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文学史》袁行霈游国恩名词整理 .pdf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24186360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国文学史》袁行霈游国恩名词整理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中国文学史》袁行霈游国恩名词整理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国文学史》袁行霈游国恩名词整理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国文学史》袁行霈游国恩名词整理 .pdf(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名词解释1、 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 篇。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其中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10 篇。“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边地区的音乐。又分大雅和小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赋、比、兴是诗经在艺术上对后代文学影响比较大的表现手法。“赋者,敷陈其事物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带比喻性质的一种手法。兴:“兴者,先言他物以

2、引起所咏之词也。”引用其他自然现象引起所要咏叹的情感。有时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2、历史散文:古代的散文是伴随着史官词而出现的,他们记载国家在咸和君主的言行,在其中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政治和哲学观点,其记述由简到繁,由质朴无华到略具文采。现在人看到的就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3、 春秋 :相传孔子曾对它加以修订,以记事为主,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先秦时期鲁国的编年史,书中按时代顺序记载了春秋时期的重大事件,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共242年的史事。它对后代的散文有不小的影响。4、 国语 :是一部按国别记载的史书,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战国早期人根据各国史料编订,以记言为主,书中记载的史实上起周

3、穆王,下至鲁悼公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外交、军事等活动,其思想倾向于儒家。书中既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5、 左传 : 左传是先秦时期的一部历史著作,原名左氏春秋。作者是左丘明,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 722 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此外还附录了鲁悼公四年至十四年韩、魏、赵三家灭智氏的史实。 书中生动的反映了这一时期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变迁,再现了重大的历史变迁, 再现了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有关的诸侯王卿大臣等各类人物的活动。6、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后期,刘向整理后得33 篇,共 12 国策,定名为战国策。主要记载了当时谋臣策士的言行,鉴于此书的性质,有人把它归入诸子类。7、

4、孟子 :是先秦诸子散文中儒家学派重要的一部著作,是孟子晚年和弟子万章等人编撰的,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 滕文公 离娄 万章 告子 尽心等七篇。书中记载了孟子的言行,反映了他的思想学说, (也就是他所提出的仁政思想。 )8、 庄子 : 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道家学派重要的一部著作,原有52 篇,现仅存 33 篇,包括内篇 7 篇,外篇 15篇,杂篇 11 篇。 庄子是战国中期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品。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本人自著, 外篇和杂篇中的有些作品出自其门人和后学之手。全书的思想和文风在统一中略有差异,大体上反映了庄子的观点。9、“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屈原等人创作的诗歌,是当时产生的一种

5、富有南方地方特色的新诗体。西汉末年由刘向整理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楚辞”是先秦北方史官文化和南方巫官融会、交流的产物,也是春秋以来楚国在长期独立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地方文化的结晶。10、 九歌 :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祭歌,总共包括东皇太一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 河伯 山鬼 国殇 礼魂等十一篇作品。11、 九章 :作者是屈原,是楚辞中一组叙述屈原身世和遭遇的抒情诗,包括惜颂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惜往日桔颂 悲回风九篇作品。九章只是表明作品的实际数目,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九章的作品分别创作于屈原生活的不同时期,其内容和主题与离骚近

6、似。12、 九辩 : 九辩之名源于古代传说中的天乐,宋玉写的九辩只是袭用古乐之名而作,在内容上已非其本来面目, 九辩是楚辞中的一首抒情长诗,共255 句。13、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是孟子提出的,孟子重视道德修养,他把孔子的“仁”的道德规范发展为仁义,提出尽心、养性、诚心、寡欲等修养方法,浩然之气就是通过“义”的积累而养成,它到大至刚, 充塞于天地之间, 表现为崇高的无所畏惧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状态。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自觉实行仁义之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把道德操守置于生命之土,他的舍生取义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7、-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4、散体大赋:汉代兴盛起来的一种文学体裁, 一种艺术形式, 它除师承屈原、 宋玉外,还师承诗经的“雅”“颂”, 是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发展起来的。这种作品多属为统治者扬威颂圣的文字,篇幅巨大,文字铺排堆砌。 代表作品是枚乘的 七发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班固的两都赋 、张衡的两京赋等。15、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梁萧统所编的昭明文选 。他收集了东汉末年的一些内容风格相近,而又失去题目的无名氏的五言

