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学前儿童道德教育 2.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084935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学前儿童道德教育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十章学前儿童道德教育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学前儿童道德教育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学前儿童道德教育 2.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第十章 学前儿童道德教育 2.精品文档.第十章 学前儿童道德教育一、 学前儿童与道德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无律他律自律的过程。他律:儿童的是非标准取决于是否服从成人的命令或规定。自律,是指儿童以自身具有的价值标准来评价行为的好坏。只有到了自律的水平,儿童才算有了道德。自律和他律的分水岭大致是7岁。二、 儿童道德发展概况1、 杜威(识记)儿童道德发展概况的经历的三种水平:前道德或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行为动机大多来自生理或社会的运动。习俗水平:行为大多接受团体的规范,很少对外部规范进行批评或异议。自律水平:行为的善恶全由自己的

2、思维与判断等决定,不受制于团体的标准。2、 皮亚杰(识记)皮亚杰理论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他主要从认识发展的过程和结构来研究儿童道德的发展,他认为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思维的发展。它主要从不同年龄儿童道德判断的思维结构方面去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儿童道德发展有以下几种规律性的运动线索:1、从把规则看作是客观的不可更改的,到意识到规则是契约;2、从单方面尊重到多方面尊重;3、从约束的道德到合作的道德品质;4、从他律到自律。幼儿还处在前道德的或前习俗的道德发展水平。3、 科尔伯格(识记)科尔伯格是皮亚杰道德判断发展理论的追随者,在皮亚杰的研究基础上,他又进行了纵向研究,把杜威和皮亚

3、杰的道德判断阶段进一步详细的划分了。把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1、 前习俗水平阶段1: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 阶段2:以个人主义、工具性目的和交易定向2、习俗水平:阶段3:以人际关系的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 阶段4:以法律与秩序为定向3、后习俗水平阶段5: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 阶段6: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三、 儿童道德发展的智慧条件和社会性刺激条件1、 个体的智慧发展水平是其道德发展的前提条件(领会)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是由智慧水平内在地制约着的,智慧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两者不是同一个过程,具有平行发展的趋势。儿童的道德发展除需要智慧这一必要条件外,还需要社会性质的

4、刺激。2、 社会性刺激条件与智慧发展条件一起促使儿童道德发展的具体实现(领会)儿童的角色承担及其发展 角色承担是儿童(主体)与外部道德主体(交往对象)的相互建构。3、 儿童道德发展的动力(识记)儿童的道德认识与外部道德主体的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是儿童的道德认识发展的动力。皮亚杰提出影响儿童道德生活的情绪或情感倾向:爱的需要。对比他在和强的人的畏惧感。由爱和畏惧混合而成的感情。四、 如何对学前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大题运用)1、 学前儿童道德教育应避免成人化倾向2、 发展儿童的智慧,为提高儿童道德水平提供提供必要条件对他律阶段的儿童而言,道德就是知识。智慧的发展是道德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3、 道德知识

5、的传授在儿童早期是必要的向儿童传授的规则必须是经过严格的选择和检查道德传授要建立在教育者与儿童之间良好的感情关系上道德传授旨在使儿童掌握处理社会生活的方式,而不是为了是儿童盲目服从。进行道德传授时不要忘记发展儿童的道德认识能力4、 幼儿园后期的道德教育应注意发展自律道德皮亚杰认为,发展自律道德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让儿童与同伴发生相互作用;科尔伯格提倡认识冲突法,即教育课程的焦点集中在由教师和学生进行的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上,以引起儿童认知上的冲突,接着组织相邻阶段的学生进行讨论。5、 对于不同年龄的儿童应当采用不同水平的道德教育形式6、 提供交往机会,利用游戏、童话,促进儿童道德发展交往 游戏 童话

6、 7、 与儿童平等对话8、 “培养一个儿童需要一个村庄”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审美教育一、 学前儿童的审美1、 学前儿童审美及艺术的特征学前儿童的审美与艺术是其内在生命力的表现,也是他们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学前儿童的审美与艺术是其整体发展的一部分,它侧重于情感的感受和表达。2、 学前儿童审美欣赏心理过程的描述(识记)审美欣赏:指个体充分调动其感知、想象、理解、情感等各种心理能力对审美对象的形式及其意味进行充分体验和认识的活动。它是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活动。学前儿童因其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审美欣赏中的理性成分不如成人明显。他们的审美欣赏心里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最初是审美态度。实现阶段:审美感受

7、阶段。效应阶段:最后阶段,结果是主体审美心理的变化。3、 学前儿童的审美创造心理过程的描述(识记)审美创造是指创造者在一定的创造欲望的推动下,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声音等艺术语言,加工、创造出可感的形象,以表达其审美感受的过程。审美创造心理过程三阶段:审美知觉阶段:指审美器官对对象的形状、色彩、光线、空间张力等审美属性及其所组成的完整形象的整体性把握审美反思阶段:包括了体验和对信息的形式分析两方面审美表达阶段:儿童的审美表达是他们的知觉与情感的物化形态二、 学前儿童的审美教育1、 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是指通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对美的

