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的吹奏技巧.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093882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箫的吹奏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箫的吹奏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箫的吹奏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箫的吹奏技巧.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箫的吹奏技巧.精品文档.箫的历史(图)箫箫的产生,其历史可以追根溯源到远古时期。我国考古学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发现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质发声器,考古学家称之为“骨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文物,现存浙江博物馆)。这批骨哨是用鸟禽类中段肢骨制成的,古代人将骨骼中的骨髓抽掉,形成一支中空的骨管,然后在管壁上打有孔洞,它们长7厘米左右,管径68毫米,略呈弧曲形,在凸弧面上开有二或三孔,可以吹出几个音来,于是就形成了骨哨。尽管考古学家们称之为骨哨,但从它的形状、结构和发声原理同现代箫笛作一比较,已基本上具备了乐器的雏形。我们是否可以认为骨哨应该就是箫笛的

2、鼻祖呢?无怪今天有许多管乐大师们都认为骨哨就是今天的前身,因此干脆称它为“骨笛”。那么用竹子做的吹奏乐器又是什么年代形成的呢?吕氏春秋中写有:“黄帝命伶伦伐昆仑之竹为管”的记载。据说远古时期气候较暖,我国黄河流域遍长竹子,只是因为后来气候变化,竹子的生长线才南迁到长江流域。伶伦伐竹为管的记载,充分说明了用竹子做乐器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了。据传,后人将伶伦所订的律管编排在一起,就形成了古代的排箫。在虞舜时代,曾出现过一部称之为“箾韶”的古代乐舞,“箾”即是今天的“箫”字。因为这部乐舞主要是用古代排箫来演奏的,所以我们认为韶的演奏使箫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大夏是古代人民歌颂大禹治水为内容的古代乐舞,它

3、共分为“九成”(九段音乐),用“籥”伴奏。又称为“夏竹九成”。竹就是排箫的前身。由此可见,从箾韶到大夏,箫曾在中国音乐史上经历过多年的辉煌时代。周代,曾将我国古代乐器分为“八音”,它们是: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乐器,其中“竹”就是指箫和篪。自从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的出土,箫做为古代乐器的实物才得以我们亲眼所见。因此提起“丝竹”二字,人们自然会想到这种乐器。现代笛箫的区别,在于笛子横吹有膜孔,箫竖吹没有膜孔,但有后音孔。箫亦称“篴”、“篪”、“籥”等等。有的音乐词曲是这样说明的:古代乐器,竹子制作,上有音孔象笛子。没有说明是横吹还是竖吹。现在也有短的竖笛,不贴膜,音色在笛箫之间,更接近

4、笛子。那么,在远古时代,不贴膜的横吹乐器与竖吹乐器各方面区别不大,音色更接近箫。关于箫与笛的起源,说法不一,据周礼记载,周代的雅乐中已用到“篴”,与笛同音同义。但篴为竖吹,并非横吹之笛。另相传此种乐器原出于羌中,汉代称“篴”,最初为四个指孔,西汉京房加1孔,成为5孔,晋代的篴已有6个指孔,与现代的箫相似。随着考古专家的发掘,湖北随州出土两支春秋战国时期的横吹,开6孔,形制与竹笛类似,只是一端封闭。魏晋时,已作为乐队中的主奏乐器。唐时,出现了前6孔,旁1孔加竹膜的笛子,称七星笛(乐书)。到了元代的龙笛,已与今天的6孔竹笛完全一致。至此,笛与箫的概念已基本澄清:横吹为笛,竖吹为箫。那么,究竟那种乐

5、器最先为人们所创造,所使用呢?从人体身体结构来看,竖吹更符合人体正常的动作状态,而横吹则需要一支胳膊向旁边,而另一支胳膊则需要超过前胸到身体另一侧。所以应该竖吹在前,横吹在后。但由于横吹音量大,传得远,加上膜以后音色清脆、明亮,表现力强,吹笛子的人逐渐多了起来。箫的音量较小,音色柔和,甘美而幽雅,适于独奏和重奏。演奏音量小是由于箫本身结构所致,箫的吹孔很小,且依管壁厚度向内倾斜,这样吹奏时气流一大反而吹不响了。箫适于演奏低沉委婉的曲调,寄托宁静悠远的遐思,表现细腻丰富的情感。幽静典雅,回味无穷,知音难遇,陶醉其中。对我们当今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来说,它无疑能使诸君领略到质朴的美,返璞归真,松弛

6、崩紧的神经,追求情绪中的安宁,使思维意识随之升华,得到美的享受。箫演奏的气息控制乐曲的强弱快慢通过气息加以控制。对于管乐吹奏者来说,能否恰如其分地表现乐曲的强弱快慢,直接体现在气息控制得好坏及熟练程度上。这里有一个上下配合的问题,上:指口风、风门与口劲。下:指腹部、腰部与丹田。气息的量由横隔肌控制,包括气息量吸入的多少和根据乐曲需要适量将气呼出,而气的出口正是由风门控制,这个“门”的开关、留出缝隙的大小完全出自于口劲,这就是上与下的相互关系。吹奏中音区时,要求风门大小适宜,口风自然适中,给气时不急不缓,平稳流畅;吹奏低音区时,要求风门比中音区稍大,口风较缓,气流粗而有力,低音宽阔饱满;吹奏高音

