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103082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精品文档.无论是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还是四季更替、昼夜轮回,自然以她的节奏永无至尽的变换着。山崩地裂、雷鸣电闪、高山流水、鸟语虫鸣,我们听到了她的交响与奏鸣。巴哈是大海,莫扎特是阳光,勃拉姆斯、贝多芬远离尘嚣,深入寂静的森林、田园,聆听自然。爱生活、爱艺术的人必爱自然。很多朋友可能和我有相似的经历,在夏夜躺在山坡上,听脚下溪水潺潺,任心灵自由神游,如痴如醉、如梦如幻,乐此不疲。自然的更多的音乐只有纯洁、敏感的心才可以接收到。大自然音乐:流水、雀鸟之声,能镇静人的情绪,松弛我们的身心,而且给人一种返回大自然的感觉,听了这些声

2、音,Alpha脑电波会增加,左右脑的沟通亦会更加有效,智慧因而慢慢打开海浪、流水、鸟鸣,风吹过树叶,雨打在屋顶,大自然的原始采样加上改编的著名乐曲合成了天籁之音。新世纪的音乐形式使躁动的灵魂得到最温柔的抚慰,你将在夜里沉沉睡去,以梦为马,在自然之神悠长的呼吸里祈盼黎明。一.创作原理(一)乐音源自于自然乐音指比较和谐和悦耳的声音,它原本存在于大自然之中。人们走进森林,会听到莺啼燕啭、百鸟合鸣;人们走到水边,会听到流水潺潺,浪花飞溅;人们走进山涧洞穴,敲击那洁白的钟乳石柱,会听到叮咚之声在空穴中回响。苏东坡在他的石钟山记中记载了这种大自然中的乐音。这石钟山下有许多石穴罅(xi,缝隙)水扬起激波,就

3、会激起如钟鼓一样的乐声。在两山之间、将入港口处,则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时,也会发出“窾(kun)坎镗(tang)嗒”的钟鼓声,苏轼把这些自然乐音与周景王时所铸的无射钟和魏献子的歌镜相比拟,足见其乐声之动听。无独有偶,在突尼斯有一眼泉,被称作“音乐泉”,音乐泉流出之处和石钟山的地貌非常相似,那里也有一座空心岩,水流过这里会被分成千百条细流,细流间相互撞击和鸣,发出千变万化的音响。自然界的乐音远不止于此,春季百鸟的歌唱,夏日的蛙鸣,秋日的蝉声无不具有音乐性,受这些乐音的激发,我们的祖先自然还会展开那大自然所赋予的歌喉引吭高歌。和现代音乐合成器由人工来控制音响不同,这些自

4、然乐音,包括人的歌喉,其音响的构成遵循的是不以人意声为转移的自然规律(物理法则)。它的音高由基音决定,音色则取决于谐波的构成,谐波的频率和基音构成某种比例关系。基音的强度最强,谐波的强度则随着与其频率与基频频率之比的增大而减弱,基频的频率、谐波的构成,都不由人所决定,要受振动和波的物理所控制,就是人的歌喉,歌唱者所控制的也只是发声方法,并不能改变物理规律。这形形色色的乐音传进人的耳朵中,又通过自然赋予人的听觉器官自然反应,使人“听”到了各种各样的悦耳的音响。这种自然乐音,像苏东坡在他的前赤壁赋中说的那样:“耳得之而为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但是,人类是不是只能永远“被

5、动地”享受这种自然造物慷慨赠予的自然乐音呢?不管由于什么原因,总之我们的祖先并没有作这样的选择而是发挥了人独有的创造性,在制造种种劳动工具的同时,也制造出了自己的“奏乐”工具乐器。不过,人通过乐器产生的“乐音”,是不是完全与自然一刀两断了呢?当然不是。有许多乐器后面都伴随着和自然乐音有密切关联的动人传说。中国流传着由竹管的自然鸣响引发出笛子的故事。传说在苗岭九狮山一带,有个地方叫鬼国。这里的水族儿女人人有副好嗓子,常常放声歌唱。鬼国的老皇帝名叫阿奔,因为生来嗓子沙哑,十分嫉妒别人的美丽歌喉,他下了一道禁歌命令,凡是唱歌的人都要被砍头。九石山岩头有个寨子叫楠竹寨,楠竹寨中有个年轻的篾匠名叫竹郎,