8、形态、结构等的感受、鉴赏、创造能力,培养其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操,使其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最终达到人格的完善。它具有两个特征:一、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为主的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种种审美活动的熏陶和影响提高个体的审美能力,健全其审美心理结构,最终达到人格的完善;二、审美教育是人体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识记)艺术教育:是以音乐、美术、文学为手段和内容的教育。艺术教育的内容大致包括:1、艺术知识,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2、艺术欣赏,包括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鉴赏能力。3、艺术创作,包括创作作品的构思能力和表达技巧。艺术教育可分为专业艺术教育和普通艺术教育两类。审美教育

9、与艺术教育的关系: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是指通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艺术教育是以音乐、美术、文学为手段和内容的教育。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包含;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促进;总之在人的精神素质的提高方面相辅相成,起着相互促进作用。(领会)2、 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学前儿童审美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美的规律,通过各种审美教育媒介,有目的地提高他们对审美对象的鉴赏和创造能力,培养他们审美心理结构,最终达到个体人格的完善。它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的目标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较为具体的目标,就是审美教育必须促进学前儿童对美的敏感性以及审美感受和审美表现与

10、创造能力的发展。第二层次是为将来学前儿童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的内容是其目标实现的载体,审美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艺术美、自然美与社会美。三、 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的实施(大题运用)1、 审美感受力的培养用美包围儿童;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帮助儿童进行审美情感的积累;引导儿童利用多种形式感知审美对象的审美属性;启发儿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2、 审美表现与艺术创造力的培养丰富儿童的内在图式;激发儿童审美表现与艺术创造的动机;启发儿童的审美思维;教给儿童表现的技能。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的游戏一、 游戏的发展性概念1、 游戏的概念(识记) 在某一固定时

11、空中进行的自愿的活动,它有别于日常生活,并伴有愉悦的情绪,是遵从一定游戏规则的有序活动。2、 游戏的特征(识记)游戏是一种自愿的行为,它具有主动性;游戏是一种假装的行为,它具有虚构性;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行为,它具有有序性。二、 游戏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价值(领会)1、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2、游戏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3、游戏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4、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三、 游戏与工作、学习的关系(领会)1、 游戏与工作的关系: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2、 游戏与学习的关系: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可以相互转化的,游戏中包含着学习,学习中也包含着游戏,让儿童在游戏化的学习中获得发展

12、。四、 儿童游戏的发展1、 儿童游戏的年龄发展阶段一是认知发展:练习性游戏阶段(0-2岁)象征性游戏阶段(2-7岁)规则游戏阶段(7-11岁);二是社会性发展:分为六种水平:偶然的行为旁观行为独自游戏阶段平行游戏阶段联合游戏阶段合作游戏阶段。2、 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识记)沿认知分类包括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按社会性分类主要根据参与游戏的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划分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根据儿童参与时的角色分为:主动性游戏和被动性游戏按教育作用分类: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按实用性来分类:自发性游戏和教学性游戏五、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开展1、 幼儿园游戏活

13、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领会)注重游戏的教育作用,忽略游戏的发展价值;注重追求游戏的外在形式,忽略了儿童游戏的特点和需要;注重主观的随意性指导,忽略了系统的观察指导;注重以成人的既定模式来讲评游戏,忽略儿童的经验获得和能力的发展。2、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开展(大题运用)儿童是游戏的主人,教师是儿童游戏的伙伴和支持者;根据儿童游戏的需要,与儿童一起准备游戏所需的物品、材料;观察儿童游戏,与儿童一起来讲讲玩过的游戏。六、 儿童游戏权利的保护1、 儿童游戏权利保护的意义(领会)首先,对儿童游戏权利的保护,是尊重儿童的具体体现;其次,保护儿童游戏的权利,就能真正把儿童当作游戏的主人,尊重儿童游戏的愿望,让儿

14、童在游戏中自己玩耍,充分享受游戏的快乐;再次,儿童游戏权利的保护,是我国履行对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承担的义务的具体行动表现。2、 儿童游戏权利保护的有关规定(识记)1989年儿童去权利公约,1990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游戏是儿童的权利。社会有保护儿童游戏权利的义务。社会应为儿童开展游戏创造机会和条件。社会要加强对儿童服务机构的管理3、 儿童游戏权利的社会保护(领会)出现的问题:(一)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使一部分儿童失去了充分游戏的权利。活动场地不

15、足。游戏设施不普及。玩具设计不合理,价格昂贵。(二)社会成员对儿童游戏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存在“重学轻玩”的思想。学习活动侵占游戏活动。教育工作者认识上的偏差。教育行政部门干预不当。(三)保护儿童权利的各项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大题运用:如何保护儿童的游戏权利?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改变全民意识;其次,提供物质保障,完善游戏设施;最后,对儿童游戏权利实施保护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把儿童游戏权利的保护作为儿童权利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儿童游戏权利的社会保护与儿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儿童看作积极主动的权利主体。第十三章 学前课程一、 学前课程的基本问题(识记)1、 学前课程的定义:幼儿园课程指

