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法制聚氯乙稀(年产2.5万吨).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098483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悬浮法制聚氯乙稀(年产2.5万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悬浮法制聚氯乙稀(年产2.5万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悬浮法制聚氯乙稀(年产2.5万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悬浮法制聚氯乙稀(年产2.5万吨).doc(7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悬浮法制聚氯乙稀(年产2.5万吨)悬浮法制聚氯乙稀(年产2.5万吨)四川理工学院课程设计 年产2.5万吨悬浮法制聚氯乙烯学 生:段玺学 号:07011010305专 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班 级:073班指导教师:周敏 四川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二O一一年一月 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年产2.5万吨悬浮法制聚氯乙烯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班级:

2、 073 学生: 段玺 指导教师: 周敏 系主任: (签名)一、设计要求:1、根据设计题目,进行生产实际调研或查阅有关技术资料,选定合理的流程方案和设备类型,并进行简要论述。(字数不小于8000字)2、设计说明书内容:封面、目录、设计题目、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工艺方案的选择与论证、工艺流程说明、专题论述、参考资料等。3、图纸要求:工艺流程图1张(图幅2号);设备平面或立面布置图1张(图幅3号)。二、进度安排:教学内容学时地点备注查资料、说明书提纲、流程论证、工艺流程图第一周寝室、图书馆设备布置图、说明书整理、答辩。第二周三、指定参考文献与资料过程装备成套技术设计指南(兼用本课程设计指导书)、过

3、程装备成套技术、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内容摘要 本设计为年产2.5万吨聚氯乙烯聚合干燥工序的初步工艺设计,整个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两部分组成。简单介绍了我国聚氯乙烯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进程和目前状况,包括原料路线、工艺设备、聚合方法等。本设计采用悬浮法生产聚氯乙烯,介绍了采用悬浮法生产PVC树脂工聚合机理,工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质量影响因素,工艺条件及合成工艺中的各种助剂选择,对聚合工艺过程进行详细的叙述。绘制了相应的设计图纸,设计图纸包括工艺流程图、设备的平面布置图。关键词 :聚氯乙烯; 生产技术; 悬浮法; 防粘釜技术; 目录内容摘要1前言21概述3 1.1国内外聚氯乙

4、烯(pvc)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3 1.2产品的性能和特点4 1.3 聚氯乙烯的主要用途5 1.3.1pvc软制品5 1.3.2pvc涂层制品5 1.3.3pvc泡沫制品6 1.3.4pvc透明片材6 1.3.5pvc糊树脂6 1.3.6pvc硬板和板材6 1.3.7pvc其他制品62工艺流程方案选择与论证7 2.1工艺方案选择依据7 2.1.2悬浮聚合7 2.1.2本体聚合7 2.1.3乳液聚合7 2.1.4微悬浮聚合72.2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流程8 2.2.1聚合原理8 2.2.2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具体工艺路线8 2.2.3工艺流程示意图103典型机器设备选型与论证10 3.1选型原则10

5、 3.2关键设备选择11 3.2.1聚合釜11 3.2.2干燥装置12总结13参考文献14致谢15附录16前言聚氯乙烯(PVC)是由氯乙烯单体(VCM)均聚或与其他多种单体共聚而制得的合成树脂,聚氯乙烯再配以增塑剂、稳定剂、高分子改性剂、填料、偶联剂和加工助剂,经过提炼、塑化、成型加工成各种材料。在现代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PVC的生产和技术的改进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关注!当前,PVC生产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比如:生态环境的保护,潜在替代品的市场竞争,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能量的合理充分利用,生产过程的优化和高效率化,生产和使用效率的提高,应用技术和市场开拓等,都在不同程度上

6、影响着PVC的进一步发展,在上述问题上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对生态环境安全的配套助剂,环境保护技术(包括PVC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和处理)等方面,更需要花大力气加以研究。本设计是以氯乙烯单体为原料,对年产能力为2.5万吨的PVC聚合干燥工序的初步设计,收集有关的化工设计资料作参考,按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大纲的要求进行设计。本设计的内容是在简要介绍聚氯乙烯发展状况及其性质,用途,工艺方法选择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采用悬浮聚合法生产PVC的工艺过程,产量为年产2.5万吨。设计的主要内容有:设计说明书 根据设计题目,进行生产实际调研或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选定适宜的流程方案和设备类型,确