8、诗,编在一起,起名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游子思乡、怀人; 二是男女恋情;三是文人士大夫的怀才不遇;四是反映一种颓废心理和一种及时行乐的情绪。16、 汉书 :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记载自汉高祖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共229 年的历史。东汉时期最杰出的史传散文。 汉书先后经过四人之手才完成,分别为班彪、班固、班昭和马续,其主要作者是班固。在体制上承袭史记 ,而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分本纪十二、表八、志十、传七十,共100篇。17、互见法:“互见法”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创的一种写作方法。即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件事情分散在不

9、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互见法分为人物互见法和事件互见法两种。 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和事件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 又能忠于史实, 常常把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的篇章中。通过人物和事件的互见法,司马迁使史记既有了史学的可信性,又有了文学的可读性。18、建安风骨: 东汉末年,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 展示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 抒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流露出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后人把这种建安诗歌的独特风格称为“建安风骨”。风指作品的

10、思想内容, 骨指作品的艺术形式。代表作家有“三曹”、“七子”、蔡琰等。19、正始文学:正始时期,玄学兴起,思想界玄学成为主流,这对魏晋时期的文人及文学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竹林七贤”。20、竹林七贤:正始时期才隐士,指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他们反言玄远,人性放达,饮酒服药,一时颇有名声。七贤的政治态度和处世方式也各有不同。其中,人品和文学成就最高者是阮籍、嵇康。21、太康文学: 太康是西晋文学的繁荣时期,此时时局稳定,文人们有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又因社会小康,文人多忘乎所以,歌功颂德,故形式主义文风亦日趋严重,追求文学作品的形式的华美,创

11、作成就并不太高,文人自觉地追求作品的艺术表现,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学大潮是趋于浮艳,诗尚雕琢,文崇骈俪,词采绮丽成为诗文的普遍特色。代表这种主流风格的作家,当首推潘岳和陆机。22、玄言诗:晋室南渡,士族文人沉溺享乐,意志更加消沉,以玄学自我沉醉的风气日渐浓厚,其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在表达上则是抽象玄虚,淡乎寡味。几乎无艺术性可言,东晋玄言诗人有孙绰、许询等。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刘锟、郭蹼。23、左思风力:左思诗虽不多,但内容充实,风格独特,在太康诗坛独标一帜,成为太康,以至两晋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钟嵘认为其咏史诗是”五言之警策”,并极力推崇“左思风力”。24、宫体诗:

12、产生于梁陈时代的宫廷, 多是描写女性和宫廷享乐生活的,风格绮艳浮靡, 追求形式,雕琢,格调柔弱,内容平泛,题材狭窄,把形式主义诗风推向极致。代表人物是萧纲、萧绎、徐陵父子等。25、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从诗歌声律高度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五言诗从声律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之间的过渡阶段,其理论支持便是永明声律说, 出现于南朝齐永明年间。 周隅在音韵上做出贡献, 对汉语语音的天然音调进行规范,沈约把这种音韵的研究成果直接运用到诗歌中,提出了自觉运用声律来写诗的要求,“严守四声八病”之说, 诗人们把声律说自觉运用于诗歌创作,产生了这个新诗体。 诗歌的声律和诗句的对仗加以结合形成了“永明体

13、”。最优秀的“永明体”诗人是谢眺。26、徐虞体:由于徐离和徐陵父子和虞肩吾、虞信父子均以写艳体诗著称,人们遂称这种形式的艳体诗风为“徐虞体”。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7、北地三才:北魏至北齐时期,北朝出现了几位比较正统的诗文作家,模仿南朝诗文创作,虽然水平有限,难于南朝相比,但它却标志着北朝文学的开始复苏,也迈开了南北文学融合的第一步。其中较著名的是温子晟、邢邵、魏收,

