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蛰人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法问答(1).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139463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DOC 页数:88 大小:1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宣蛰人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法问答(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宣蛰人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法问答(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宣蛰人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法问答(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宣蛰人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法问答(1).doc(8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宣蛰人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法问答(1)宣蛰人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法问答(1)宣蛰人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法问答(一)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赵毅 本文刊登于2010年1月上旬按摩与康复医学摘要:本文以问答体裁扼要介绍了宣蛰人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法。关键词:推拿 宣蛰人 压痛点 软组织疼痛问:什么是宣蛰人压痛点?答:宣蛰人先生创立的软组织外科学认为:在人体骨骼各个特定的软

2、组织损害性病变部位存在有规律的压痛点,滑动按压这些压痛点,可以产生与主诉相符合的局限痛。宣蛰人压痛点(Tender Point)有三个特点:(1)解剖特点规律性地分布于软组织的骨骼附着处;(2)病理特点局部存在无菌性炎症;(3)形成特点从椎管外软组织松解手术中发掘出来,并经过密集型银质针针刺和强刺激推拿的补充和疗效验证。问:宣蛰人压痛点和西方的激痛点有何区别?答:宣蛰人压痛点的特点如上所述。激痛点(Trigger Point TrPs)是肌筋膜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的简称,也翻译成触发点、扳机点。它是美国医师Janet Travell(1901-1997)的

3、独特贡献,于1983年著成激痛点手册。激痛点主要分布于肌腹。但Travell去世后她的学生写的新版激痛点教科书已加入了肌肉附着区域的激痛点(称为“附着性激痛点”,而将位于肌腹的激痛点称为“中央性激痛点”),这显然受到了中国宣蛰人的影响。主要用于治疗肌筋膜疼痛症候群(Myofascial pain syndrome),其治疗方法早期主要是冷冻喷疗与牵拉(spray and stretch),后期又加入了激痛点压力放松术、深敲击式按摩、物理治疗、经皮电神经刺激、激痛点注射等疗法。综上所述,宣蛰人压痛点与激痛点的主要区别在于:(1)解剖部位不同:前者在肌肉的骨骼附着处,比较深在,后者主要强调肌腹;(

4、2)治疗目标不同:前者治痛,后者镇痛。宣蛰人认为在这点上中国人比外国人领先30年;(3)治疗方法不同:前者以软组织松解手术及银质针疗法、压痛点推拿法为治疗手段;后者运用喷疗、牵拉以及注射疗法。另外还有病理特点等方面的不同。问:什么是潜性压痛点与显性压痛点?答:潜性压痛点患者无主诉疼痛,有早期的无菌性炎症病变,体检触压时有敏感性压痛点,可通过休息等转化为阴性。显性压痛点有些病变软组织在受到上呼吸道感染或发热等炎症、内分泌紊乱、过度劳累等内部因素,以及轻度外伤或气候改变、寒冷、潮湿等外界刺激的诱发因素的影响,可使潜性压痛点出现主诉疼痛,而成为显性压痛点。问:什么是传导痛?答:当在一些病例的压痛点上

5、滑动按压时,会引出向肢体远端直至手指或足趾的异常传导征象,多为疼痛、酸胀或麻刺感,也有人是欲诉难言的“难过”,这就是所谓的“传导痛”。如滑动按压脊柱颈胸段伸肌群棘突椎板后关节附着处、冈下肌、大圆肌或小圆肌肩胛骨背面附着处的压痛点,可出现上肢传导征象;滑动按压腰部深层肌腰骶椎附着处、骶棘肌髂后上棘内上缘附着处或阔筋膜张肌、臀中肌和臀小肌髂翼外面附着处的压痛点,可出现下肢传导征象。问:什么是压痛的剧痛反应?答:当在压痛点上滑动按压引出疼痛时,病人立即出现闪电样反应,称为剧痛反应。例如:身体跳跃向侧方躲避检查,保护性肌痉挛加剧,皱眉,挤眼,面部抽搐,脸色苍白,痛苦面容,双手反应性拦挡以抵制压痛检查等