7、定原则的工艺流程。同时,对选定的流程方案和设备类型进行简要论述。说明书内容:封面、目录、设计题目、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工艺方案的选择与论证、工艺流程说明、专题论述、参考资料。主要内容有设计说明书以及工艺流程图和设备平面或立面布置图。 1概述1.1国内外聚氯乙烯(pvc)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聚氯乙烯( PVC)是五大热塑性合成树脂之一,塑料制品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品种之一。可通过模压、层合、注塑、挤塑、压延、吹塑中空等方式进行加工,而且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耐化学腐蚀性和难燃性等特点,以其低廉的价格和非常突出的性能而广泛地用于生产板材、门窗、管道和阀门等硬制品,也用于生产人造革、薄膜、电线电缆等软制品

8、。近年来,尽管在发达国家受到来自环保等多方面的压力,但世界对的总需求量仍出现稳定的增长态势。1992 年,世界 生产能力约为二千二百万吨,需求量为1900万吨 ;2002 年世界总产能约为三千四百万吨,消费量约为二千八百万吨;2009年世界生产能力已上升到约三千九百万吨,需求量约为三千七百万吨;2010 年世界生产能力为 4300万吨 ,需求量4200 万吨 。尽管目前世界对PVC的生产和使用存在许多争议,特别在欧洲,对PVC 生产和制品的环保制约政策越来越严厉,但由于性能优良,生产成本低廉,仍具有较强的活力,特别在塑料门窗、塑料管道等建材领域。我国聚氯乙烯(PVC)工业起步于50年代,仅次于

9、酚醛树脂是最早工业化生产的热塑性树脂,第一个PVC装置于1958年在锦西化工厂建成投产,生产能力为3000吨年1。此后全国各地的PVC装置相继建成投产,到目前为止,我国有PVC树脂生产企业80余家,遍布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总生产能力达220万吨年。PVC由氯乙烯(VCM)聚合而成,工业生产一般采用4种聚合方式:悬浮聚合、本体聚合、乳液聚合(禽微悬浮聚合)、溶液聚合。其中悬浮法PVC(SPVC)树脂产量最高,占80,其次是乳液法PVC(EPVC),本体法PVC(MPVC)。VCM悬浮聚合是以水为介质,加入VCM、分散剂、引发剂、pH值调节剂等,在搅拌和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VCM本体

10、聚合仅在VCM和引发剂存在下进行,无分散剂、表面活性剂等助剂;VCM乳液聚合在VCM、引发剂、乳化剂、H2O以及其他助剂存在下进行而VCM溶液聚合是在VCM、;引发刘和溶剂存在下进行,这种方法有溶剂回收和残留污染问题,并且生产成本高,该方法已逐渐被悬浮法聚合或乳液法聚合代。目前,生产PVC树脂主要采用悬浮法,少量采用乳液法及本体法。现在,国内引进PVC生产技术及设备的项目有二十项左右,其中生产能力最大的两套设备是上海氯碱股份有限公司和齐鲁石化总公司的年产20万吨悬浮法PVC树脂装置,采用日本信越公司技术。北京化工二厂、锦西化工厂、福州化工二厂引进美国BF古德里奇公司悬浮法PVC树脂生产技术,生

11、产高型号树脂,其它还有引进美国西方化学公司的高型号树脂和釜式汽提技术及设备,法国阿托公司、前德国布纳公司、日本吉昂公司、日本钟渊公司、日本三菱公司的糊树脂生产装置和技术、法国本体聚合技术和设备等,这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使我国PVC树脂的生产技术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产品品种有所增加,带动了我国PVC工业的发展1。我国PVC树脂的消费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软制品,约占总消费量的37.o,主要包括电线电缆、各种用途的膜(根据厚度不同可分为压延膜、防水卷材、可折叠门等)、铺地材料、织物涂层、人造革、各类软管、手套、玩具、塑料鞋以及一些专用涂料和密封件等。二是硬制品,约占总消费量的 53.0,主要包括各种

12、型材、管材、板材、硬片和瓶等。预计今后几年我国PVC树脂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6.4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1250万吨,其中硬制品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约7.0,而在硬制品中异型材和管材的发展速度增长最快,年均增长率将达到约10.1。未来我国PVC树脂消费将继续以硬制品为主的方向发展2。中国聚氯乙烯工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为聚氯乙烯产品提供了广大的市场。在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发展模式,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发展我国的聚氯乙烯工业。我们要发挥全行业的力量,克服前进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一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世界聚氯乙烯工业的先进水平