14、号称北地三才。28、志怪小说: 多指朝现实的神灵鬼怪之事,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产生,是与当时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有关的。 是普通百姓表达理想愿望的需要。他们将自己的反抗情绪和对理想的追求,通过大胆的幻想,曲折的表达出来。志怪小说的内容是宣扬迷信思想,大谈鬼神妖异,神仙道术,志怪小说大都采用非现实的故事题材, 展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在艺术上比较简略。 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 。29、轶事小说: 以记录人物逸闻琐事为主的轶事小说,在魏晋南北朝盛行。这与魏晋以来品评人物和崇尚清淡的社会风尚大有关系。今存比较完整的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30、 搜神记: 搜神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

15、。作者是干宝,原30卷,今本为 20 卷,作品虽然不乏神仙道术、鬼怪灵异的内容,但故事来源广泛,保存了不少优秀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31、 世说新语: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记叙逸闻轶事小说的先驱,以魏晋知识分子为主要记载对象,故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对后世的小说和散文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世效仿世说新语的作品有:唐王万庆的续世说新语等。32、山水诗:真正以自然山水景物为独立的、客观的审美和描写对象,山水诗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对永明新体诗和后世山水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代表作家是:谢灵运。33、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杰在文学主张上都竭力

16、反对华而不实的风气,提倡抒发真情实感。 对齐梁文风的批判最为自觉。四杰诗文在内容上有较大的开拓,由宫廷走向市井,由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题材扩大了,思想严肃了, 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也有了初步的定型。他们的诗带有强烈的热情与幻想,愤懑与牢骚,不仅反映了齐梁所没有的大唐气象,而且气势雄壮,意境宏博,节奏有力,语言响亮,富于个性。四杰为结束齐梁文风,开启盛唐之间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34、大历十才子:指中唐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津、夏侯审,大历初年他曾在长安参加重要阊阖活动,又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其中以钱起、卢纶、戴叔伦成就最高。大历诗人创作内容较

17、贫乏,诗风以清丽空灵为主要特色,相对盛唐,由壮阔变为清秀,由重气势变为重韵味,艺术显得更为精工。35、永州八记: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属游记,写出了山水景物中的奇妙动人之处,神形毕肖的再现山水景色的自然美。 有卓越的艺术独创性。 善于抓住景物的最主要特征, 又善于以动写静的手法与大量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他的游记,画廊式的展现了永州的山水胜景。36、花间词:五代后蜀时, 卫尉少卿赵崇祚将晚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编为 花间集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词因此得名。其核心内容不脱冶游宴乐、男女私情,风格琦艳婉丽,对宋词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37、温韦:温庭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词名

18、家的人,以宫怨闺诗为主要题材,韦庄是唐末另一位卓有成就的词人。二人齐名,并称“温韦”。38、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是在六唐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形成的新的小说文体。使得小说由单纯的谈神说鬼, 以通过写人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演进。它的兴盛和唐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唐代佛教道教思想的流行有密切关系。受史记以来历史传记文学的影响,以及六朝志怪小说的影响,唐代传奇最繁荣的时期是中唐时期,主要创作在中唐时期, 晚唐则出现了大批的专集,唐传奇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传奇的内容既有描写社会生活的,也有写宗教迷信的。但传奇中,成就最高的是有关爱情生活题材的小说,

19、如元稹的莺莺传,蒋防的霍小玉传,艺术上,情节比较复杂,结构相当完整,语言典雅华丽,富于文采,唐传奇的出现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进入了成熟阶段。宋人后,人们根据这类小说传述奇闻轶事的特点,泛称唐人小说为“传奇“,在明清,则指南戏演唱的戏曲。39、花间词派:()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得

20、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 ,共 18家词 500 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总集。()产生于西蜀,多用华丽的字面和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他们的离愁别恨。40、元和体:(1)元和体是唐宪宗的年号。(2) 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在元和年间所写的长篇排律、 “小碎篇章”、艳体诗统称为“元和体”。(3)世俗化为社会普遍接受和欣赏的浅近文体,呈现出诗歌历史转折时期的写实尚俗特征。41、辋川集(1) 辋川集二十首是盛唐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辋川别业写的一组小诗。(2)诗人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表露得极为透彻,在明秀的诗境中,让人感受到一片完全摆脱尘世之累的宁静心境, 似乎一切情绪的波动和思虑都被净化掉了,