6、等。哪怕天气再冷,也会因压痛严重而立即痛出全身冷汗。假使按压不准,即使用力最大,则在疼痛反应区内不但无法确定软组织病变区的所在部位,也不可能压准高度敏感的压痛点和引出这些反应。这种剧痛反应不可能为病人所伪装或捏造,故可以作为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正确的诊断标准。问:压痛是如何分级与评估的?答:以指压所得作出如下四类指标的评估:(1)压痛点高度敏感:按压时出现上述剧痛反应的各项指标均属阳性者;(2)压痛点中度敏感:按压时病人感局部剧痛,但无剧痛反应出现者;(3)压痛点轻度敏感:按压时病人感局部有可忍受的轻痛而无剧痛反应者;(4)压痛点不敏感:按压时仅有局部紧压感而无疼痛引出者。问:中医的“以痛为

7、输”是谁最早提出来的?答:“以痛为输”是中医治疗经筋病的重要方法,出自中医经典著作灵枢的“经筋”篇:“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隋代杨上善的注解是:“输,谓孔穴也。言筋但以筋之所痛之处,即为孔穴,不必要须依诸输也。”(太素卷第十三经筋)问:宣蛰人压痛点推拿法的基本手法有哪些?答:有单手拇指持续式按压法和单手拇指滑动式按压法,还有双手拇指滑动式按压法和单手示指滑动式按压法。其中以单手拇指滑动按压法最为常用。问:什么是单手拇指持续式按压法?答:拇指末节微屈,将微屈示指的远侧指间关节的桡侧面紧抵拇指末节近侧螺面;用拇指端(而不是螺纹面)垂直按压压痛点(区)(图1)。每个痛点约持续按压103

8、0秒。注意事项:(1) 腕关节适度尺偏,使拇指尖保持在前臂的中轴线上;(2)肘关节视临床需要,可处于不同程度屈曲或完全伸直的位置;(3) 第1指掌关节、腕关节和肘关节均应制动;(4)操作者指甲剪除干净;(5)在病人的疼痛减轻或消失后,可以变换方向或部位按压。问:什么是单手拇指滑动式按压法?答:姿势同持续式按压,拇指末端在压痛点上适度压紧,并作小幅度的左右或上下快速度的滑动。移动到下一个压痛点后作同样动作。注意事项:1. 同上(1)(4)。2. 在压痛点上滑动按压时,只能利用肩关节的活动起作用,而不应该利用指间关节、指掌关节、腕关节或肘关节的活动。3. 滑动方向一般与肌纤维方向垂直,且大多与前臂

9、的中轴线方向一致。4. 滑动时不宜在表皮摩擦,要带动皮下组织一起动。a正位观 b侧位观图1 压痛点检查时拇指尖按压的姿势问:滑动按压的作用是什么?答:您的意思大概是问压痛点推拿法的诊断和治疗为什么一定要滑动。1.压痛点诊断作用:特定部位的压痛点通常不是孤立的一个压痛点,而是一群压痛点。它们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即所谓软组织损害性病变区。滑动式按压比固定不动的按压作用面积大,不会漏掉点与点之间的面,在探查压痛点时更为准确和高效。2.治疗作用:滑动按压比持续按压刺激更强,有利于阻断疼痛信号向大脑的传导,有助于最终消灭压痛点。同时,滑动按压的作用面较大,也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效率。问

10、:压痛点推拿一定要用很大的力气吗?答:压痛点推拿,全称宣蛰人软组织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法,但是并不是说一定要用很大的力气才叫强刺激。压痛点推拿法刺激强,主要有下面三个因素。(1)手法的接触面小。无论诊断或治疗,滑动按压都是用指尖而不是用整个拇指的螺面、全屈的指间关节端、手掌的鱼际或全屈的肘尖操作。因为较大的接触面是难以精确地按准压痛点的。正如人们用指尖要点死一只蚂蚁很容易,而大象却很难踩死它一样。所以接触面大的压痛点推拿是不能达到诊疗目的的。(2)定位准确。压痛点的分布一般是有规律的,在准的基础上用拇指尖进行滑动按压时,无需用很大的气力,只需用一般适度的力量就可以引出剧痛反应。病人常觉得检查者的拇