16、联系教育目标和实现儿童发展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中介,它反映了教师的有目的的计划及其展开过程。2、 学前课程系统的构成要素(1)课程目标:在课程系统中起着统帅的作用。一方面它反映了教育的总目标,是一定理论和价值观念的体现;另一方面它又是教育目标在实践中的具体化,是一种可操作的目标。一个课程的总目标是这个课程的最高层次的目标。(2)课程内容:学前课程内容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而为儿童选择和设计的学习内容。包括:健康领域、语言领域、科学领域、艺术领域和社会领域。组织课程内容的五条原则是:顺序性、连续性、整合性、关联性和均衡性。(3)课程实施:也是一种组织过程,是对教育过程的组织,它包括方法、途径

17、和组织形式。方法可分为两种类型: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途径有三个方面:教学、游戏和生活。组织形式可分为:集体教育活动、分组教育活动和个别教育活动。(4)课程评价:有两方面的目的。一是了解课程的目标是否实现,所以说课程评价是课程系统运动的最终环节;二是了解课程本身是否合适,是否需要改进以使它更加完善,所以说课程评价是使得课程进一步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新一轮课程系统运动的开始。二、 学前课程的理论基础和改革实施(领会:运用)1、 学前课程的理论基础:学前课程理论基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1) 发展理论与课程:是制约学前课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格赛尔 遗传决定论。桑代克 环境决定论。皮亚杰 相互作用论

18、。A、 儿童的发展受到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双重因素影响B、 儿童是通过和环境之间主动的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C、 儿童各方面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D、 每个儿童都是年龄特征和个体特征的结合体,在发展的水平、速度上存在着差异性。(2)哲学观点与课程:不同发展理论之间的争论,根本上都可归结为哲学价值观的争论。 日本学者森昭分析了教育思潮的对立:教育目的:个人目标和国家(社会)目标的对立教育内容:主张教授适应儿童发展的内容的心理主义与主张教授注重文化遗产的体系的科学主义的对立。教学方法:侧重儿童的主动性与侧重教师的文化传授的对立儿童的发展观:尊重儿童自发发展的自然主义与强调形成有价值的人格的理想

19、主义的对立。学校论说:视学校为传授知识的场所与视学校为儿童生活、作业场所的定位。(3)社会要求与课程: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也必然要反映社会的要求,课程对于 个体发展的价值和对于社会的价值不是对立的而是一致的。幼儿园的课程,由于其对象的特殊性,不仅要反映当代社会的要求,还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4)文化选择与课程:文化选择指的是任何一个课程,都要适合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或者说,都要经过文化的筛选、选择和适应性改造。文化选择对课程的影响表现在:首先,文化价值观影响着课程的目标;其次,文化内容的差异影响了课程内容的选择;再次,文化也影响着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2、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之路:

20、第一次,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陈鹤琴为代表的为构建中国化、科学化的幼儿园课程而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研究;第二次,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苏联影响下,全国一律实施以学科课程为基础的分科教学;第三次是始于80年代初,直至今天仍方兴未艾,延续时间最长,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一次课程改革,针对我国长期据主导地位的分科教学模式的弊病提出。80年代,赵寄石首创综合教育课程,也有的课程完全打破学科界限,如“活动课程”,还有的在保持分科课程模式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分科教学进行改革。除上述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和分科课程外采用一种混合的课程模式。运用: 结合学前课程的理论基础分析现实幼儿园的课程实践。第十四章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一、

21、学前教育研究及其研究方法的意义1、学前教育研究的功能和特点2、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意义二、 学前教育研究的一般方法论1、 研究范式2、 科学范式和人文范式3、 量化与质化研究4、 价值中立于价值关联三、 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与研究过程1、 学前教育研究类型2、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类型3、 学前教育研究的过程四、 学前教育常用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通过直接感知与考察的方式获取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按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完全参与观察、名义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或局外观察;按观察过程的结构特点:标准观察与非标准观察。按观察的场所: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观察法的运用包括观察设计与观察实

22、施两个方面:观察设计阶段第一步是确定具体的观察内容,第二是选择观察方式和观察策略,第三是制定观察卡片或记录表,第四,要对观察人员进行培训。2、实验法: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依照事先规划的程序,给予研究对象以特定的刺激,同时研究者要控制可能影响结果的一些干扰因素,之后再观察或测量实验刺激所产生的结果,以确定实验刺激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法的要素:实验对象、实验变量、实验测量;实验法分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是指在实验室或某种人为环境中。所进行的实验,其情境特征是控制;现场实验法是将实验控制与现实情境相结合,在实际情境中进行的实验研究。3、调查法指以语言为中介来收集间接资料,对学前教育现象与问题进行考察、分析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访谈法是调查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通过调查者向被调查者口头提问来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和一种方法。 问卷法是通过问卷向被调查者提问来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的一种方法,其核心是问卷设计。4、人种学研究法五、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1、为行动而研究:就是实践者为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又称行动研究。主要特征有:自然性、行动性、多种角色统一性、研究成果的非普适性。(领会)2、质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3、迈向多元研究方法 运用:尝试用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来做行动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