21、只有寄以通感的直觉印象, 难以言说的自然之美。42、骈文:骈文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它实际上是广义的散文的一部分。但它与散体单行的狭义的散文相对比而有明显区别。骈文的主要特征有四:对偶、用典、声律、辞藻。43、西昆诗派(西昆体) :宋代初年,诗人杨亿编西昆酬唱集 ,西昆诗体和诗派便由此而得名。西昆酬唱集全部为近体律诗,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西昆作家均是身居清要的馆阁之士,诗的内容无外乎歌咏宴引生活, 咏物、咏史及泛咏男女情爱, 创作追求用典丰缛, 属对工整,音节铿锵;诗文标榜学习李商隐,其中杨亿、刘筠以骈体文著称。西昆派多数作品缺乏真情实感,堆砌过甚,不免剽窃之讥。 西昆派作家

22、唯美风格固然是对宋初浅俗的白体诗风和缺乏文采的复古文风有所矫正,但其创作脱离现实,偏离传统的文学标准,馆阁气十足,仅重外表精美的艺术趣味,注定了主导文坛的时间不会长久,但在北宋文坛上仍有一定影响。名词解释一、先秦部分1、神话:神话都是的;是远古人类用想象或幻想的方式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它是一种集体口头文学。 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 (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时代的产物。2、殷墟卜辞: 1898 年,在河南安阳发现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字,这是现知中国最古老的并已初步成熟的文

23、字。3、今古文尚书:尚书是记言的古史,今文尚书是指秦焚书后汉初经师所保存,用当时的隶书书写的尚书;古文尚书是指在汉武帝时,在孔府壁中发现先秦时代的尚书,因用古文字抄写,故称古文尚书。4、 吕氏春秋:由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集体编撰而成,思想观点杂驳,被认为是杂家著作。文章篇幅短小,以事实说理,文风平实畅达,多用寓言故事。5、战国合纵连横合纵连横是指战国时代诸侯争霸的形势,秦国推行连横术, 歌个击破东方诸国; 而东方诸国采取合纵对策以抗强秦,这种形势对战国时代的文学影响很大。6、春秋笔法:指孔子修鲁国春秋时所采用的笔法,主要包括秉公直书与微言大义两方面,对后代历史学家与散文家的影响很大。7、九歌:

24、九歌是一组祭神的乐歌,共十一篇。是屈原吸取楚国民间神话故事,并利用民间祭歌的形式写成的风格优美的抒情诗。是南方巫祭文化的产物。九歌是袭用古曲的名称,“九”表示多,非确数,其内容虽是礼赞神明, 但却有不少关于神的爱情生活的描写,充满人间的生活气息。8、三家诗:指汉代传授诗经的齐、鲁、韩三家:齐辕固生,汉景帝时立为博士;鲁人申公培,汉文帝时立于学官;燕人韩婴,文帝时立为博士。立于学官,属于今文经学。加上毛诗为四家诗。9、楚辞:楚辞是战国后期产生在中国南部楚国地方的一种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宋黄伯思说其特色为:“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校定楚词序)10、 春秋 : 春

25、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鲁春秋是经过孔子修订过的,记事自鲁隐公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它提纲挈领地记述了春秋时代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大事。11、 毛诗 :战国时代荀子的学生鲁国人毛亨,他所著的毛诗诂训传,简称毛传。相传传自子夏、荀子,后来传给赵国人毛苌(一说其儿子),称小毛公。毛亨说诗,偏重解释字义,章句训诂多据先秦典籍,保存不少古义。也有附会处。东汉章

26、帝时立于学官。是诗经最早的注释本。12、九章:屈原九篇诗歌的合称,非一时一地之作,原是单行散篇,后人因其内容、形式相似,集为组诗。 九章是一组政治抒情诗,与离骚大体相似。但九章中的作品,除少数片断外,较少采用幻想、 夸张的手法, 主要是记实之辞, 并用直接倾泻的方法来表现其复杂的心曲和奔放的感情。与离骚的浓厚浪漫主义色彩有所不同。13、四家诗:汉代传授诗经的齐、鲁、韩三家,加上毛诗。今存毛诗及韩诗外传。14、 楚辞 : 楚辞文学总集的名称。西汉刘向辑集屈原、宋玉及汉代人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15、 竹书纪年:古代有百国春秋,今传只有鲁春秋和晋太康三年(282)出土的晋春秋、魏春秋