11、指有几十斤重的压力施加于压痛点上而难以忍受。假使操作不准,即使施力再大,也是难以找到真正的压痛点的。(3)疼痛强度与病变程度成正比。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有软组织损害病变的部位,无菌性炎症严重的部位,其压痛反应必然强烈,而病情已减轻好转的部位,或正常的部位,压痛程度就轻或无压痛。这正式判断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病变之程度严重与否的依据之一。问:什么时候可用压痛点推拿法?答:软组织外科学主要将压痛点推拿法应用于下列场合:压痛点检查诊断;软组织疼痛的肌痉挛期治痛;肌挛缩期病人不能接受银质针或软组织松解手术时;作为银质针疗法和软组织松解手术的预示性疗效测定;疼痛急性发作,病人需要临时镇痛时(如旅途等);手

12、头没有针具,或不具备银质针的治疗环境;颈椎、胸椎等针刺危险部位;没有充分地作好接受银质针治疗准备的疼痛病人;部分无法接受银质针和软组织松解手术的特殊病员(运动员等)。问:软组织疼痛的发病机制是什么?答:痛则不松,不松则痛问:软组织疼痛的发病过程有什么特点?答:因痛增痉(挛),因痉(挛)增痛。问: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法的治疗原理是什么?答:宣蛰人将推拿治疗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的治疗原理归纳为:“去痛致松、以松治痛”。即通过拇指指端在压痛点上滑动按压,对肌肉、筋膜等骨骼附着处中丰富的神经末梢与其周围炎性脂肪结缔组织之间起到间接的松解,从而阻断了无菌性炎症的化学性刺激(疼痛信号)向大脑的传导,使肌痉挛(仅有

13、形态改变而无组织变性但征象严重)随之放松,可立竿见影消除疼痛。问:什么是压痛点推拿的“预示性疗效测定”作用?答:将压痛点推拿法用作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的预示性疗效测定,是宣蛰人先生的临床经验总结。如果通过压痛点推拿能使软组织局限痛和相应的功能紊乱或失调的临床表现即刻消失或显著改善(就是取得“即时疗效”),那么可以肯定这种临床表现主要由于椎管外软组织损害而来,并且往往可以通过椎管外软组织松解手术,或“以针代刀”的密集型银质针疗法,或“以手代针”的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法彻底治愈。如果压痛点推拿无效(连即时效果也没有),那么这类疼痛就不是银质针疗法和软组织松解手术的适应证,而应考虑其他病变。问:宣蛰人压痛点

14、推拿法只是治疗软组织疼痛吗?答:宣蛰人压痛点推拿法对软组织疼痛有很好的疗效,但并不仅仅局限于治疗软组织疼痛。临床观察到:软组织损害会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紊乱、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循环系统功能紊乱、呼吸系统功能紊乱、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泌尿生殖系统功能紊乱、运动系统功能紊乱等多系统的临床征象,这些征象在作了软组织压痛点推拿、银质针治疗或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后会随之消失,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将归纳为“软组织损害相关征象”(而不是很多人讲的“脊柱相关疾病”!),因此压痛点推拿法的应用非常广泛。宣蛰人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法问答(二)赵毅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01203)本文发表于2010

15、年第2期按摩与康复医学 关键词: 推拿 宣蛰人 压痛点 软组织疼痛 问:宣蛰人压痛点有什么分布规律? 答:宣蛰人压痛点的解剖特点是位于软组织(特别是肌肉,肌腱等)骨骼附着处。这些高度敏感的压痛点在人体特定部位的分布,有如下规律性: 1. 大都分布于躯干的背面。如枕部、项部、肩胛骨背面、上背部、腰骶部、髋臀部,躯干的前面较少。 2. 多分布于人体的中心部位。躯干以颈椎、胸椎、腰椎、骶骨等脊柱沿线为多,四肢以肩胛骨区域、骨盆区域为多,四肢末梢部位相对较少。 3. 多见于脂肪结缔组织多的部位:如髌尖粗面(髌下脂肪垫附着处)、跗骨窦(跗骨窦脂肪垫)、跟骨上缘及跟腱前缘(跟腱前脂肪垫)、内外踝后下方、颞