13、31.2产品的性能和特点中文名称: 聚氯乙烯英文名称: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 简称: PVC玻璃转变温度: 87 熔点: 212导热率(): 0.16 W/mK 热膨胀系数(): 810-5 /K 热容(c): 0.9 kJ/(kgK) 吸水率 (ASTM): 0.04-0.4%聚氯乙稀是一种无毒、无臭的白色粉末。电绝缘性优良,一般不会燃烧,在火焰上能燃烧并放出HCl,但离开火焰即自熄,是一种“自熄性”、“难燃性”物质。主要用于生产透明片、管件、金卡、输血器材、软、硬管、板材、门窗、异型材、薄膜、电绝缘材料、电缆护套、输血料等4。聚氯乙稀具有阻燃(阻燃值为40以

14、上)、耐化学药品性高(耐浓盐酸、浓度为90的硫酸、浓度为60的硝酸和浓度20的氢氧化钠)、机械强度及电绝缘性良好的优点。但其耐热性较差,软化点为80,于130开始分解变色,并析出HCI5。 聚氯乙烯由氯乙烯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而成,聚合度n一般在50020000范围内,其分子结构式如下:分子式: 结构式为:其中n为平均聚合度,一般为3508000,分子量为30000100000 1.3 聚氯乙烯的主要用途1.3.1 PVC一般软制品利用挤出机可以挤成软管、电缆、电线等;利用注射成型机配合各种模具,可制成塑料凉鞋、鞋底、拖鞋、玩具、汽车配件等。 PVC薄膜PVC与添加剂混合、塑化后,利用三辊或四辊

15、压延机制成规定厚度的透明或着色薄膜,用这种方法加工薄膜,成为压延薄膜。也可以通过剪裁,热合加工包装袋、雨衣、桌布、窗帘、充气玩具等。宽幅的透明薄膜可以供温室、塑料大棚及地膜之用。经双向拉伸的薄膜,所受热收缩的特性,可用于收缩包装。1.3.2 PVC涂层制品有衬底的人造革是将PVC糊涂敷于布上或纸上,然后在100摄氏度以上塑化而成。也可以先将PVC与助剂压延成薄膜,再与衬底压合而成。无衬底的人造革则是直接由压延机压延成一定厚度的软制薄片,再压上花纹即可。人造革可以用来制作皮箱、皮包、书的封面、沙发及汽车的坐垫等,还有地板革,用作建筑物的铺地材料。1.3.3 PVC泡沫制品软质PVC混炼时,加入适

16、量的发泡剂做成片材,经发泡成型为泡沫塑料,可作泡沫拖鞋、凉鞋、鞋垫、及防震缓冲包装材料。也可用挤出机基础成低发泡硬PVC板材和异型材,可替代木材试用,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才材料。1.3.4 PVC透明片材PVC中加冲击改性剂和有机锡稳定剂,经混合、塑化、压延而成为透明的片材。利用热成型可以做成薄壁透明容器或用于真空吸塑包装,是优良的包装材料和装饰材料如月饼包装盒。1.3.5 PVC糊树脂将PVC分散在液体增塑剂中,使其溶胀塑化而成增塑溶胶,通常用乳液或微悬浮树脂,还需加稳定剂、填料、着色剂等,经充分搅拌,脱气泡后,配成PVC糊,再用进、浸渍、浇铸或搪塑等加工成各种制品。如衣架、工具手柄、圣诞树等。

17、1.3.6 PVC硬板和板材PVC中加入稳定剂、润滑剂和填料,经混炼后,用挤出机可挤出各种口径的硬管、异型管、波纹管,用作下水管、饮水管、电线套管或楼梯扶手。将压延好的薄片重叠热压,可制成各种厚度的硬质板材。板材可以切割成所需的形状,然后利用PVC焊条用热空气焊接成各种耐化学腐蚀的贮槽、风道及容器等。1.3.7 PVC其他门窗有硬质异型材料组装而成。在有些国家已与木门窗铝窗等共同占据门窗的市场;仿木材料、代钢建材(北方、海边);中空容器2 工艺方案选择与论证 2.1 工艺方案选择依据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PVC生产的聚合工艺主要有四种,即悬浮聚合、本体聚合、乳液聚合、微悬浮聚合 2.1.1 悬浮