27、残文,被后人整理后名为竹书纪年 。16、郑笺:汉末的郑玄的毛诗传笺三十卷,简称郑笺。确立了毛诗不可动摇的地位。17、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引朱熹语)。18、 老子 :先秦道家代表作,凡五千文,81 章,亦称道德经、德道经,简短的语录体散文,理论中心为“道”,哲理性强,有朴素辨证思想。19、 春秋三传: 左传 、 公羊传、 榖梁传。20、郢书燕说: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讽刺当时学者对前贤遗言,断章取义,穿凿附会。21、君轻民贵:见孟子尽心下 ,表现出孟子的民本思想,在国策齐策四“赵威后问齐使”中亦有类似思想。22、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引朱熹语) 。23、 楚辞章句第一本楚辞注本,作者是东汉

28、的王逸。24、“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25、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方式。铺陈其事直言之者也。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比,一般说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者也。兴,就是起兴或发端。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者也。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起到起韵的作用。26、楚辞:是战国晚期兴起在楚国的一种新诗体。它以铺排夸饰,丰富想象为主要的表现手法。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有

29、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量涌现,另外,“兮”字、“些”字作为虚词叹语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27、 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汉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28、骚体赋:以抒情为主,体制基本与先秦的楚辞相同的一种赋体文章。如贾谊吊屈原赋、 鵩鸟 、严戒哀时命、淮南小山招隐士等。29、互见法(略)30、散体大赋体:是一种既非诗由非文介于诗与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讲究铺叙描摹,夸饰渲染,体制长大,以体物为主,缺乏作者的自我真情实感的一种文章。31、抒情小赋以作抒发作者入世的感慨和厌倦,描写回归山水田园后悠然逍遥的生活,表达作者出世的愿望

30、或对现实进行批评讽刺的短篇小赋。语句清丽流畅, 绝无夸饰堆砌; 抒写自己的怀抱和情志,个性鲜明。这些特点,都标志着汉赋创作倾向的重大转变。32、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由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集体编撰而成,思想观点驳杂,被认为是杂家著作。文章篇幅短小,以事实说理,文风平实畅达,多用寓言故事。33、古诗十九首: 组诗名。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 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 后人多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合为一组,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 。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31、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9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乐的思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34、乐府:原是汉代的掌管音乐的官署。由于专事搜集、整理民歌俗曲,因此后人就用“乐府”代称入乐的民歌俗曲和歌辞。 在六朝,更明确地把“乐府”和“古诗”相对并举,以区别入乐的歌辞和讽诵吟咏的徒诗这两类诗歌体裁。宋、元以后,“乐府”又被借作词、曲的一种雅称。35、曲终奏雅: 汉大赋的状物表意方式,扬雄认为司马相如的赋多虚辞滥说,即以美丽的语

32、言行式来描写宏大的世界,只是在赋的末尾才奏出正声雅音,是不可能起到讽谏作用的。36、劝百讽一:汉大赋的功用及特点。扬雄认为司马相如的赋以虚辞滥调,铺张、夸耀王朝声威,描写宏大的世界, 只是在篇末对帝王贵族的淫靡生活寄寓讽谏劝戒的意味。相比较而言, 这种讽喻规劝是微不足道的。37、 过秦论:西汉贾谊所作的政论散文。见于史记陈涉世家、 史记秦始皇本纪。分上、中、下三篇。过秦论详地分析了秦所以能削平六国及其所以灭亡的原因。为汉文帝的政治改革提供借鉴。38、 昭明文选:即文选 。南朝梁萧统编。统为太子,未登帝位而卒,谥号昭明,称昭明太子,故所编文选世称昭明文选。为我国第一部诗文总集。 选诗文以“事出于