16、骨乳突下缘、股骨内上髁等。 问:人体上部的压痛点主要有哪些? 答:人体上部的压痛点可归纳为下列五个部分。 1. 枕项部压痛点。包括:枕外隆凸;枕骨上项线和项平面;颞骨乳突;下颌支和颧弓;颈椎棘突;颈椎横突尖;项伸肌群和项筋膜;颈椎后关节突;颈椎椎板;胸骨颈切迹;胸锁乳突肌下端;胸大肌锁骨前下方;前斜角肌第1肋骨附着处。 2. 背部压痛点。包括:胸椎棘突;胸椎后关节;胸椎椎板;胸椎横突尖;背伸肌群和胸腰筋膜。 3. 肩部压痛点。包括:肩胛骨上角;肩胛骨脊柱缘;冈上肌内端;斜方肌附着点(肩胛冈肩峰锁骨);冈下肌肩胛骨附着点;小圆肌和大圆肌肩胛骨附着点;三角肌锁骨肩峰肩胛冈;肱三头肌长头(盂下结节)

17、;肩胛下肌(肩胛下窝);肩胛骨喙突。 4. 上臂压痛点。包括:冈上肌肱骨附着处;冈下肌和小圆肌肱骨附着处;肱三头肌外侧头肱骨附着处;肩胛下肌肱骨附着处;大圆肌和背阔肌肱骨附着处;胸大肌肱骨附着处;三角肌肱骨附着处;肱骨内上髁和尺神经沟;肱骨外上髁和肱桡关节间隙。桡骨头的环状关节面。 5. 前臂和手部压痛点。包括:尺骨鹰嘴压痛点;桡骨环状韧带(桡骨头环状关节面);前臂伸肌群筋膜;桡骨茎突;尺骨茎突;掌骨背侧或头状骨背侧骨隆突;第1掌骨结节;腕横韧带(屈肌支持带);豌豆骨;屈指肌腱鞘。 问:人体下部的压痛点主要有哪些? 答:人体下部的压痛点归纳为下列五个部分。 1. 腰部和腰骶部压痛点。包括:腰椎

18、横突尖;第12肋骨下缘;腰椎棘突和骶中嵴;腰椎椎板和骶骨背面;腰椎后关节;骶棘肌下外端附着处(腰三角区外缘的髂嵴髂后上棘内上缘与骶髂关节内侧缘骶骨末端);髂嵴;腰部深层肌和腰背筋膜。 2. 臀、髋、大腿根部、耻骨联合压痛点。包括:髂胫束;臀上皮神经;髂后上棘和髂翼外面内侧;阔筋膜张肌;臀小肌;臀中肌;坐骨大切迹和坐骨神经梨状肌下出口处;臀下神经;臀上神经;骶尾骨背侧;大腿根部(耻骨上支耻骨结节耻骨下支;坐骨支坐骨结节外侧面);耻骨联合上缘(腹直肌);耻骨下支和坐骨支的内侧面;髂前下棘。 3. 大腿压痛点。包括:股骨臀肌粗隆;股骨干前侧、内侧或外侧;股骨内上髁;股骨外上髁。 4. 膝关节压痛点。

19、包括:膝关节内侧或外侧间隙;髌尖粗面(髌下脂肪垫)。 5. 小腿和足部压痛点。包括:胫骨粗隆;胫骨骨干内侧或外侧;腓骨骨干内侧或外侧;踝前方关节囊;内踝后下方;外踝后下方;跗骨窦;舟骨粗隆;跟结节、跟腱滑囊、跟腱鞘和跟腱前脂肪垫;跟底;跖骨干内外侧。 上述压痛点的检查及推拿操作,详见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第19章图文。 问:宣蛰人压痛点推拿法只推肌肉的起止点不推肌腹吗? 答:首先说明一下,对具体肌肉的一端是起止还是止点的认同常常会有分歧,因此我们只讲附着点而不讲起止点。宣蛰人压痛点主要分布于骨骼肌(以及筋膜)的骨骼附着处,这是软组织损害早期的原发部位。对于急性初发的重症疼痛病人,其骨骼附着的软组织

20、病变仅有无菌性炎症反应或轻度炎性黏连,肌肉和筋膜本身只有短缩和增粗的变形(痉挛)而无性质的改变,此时推拿该部位,一般能收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如果此时仅仅推拿肌腹(如西方的“激痛点”),虽然也有一点即时镇痛效果,但往往不能根治。但是到了肌挛缩初期阶段,肌腹(及其筋膜)也有了继发性损害,此时应该在肌骨骼附着处压痛点结合肌腹同时进行强刺激推拿(对肌腹的推拿方法是用拇指尖横过肌腹作滑动按压),“点与面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总结一下,对于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肌痉挛阶段要抓住原发因素,只需在肌肉的骨骼附着处推拿。而在肌挛缩初期阶段,应该先考虑原发因素再考虑继发因素,以肌肉附着点为主结合肌腹推拿,才是有