6、还有个美丽的乡村姑娘名叫雅妹。竹郎和雅妹十分喜爱唱歌,他们不管皇帝的禁令,走到哪里唱到哪里。有一天竹郎和雅妹坐在坡上对歌,忽然听到一阵悦耳的响声.便循声去寻找,找来找去发现是风吹空竹发出的声响,竹郎想到了一个新鲜的办法,他取了一节竹子,把它钻空,又在上面挖了七个洞。竹郎用嘴去吹,出来的声音十分动听,还可吹出不同的曲调,在雅妹的敦促下,竹郎给这乐器取名叫笛。尽管后来竹郎被凶狠的皇帝用毒酒害死,雅妹也为了抗拒皇帝的求婚撞死在金殿,“竹笛”这由自然乐音的启发而产生的乐器却留了下来,直到现在。(二)寻找和发现自然的和谐美翻开科学史可以看到有许多重大发现与科学家对科学美的追求有关。这种美通常被称作自然美

7、。用当代科学家彭加勒的话说:“我的意思是说那种深奥的美,这种美在于各个部分的和谐秩序,并且纯理智能够把握它。正是这种美使物体也可以说使结构具有让我们感官满意的彩虹一样的外表。没有这种支持,这些倏忽即逝的梦幻之美结果就是不完美的,因为它是模糊的,总是短暂的生物学家海克尔也曾说:“观察满布星斗的天空和一滴水中的显微生命,我们就会赞叹不止,研究运动物质中的奇妙作用,我们就会满怀敬畏之情;崇拜宇宙中无所不包的实体定律的价值,我们就会肃然起敬凡此种种,都是我们感情生活的组成部分,都与自然宗教的概念相符。”这里海克尔用了“自然宗教”这个词。这是历史上许多科学家在理解自然的和谐关系时所取的一种角度把自然本身

8、当作一种有生命力的令人崇拜的对象。爱因斯坦则始终把自然界的和谐和秩序作为美的规律来理解。二.创作过程(一)音乐创作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才说:“音乐是人们倾诉心灵衷曲的唯一方法。”在音乐的世界里,音乐使用的表达感情的语言是那么生动,又是那么神妙。它可以表现心潮翻滚,热血沸腾,悠然神往,肝胆俱裂,喜乐悲怒,百感交集。如果我们在小说中看到“沐浴在幸福中”、“沉浸在痛苦”中的描写要用音乐来表现这些感受的话,则胜过文字千万倍。柴科夫斯基说:“生活中所有的体验,通过乐音倾泻出来,恰似抒情诗人用诗句把它倾泻出来似的。分别在于:音乐是无可比拟的更巧妙、更有力的语言。更可以表现精神生活的万千不同色调的契机。

9、”音乐家所表现的万千不同色调的精神生活的音乐,就是作曲家生活体验的结晶和他们思想感情的反映。音乐也因此才通向我们的心灵,以优美的、沉痛的或是哀怨的,振奋人心的乐音,唤醒了我们曾经经历过的情感体验。“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乐圣”贝多芬的这句格言,100多年来都回荡在音乐艺术的圣殿里贝多芬的一生和他的艺术作为.我几时才能接触到大自然和人类的殿堂?无望了吗?那太残酷了!”在几乎要丧失生活的信心之时,贝多芬勇敢地向命运挑战,与命运搏斗.音乐创作是具有音乐美的乐曲的复杂精神生产劳动.它是一种意思实践,通常可分为相互交织又适当分离的三个环节,既感受,创作,创意和塑形.感受是音乐创作的准备及孕