33、沉思, 义归乎翰藻”为标准,除了史书中的论赞外, 不选经史子著作,反映了文学“随时变改”、“踵事增华”的美学观。展示了此前文学发展的概况和各体文学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大。39、 古诗十九首:汉代无名氏作品, 大致产生于东汉中后期。 梁萧统将这组文人五言诗收入 文选 ,题为古诗十九首。歌词大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情和士子彷徨失意的消极情绪。40、建安风骨:“风”指文意,“骨”指文辞。建安时期的诗歌,反映汉末现实生活,表现建功立业精神,由充实健康的内容、明朗刚健的语言、遒劲浑成的风格相结合而成。41、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探讨文学问题最早的较具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42、建安七子:汉末建安时期 7 位

34、文学家的合称。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傒(字伟长, 171218)、阮瑀 (字元瑜, ?212) 、应瑒(字德琏, ?217) 、刘桢 ( 字公傒, ?217)。后人将其并称建安七子。又因他们同居邺中, 多为邺下文人集团的成员,故又称邺中七子。七子之称最早见曹丕典论论文。43、竹林七贤:指的是魏末的七位有名文士,他们是: 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世称竹林七贤。 他们常集于山阳 ( 今河南修武 )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放旷不羁故世称竹林七贤。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在政治上,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更因此被杀。相反王戎、山涛等则先后投靠

35、司马氏,历任高官,并成为其政权的心腹。在文章创作上,以嵇康、阮籍为代表。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他以老庄崇向自然为论点,说明自己不堪出仕,公开表明了不与司马氏合作的政治态度,文章颇负盛名;又如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 透过比兴、寄托等手法, 隐晦地揭露最高统治集团的恶行,讽刺虚伪的礼法之士,由是透过七贤的文章创作,可窥略到他们各自的志向意趣。44、玄言诗:西晋末开始流行于诗坛的一种诗歌,永嘉时达到高潮。玄言诗宣扬道家思想,大谈老庄哲理,枯淡寡味,是玄学与文学结合的诗歌现象。代表作家有向秀、郭象、孙绰、许询等。45、太康体:中国西晋太康年间出现的一种诗风。主要特征是讲究辞藻华美和对偶工整。诗歌的技

36、巧虽更臻精美, 但有时过分追求形式, 多失于繁缛雕饰而流于拙滞。 代表作家有三张 (张载、张协、张亢) 、二陆(陆机、陆云)、二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其中以内容充实、意气豪迈、辞采壮丽、形象鲜明而独树一帜、高于一时的诗人是左思。其代表作咏史8 首。46、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为南朝宋刘义庆所撰的笔记小说集,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 记载汉末到东晋士族的轶事和言谈,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个时期士族的放诞生活和清谈风气。47、山水诗派:南朝宋齐时出现的一种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谢灵运、谢朓等。作品中多对山水的描写,讲究对偶和声色,语言精工。对唐代山水田园诗批影响很大。有过分追求

37、语言锤炼之病,且往往有名句而少佳篇,是其所短。48、大小谢:指六朝宋代诗人谢灵运和齐代诗人谢朓,两人同族,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均以擅长山水诗而闻名。49、宫体诗:最早缘起于人们对徐摛()诗体的称呼,以其流行于太子的东宫而得名。宫体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9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诗指产生于宫廷的以描写宫廷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风格通常流于浮靡轻艳。 也就是说,宫体诗是一种有特定内容和风

38、格的宫廷文学。50、四声八病南朝齐永明前后, 周颙与沈约创为“四声八病”之说,四声指平上去入, 八病指平头、 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从此诗文声律日益严格讲究。51、永明文学: 永明文学是指上自刘宋泰始二年,下至梁武帝天监十二年这一时期的文学活动,而以齐永明年间为中心。 “永明文学”重文学特质的发扬,重个人情怀的抒发, 而且逐渐由情怀抒发转向重娱乐。同时创造了一种清新的美的理想。更重要的,是在诗歌形式上的探索。52、“永明体”: 又称新体诗,是从诗歌声律角度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五言诗从声律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之间的过度阶段,其理论支持便是永明声律说。 中国南朝齐

