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doc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2425263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非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遗.doc(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年度十大非遗人物滚烫发布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只是民俗、技艺,而是千百年来日常生活的结晶,蕴藏着对生命与世界的思考。比如,传统的中国结,寓意完美、圆满与生生不息;而神秘的女书,承载女性寄托情感、诉说自我的隐秘心史。正是因为非遗有着很强的精神性、审美性,与人类的社会、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因而能够更好地将之重新激活,再次进入我们的生活。近些年来,传统文化热潮不断,“非遗”的话题近来也频频出现在语文试卷上,以下仅以作文为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句真诚的鼓励激起你的信心和勇气,一轮皎洁的明月唤起一代代诗人的故园情,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唤起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快闪我和我的祖国唤起全民族

2、的爱国热情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的夺冠,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精神的传承;戏曲、书法走进课堂,让我们看到中华文化的传承。一封书信、一把古琴、一段古城墙、一把油纸伞、一件青花瓷很多很多事物都显示着某种传承,我们在传承中缅怀亲人、回望历史,弘扬精神,开拓前行。关于“传承”,你想到了什么,请以“传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第十九届语文报杯现场总决赛作文试题)12月29日,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仪式在京举办。这么根红苗正的人物和话题,真真是语文命题的“宠儿”!年度十大非遗人物刘魁立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揭晓词:他是民间文学的耕耘者,民俗文化的守护人

3、,他用文字接续非遗事业的血脉,用妙笔奏响非遗传承发展的时代强音。人物介绍:刘魁立,民间文艺理论家、民俗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一直致力于中国民间文艺学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学科建设。他早年在俄罗斯留学研究期间,曾多次深入原苏联各地区进行民间文学考察,他搜集的故事曾在俄罗斯民间文学作品集中出版。他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历史的创造者。各个时代无数的文化传承人不停地把文化创造、文化赓续的接力棒代代相传。”邰立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凤翔木版年画)揭晓词:尺寸之内,赤橙黄绿青蓝紫,画的是他手中民俗艺术的天。一点血脉,数十年来如一

4、日,守得是他心中黄土文化的根。人物介绍:邰立平,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凤翔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邰立平出身于凤翔县南小里村邰氏木版年画世家,从小受祖父、父亲熏陶、培养,承袭了家传五百多年的民间年画技艺。当胶印年画兴起后,木版年画迅速衰落了。陕西省曾有汉中、蒲城和凤翔三个地方盛产年画,后来汉中、蒲城的年画世家们彻底放弃了,只有凤翔的邰立平还在苦苦支撑。邰立平的爷爷邰世勤、父亲邰怡先后做过多年的木版年画的抢救工作,不断恢复品种,提高画面精度,到了邰立平这一代,他继续着这种孤独的拯救。在家庭作坊式的“凤怡年画社”里,只有邰立平和妻子王慧芳固

5、守着这个中国规模最小的年画创作社,继续着对凤翔木版年画的保护和传承。依力哈木热依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十二木卡姆)揭晓词:琴弦拨动,悠扬声起,他传唱的是天山南北的民族风光。诗歌曼舞,魅力新疆,他传承的是民族艺术的璀璨华章。人物介绍:依力哈木热依木,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十二木卡姆)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掌握十二木卡姆较为全面且能够进行24小时完整演唱。为了更好的保护传承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十二木卡姆),他在家开办了木卡姆艺术博物馆和传承点,组建了莎车民间木卡姆艺术团体,整理4500行式、360首曲调的莎车十二木卡姆版本,并在原有十二木卡姆唱词的基础上补充更新,积极组

6、织全县60多名民间艺人,举办十二木卡姆培训班,系统培训十二木卡姆演奏演唱技艺。他勇于创新、积极探索,不断提高非遗传承和实践能力,将全部精力都倾注于十二木卡姆的保护和传承,是非遗保护发展领域卓有成就的践行者。石丽平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苗绣)揭晓词:穿针引线,凤舞花开,她用一双巧手绣出民族致富的美丽图画。扎根时代,放飞梦想,她用一腔热血搭建民族文化传承的舞台。人物介绍:石丽萍,松桃苗绣的第七代传承人。2006年,苗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老一代民间刺绣艺人相继离世,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往城市迁移,当地的苗绣技艺面临着传承危机。石丽平用了8年时间,几乎走遍了贵州所有的苗寨