7、区时,要求风门比中音区略小,口风较急,使气流细而集中,音色明亮圆润。风门和口风在三个音区的变化中要做到自然流畅,没有痕迹,随着音乐作品的需要而变化,这就需要通过练习长音和各种音阶组合使之达到这一要求。箫的基本演奏技巧倚音倚音是本位音的辅助音,是对本位音的装饰润色,在演奏时要吹得轻巧而短促。倚音是一种装饰音。它在本位音之前出现,并倾向于本位音,使本位音有一种丰富的特殊色彩。倚音用较小的音符写在本位音的左上角,并用连线与本位音连结起来。本位音前只有一个倚音音符时称为“单倚音”。单倚音有上下之分,比本音高的叫“上倚音”;比本音低的叫“下倚音”。本位音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倚音音符时称为“复倚音”。在演奏

8、倚音时要吹得轻巧而短促,因为倚音是本位音的辅助音,是对本位音的装饰润色,它帮助发出主音,倚音的演奏时值一般在前半拍的开始部分或有意在正拍之前,正拍时正好连上本位音。不得将倚音任意拖长或吹在强拍上,否则就会喧宾夺主了。箫的基本演奏技巧指震音指震音是用手指在音孔旁或音孔上作均匀迅速的扇动或开闭,发出一种与气震音相似的音。指震音在音孔上的震动分为“本位指震音”,“下位指震音”。(1)本位指震音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手指在这个音孔的下半孔进行上下震动。第二种是手指在这个音孔的旁边,还可以加上其下方各指同时在本音孔的旁边快速均匀的震动。只接触音孔边缘,接触的面积越小越好。第三种是如果在音孔上方震动,则手指

9、不接触音孔。(2)下位指震音:按发音本孔的手指抬起后,不做任何动作,而其下方音孔的一指或数指,在音孔上或音孔旁进行震动。由于手指震动的快慢速度不同,它起到的效果和用途也有根本的不同。当手指震动快时(约每秒钟五次),所得到的是一种微妙而柔弱的效果。它常常是伴随着特长音或弱音出现,江南丝竹乐常用指震音技巧来表现江南美景。当手指震动慢时(约每秒钟两次以下)所得到的是类似气震音效果。但它没有气震音那样舒展和内在,又因为它只能在本音的音高以下发音,音强的震动幅度较小,所以实际应用不多。箫的基本演奏技巧赠音和波音赠音是在本音结束时,迅速轻快地带出一个装饰性的、时值极短的音,由演奏者根据乐曲的感情、风格适当

10、运用。赠音与倚音相反,在本音结束时,迅速轻快地带出一个装饰性的、时值极短的音。赠音没有专用符号,在练习曲中,我们把赠音用较小的音符标在本音后面,并用连线与本音连接起来;也有将赠音的偏旁部首“贝”做为赠音的标记。赠音在本音之上之下都可以,二度、三度、四度、五度都行,一般三度四度比较常用。赠音由演奏者根据乐曲的感情、风格适当运用。赠音在江南丝竹(和南派音乐)中应用较广。赠音的吹奏方法:当本音在结束前的一刹那,立既停止吹奏,同时用手指将赠音带出。呼气停住的时间一定要准确、果断,这样才能与手指很好的配合。停早了,赠音做不出来;停晚了,造成赠音时值太长,就不是赠音了。波音是在吹奏本音时,迅速将本音上方二

11、度音孔开闭,回到本音。波音有两种:单波音和复波音,复波音在单波音的基础上再次开闭一次音孔。演奏波音的要求是:手指一定要干净,利落、有弹性。波音也是演奏中经常用到的装饰音技巧之一。箫的长音练习(一)练习长音时,先练习没有强弱变化的音。一个音可以用三种不同的力度练习:(1)中强mf;(2)弱p;(3)最弱ppp。长音练习方法:(1)练习力度不变的音。要求:弱起弱收,强起强收,音要直,干净,不能有颤音或杂音。每一音换一次气,开始练习时可能吹不到八拍,以后逐渐延长时值,要超过八拍。所以,练习长音时,包括渐强渐弱的练习,可以不管拍子,以自己一口气所能控制的最长时值为准。通过此项练习,达到能够掌握腹式呼吸