21、的放矢的治疗。至于更为严重的肌挛缩晚期阶段,那就需要动用银质针甚至软组织松解手术才能根治了。 问:宣蛰人压痛点推拿法可以天天推拿吗? 答:我们不主张天天推拿。宣蛰人强刺激压痛点推拿后局部软组织不适感约23天方能复原,所以两次推拿的间隔时间一般为34天。因为强刺激推拿后压痛点部位的软组织受到较重的机械性按压的刺激,肯定有或多或少的损伤。临床观察到,患椎管外软组织损害者多伴有血小板数明显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受到较轻的机械性按压刺激,也常易形成局部血肿(这是治疗前需让病人知情同意的注意事项之一),故对推拿治疗后有皮肤较大瘀斑形成者,可间隔1周后再推拿。但是,如果推拿手法刺激不是很强,或推拿不同的部

22、位,或将压痛点推拿法与传统推拿手法配合应用,或者参考压痛点做保健推拿,则间隔周期可以缩短为隔天一次。 问:宣蛰人压痛点推拿法属于中医还是西医? 答:宣老在2008年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三期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法讲习班上说过:“我们的压痛点强刺激推拿、银质针针刺,就是中医的东西,是祖国医学里面的宝库,没有人发掘过,我是个西医,我第一个这样做了。”中医推拿法历史悠久,是中医外治法的组成部分。传统中医推拿也很注重阿是穴。但是压痛点推拿法的指导理论是软组织外科学,其推拿的部位更强调解现代医学的解剖学定位,而与传统中医推拿的中医理论指导和经络腧穴部位有所不同。宣老本人是西医骨科专家,但压痛点推拿法和密集型银质针

23、疗法又不是传统西医的产物。软组织外科学是宣蛰人先生对现代医学的骨科作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后,融合中西医所长,扬弃其短,而创造出来的一门以治疗慢性软组织疼痛为主的新型临床学科。因此,软组织外科学,包括其所属的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法,既不姓中也不姓西,而应该属于中西医结合。宣老认为将来的世界医学只有一门,是不应该分西医、中医的。 问:压痛点推拿法最早记载于什么书? 答:根据我的研究,压痛点推拿法最早记载于引书。引书是上世纪80年代从西汉初年墓中出土的简书,就是写在竹简上的,大概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书中有一段文字很有价值:“支尻之上痛,引之。为木鞠,谈(偃)卧,以当痛者,前后摇之,三百而休;举两足,指上

24、,手抚席,举尻以力引之,三而已。”意思是,臀腿痛,用导引法治疗。制作一个木球,仰卧,把木球垫在臀部疼痛处,前后摇动三百次而止;再抬举两腿向上,双手按住席子,抬起臀部并用力向上提伸,重复三次为止。痛者,就是痛点。这是一种用木球顶在臀部压痛点上作自我按摩,并配合导引动作治疗臀腿痛的临床实例。 问:中国古代有持续按压法吗? 答:持续按压法早在内经中已有记载,灵枢厥病云:“以手聚按而坚持之,无令得移。”清代名医陈士铎的石室秘录摩治法中记载了一种用持续按压枕部“风门”穴治疗“颈项强直”的方法:“深按其风门之穴,久之,则其中酸痛乃止。往往一日即痊。” 问:中医推拿有滑动按压法吗? 答:目前没有检索到中医推

25、拿有滑动按压法的文献记载。滑动按压法是宣蛰人先生的贡献。对于治疗软组织严重或顽固的疼痛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于探查软组织压痛点,这种手法更是其他手法所不可替代的。 问:宣蛰人压痛点要压得很重才能找到吗? 答:在比较表浅的软组织损害性病变区域,如枕外隆凸、枕骨上项线和项平面、颞骨乳突下缘、下颌支和颧骨、肩胛骨冈上窝和冈下窝、胸椎棘突、胸椎后关节、肱骨内上髁和外上髁、腰椎棘突、第12肋骨下缘、髂嵴、髂胫束、臀上皮神经、髂后上棘、臀下神经、耻骨上支和下支、坐骨支和坐骨结节、髌尖粗面、胫骨干内外侧、腓骨干内外侧、内外踝后下方等压痛点,只需浅压就可引出疼痛;而深层的软组织损害性病变区域,如腰部深层肌、臀中