7、,搜集整理、详细记录苗绣的不同绣种和纹样。她还详细了解绣娘在松桃县的分布情况和土布织染技艺传承情况,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刺绣、绘画、剪纸比赛,从中发现好作品和能工巧匠;与大专院校合作,按市场要求绘制纹样和图案。因为她的坚持,以“鸽子花”品牌为代表的松桃苗绣,成为当地一张金灿灿的文化旅游名片;因为她的带动,当地数千名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致富。柳惠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医传统制剂龟龄集、定坤丹制作技艺)揭晓词:秉承千年技艺,发掘传统秘笈,他让古老药酒焕发时代光辉;继承先辈精神,探索矢志不移,他用古方妙丹温暖世代仁心。人物介绍:柳惠武在父亲的影响下,也痴迷做药。14岁就在父亲所

8、在的药厂做临时工,一边工作一边自学,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一书抄写了好几遍,能够倒背如流。从一个初中未毕业的临时工到国家非遗传承人,柳惠武吃了很多苦,但他不觉得苦,在学习和掌握技艺上,花了很多心思,取得了很多进步。在父亲和师傅们的炮制基础上,柳惠武更加系统地保护和完善了古法炮制技艺。柳惠武还致力于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中医药文化的推广,多年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传承活动及宣传推广,在使其传承的独特技艺发扬光大同时,形成一大批中医药“粉丝”,使中医药在社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全民的中医药文化意识更为自觉、自信。刘兰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北京评书)揭晓词:一尺台,嬉笑怒骂,说不尽悲欢离合,她

9、演绎的是百姓生活;一张口,家国忠义,道不完古往今来,她延续的是文化根魂。人物介绍:刘兰芳,说古皆是忠孝节义,道今全为播善扬真。从红遍大江南北,成为一个时代集体记忆的岳飞传到杨家将呼家将樊梨花等传统评书,再到一代儒将陈毅中华好人颂古今荣辱谈虞舜大传等中长篇新书,以及以全国道德模范为原型说演的生死接力大孝惟忠等短篇故事,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以其精湛的技艺与经典的作品成为评书发展进程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她在评书中继承和发扬了鼓书的优长,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并实现了历史感、时代感与现实感的统一,开辟了评书的一片新天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培计划工作团队揭晓词:他们问道于野,以研为本,孜孜探求传统工

10、艺的当代表达;他们牵手传承,亦师亦友,共同凝聚生生不息的创新力量。团队介绍:2015年,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启动,清华大学成为首批试点院校之一。在院校领导支持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集合各系室专业力量组成非遗研培项目组,组织实施了包括培训、工作营、展演、展览、论坛、回访、课题研究、出版、政策咨询等在内的一系列非遗研培活动,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项目组秉持“以传统文化为本位,以传承人群为主体”的研培理念,在清华大学浓郁的学习氛围、跨学科协同创新和国际化的办学环境中,为70后、80后、90后非遗传承人搭建了一个“强基础,拓眼界,立足当代,面向未来”的高端交流

11、、孵化和推广平台。王珮瑜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京剧)揭晓词:绣口一吐,余音绕梁,她传唱的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梨园翘楚,多样能手,她播撒的是天长地久的国粹精华。人物介绍:王珮瑜是建国以来专业戏校培养的第一位女老生,被誉为梨园“小冬皇”。多年来,她在艺术上执着追求,揽尽专业领域戏剧奖项,被公认为中国京剧新生代的领军人物。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数十年如一日从事推广工作,创立的瑜乐京剧课、京剧其实很好玩等成为品牌传播项目,为培养京剧观众、拓展京剧市场做出了积极努力,是新时代京剧艺术优秀的传承者和弘扬者。经过数年的钻研,她掌握了余派唱腔的精髓,在吐字、发音、用气、行腔诸方面精心调度,浑然一