18、聚合:悬浮聚合是一种成熟的工艺,典型的悬浮聚合过程是向聚合釜中加入无离子水和悬浮剂,加入引发剂后密封聚合釜,脱除氧,加入单体氯乙烯进行聚合。2.1.2 本体聚合: 本体聚合工艺不以水为介质,也不加入分散剂等各种助剂,而只加入氯乙烯和引发剂,因此可大大简化生产工艺。 2.1.3乳液聚合: 乳液聚合是生产糊树脂的方法,通常采用水溶性引发剂(H2O2或K2S2O8等)把氯乙烯单体、水溶性物质、水、乳化剂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加入集合釜中进行聚合反应。2.1.4微悬浮聚合: 微悬浮聚合将氯乙烯单体,无离子水、乳化剂、油溶性引发剂以及其它助剂按比例混合均化,将均化料通入聚合反应釜进行聚合。(1)艺流程方面

19、 就以上四种聚合工艺而言,本体法工艺流程简单,装置占地面积小,同时基本上无废液排放,排气可达到最低程度,环境污染少,而且产品质量好、纯度高,特别使用透明包装材料和电缆料。悬浮法是一种相对最成熟的工艺,在目前世界上聚氯乙烯生产中占有绝对的分额,且产品转化率最高,产品品种最多,容易适应市场。乳液法是生产糊树脂的方法,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且树脂质量较差。而微悬浮法也是生产糊树脂的方法,但仅用于特殊用途。(2)反应速率 控制方对于本体聚合,当自由基聚合进行到一定转化率后,体系黏度增大,自动加速效应显著,散热困难。大规模生产时,即使降低引发剂浓度以减慢速率,有时还是不能很好的控制。改用溶液聚合可以克服这一

20、困难,但聚合速率和产物分子量均有所降低;此外,脱除溶剂困难,成本较高。而悬浮聚合可以克服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的上述缺点。经济方面。 (3)从经济角度分析,均相本体聚合是最合理的聚合方法。但其聚合后期体系黏度很高,在聚合反应器中搅拌、传热等工程问题解决之后,才能有效的实施。若包括精制、回收、干燥等后期处理工序在内,则各聚合过程的经济性大体依下列顺序递减:悬浮聚合本体聚合微悬浮聚合乳液聚合。 (4)悬浮聚合 悬浮聚合法有许多优点,如以水为介质,价廉、不需要回收、安全、产物容易分离、生产成本低;悬浮聚合体系黏度低、热量容易由夹套中冷却水带走、温度容易控制、产品质量稳定。由于没有向溶剂的链转移反应,其产

21、物分子量一般比溶液聚合物高。与乳液聚合相比,悬浮聚合物上吸附的分散剂量少,有些还容易脱除,产物含有较少的杂质。生产技术相对更加完善,技术成熟。由于这些优点,悬浮聚合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以上的各种方案的对比,本设计选用悬浮法制取聚氯乙烯。2.2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流程: 2.2.1聚合原理 氯乙烯的聚合属于自由基型聚合反应。聚合时采用的引发剂为油溶性的偶氮类、有机过氧化物类和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反应迅速,同时放出大量的反应热。链增长的方工为头尾相连。聚合反应过程存在着严重的增长链向单体的转移,是影响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主要因素,这种链转移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聚氯乙烯由氯乙烯单体通过自由基聚

22、合而成,聚合度n一般在500-20000范围内,其分子结构式如下:氯乙烯的悬浮聚合是生产聚氯乙烯的主要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好,用途广泛等特点,适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在树脂质量上,用悬浮聚合生产的树脂的孔隙率提高了300%以上,经过适当处理的树脂其单体氯乙烯的残留量由原来的0.1%降到0.0005%以下。同时设备结构改进,大型化和采用计算机数控联机质量控制,使批次之间树脂质量更加稳定。另外,清釜技术和残留单体回收技术的发展,减少了开釜次数,进而减少了氯乙烯单体的释放量;采用烧结,冷凝或吸收方法汽提品和处理废气,进一步减少了氯乙烯单体的消耗。2.2.2聚氯乙烯悬浮法

23、具体工艺路线如下:(1)聚合 悬浮聚合的过程是先将去离子水用泵打入聚合釜中启动搅拌器,依次将分散剂溶液、引发剂及其他助剂加入聚合釜内。然后,对聚合釜夹套内通入蒸汽和热水,当聚合釜内温度升高至聚合温度(5058)后,改通冷却水,控制聚合温度不超过规定温度的正负0.5。当转化率达6070,有自加速现象发生,反应加快,放热现象激烈,应加大冷却水量。待釜内压力从最高0.6870.981Mpa降至0.130.48Mpa时,可泄压出料,使聚合物膨胀。因为聚氯乙烯粒的疏松程度与泄压膨胀的压力有关,所以要根据不同要求控制泄压压力。未聚合的氯乙烯单体经泡沫捕集器排入氯乙烯气柜,循环使用。被氯乙烯气体带出的少量树

