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常用穴位.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079094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足部常用穴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足部常用穴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足部常用穴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足部常用穴位.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足部常用穴位三、厉兑(足阳明胃经)。 定位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离趾甲角0. 1寸。 主治鼻衄、齿痛、咽喉肿痛、腹胀、热病、多梦、癫狂等。 四、隐白(足太阴脾经)。 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离趾甲角0. 1寸。 主治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等。 五、公孙(足太阴脾经)。 定位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主治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痢疾等。 六、商丘(足太阴脾经)。 定位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中点的地方。 主治腹胀、泄泻、便秘、黄疽、足踝痛。 七、昆仑(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足部外棵后方,

2、外裸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癲痫、难产、腰骶疼痛、足痛等。 八、至阴(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离趾甲角0. 1寸。 主治头痛、鼻塞、鼻衄、目痛、胎位不正、难产等。 九、涌泉(足少阴肾经)。 定位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在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主治头痛头晕、咽喉痛、小便不利、大便难、小儿惊风、足心热、癫疾、霍乱转筋、昏厥等。 十、然谷(足少阴肾经)。 定位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月经不调、阴痒、遗精、小便不利、泄泻、胸胁胀痛、咯血、小儿脐风、口噤不开、消渴、黄疽、下肢痿痹等。 十一、太溪(

3、足少阴肾经)。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咳喘、胸痛咯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背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等。 十二、照海(足少阴肾经)。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主治咽喉干燥、癫痫、失眠、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小便频数等。 十三、光明(足少阳胆经)。 定位在小腿外侧腓骨前缘,外踝尖上5寸。 主治目痛、夜盲、乳房胀痛、下肢痿痹等。 十四、悬钟(足少阳胆经)。 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主治半身不遂、颈项强痛、胸腹胀满、胁肋疼痛、膝腿痛、脚气等。 十五、足窍阴(

4、足少阳胆经)。 定位在第4趾末节外侧,距离趾甲角0. 1寸。 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痹、胸胁痛、失眠多梦、热病等。 十六、大敦(足厥阴肝经)。 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离趾甲角0. 1寸。 主治疝气、遗尿、月经不调、闭经、崩漏、阴挺、癲痫等。 十七、行间(足厥阴肝经)。 定位在足背侧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胸胁满痛、失眠、中风、口歪、月经失调、闭经、痛经、带下、疝气等。 十八、太冲(足厥阴肝经)。 定位在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胁痛、疝气、崩漏、月经不调、癃闭、遗尿、癲痫、呕逆、小儿惊风、下肢痿痹等。

5、十九、八风(经外奇穴)。 定位在足背侧,第1 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每足4穴,左右共8穴。 主治足趾疼痈、脚气等。 二、足部反射区 二一、足1号穴 定位在内踝尖的上方。 主治咽喉痈、足痈、胯痛、四肢麻木等。 二二、足2号穴 定位在外踝尖的上方。 主治颈项强痛、腰背痛、咽喉痛、关节炎等。 二三、足3号穴 定位在足外棵下三横指处的地方。 主治食欲不振、急慢性胃肠炎等。 二四、足4号穴 定位在足底第1跖骨与第2跖骨夹缝的中间。 主治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腹胀腹痛、胸胁胀痛、足部麻木、中风偏瘫、潮热盗汗等。 二五、足5号穴 定位在足部外踝与跟腱中点偏下的地方。 主治感冒、头痛、汗多、坐骨神经痛、

6、急性腰扭伤、月经失调、踝关节扭伤、关节炎等。 二六、足6号穴 定位在足底中线与外踝连线相交之处。 主治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等。 二七、足7号穴 定位在足底上部足大耻与足掌连线处的下方。 主治头痛头昏、高血压、心烦失眠、大便干结等。 二八、足8号穴 定位在足内踝直下凹陷的正中央。 主治内脏下垂、脘腹疼痛、食欲不振、月经不调、肠鸣腹泻、慢性结肠炎、关节疼痛、牙痛、尿频等。 平民要诊病,平民不可能个个有大的医疗设备,平民自有平民的办法。诊病技术在人人都可以学会的。人是全息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什么问题都可解决。这是普适的。过去叫颠扑不破。 足部常用腧穴足部常用腧穴,也叫穴位,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

7、位,不是孤立在体表上的点,而是与内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些特殊部位,是某些深部结构在体表的投影。 一、解溪(足阳明胃经)。 定位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蹐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主治头痛、眩晕、癲狂、腹胀、便秘、下肢瘦搏等。 二、内庭(足阳明胃经)。 定位在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的地方。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口歪、鼻衄、热病、胃痛吐酸、腹胀、泄泻、痢疾、便秘、足背肿痛。 三、厉兑(足阳明胃经)。 定位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离趾甲角0. 1寸。 主治鼻衄、齿痛、咽喉肿痛、腹胀、热病、多梦、癫狂等。 四、隐白(足太阴脾经)。 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离趾甲角0. 1寸。