12、体,不露斧凿痕迹,追求“恬淡雍容,内涵筋骨”的境界,于淡泊中寓神韵。严谨工整的吐字、规范有矩的行腔,深显她高超的余派风范。票友们都亲切地称为“瑜老板”。罗布斯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唐卡勉萨画派)揭晓词:凝神静气,描绘涂添,他用图画守护这雪域高原的大千世界,以画笔和文字沟通那民族心灵的往世今生。人物介绍:1967年,罗布斯达出生在西藏日喀则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族里的五代人都从事着传统“勉萨画派”的唐卡绘画。12岁时罗布斯达正式开始和爷爷系统地学习唐卡绘画。在学习的过程中他苦心钻研,常常熬到深夜,用六七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别人至少需要十年才能完成的练习,他的绘画技艺也日益成熟。罗布斯达

13、并没有满足于自己的技艺,他发现传统绘画的学习往往注重技艺的传习,却时常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培养。如果这样,以后就只能做一个“会画”却不懂画的人了。因此他觉得有必要去系统地学习一些理论知识,补充自己对西藏文化、唐卡文化的理解,于是1995年他在西藏大学专门学习了两年美术史和藏学。经过了两年的学习,罗布斯达对唐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他说唐卡是藏族人以画言史、以画叙事的载体,他告诉人们的不仅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更是一种文化。先后经过爷爷达娃顿珠的传统绘画技艺启蒙,扎什伦布寺拜得名师指点,以及在西藏大学系统理论知识的补充,罗布斯达的唐卡绘画技艺有了极大提升。他所创作的唐卡绘画作品画面精美,构图饱满,笔触

14、细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绘画技艺。在随后的十多年里,罗布斯达一直坚持着唐卡创作,他的作品逐渐赢得不少业内外的专家、寺庙僧人、藏区农牧民的赞扬,西藏各大寺庙也慕名前来,请他抢修破损壁画。如今,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罗布斯达终于实现了他孩提时代的梦想,从一个普通农民的孩子成长为一名著名的唐卡绘画大师。这其中,他坚守的不仅仅是家族传承的唐卡文化,还有对西藏传统文化的深深热爱。金巴扎木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格萨【斯】尔)揭晓词:天苍茫,歌声扬,心中升起的是他那守护民族史诗的太阳;白发苍,情悠长,手中奏响的是他那接续文化生命的希望。人物介绍:金巴扎木苏是内蒙古巴林右旗的格斯尔史诗的传承者,是近代

15、演唱格斯尔艺人的杰出代表之一。2007年6月,他被全国文联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金巴扎木苏从小从师傅学习史诗演唱。他精通蒙古族民间音乐,能演唱较长的叙事民歌,演唱乌力格尔、好来宝,显示出杰出的艺术才能。他的格斯尔演唱展示了蒙古词汇之丰富,内容丰富,体现了草原独有的人文风格。他不人技艺精湛,他的演唱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并被记录、出版。他在传艺方面也是一丝不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们,他培养的徒弟当中有20余人能够独立说唱格斯尔史诗。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的创办者、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原系主任、教授杨先让等20人及团体被推选为2019“中国非遗年度提名人物”。相关话题时评赏析1、让沉睡的

16、非遗精品“活”起来何淼玲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最新名单,湖南共有118项上榜,花鼓戏、女书、弹词等名列其中。泱泱五千年中华文明,造就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琳琅满目、璨若星河。湖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脉源远流长、人文积淀深厚,众多非遗精品独具地方特色,在祖国巨大的非遗宝库中占据独特位置。精美绝伦的湘绣、雅俗共赏的湘剧、遗世独立的女书,都是代表性作品,沉淀着湖湘文明深厚的历史记忆。作为文化大省,湖南的非遗精品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如何让非遗精品焕发勃勃生机,绽放更加夺目的光芒,是建设文化强省的题中之义。笔者建议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申报与保护并重。自中华人民共