24、脂在泡沫捕集器捕集下来,流至沉降池中,作为次品处理。(2)碱处理 聚合物悬浮液送碱处理釜,用浓度为3642的NaOH溶液处理,加入量为悬浮液的0.05%0.2%,用蒸汽直接加热至7080,维持1.52.0h,然后用氮气进行吹气降温至65以下时,再送去过滤和洗涤。碱处理的目的: 破坏残存的引发剂、分散剂、低聚物和挥发性物质,使其变成能溶于热水的物质,便于水洗清除。(3)树脂的干燥方法 聚氯乙烯树脂的干燥方法多是采用二段干燥法,即气流干燥管与沸腾床干燥器结合使用,其中气流干燥管脱除的是树脂上的表面非结合水,沸腾床干燥器脱除的是树脂内部结合水。这里的第二段干燥过程由于物料停留时间长,投资较大,热效率

25、较差,费用较高,因此,国内外工业生产改进较大,如赫司特公司采用的MST旋风干燥器,具有停留时间适用、热效率利用好的特点。 (4)脱水与成品:在卧式刮刀自动离心机或螺旋沉降式离心机中,先进行过滤,再用7080热水洗涤二次。经脱水后的树脂具有一定含水量,经螺旋输送器送入气流干燥管,以140150热风为载体进行第一段干燥,出口树脂含水量小于4%;再送入以120热风为载体的旋风干燥器中进行第二段干燥,得到含水量小于0.2%的聚氯乙烯树脂。再经筛分、包装后入库。2.2.3 工艺流程示意图碱处理槽聚合釜旋风干燥器离心分离脱盐水 聚乙烯明胶及偶氮二异丁腈 助剂旋振筛成品储存与包装3 典型机器设备选型与论证

26、3.1 选型原则1.满足工艺要求设备的选择和计算必须充分考虑工艺上的要求,力求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亦即选用的设备能与生产规模相适应,并应获得最大的单位产量;能适应产品品种变化的要求,并确保产品的质量;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能降低原材料及相应的公用工程(水,电,气)的单耗;能改善环境保护,设备制造较易,材料易得,操作及维修保养方便。设备选择时,要能完全满足上述方面的条件是相当困难的,但一定要参照上述几个方面对拟采用个设备进行详尽地比较,并拿出最佳的方案来。2.设备成熟可靠作为工业生产,不允许把不成熟或未经生产考验的设备用于设计。设计中所选用的设备不但技术性能要可靠,设备材质也要

27、可靠。对从国外引进的设备,同样必须强调设备及其所采用材质的可靠性,特别对生产中的关键设备,一定要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对比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选定。3.尽量采用国产设备在设备选型时应尽量采用国产设备,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外汇,而且可以促进我国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当然根据条件和可能,引进少量进口装置或关键设备也是不要的,但同样必须坚持设备先进可靠,经济合理,并应考虑在引进的基础上如何消化吸收以及仿制工作。3.2 关键设备选择 3.2.1聚合釜 聚合釜是PVC生产中的关键设备,聚合釜技术水平的提高保证了先进的生产工艺得以实现。在小型釜时期,其容量为十几立方,釜体的材质是搪瓷釜和不锈钢釜并存的,以釜壁光洁、粘

28、釜较轻、造价低廉而优于不锈钢釜。其后不锈钢釜的抛光技术有所改进,粘釜问题在应用了涂布、高压水清釜技术后有所缓解,由于复合钢板造价低,易于加工,可向大型化发展,并具绝对优势。具有代表性的聚合釜的结构特点见下表根据设计要求可选用的聚合釜容积为70 m3聚合釜,设计压力为206MPa,采用螺旋半管型夹套与 4 根内冷挡板移热, 换热能力好。搅拌型式为底伸式二层三叶后掠式搅拌器, 转速为98 r/ min, 具有良好的剪切与循环作用。机封为双端面机械密封,使用寿命可达8 000 h。釜顶有对称排列的自动喷淋涂布装置, 采用优异的防粘釜剂,可连续生产600釜不清釜。完全能满足粉状PVC 树脂的生产需要。