26、肌、臀小肌、臀上神经、坐骨神经梨状肌下出口处、坐骨大切迹等压痛点,则需深压、重压才能找到。如果某些软组织损害性病变区域非常深在(或覆盖的肌肉非常丰厚),如髂后上棘内侧与骶骨的结合部位,用拇指深压也不能引出疼痛,则需要用很长的银质针扎进去探查了。 问:压痛点推拿法的操作者怎样避免手指伤? 答:宣蛰人先生直到他85岁去世前几天,还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传授压痛点推拿法和运用压痛点推拿法诊治病人,手指一点也没有变形,推拿时仍然有着超乎常人的力量。如能做到下面几点,则手指受伤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1)指型正确在拇指持续按压和滑动按压法中,拇指指端是唯一的诊疗接触部位。用屈曲的食指桡侧面抵住拇指的螺纹面,拇指

27、指端仅仅露出一点点。拇指指骨间关节过伸(所谓“甘手”指型)的人,要特别注意控制拇指不要向背侧弯曲而形成指腹着力。 (2)关节锁定拇指的指骨间关节、掌指关节是绝对锁定不动的,腕关节和肘关节也基本上不动,用的多的是肩关节。这样就能有效地保护好各个关节,而预防损伤。 (3)发力合理宣蛰人先生主张压痛点推拿要肩部发力,他在教授滑动按压法时常常让弟子去摸他的肩部。实际发力部位根据不同的操作需要可能还用到了腰部和下肢。 (4)借力操作这里至少有两层意思。一、借助身体的重心用力。比如在推坐骨大切迹时,往往需要肘关节大致伸直,上身前倾操作。二、借助受术部位的相对用力。比如右手在推拿枕部时,左手将病人的头向后推

28、,则右手不需要特别用力,就会产生很强的刺激。推肩胛骨时,需一手扶住肩前部,也是这个道理。 (5)不用蛮力这是指不要盲目用力,不要滥用暴力。刺激的强弱与用力的大小并不完全相等。有的初学者误以为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法就一定要拼命用力才对,这是完全错误的。 多指配合除了拇指以外,还可适当运用其他手指。比如在推拿颈前部的胸锁乳突肌、前斜角肌附着点时,可以用到单手示指或中指滑动式按压。 (6)左右共利指能根据诊治部位和体位的需要,而轮流使用左右手。这样可以避免长期单手用力造成劳损。这一点对于初学者尤为重要。一个人日常生活中做技巧性活动习惯使用的那只手称为“利手”,通常以右利手(右撇子)为多。而能灵活的运用双

29、手的称为“左右共利”(左右开弓)。初学者练习滑动按压法时,最好双手训练,特别要加强对非利手的训练,以增强其力量、协调性、敏感性等。 问:压痛点推拿法可以借助于按摩工具吗? 答:宣蛰人先生推拿时是从来不借用按摩工具的。推拿如果是用于探查压痛点,则拇指指端直接接触人体部位时的触诊敏感性就非常重要,使用按摩棒之类的工具后感觉难免会迟钝些。推拿治疗时用力大小、时间长短、用力方向的控制,也需要靠拇指指端的信息反馈来随时调节,而此时按摩工具很难代替人手。但是,对于推拿医师和保健按摩师来说,手法操作是他们的基本工作手段,日复一日的长时间的推拿按摩,可能会使操作者不堪重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有一种能模拟手指

30、的按摩工具能部分代替人手以减轻工作强度,也是可以考虑的。我的看法是,第一、压痛点推拿如果要使用按摩工具,首先应该特制一种与真人的拇指一模一样的按摩棒,这种按摩棒的使用应该非常便利顺手,左右手使用都应该如此,普通的棒状按摩工具显然达不到这种要求。第二、初学者不能依赖于按摩工具,而应该练好基本功。第三、有一定年资的、工作强度较大的推拿医师或保健按摩师,方可有限度的、有选择的借助按摩棒操作,但要避免受术者受伤。第二届银质针班学员问题答疑(之一) 安徽汪忠 今年7月我去上海拜访韩老。韩老告诉我,上海中医药大学正在办班。赵教授和包老师非常辛苦,特别是赵教授,所以让我过去帮个忙。在两个班全程培训中,我看到