8、 主治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等。 五、公孙(足太阴脾经)。 定位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主治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痢疾等。 六、商丘(足太阴脾经)。 定位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中点的地方。 主治腹胀、泄泻、便秘、黄疽、足踝痛。 七、昆仑(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足部外棵后方,外裸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癲痫、难产、腰骶疼痛、足痛等。 八、至阴(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离趾甲角0. 1寸。 主治头痛、鼻塞、鼻衄、目痛、胎位不正、难产等。 九、涌泉(足少阴肾经)。 定位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

9、处,约在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主治头痛头晕、咽喉痛、小便不利、大便难、小儿惊风、足心热、癫疾、霍乱转筋、昏厥等。 十、然谷(足少阴肾经)。 定位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月经不调、阴痒、遗精、小便不利、泄泻、胸胁胀痛、咯血、小儿脐风、口噤不开、消渴、黄疽、下肢痿痹等。 十一、太溪(足少阴肾经)。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咳喘、胸痛咯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背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等。 十二、照海(足少阴肾经)。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

10、凹陷处。 主治咽喉干燥、癫痫、失眠、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小便频数等。 十三、光明(足少阳胆经)。 定位在小腿外侧腓骨前缘,外踝尖上5寸。 主治目痛、夜盲、乳房胀痛、下肢痿痹等。 十四、悬钟(足少阳胆经)。 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主治半身不遂、颈项强痛、胸腹胀满、胁肋疼痛、膝腿痛、脚气等。 十五、足窍阴(足少阳胆经)。 定位在第4趾末节外侧,距离趾甲角0. 1寸。 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痹、胸胁痛、失眠多梦、热病等。 十六、大敦(足厥阴肝经)。 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离趾甲角0. 1寸。 主治疝气、遗尿、月经不调、闭经、崩漏、阴挺、癲痫等。

11、十七、行间(足厥阴肝经)。 定位在足背侧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胸胁满痛、失眠、中风、口歪、月经失调、闭经、痛经、带下、疝气等。 十八、太冲(足厥阴肝经)。 定位在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胁痛、疝气、崩漏、月经不调、癃闭、遗尿、癲痫、呕逆、小儿惊风、下肢痿痹等。 十九、八风(经外奇穴)。 定位在足背侧,第1 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每足4穴,左右共8穴。 主治足趾疼痈、脚气等。 二、足部反射区 二一、足1号穴 定位在内踝尖的上方。 主治咽喉痈、足痈、胯痛、四肢麻木等。 二二、足2号穴 定位在外踝尖的上方。 主治颈

12、项强痛、腰背痛、咽喉痛、关节炎等。 二三、足3号穴 定位在足外棵下三横指处的地方。 主治食欲不振、急慢性胃肠炎等。 二四、足4号穴 定位在足底第1跖骨与第2跖骨夹缝的中间。 主治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腹胀腹痛、胸胁胀痛、足部麻木、中风偏瘫、潮热盗汗等。 二五、足5号穴 定位在足部外踝与跟腱中点偏下的地方。 主治感冒、头痛、汗多、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月经失调、踝关节扭伤、关节炎等。 二六、足6号穴 定位在足底中线与外踝连线相交之处。 主治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等。 二七、足7号穴 定位在足底上部足大耻与足掌连线处的下方。 主治头痛头昏、高血压、心烦失眠、大便干结等。 二八、足8号穴 定位在足内踝直

13、下凹陷的正中央。 主治内脏下垂、脘腹疼痛、食欲不振、月经不调、肠鸣腹泻、慢性结肠炎、关节疼痛、牙痛、尿频等。 .精品文档.平民要诊病,平民不可能个个有大的医疗设备,平民自有平民的办法。诊病技术在人人都可以学会的。人是全息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什么问题都可解决。这是普适的。过去叫颠扑不破。 足部常用腧穴足部常用腧穴,也叫穴位,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不是孤立在体表上的点,而是与内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些特殊部位,是某些深部结构在体表的投影。 一、解溪(足阳明胃经)。 定位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蹐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主治头痛、眩晕、癲狂、腹胀、便秘、下肢瘦搏等。 二、内庭(足阳明胃经)。 定位在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的地方。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口歪、鼻衄、热病、胃痛吐酸、腹胀、泄泻、痢疾、便秘、足背肿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