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与交接制度.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109055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与交接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与交接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与交接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与交接制度.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与交接制度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与交接制度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与交接制度 1、规范患者转运制度 在严格遵照转科医嘱的同时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暂有生命危险应就地抢救,不宜转运,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转运。 2、转运前护理 (1)再次核对转科医嘱。 (2)与接收科室的沟通:转运患者前应事先电话(告知:诊断、性别、年龄、神志、特殊管道和特殊用药、需准备急救

2、物品)通知接收科室,接听电话者为当班护士,接收科室获信息后应立即做好床位、氧气等迎接准备。 (3)转运前由医师向家属交代病情及转送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在征得患者和/或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后履行签字手续。 (4)整理患者资料,核对并携带转运患者的药物和物品。 (5)妥善固定静脉针和各种导管,药物标记明显,上好护栏和输液架。 (6)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并携带监护仪、呼吸机等急救器械、药品和物品;有执业医师和 /或具备执业资格的护士护送。 (7)离开病区前再次评估患者的意识、瞳孔、T、P、R、BP、SPO2等病情,详细记录神志、生命体征、各引流管的名称、位置、刻度、气道情况等。 (8)

3、电梯准备:确保病人在最短时间内转运。 3、转运中的护理 (1)安置合适的转运体位;不同病情的患者予以不同的体位。 (2)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氧气的吸入;对一般缺氧者转运中可用氧枕,用时轻压氧枕,以保证足够的氧流量。 (3)转运途中应严密监测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呼吸频率与呼吸型态、脉搏等,并做好应急处理。 (4)保持各种管道通畅,妥善固定,严防滑脱,标识清楚,转运途中要确保静脉输液通畅,以便及时用药。 4、转运后护理(病区交接) 双方认真交接患者诊断、病情(包含已做的检查)、神志、管道、 用药及皮肤情况,并在交接表上签名。锡山区鹅湖人民医院转运患者评估标准及转运人员要求 A级: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4、,医师护士转运:生命体征不稳定者;使用机械或人工呼吸器者;转运过程随时有病情 变化的可能,有转运禁忌症但因抢救需要医嘱必须转运者;转运过程必须配带监护仪器、抢救药械者。 B级:生命体征平衡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2个以上护理人员转运:持续静脉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者;有创动脉导管置 管者;有意识不清燥动者;有人工气道分泌物较多的患者;自主活动严重障碍无陪护人员的患者。 C级:生命体征平稳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护士转运:有静脉输液的患者;持续输氧的患者;带有人工气道、心包、胸腔、脑室、腹腔及其它专科高危引流管的患者;使用镇静药后有意识抵制等改变的患者。 D级:除外上述情况的患者,护工转运护送。锡山区鹅湖人民医

5、院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评估循环系统评估及准备 转运途中病情的突然恶化常由循环系统不稳定所致,病人脉率、脉搏强度、肢端末梢温度、血压等大致反映出病人循环功能及外周脏器灌注情况。存有心律失常、循环系统不稳定的患者,会增加转运风险,应给予相应处置,待病情相对平稳后再转运。在转运前应开放两路通畅的外周静脉通道以备用药或补液,必要时还需行中心静脉置管。 呼吸系统评估及准备 皮肤及粘膜颜色改变、有无紫绀、病人的呼吸、呼吸的运动状态、无创血氧饱和度可以简单评价病人呼吸功能情况。对应用镇静、肌松药物者还要观察是否会引起呼吸抑制等情况。对于存在呼吸衰竭需转运的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应较非转运时积极。需呼吸机

6、辅助通气者,与简易呼吸气囊或便携式呼吸机连接后,调整参数以证实患者能耐受并且病情平稳,呼吸不平稳者暂缓转运。 神经系统评估及准备 转运前通过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是否存在颈强直及肢体活动情况等进行评估。已经恶化的病情必须留在急诊科抢救,病情稳定后再决定是否转运。转运前要考虑到转运中病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准备相应应急预案及处理。 管道和其他情况评估及准备 转运病人可能同时带有输氧管、输液管、胃管、导尿管、胸腔引流管、气管插管、中心静脉导管。处理的原则以固定防脱落,确定管道插入的位置,有无移位、脱管,观察是否通畅为主。部分管道,如胸腔引流管、气管插管管道的插入深度要做好标记。对是否存在内

7、环境紊乱(如低钾血症、酸中毒等)诱发心律失常的情况,搬运患者时是否会加重病情或出现意外损伤,是否有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引起呼吸困难或窒息的可能、重要置管及引流装置是否有脱落的可能、躁动患者是否有坠床的可能等方面进行评估。外伤患者的伤口及骨折部位需经处理后再转运。 急救药品和器材准备 做好物品准备是成功转运的保障,以避免贻误抢救时机。根据病人病情准备相应的氧气、简易多功能呼吸机、简易呼吸气囊、多功能心电监护仪、除颤仪、急救包,还有性能完好的多功能转运床。急救药品主要有: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利多卡因、尼可刹米、洛贝林等。 转运目的地及路线安排 根据需要将病人转运到B超室、放射科及各科病区住院。在

8、转运患者前10分钟电话通知相关科室,并交待需要的特殊准备(如氧气设备、呼吸机、监护仪、微量泵)。确认患者转运目的地有专门负责接手监护、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保证患者一到达即可按拟定计划进行治疗或检查。同时在病历中完整记录患者的转运指征及病情变化,以便交接时备用。转运前应设计最佳路线,以快捷、不重复为主旨,尽量缩短等待、交接的时间。 转运人员准备 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工作由急诊科各专业医生、护士及护工等人员组成。转运的医护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及精湛的护理技术,动作娴熟,工作责任心强,有独立工作和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做到能及时发现病情及时处理病情。医护人员陪同既可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又可在病情变化时迅速组织抢救。 法律问题 转运工作服务对象是病情复杂的危重病人,抢救、治疗可能面临较大的生命风险和法律纠纷,应充分尊重病人、家属的知情权,在未征得病人家属的充分理解和支持的情况下,不能强行执行转运任务。在征得病人家属理解和支持并履行风险法律文件签字同意书后才能启动转运程序。转运前与家属做好沟通,主动做好患者及家属解释工作,交代转运 途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意外,使患者有安全感。这样有利于建立医患互动、风险共担的新型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发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