31、赵教授和包老师,他们真的很辛苦,教学的严谨,示教的认真,解惑的专注,让我深受感动。在最后一天,我和胡忠根教授,包祖良主任医师进行现场答疑。会上,我留下电话并承诺“天下软外是一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至此每天都有5、6个答疑电话。现将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分数次和大家交流。如有不妥之处请以宣老的软组织外科学为准。请各位同道批评和指正! 1、扎肩三肌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怎样操作才安全? 肩胛骨处神经比较丰富,有肩胛上动脉,旋肩胛下动脉。另外肩胛骨冈下窝比较薄,甚至有先天没有长好的。扎肩胛骨时,注意不要大幅度地提插。扎冈上窝时,一定要小心。做好骨膜下刺。大小圆肌的肩胛骨附着处,一定要处理得彻底。另颈肩

32、交界处的酸痛,绝大部分是由冈上肌传到过来的,只有处理冈上肌才能把残余痛解决。有学员电话询问,扎针后出现肩部和手的酸痛是不是正常的反应。我们一定要先在扎针的部位查一查有没有血肿。如果没有,是正常的反应。可以事先告诉患者会有一两的酸疼。一般到第二天的下午或第三天,颈肩部的酸痛的症状会减轻。8 2、扎臀部出现血肿,如何处理? 臀中肌血管比较丰富,我曾经做解剖发现下面密密麻麻都是血管。扎针后常规按压5-10分钟,一般不会出现血肿。另,扎坐骨大切迹一定不能离开骨面。扎到骨面后贴着骨面往下滑。因坐骨大孔内有动脉和静脉。我们的针是钝性的,一般碰到神经,只要进针速度很慢,是不会有事的。但是,刺破血管时只要能够

33、按压,则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坐骨大孔内的动静脉在深部,无法按压。如果碰到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问题就比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 如果扎臀部肌肉和臀中肌出现血肿,首先用冰块冷敷压迫。24小时后再热敷。一般5-7天就能正常。切记,24小时后一定要热敷,避免形成粘连。另24小时之内是急性水肿期,一定不能用热敷。 3、扎臀肌后,病情加重如何处理? 有学员问扎臀肌,扎阔筋膜张肌后出现病情加重是什么原因。我有个学生是山东的,他有这样的病例。病人来时自诉腿的外侧疼,检查到阔筋膜张肌疼痛后就直接扎了这块肌肉。患者感觉阔筋膜张肌减轻,但腿的外侧症状却加重。然后在腿的外侧又做了针刺。患者出现了行走不便,疼痛加剧。双方出

34、现纠纷。然后他们来到我处。详细检查后,并在髂后上棘内上缘骶嵴肌附着处和腰部的多裂肌,回旋肌做了强刺激推拿。当时症状就减轻。然后针对上述两处,做了银质针针刺。2-3天患者治愈。当年我们自己也有一例在臀后侧针刺后,症状加重的病例。后来也是处理腰骶部后,症状消失。上述病例都是原发、继发没有诊断清晰而造成的。一般臀部的症状都是由腰骶部传到过来的。只有先解决原发才不会形成激惹,造成症状加重。 4、扎颈胸部应该注意哪些? 当年,宣老告诫我们只有在腰骶部进行两年以上的实践才能进行颈胸部治疗。现在,赵教授和包老师严格按宣老当年的顺序教学是非常正确的。因为颈部的血管和神经非常丰富并偶有变异。扎颈6、7时要特别注意。我和我的师兄弟在这个地方都出现过问题,要倍加小心。扎胸椎时,每次只扎单侧,并分上下段。如果同时扎双侧,会出现胸闷心慌,呼吸不畅。所以要注意。扎颈6,7时,如果误入颈椎间孔会出现手麻,肩部疼痛,甚至有脚踩棉花的感觉。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抗炎和脱水。甘露醇及20mg地塞米松和对症的抗炎药。3天如果处理及时,症状会迅速缓解。有一部分需要3个月左右,症状才能彻底缓解。 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为软外的发展添砖添瓦! 俗语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