39、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诗风。 当时的音韵学家周颙发现并创立以平上去入制韵的四声说,沈约提出了八病必须避免之说。永明体,即以讲究四声、避免八病、强调声韵格律为其主要特征。为唐代格律诗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53、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54、陆机的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的系统性文学理论作品。55、钟嵘的诗品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诗论专著。其诗评主要目的是探讨作家与作品的流别,分其优劣,论述文学的进化现象,也论各家源出得失,而且建立起历史法的批评。56、骈文:文体的一种,脱胎于汉,形成于魏晋,兴盛于南北朝,弥漫于唐,余波直到近代。其文全篇对偶,讲究平仄用韵,讲究用事用典和藻饰,后

40、字数渐趋于四六。它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但过于注重形式美,内容较为空洞,也不便作家掌握运用。57、左思风力:这是钟嵘诗品对左思诗歌的评价。左思的诗歌,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咏史,借咏史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及感慨,情调高亢,笔力矫健,气势昂扬,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与发扬,他诗歌创作的这种精神,即是后世所说的“左思风力”。58、正始体:是三国曹魏后期的一种文学风貌。因始于正始年间,故称之为正始体。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说:“以时而论,则有正始体。其主要特征是崇尚老庄。作家主要有两派:一派是以何晏、王弼为代表, 以抒发道家志趣为主, 脱离现实,以至开两晋“玄言诗”之先河,世称王何;另一派是以嵇康、阮籍为代表,上承建安

41、风骨,透露着不满现实的锋芒,世称嵇阮。王、何一派与建安文学传统已经脱节,开两晋玄虚之风。而嵇、阮一派表现了时代的特色。此时的诗歌也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 政治理想落潮, 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 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 故阮籍诗“颇多感慨之词”和“忧生之嗟”,嵇康诗亦“多抒感愤”。由于正始玄风的影响, 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 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因而正始诗歌也体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貌。他们的诗歌有比较深厚的内容,艺术技巧比较圆熟,成就大大超过前一派。阮籍的咏怀诗82 首是最优秀的代表。这两派的综合,就构成正始体的基本面貌。59、太

42、康体:西晋太康年间出现的一种诗风。“太康”(280289)为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 “太康体”之名,始见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 。严说本于梁钟嵘诗品“太康中,三张( 张载、张协、张亢 ) 、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 亦文章之中兴也”主要特征是讲究辞藻华美和对偶工整。诗歌的技巧虽更臻精美,但有时过分追求形式,多失于繁缛雕饰而流于拙滞。代表作家有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 、二潘(潘岳、潘尼) 、一左(左思)。其中以内容充实、意气豪迈、辞采壮丽、形象鲜明而独树一帜、高于一时的诗人是左思。其代表作咏史8 首。60、元嘉体:南朝

43、宋文帝元嘉年间形成的一种诗风。“元嘉体”之名始于宋代严羽沧浪诗话。用以概括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的诗风。元嘉体以谢灵运、颜延之、鲍照为代表;以描绘山水、讲究词藻和对偶为其主要特点。其中,谢灵运是山水诗派开创者,鲍照以乐府诗最有名,颜延之则以侍宴、应制之作居多。 他们的创作在内容和风格上不尽相同,但在辞藻华美、对仗精工方面有着共同的趋向。三位诗人的创作对齐梁新诗体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61、游仙诗:诗体名。原指专写企慕神仙游历仙境的诗,得名于曹植的一首“游仙慕神”的诗,其题即为游仙。其后,不少人创作同类性质的诗也往往以“游仙”为题。后世逐渐指命名为“游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44、-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7 页,共 9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仙”和虽未命名“游仙”却与之题材相同的诗统称为“游仙”诗。古代游仙诗有两种倾向类型, 一是所谓正格的游仙诗,单纯描绘、歌咏神仙生活,虔诚地表达对仙界的憧憬与向往;一是借写神仙生活,表达人生的苦闷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名为游仙,实则咏怀。后者实是抒情、言志诗。62、 文心雕龙:是刘勰在距今约一千五百年前写成的一部书,时代约当南北朝时代的南齐末年,亦即西元纪年第六世纪初。 这是一本文学理论的专著, 将