12、技巧。(2)练习由弱渐强的长音,强收要求:气息要平稳,渐强时注意口风及风门的变化。实际上弱音吹出来后,要保持一段的时值,然后做渐强,达到最强时也要保持一段时值再结束。要做到音量从小逐渐加大,由弱逐渐加强,千万注意音准,不能越吹越强音越高。此项练习是为下一项练习做准备,进一步完善腹式呼吸技巧。(3)练习由弱渐强再渐弱的长音,弱收。要求:每一次呼吸都要将气吸足,由弱渐强的要求和第二项相同,此项练习主要练习由强渐弱,所以每一个长音的时值,由弱渐强占三分之一,由强渐弱占三分之二。尤其要注意音准,既不能由弱渐强时越来越高,也不能由强渐弱时越来越低箫的长音练习(二)音的强弱是由口风的粗细决定的。口风粗,管

13、内空气柱的震幅也较大,发音较强;口风细,管内空气柱的震幅则小,发音也就较弱。一般来说,口风粗,风门也开得较大,口风细,风门也随之缩小。但是低音区的弱音比高音区的弱音风门稍大,而高音区的强音要比低音区的强音风门稍小。练习由弱渐强的音时,先用小风门,细口风进入,然后逐渐扩大风门,加强口风,但要特别注意音准,不能越吹越强音越高。练习由弱渐强再渐弱的音时,除了做好上述渐强外,渐弱时逐渐缩小风门,口风由粗逐渐变细,也要注意音准,不能越吹越弱音越低。吹强弱音时,应努力做到“强不高,弱不低,强不炸,弱不虚”。吹强音时,口风较粗,要特别防止气速加急。吹弱音时,口风较细,要特别防止气速减缓。在保证气速不变的前提

14、下,使口风加粗或收细(气量加大或缩小),才能奏出音高不变,而强弱不同的声音来。箫本身音量不大,再做渐强渐弱变化是有一定的难度,通过长音练习,可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如何进行气息变化,而且学会了怎样正确使用风门和口风,同时得到了箫的完美的音色。长音练习是吹箫的重要的基本功。箫技巧:高超吹音和泛音高超吹音高超吹音,初学者可能吹不出来。有两个原因,一是口形不对;二是乐器本身质量不好。这没有多大关系,因为超高音不常用或者根本不用,这时只是介绍给朋友们,箫也能象笛子一样吹出超高音来。筒音的第二个八度音和它上面的二度音,这两个音应该能吹出来。高音5、6两个音符是高超吹音。这两个音在难度较大乐曲时会经常遇到

15、。练习这两个音时嘴劲要硬,底气要给足,这种民间说法很贴切,我们应这样理解:嘴要绷住劲,风门开得小一点,口风更集中,丹田将整个气息控制住,高音5、6两个音是不难吹出来的。箫的泛音泛音指法不常用。箫的泛音列里五度音最为明亮。从理论上说,所有音孔都有泛音,但箫所能吹出的泛音只有筒音和一、二、三孔。实际上G调箫高音5的另一种指法就是1的泛音,以G调箫为例,筒音和一、二、三孔音可吹出五度泛音。这个筒音不是指的低音5,而是中音区的5。一、二、三孔也是中音区的6、7和高音区的1。筒音作5时:本音:5 6 7 高音1泛音:高音2 3 4 5(第二孔按半孔为还原4)练习泛音时要先吹出本音,中弱的力度就可以了,在

16、这个基础上将风门略微缩小一点气稍稍拱一点,泛音就吹出来了。练习中,可感觉泛音和本音之间有一个槛,槛过不去,泛音就吹不出来,这时不能急躁,因为一急躁气就不平了,于事无补。要慢慢找。为什么说“气稍稍拱一点”,因为实际上就是这么一点点,气给大了或小了都吹不出来,只要临界点(槛)一过,你就得到一个完美的泛音。当泛音熟练以后,就不会有“槛”的感觉了。泛音是本孔音的纯五度音。因此通过泛音还可以校正音孔本孔和上方五度音孔的关系,我们得到四个泛音,能够仔细调正全部音程关系。首先通过泛音校正音孔本身音准。比如,在5音吹出一个高音2,就可以和第四孔的高音2音高做比较,听听是高是低,然后决定是调整筒还是调第四孔音。

17、调整方法,如果音高可用橡胶条在音孔上方粘上一条或用黄蜡在音孔上方封堵一点。(筒音要不准调整后出音孔)如果音低,可用小刀将音孔上方挖掉一点。但一定要反复测试以后,肯定音低了再挖,还须挖一点,试试,千万不能拿起刀子就挖,挖多了再用蜡封,以至将一支好箫报废。筒音作1时:本音:1 2 3 4泛音:5 6 7 高音1筒音作2时:本音:2 3 4 5泛音:6 7 高音1 2筒音作6时:本音:低音6 7 中音1 2泛音:3 4 5 6(第一孔按半孔为还原4)泛音记号:“。”在音符上方画一小圆圈。箫的音量本来不大,泛音吹出来音的力度就更弱了。但由于吹泛音时口风比较集中,所以泛音实际上弱而不虚,音要平直,不能加腹颤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