10、育阶段.作曲家将创作冲动及感情转化为音响的过程,即基本乐思的形式.基本的感情形成对创意起枢纽作用.在创意的过程中,突出要求是,具体内容与实际音响对应.塑形音乐形象的塑型,从形式美的要求来说,就是具有合于逻辑的,不断发展的运动感,使音乐通过重复,变化,平衡,对比,层递等表现手段以取得多样的统一.如何创作出具有时代风格,民族风格而且又带有个性的乐曲,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有新意,这常常是作曲家终身追求的目标.(二)用自然的声音去音乐创作(1)名人创作20世纪60年代,嬉皮士歌手朱迪科林斯曾与座头鲸一起歌唱,使自然音乐风靡一时。他那融合了热带各种动物叫声的唱片雨水之声曾在排行榜上居高不下.其实,动物的歌

11、声很早就是人类艺术活动的创作源泉了。林吉特人、因纽特人等靠打鱼为生的部落里一直流传着根据鲸的歌声改编的民歌,而非洲的胡图族和图西族则把大象歌声融人了他们的歌曲之中。18世纪著名作曲家莫扎特,根据他心爱的八哥的鸣叫声改写了他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最后一章的一个小节。动物表现出来的音乐天赋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也促使他们重新思考音乐的定义。美国国家科学院展开了生物音乐计划的研究活动,探索音乐的根源。参加该计划的学者认为,音乐并不是人类的专利,而是整个动物王国至少是脊椎动物王国的艺术形式。在携带的球之音唱片上面便录有,上面有风雨雷电,鸟鸣兽吼,人哭婴啼的自然音响.用自然的声音去音乐创作(2)音乐源自于

12、自然,自然又赋予音乐家无尽的创作灵感,自然的赠予人的第二自然的回赠,本身就是一首动人的音乐史。究竟怎样去用大自然的声音创作呢?这个问题还的问问自己,自己想表达什么,自己想体现什么,美丽的音乐是要用心去体会的。其实,音乐的形式只是一个载体.只有声和意相结合才能给人以感染给人以美感。如果你的感情是那么地强烈,何不用汹涌的澎湃海浪声;如果你想表达恋人的绵绵情谊,何不用细细柔情的流水声;如果你悠闲自得,身心畅快,何不用轻盈婉转的鸟鸣;如果你想歌颂祖国的浩瀚无边与美丽,何不用所以把心叫给大自然,把音乐留给大自然,一切便有定论.四.讨论分析(一)以写实手法表现自然音响对表现自然音响而言,写实式的拟音当然是

13、较初级的形式,但唯其如此,又更接近自然,显得质朴,这是民间音乐中应用较多的手法。自然音响中最富音乐性的要数鸟鸣,中国民间有一首为人熟知的乐曲百鸟朝凤,它可称是以写实手法表现自然音响的一个典型例证,乐曲中以唢呐吹奏主旋律,与之相间对各种飞鸟的鸣叫声进行模仿,这里有布谷声、莺啼鹃啭,百灵叫,画眉鸣,惟妙惟肖,生动形象,使人宛如身处百鸟之中。(二)写意手法是表现自然音响的重要方式写实手法毕竟有其局限性,弄得不好会成为一种音响的大杂烩,何况音乐艺术从本质上说是写意的而不是写实的。它与口技、电影、戏剧的拟音或大擂拉戏式的拟人等技艺不同,是通过写意方式给听众的感染,让人们透过音乐的旋律、节奏、情绪去“联想

14、”,甚至只是用心灵去“感受”那自然界中的某种音响。而并非用“耳”来听到真实的音响。(三)意与声的对立统一在音乐中塑造自然界的声音形象时,拟声与写意二者是对立的统一,除了一些特殊的情境,作曲家们是不会以真实的自然音响入乐的;反过来说,即使是用写意手法来表现,所使用的音乐语言也应与想要表现的自然音响特征有某种联系,否则很难引起听者对所要表现之“意”的联想。对此心理学中有个专门术语叫“联觉”。音乐家在作曲时应用联觉把自己对自然的声与色的感受化作音符的变化,乐思的跳动。而成功的作品则能通过自己的音乐调动起听者的联觉,把这音符的变化、乐思的跳动还原为他想象中的自然的声与色。五.前景展望1。可以用于音乐治疗,让人们的心都回归大自然,现代的人们太需要绿色的东西了,包括音乐。2。被用于全新的创作理念,并用于音乐创作理念中。加宽音乐的音色领域。3。可以制作出相关的模拟音色电子琴。用于演奏。六。参考文献(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