45、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学作品予以分析,条列出文艺创作的各种原理。 其中区分有韵的“文”与无韵的“笔”,再叙述每一种“文”、 “笔”的起源与演变,并且解释各种体裁的名义,举出各自著名的篇章,进而探究文章的修辞原理,最后提出提出独特的看法。它对中国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唐代部分:63、上官体:上官,指初唐诗人上官仪,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上官仪贵显,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人称为上官体。特点:细致体察、情思婉转、笔法精细、对偶工整。64、诗史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唐玄宗、肃宗和代宗三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可是在这其中又无不浸透着诗人的情感。 这样的诗既是时代和社会的写真,又是诗

46、人自己生活和内心世界的自述,后人称之为“诗史”。65、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指初唐时期的四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的诗歌逐渐摆脱绮靡文风和诗风的影响,诗歌反映的生活面大为开阔了,给唐代诗歌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四杰”使诗歌从没有生气的宫廷生活中挣脱出来了,转向了广阔的社会,从无病呻吟转向抒怀言志,从纤弱变为壮大,从齐梁逐渐走向盛唐。66、次韵: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也称步韵。世传次韵始于白居易、元稹,称“元和体”。67、“风骨”与“兴寄”:唐代诗人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中,推崇汉魏古诗,反对齐梁以来“彩丽竞繁”之作, 主张诗歌要有“兴寄”和“风骨”。 即要有社会内容和

47、明朗刚健的风格。这就为唐代诗歌创作和批评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68、三十六体:晚唐时期的李商隐、温庭筠和段成式皆排行十六,而且诗文都以以俪偶相夸,故世称“三十六体”。69、 无题诗:无题诗是李商隐的独创。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转,辞藻精丽,声调和美,读来令人回肠荡气。由于它们写得比较隐晦曲折,千百年来解说众说纷纭,穿凿附会者绝不在少数。 在今天看来,这些作品,并非一时一地所作, 也没有统一的构思贯串起来,而是诗人随时触发的各种感受与兴会的点滴结晶。70、 花间集:晚唐五代词选集,由赵崇祚编定。重要收录西蜀时期的文人词作。主要的词人有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其风格主要蹈温

48、韦余风,有的秾艳华美,有的疏淡明秀,其主题也主要集中在旅愁闺怨、合欢离恨以及男女幽情。71、初唐四杰:指的是初唐时期崛起的四位锐意变革的新进诗人。包括王维、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志同道合,互通声气,使诗歌重新担负起歌唱人生的使命,而展现出新的时代风貌。72、变文:变文是民间曲艺“转变”所用的底本。主要内容有三类:一是演唱佛经故事,二是演唱历史故事,三是演唱民间传说。对后代话本、小说、戏曲影响较大。73、唐代边塞诗派: 盛唐时期以高适、岑参等为代表的描写表现边塞题材斗争作品,有的歌颂将士们奋勇报国、 建功立业的豪情, 有的则是描写了从军生活的艰苦以及对和平的美好向往,也有的诗歌描绘了瑰丽的边

49、塞风光,表现了边将的骄奢淫逸。其风格多以雄壮瑰丽见称。74、古文运动:中唐时期,以韩愈、柳宗元等为代表,反对骈文,力倡古文,一改六朝以来文风之浮靡。主张文章要能够做到“文以明道”、“不平则鸣”、“唯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78、话本:就是说话艺人的脚本。是我国古代白话小说发展的重要阶段,宋代出现了诸如错斩崔宁 、 碾玉观音等著名的作品。到了明代话本又有了新的发展。79、新乐府:中唐诗人白居易、元稹等人以乐府特别是新题乐府的形式,来反映社会问题,针砭政治弊端。在艺术表现上诗歌语言平易浅显,意脉自然流畅。这些诗被称为“新乐府”。80、唐传奇: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

50、融合历史传记小说、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8 页,共 9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新的小说文体。在唐代,传奇只是某些单篇作品或小说集的专称,至宋代才开始将传奇用作唐代新体小说的统称,以区别于旧有的志怪小说。其代表作有柳毅传 、 霍小玉传、 莺莺传等。81、馆阁体:馆阁体是唐代一种分题赋咏和寓直酬唱的诗体。在对于诗律和诗艺的研炼发展上,为唐代近体诗的定型做出了贡献。82、辋川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