17、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以来,湖南在保护非遗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非遗保护工作写进了省党代会、省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文件;数字化记录保护、抢救性记录保护、生产性保护等基础性工作紧锣密鼓、推进有序;一大批项目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要趁这个良好势头,继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现、发掘、申报工作,做到热情不减、责任不减、力度不减、效果不减。非遗申报成功,仅仅是跨出了第一步,保护之路,道阻且长。今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全国38个检查不合格的保护单位被取消资格。在这方面,我省不无隐忧。比如,由于传承后继乏人、原件大量流失等原因,江永女书正处于濒危状态,如不迅速采取有力的拯

18、救性措施,情况堪忧。传承是最好的保护,传播是最好的传承。让沉睡的非遗精品“动”起来、“活”起来,既要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对非遗精品进行科学的抢救性发掘,更要结合文化旅游的路子,使非遗精品从幕后走向台前,“飞入寻常百姓家”。毋庸讳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我省还存在诸多瓶颈,如仍未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性专项法律、缺乏对非遗权利人专有权利的体系化立法、对文化发展力、文化生产力的重视和转化不够、存在大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性开发和贬损利用等侵权行为。要迎来非遗保护的春天,这些制度性障碍亟待破解。2、非遗“活”起来才能“火”起来杨朝清洗面桶、豆腐桶、老饭桶昔日百姓生活中常见的

19、木制用品,巧匠以精妙的设计、精湛的技艺,将传统工艺发挥到极致。近日,由宁波“箍桶匠”鲍明沛创作的箍桶记突出重围,获评我国民间文艺界最高奖项“山花奖”。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荒年饿不死手艺人”,拥有一技之长的匠人不仅饿不死,还可能生活得比普通人好一些。伴随现代化进程的滚滚车轮,在批量制造商品的冲击下,箍桶与其他手艺一样,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不少手艺人纷纷转行,许多非遗项目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近年来,“非遗热”兴起,既是一种机遇,也是挑战。某些非遗项目由于缺乏“时代感”,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情感、审美等精神文化层面需求,导致作品不受市场重视;有些手艺人则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通过技术与艺术的有

20、机结合,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实现“完美相遇”,激活了非遗传承。比如,箍桶记将箍桶技术与经典越剧九斤姑娘融合,让老百姓的生活用品拥有了文化品位与格调、审美与情趣。通过手艺人匠心独运的创新,看似平常的木桶实现了“凤凰涅槃”,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具有抽象的符号功能。“箍桶匠获大奖”犹如一面镜子,为非遗传承指明了方向。面对市场的大浪淘沙,手艺人不能自弹自唱、孤芳自赏,而要主动拥抱市场。手艺人不断调试、丰富与提升自己,缩短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距离,对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转化和创造性发展,才可能让非遗“活”起来,进而“火”起来。3、传承发展是对非遗最好的保护程绍德 13日、14日,来自南京大学和台湾20多所高校的

21、80多名师生先后走进南通历史文化展示中心、南通沈寿艺术馆,学习、体验蓝印花布扎染和沈绣技艺,感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7月15日南通日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遗”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果不加以保护,将来我们的子孙只能通过历史课本了解到这些文化,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悲哀!“非遗”最好的保护

22、是传承和发展,而发展是在传统元素基础上的创新。比如蓝印花布扎染和沈绣技艺,在确保传统民族工艺流程特色的同时,要有设计创新和时代特色,成为适应市场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不仅如此,还要有一定的产业规模,这样才能使其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项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要想把蓝印花布扎染、沈绣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推广出去,首先要依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县域经济,重点扶持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研究企业和平台。可以采取多种商业模式和生产模式,带动城乡居民尤其是贫困地区居民加入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增加他们的收入。同时,要以“新媒体、新金融、新技术、新商品”为战略手段,通过新的文化创意产业更好地传播和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还要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创新机制,摸索出一条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助推精准脱贫和“非遗”文化保护的路子,即以生产性保护的手段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