的原因。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积极影响?比较战国时期与春秋时期战争性质的不同。(7分)参考答案:原因: 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礼崩乐坏);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周平王动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周王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3分)积极影响: 在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

30、消灭,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交融。(只要能从促进统一、制度更替、民族交融任意一方面回答即可得2分)不同: 战国时期战争具有封建地主阶级兼并战争性质,春秋时期战争仅是奴隶主大国的争霸战争。(2分)24.盛唐时期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唐朝在文学艺术方面呈现出怎样的辉煌局面?唐朝出现盛世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7分)参考答案表现: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手工业方面,纺织业品种繁多,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

31、,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辉煌局面: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唐朝书法名家辈出,绘画的题材和类型广泛,音乐、舞蹈吸收了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多姿多彩。(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原因: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关注民生,轻摇薄赋,发展生产;统治者进行的改革和制度创新颇有成效;唐太宗、唐玄宗等统治者的个人才干突出;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3分)25.清朝实行文化专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清政府通过哪些措施达到了这一目的?文化专制政策产生了怎

32、样的消极影响? (7分)参考答案根本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维护集权统治。(2分)措施:大兴文字狱;(1分)大力提倡尊孔读经;(1分)查禁书籍。(1分)消极影响: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1分)许多珍贵的书籍被查禁和销毁,给传统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1分)26.概括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分析百家争鸣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古代民本思想的实质是什么? (7分)参考答案背景:战国时期,分封制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各国纷纷实行变法,变法需要人才及理论支撑;(1分)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33、1分)私学兴起,为文化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1分) 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分)为封建政治的构建和封建国家的治理奠定了理论基础:(1分)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分) 实质:维护君主统治。(1分)27.孔子和孟子治国理政的主张分别是什么?秦朝与汉朝对待儒家文化的态度有何不同?分析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影响?谈谈弘扬儒家思想有哪些现实意义。(7分)参考答案主张:孔子,为政以德;(1分)孟子,仁政。(1分)态度:秦朝“焚书坑儒”;(1分)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影响: 积极,有利于维护国家的

34、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促进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1分) 消极,儒家文化从汉代以后作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1分)现实意义: 有利于社会的稳步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和谐;有利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1分,言之有理,任答一点即可)28.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对我国政治产生了长久的影响。简述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存在哪两对基本矛盾?并举例说明这两对矛盾在发展历史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呈现出

35、怎样的趋势? (7分)参考答案内容: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1分)矛盾: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2分)举例:君权与相权,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等等。(1分,任答一点即可)中央与地方, 秦代郡县制;汉到元地方机构设置的变化;元朝行省制;等等。(1分,任答一点即可,答秦朝郡县制不得分)趋势: 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与管理;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直到承相制度被废除。(2分)29.分别写出秦始皇与汉武帝在货币改革方面的措施及改革后标准货币的名称。中国古代政府进行货币改革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7分)参考答案措

36、施及货币名称: 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2分)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2分)积极影响: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1分) 有利于改善政府财政状况;(1分)有利于改变币制混乱状况,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1分)30.金属货币本身有哪些劣势?在中国什么时期出现的哪一种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在此基础上,南宋时期出现了怎样的货币流通状况? (7分)参考答案劣势: 金属货币原材料资源有限:(1分)铸造成本高昂;(1分)金属货币沉重、形制固定,不便携带、运输、储存:(1分)长期使用会产生损耗。(1分)时期:北宋前期。(1分)货币名称:交子。(1分)状况:纸币与铜钱并行。(1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