29、3.2.2干燥装置干燥主要有两种方式, 即气流干燥和流态化干燥。我国PVC生产开始时主要用的就是气流干燥器, 但是随着聚合工艺技术的发展, 聚合生产能力提高, 树脂产品也朝着疏松型发展, 气流干燥器从生产能力和干燥效果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后来发展到气流干燥器, 沸腾床干燥器和冷风冷却三段干燥技术。但这样动力消耗大,产品质量不是很好。目前主要用的是旋风干燥器和卧式内加热流化床。旋风干燥器结构简单,投资较少,目前很多装置都在用。卧式内加热流化床综合能耗比旋风干燥器要低, 主要有多室沸腾床和两段沸腾床两种。但在生产中发现多室沸腾床其花板容易漏料,不同牌号切换时比较麻烦,生产能力有限。本次

30、设计采用MST旋风干燥器两段干燥系统。这种MST旋风干燥器由一个垂直的圆柱形塔作为干燥器,其中用 环形档板分成若千个干燥室 见下图。将热气体和湿固体切 向高速引入最低的室人。在这里,利用离心力将 固体颗粒与气体分离开来。粉粒环然后在室8 中旋转并且气体在旋转流动中通过档板的中心开口流入上述室9 。同时,新的树脂粒子进入室8 ,过一段时间后,这个室开始充满树脂。这时,树脂粒子开始经档板的中心开 口逸人室 9 ,先是最细的颗粒,最后是最粗的颗粒进入室9。通过档板中心开口时,旋转的粉粒受离心作用和固体粒子受室壁压力散开,在这里它们停止运动,返回锥形档板的中心开 口 ,这样进入下一个室。这时再次用旋转

31、的气流输送这些树脂颗粒。用这样的方法使树脂充满每一个干燥室。携带着树脂粉粒的气体离开干燥室的顶部输送到气体或固体分离器。 MTS旋风干燥器 干燥室的供热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使用传统的方法从热气流中获得热能 另一种是通过室壁的热夹套辐射的方法来获取热量。总结本次设计历时两周,在这两周里,本人根据专业课程设计综合大纲的要求,先是收集了大量关于悬浮法制聚氯乙烯的有关资料,然后在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了初步设计,再听取老师的意见进行不断修改,对聚氯乙烯的聚合及其干燥工艺有了一定的了解,最后的指导下成功的完成了本次设计。通过本次专业课程设计,使我们懂得了其工艺流程及原理,对一个原本陌生的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2、通过作平面布置图和立面布置图,把我们这学期所学的过程设备设计过程装备制造与检测过程装备成套技术包括以前所学的基础知识都综合运用起来,在无形中加深了理解及应用。使我对大学四年来所学的专业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再一次进行了系统地学习与掌握,是一次再学习与提高的过程。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一些自己难以解决的难题,感谢指导教师给予的帮助与指导,使我的知识结构、知识的连贯统一性和灵活应用性发生了质的飞跃,设计过程中不但培养了我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独立实践能力,更多的是与同组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及学习,使得这次的毕业设计得以顺利完成。为走上社会,走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次设计使我受益非浅

33、,它将会给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即将踏出校园走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本人十分庆幸有这样一次机会,可以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联系起来,使我们的知识不局限于理论,切实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参考文献:1 薛之化. 国内聚氯乙烯生产技术的进展 J . 中国氯碱,2005,(5):1 9.2 薛之化,发展PVC工业的可行性研究,聚氯乙烯,2005,(2):12.3 谭恺,刘岭梅.悬浮法 VCM聚合生产的新经验 J.聚氯乙烯,2006,34 4 :14 - 15.4 大庆石化公司.聚氯乙烯车间员工教育培训教材.大庆:大庆石化公司,2004:782555 谭蔚.化工设备设计基础.天津:天津

34、大学出版社,2000:7578.6 周镇江.轻化工工厂设计概论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2002:1457.7 袁凤隐. 压力容器与化工设备实用手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85189.8 姚玉英.化工原理(上册).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229.致 谢本次设计的两周的时间里,在各位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本次设计,在此非常感谢老师们给予的极大帮助。此次设计是对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学生在整个大学过程中所学的所有知识进行的一次综合的检验。在设计过程中,老师们的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它使我在步入社会前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对我毕业以后将面临的挑战有了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都不会忘记老师们的这段时间对我的教导和帮助。我会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到实践工作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做出一分贡献。在此对设计指导老师以及给予我指导和帮助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虽然本次设计中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由于自己的知识能力有限,我的设计还有很多不足和错误,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附录各种符号说明:PVC 聚氯乙烯VCM 氯乙烯单体W/mK (导热率单位)kJ/(kgK) (比容单位)-摄氏度 (温度单位)Mpa-兆帕 (压力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